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技巧论文范例

营销技巧论文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1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应根据新型高等教育类型自身的特点,进行独特定位。由于独立学院是三类本科,所以应找到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弱势,并把它作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从目前情况来看,普通本科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而高职高专院校则恰恰相反。如此一来,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因此,独立学院要在深入研究自身的服务对象、层次定位的基础上,区别于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避免“趋同化”,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7〕2号)的文件精神,独立学院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制定与理论教学计划相符的实践教学总体建设方案,明确实践教学的建设目标,从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实践环节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就业导向,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一个基本目标下,有实践能力体系、实践内容体系、实践保障体系、实践评价体系4个体系,基础实践层、专业实践层、综合实践层、创新实践层、就业实践层5个层次,以及16项内容构成的实践教学闭环系统。

1.基础实践层

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定位,独立学院可以安排计算机类课程实验、专业基础的大型作业和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三个环节。通过计算机类课程的上机实践,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案例分析,会计学大型作业、统计学综合训练等实践形式,以及到企业实地参观实习,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专业实践层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主要是完成各专业不同岗位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这个层面包括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三个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客户关系管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理论与技巧、营销策划等,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综合实践层

这个层次通过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沙盘模拟、毕业实习四个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各专业综合模拟训练、在校内仿真企业的实际操作和在校外深入企业一线顶岗操作。其中,经营决策沙盘模拟能全面模拟企业经营决策的实际,使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一体化,涉及企业战略、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在沙盘模拟中,学生可以担任CEO、研发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等职务,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订战略方案、市场开发决策、产品研发决策、产品组合和市场定位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财务决策,体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经营决策思想理念、程序方法、分析判断、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计算机模拟中,ERP软件系统是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等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软件。学习ERP软件,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计划和控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通过“分岗作业式”手工和计算机综合模拟训练,在校内营造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做到实践内容仿真、操作流程仿真、实际训练仿真,达到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之达到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目的。

4.创新实践层

这个层次包括毕业论文、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三个环节。毕业论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能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文字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学生必须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其次,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了解学生的愿望和想法,帮助他们梳理写作思路,大力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点。如果学生的选题方向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相近,那么师生间的研讨和思维碰撞将迸发出对双方有益的创新灵感,提高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后,教师要评定和表彰优秀论文,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心,它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大赛即创业计划竞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然后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这是对学生高层次、高要求的综合培养。

5.就业实践层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2

中职院校毕业生未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学习,相对于统招的大学生,其基础较弱。尽管参加对口招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针对对口招生学生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和调整,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现有教学及考核体系与对口招生学生之间的不适性主要表现在:数学、英语课时过多;侧重理论体系;存在填鸭式教学,等。因此提出大幅度修订培养方案、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过程考核、强化就业及创业指导等建议。

关键词:

对口招生;市场营销;教学及考核改革

2014年,教育部提出将600所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职业化转型[1]。根据国家的这一政策导向,很多本科高校开始了向“应用型”、“实践性”等方向的转变,并对某些应用型特征较明显的专业进行试点。其中,市场营销专业便是试点专业之一。宿州学院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15年,宿州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招收了50名对口招生学生,尽管学校针对对口招生做了许多工作,但目前课程体系、授课模式、考核模式等仍然采用统招本科的培养方案。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应用型的定位,更好地培养对口招生的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与变革。

一、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点

对口招生学生从初中直接考取中专,未经高中三年系统的基础课程学习,其与统招的本科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一)数学、英语基础弱

由于对口招生的学生没有经过高中的学习,其数学和英语属于初中起点,且目前中专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操作技能[2],因此对于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远不如高中重视。宿州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对口招生入学考试时,大多数学生数学考试成绩非常低,甚至有个位数成绩出现,可见其数学基础之薄弱。英语也不例外,对口招生入学考试时,多数学生英语成绩不及格。对口学生对英语等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很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与自己以后就业关系不大,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想干脆彻底放弃[3]。

(二)理论学习能力不强

目前,宿州学院营销专业对口招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笔者对该班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交流,普遍认为,对口招生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偏弱。并且,对口招生的学生,一般的传统考试能力不强,缺乏传统考试模式的技巧。

(三)动手能力强

在对口招生入学考试时,市场营销专业采用了“笔试+面试”的模式。作为面试老师之一,笔者全程参与了面试的环节。面试题目基本都是情景模拟。大多数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较好。在对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的跟踪调研后,发现对口招生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类型的实践学习任务。闫志利等的研究也表明,对口招生学生在技能学习能力方面比普通高中生源强[4]。

(四)自我控制能力弱

对口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未能像高中一样,形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许多对口招生学生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对于升高中然后考大学信心不足,所以选择了中专。

(五)就业意愿强

中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对口招生的学生在考取中职院校时,就已经形成了毕业后就业的思维。通过对口招生考试进入大学后,就业的意愿相比统招的大学生要强很多。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考核现状与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及考核现状

目前,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培养方案基本上是三年修订一次。以宿州学院为例,结合2013版培养方案,介绍分析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体系情况。

1.培养方案

根据2013版培养方案,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公共课包括思政类、体育、英语、数学等。数学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且数学、英语上课时间都为4个学期,课时较多。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选修课。专业课的设置,注重了营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应用性、操作性的课程很少。培养方案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践学时,如专业认知、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部分专业课中设定的实践学时,但是实践形式及要求等未有明确说明。

2.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绝大多数课堂时间都是教师讲授理论,填鸭式教学占主导。教学过程中,能够部分地进行案例分析,但是案例来源渠道较少,大多使用教材自带的案例,身边的实际例子较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

