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格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术论文格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术论文格式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1

    编写要求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编写格式

    前置部分: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致谢(必要时)    附录(必要时)

    前置部分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论文题名:(2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 3号黑体)

    学 号:( 3号黑体)

    指导教师:( 3号黑体)

    专业:( 3号黑体)

    年 级:( 3号黑体)

    学 校:( 3号黑体)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2次文献采用。

    摘要1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1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学术论文

写图书馆学术论文就是运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解决一个学术问题,要求作者在立论上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图书馆学术论文有自己的理论系统。

1. 选题的创新

图书馆学术论文最重要的是选题,选题的要点在于: 论题大小适当,开口小、挖掘深、有拓展空间。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或称为“小题大做”。图书馆学术论文的选题要做到“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要追求不落俗套的创新型选题,有心得,有创见,可读性强。题材要有亮点,重要性可行性并行,要有普遍意义,令人回味无穷的选题。

1.1选题的创新意识

在学术上,要追求的是独到的见解。在选题的创新意识方面, 要求在进行论文选题时, 要时刻将论文选题和社会需要、图书情报工作需要、图书情报工作发展趋势相结合, 立足于新成果、新发现、新见解。有理论价值, 对图书情报学科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开拓作用。以时代最前沿最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如以莫言,乔布斯为例,引用的观点等。根据专业优势, 结合本职工作,结合现实选题,理论上求新,落实到现实有应用价值。

1.2研究方法的创新

要求打破传统研究方法的束缚, 学习其他研究领域的先进研究方法, 结合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实际, 去创造性地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微书评为例,书评属于文学领域,加个微字,用于图书馆学,就是创新。创新性要求新观点,新视角,新举措,新理论;要以自己切身实践为例,理论上要与时俱进, 如引用18大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最新提法。

1.3从热点问题中选取新颖性选题

关注每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的选题和各省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选题 ,时代最前沿的课题,图书馆界研究热点等都包含其中,服务创新是永恒的热点,从热点问题中选取新颖性选题,主观上自己感兴趣, 有见解的论题。热门选题写文章的人多, 可供参考的材料多, 但创新的空间较小。

2.图书馆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

图书馆学术论文的撰写强调符合相应的学术规范,论文的形式和内容首先要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其次是尊重学界“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图书馆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大体可以分为8 个部分,各个部分都有其规范的格式,俗称“八股式”,这8 个部分依次是: 标题、作者名及简介、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或结语、注释与参考文献,如下将一一说明。

2.1标题

标题要新颖;醒目,神韵;创新,包含所有关键词;吸引眼球,不超过20字,可以加副标题;润色题名应准确、简洁、明了地反映文章的主要论点。

好的论文标题需要做到主旨明确、表达简练、语言精当,集中表达论文的要旨,让读者见其题而知文意,做到“文要切题,题要独创”;还要尽量简练;论文标题讲究语言的准确规范、简洁精练。当然,标题切忌随意拔高,如 “……理论研究”等; 但也不必过于谦虚,例如“浅谈……”“……初探”等,不是好的论文标题。

2.2 作者名及其简介

论文的署名一方面涉及科研成果的归属,同时也涉及知识产权等事项,写真实姓名。很多期刊还标明了作者的简要信息,包括作者的性别、出生年、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学历、专业职称、研究方向、电子信箱等内容。

2.3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窗口,缩写的论文,独立性和简短性;论文的精华点,150-250字符,包括研究的目,关键的创新点和意义;研究的成果。独立成文。摘要开头不要重复论文。字数按照期刊要求控制。摘要写得好坏就显得尤其重要, 它会直接影响全文被人阅读、引用机会的多少。

摘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尽量不用“我们”“笔者”“本文”等词语,也不宜出现“本文”“作者”“本课题”等表述,不用问句、感叹句等。避免出现“对……具有重大意义”或“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等不切实际的拔高类的套语。

2.4 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最能代表论文内容的词汇或词组。标注关键词的目的在于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选取原则是要能反映文献主题内容。不要用怪词,可以从标题中的选用合适的词汇。关键词一般为3 ~ 8 个,置于摘要的下方,词之间以空格或分号隔开。

2.5 引言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语、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等,一般独立成段。引言主要有以下内容: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现存的研究空白点和价值;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等等。单篇图书馆学术论文的引言不宜过长,一般在500 字左右。引言要力争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研究背景、前人成果等,使读者一目了然; 同时要引出话题———以此反映出作者前期资料收集的详备和研究思路的清晰。

