营销专业范例

营销专业

营销专业范文1

一、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1.培养理念落后。技工院校开展市场营销教学的时间并不长,许多学校都在照搬西方教材、经典论,缺乏适当的教学实践,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市场环境的不同也会带来一些方法和理念的差别,所以很多学校目前还处于教学思想和实践方法在进一步探索中这一阶段,这导致学校教育和企业一线的需求出现了错位现象,学校的教育无法满足企业所需,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开始时期照搬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和理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随着市场营销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西方的理论和理念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我国市场实际和企业需求,中间一定存在一些不同,所以只有适合我国市场的需求、适合我国企业需要的营销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帮助我国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

2.培养环节和实践环节没有很好衔接。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和多媒体的教育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法。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多媒体的授课方式使用较少,教学形式的单一对于学生接受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技工学校教师教学过于形式化,没有在具体场景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形式主义实践中难以有实践能力的提升。因为毕竟市场营销教学其实是需要一定的实践性和实际操作的,这样的教学形式和实践将降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信心,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性和专业才能,让许多学生在经过数年的专业研究之后仍无法适应企业实际需要,造成了技工学校与社会人才的脱节,这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说也是一大问题,因为技工院校应该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优势。

3.没有强化和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经验总结。什么是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的策划能力,二是营销能力,三是经验与创新,这是作为市场营销从业人员核心的三个能力方面。但是,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市场需要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策划的能力、广告的能力等多个方面是没有进行良好的实践培养的。这导致许多学生在真正参加工作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理论在企业中完全无法运用,使自己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相对专业的知识,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对于市场营销的认识是不足的,认为市场营销就是进行销售和推销的,因为对于岗位的定义不全,很多学生自信心受挫,甚至放弃了对市场营销的兴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实际上是各中职院校只教授过时的理论知识而不是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传授。

二、多角度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1.改革人才培养方法,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到实践。案例教学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在许多课程中扮演实践教学的角色。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式的教学,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诱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把理论知识适当运用于案例研究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技工院校营销专业要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重点关注案例的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和学习,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需要注重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案例的挑选,需要选择合适的经典案例帮助学生增加实践经验。对于实践案例的选择,教师要明确,首先此经典案例是否与当前所学内容有链接;其次对于案例的选择是否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案例的学习,进行相关的联系,从经典案例中明白从中学习和了解到的知识内容。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并不是单纯地给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是要通过案例进行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可以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且,最为关键的地方是让学生进行相关总结,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到案例教学的优势,从而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2.强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实战价值。校企合作的模式目前在西方世界已经非常成熟,中国也开始有许多职业学校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技工院校通过利用这一模式,培养出大量符合企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市场营销方面人才,其中包括市场营销的大量专业人员,甚至营销的管理人才等。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校完成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参与一些实际市场营销策划工作,并运用理论知识完成所有或大部分工作。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在企业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企业中经过实践的环节,回到学校后再进一步研究理论知识,将给学生带来新的理论思想,提高他们在实战中的价值。所以其是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找到自身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缺失,互相进行弥补。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合作模式固然很好,但也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联合,相互支持,这样才能培养更多有利于企业市场营销发展的专业化人才。

3.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其实在一线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多做与企业有关的实际项目,可以与企业共同完成企业计划和营销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发生的情况做一个关于市场营销额案例输出,让学生也可以了解到中间发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重视教师的技能和锻炼,加大市场营销教师的培养工作。这种训练不是一种简单的理论知识训练,而是一种实际应用能力训练,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教师比较稀缺,一方面需要学校不断挖掘此类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积极对现有教师进行实践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营销专业范文2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营销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营销做到的好意味着企业的产品能够有良好的市场以及消费者认可度,这对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媒体营销,新媒体的营销实现打破了传统营销的时空限制,对促进企业的营销力度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并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一、新媒体人才的需求现状

市场营销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在市场营销人才培育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人才的能力与企业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顶尖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一直不能饱和。新媒体营销也是近几年刚出现的营销方式,很多的院校都没有建立健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体系,使得我国的新媒体营销人才更加短缺,这就需要相关的院校加强对这类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很多高职的学生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枯燥无味,就会使得他们缺少学习的兴趣,进而对老师教授的内容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把握。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职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包括知识理论的学习,也包括专业技能的学习。就新媒体营销来说,学生不仅要学习营销理论还要学习实际的应用新媒体进行营销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而有些院校在新媒体设备上的短缺,使得学生不能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实践,导致学生的理论不能应用到实践之中。

