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教育范例

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1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自媒体孕育而生并快速占领市场,成为信息传播平台的佼佼者,已深深融入高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研究生是我国科技文化骨干力量的后备军,其学术水平、科研水平、道德素养的高低不仅展示我国的学术风气,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人才道德素质的高低以及经济文化软实力。当下,在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从自媒体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信息传播源头入手,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规范性,打造特色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平台,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机遇

“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突破了必须由信息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恒定模式,自媒体的普及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了焕然一新的时空,同时也对研究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把握信息传播与交流的特性,为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式的灵活性。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性显得更为突出。传统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式是开设相关学术道德教育课程,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开设课程既能引起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相关学习的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习意识,又能更直观地了解学术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引导研究生学术实践的有序进行。自媒体时代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开展,打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思维,高校不单单依靠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也可利用自媒体自身的优势,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和网络教育技术,进行灵活有效运用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与研究生的公共政治理论课融合,并利用自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拓展,充分发挥自媒体对课程教学变革的促进作用,也是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借助自媒体充分拓展教学领地,把握教学互动,与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相互促进。通过留言或线上沟通,使研究生主人翁意识油然而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可以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向,也可以在线解答一些关于学术道德教育问题,传播正能量,引导研究生正面思考问题。使得研究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熏陶下,逐渐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其中。借助自媒体平台,使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式更为灵活,具有新时代特质,为当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二)有利于丰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信息资源。在自媒体平台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得以从一维平面走向多维立体,静态孤立走向动态多元,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自媒体技术丰富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发展了理论传播的内涵和广度,其传播的信息领域多、门类广,持续更新。自媒体平台包含内容广泛和形式新颖的教育资源,其中不乏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件及评论等,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信息资源兼具一系列优势,如学术前瞻性、学科多元性、多维创新和进步性。自媒体平台的信息资源经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筛选和归纳,可用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多个环节中。高校可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活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信息、服务、娱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研究生进行影响。同时也可以结合国外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效实践,辩证地加以借鉴,与国内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构筑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自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有利于拓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载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优势更为得天独厚,日益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传播载体。虽然自媒体发展的方兴未艾,但网络传播技术和应用理念瞬息万变,也使信息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网络技术将多种元素聚集在一起,如图像、声音、文字和影音等形成新的传播载体,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创新点和吸引力,同时传播方式的更新相应地也扩展了传播广度,也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扩展了新的传播载体。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在自媒体平台上,只要进行相应的许可性技术设置,辅之简单便捷的流程,快速地将信息传播到信息受众,不受任何学识背景下的信息受众,都可以对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浏览、评论。汇集了亿万成员的自媒体,信息一旦传播出去,以炸裂式的传播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快速扩散传播。短时间内,各种信息汇集交互并形成巨大的反响力,强大的影响力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借助自媒体传播平台的强大影响力,使得研究生在内心筑起一种不容侵犯的学术道德律令,使研究生在从事学术活动中,能够自觉地遵守“学术规范”,始终秉持学术初心。

二、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挑战

(一)监管松散使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任重道远。目前,研究生作为自媒体平台信息受众的主力军,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发展强势来袭,也是最为突出。自媒体传播媒介可以把大量信息,包括价值观念、理论思维、生活方式、文化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为一些不当的政治思想和“普世价值”提供了滋生土壤和传播空间,由于政府和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管,使研究生更易受恶意信息的蒙蔽,从而诱发错误政治认知和价值判断。自媒体时代,打破了高校同质化、同形化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模式,建立并切实执行违反学术道德的惩戒制度显得尤为迫切。第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不能只禁锢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固定渠道和传统载体。在构建自媒体平台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虚置甚至失效等,均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果。第二,传统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在逐渐没落的制度与方法下,使得教育结果适得其反,同时也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网络内容和方法等提出了巨大挑战,缺少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制度的话语权,在研究生学术教育的自媒体平台技术创新上,缺少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传播的秩序和建构外部规则的制度。因此,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战争”,完善自媒体时代网络研究生学术教育的制度壁垒,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过度依赖影响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从最近几年的研究生生源构成来看,从本科直接读研究生的比重逐年递增,根据我国教育体制的相关规定,一般7岁入学,到研究生22岁左右,此年龄段构成了研究生主力,同时该时间段也正是我国网络信息化和普及的发展时期。目前,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不仅表现在能熟练使用在自媒体终端设备上接收的丰富信息资源,更令人痛惜的是缺乏利用自媒体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受众主体,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的培养,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学术研究的杰出专业人才。但现阶段的研究生对新信息新科技具有与生俱来的崇拜,对其产生过度依赖,误以为信息越多越好,也将研究生带入了另一个极端。自媒体一开始作为一种便于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手段,如今在使用过程产生了异化,当手段变为目的,人也就变成附属品。传统教育中,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凭借其经验优势和信息优势,在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而在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快速获取信息,教育工作者与研究生在信息的获取上,势均力敌。特别是部分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等原因,对自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信息获取的情况均不如研究生。在自媒体构建的信息世界中,研究生能否获取知识的同时,辨别性地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自觉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一味依赖只会“盈满则亏”,为此加强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刻不容缓。

