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术道德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1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自媒体孕育而生并快速占领市场,成为信息传播平台的佼佼者,已深深融入高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研究生是我国科技文化骨干力量的后备军,其学术水平、科研水平、道德素养的高低不仅展示我国的学术风气,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人才道德素质的高低以及经济文化软实力。当下,在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从自媒体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信息传播源头入手,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规范性,打造特色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平台,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机遇

“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突破了必须由信息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恒定模式,自媒体的普及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了焕然一新的时空,同时也对研究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把握信息传播与交流的特性,为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式的灵活性。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性显得更为突出。传统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式是开设相关学术道德教育课程,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开设课程既能引起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相关学习的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习意识,又能更直观地了解学术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引导研究生学术实践的有序进行。自媒体时代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开展,打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思维,高校不单单依靠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也可利用自媒体自身的优势,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和网络教育技术,进行灵活有效运用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与研究生的公共政治理论课融合,并利用自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拓展,充分发挥自媒体对课程教学变革的促进作用,也是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借助自媒体充分拓展教学领地,把握教学互动,与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相互促进。通过留言或线上沟通,使研究生主人翁意识油然而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可以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向,也可以在线解答一些关于学术道德教育问题,传播正能量,引导研究生正面思考问题。使得研究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熏陶下,逐渐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其中。借助自媒体平台,使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式更为灵活,具有新时代特质,为当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二)有利于丰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信息资源。在自媒体平台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得以从一维平面走向多维立体,静态孤立走向动态多元,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自媒体技术丰富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发展了理论传播的内涵和广度,其传播的信息领域多、门类广,持续更新。自媒体平台包含内容广泛和形式新颖的教育资源,其中不乏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件及评论等,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信息资源兼具一系列优势,如学术前瞻性、学科多元性、多维创新和进步性。自媒体平台的信息资源经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筛选和归纳,可用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多个环节中。高校可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活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信息、服务、娱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研究生进行影响。同时也可以结合国外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效实践,辩证地加以借鉴,与国内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构筑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自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有利于拓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载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优势更为得天独厚,日益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传播载体。虽然自媒体发展的方兴未艾,但网络传播技术和应用理念瞬息万变,也使信息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网络技术将多种元素聚集在一起,如图像、声音、文字和影音等形成新的传播载体,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创新点和吸引力,同时传播方式的更新相应地也扩展了传播广度,也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扩展了新的传播载体。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在自媒体平台上,只要进行相应的许可性技术设置,辅之简单便捷的流程,快速地将信息传播到信息受众,不受任何学识背景下的信息受众,都可以对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浏览、评论。汇集了亿万成员的自媒体,信息一旦传播出去,以炸裂式的传播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快速扩散传播。短时间内,各种信息汇集交互并形成巨大的反响力,强大的影响力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借助自媒体传播平台的强大影响力,使得研究生在内心筑起一种不容侵犯的学术道德律令,使研究生在从事学术活动中,能够自觉地遵守“学术规范”,始终秉持学术初心。

二、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挑战

(一)监管松散使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任重道远。目前,研究生作为自媒体平台信息受众的主力军,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发展强势来袭,也是最为突出。自媒体传播媒介可以把大量信息,包括价值观念、理论思维、生活方式、文化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为一些不当的政治思想和“普世价值”提供了滋生土壤和传播空间,由于政府和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管,使研究生更易受恶意信息的蒙蔽,从而诱发错误政治认知和价值判断。自媒体时代,打破了高校同质化、同形化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模式,建立并切实执行违反学术道德的惩戒制度显得尤为迫切。第一,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不能只禁锢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固定渠道和传统载体。在构建自媒体平台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虚置甚至失效等,均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果。第二,传统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在逐渐没落的制度与方法下,使得教育结果适得其反,同时也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网络内容和方法等提出了巨大挑战,缺少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制度的话语权,在研究生学术教育的自媒体平台技术创新上,缺少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传播的秩序和建构外部规则的制度。因此,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战争”,完善自媒体时代网络研究生学术教育的制度壁垒,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过度依赖影响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从最近几年的研究生生源构成来看,从本科直接读研究生的比重逐年递增,根据我国教育体制的相关规定,一般7岁入学,到研究生22岁左右,此年龄段构成了研究生主力,同时该时间段也正是我国网络信息化和普及的发展时期。目前,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不仅表现在能熟练使用在自媒体终端设备上接收的丰富信息资源,更令人痛惜的是缺乏利用自媒体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受众主体,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的培养,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学术研究的杰出专业人才。但现阶段的研究生对新信息新科技具有与生俱来的崇拜,对其产生过度依赖,误以为信息越多越好,也将研究生带入了另一个极端。自媒体一开始作为一种便于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手段,如今在使用过程产生了异化,当手段变为目的,人也就变成附属品。传统教育中,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凭借其经验优势和信息优势,在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而在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快速获取信息,教育工作者与研究生在信息的获取上,势均力敌。特别是部分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等原因,对自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信息获取的情况均不如研究生。在自媒体构建的信息世界中,研究生能否获取知识的同时,辨别性地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自觉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一味依赖只会“盈满则亏”,为此加强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刻不容缓。

(三)海量信息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规范性。网络空间自身所具备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使得自媒体平台成为自由信息和发表意见的平台。面对数量庞大的有益信息与无益信息相互交织的局面,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也包含一些负面消息,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暴力等颠覆性观念充斥其间。这些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规范性带来风险。自媒体平台在研究生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由于研究生学术教育自媒体平台的领导上缺乏一定的“学术道德教育自觉”,还未组建成为组织化、学科化、专家化的学术道德教育平台。特别是研究生在使用自媒体提供的学术资源时,面对海量学术信息,助长了研究生的“懒汉思维”,索性照抄总比自己思考来得容易成为共识,变换各种语句后成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这种方式使得学术失范变得更为隐蔽。也使得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如若接受信息时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定会污染学术环境,阻碍学术进步。

三、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路径

自媒体作为借助互联网兴起的新型传播媒介,信息传播的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降低交流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交流的效率。研究生在自媒体时代产生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对自媒体的有效运用和落后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平台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研究,要用前瞻性眼光,吐故纳新,顺势而为。

(一)加强监管机制建设。教育关乎到国之大计,尤其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自媒体平台方面。自媒体平台的法制环境是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前提要素。根据自媒体平台的特性,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环境的监管机制,主要从行政、法律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用以监管机制的完善,也为下一步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教育提供了方向和动力。1.加强行政制约能力建设。国家以行政手段参与相关事务,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所有网络媒体都应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对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共同打造网络环境空间的健康运行,使网络环境不断优化。2.发挥法律法规约束作用。截至目前,有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法规有20多条,特别是2017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推动我国互联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相关制度。在借助自媒体传播平台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加之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营造了安全的自媒体环境。3.发挥自媒体自我监督作用。面对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的信息混乱的问题,自媒体应自觉抵制娱乐化、庸俗化的不良信息,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通过行业自律和道德约束,不断完善自媒体平台的自身建设,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巧借舆论提升学术素养。在自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的舆论推手,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主体的信息素养,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下的信息传播维度,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教育工作净化源头,使研究生身处健康的舆论环境。1.净化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自媒体传播舆论领域。利用自媒体平台舆论的特点和优势,赢得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工作指明方向,为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观念。2.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自媒体队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工作者,不仅要继续提升传统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意识形态,更要熟练掌握自媒体技术,利用自媒体的舆论功效,传播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文化舆论,实现与研究生沟通的无障碍性,引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新阵地,形成正面舆论,真正做到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3.培养研究生“意见先锋”。在自媒体平台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板块,树立“同学文化”意识。可选拔一些品学兼优、态度端正、在学校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研究生成为“意见先锋”,发挥模范和引导的作用,能够在潜意识里受到思想和观念上的积极影响。“意见先锋”是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风气,明辨信息的真伪良莠,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信息素养,以便积极投身于自媒体舆论引导工作。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2