(三)教师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

新媒体营销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发展历程短,在新媒体营销教学上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只有传统营销的教学经验以及理论,并没有接触过新媒体营销,如果贸然进行教学,恐怕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教材不合理

教材的不合理也是阻碍新媒体营销进行的重要原因,教材的编制人员一般是具有优秀教学经验的老师,其编写采用的营销有很多与现代企业的营销有较大的差异,缺少针对性。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学到最新的教学理论,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如何进行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事新媒体营销的教学的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应用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案例,要比老师在讲台上干巴巴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市场营销的范围很大,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淘宝建立一个店铺,让学生运用自己学的只是理论设计店铺的营销方案,老师只需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推行产教结合的教育方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以及实践机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进行应用,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通过实践也为学生日后寻找合适的工作提供奠定了基础。

(三)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

学校要引进具有新媒体营销专业技能的人才,来进行专业的教学。还要定期对相关的老师进行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思,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将提高学生的技能以及知识素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四)优化教材内容

相关的教材编制专家,要定期对课本内容进行优化,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发展相匹配。对营销专业的不同营销种类进行细化,根据行业的不同进行划分,以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四、结语

新媒体营销人才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工作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能很好的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求通过新的方式来拓宽企业的营销。新媒体的出现,为企业的营销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因此,相关的人才缺口不断增加,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培育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新媒体营销专业人才,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杜维,李忆,张亚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重庆邮电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

[2]黄春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8(z1).

营销专业范文3

关键词:专业转型;市场营销;课程体系;转型发展

一、引言

2015年11月,辽宁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把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全省向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进行建设。专业转型转什么,如何转,都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结合大连海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近两年转型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谋划专业长期发展,以期通过总结专业转型的相关思考和探索,为同类兄弟院校专业转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专业转型发展的要求

1.向应用型转型既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宏观质量、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深化改革、内涵发展,主动服务地方需求、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专业转型发展真正增强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2.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要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设计发展路径,聚焦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产业升级要求和市场需求。3.通过转型发展,发挥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先导性作用。积极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

三、专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1.提高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度、体制机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培养目标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方案应体现应用型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创新举措。整合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四、专业转型发展的几点做法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学校构建蓝色教学体系的部署,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修订2016版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了新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体现海洋特色,构建了蓝色课程体系,培养“湛蓝”特色营销人才。(2)以“四实”教学体系为原则,继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实训环节,专业集中实践由28学分增加到37学分,去掉与专业关联性较远的财政与税收、海洋经济学等课程,缩短了合同法、合同原理与实务、渔业技术经济学等理论课课时,实践学分占比31.6%。(3)整合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将原《市场调查与预测》和《SPSS统计分析》课程进行整合,开设《市场调查与SPSS统计分析》课程,重视实验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市场营销领域案例为基础,结合SPSS统计软件技术方法,构成了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根据课程需要,有计划地开设了比例不同的专业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大连出口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开设为期3周的《跨境电商推广》集中实践课程,联合大连骑迹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开设了为期1周的《微信营销运行理论与实务》集中实践课程,开设了《市场营销学教学实习》《营销策划教学实习》《国际化企业战略管理模拟实训》等支撑应用型培养课程15门。(4)针对学生不同发展规划,灵活设置专业任选课。开设《渔业概论》《水产品营销学》《渔业技术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财政法规》等专业任选课,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智能结构。2.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双赢。校企合作机制采用“学校+企业基地+内训机制”的产学研的模式:(1)走出去模式———学校+企业基地。近年来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优选了辽宁迈克集团、大连良运集团等近10家优质适宜企业建立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将之前分散实习实训逐渐转化为企业集中实习实训。(2)请进来模式———社会大讲堂+专家内训。经济管理学院近年启动了“社会大讲堂”活动,即邀请专业相关社会各界精英到校进行专题讲演。内容涉及专业知识、职场规划、行业发展、企业管理、人生分享等多领域多视角,至今已成功举办17期。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近年的合作筛选已建立1个市级基地+3个校内基地+6个企业基地:(1)市级基地———大连市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大连市外贸局授牌);(2)校内基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大连出口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办),国内贸易电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大连骑迹传媒有限公司联办),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3)企业基地———辽宁迈克集团设备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连良运集团福良商贸连锁有限公司、大连泰德集团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大连三山浦海产食品有限公司、庄河大骨鸡原种场有限公司、小狐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学生参与度与融合度:(1)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内训,并将企业内训课程融入学校课程培养体系,2016—2017年,先后同企业联办了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内训课程。内训课程在事先精心研究的大纲计划指导下顺利展开,参与实训学生达300人。(2)学生自发成立营销协会组织,逐渐形成学生与企业联动渠道。2016年学生自发成立“营销协会”,通过“海大经营与销售微讯(DLOUYX)”微信公众平台及线上线下活动组织。已成功完成了银鹭、娃哈哈等国内知名品牌的线下推广活动。(3)为企业提供智能输出服务,形成校企双赢模式。师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同时,也提供项目评估、项目规划、企业管理咨询、品牌策划等内容的科教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形成校企双赢模式。3.外部资源的引入。成立电商运营中心,并和辽宁迈克集团设备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良运集团福良商贸连锁有限公司、泰德集团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广的平台。2016年1月14日,本专业依托学院与大连出口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建立跨境电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大连骑迹传媒有限公司共建国内贸易电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联合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创业实训中心。2016年,被大连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授予大连市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五、结语