(三)海量信息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规范性。网络空间自身所具备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使得自媒体平台成为自由信息和发表意见的平台。面对数量庞大的有益信息与无益信息相互交织的局面,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也包含一些负面消息,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暴力等颠覆性观念充斥其间。这些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规范性带来风险。自媒体平台在研究生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由于研究生学术教育自媒体平台的领导上缺乏一定的“学术道德教育自觉”,还未组建成为组织化、学科化、专家化的学术道德教育平台。特别是研究生在使用自媒体提供的学术资源时,面对海量学术信息,助长了研究生的“懒汉思维”,索性照抄总比自己思考来得容易成为共识,变换各种语句后成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这种方式使得学术失范变得更为隐蔽。也使得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如若接受信息时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定会污染学术环境,阻碍学术进步。

三、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路径

自媒体作为借助互联网兴起的新型传播媒介,信息传播的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降低交流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交流的效率。研究生在自媒体时代产生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对自媒体的有效运用和落后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平台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研究,要用前瞻性眼光,吐故纳新,顺势而为。

(一)加强监管机制建设。教育关乎到国之大计,尤其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自媒体平台方面。自媒体平台的法制环境是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前提要素。根据自媒体平台的特性,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环境的监管机制,主要从行政、法律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用以监管机制的完善,也为下一步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教育提供了方向和动力。1.加强行政制约能力建设。国家以行政手段参与相关事务,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所有网络媒体都应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对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共同打造网络环境空间的健康运行,使网络环境不断优化。2.发挥法律法规约束作用。截至目前,有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法规有20多条,特别是2017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推动我国互联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相关制度。在借助自媒体传播平台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加之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营造了安全的自媒体环境。3.发挥自媒体自我监督作用。面对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的信息混乱的问题,自媒体应自觉抵制娱乐化、庸俗化的不良信息,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通过行业自律和道德约束,不断完善自媒体平台的自身建设,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巧借舆论提升学术素养。在自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的舆论推手,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主体的信息素养,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下的信息传播维度,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教育工作净化源头,使研究生身处健康的舆论环境。1.净化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传播舆论领域。利用自媒体平台舆论的特点和优势,赢得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工作指明方向,为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观念。2.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自媒体队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工作者,不仅要继续提升传统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意识形态,更要熟练掌握自媒体技术,利用自媒体的舆论功效,传播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文化舆论,实现与研究生沟通的无障碍性,引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新阵地,形成正面舆论,真正做到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3.培养研究生“意见先锋”。在自媒体平台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板块,树立“同学文化”意识。可选拔一些品学兼优、态度端正、在学校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研究生成为“意见先锋”,发挥模范和引导的作用,能够在潜意识里受到思想和观念上的积极影响。“意见先锋”是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风气,明辨信息的真伪良莠,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信息素养,以便积极投身于自媒体舆论引导工作。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2

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频发,学术道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笔者从目前存在的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不足的现象出发,指出了导师在学术道德引导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基于某高校师生关系调查的现状,分析了良好的师生沟通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培养研究生优秀科研品质、避免学术失范行为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

学术道德;学术失范;导师;师生关系

近年,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失范现象呈蔓延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事件不断被曝光。学术失范行为不仅不利于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高校学术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已成为国家科研水平提升和社会学术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育方向、培养质量以及未来的规划、就业等。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

一、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导师认为自己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管理部门或辅导员的责任;还有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已经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很清楚自己应当为个人的行为负责,因而也应该具备相关的学术理念和道德。

(二)示范性不足

导师不能和研究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能经常给予研究生学术研究、学术规范和道德方面的指导,出现了“导师不导”或“导而不力”的现象;还有个别导师,虽然经过学术规范方面的培训,接触过相关的文件法规,却极少对其进行细致的学习与研读,以至于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师生关系有待提高

当前存在导师和研究生关系日渐疏远的现象:部分师生关系雇佣化日渐显现,师生之间出现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还出现了诸如导师问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你是谁的学生”等尴尬事件。在一份基于27所高校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对师生总体关系满意的研究生为32.0%,较满意的为47.7%,认为导师对学业指导得很好的研究生占29.2%,较好的占48.8%。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不高,导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便难以行使,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研究生优秀学术品质的培养

为更好地分析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笔者借鉴了某高校“我和我的导师”的问卷调查报告。从该调查报告中,笔者认识到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从而更好地强化、落实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防范、遏制学术失范行为,以培养研究生优秀的学术品质。

(一)有效的师生沟通对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的影响

1.密切的沟通有助于发现研究生的学术不端倾向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沟通的状态有密切沟通、一般沟通和缺乏沟通等。24.91%的研究生认为师生间缺乏沟通,导师太忙,没有时间给予指导。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缺乏了解,如果研究生出现夸大研究成果、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篡改事实、系统造假等学术失范行为时,导师的监管、监督作用将不能及时发挥。如若师生间能够密切沟通,那么导师就能够及时发现研究生的学术不端倾向并予以制止。