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频发,学术道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笔者从目前存在的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不足的现象出发,指出了导师在学术道德引导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基于某高校师生关系调查的现状,分析了良好的师生沟通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培养研究生优秀科研品质、避免学术失范行为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

学术道德;学术失范;导师;师生关系

近年,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失范现象呈蔓延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事件不断被曝光。学术失范行为不仅不利于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高校学术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已成为国家科研水平提升和社会学术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育方向、培养质量以及未来的规划、就业等。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

一、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导师认为自己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管理部门或辅导员的责任;还有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已经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很清楚自己应当为个人的行为负责,因而也应该具备相关的学术理念和道德。

(二)示范性不足

导师不能和研究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能经常给予研究生学术研究、学术规范和道德方面的指导,出现了“导师不导”或“导而不力”的现象;还有个别导师,虽然经过学术规范方面的培训,接触过相关的文件法规,却极少对其进行细致的学习与研读,以至于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师生关系有待提高

当前存在导师和研究生关系日渐疏远的现象:部分师生关系雇佣化日渐显现,师生之间出现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还出现了诸如导师问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你是谁的学生”等尴尬事件。在一份基于27所高校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对师生总体关系满意的研究生为32.0%,较满意的为47.7%,认为导师对学业指导得很好的研究生占29.2%,较好的占48.8%。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不高,导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便难以行使,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研究生优秀学术品质的培养

为更好地分析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笔者借鉴了某高校“我和我的导师”的问卷调查报告。从该调查报告中,笔者认识到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从而更好地强化、落实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防范、遏制学术失范行为,以培养研究生优秀的学术品质。

(一)有效的师生沟通对学术道德教育方面的影响

1.密切的沟通有助于发现研究生的学术不端倾向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沟通的状态有密切沟通、一般沟通和缺乏沟通等。24.91%的研究生认为师生间缺乏沟通,导师太忙,没有时间给予指导。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缺乏了解,如果研究生出现夸大研究成果、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篡改事实、系统造假等学术失范行为时,导师的监管、监督作用将不能及时发挥。如若师生间能够密切沟通,那么导师就能够及时发现研究生的学术不端倾向并予以制止。

2.全方位的沟通有益于端正研究生的学术思想

在调查问卷关于“师生交流的内容(多选题)”方面,有99.01%是讨论“关于学业”的,40.16%是讨论“关于人生观和理想”的。对比“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期望(多选题)”方面,绝大多数研究生希望是“学业内容和职业规划”,还有64%的研究生希望“能够在人生观和理想上得到指导”。学术失范行为除个别情况是对相应的学术规范和准则缺乏了解外,大部分还是由学术道德的缺失造成的。因此,在师生的交流内容上,导师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和科研内容,还应重视研究生的心理、人格、价值观等。另外,导师也要适当关注研究生的家庭、生活状况,掌握研究生的详细情况,以免其因学习中的困难或生活中的压力而做出学术失范行为。

(二)科学的师生关系在提高研究生学术品质方面的作用

1.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规避学术失范行为

目前,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一般有以下四种:传统师徒型、亦师亦友型、松散疏离型和老板雇员型。笔者认为最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的是“亦师亦友型”。在“师生关系”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多数为传统师徒型和亦师亦友型,但仍有4.51%的研究生认为与导师之间像简单的“老板与雇员”关系。导师若像“包工头”那样专管拿项目,使研究生成为替导师干活的“劳动力”,那么,师生间就没有真正的学术指导和交流,优秀的学术品质也难以形成。在对“研究生希望与导师建立的良好的关系(多选题)”的调查中,74.73%的研究生希望导师能给予研究方向的引导,71.39%的研究生希望有机会参与学术研究。此外,68.59%的研究生希望导师能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建议,45.94%的研究生希望导师能够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指导。数据显示,研究生不仅希望在学术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得到导师的指导,也期望在职业发展方面得到引导,同时还渴望在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得到导师的帮助,这也说明研究生最期望和导师形成“亦师亦友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若能够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则研究生有抄袭、杜撰等学术不端倾向时,往往会考虑到给导师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心理上形成压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

2.有效的科研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术培养质量

研究生参与导师的项目和课题研究,充当科研助手,或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课题、参加研讨会等,他们可以从这些实际科研活动中得到有效的指导,这对科研素质的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也是避免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发生的有效途径。“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19.13%的研究生没有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15.16%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时承担的角色仅为“为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帮助”。如果研究生没有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或仅作为助手参与导师的学术活动,导师很可能不清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式,不知道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是否“循规蹈矩”,也无法得知研究数据和学术成果是否真实可信,也就不能为研究生学术成果做出良好的评判和把关。此外,如果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得不到足够的科研训练,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也有可能做出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事情。这些都是需要导师注意的问题。另外,在科研任务分配中,导师若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使研究生各尽其能地参与项目或实验以及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则十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有研究者认为,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对导师的科研项目没有兴趣,面对科研问题和压力不能够迎难而上,也会使个人学术能力得不到提升,从而给其学术行为带来不利影响。笔者是从“导师负责制”的角度来解读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的影响,当然,从研究生自身而言,也要注重自我学术道德修养的提高。在与导师的科研协作中,研究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向导师汇报、请教,与导师形成良好互动,从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铸就优良的学术品质。

作者:范利丹 秦刚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术道德教育;道德培育

十八大以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2018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刻阐述了做好思政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动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我国各高校要把“德”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育德与育才贯穿于高校全部工作的始终。然而,当前高校育人过程往往片面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价值塑造方面的关注,导致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学术诚信问题凸显、学术道德急剧滑坡。仅2019年继当红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后,湖南大学研究生刘梦洁论文被指抄袭,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董岚的学位论文被实名举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章胜玉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全文抄袭,复旦大学医学院女博士李敏的期刊论文被质疑造假……以上现象充分反映了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死角”,即学术道德的培育和塑造。

1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所谓学术,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将其定义为“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的论述”,即在各自学科专业研究范式下对某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解释和论证,从而归纳其特征、总结出规律、最终指导我们的实践。而学术道德则是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须要遵守的准则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只关注于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对其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培育始终不够重视,以致形成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局面,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学术研究“市场化”

近些年,各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优,如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其中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成为学生评优,乃至保送推免或考博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相较于论文的质量,论文的数量显得更为重要,“批量生产论文”自然也就成为研究生评优决胜的法宝。然而,毕竟受个人精力、学识所限,短时间内单凭自身力量很难做到“大量产出”。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此情况下“淘宝论文”“”和“”则应用而生。于是,部分焦心于论文写作的学生便通过金钱交易的方式将自己从学术研究中“解脱”出来,而“”和“”也采取“抄袭”这个最低限度的精力损耗为成本达成论文刊发的目的从而获利。因此,论文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双方看似“交易互利”,实则却严重侵蚀了学术生态,玷污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极大损害了学术声誉。

1.2学术研究“功利化”

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以各学科独特的研究范式全面考察社会发展从而指导我国实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有效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而严谨的学术研究却是一个漫长的孜孜不倦追问真理的过程,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少有研究生真的能够耐得住研究的寂寞和枯燥。部分学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他们为快速刊发论文而选择篡改数据弄虚作假,“一稿多投”、粗制滥造、重复刊发已有研究,甚至剽窃他人观点,形成大量低质量无建树的“垃圾论文”,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政府采纳较少,无法做到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建言献策。