3.考核模式

目前,宿州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考核由两大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比例为0.3∶0.7。平时成绩又分成出勤、作业、参与课堂讨论。其中试卷题型要求4种以上,考试改革申请手续繁琐,要求苛刻。

(二)原有教学体系与对口招生学生之间的不适性

根据对营销专业教学与考核现状、对口招生学生的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原有营销专业教学与考核体系与对口招生学生的特点之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适性:

1.数学、英语学时过多

对口招生的学生数学、英语基础弱,这两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大,他们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不高,不太认同对自己就业有多大的价值。这导致学生用大量的时间来应付作业和考试,大大挤占了自己喜欢的某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市场营销对口招生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基层的销售工作,工作中对于高等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很少,简单的基础数学知识就可以满足工作需要。英语亦是如此,在以后工作中,他们只需要有基本的英语素养及词汇即可。

2.侧重理论体系教学

现有的市场营销培养方案侧重市场营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教学模式也主要是理论讲授。而对口学生由于经历了中等职业教育,理论学习能力明显偏弱,更加侧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职院校对口招生,本意就是向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如果仍然按照现有的培养方案,讲授完整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与对口招生学生注重技能及应用性的学习及培养目标也是相矛盾的。

3.填鸭式的教学仍然存在

填鸭式教学受到诟病由来已久,然而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仍然主要是填鸭式,老师在课堂讲授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对口招生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高,接受能力偏弱,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更显不合适。根据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样的教学模式效果非常不好。而平时与部分学生交流访谈,大都认为目前的教学方式有待改变。

4.现有的考核模式以试卷为主

现有的考核模式,以试卷考试为主,平时出勤占比过低。这与对口招生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偏弱,不擅长试卷考试存在不适应性。同时,对口招生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目前的考核模式中完全被忽视了。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对口招生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

5.现有课程体系及教学考核模式应用型导向不强

相比统招本科学生,对口招生学生就业意愿较强。而目前的本科培养方案,还是倾向于培养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素养,能够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人才,职业导向的课程几乎没有。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职场角色扮演训练,实战操作形式的教学更是没有。考核仍然是试卷考试,而产品设计、模拟销售业绩等职业导向的考核方式也没有。这些都与对口招生学生就业意愿强烈不适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

三、对口招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及考核的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及考核体系与对口招生学生之间的不适性分析,为能够更好地培养应用型的对口招生生源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大幅度修订培养方案

现有的市场营销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能够系统掌握营销基本理论的学生,而对口招生来源的学生其应用性的需求非常明显,因此,应大幅度修订培养方案。具体做法为:压缩数学、英语学分及学时,开设时间最多为2个学期,且难度要降低,目标是能够具备最基本的数学及英语素养;压缩市场营销理论体系的课时及学分,增加方向性、实践类的课程,如可以增加卖场营销、销售技巧、网店运营等技巧类、操作性的课程;改革毕业论文模式及要求,对口学生不再撰写毕业论文,而是进行促销策划、谈判模拟展示、创业实践成果展示等,以此代替毕业论文。

(二)大胆创新教学模式

除公共课程外,专业课程2/3以上学时开在实训室、企业里、学生自己的创业实体内。借鉴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的创业专业的经验,可要求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开始,以团队或者个人的形式,进行创业实践,即实际策划一个公司,做好商业策划书,创立品牌,策划并实际经营。学院提供实训室、基本的运营场所、联网支持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就依照每个组或者个人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这样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实践的过程,将应用型、实践性的人才培养从理论真正走向实践。增加上课过程中学生说话展示的时间,将原来被动地互动变成学生的主动参与。老师的角色转变为导演、点评者。同时,上课的时间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改变45分钟一堂课这样的模式,可连续性进行1天甚至几天的同一门课程的学习。

(三)注重过程考核

改变原来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0.3+0.7”的模式,将平时成绩及课程参与过程成绩占比提高到0.7,即变成“0.7+03”的模式。现有的考核模式和重视平时表现、鼓励学生参与等是相矛盾的,占比轻说明重要性不足。所以应提高课程参与的过程分数,课时切实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弱化理论考试技巧及考前突击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期末考试也改变为课程学习心得、案例撰写分析、商业模拟展示,甚至课程相关的营销或促销活动的举办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总结及项目展示等能力。合理设计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互评考核,让学生从完全的被考核者变成考核主体。

(四)强化就业及创业引导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应该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直接就业或者创业的学生。对口招生学生就业意愿较强,两者很吻合。应该以课程的形式、实践学分的形式、讲座的形式等,增加就业及创业方面的引导。这对于激发对口招生学生创业,协助他们更好地就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就业及创业引导课程,要邀请企业家、有企业管理实战经验的老师、有创业实践的学生授课,而不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因为公共课任课老师没有这些经验,讲授就业及创业课程没有说服力,对学生的就业及创业作用很小。对于自主创业的对口招生学生,学校或者院系应给予政策、资金、场地、宣传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了很多教学及考核方面的改革,但是大多数改革的步伐很小。对口招生的学生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并且对口招生本身就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的一部分。应以对口招生专业及学生进行改革的试点为突破口,加大改革的步伐,给予相关院系、专业负责人、老师等足够大的权限,“实践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从口头宣传走向实践。

作者:胡发刚 邓琪 单位: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宁科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4).