我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始终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着眼,以应用型转型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特色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迈向新台阶,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工作中,我们继续以开发的姿态,学习和借鉴国内专业转型建设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期把我们的试点专业建设成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王文栋.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应用研究———以QTU为例[D].青岛理工大学,2016:3-14.

[2]常丽,薛巍,魏亚男.转型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3]黄亚军,田金莹.向应用型转变过程中本科院校组织结构的优化[J].科教文汇,2008,(2).

营销专业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其核心要素是企业、学校、教育、合作。校企合作是高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高校与高校之间,专业和专业之间由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存在差异,在开展校企合作时要因校而异、因专业而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有效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要探讨构建“四级推进”、“三方互动”校企合作模式。

1本科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

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大致有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模式等,经历了从"企业配合"到"校企联合"再到"校企一体"的演变过程。但目前种类繁多的校企合作模式多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对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校企合作的模式种类相对比较少。通过表1的比较发现,尽管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的理念方面趋同,即都以理实一体为出发点,但两者在目标、任务、方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2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

2.1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原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而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过程,往往是其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符不符合地方性应用型要求,衡量人才培养模式符不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判断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体系符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各专业教师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常经过企业访谈、专家咨询、名校取经、往届毕业生就业追踪,历时数月乃至经年之久。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成为校企合作模式确立的依据和准则。

2.2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总结发现以下比较有效的模式。

2.2.1营销竞赛模式

营销竞赛是指围绕市场营销由各类机构举办的不同类型、规模和层次的比赛。其目的是让参与者通过比赛深入了解市场营销、增强真实营销能力。举办机构有校外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企业,还有学校自己单独或联合企业举办的竞赛活动。

2.2.2营销调研模式

一些企业对市场调研有着定期的需求,长期安排固定经费。高校专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承接调研项目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市场调研,另一方面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工作经历。

2.2.3营销竞争模式

营销竞争模式是指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在合作企业兼职或上岗实习,利用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企业销售人员一起考核,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2.2.4营销管理模式

这类合作的特点是企业手中有订单,需要在校学生通过兼职化解其订单。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接受企业委派,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帮助下从事营销管理者的职责和工作。

2.2.5营销创业模式

该模式来源于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公司法人为在校生,企业出资,公司注册地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生依托企业的资源和竞争性资产开展经营活动,专职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3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四级推进”、“三方互动”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3.1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四级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下图对模式进行了清晰的呈现。

3.1.1第一学年的营销导入阶段

第一学年,大学新生入校,主要接受通识教育,对专业接触尚有一段时间差。为了尽快使其近距离感受营销,培养专业兴趣,引入营销竞赛模式来导入营销,为下一学年的专业课学习夯实基础。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参与院校多、影响面广,每年有近千所高校、几十万学生参加校级、省级选拔赛,最后参与国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理想的平台。

3.1.2第二学年的营销参与阶段

在第二学年,随着专业课的开设,营销竞赛模式和营销调研模式成为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的有效模式。这个阶段有不少比赛适合大二的学生参加,因为有了学科基础,学生得参与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参与盲目性明显减少。学生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加比赛和调研发挥各自潜能。