2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

2.1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滞后

恩格斯说过:“每个阶段,甚至每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与生俱来或一蹴而就的,它嵌入于其所在时代的结构性背景之中。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道德规范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即通过影响人们的认知进而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用不到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3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的同时,我国的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却远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堕距”让人们无所适从,行为丧失准则。在学术领域,我国传统学术探讨采取的多是“群学”的方式,即五湖四海的学术同仁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辩论,不断明晰概念、理顺逻辑,最终达成共识汇集成文集或诗册。例如从老子一直到墨子,都沿袭“会讲”传统,又如宋代岳麓书院朱熹和张轼的“朱张会讲”等。当今,时代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智慧成果具有了专有属性,学术研究的成果具有明确产权。然而,我国对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建设却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02年教育部才出台《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2018年教育部进一步出台《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行为的通知》。正所谓“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在此期间虽然教育部也出台了有关学术道德建设的文件,但对学术不端行为却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

2.2学术道德培育长期缺位

在学术领域,学术自由被经常提及,而学术的社会责任却很少被关注。在大多数研究生眼中,学术研究往往被看成是一种私人事务,学术研究的成果则是个人脑力劳动付出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学术研究沦为了世俗追逐私欲的一种手段,“追问真理”只是一个获取学生评优的一种方式。当逐利演变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学术生态内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也就变得不再匪夷所思。那么,学术研究是否真的只是个人事务?针对上述问题,马克思如实回答道:“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也是社会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说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可见,学术研究不仅是个人复杂脑力劳动过程,更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因此,学者“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研究目标被个人的情感和职业前途利益所损坏”,学术研究“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当前,高校研究生多数醉心于个人的发展而忽视了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在于改造世界,增进社会福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学术研究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无法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3将“三全育人”融入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当前,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借鉴上海“三圈三全十育人”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提高研究生隐性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尝试优化研究生育人结构、扩宽研究生育人格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3.1“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

高校组织机构复杂,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应注意将各机构协同起来以发挥出“1+1>2”的作用。而其中高校研究生院则是建立协同学校各部门之间合作的重要纽带。应当建立起学校各部门广泛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及时联络人员、沟通信息、获取反馈、统筹资源,不仅利用好课堂也要利用好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更为广泛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3.2“全过程育人”的实现路径

应当以“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建立常态化的研究生思想动态反馈系统、组织周期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研或测试、明确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并促进以专业导师为主、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为辅助的全过程育人体系。

3.3“全员育人”的实现路径

全员育人工作的实质在于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动员高校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立德树人。高校应充分为研究生思政课程的创新提供养分,为各个专业课程的思政渗透创造机会,在以研究生思政课程为主渠道、辅助以通识选修课及专业课为一体的“大思政”课程当中实现全员育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7.

[2]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6-17.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13.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4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强调“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1]。在此基础上,2018年《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2]。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培养其良好的学术道德素质尤为重要。新时代在研究生中深入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教育队伍,作为培养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学术道德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也必然担负着重要职责。认真分析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积极探索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路径,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导师履行科研育人职责、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3]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主要职责

进入新时代,人们基本从理论上达成了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第一责任人”的共识,但是在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时还存在很多短板,甚至一些导师尚不能清晰知晓自身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具体职责。为此,廓清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职责,把导师相应责任具体化十分必要。

(一)教育职责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职责:导师要“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要对研究生“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学术道德涵养;培养研究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3]。教育部的这些要求是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细化,也厘清了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职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包含着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多种内容。特别是研究生阶段以创新性研究为导向的学业特点,必然要求导师从立德树人的向度关注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为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为导师的重要职责。研究生导师应通过行之有效的学术道德教育,端正研究生的治学态度、提升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准,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师明确其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职责,有利于贴近研究生主动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自觉提升学术道德教育的针对性。研究生导师通过日常交流和科研活动向研究生渗透学术道德教育内容,引导研究生遵从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精神,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监管职责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

不仅需要说服教育,还需要与相应的管理相结合。只有做到教育与管理协同作用,教育与管理相得益彰,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与研究生学术行为管理有机结合。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就指出,要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4]。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立足于说服、引导,那么预防、监督、惩治则立足于管理。显然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不仅负有教育职责,也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责。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导师负有监管研究生学术行为的重要职责。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以及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其必须关心诸如研究生的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数据取舍、论文写作规范、学术观点借鉴等涉及学术研究真实性和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研究生导师也理所应当地成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监督者。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不仅具有事前、事中监督的权限,还拥有事后处理的权限。即当研究生出现学术行为失范时,导师不仅要对研究生进行批评教育,还要视问题的严重程度、违背学术规范者主观过失的大小,给予相应的惩处或提出处理意见。如,不允许研究生发表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论文、不允许存在违背学术道德的研究生参加学位论文(预)答辩等。研究生导师明确其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监管职责,可以有效避免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监管“缺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与管理“两层皮”的现象,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路径

2020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再次重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要不断“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5]。其中,“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就包含着导师要积极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意蕴。当前,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纳入到导师的培训工作中

强化导师培训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导师培养研究生能力的关键举措。要把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内涵纳入导师的培训工作体系,增强导师对第一责任人重要作用以及适用领域的认识。要从整体上帮助研究生导师把握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明了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增强研究生导师对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帮助研究生导师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总体上是好的,广大研究生形成了治学中勤奋好学、刻苦专研,科研中遵守学术道德、不断创新的良好风尚。但是在科研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研究生中还存在大量的违背学术规范,甚至背离学术道德的现象。其中,理工农医学科研究生中存在大量的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文科研究生中存在大量抄袭他人学术观点的现象。一些研究生,特别是文科研究生为了规避学术不端系统的检测,采用对付“检测系统”的非常规手段———打乱正常语句的文字顺序或有意运用不通顺的语句构成文章的段落等。还有极少数研究生侵占或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就难以取得实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在导师培训过程中,要引导研究生导师正视目前研究生学术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提高研究生导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入手,帮助其深刻认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是关乎国家创新能力和研究生为人、做事的大问题。要激励研究生导师从育人的高度看待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澄清研究生导师在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方面的误区。要扭转一些导师认为培养研究生就是培养其科研能力的错误倾向,改变少数研究生导师忽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现象。要把引领研究生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认真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内容作为导师培训的有利抓手,廓清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职责边界,凸显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重要性。此外,在培训工作中还应对导师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方法培训。研究生导师运用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特征,导师可以采用如讲故事法——在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或导师与研究生的日常交流中,导师利用讲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恪守学术道德故事的方法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渗透法———在科研活动中导师注重向研究生渗透科学家精神,特别是凸显科学家“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6],以此激励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示范法———导师本人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秉持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学术行为,引导和带动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营造氛围法——在研究生经常活动的实验室(试验室)或其他工作(学习)地点,贴出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名家名言,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环境。通过方法培训,提升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能力,有利于把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到实处。

(二)构建凸显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态势。构建凸显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机制,能够客观反映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主体应该包括学术(科研)团队、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这三个主体可以从多个维度反映研究生导师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情况,避免由单一主体评价带来的片面性。学术(科研)团队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导师主体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其相关工作的主动性和执行力,研究生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可采用具有一定差异的评价指标。当然,无论是采用何种指标,都要力争评价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测评。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测评研究生导师对开展学术道德重要性的认知情况、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及针对性、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生导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为了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可以与师德师风评价相结合,或与教师年度考核相结合,同时把对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结果与教师评奖评优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或优秀教师时,要把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导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对于那些因导师履责明显缺位,导致所指导的研究生出现严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导师应该一票否决。只有真正做到科学评价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科学使用导师履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评价结果,才能起到引导导师发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职责人的导向作用,促进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落实。