[2]陈祥芬,张磊.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2014,(11).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3

我国对学术写作的研究起步较晚,也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对于学术写作的认识却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从刚开始单纯的论文写作研究扩大到现在的多种体裁研究。可以说,从近几年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学术写作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有助于促进专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学术写作能力是学生在特定学术背景下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会逐渐掌握特定体裁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方法,最终达到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的能力。

2商务英语专业学术写作能力定位

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学术写作能力所涵盖的范围要比“写”这个技能大得多,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巧(语言能力),同样还包括社会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语言运用和篇章构建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先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语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背景,然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商务知识和文化进行商务交际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巧和策略进行跨文化沟通,构建商务篇章。因而笔者认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既符合了《教学要求》,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语言运用和篇章构建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了保障。

3国际市场营销课中的学术写作能力培养

国际市场营销课作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不仅让学生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原理,还通过案例分析和书写营销计划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和基本实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培养既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又具备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1国际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目标界定

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明确本门课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教会学生利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及分析方法解决现实营销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从本门课的教学目标看,笔者认为,可界定为以下几点:

(1)理解并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和特征;

(2)掌握进入国际市场营销的技巧和策略;

(3)培养分析国际市场营销数据的能力;

(4)通过案例研究、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沟通能力。可以说这四大教学目标同《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中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而可以说这门课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应用能力。

3.2国际市场营销课的教学过程解读

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先让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渗透案例,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掌握更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里所说的案例分析(CaseAnalysis)应采取书面的方式提交,充分模拟公司的环境,让学生做到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因为国际市场营销课最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最终的重要考核是要求学生学会写营销计划(MarketingPlan)。这门课一般会在商务英语专业的三年级开设,此时学生经过两年的基础课学习,语言能力已经较为成熟,而且所掌握的商务知识相对丰富,因而可以采取小组(GroupProject)的形式做一个营销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课堂,带领学生解读已经成型的营销计划,可借助语料库分析其语步结构和语步特征,在完成解读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最后提交一个产品的营销计划并由每组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多媒体为大家解读本组的营销计划。

学生做营销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有的是体裁意识,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营销计划的语步结构和体裁特征,进而进行小组内部的任务分配;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的利用已经掌握的营销知识和理论对产品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也就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挖掘自身价值和作用,进而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沟通力和协作力等;小组代表解读营销计划过程实际上也是模拟了学生在公司实践层面的场景,这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又增加了砝码,让学生会更加自信的走向工作岗位。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国际市场营销课是一门能够综合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的课程,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推敲的。

4结束语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4

案例教学是提高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论文对案例教学法的发展、概念和优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市场营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实践能力

一、引言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学会面对复杂的营销环境并进行沟通、协调和决策。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营销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面对复杂营销环境综合决策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却能够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能够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营销情境中,激发学生进行启发式思考。因此,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推进案例教学,特别是对于高层次学员(如MBA)来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案例教学法逐渐在医学、商学、教育学等领域推广开来。到20世纪70年代,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主流教学方式,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称为商界的西点军校[1]。营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某些典型市场营销事实与现象为教学信息载体,通过再现真实而复杂的企业营销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营销决策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灌输模式,而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对复杂情境的体验和学员间的互动,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情境呈现的真实化。

相对于单纯的理论讲授和举例佐证来说,营销案例能够同时呈现复杂而真实的营销环境、不同的人员角色、冲突性的决策矛盾设计,让学生领会到正确的营销决策需要同时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

2.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课堂教学比较,营销案例教学更注重学生参与。学生需要熟悉案例并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学习变得主动,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来源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知识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讲授。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听取其他小组的发言并展开争辩,可使知识来源更加广泛而多元。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营销知识。

4.能力培养的多样化。

案例教学在对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对各国有关专家的调查,在9种管理课程教学法中,案例教学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持久性这三方面占第二位,在态度转变和人际关系能力培养上占第四位[3]

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虽然学生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期望较高,但是对案例教学满意度较低,这就说明实际的案例教学课堂与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同样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优秀本土案例少

案例不同于举例,好的营销案例能够很好地呈现营销决策的情境,而这样的案例编写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财力。目前国外的营销案例居多,但由于营销的环境、消费者的行为等均受到一些本土化的因素影响,学生对国外的营销环境也不熟悉,导致国外的案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案例教学的需要。

(二)案例选择不恰当

好的营销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能够较好地体现理论知识点,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恰当。但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教师经常对案例的选择不恰当,无法在典型性与知识点宽度上很好地把握,导致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讨论案例,无法较好地涵盖理论知识点,案例情境的可迁移性较差。

(三)学生参与度低

虽然营销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和点评,但是由于案例讨论的考核方式单一,分组讨论中经常有学生出现搭便车现象,不参与讨论或者很少参与讨论。

(四)优秀师资缺乏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从案例的选择到案例讨论中的组织、引导、考核和点评,都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案例教学的技巧与经验。然而,由于国内案例教学尚处于初期阶段,多数教师的技能仍然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具有优秀案例教学能力和经验的师资较缺乏。

四、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优势和现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求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本土营销案例库建设

把本土营销案例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推进案例大赛,提高奖励力度。特别是学校层面,划拨专项经费推进案例库建设,并把优秀案例与科研分相关联,提高优秀案例的科研分值和等级;鼓励MBA学员通过挖掘所在企业的优秀案例完成毕业论文,多方面推进本土营销案例库的建设。

(二)案例教学师资队伍打造

组织教师参与案例教学的观摩、培训和学习,鼓励优秀教师分享案例教学经验。如果条件允许,邀请案例企业参与案例讨论,交代企业情境并进行讨论。

(三)案例教学过程控制优化

优化营销案例讨论过程,特别需要解决学生讨论中的搭便车现象,通过小组内匿名评分或者教师随机点名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案例讨论的参与度。