2.全方位的沟通有益于端正研究生的学术思想

在调查问卷关于“师生交流的内容(多选题)”方面,有99.01%是讨论“关于学业”的,40.16%是讨论“关于人生观和理想”的。对比“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期望(多选题)”方面,绝大多数研究生希望是“学业内容和职业规划”,还有64%的研究生希望“能够在人生观和理想上得到指导”。学术失范行为除个别情况是对相应的学术规范和准则缺乏了解外,大部分还是由学术道德的缺失造成的。因此,在师生的交流内容上,导师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和科研内容,还应重视研究生的心理、人格、价值观等。另外,导师也要适当关注研究生的家庭、生活状况,掌握研究生的详细情况,以免其因学习中的困难或生活中的压力而做出学术失范行为。

(二)科学的师生关系在提高研究生学术品质方面的作用

1.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规避学术失范行为

目前,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一般有以下四种:传统师徒型、亦师亦友型、松散疏离型和老板雇员型。笔者认为最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的是“亦师亦友型”。在“师生关系”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多数为传统师徒型和亦师亦友型,但仍有4.51%的研究生认为与导师之间像简单的“老板与雇员”关系。导师若像“包工头”那样专管拿项目,使研究生成为替导师干活的“劳动力”,那么,师生间就没有真正的学术指导和交流,优秀的学术品质也难以形成。在对“研究生希望与导师建立的良好的关系(多选题)”的调查中,74.73%的研究生希望导师能给予研究方向的引导,71.39%的研究生希望有机会参与学术研究。此外,68.59%的研究生希望导师能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建议,45.94%的研究生希望导师能够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指导。数据显示,研究生不仅希望在学术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得到导师的指导,也期望在职业发展方面得到引导,同时还渴望在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得到导师的帮助,这也说明研究生最期望和导师形成“亦师亦友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若能够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则研究生有抄袭、杜撰等学术不端倾向时,往往会考虑到给导师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心理上形成压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

2.有效的科研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术培养质量

研究生参与导师的项目和课题研究,充当科研助手,或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课题、参加研讨会等,他们可以从这些实际科研活动中得到有效的指导,这对科研素质的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也是避免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发生的有效途径。“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19.13%的研究生没有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15.16%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时承担的角色仅为“为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帮助”。如果研究生没有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或仅作为助手参与导师的学术活动,导师很可能不清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式,不知道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是否“循规蹈矩”,也无法得知研究数据和学术成果是否真实可信,也就不能为研究生学术成果做出良好的评判和把关。此外,如果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得不到足够的科研训练,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也有可能做出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事情。这些都是需要导师注意的问题。另外,在科研任务分配中,导师若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使研究生各尽其能地参与项目或实验以及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则十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有研究者认为,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对导师的科研项目没有兴趣,面对科研问题和压力不能够迎难而上,也会使个人学术能力得不到提升,从而给其学术行为带来不利影响。笔者是从“导师负责制”的角度来解读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的影响,当然,从研究生自身而言,也要注重自我学术道德修养的提高。在与导师的科研协作中,研究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向导师汇报、请教,与导师形成良好互动,从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铸就优良的学术品质。

作者:范利丹 秦刚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强调“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1]。在此基础上,2018年《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2]。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培养其良好的学术道德素质尤为重要。新时代在研究生中深入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教育队伍,作为培养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学术道德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也必然担负着重要职责。认真分析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积极探索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路径,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导师履行科研育人职责、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3]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主要职责

进入新时代,人们基本从理论上达成了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第一责任人”的共识,但是在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时还存在很多短板,甚至一些导师尚不能清晰知晓自身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具体职责。为此,廓清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职责,把导师相应责任具体化十分必要。

(一)教育职责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职责:导师要“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要对研究生“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学术道德涵养;培养研究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3]。教育部的这些要求是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细化,也厘清了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职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包含着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多种内容。特别是研究生阶段以创新性研究为导向的学业特点,必然要求导师从立德树人的向度关注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为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为导师的重要职责。研究生导师应通过行之有效的学术道德教育,端正研究生的治学态度、提升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准,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师明确其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职责,有利于贴近研究生主动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自觉提升学术道德教育的针对性。研究生导师通过日常交流和科研活动向研究生渗透学术道德教育内容,引导研究生遵从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精神,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监管职责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

不仅需要说服教育,还需要与相应的管理相结合。只有做到教育与管理协同作用,教育与管理相得益彰,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与研究生学术行为管理有机结合。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就指出,要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4]。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立足于说服、引导,那么预防、监督、惩治则立足于管理。显然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不仅负有教育职责,也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责。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导师负有监管研究生学术行为的重要职责。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以及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其必须关心诸如研究生的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数据取舍、论文写作规范、学术观点借鉴等涉及学术研究真实性和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研究生导师也理所应当地成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监督者。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不仅具有事前、事中监督的权限,还拥有事后处理的权限。即当研究生出现学术行为失范时,导师不仅要对研究生进行批评教育,还要视问题的严重程度、违背学术规范者主观过失的大小,给予相应的惩处或提出处理意见。如,不允许研究生发表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论文、不允许存在违背学术道德的研究生参加学位论文(预)答辩等。研究生导师明确其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监管职责,可以有效避免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监管“缺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与管理“两层皮”的现象,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路径