(三)选树积极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优秀导师典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深入人心,高校基本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研究生导师担当研究生“培养第一人”的新局面已经形成。为此,各高校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的育人先进个人。但是,从目前各高校表彰的育人先进典型来看,表彰积极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优秀导师在数量上还不够多,或者说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先进事迹挖掘和宣传得还不够。表彰先进典型既是为了肯定和鼓励先进,更是为了营造学习先进人物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为了促进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职责进一步落实,必须形成导师积极履行学术道德教育职责的良好氛围。选树积极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先进导师典型,不仅有利于引导广大研究生导师积极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而且有利于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实,形成新时代的科研育人新模式,对于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大有裨益。要进一步挖掘和宣传优秀导师典型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先进事迹,把学术道德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作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切入点。通过此举引导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全面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健全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监管作用的制度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5

1.当前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意识是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和情感等的总称,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形式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体现的是人们对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把握状况。知识产权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同层次主体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以及律师的意识固然重要,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和正确与否,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的实现作用也是显著的。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2004年11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亦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指出:“鼓励引导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并不重视,所以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是力度确实极其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为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以及学术道德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选取了山东省部分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不包括法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在山东高校中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学生中总体上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相当熟悉的仅占3.1%,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有些了解的占35.0%,略有耳闻的占55.3%,几乎毫无所知的占6.6%。可见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知识产权知识普遍比较贫乏。

2.高校学生中与知识产权相关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更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认为:包括北大在内,没有一个高校的教师没有发生过抄袭剽窃问题的,没有一个高校的学生不存在抄袭剽窃情况的。郭世佑先生则认为“凡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根据。”可见,高校学生中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归纳出当前高校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1、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2、伪造或者篡改调查、实验数据;3、论文署名搭便车及不知情的挂名;4、一稿多投、多发;5、不当注释等。笔者所在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撰写及发表或完成论文作业中,87.4%的同学曾有抄袭行为;32.3%的同学曾有修改、伪造实验或调查数据行为;63.7%的同学曾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35.8%的同学曾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18.0%的同学曾一稿多投。上述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分别为“抄袭(剽窃)”、“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而这三者都和知识产权紧密相关,既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同时又是违反知识产权法主要是著作权法的违法行为。所以,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

国内外有关学术道德问题和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把知识产权教育与学术道德建设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则很少,几乎是空白领域。已有研究偶有提及,也往往是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吉(1791-1871)在1830年发表《对英国科学衰落的思考》一文,最早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做了研究。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邹承鲁院士为主的科学家的联合推动。2000年以后,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随着国内关于学术不端前期研究的逐步积累以及对其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的论文、专著和译著数量快速增加。分析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研究生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当前学者们一般从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傅立民、孙中华认为,“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不但有个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学术政治化和经济化是社会大环境,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弱化是社会小环境;而部分学生学术价值偏离和道德失范既是学术失范的结果,也是学术失范的原因。”关于主观因素,学者们一般认为主要是“研究生个体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更多的学者则归因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探寻制度性因素。如评价机制不合理,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制度缺位等。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如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不足,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以及官本位等传统意识的影响。我们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视知识产权因素是一重要缺陷。

三、加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重建高校学术道德

既然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为重建高校学术道德,就必须大力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如何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呢?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意识不能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和观念教化的双重目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当成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学校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重点高校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对于重建高校学术道德的重要作用,加强其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视野中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不同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博大精深,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应设定为:通过传授必要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认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三)关于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实现针对性、普及性、实践性、新颖性的统一。具体讲,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应注意针对性,重点突出学术道德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其次,不必求全求深,应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精神为主。最后,在内容表达上,应深入浅出,并大量引入案例,以案说法,增强吸引力。

(四)关于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教学方式应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并注重实效。可考虑选择多种方式,如列为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经常举办知识竞赛、问题答卷等。

(五)关于师资队伍。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导师;学术道德;研究生教育;教育机制

随着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化和优质化,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高速增长,各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也急剧增加。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研究生教育的普及,在提高高校教育整体素养的同时,也凸显了众多学术道德规范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指出了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因此,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水平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良好的学术规范是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一、研究生教育现状

(一)研究生大众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国家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水平发展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期望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有238万人报考研究生,2019年共285万人;2020年共341万人报考,相比2018年增加了43%。考研人群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就业压力的增加和高附加值工作的选择是众多本科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很多非应届生为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也选择考研来加强自己的技术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育部数据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2019年,非应届生比例占全国研究生报考总人数的48.23%。由此可见,考研已不单单仅是应届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选择。在社会产业资源不断更新进步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高知化、应用和创新人才的升级化也是迫使众多非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生导师制。研究生学习阶段除了需要在本学科领域中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的工作能力。因此,我国在1953年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中提出了导师制培养方式。导师是由取得了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专业教师、科研人员承担,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导师负责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等工作。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导师为第一责任人,对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道德等方面进行专职独立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因此要求导师不仅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和指导经验,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责任心、事业心以及对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能力等。

(三)师资比例失衡。研究生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导师和研究生的比例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名下研究生达几十个。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许多研究生导师负担过重,培养经费和指导精力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导师对众多研究生的学术态度、论文质量把握不到位,研究生抄袭、论文数据作假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研究生道德教育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一系列工作发表重要指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就是崇德修身。

(一)研究生道德缺失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研究生大众化的今天,研究生道德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研究生道德缺失现象不仅表现在学术论文中,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得极为突出。1.缺乏组织纪律性。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学校和社会对每一个研究生最基本的要求,包括按时上课、出席集体活动、保证出勤率,服从学校管理规则等等。随着扩招导致的研究生社会经历、思维方式、年龄范围等差距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纪律涣散、不服从校规和基层单位安排,旷课、迟到、违规等现象频繁出现。2.缺乏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和“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做人之根本。然而当学历和成绩变为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榜时,伴生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失信行为。例如,考试作弊、伪造证书、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编造经历等等。3.缺乏礼仪素养。“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素养是体现一个人道德水平、思想素质和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成绩和升学率为基本目的的教育体系中,学生良好礼仪素养的配置教育极为欠缺,不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高分低能等现象在研究生教育中也极为常见。4.缺乏责任意识。当代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薄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家庭教育欠缺、社会不良观念影响、研究生心理素质不成熟等因素导致众多研究生个人本位主义强,缺乏理想抱负,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使其更加重视自我享受和个人利益的获得,而并非是国家和社会需要,学习漫无目的,利己主义膨胀,不关心国家大事,丧失社会责任感。5.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及家庭环境等不良因素导致部分研究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当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足以应付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压力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久而久之成为心理疾病。

(二)研究生道德教育重要性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当今社会对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不仅仅基于优良的成绩和成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注重的是对基本道德修养的需求。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容不得半点马虎。研究生是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需要在相应的岗位中探索真理、科学实践,因此必须要具有认真、严谨、坚持、勇敢、担当的奉献精神。任何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滋生都会导致科技发展乃至社会进程受阻。因此,加强研究生的道德品质建设,尤其是学术道德建设,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三、导师制下研究生道德教育发挥机制