作者:孙洪杰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2]王雅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79-80,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5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广告营销业态、广告传播环境、广告传播方式和广告经营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因应时展和行业需求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变。毕业设计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为例,针对毕业设计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尝试对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出一套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战性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人才培养

中国经济和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广告营销业态、广告传播环境、广告传播方式和广告经营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变。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广告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四年专业理论学习一次全面总结,同时也是对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全方位检验,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尚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毕业考核重“论文”轻“作品”,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考核仍然是以论文为主,学生作品创作能力的考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较低,与广告行业实践严重脱节;三是指导教师队伍主要是以偏重理论教学的学院派教师为主,缺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界专家的参与;四是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甚至是共用一套模板,采用同样的评价指标,而没有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毕业设计作品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创办于2008年,在2018年之前,一直是采用毕业论文的考核形式。但是,随着广告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采用毕业论文考核形式的弊端日益凸显。由于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取单一的、学理性的毕业论文考核形式,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践实训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从而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市场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迫切需要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对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改革,有助于更好地对接行业市场,推动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广告实操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

作为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突破口,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是适应数字化时代中国广告事业发展的需要,克服单一采用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的弊端,结合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灵活、具有可操作性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调整和优化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推动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制的实操训练和团队合作,对大学期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进行全面有效的总结和提升。

(二)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按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广告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广告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教融合,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的改革思路。第一阶段:以毕业论文为主、毕业设计为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完成毕业考核,鼓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创作广告作品完成毕业设计。第二阶段: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要求学生按照真实企业或品牌提供的命题策略单,以个人或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真题真做。除了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之外,其他广告学专业学生一律要求做毕业设计。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广告学专业学生为例,有资格参加毕业考核的学生共有69名,其中,有85.5%的学生(59名)选择做毕业设计,有14.5%的学生(10名)选择做毕业论文。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实战型项目制毕业设计方案。要求所有广告学专业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这一毕业考核方式。学生自行组建团队,自行联系广告客户并获得相关项目,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同时邀请广告客户代表参加学生毕业设计答辩会的评审工作,学生面向广告客户进行现场提案。

三、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创建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

2019年4月,创建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的工作目标是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拓展专业素养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平台,积极对接广告业界,促进产学研结合,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实习就业以及课题项目研究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的指导教师团队主要由广告系的专任教师组成,学生团队则是以广告学专业学生为主,同时吸收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三个专业学生的加入,学生成员约60余人。自工作坊成立以来,工作坊教师指导2016级、2017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创作完成了《连花伴青春——连花清瘟公益营销策划案》《爱可疯狂,安全至上——杜蕾斯校园营销策划案》《可比克品牌营销策划案》《卡尔顿新品推广策划案》《在逃公主——名创优品新品营销策划案》《大冒险家——达利乐虎校园营销策划案》《小膜仙探险记——膜法世家校园营销策划案》《愈见“快克”,守护天使——快克校园营销策划案》《京东便利店营销策划案》等20余件毕业设计作品。另外,依托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这一平台,工作坊师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公益创意大赛、时报金犊奖、海峡两岸公益广告大赛等省级及以上级别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123个奖项。

(二)制定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

2019年,为了规范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方案(试行)》。该方案明确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采取“创作作品+创作报告”的方式,由个人或组建团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作品形式为广告营销策划案。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指导与考核。同时,基于广告行业的需求和广告学学科专业的特点,从选题来源、作品标准、作品类型、创作者人数、创作报告等方面对毕业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1.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符合专业性、新颖性、实战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选题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原则上应尽量选择来自于行业的真命题。选题来源包括学生自己联系的项目命题、教师推荐的项目命题以及选题当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等全国性学科竞赛所提供的项目命题。在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毕业设计作品等材料时需要附上详细的毕业设计项目命题策略单。2.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考核内容(1)毕业作品考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毕业作品,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进行评审并给出成绩。(2)创作报告考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创作报告,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进行评审并给出成绩。创作报告主要是从创作的背景和意义、作品阐释、创作的过程、创作心得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3)毕业答辩考核:毕业答辩以现场提案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由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组教师根据学生答辩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3.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是保障毕业设计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中,针对毕业设计所涉及的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和毕业答辩等三项考核内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分细则和评分标准。策划案作品的评审主要是从作品的结构、内容、装帧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作为一份完整的策划案作品,大体上包括内容提要、市场环境分析、营销策略提案、创意设计执行提案、媒介投放提案、广告费用预算等六个部分,各部分所占的分值如下表所示。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组参照以下三部分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成绩(占40%)、评阅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40%),以上三个评分均以百分制记分,然后按规定折算成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的总成绩。

(三)优化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广告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除了《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电脑图文设计》《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创作》等实践课程之外,增设《广告全案项目实训》课程,旨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广告营销业态和广告传播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增设《数字营销》《计算广告学》《人工智能与媒介文化》等课程。

四、结语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考核采取论文和作品并行的方式,但以创作作品完成毕业设计考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的选择。而且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创作毕业设计作品将会成为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主流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符合数字化时代广告业发展需要的广告人才和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设计的开展宜让学生直接面对市场,与客户直接沟通、联系,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实现客户的市场目标,进行实战练习。按照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产教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突出实战性,积极对接市场,选择来自于行业的真命题,“真题真做”。同时,把这种实战性较强的实践实训贯穿于平时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创作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平时的实践实训,积累作品创作的经验,不断提升作品创作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将来完成毕业设计考核任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陈辉兴 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2