2020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再次重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要不断“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5]。其中,“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就包含着导师要积极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意蕴。当前,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纳入到导师的培训工作中

强化导师培训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导师培养研究生能力的关键举措。要把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内涵纳入导师的培训工作体系,增强导师对第一责任人重要作用以及适用领域的认识。要从整体上帮助研究生导师把握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明了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增强研究生导师对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帮助研究生导师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总体上是好的,广大研究生形成了治学中勤奋好学、刻苦专研,科研中遵守学术道德、不断创新的良好风尚。但是在科研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研究生中还存在大量的违背学术规范,甚至背离学术道德的现象。其中,理工农医学科研究生中存在大量的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文科研究生中存在大量抄袭他人学术观点的现象。一些研究生,特别是文科研究生为了规避学术不端系统的检测,采用对付“检测系统”的非常规手段———打乱正常语句的文字顺序或有意运用不通顺的语句构成文章的段落等。还有极少数研究生侵占或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买卖论文、由他人或者为他人论文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就难以取得实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在导师培训过程中,要引导研究生导师正视目前研究生学术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提高研究生导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入手,帮助其深刻认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是关乎国家创新能力和研究生为人、做事的大问题。要激励研究生导师从育人的高度看待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澄清研究生导师在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方面的误区。要扭转一些导师认为培养研究生就是培养其科研能力的错误倾向,改变少数研究生导师忽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现象。要把引领研究生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认真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内容作为导师培训的有利抓手,廓清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职责边界,凸显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重要性。此外,在培训工作中还应对导师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法培训。研究生导师运用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特征,导师可以采用如讲故事法——在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或导师与研究生的日常交流中,导师利用讲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恪守学术道德故事的方法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渗透法———在科研活动中导师注重向研究生渗透科学家精神,特别是凸显科学家“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6],以此激励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示范法———导师本人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秉持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学术行为,引导和带动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营造氛围法——在研究生经常活动的实验室(试验室)或其他工作(学习)地点,贴出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名家名言,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环境。通过方法培训,提升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能力,有利于把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到实处。

(二)构建凸显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态势。构建凸显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机制,能够客观反映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主体应该包括学术(科研)团队、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这三个主体可以从多个维度反映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情况,避免由单一主体评价带来的片面性。学术(科研)团队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导师主体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其相关工作的主动性和执行力,研究生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可采用具有一定差异的评价指标。当然,无论是采用何种指标,都要力争评价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测评。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测评研究生导师对开展学术道德重要性的认知情况、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及针对性、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为了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可以与师德师风评价相结合,或与教师年度考核相结合,同时把对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结果与教师评奖评优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或优秀教师时,要把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导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对于那些因导师履责明显缺位,导致所指导的研究生出现严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导师应该一票否决。只有真正做到科学评价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科学使用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结果,才能起到引导导师发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职责人的导向作用,促进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

(三)选树积极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优秀导师典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深入人心,高校基本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研究生导师担当研究生“培养第一人”的新局面已经形成。为此,各高校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的育人先进个人。但是,从目前各高校表彰的育人先进典型来看,表彰积极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优秀导师在数量上还不够多,或者说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先进事迹挖掘和宣传得还不够。表彰先进典型既是为了肯定和鼓励先进,更是为了营造学习先进人物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为了促进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进一步落实,必须形成导师积极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良好氛围。选树积极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先进导师典型,不仅有利于引导广大研究生导师积极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而且有利于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实,形成新时代的科研育人新模式,对于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大有裨益。要进一步挖掘和宣传优秀导师典型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先进事迹,把学术道德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作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切入点。通过此举引导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全面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健全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监管作用的制度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4

[关键词]导师;学术道德;研究生教育;教育机制

随着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化和优质化,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高速增长,各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也急剧增加。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研究生教育的普及,在提高高校教育整体素养的同时,也凸显了众多学术道德规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指出了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因此,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水平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良好的学术规范是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一、研究生教育现状

(一)研究生大众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国家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水平发展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期望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有238万人报考研究生,2019年共285万人;2020年共341万人报考,相比2018年增加了43%。考研人群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就业压力的增加和高附加值工作的选择是众多本科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很多非应届生为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也选择考研来加强自己的技术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育部数据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2019年,非应届生比例占全国研究生报考总人数的48.23%。由此可见,考研已不单单仅是应届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选择。在社会产业资源不断更新进步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高知化、应用和创新人才的升级化也是迫使众多非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生导师制。研究生学习阶段除了需要在本学科领域中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的工作能力。因此,我国在1953年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中提出了导师制培养方式。导师是由取得了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专业教师、科研人员承担,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导师负责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等工作。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导师为第一责任人,对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道德等方面进行专职独立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因此要求导师不仅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和指导经验,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责任心、事业心以及对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能力等。