3.1.3第三学年的营销创新阶段

在这一学年,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对市场营销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更加主动参与企业的市场竞争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1)营销竞争模式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专业基础更加扎实,实践的冲动更加明显,可以安排他们在不同类型的合作企业兼职锻炼或上岗实习,充分利用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企业销售人员一起进行营销策划,开展包括促销活动等在内的多种竞争行为,全面提升实践动手能力。(2)营销管理模式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同学,可以通过大学生双创活动的申请,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活动。目前我们就有大三的学生发起成立了朗润山青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公司注册和经营前的各项准备。

3.1.4第四学年的营销就业阶段

第四学年,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可以依托优秀企业选择岗前实习。这个时期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营销管理模式与创业经营模式(1)营销创业模式支持有创业潜能的大四学生自主创业或者组成创业团队开展营销活动,或者从之前的大学生双创项目中孵化创业项目,鼓励和支持其依托经管学院众创空间开展营销活动。(2)营销管理模式对于一些创业团队来说,他们这个阶段需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公司经营活动,其中包括富有活力的市场营销活动。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团队分包或承揽合作企业诸如营销策划、促销活动、销售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校园培养经营管理能力。

3.2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企业为载体、教师为指导的“三方协同机制”

3.2.1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过程中应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成为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从大一入校到大四毕业实习直至离开校园,都应当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始终位于各项工作的中心。

3.2.2教师为指导

专职教师担任指导学生,扮演指导营销实践的重要角色。专职教师不同于专职辅导员和创业就业办的老师,他们能够结合自己担任的课程教学要求,把学生的营销实践融入教学之中。如对于《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专业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研大赛,寓赛与学,在真正的市场调研中结合理论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此外,在同各类企业的合作模式中,各任课教师均担任直接联系人,在学生活动和企业交往中牵针引线。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任课教师在与企业的深入交往中提高了对企业经营的认识,了解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个别教师可以申请短期企业兼职锻炼,或者为某些新创建企业包括学生成立的公司提供营销咨询、营销诊断等工作,密切了社会的联系,使得教学内容获得更新,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3.2.3企业为载体

各类合作企业是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支撑和载体。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它的周围应当始终有一大批各类优秀企业。学校不仅要留住现有的各类型合作企业,对它们分门别类,同时还要邀请和发掘一大批适合各自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企业,让它们进驻校园,和学生零距离对接,让本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企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一方面有助于其提升营销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努力方向,有助于提早进行将来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胡俊杰,王金山.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三进三出”模式[J].社会科学前沿,2018,007(001):P.48-52.

[2]刘浪,周会.大学生校企综合实践基地促进产学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的作用[J].创新教育研究,2018,6(3):239-243.

[3]陈国华,刘春梅,贝金兰.基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2):135-137.

营销专业范文5

校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各大高职院校也在校企合作模式推广的实践中积累了有效经验,但是受现实环境与人才需求的影响,其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部分问题。本文选取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分析,以期指导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更顺利更高效地开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校企合作;模式探讨;实践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性与技能型人才备受市场青睐。高职院校作为该类人才培养的主场所,做好其职业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与市场联系密切的专业学科,必须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及企业发展实际需求,进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这也意味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分析。这也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内在需求。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一)坚持校企合作,在专业教学中凸显办学特色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设立市场营销专业,而当前职业院校数目激增,在生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自己的办学吸引力,获得生源,最关键的就在于专业亮点的凸显,众所周知,实践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学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在当前背景下要想做好自身优势的保持,更好地招生,办学特色必须发扬光大。而校企合作模式则是办学特色凸显的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到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企业中,通过合作深入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就业价值的凸显,切实吸引学生,增加生源,也借助校企合作模式凸显办学特色,让高职院校走出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就是让学生真正掌握实战技能,让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有着自己的教学优势。

(二)借助校企合作,有效解决社会人才短缺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企业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如何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及时补充人才,储备人才,发挥人才竞争的优势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是各大企业管理层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高质量的市场营销团队无疑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借助校企合作,可以在毕业生实习的过程中挖掘优秀人才,储备干部,及时为企业的管理层及基层注入新鲜活力,有效减轻企业人才短缺的压力,也提升企业的营销优势。对于企业来说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吸纳,可以为企业营销团队加入新鲜血液,使得企业的营销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助力自身发展。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举措

(一)顶岗与实习阶段加深校企合作

学生在接受理论学习后,基本掌握了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而实习及顶岗锻炼则是其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关键阶段。因此做好校企合作必须抓住实习与顶岗的关键期。在学生顶岗实习后进行培训挑选让其进入到毕业实习阶段,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定毕业生发展方案,对其实行校企管理,直到实习结束,在最终的考核阶段也要求校企联合,给予学生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抓住顶岗与实习这一关键期,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了解学生的发展实际,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差异进行引导,让校园学习与企业锻炼真正做到无缝连接。