1研究综述

如果能够通过毕业设计,在学校教育和实际的就业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必然能够造福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也能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大学教育的初衷。目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缺乏创造性,不符合实际需要,这恰是我们研究该课题的初衷。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方法,以河南省内四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研究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

2研究结果分析

2.1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

据调查,毕业设计在选题上,大多是老师出题,学生选题。而这些题目往往是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或是根据广告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而出的题目,这些选题通常理论性较强,缺少实践。因此,学生在接受毕业设计任务时,他们不仅难以把握论文选题研究的框架和思路,也很难通过毕业设计学到知识。

通过对我校广告专业毕业选题分析,笔者发现:首先,不少选题为概括性题目,如“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其次,题目理论性强,如“有限传播理论在当前网络广告环境中的应用”;再者,选题多年重复,不仅缺乏创新,也缺乏应用价值,如“植入式广告”论题;最后,许多老师在提供选题时,范围过大,这使学生往往摸不着方向。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86.7%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题目理论性过强,并缺乏真实性和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不利于毕业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2.2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形式

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大多是一篇论文,外加一篇专业外文翻译。仔细考量,作为实践性最强以及与社会发展最密切的广告学专业,仅仅通过一篇论文来衡量学生四年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根本体现不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广告学专业的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媒体策划等实践课程,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必须包括对这些实践知识的运用。因此,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学生四年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客观、科学的评估。这也助长了后期学生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不正之风。

2.3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据调查,70%以上的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在第7学期,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时间都集中于第8学期,也就是最后一个学期。而第7、8学期除了考研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在实习或找工作,学生找工作和毕业设计的时间重叠,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设计,以致答辩前夕匆忙编造一篇,其质量可想而知。

以我校为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沿用工科院校多年的传统方式,毕业设计工作从第7学期开始,第8学期集中进行。在分配方式上,将学生分配给指导老师。由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不太好。我们希望,未来的毕业设计改革能在时间上进行规划,避开学生找工作的时间;或寻找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将平时的实习实践选题纳入毕业设计创作中,从而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

2.4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方式

根据对我校部分已毕业的2012、2013级广告学专业学生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常以找工作为由请假离开学校,根本没有时间来应付毕业设计。而从论文指导老师方面来看,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学生。尽管老师采取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和学生联系,但有80%的学生不积极主动回复教师,也不按时汇报其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因此,毕业论文开展的效果不能保证,结果也就不尽如人意。并且还有许多学生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老师修改论文,但实际上却不执行,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也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

2.5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答辩形式

据调查,传统上,学生在进行广告学毕业设计答辩时往往是学生讲、老师听,然后提问题、评分。整个答辩环节都是围绕前期“虚拟的”理论性题目开展的。换句话说,整个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创作再到答辩,都没有体现出学生进行广告研究、广告实践方面的能力,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对于老师来讲,他们感觉答辩只是走过场而已,因为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从一开始选题就没有太大的创新,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深入研究,但是事到临头,却又没有时间修改。因此,毕业设计答辩的成效都是源于前期所有的工作组织和安排。

2.6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方法

据调查,现在大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平时表现;二是论文题目、内容、研究框架、答辩环节的成绩给定。但是,却缺乏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材料,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四年学习的表现,也无法通过毕业设计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就需要采取措施,不管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形式,还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内容,都必须保证学生在实践方面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理论知识的提升。

2.7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监督机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所有院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制定了多种毕业设计管理形式,如毕业设计抽查、答辩后抽查等。但是,每种方式都没有详细、明确的标准,更是缺乏在实践价值评定方面的标准。这就造成毕业设计管理仅限于检查毕业设计的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这也最终造成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积极性不高,也存在放任自流和疏于指导的现象。这就造成当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不能实现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标。

3总结

毕业设计不仅可以检阅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是学生在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时的练兵,当然也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创新性学科,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如果单纯囿于理论框架去做,必将导致“理论脱离实践”。我们希望,如能对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进行重新规划,必能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

作者:卢金婷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3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2014年又出台《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广告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交叉性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避免教学与业界脱轨,是该专业在教学改革中一直探索的问题。文本将加拿大ISW中广泛采用的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至“工作室制”模式中,力求建构对广告学专业有实践意义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BOPPPS”和“工作室制”结合的必要性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魏玛国立包豪斯学院成立,开设了多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更侧重“做中学”,主张在短时间内让参与者获得实操经验,并学会协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挑战性目标而获取知识,这一模式是欧洲率先进行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成果。“BOPPPS”教学模式由加拿大教师培训(ISW)广泛采用,整个模式包含引言、教学目标、摸底、参与式互动教学、检验评估和总结六大要素,注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倡导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联系,该模式鼓励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能充分提高其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很多研究者对这两个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诸多看法,虽然提出的研究角度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个模型有利于人才培养。广告学是一门交叉性、应用型的学科,将“BOPPPS模式”和“工作室制”进行结合符合其培养需求,具有必要性。

(一)强化实践性。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认为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原因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度不高”的比重位居第一,教师希望增加的课程中“实践操作类”的比重位居第一。基于BOPPPS模式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将带入更多的实践性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满足教学的实践性需求。

(二)建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又称作结构主义,注重基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在该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并在BOPPPS教学模式基础下完成多个阶段的学习,全程基本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交到学生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实践中提早切身体验业界规则和要求。