(三)师资比例失衡。研究生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导师和研究生的比例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名下研究生达几十个。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许多研究生导师负担过重,培养经费和指导精力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导师对众多研究生的学术态度、论文质量把握不到位,研究生抄袭、论文数据作假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研究生道德教育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一系列工作发表重要指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就是崇德修身。

(一)研究生道德缺失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研究生大众化的今天,研究生道德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研究生道德缺失现象不仅表现在学术论文中,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得极为突出。1.缺乏组织纪律性。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学校和社会对每一个研究生最基本的要求,包括按时上课、出席集体活动、保证出勤率,服从学校管理规则等等。随着扩招导致的研究生社会经历、思维方式、年龄范围等差距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纪律涣散、不服从校规和基层单位安排,旷课、迟到、违规等现象频繁出现。2.缺乏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和“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做人之根本。然而当学历和成绩变为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榜时,伴生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失信行为。例如,考试作弊、伪造证书、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编造经历等等。3.缺乏礼仪素养。“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素养是体现一个人道德水平、思想素质和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成绩和升学率为基本目的的教育体系中,学生良好礼仪素养的配置教育极为欠缺,不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高分低能等现象在研究生教育中也极为常见。4.缺乏责任意识。当代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薄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家庭教育欠缺、社会不良观念影响、研究生心理素质不成熟等因素导致众多研究生个人本位主义强,缺乏理想抱负,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使其更加重视自我享受和个人利益的获得,而并非是国家和社会需要,学习漫无目的,利己主义膨胀,不关心国家大事,丧失社会责任感。5.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及家庭环境等不良因素导致部分研究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当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足以应付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压力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久而久之成为心理疾病。

(二)研究生道德教育重要性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当今社会对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不仅仅基于优良的成绩和成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注重的是对基本道德修养的需求。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容不得半点马虎。研究生是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需要在相应的岗位中探索真理、科学实践,因此必须要具有认真、严谨、坚持、勇敢、担当的奉献精神。任何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滋生都会导致科技发展乃至社会进程受阻。因此,加强研究生的道德品质建设,尤其是学术道德建设,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三、导师制下研究生道德教育发挥机制

(一)导师“立德树人”。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其行为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正冠镜,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1.避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失衡。在国家“破四唯”决策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应将对学生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转化为“道德+学术”的多元化社会价值取向中来。通过建立“专业教育”“学术教育”“技能教育”“思想教育”多维教育体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2.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导师的良好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影响学生。导师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是团队建设的标杆和旗帜,学术上的严谨、工作上的认真、生活上的规矩是研究生依规守圆的最好戒尺。3.强化思政教育。建立研究生道德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弱化“文章”“成绩”等作为研究生评价的唯一考核指标。通过积极宣传、树立标杆、交流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二)整合资源,建立协同机制。1.学校或基层组织单位中建立“价值观+研究。生道德管理规则”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整合、导师专业指导和道德建设整合。明确研究生道德底线,并通过专业学习、技术指导、团队建设、网络教育等多方位进行学习,扩大道德教育影响力。2.开展科研诚信、道德行为规范的宣传。在学校范围内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弘扬优秀学者的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品质。导师积极组织研究生开展多样化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宣传、学习、交流活动,促进研究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学术道德、指导学术规范底线,对“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合理引用”和“剽窃抄袭”的界限有深刻的了解。3.建立学术失范行为处理程序及奖惩措施。对于触碰学术道德底线的失范行为严肃处理,引导广大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学术精神。

(三)社会责任感建立。培养研究生社会责任意识,是提高研究生个人道德品质和素养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导师作为责任人,在团队建设中,时刻围绕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公共意识、政治思想为主导路线,建立研究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研究生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校和实验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团队形式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宣传,可以培养研究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能够增强社会担当。

四、结论

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发挥导师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利用导师的“权威性”推进“立德树人”,建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学术道德”的分量充分落实到研究生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潘琪,史东波,蓝煜昕.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8(4):33-39.

[2]陈劲松,王晓丽,鲍恩泉,等.浅谈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45-46.

[3]柳礼泉,王俊玲.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2):108-112.