(一)导师“立德树人”。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其行为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正冠镜,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1.避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失衡。在国家“破四唯”决策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应将对学生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转化为“道德+学术”的多元化社会价值取向中来。通过建立“专业教育”“学术教育”“技能教育”“思想教育”多维教育体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2.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导师的良好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影响学生。导师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是团队建设的标杆和旗帜,学术上的严谨、工作上的认真、生活上的规矩是研究生依规守圆的最好戒尺。3.强化思政教育。建立研究生道德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弱化“文章”“成绩”等作为研究生评价的唯一考核指标。通过积极宣传、树立标杆、交流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二)整合资源,建立协同机制。1.学校或基层组织单位中建立“价值观+研究。生道德管理规则”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整合、导师专业指导和道德建设整合。明确研究生道德底线,并通过专业学习、技术指导、团队建设、网络教育等多方位进行学习,扩大道德教育影响力。2.开展科研诚信、道德行为规范的宣传。在学校范围内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弘扬优秀学者的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品质。导师积极组织研究生开展多样化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宣传、学习、交流活动,促进研究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学术道德、指导学术规范底线,对“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合理引用”和“剽窃抄袭”的界限有深刻的了解。3.建立学术失范行为处理程序及奖惩措施。对于触碰学术道德底线的失范行为严肃处理,引导广大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学术精神。

(三)社会责任感建立。培养研究生社会责任意识,是提高研究生个人道德品质和素养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导师作为责任人,在团队建设中,时刻围绕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公共意识、政治思想为主导路线,建立研究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研究生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校和实验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团队形式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宣传,可以培养研究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能够增强社会担当。

四、结论

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发挥导师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利用导师的“权威性”推进“立德树人”,建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学术道德”的分量充分落实到研究生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潘琪,史东波,蓝煜昕.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8(4):33-39.

[2]陈劲松,王晓丽,鲍恩泉,等.浅谈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45-46.

[3]柳礼泉,王俊玲.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2):108-112.

[4]张丽莉,王致磊,赵雷,等.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作用研究[J].高教学刊.2020(26):140-142.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7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不断更新和发展。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就强调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革命的胜利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任何时期,都是围绕着党的宗旨和中心任务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的上升,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很大必要性。生态道德教育不但扩展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二)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增强自然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构建文明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而且有助于他们更自觉地参与建设和谐社会,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生态道德教育一直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构建文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重视不足。一是认识不足。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单位或者个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的价值所在。甚至有的地区或部门领导干部,为了谋取私利,盲目上工程,搞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整个社会对生态道德教育关注比较少,多数企业或者用人单位只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人才的道德素质。二是流于形式。目前,一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氛围不浓,重视不够,流于形式,没有渗透到教育理论观念中。传统道德教育侧重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即使在一些专业课里涉及到,但只是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全面性,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三是资源匮乏。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匮乏,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师资队伍薄弱。近年来,我国高校涌现出一大批教师团队,但是生态、伦理学专业教师相对稀缺,这也是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而缺乏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甚至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相关教材。在一些高校中生态、伦理学方面的教材比较少,只有在教育学和自然环境类的相关书籍中或多或少涉及到。即使有一些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也只是强调理论性,而缺乏实用性。

(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偏低

大学生作为未来文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总体上呈现良好趋势,但是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仍旧偏低。一是意识淡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追捧,却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如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酗酒抽烟等不良现象时常发生。有些学生虽然具备一些环保知识,但是在行为上却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还有些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上所承担的责任有所疑问,他们认为“谁污染谁治理”,这是国家和政府的事,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忘记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二是知识不足。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生态道德教育的专业培训,只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一些大众媒体宣传中获得,因而生态道德知识普遍偏低。除了少数伦理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生态道德知识多以外,其它专业的学生掌握比较少。再加上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对生态环境知识的理解有限,所以学生的生态道德知识相对匮乏。三是能力不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往往通过大学生在生态道德观念的认知和践行中表现出来,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者的能力有关。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不强以及专业限制,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教育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生态素质时存在着不足,导致大学生生态环保能力缺乏,尤其在遇到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不良分子,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走进课堂,贴近生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以“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践行生态文明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从生态道德教育的层次来看,首先,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自觉接受生态道德知识,在心中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客观地对待生态问题,并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相反,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社会生态的发展。最后,生态文明行为不但要求大学生自觉遵守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明白在社会生态发展中他们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此外,把课堂上学到的生态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榜样,引导和鼓励更多人参与环保当中,共同构建美丽家园。

(二)优化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积累和沉淀,对于优化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同样,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以生态道德为主题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今,一些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如组织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讲座;鼓励社团或者党组织开展生态环保宣传、环境监督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的作用,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在校园广播中设立“生态道德”专栏节目,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参与到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此外,还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专业水平,定期进行生态知识培训和考核。

(三)完善社会和家庭保障,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社会活动作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社会工程,通过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为载体,对大众进行生态知识的普及,公开表彰环境保护的好人事迹,进而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还可通过各种生态环保纪念活动,如“植树节”、“国际环境日”等进行生态道德宣传。此外,家庭是大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们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为子女树立了典范。因此,家长应从自身出发,引导子女在点滴的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的好习惯,并鼓励子女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作者:王新想 胡方媛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测光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

一、主体性德育和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引导和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德育需求,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活动。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确立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道德教育意识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为受教育者道德素质提升提供无限的自身动力。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自主需求和自主教育,在面对道德情境选择时,能理性思考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抵制诱惑,积极主动地履行道德规范,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和结果负责。在主体性德育语境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就是把学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外在的道德命令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自我要求,即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主体实践途径强调实践活动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师生的主体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大学生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其本质是通过师生主体实践性的外显,让大学生在现实实践中不断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认知、自我内化和自我行动,实现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学术道德品质。

二、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反映学者的理想、信念、情操、价值观和道德观水平的高低,主要包括“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独立不羁的自由精神、勇于进取的献身精神、敢于批评的无畏精神和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等。学术精神是学术活动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学术储备人才,从踏上学术研究之路开始,就要内修学术精神。然而现实中,为了拿到学位而无视真理的追求,学术研究媚俗现象盛行。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侵蚀、功利思想的盛行虽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不足造成的。

(二)学术责任

进行学术责任教育,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学术责任意识。大学生虽然处于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自觉内化为强烈的学术责任感,在学术研究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为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行为后果担负责任。其次要明确学术责任的具体内容。学术责任主要包括“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责任、研究发现的责任、学术成果发表的责任、诚实的责任、技术转让的责任以及社会变革的责任”等内容。最后要自觉承担学术责任。当学术研究从纯粹的探求真理变成一种可以获取荣誉、权力和福利,能得到社会广泛资助的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职业时,学术研究就具备了利益性的特点,初入学术研究行业的大学生难免在权力的介入、利益的诱惑面前放松学术责任心。因此,抵制诱惑、自觉承担学术责任是学术责任教育的根本。

(三)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等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各部委陆续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学术规范,对规范学术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如果高校不将学术道德规范纳入德育教育的范围,并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品德,仅仅采取事后处理的方式,很难改善目前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整体情况。

(四)学术法制

法律法规是维护学术道德外在的强制手段,是学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普遍行为法则。宪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家法律法规都对学术研究的不同侧面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但由于全社会学术法制氛围不浓,高校本身对学术法律制度的宣传、普及和教育不够,致使大学生学术法制意识淡薄。为了维护学术研究的净土,高校应该通过加大宣传、开设讲座和专门课程等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学术法律规定,提高自身的法律自律能力,尊重他人的学术劳动和学术权益,自觉保护知识产权,减少和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确立学术道德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术道德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引。主体性学术道德教育以培育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育目标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大学生作为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不仅要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也要尊重和肯定他人的主体性,自觉维护学术秩序,抵制学术道德不端行为,为学术道德教育树立好的榜样。其二,塑造人的主体人格。主体人格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是主体道德修养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学术研究中,只有具备主体人格,才能在实际研究中不惧怕权势的威胁,不受利益的诱惑,潜心学术,攀登科学的高峰。其三,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学术道德从来都是通过学术研究实践体现出来的,大学生作为学术活动的主体,如果既具备主体意识,又形成了独立的主体人格,但没有超越客体的主体能力,就无法完成赖以体现学术道德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