(三)以“赛”做项目,增长实战经验。该模式将竞赛作为项目教学内容,“以赛促教”十分适合工作室制,加之引入BOPPPS模型,使学生更直观地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例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参赛题目,之后师生共同完成比赛内容,细化比赛流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既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能积累一些荣誉,提高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四)在“互评”中不断修订,提升教学体验。在该模型中制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考核评估体系,每个项目结束后,都会让学生与教师互评,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强师资建设,新模式也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五)打破教学壁垒,教学接轨就业。通过将BOPPPS与工作室制结合,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针对不同实践部分邀请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授课,比如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教师,同时打破了业界与校园的界限,尤其针对具有市场导向的项目教学,可以邀请业界精英甚至广告主来进行指导,该模式为教师设计了时间可控的教学环节,将教学与就业接轨。

二、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工作坊项

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验证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分析了大量中外文献,问卷调研,组织学界头脑风暴,开展了较为深入的业界访谈,在深入了解教学需求后,将“BOPPPS模式”中教学过程的六个阶段与“工作室制”进行有机结合,建构了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广告专业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阶段。同时,笔者将此模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验证其可行性,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下次此模式的运用提供修订依据。

(一)模型的初步建构。经过以上调研工作,笔者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建构,如下图所示:该教学模式共包含六个环节:1.教学主题导入及学习目标确立(课前及课中进行):这两个环节交叉同时进行,教师选择线上学习平台教学主题,确立学习目标,吸引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关注点落在教学主题上。2.前测(课中进行):这一环节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检验,设置一些选择、填空、简答题等进行摸底,这之后有所侧重地讲解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3.参与式学习(课中进行):这一环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学习重点难点,并对实践类课程内容(例如参与竞赛、使用设备、操作软件等)进行讲解与指导,全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4.后测(课中及课下结合进行):这一环节即双向评估,根据评估标准,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效果评估,学生对教师教学授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如下:学生评估标准(100分):①创意能力(20分)②专业知识掌握能力(10分)③专业技术能力(10分)④策划和组织能力(10分)⑤执行能力(10分)⑥沟通和协调能力(10分)⑦责任感(10分)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分)教师评估标准(100分):①授课态度。(10分)②备课情况。(10分)③授课内容合理性。(10分)④授课内容前沿性。(10分)⑤授课进度安排。(10分)⑥课堂互动性。(10分)⑦课堂趣味性。(10分)⑧讲授方法。(10分)⑨课下交流。(10分)⑩为人师表。(10分)5.总结(课中进行):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梳理,同时可以至线上平台,以便课下巩固及之后的考核。

(二)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的验证。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可操作性,笔者选择了《影视广告制作》这门课程进行实践验证。该课程共51课时,以大广赛题目作为项目主题,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第一阶段: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学习通与该课程相关的视频片段以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供学生预习;然后,教师对课前所内容进行简单讲解,导入教学主题,介绍大广赛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最后,教师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按要求在课下完成小组的划分,本项目组成了十个小组,每组五人。第二阶段:在前测环节,教师将影视广告制作的概念、历史发展、制作流程及方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制作成试卷在学习通上,在课上及时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通过统计学生成绩发现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流程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将在参与式学习中进行补充教学;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根据同学们的选择,发现大广赛中的三个题目较受欢迎,于是决定以这三个题目为主题,教师先对往届优秀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对该竞赛标准有一个大概的感知,然后邀请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相关教师讲解和指导市场调研,邀请业内影视广告制作专家做创意讲座,之后笔者对脚本、拍摄、剪辑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最终定稿后对作品进行了点评。第三阶段:后测,根据建立的双向评估体系中的评估标准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评估,总体情况良好;最后,教师对该课程的整个教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梳理,同时到线上平台,以便课下的巩固,同时也为下次的教学提供经验。通过该课程的实践验证,教师和学生对该模式反响良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模型实践后的反思

通过实践教学验证,基于BOPPPS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在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课时安排的随机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固定课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这次实践验证中的“视频修改”环节,只利用课上3课时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同学在课下进行未完成的工作。因此,课时安排上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其次,小组能力划分的均衡性。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时,采取的是自愿组队,但后来发现这样并不能让组内每位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有些小组中有多位同学擅于摄像,而有些小组内普遍摄像技巧不足,这就出现了能力不均衡的情况,不利于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之后的划分可以采取老师指定和自愿组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小组能力最优化。再次,指导教师人数不足。在此次的教学实践中,除了邀请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讲授少量课时外,只有一位教师负责全程指导,由于学生所选主题不一,很难保证及时一对一沟通,应增加全程指导的教师人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最后,多平台教师授课有待进一步融合。在此次实践过程中,虽邀请其他专业和业内专家进行授课,但由于讲授一次后就不再指导,学生的接受度有限,课程内容和所做项目的结合度也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与教师或业内人士加强沟通,力求备课充分。

四、结语

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广告学专业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实现了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本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符合时下的教学需求,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修订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梁晓琳.“BOPPPS”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利用“雨课堂”教学工具[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2):142-144.

[2]朱世敏.基于移动学习的BOPPPS对分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1):67-71.

[3]冯咏薇.智能互联技术+BOPPPS模式下的广告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以“广告文案”实训课为例[J].传媒,2019(08):79-82.