(二)专业课程设置紧密融合校企合作

传统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以理论为主,受教师个人能力与风格影响,多数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气氛沉闷,加上很多大学生课堂自制力差,玩手机、看电子书等现象在课堂上时有发生,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被动,整体教学质量差。而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缺乏案例指导,也缺乏校企合作的融入。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将校企合作贯穿到理论讲解中,确保学生联合就业实际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兴趣与动力。根据企业及市场的现实需求,借助市场及企业提供的教学信息起到教学补充与调整的作用。也可以借助前期企业岗位调研,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程设置贯彻校企合作理念,课程教学更契合生产实际,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校企合作模式融合就是确保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项目设定及实施都体现校企合作的理念,理论教学真正为企业锻炼服务。企业锻炼实习促进理论巩固深化。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展中必须借助企业的平台,鼓励一线教师深入企业锻炼提升,企业也可以向学校输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家队伍,定期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开设课程,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与解答疑惑。一方面通过企业专家的授课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力量的补充,可以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不足起到补充,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带来教师队伍的优化。另一方面让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参观,可以让其理解教学与实际的差距,树立市场发展观念,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需求及企业文化,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调整参考。也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鼓励带动其企业锻炼实习的积极性。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赢。确保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效开展。

三、结束语

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模式,其在职业型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明显,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亮点与特色。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当前的热门专业,其与校企合作模式的融入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发展,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发展来说是最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肖永红,刘美林.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2013(09)

营销专业范文6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业教育;策略

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校一项重要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鼓励营销专业学生积极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还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并体现了专业特色,与本专业的下一年度招生将形成良性互动,有效提升营销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率。另外,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创业意识强,自主创业机会多,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涨。结合本专业学生特点,积极进行自主创业教育策略的探索与实践是应时应势,十分必要的。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1.优势

营销专业学生思维灵活,沟通能力强。善于陌生拜访,勇于挑战新生未知事物。在校期间以赛促学,以实践完善理论,学习能力强。自主创业欲望强烈,自我策划能力强,实际操作及应用能力较突出。

2.劣势

理念新颖但不够脚踏实地,思维灵活但不执着坚持。创业项目选择凸显极端性,或者是小众到毫无心意,或者是高端到触手不能及。不能结合自身特点及可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当今就业形势做出量身定做的创业优化方案。

3.机会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了好多自主创业项目的策划工作并拥有很多赴企业亲身实践锻炼的机会。可利用资源丰富,经验积累充足。很多有大赛经验的学生,自己的参赛作品往往就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自主创业项目。这些创业主题都是经过比赛检验和专家的认证的具有盈利前景的优质项目,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4.威胁

原始积累不够,启动资金不充足是部分学生的自主创业项目半途夭折的潜在威胁。社会竞争环境激烈,市场运营过程中大浪淘沙,很多学生在创业道路的洗礼中很容易成为了先驱和试验品。大部分学生在组建团队时也比较盲目,没有足够的经验和阅历来选择适合并且优质的合作者。这些种种原因导致营销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不足,产品生命周期短暂。

二、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问题

(1)专业课学习不够深入到位

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仅停留在应试的心态,没有通过学习找到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被动的学机械的做,理论熟,实践弱。完全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及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积累。

(2)专业实习不够针对具体

专业实习对口性弱,经常将销售等同于营销,没有为自己进行合理的实习锻炼规划,整个实习过程毫无目的性与计划性。没有具体的实习项目与内容,空泛而机械。往往实习过后就像是经历了一次被动打工过程,毫无收获与提升。

(3)可利用创业资源过于单一

创业前期学生经验太少,涉世未深,没有资源,人脉,资金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干扰创业的进度和公司发展的进程。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在创业过程中,会选择和同学一起创业,觉得知根知底,但如此下去,会导致团队结构过于单一,抗风险能力很弱。很多大学生创业大多是一时兴起,很难一直坚持下去,所以大多创业者会在前期创业过程中夭折,成为茫茫创业大军中的牺牲品。现在大部分创业者偏草根,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启动项目,也是创业失败的一个原因。