(二)发挥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

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道德、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素质,做好学生的学术“带头人”。而且,高校在处理学术道德事件上,对教师和学术也应该一视同仁,给全体师生传递学术道德素质底线不可触碰的信号。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引导和学术规范教育,在课堂、定期见面会、科研活动和论文指导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传授学术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并明确提出学术道德应该达到的要求,对于学生在学术、科研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要及时纠正和教育,甚至惩处。

(三)激发大学生学术道德内在需求,走自律之路

自律是指人们在无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法度,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是道德实现的最高形式。社会和学校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引导,确保大学生逐步走上学术道德自律之路。第一,端正学术动机。高等教育不仅培养学术型人才,也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其对自身的优势和理想有清醒的认识,选择适合自身兴趣的培养方向,杜绝功利性学术研究行为和动机。第二,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增强自身科研能力。虽然道德修养是学术道德失范的最直接成因,但科研能力的缺失却是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诱因。从实际情况分析,学术道德失范的实施者除了部分学术功利之人,还有部分是研究能力欠缺之人,因此加强科研能力训练也是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第三,自觉增强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制意识。高校极少有在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课程,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认识主要从导师的指导和零星的学术讲座中获得。在学校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自修学术法律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的知识,增强法律和规范意识,把握学术道德的标准与尺度。

(四)健全学术道德保障制度,为主体性道德教育保驾护航

1.健全学术管理制度,确立正确的学术研究导向。

学术研究受到研究对象、研究者知识范围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简单用数量来衡量。然而,毕业论文要求、研究生毕业资格对学术论文的“过量化”要求、项目申报结题对论文的要求以及高校对高等级期刊发文数量的追求等因素导致了高校急功近利的学术价值观。可见,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是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个重要诱因,要想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减少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十分必要。

2.革新学术评价制度,营造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

学术评价制度其本质涉及两个问题:谁来评价和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学术活动涉及课程论文、学术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实验、毕业论文等,评价主体涉及任课教师、导师和专家组。对于不予公开发表的成果,高校通常将评价权力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是结合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受条件和知识的限制,一般不会将学术道德纳入评价范围。对于公开成果则是按照数量和成果等级简单评价,不十分注重成果实际质量,也没有将学术道德纳入评价范围。这样的评价方法纵容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而学术道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在评价环节纳入道德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3.完善学术奖励制度,引导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合理的学术奖励对学术研究和学术道德建设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为使学术奖励制度能发挥良好作用,可以考虑以下激励方法:其一,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适量的物质奖励会激起研究的热情,但过量的物质奖励会误导研究的动机。其二,扩大奖励对象。可以适当考虑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勇于揭发学术不端行为的个人。其三,加强查新力度。查新工作是发现学术道德失范的重要途径,可以在毕业保送资格、评奖、就业、职务升迁和职称评聘中,对当事人的所有学术成果进行查新,并将其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4.加强学术监督和惩处力度,勇于接受社会监督。

学术监督和惩处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是要加强公民监督和惩处意识。中国人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公民学术监督和惩处意识淡薄。高校应加强学术道德意识和责任宣传,加强民众的学术责任意识,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学术道德的曝光意味着高校的家丑外扬,没有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心,高校很难做到不遮盖和回避。高校应该转变观念,从长远发展出发,深刻认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危害,不仅要定期在校内公布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也要定期在学术期刊、报纸上公布,自觉接受公众监督,逐步实现高校的学术自由。

作者:徐萍 单位:常州大学工会

第三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

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人本道德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中已经体现了出来。例如“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目标。庄子提出“人与天一也。”。董仲舒说:“以类和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可见,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阐述了天、人、地三者的和谐统一,肯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传播,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大学生主体的道德意识得到增强,中国先哲的人本道德对当代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道德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的枯竭这一系列生态危机要求我们重视生态环境。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儒家思想包含着广泛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例如:“节用裕民”思想。“节用裕民”思想是荀子提出的,之后张居正将其进一步阐释“天地生财,自有定数。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无节则乏。”意思是说:“索取有节制,使用有节制,财富就会很充裕;反之,毫无节制地索取,财富就会匮乏。”这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有节制的运用资源,才不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儒家的这种思想对于高校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引领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提出了道德规范,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对这些观点也有所阐述。例如:

1.爱国。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提倡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诗经》中就提出“夙夜在公”的观点;《礼记》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西汉的贾谊在《治国策》中强调“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主张个性化的今天,爱国仍然是当今高校学生不容忽视的主题,甚至爱国成为一种时尚,追逐古代的先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爱国的激情。

2.敬业。

儒家的许多思想里含有敬业观,“忠勤”构成了其敬业观的核心内容,“忠”指的是对所从事事业的忠诚无私、崇敬热爱,《论语》记载的:“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忠经》“忠者,中也,至公无私。”朱熹的“竭尽自己之心”“勤则不匾”(《左传•宜公十二年》)。其中都是阐述古人关于敬业的看法。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敬业已有明确的表述,联系中国现代的实际,高校学生更应该认真领会敬业精神。

3.诚信。

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礼记、大学》中提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身修。”颜元在言行录《不为》中说:“世宁无德,不可有假德,有假德则世不复有德矣,此孔孟所以恶乡原也”朱熹提出诚“须是表里铃实,无一毫之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明儒学案》中说:“凡为善,畏人非笑而止者只是为善之心未诚,若诚,自止不得。”古代对于诚信的要求如此之高,其中任何一种观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在现代传媒发达的今天,在匿名的网络世界中能否做到诚信,需要主体自我诚信意识的提高,当诚信意识已经内化进我们的思想中,诚信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外化为我们的行动。

4.友善。

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这种友善的思想能有效地帮助高校学生简历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淡化。“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友爱是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思想政治工作无疑起着重要作用。”用中国古代优秀的仁爱观点来解决现代人际关系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方向指南。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现状分析及原因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现状分析

1.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

首先,在快餐式阅读习惯的影响下,大学生习惯被动的接受知识,主动对一种文化加以了解的积极性并不高。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但是内容确是纷繁复杂的,其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大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有选择的吸收网络信息内容。其次,近几年,由于就业压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多优先选择社会需求大的、对就业有帮助的课程。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选择不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没有明确的加以规定和要求。

2.部分学生传统道德意识淡薄。

现在大学生多数是90后,这一代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具有明显的时展特征。尤其网络的发展,促使全球形成网上“地球村”。这种现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传统的道德文化被淹没在多种多样的文化之中,大学生汲取传统道德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缩小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

3.对传统道德的认知与践行脱节。

很多学生对传统道德有一定的认知,却没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往往是认知与践行完全脱节。例如《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孔子说:“仁者,爱人”。其中的仁爱思想大学生都了解,但是往往体现在行动上却与之相悖。如坐公交车不让座、对父母兄弟不友爱等现象时有发生。知与行不一致说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有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真正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中疏离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的特有心理。

首先,百年屈辱史造成的自卑心理使有些同学提到中国过去时,总是想起中国的屈辱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概淹没在历史中。这种自卑心理造成主观上的排斥,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其次,崇洋媚外心理的影响。大学生中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国外的才是优秀的,认为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落伍的,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模糊,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心理与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滞后有关,也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识有关。

2.多元文化的冲击。

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主要通过网络、报刊、影视。在这些现代传媒的影响下,多元文化也日益发展,这无疑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了学习空间,但是也给一些非主流意识以可乘之机。我们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并存的情况,“思想道德领域的多元并存现象是一元主导的前提。它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寓于深刻的阶级阶层利益之中。社会上有多少经济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阶层,便有多少思想道德,而占主导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但是,在现代传媒发达的今天,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时期,大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文化的分析视角》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对于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本无可厚非,但是,对各种思潮缺乏辨别力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导致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