[4]许爱军,蒋新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1-25.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营销技巧;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的产生背景

伴随着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大量的企业案例被作为教育和启发学生的工具和素材,被各大院校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运用。本文所指的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以案例为基础和资源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情况,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最终提出个人解决意见,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初衷在于从实践中锻炼学生,由于《营销技巧应用》课程的特殊性,单方面强调理论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难以起到根本的帮助。而借助企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展现真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从中有所总结和借鉴,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不仅仅锻炼学生,也能够给予教师思考和训练的机会。正所谓教学相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教师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掌控者和组织者,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协调各项资源,激发学生的讨论、思考等一系列自主学习,最终通过归纳总结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在组织开展案例讨论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并从学生的讨论发言中获得启发。案例教学法中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真实的案例,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强,分析更客观,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课堂和案例的真实性,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加上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给予学生不断的良性刺激,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身参与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众所周知,职业院校承担着向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输送专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贴行业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真实企业案例为教学素材,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和动手能力。这高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宗旨,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起到非凡的意义。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立足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中的课题、案例和问题,通过给学生打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来训练学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在《营销技巧应用》课程中运用的理论框架

《营销技巧应用》是一门职业技术技能课,强调学生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训练,掌握广告营销、零售营销、网络营销、会展营销的工作流程、常用工具与营销方法和营销技巧,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活动策划与组织、会展营销等。本课程的关键是要对零散知识的汇总与整理,尤其要突出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销技巧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具体地讲分为四个环节:经典案例剖析→理论回顾→案例诊断实训→模拟课题实训。1.经典案例分析。本环节需要以一个真实的企业案例作为切入点,通过案例让学生对企业在经营中面对的此类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熟悉处理的一般流程,重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的相关理论和营销工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理论知识讲授。这部分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并不是单纯的理论讲解,重点要求教师以案例为基础,对本节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给学生做出详细的讲解。同时,结合案例重点分析处理,遇到类似问题时要对环境、对象、企业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3.案例诊断强化实训。这一环节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强化,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本环节先将问题抛给学生,将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场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加以分析和处理,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再由教师展示该案例在实际企业中的真实做法和最终结果,让学生对二者加以比较。通过实际训练巩固前面所学,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4.模拟课题巩固实训。这一环节是对前面三个环节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强化。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布置营销课题,给出与本课题一致的给定材料和企业场景,要求学生自己展开有效的市场调研,对企业营销问题加以分析后能够选择恰当的营销技巧,采用正确的营销策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完善形成一份规范、完备的市场营销报告。

三、案例教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营销技巧应用》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起到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显著效果。但是要用好用活案例教学,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强化校企合作,教学必须要与企业真实营销活动相结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一方面要尽量引入企业真实的案例作为训练内容,努力在教学中打造一个接近实战的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在案例训练中引入企业一线营销专家的参与,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此外,专任教师要深入企业营销前沿,直面市场,形成面向行业、企业和营销环节较多的丰富的案例库。2.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在整个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完全参照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来组织开展教学和实训活动。同时,不能拘泥于案例教学一种手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行业情况,灵活运用理论讲授、案例辨析、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用好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3.合理选择案例。案例选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在案例选择中,要把握好案例的使用效率,控制好课堂的时间和节奏,不能使场面太冷,也不能过度发散偏离教学主题。要适当地引导学生,通过提示、发问甚至反问的方式使讨论积极热烈,更接近教学的目标和核心。4.强化专周实训。对于专周实训,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作为实训课程在开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很多专周实训还流于形式,对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知识掌握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实施案例教学法后,必须通过1—2周的专周实训,让学生从企业营销问题入手,分组展开市场调研,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分析企业面临的营销问题,并独立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5.改革考试制度。伴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转变传统的考试制度,通过开卷、专业论文等侧重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查的考核手段,合理配比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实际操作与期末成绩的比重,强调平时表现。综上所述,要在《营销技巧运用》课程中开展好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最初选择案例、师资队伍建设、知识强化、配套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多元化训练的案例分析环境,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现代化营销人才。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更要密切联系企业和行业,还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全面有效地引导学生,才能将课堂教学不断推进,全面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认可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

[3]金妙翠.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6).

[4]阮洪.关于案例教学法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15,(12).

[5]吴安平,等.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3,(5).

[6]何洪福.浅谈案例教学法.全国商情[J].理论研究,2011,(7).

[7]张俊.案例教学法常见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教论坛.,2012,(10).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适应能力,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时,存在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因此,构建一个适应市场需求且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时,不仅要重视数量方面的增加,更应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办学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即便设置了实践课程,也是敷衍了事,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导致学生在实践方面欠缺经验。其次,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采用课堂实验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这两种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当中由于教学组织不善,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以完成任务为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再次,实践教学考核不规范。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没有设定统一的培养目标,在考核学生学习成果时缺乏统一标准。大多数都是以实习报告、考试或者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实践课程缺乏重视。最后,缺少实训基地。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受到场地的限制,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学校在实训基地的投入方面需要加强。在校外,可以选择与企业一同建立实训基地。在学校内部,可以建立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便利。

2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应该是分散的,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统一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一个中心,四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一个中心”是指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心,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要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最终目标。“四个环节”是指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这四个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1课堂实验环节

课堂实验的环节应选择与市场营销专业所需岗位能力相关的专业知识,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合理的分布于课程当中。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应该是相互配合的关系,在实验的深度上也是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的,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课堂实验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承担课堂实验教学任务的可以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任课教师,还可以选择与企业合作,聘用企业的专家进行教学。课堂实验给学生提供在企业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当中掌握理论知识,并对市场营销这个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课堂实验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问卷调查、访谈、做策划案、设计计划书等形式都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方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各项能力。