(4)冲动选择,逃避压力,盲从创业

创业的机会虽说在每个学生面前都均等,但个别学生的原始积累不足,心理上准备并不充分,只是盲目跟风,头脑一热,或者认为自主创业是逃避打工压力与束缚的最佳就业方式,没有明确端正的态度与平和自信的心态,往往是在创业的道路上遇挫就逃,遇事就跑。

2.学校创业教育问题

(1)短缺创业教育师资、教材、资金和场地等资源

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并不充足,大部分专业教师缺少赴企业一线实习实践的经历,并且知识结构未能满足创业教育多学科结构的要求;教材选用相对随意,缺乏相关学科所要求的系统性,全面性与严谨性;另外,由于自身的新建本科院校资质,很难获得上级教育指导部门批复的专项创业基金及实践场地等资源的支持。

(2)尚未建立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

学校现有的创业教育大都采用开办讲座、第二课堂、组织培训或选修课程进行,或者组织参与挑战杯、创新创业相关大赛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和教育。创业教育并没有纳入专业的学科建设规划及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师生的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中也并未体现与创业教育相挂钩之处。

(3)创业教育课程整体设计不够完善

创业教育应该是一门理论高度联系实践的课程。整体的课程设计应该系统、全面并且富有层次化。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除了所必需掌握的营销、管理相关知识以外,还需增加人际交往、投资理财、商务沟通、社交礼仪、面试技巧等促进短期能力提升的实用性培训课程。

三、解决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将创业课程模块纳入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中,应将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分别纳入必修课程的考核体系中,将专业课课程设置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规定合理的学分,与毕业审核相挂钩,正激励学生对此类课程高度重视,并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将创业教育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塑造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的创业型、实战性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增加市销专业学生的创业机会,提升创业项目的成功几率。

2.加强师资建设及教材建设,推动创业教育进程

增加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及赴企业实践锻炼机会,切实提升“双师”能力,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相关课题研究,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推动创业项目实践顺利进行。鼓励教师联合企业相关负责人联合编写本土化创业教育教材,理论知识结合在校生实际情况,实践实战部分参考企业总结的最新行业动态及就业大形势方向,为学生提供有效、合理的创业教育资源积累及储备。

3.创业教育课程形式提倡多样化、具体化

首先,可建立校园小型商业区,进行实践模拟式学习方式。结合本专业的实训课程ERP实训,在商业区内为项目设立内部“银行”,形成健康的现金流,实践创业的学生一方面亲身参与了项目的策划与执行,另一方面经营得当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其次,积极与企业“联姻”,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与考察合格、合作愉快的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签订的储备人才,真正就业之前就可以先一步在校园内完成企业的对口培训与实践锻炼,从而积累有效资源,为未来创业资源的积累提供了有效铺垫。

4.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有独特的优势和不能复制的劣势。作为指导教师,应当结合每个学生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给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杜绝用万能公式要求所有学生,提倡个性化培养,减少学生的盲从创业,冲动创业等情况。

5.建立就业信息库,进行实时创业效果评估与跟踪调查

建立毕业生的随访机制,对就业信息进行信息录入,分类汇总,数据分析。针对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制作成经典案例编入自主创业教材中,在创业教育课堂上进行案例分享。分别对每个自主创业项目全过程进行效果评估,形成具体分值,进行评估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对效果良好的创业项目进行实时跟踪调查与结果反馈。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其内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达到创业教育的真正目标,从而为市销专业培养既有职业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又花.论高校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创业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营销专业范文7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

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应建立“一支职业素养优异、职业技能超群、师德作风优良、专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两会”中“职教”第十二条也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且2020年高职院校将基本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作为高职教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教师需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和职业素质,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也不例外。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有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一)对企业市场营销实践技能的培训需求更为迫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跟其他专业相比,需要更多的企业实践经验作支撑,然而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大部分都以“高校到高校”的形式登上讲台,参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都缺少在企业市场营销相关岗位的实践经验。甚至有些师资缺乏的院校,会选派法律、财会等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

(二)对市场营销学科前沿理论知识的培训需求迫在眉睫

自2010年以来,我国商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受到“互联网+”时代下的微商、电商等网络营销模式的冲击,市场营销的实务形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必须将市场营销中的新情况、新变化传递给学生。然而由于现有教材体例的束缚以及部分教师对前沿市场营销理论学习的不足,导致其在理论教学中,没有将目前商业环境中的营销演变趋势纳入其中。进而在市场营销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市场营销方案的策划,也难以给出专业的指导和解释。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体系问题分析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师群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各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到各高职院校、从职业教育集团到企业教师培训集团都纷纷根据政策需求、高职教育规律等开发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课程,组织了部级、省级、校级的骨干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建设水平、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培训。统计某省近五年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项目。根据近五年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培、省培以及教指委等具体培训资料以及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师资培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教学业务轻专业前沿