[4]张丽莉,王致磊,赵雷,等.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作用研究[J].高教学刊.2020(26):140-142.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5

1.当前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意识是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和情感等的总称,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形式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体现的是人们对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把握状况。知识产权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同层次主体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以及律师的意识固然重要,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和正确与否,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的实现作用也是显著的。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2004年11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亦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指出:“鼓励引导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并不重视,所以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是力度确实极其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为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以及学术道德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选取了山东省部分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不包括法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在山东高校中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学生中总体上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相当熟悉的仅占3.1%,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有些了解的占35.0%,略有耳闻的占55.3%,几乎毫无所知的占6.6%。可见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知识产权知识普遍比较贫乏。

2.高校学生中与知识产权相关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更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认为:包括北大在内,没有一个高校的教师没有发生过抄袭剽窃问题的,没有一个高校的学生不存在抄袭剽窃情况的。郭世佑先生则认为“凡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根据。”可见,高校学生中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归纳出当前高校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1、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2、伪造或者篡改调查、实验数据;3、论文署名搭便车及不知情的挂名;4、一稿多投、多发;5、不当注释等。笔者所在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撰写及发表或完成论文作业中,87.4%的同学曾有抄袭行为;32.3%的同学曾有修改、伪造实验或调查数据行为;63.7%的同学曾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35.8%的同学曾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18.0%的同学曾一稿多投。上述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分别为“抄袭(剽窃)”、“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而这三者都和知识产权紧密相关,既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同时又是违反知识产权法主要是著作权法的违法行为。所以,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

国内外有关学术道德问题和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把知识产权教育与学术道德建设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则很少,几乎是空白领域。已有研究偶有提及,也往往是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吉(1791-1871)在1830年发表《对英国科学衰落的思考》一文,最早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做了研究。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邹承鲁院士为主的科学家的联合推动。2000年以后,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随着国内关于学术不端前期研究的逐步积累以及对其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的论文、专著和译著数量快速增加。分析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研究生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当前学者们一般从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傅立民、孙中华认为,“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不但有个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学术政治化和经济化是社会大环境,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弱化是社会小环境;而部分学生学术价值偏离和道德失范既是学术失范的结果,也是学术失范的原因。”关于主观因素,学者们一般认为主要是“研究生个体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更多的学者则归因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探寻制度性因素。如评价机制不合理,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制度缺位等。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如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不足,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以及官本位等传统意识的影响。我们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视知识产权因素是一重要缺陷。

三、加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重建高校学术道德

既然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为重建高校学术道德,就必须大力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如何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呢?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意识不能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和观念教化的双重目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当成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学校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重点高校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对于重建高校学术道德的重要作用,加强其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视野中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不同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博大精深,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应设定为:通过传授必要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认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三)关于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实现针对性、普及性、实践性、新颖性的统一。具体讲,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应注意针对性,重点突出学术道德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其次,不必求全求深,应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精神为主。最后,在内容表达上,应深入浅出,并大量引入案例,以案说法,增强吸引力。

(四)关于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教学方式应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并注重实效。可考虑选择多种方式,如列为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经常举办知识竞赛、问题答卷等。

(五)关于师资队伍。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术道德教育;道德培育

十八大以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2018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刻阐述了做好思政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动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我国各高校要把“德”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育德与育才贯穿于高校全部工作的始终。然而,当前高校育人过程往往片面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价值塑造方面的关注,导致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学术诚信问题凸显、学术道德急剧滑坡。仅2019年继当红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后,湖南大学研究生刘梦洁论文被指抄袭,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董岚的学位论文被实名举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章胜玉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全文抄袭,复旦大学医学院女博士李敏的期刊论文被质疑造假……以上现象充分反映了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死角”,即学术道德的培育和塑造。

1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所谓学术,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将其定义为“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的论述”,即在各自学科专业研究范式下对某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解释和论证,从而归纳其特征、总结出规律、最终指导我们的实践。而学术道德则是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须要遵守的准则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只关注于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对其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培育始终不够重视,以致形成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局面,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学术研究“市场化”

近些年,各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优,如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其中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成为学生评优,乃至保送推免或考博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相较于论文的质量,论文的数量显得更为重要,“批量生产论文”自然也就成为研究生评优决胜的法宝。然而,毕竟受个人精力、学识所限,短时间内单凭自身力量很难做到“大量产出”。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此情况下“淘宝论文”“”和“”则应用而生。于是,部分焦心于论文写作的学生便通过金钱交易的方式将自己从学术研究中“解脱”出来,而“”和“”也采取“抄袭”这个最低限度的精力损耗为成本达成论文刊发的目的从而获利。因此,论文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双方看似“交易互利”,实则却严重侵蚀了学术生态,玷污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极大损害了学术声誉。

1.2学术研究“功利化”

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以各学科独特的研究范式全面考察社会发展从而指导我国实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有效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而严谨的学术研究却是一个漫长的孜孜不倦追问真理的过程,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少有研究生真的能够耐得住研究的寂寞和枯燥。部分学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他们为快速刊发论文而选择篡改数据弄虚作假,“一稿多投”、粗制滥造、重复刊发已有研究,甚至剽窃他人观点,形成大量低质量无建树的“垃圾论文”,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政府采纳较少,无法做到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建言献策。