3、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式微。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教育部门迫于就业等一系列压力,往往优先发展经济、计算机等社会需求量大的学科,从而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部门的学科发展导向直接影响着高校课程的设置与大学生知识储备的选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需要教育部门体制的倾斜。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因为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现代性的特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长河中凝聚出来的精华,它具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加强并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工程。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的发展也使交往模式发生着改变。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在社会技术的发展上,我们已经达到了辩证转变的关头了,技术决不会限制我们的个性,却会大大增加我们的选择余地,也就是大大增加我们的自由。至于人们是否有准备足以应付在物质和精神产品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选择,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任凭选择,有时不但无补于个人获得自由,反倒因为过于复杂、困难,代价太高,以致走向它的反面。简言之,当选择成了不胜选择之时,自由也就沦为不甚自由了”。这种交往模式的转变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是现实的写照,网络社会也离不开网络道德。国家关于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例如隐蔽性、开放性等也使得传统的一些道德范式难以在网络社会中执行,这就需要网络运用主体自觉的提高网络道德感、自觉地提高网络道德习惯,维护好网络的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的错综复杂,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要以批判的精神对待海量的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只是灌输学生理念,更要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学生面对网络多元文化的交融、多样的文化资源,面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各种观念的汇集,以及网上无过滤的原始信息文化,培养他们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良好的网络习惯,使他们恪守网络道德,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已经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自律基础上才能他律,要增强网络主体的自律和自觉,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

(二)应用慕课课堂教学法弘扬传统道德文化

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Coursera的部分课程提供收费服务“SignatureTrack”,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你也可以免费学习有这个服务的课程,并得到证书。”慕课的学习者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其中学生占的比例较大。网上在线学习方式的发展,为弘扬传统道德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是对于慕课热我们也应冷静的思考,找到适合中国课程发展的教育方式。中国高校也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慕课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名校共建中国“慕课”。同时,50多所地方大学也在打造自己的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无论是中国名校的“慕课”,还是中国地方高校的“优课”,都是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网上在线课堂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运用新兴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优秀道德赋予时代的元素,使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传统道德文化的途径更加的丰富多彩。

(三)应用微文化等新兴网络文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

在网络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微文化的影响,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首先,加强高校教师对微文化的认识。应用微文化弘扬传统道德文化首要的要求是高校教师应当对微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利用它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通讯手段已不分时间、地点,时时刻刻都可以应用它来获取知识,这无疑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前提就是教育者要对微文化有充分的了解,需要了解微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特点,接受群体的反应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将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微文化进行扩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提高微文化传播者的素质。所谓微文化的素质,就是指适应微文化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学习精神;二是对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参与精神;三是网络知识、技能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四是媒介素养和批判精神。”微文化的传播速度较快,现实中发生的情况往往很快通过微文化进行传播,这就需要教育者马上做出反应并加以应对;再次,网络的虚拟性并没有在微文化环境下造成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反而提高了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现代价值的探析。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教育者能够与时俱进。技术的更新速度在网络中是超乎想象的,与传统的技术不同,网络技术的更新是以秒来计算的。这就需要教育者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状态,紧跟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最后,微文化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地日新月异的,其中的网络文化内容也是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面对微文化的高速传播的特点,一定要有批判的精神和良好的媒介素养。时刻坚定正确的三观,保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为不良信息所左右,引导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学会快速分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高效的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应对能力。

(四)提高教育者的网络敏锐度

网络的飞速发展,首先,要求教育者拥有正确的网络意识,不能一提及网络就只看到它的消极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发展为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育手段,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主动地开发网络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学方法,并且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适应网络的高速发展。其次,转变工作方式,能够利用网络工具与学生交流。由于网络中新鲜事物的更迭比较快,要跟上学生的运用网络的步伐,运用新的通讯工具与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再次,转变工作思想。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网络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实现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显性和隐形相结合的模式,带动工作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转变工作的思维、方式、提高网络教育意识。最后,要具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的能力。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多姿多彩。教育者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守护自己的信念,不被不良信息所蛊惑,不被负面信息所影响。另外,教育者要具备全球意识,网络打破了区域的划分,地球村在网络上得以体现。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首先教育者要具备这样的意识。网络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思想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而形成的独特的网络文化。因此必须进行国际化教育,要具有对不同价值观的尊重和包容,对不同文化的吸收和接纳。但同时更要加强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培养,要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多国文化,既要有广阔的胸怀和开放的视野,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正确的价值导向,保持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又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将教育者的思想融入到网络文化之中,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教育中实现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功能。

作者:李丹丹 赵振 刘娜 单位:辽宁大学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重要性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增强高等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交流与探讨的重点。高等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也要随着知识的信息化、开放化、全球化、产业化而不断拓展创新。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曾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高校在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物质财富创造者的同时,更需要输送用职业道德知识塑造的精神财富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高校在以培养“社会化的职业人”为根本任务时,更加重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职业道德自我内化,大学生择业、就业、敬业良性协调,这是时代赋予当前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也日益受到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影响,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因此,人才市场所需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更需要就职人员具有公平正义意识、诚信法制观念、团结协作精神、自觉遵守职业规范与纪律意识,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之“魂”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风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秩序,职业道德建设极大程度推进了公民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道德更高的社会化与公众化,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建设性作用。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将职业社会责任同自身的职业道德相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强化时代使命。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内在需求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和愿望,他们渴望付出辛勤的努力获得回报,但是在美丽憧憬的背后,隐藏着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迷茫。因此,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自我内化的过程,使其明确将来在职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努力处理好个人利益同行业集体、社会大众、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使自己在适应职业中得到发展。系统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将来在职场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加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为其如何将自我价值与职业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提供了时代指导。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几年前,南京邮电大学曾以江苏地区10所高校的1000多名“90后”大学生为样本,对其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总体上是创新活跃、独立自主、民主平等、热爱生活的一代,在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下引导当代大学职业道德观建设,更具有时代价值。

1.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素养不断提升

(1)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地位日益提升。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职场的预备军,高校作为学生与职场的桥梁、纽带,提升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们的呼声。因此,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以各知名高校为例,西南交通大学专门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了“工程伦理学”课程;北京大学更是开设了一些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道德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人文科学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提升了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入职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2)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较为显现。

首先,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独立意识,据以河南农业大学为对象展开的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在“90后”大学生中,将近90%的人员就业渠道更趋向于网络新媒体和人才招聘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讲求实事求是,不愿意依靠家庭的社会关系。因此,“90后”具有公平、竞争、积极的优秀潜质。其次,职业选择时更趋向于人本价值,要求职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三方协议签署时,具有明显的依法维权意识。第三,具有21世纪的“钉子精神”,在恰投自我兴趣的职业领域上,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发掘时代新产品、时代新理论,将其用于社会生产,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困境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但是职业道德教育领域仍然是高校德育中的薄弱环节,不可小觑。

(1)职业道德教育趋向“边缘化”。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没有进行有机的衔接。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只在毕业前开设,而讲授期间教师则以较大的篇幅集中于求职技巧、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相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高校的辅导员以及德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设置空泛化、格调化,缺乏社会性。

职业道德教育的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而内容设置缺少了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社会化的实践方略。教育致力于培养“道德人”,而忽略了大学生道德化的社会基础,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难以将在校学得的“高尚化”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讲授形式单一、缺乏活力。

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稀缺的课外亲身实践,使早已疲倦于课堂讲授形式的“90后”大学生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不仅使职业道德教育效果降低,还会使该课程设置流于形式,讲与授脱节,甚至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消极抵制该课程的逆反情绪。