纵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培训项目的内容,笔者发现绝大部分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业务能力方面,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市场营销精品课程开发、市场营销信息化教学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开发、现在炙手可热的教学能力大赛培训等。然而市场营销前沿的理论知识如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如何构建市场营销渠道、如何进行品牌创建与管理、如何进行市场的推广和宣传等方面的培训少之甚少。这导致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理论水平仅仅还停留在高校所学的“4P’s营销策略”,无法指导学生在新形势下做市场营销推广,诸如6P’s、4R’s、7P’s等营销策略。

(二)重理论研习轻企业实践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过程中,对教师的培训绝大部分基本停留在理论研习、企业参观考察、经验交流上,较少涉及企业市场营销实践操作内容。培训的场地多为学校报告厅或租赁的宾馆演讲厅,培训的专业多为本科院校知名教授或高职院校某领域的专家。因此该种培训同企业工作环境脱钩,导致“看的多做的少”“说的多用的少”等问题,无法真正满足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

(三)重满堂灌输轻学员实操

目前在国培或省培市场营销师资培训基组织的培训中,虽然已经出现部分机构主办的市场营销相关培训在具体讲授过程中融入案例分析、情景重现等培训方法,但“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培训方法仍然普遍存在。这种培训方式对于参加培训的广大教师而言,容易产生疲劳感,引不起听课的兴趣;尤其是培训内容对于其从事的业务关联不大时,参训教师还会产生一定的倦怠,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四)重任务完成轻考核结果

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的最终效果如何,目前是许多培训组织者忽视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培训者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前期的宣传、专家的聘期等组织工作,培训的善后如培训效果等做得较少。只有极少数组织者会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参训教师的满意度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忽视培训评价体系设计的培训将会导致培训的影响和实效日渐弱化。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效果提升对策分析

鉴于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体系所存在的缺陷,对现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培训进行创新设计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调研,定位清晰

培训的组织者应对参与培训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进行充分调研,了解该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了解其在个人发展中的需求,以及其从事的学科、课程、所在地区和所授学生等特点。根据调研的结果再进行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专家等各种资源和模块自由组合匹配。

(二)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培训项目

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受到科学技术、消费者行为等外界因素的重大影响,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需不断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变革。同样,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在当今互联网+、消费需求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也需要及时补充新的理论前沿知识,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变革。因此师资培训的组织者,在培训项目设计时,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作为重中之中。如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2019年全国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研讨会邀请了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孟韬教授做“市场营销课程的互联网战略与策略”的主题讲座。

(三)加大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的比重

“双师”素质是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师从业条件的基本要求,基于市场营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实践技能的提升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尤为重要。培训组织者可以选取急待市场开拓的中小企业或有培训学院的大型企业如苏宁等作为合作对象。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市场开拓发展迫切需要借助优质的教师资源为其进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可以与其市场部进行合作,实施专兼职教师“一对一”模式,即1个专职教师与1个企业市场部员工相互结成配对,这样既提升了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又提升了专职教师的操作技能,使其了解更多最新市场营销的策略,帮助其实践技能的提高。

(四)开发丰富多样的师资培训方式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培训必须要树立“主客体一体化”思维,摒弃“主客体分离”的习惯。培训的组织者要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纯理论说教培训方式,创新现有的培训方式方法,达到参训教师主动自觉学习培训内容的效果。培训组织者可以运用情景渗透式、探究式、问题启发式、辩论式、演讲式、行为导向法等多种培训方式,实施教、学、做一体的培训模式,让培训的课堂“活起来”,进而充分激发参训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参训者在情绪的渲染和激发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培训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方法下获得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掌握和提高自己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五)设计有效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

每期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培训班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培训组织者设计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来实施。培训评价体系的设计可以通过培训前-中-后进行设计。培训前要通过创建教师培训档案,记载参训教师的已有教学技能水平等资料。培训中通过微信或QQ群平台等现代化沟通工具,给参训教师布置培训任务,使其提交培训日志等及时掌握参训教师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进而根据反馈结果,再在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做适当地调整。培训结束后,建立长期的跟踪机制,设计量化的评估指标,可将教师在后期工作中的业绩进行收集,检测培训的最终效果。综上所述,创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培训体系于师、于生、于企、于校都有利。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培训的组织方,政府、院校、教指委、培训机构等都应认真研究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切身需求,设计和开发针对性强、成效高的师资培训方,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素质提高做出应有贡献,也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乾坤.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下的师资培养模式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0).