2.2教学实习环节

教学实习环节是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日后从事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进行强化的过程。课程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各项实践技能,而教学实习环节将这些技能进行强化。教学实习环节分配在各门课程中,为强化学生的单项实践技能,安排一周的教学实习。这部分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可以选择与企业合作的形式进行。例如:《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调查技术》等课程,可以邀请企业专家亲自布置相关实践任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真实的市场营销策划或者市场调查,取得成果后,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任课教师共同进行考核,为学生的成果进行打分。教学实习环节是一个实践技能强化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各项实践技能。

2.3专业实训环节

专业实训环节与课程教学相互独立,是实践教学体系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形成了“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三个层次的实训。首先,提升基本素质的实训,主要是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抗压能力、表达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都是市场营销从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可以采取素质拓展、企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营销工作的艰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助于日后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其次,提升专业素质的实训,为了培养学生把握全局的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这个环节的实训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通过电脑软件模拟企业的经营实践,让学生全面参与企业的经营过程,解决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最后,进行综合素质的实训,在顶岗实习之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强化,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可以采用营销比赛的方式进行实训,借助各种营销大赛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在比赛当中强化学生对营销知识的综合运用。

2.4顶岗实习环节

顶岗实习环节是以学校教师指导为辅,企业专家指导为主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在实习基地或者企业的实习,用实际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督促学生学习更多营销技巧和岗位技能,增加对市场营销工作的认识,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顶岗实习的岗位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学校不做硬性要求,如果学生没有合适的选择,再由学校安排实习岗位。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单位。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问题,由于实习单位比较分散,学校教师难以进行统一指导,最后进行实习成果考核和评定时,采用标准难以统一。因此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评分标准,客观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成果。

3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落实“一个中心,四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教师队伍、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保障,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便利条件,促进教学体系的形成,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3.1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要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情境再现、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之中,使实践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逼真,增加学生对实际专业环节的感受,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实践课程学时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时,一定要保证实践课程的比重,这样学生才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技能的提升。并尽快开发适用于实践教学的教材,完善实践教学的教材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依据。

3.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帮助,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对于学校来说,可以从企业获取资金支持、教师资源和实习机会等等,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储备更多专业人才,并从学校获得专业技术的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讲座、在职培训、咨询服务等等,还可以为企业内部人员提供提升学历的在职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资金投入,加快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验室,为实践教学提供场所,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学校的硬件设施,因此加快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3提高实践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教师的指导。高职院校应提高实践教师的素质,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应为校内的实践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与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并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提升校内实践教师的专业素质。师资交流不仅局限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学校的教师通过在企业的学习,更加了解市场营销行业的发展现状,学习更多的实践技能,回到学校后可以将自己学习的营销技巧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师资引入的方式,将校外的优秀师资引入本校,既包括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也包括行业企业的优秀员工和相关专家。为兼职教师提供良好的待遇,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制度,吸引校外师资的加入,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职业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4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的考核环节总是被忽视,很多教师采用实习报告、小论文或者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评价,这些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果。学生的实习单位不同、实习时间长短不同、实习岗位不同,因此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实习成果。考核制度不健全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程的不重视。因此,建议采用教师、企业、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评价,所有的成绩都按照权重计入学生的最终分数。教师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方面,企业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实习过程的总结与反思。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能够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果,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在实习期间积极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周星岚.构架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5):142-144.

[2]李静.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130-132.

[3]杜南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与创新,2015,(08):133+135.

[4]梁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圈,2007,(06):147-148.

营销技巧论文范文8

导师的确定,各大学一般都是双向选择:

新入学的研究生先征求教师意见,教师同意后,双方签字确认;也可能采取导师组的形式。专业硕士将来一般要从事与新闻传播、政务传播、企业传播有关的实务工作,选择导师应该有不同于将来可能(仅仅是可能)从事学术研究的学术硕士的考量。理想的专硕导师当然是这样的:既长于科研,又精通实务,社会资源丰富,也愿意为学生付出,善于指导也乐于指导。

多年观摩一些优秀导师的做法、了解本校和其他学校一些学生的感受,结合自己当年读研和如今担任导师的体会,跟准备发拜师帖的专硕学生交流三点:

1.选导师如同找向导——要成为什么样的专业人,大方向是你自己定,导师(甚至所有的老师)的努力不是让你成为他希望你成为的人,而是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有的学生,可能职业规划还不够清晰,但导师只是用他的视野、他的资讯、他的经验、他的人脉帮助你明晰、给你建议,而不是替你做规划;你还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首先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同时参考包括导师在内的你信得过的人对你的专长、潜力和你喜欢的某一职业前景的判断。拟选导师对你或朦胧或明确向往的那一专业领域的现状和未来的洞察力、对这个职业所需素质与技能的了解程度,不希望问道于盲的你必须打探明白。

2.选导师如同找助手——知晓你的目的地、尊重你的选择,导师还要有本事助你一臂之力,让你在读研的这几年有针对性地扩展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技能,朝理想再近一步。很多大学教员(包括我自己在内)未必受过师范教育,甚至连上课技巧也没有接受过培训,如何讲课、如何带研究生,往往是模仿导师、模仿同事,自己琢磨;教学理念、方法论层面,可能没有问题:既认同“教学相长”,也会采用“启发式”而非“填鸭式”教学。很多老师很会写学术论文,但在具体诸如新闻、广告、公关这些专业的实操技能上,尤其是最新技术和前沿方法,有的老师就不甚了了;而且不光要自己会,还要会教别人。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学校当然可以借助业界导师来指导专硕,但从系统训练、日常教学和毕业设计这些方面展开的细抠作品、打磨手艺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来看,最好供职于学校的专职教员不止于纸上谈兵。拟选导师对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传授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专硕在选导师的时候,要重点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