(4)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实践性系统网络体系。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家庭、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衔接互动的系统性工程。而目前,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主要集中于高校,使教育网络过于脱节。

三、加强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国外,高校以学生人格自由而全面发展为重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于公民教育的行业实践活动之中,注重校企结合,等等。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促使大学生以高素质的姿态迈入职场,采取科学的理念以及多样的教育形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思想观念更新,逐步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

(1)提升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

强化专业课的职业道德教育设置,专业课老师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可以为学生系统地介绍本专业的职业纪律和规范、职业的社会潜力和发展、职业的社会价值等问题,比如,在为政治系学生讲课时,教师可以依据公务员制度课程内容的讲授,潜移默化地进行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等职业道德思想的宣传讲授。以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感染性。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日常化,内容的丰富化、社会化。

第一,合理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贯彻于大学四年;高校辅导员与德育工作者专职化,将职业道德教育成效列入教师绩效评估项目之中。第二,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界范围,不仅包括择业观、敬业观教育,还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发展,令大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职业,践行职业道德;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拘泥于“知”的层面,纸上谈兵式空泛化、格调性教育,而要将“职业道德品质五个过程即知、情、信、意、行”有机地衔接。着力将“道德人”培养目标向“社会道德人”培养目标调整。

2.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多途径

(1)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

第一,积极开展诚信法制教育,加快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以诚信法制为主题的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将诚信法制观念内化为自我需求,外化为自律行为。第二,仿效德国建立公民诚信档案记录,将大学生在学校出现的违规违纪的行为记录于个人档案,以此作为督促大学生职业道德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强制性措施。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正如马克思所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2)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应用。第一,完善校园网站建设。

在校园网站中,增设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在线交流的专题,允许学生以匿名的方式,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第二,高校通过例如微信公众账号、微信群、QQ群、高校官方微博、人人网校园广场等形式,随时随地地以多种形式例如漫画、短视频、社会劳动模范采访、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信息等等,将隐形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第三,发挥同辈群体的感染效应。同学间建立讨论群、开办演讲活动,将丰富校园生活与建设职业道德协同发展。

(3)家庭、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形成合力,有机地衔接。

学术道德教育范文8

当今科研领域乃至社会上的学术不正、科技道德滑坡日趋严重,作为以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能的高校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种不良风气甚至已经浸染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灵魂,这反映出大学生培养中科技道德教育的不力与方法手段的失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与科技道德教育相比,高校似乎更为重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教育,把人才在知识、技能上的培养与未来就业放在第一位,把学校教学、科研、办校企等作为主要业务来抓,而相对忽视对大学生的科技道德教育。二是对科技道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透。科技道德就是学术诚信,就是与社会为善,为人类谋福。而作为在校大学生,只有“恪守治学之责,笃行为学之道”,才能在未来科技实践中造福人类社会。这种道德其实是和学生的综合道德系统相一致的,并无区别。高校在科技道德教育中有必要深刻理解这一内涵。三是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运用方法不多。我国道德教育历来重视理论灌输,而相对忽视德育过程的实践体验与情感感染,知而不行,行而不果,都可谓德育教育的悲哀。科技德育教育不仅在量上不足,在质上同普通道德教育一样是失效的。四是对科技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处理不力。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等问题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是早已存在的事情。但相关规章制度要么不够完善,要么施用不力,致使科技道德教育依然没有取得成效。五是对科技领域的不正之风抵御不坚。高校不是净土,高校科研中的功利思想注定了科技道德问题的必然存在,如学术中的浮躁与浮夸、求量不求质、自由主义等等,都会在高校学术活动中引发不良反应,并为学生标榜效仿。

2欧洲国家科技道德教育的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培养的启示

2.1欧洲国家对科技道德内涵的理解

从狭义上讲,科技道德的含义就是依靠学术自律,坚守学术规则,以真实的科学研究过程及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来获得能用实践检验的新知识与规律。但从广义上说,科技道德还应包含伦理道德的内涵,它的内容更为宽泛,涵盖了基因伦理道德、生态环境道德、信息网络道德等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科技道德已绝不只是科研行为本身的规范性问题,而是影响到了人类的命运,与人类未来命运的发展产生了深层的关系。科技道德已经涉及到以人类伦理道德来判定科学技术的问题。爱因斯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毁灭性战争武器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由此认识到没有学会正确地使用科学技术才是悲剧之源,并深刻体会到一个科学工作者对社会要负的责任。这些认识在今天的大学生培养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2.2欧洲国家关于科技道德教育的几个基本层面

欧洲国家的科技道德教育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在科技道德教育体系上把针对社会科技工作者的有关道德规范与法制要求融合到大学教育中来,形成社会机构、学校教育及大众传媒的教育网络组织,共同构建科技道德教育的集体协调机制。在此机制之上,再以各种灵活的教育方式实施道德教育,如“问题式”、“探索式”、“渗透式”、“社会大课堂”等教学方法。全方位的教育网络组织与灵活实效的德育教育方法构成了科技道德教育的几个基本层面。第一层面,道德教育。欧洲国家尤其重视对大学生、青年科技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在教育中不仅仅是道德说教,良师益友的榜样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在科技道德教育中,他们注重把德育教育更多地和实际问题、科研活动过程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把这种科技道德教育贯穿于科学研究甚至人生的全部过程。第二层面,制度防范。学术制度规范是对道德约束的弥补,有关制度规定既是社会机构对科研工作人员进行约束的依据,也是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如法国的规范评审等制度,国家科研中心对评审人员的学术水平、行为准则和应尽义务都有严格要求,对评审过程与评审结果也有明细规定,以确保科研成果质量的真实性;而德国的马普学会除了进行严格培训,还要求青年科研人员要对自己的学术行为签字负责。第三层面,法制约束。在欧洲,科学行为不端不仅要以道德伦理和学术制度加以约束,对违反科学道德严重者还可用法律来规范,并以适用法律进行惩处,把道德约束与法制规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就突出了科技道德的严肃性,也让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高校大学生从法制的角度对科技道德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使科技道德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欧洲国家有关科技道德教育的各种机制与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培养的启示作用很大,归纳起来就是:道德结合制度,教育结合约束,社会结合学校,防范结合惩罚。

3我国大学生培养中进行科技道德教育的对策

3.1加深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认识

科技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机制上的建设与健全,还应在思想观念上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有关科技道德的建设与教育则相对滞后,因而学术不端之风渐重在所难免。高校不仅是科研重地,也是培养科技人才之所,有违科技道德的不良科学行为不仅会造成学术失真,还会形成不良社会风气,并在下一代的科技人才身上蔓延下去,可谓后患无穷。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科技道德教育的深刻认识,并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3.2深刻理解科技道德的内涵

很久以来,科学家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一直是科学社会学和科技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1世纪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越来越掌握着操纵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命运的生杀大权。科学家们只有树立正确的科技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使命感,才能让科学技术真正与社会为善,为人类造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是从事科技研究与创新的主要人才群体,大学生的科技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与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因而要在科技道德教育中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科技道德的内涵与作用。

3.3重视科学实践与示范引导的作用

科技德育教育要重视实践教育的切实性与示范引导的实效性,摒弃过去德育中那种过于注重理论说教的传统方式。要让大学生在具体科技实践中感悟科技道德的内涵,运用科技道德的规范;要在大学生师从科学家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科技道德的力量,完成科技道德的内化。欧洲国家对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都有让他们做学生榜样示范的要求,不仅要他们传授学生科技知识,还要他们给学生教授科学道德课,并给学生做出榜样。这种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是刻骨的,同时教师们也净化了自己的科学道德空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3.4学校教育要与社会机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