[2]李平.高等职业教育视域下“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17(17).

营销专业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招生难;策略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极为头疼的一大难题便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招生问题。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率可谓是各专业之首,且较之其他专业的薪资报酬、职业生涯之路也更高,走得更长久,但是在高考志愿填报率上却有所降低,且报到率也不断降低,这无疑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招生的一个尴尬点。那么,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高职院校也需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科学调整招生计划,以更好地促进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招生难原因

市场营销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强,因此在生源素质上也呈现出特殊要求,要求学生要切实热爱该门专业,并有较强的社交沟通能力,真正对该专业有兴趣,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长久。在此要求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招生时,就应当深入调查,对符合这一特质的生源地进行招生宣传。但就当前的招生形式来看,仍旧缺乏市场调查,只是毫无区别的进行海量宣传,这就导致宣传无重点,学生了解不清晰,毫无头绪的现象发生,既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又没有起到招生宣传之效。此外,因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宣传上只注重在专业介绍上,没有充分考虑考生对于该专业的兴趣所在而专门制定招生计划,导致考生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了解甚少,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将市场营销专业认定为推销产品的一个专业,无需进行专业的学习也可从事并做好。此种认知显然使高职院校的招生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因部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缺乏特色,也缺乏特定的行业背景来加以支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引起考生的报考意愿,而且部分考生对于高职院校带有一定偏见,认为报读本科才是正道,这些因素均影响着考生到校学习意愿。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招生策略

(一)加强市场分析

著名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斯指出:企业需把握好消费者的相关特性,然后将原有市场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及以上的子市场,以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展开提供更好的服务建议。这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招生来说也是同样适应的一个原理,也就是说高职院校需要进行市场细分,如:通过分析学生性格爱好、学生地域之差等来确定生源市场状况,让原先统一化的生源地细化为多个不同特质的子市场,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抽取群体中的共有特征,据此来制定出招生方案,将能有效改善以往过度宣传却效果不佳的状况。此外,通过市场分析之后,对于符合市场营销专业招生标准的生源,高职院校可进一步了解考生对于该专业的认知与需求点,也可通过分析来剔除掉不合乎招生标准的生源,即本身对市场营销不感兴趣,且比较排斥社交团体活动,性格内向的一些考生,因为这一特质的学生本就不大适合市场营销这种外向型工作。

(二)确定目标市场

因对市场营销专业做了深入市场调研,且细分出了多个学生子市场,高职院校招生方案上也难以采取统一化标准,因为不同的子市场所具有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为了保障招生成效,高职院校应科学评估自身的优势所在,确认哪一个目标市场适合自身专业特色发展,才能让制定出来的方案更具高效性。理想型的市场营销生应具有这几个特质:个性活跃、善于打交道、抗挫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强等。以外向型的女性群体为例,这是根据分析所得出的一个数量相对集中子市场,便可将这部分考生确认为目标生源市场。然后进一步考察这部分群体的日常生活习惯得出,这类考生电子网络的使用度极为频发,喜好发微信朋友圈,所以高职院校可将宣传手段侧重于网络这一块,借以平台互动、flash动画等形式来为考生讲解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内容,以此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吸引更多的考生填报本专业。

(三)提高办学质量

招生难的一大影响原因在于考生对于高职学校认知度不足,即高职院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或是学校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填报该院校的欲望。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要抓住自身学校办学特色所在,准确定位自我,在此基础上来不断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切实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用实际行动和结果来证明,选择该学校、该专业的正确性。那么,高职院校要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要设置专门的教育监管部门与研究部门,严格管理教师的教学状况;其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特殊性,形成相应的教学管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再次,依据专业特点与学生个性发展等,探索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学习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定期搜集学生个人、本院系教管部门关于教学的意见,以便教师适时调整教学,使学生学有所成,这也为提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报考率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招生难的问题,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不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实际招生时,需调动各方力量,分析阻碍生源报考的相关因素,深入生源市场调研,积极探索提高招生质量的方法策略,才能让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用到实处,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丽.独立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与招生现状分析[J].现代营销旬刊,2017(5):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