2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

2.1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滞后

恩格斯说过:“每个阶段,甚至每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与生俱来或一蹴而就的,它嵌入于其所在时代的结构性背景之中。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道德规范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即通过影响人们的认知进而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用不到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3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的同时,我国的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却远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堕距”让人们无所适从,行为丧失准则。在学术领域,我国传统学术探讨采取的多是“群学”的方式,即五湖四海的学术同仁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辩论,不断明晰概念、理顺逻辑,最终达成共识汇集成文集或诗册。例如从老子一直到墨子,都沿袭“会讲”传统,又如宋代岳麓书院朱熹和张轼的“朱张会讲”等。当今,时代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智慧成果具有了专有属性,学术研究的成果具有明确产权。然而,我国对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建设却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02年教育部才出台《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2018年教育部进一步出台《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行为的通知》。正所谓“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在此期间虽然教育部也出台了有关学术道德建设的文件,但对学术不端行为却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

2.2学术道德培育长期缺位

在学术领域,学术自由被经常提及,而学术的社会责任却很少被关注。在大多数研究生眼中,学术研究往往被看成是一种私人事务,学术研究的成果则是个人脑力劳动付出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学术研究沦为了世俗追逐私欲的一种手段,“追问真理”只是一个获取学生评优的一种方式。当逐利演变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学术生态内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也就变得不再匪夷所思。那么,学术研究是否真的只是个人事务?针对上述问题,马克思如实回答道:“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也是社会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说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可见,学术研究不仅是个人复杂脑力劳动过程,更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因此,学者“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研究目标被个人的情感和职业前途利益所损坏”,学术研究“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当前,高校研究生多数醉心于个人的发展而忽视了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在于改造世界,增进社会福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学术研究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无法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3将“三全育人”融入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当前,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借鉴上海“三圈三全十育人”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提高研究生隐性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尝试优化研究生育人结构、扩宽研究生育人格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3.1“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

高校组织机构复杂,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应注意将各机构协同起来以发挥出“1+1>2”的作用。而其中高校研究生院则是建立协同学校各部门之间合作的重要纽带。应当建立起学校各部门广泛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及时联络人员、沟通信息、获取反馈、统筹资源,不仅利用好课堂也要利用好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更为广泛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3.2“全过程育人”的实现路径

应当以“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建立常态化的研究生思想动态反馈系统、组织周期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研或测试、明确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并促进以专业导师为主、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为辅助的全过程育人体系。

3.3“全员育人”的实现路径

全员育人工作的实质在于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动员高校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立德树人。高校应充分为研究生思政课程的创新提供养分,为各个专业课程的思政渗透创造机会,在以研究生思政课程为主渠道、辅助以通识选修课及专业课为一体的“大思政”课程当中实现全员育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7.

[2]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6-17.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13.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7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道德教育;意志培养;策略分析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对于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传授其体育技能外,也应注重道德教育的实施,并对学生的意志力加以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并将体育教学的功能、价值等全方位的展现出来。基于此,在现阶段,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意志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树立良好形象,实现言传身教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受到了年龄及经验的限制,意识及能力都处于一个初步形成的阶段,但是其模仿能力却是非常强的。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其产生相应的行为[1]。例如,如果一些教师出现放任自流、迟到早退的行为,那么学生也会效仿,非常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因此,身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应通过自身的精湛教艺、良好师德来感染、启迪学生,以达到最终的教育效果。

(二)依据教材特点,实施引导教育

理论教材是教师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好理论课,以使最终的教育效果达到预期。例如,每一个技术动作,往往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助教材中的教学因素,来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好思想教育,将教材内容的价值突显出来。

(三)借助体育比赛,开展道德教育

体育比赛具有着较强的竞争性,其需要团体协作,才能够获取到最后的胜利。基于此,在体育活动当中,教师也可以巧妙的借助于这一形式,来实施好思想教育,使最终的教育效果得以深化。例如,在开展“接力跑”这一项目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中的学生都应该团结一心,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到胜利。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由于个人失误,而影响小组成绩,影响部分学生不满的话,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懂得应团结互助,互相帮助等,能力强的同学应主动帮助能力稍弱的同学,对于失误的同学,也应鼓励、包容,从而在增进生生关系的同时,也达到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注重常规教学,提升教育效果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效果,教师也应将思想教育有效的渗透在常规教学当中,以使教育效果得以有效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按照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性、有步骤的将思想教育与常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其的道德品质,使最终的教育效果得以升华。例如,在进行整理队列这一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守秩序、懂规则,从而使教学效果得以有效的强化,以在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其形成行为习惯,以为其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打下基础。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志培养策略

(一)突显学生本位,达到锻炼目的

在体育教学当中,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力,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的、动机等加以明确,从而有效的调动起其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以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锻炼目标的达成[2]。例如,对于意志品质来说,高度的主动性及自觉性往往是其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具有这一品质之后,学生就会设定出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努力的奋斗下去,只至目标的达成。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目的、有意识的为学生布置一些课下作业,这样既使其巩固及复习了所学内容,也使其能够自主的揣摩一些动作要领、动作难度等,使其能够自觉的进行锻炼,以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教学效果也得以进一步的强化。

(二)选择适当项目,培养意志品质

除了要锻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之外,也应增强其的集体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其形成意志品质,以对其的全面发展产生作用。在集体生活当中,如果一个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局的,其必然会被集体所抛弃。基于此,在实践教学当中,体育教师借助于一些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们的集体精神及团结能力,是非常必要的[3]。例如,在“跳高”、“跳远”等活动当中,一些学生就会出现动摇,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消极意志,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部分学生害怕在运动中摔倒、摔伤;第二、是部分学生受到前者的影响,对项目参与出现畏惧、惧怕心理。在这时,为了有效的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1)讲解清楚动作要领,使学生明白,只要正确的掌握了动作要领,就不会受到意外伤害;(2)积极的实施好引导法、暗示法等,以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可以充满着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使其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保障培养目标的达成。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心理素质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颖、先进的授课手段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为了更好的达到培育目标,小学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有意识、有计划的丰富教学手段,以在帮助学生形成意志品质的同时,也使其的身心素质得以增强,使最终的教学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竞赛法、对抗法等方法有效的引入到课堂中,着重的培养学生们败不馁、胜不骄的品质,使学生可以以平常心来面对成功和失败,将体育教学的本质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身为一名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致力于教育策略、教育方法的改进等,对意志培养及道德教育加以一定的重视,从而有效的增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及针对性,以在展现育人价值的同时,为体育教学稳定、长远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新课改后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现状、制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中小学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01):106-111.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8

一、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概念

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指的是根据大数据特征进行的一种教育类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遵循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建构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大数据这一技术发展强烈影响着目前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进一步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网络进行着知识的传播与人际的沟通。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大数据来进行相关道德方面内容的挖掘与提取,从而分析和匹配出有效信息,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相关预测,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教育方案,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自我发展。

二、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机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空前变化,例如:教育的内容、观念、方法等等。正因为如此,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理应做出相关调整来适应这种变化。1.育人理念追求整体性。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教育理念需要追求其整体性。在现实社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语言、文字以及榜样行为作为载体来开展;在虚拟社会,道德教育的载体则变成了图像、符号、声音等等。尽管现实社会的道德教育与虚拟社会的道德教育两者的载体区别很大,但两者对于教育的内容、原则、目标等等是趋于一致的,总的来说就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基本教育。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整体性就是在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基础之上,运用道德养成的规律,从而创新出大学生道德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道德教育体系。2.教育方式倡导自主互动。以往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是由老师将删选过的信息单向的传给学生,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教育方式做出新的改变。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方式是自主选择及多向互动的,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构自己的道德知识体系。在这样一种和谐教育氛围中,教育者能够平等、真诚的与大学生进行相互沟通。这无疑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和自主选择,真正切实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为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奠定基础。

(二)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道德教育自古就有,其研究历史悠久,研究理论丰富,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势必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对教育者的能力要求提高。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这要求教育者从中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有效数据,这不仅仅需要教育者具备道德教育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而且需要分析和创新能力等等。教育者面对的大数据平台是由多门学科集合而成,倘若没有较强深挖数据的能力便难以通过这些数据预测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趋势,道德教育的规律更是无从谈起。现如今,针对大数据的分析有着技术上的难题,组成大数据库的子数据之间的兼容性不强,达不到智能化的程度,需要通过人为操作。另外,教育者难免根据获取到的海量大学生道德教育相关数据来进行盲目推测,给道德教育的有效数据分析带来极大的困扰。对于教育者来说,想要有效的发挥大数据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分析数据的能力,删选出有效可靠数据,有理有据的做出理性预测。2.对教育研究方式的要求提高。以往,我们总认为对人的情感、行为进行数字量化是瓶颈。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那数字的采集便成为了教育量化的阻力。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量化研究成为可能,有效的支撑着研究结果。可是,作为教育者来说,这种研究方式是一改过去陈旧的研究方式,甚至对于教育研究最基本的理论都需要有所改变。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可量化,这势必对人们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变,诸如: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等。定量研究的范围将扩展到道德教育相关数据的搜集、存储以及分析和运用之中,大数据也会是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

三、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道德教育的大数据发展道路将有针对性的构建相关模式,用以有效实现教育的目的。

(一)构建科学决策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作为教育决策者需要具有数据思维方式,把大学生呈现在网络理分析,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同样,对于数据的敏感度也是考量教育决策者的一方面。整个道德教育的开展过程需要有监测的角色存在,这就是大数据,监测角色的存在有利于决策者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定。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深入挖掘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此更好的预测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大数据也在道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科学而有效的数据支撑。

(二)构建知识服务模式

知识服务的这种模式构建主要是依托大数据而开展,在多网络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相关数据处理,从而使得这种知识性的服务模式能够体现出智慧化、协同化的服务理念。这种知识服务模式是一种面向智慧化服务和自主性需求的服务,它是大数据时代服务模式的核心所在,对于技术、资源、能力等要素起到了集成和优化的双向作用。大数据知识服务主要利用第三方服务平台作为依托,在相关信息搜集、贮存、分析过程中将资源进行有效转化。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从分散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并在模型建立及决策过程中真正实现全面共享。

(三)构建因材施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