2.6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用词要准确, 不能出现模拟两可的词汇和语句。

正文及整篇文章要按结构内容划分层次,每个层次还有小标题。同一级标题应反映同一层次的内容, 一般宜用类别相近的词组作小标题。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码, 不同层次的两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结构上,论证要逐层推进,有条不紊,思路清晰。

气质性格决定论文,文如其人,对文字敬畏,字斟句酌,写作带着一个人的性灵之气,字词生成精神心性气质。语言、修辞其实反映的是作者的人文素养,从语言的角度看,撰写论文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切忌生搬硬套外文术语和网络新词。句式的欧化,生吞活剥国外的学术理论,不符合汉语的规范,强行引用网络热词、流行短语,生搬硬套这种做法尤不足取,缺乏学术的严肃性、理论性和深邃性。

第二,注意表达的肯定性。图书馆学术论文的核心是作出论断,因此强调语言的肯定。无论是肯定、否定,都要有依据,应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是”等过于含糊的词语。

2.7结论或结语

结论是全文研究成果的总述,是全文分析论证的必然结果。主要包括: 阐述全文所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说明的问题以及具有哪些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如果所论问题不宜作结论或者很难作出明确的结论,也可写成结语的形式,结语通常阐述本文研究的成果及遗留问题,并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等,一般只用一个自然段即可。

2.8 注释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程度,体现研究者的学术功底。所选用的参考文献尽可能来自于高水准的期刊论文和高质量的出版物,这一点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视野;尽可能是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广泛调查、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做到准确无误,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不能“伪引”,与论文主题牵强附会。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3

[关键词]数字文学 文学理论 文本 超文本小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48-02

文本(text)原指编织之意,引入文学理论中是指文学书写符号的织体(fabric)。20世纪前的传统文论用得更多的是“作品”而不是“文本”,文本被引入文学理论带有浓厚的“以文为本”的意味,但是很多时候在强调文本的独立性的同时也阻断了文本与生活情境的连续性,造成了对文本这个概念的僵化理解。

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的重要转折,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强调用科学实证方法研究诗歌,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认为要切断诗歌和作者以及读者的联系,把注意力放到诗歌自身的文本结构上才能实现科学的研究。茨・托多罗夫说:“形式主义者认为,不能根据作家生平、也不能根据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分析来解释一部作品。”[1]这意味着文本的封闭性和独立性正是对它的科学研究的保证。新批评派也有类似的主张,即注重对文本自身进行研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的两篇文章《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最能体现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所谓“意图谬见”,即他们认为文学研究要抛开作者的意图,宣称“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2];“感受谬见”是指要进一步把读者对文本的感受驳斥为一种谬见,感受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混淆了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通过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切断了文学文本和作者以及读者的联系,也就使文学批评集中在对文本自身的词语、语义、句法、结构等的研究上。结构主义文论将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结构主义文论更倾向于寻找文本各种因素下隐藏的深层关系。比如,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各个民族和国家不同的神话表面之下隐含着一些相同的关系和结构,因此他主张“对每个神话分别进行分析,把故事分解成尽可能短的句子”,[3]然后通过横竖排列寻找其中的二元关系。这种结构主义神话学暗示了相同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文本组织,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不同的文本组织其实都具有相同的或者固定的意义和结构关系,而不管文本的具体语境和历史如何。

罗兰・巴特为后结构主义文本观打开了大门,代表了当代西方文论在文本上的新看法。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巴特从7个方面列举了文本和作品的区别:(1)文本应不再被视为一种确定的客体;(2)文本不能理解为等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或类型的简单分割;(3)文本常常是指所指的无限延迟,文本是一种延宕;(4)文本是复数,它能够获得意义的复合;(5)作品是在一个确定的过程中把握到的,它要受外部世界(如种族、历史)、作品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作者的认定来决定作品,文本却不需要这些关系的担保;(6)作品一般是作为阅读的消费对象,而文本要求读者主动地合作,不仅是阅读,还是写作;(7)文本的阅读是享乐和愉悦。[4]巴特的文本观打破了那种视文本为符号的固定织体的观念,与列维-斯特劳斯寻找不同文本背后相同的结构和意义不同,罗兰・巴特把文本视为“可写”的,也就是说文本在与作者脱离后就成为邀请读者参与其自身建构的存在,文本不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而成为开放的语言游戏的场所。在后来的《恋人絮语》中,巴特强调了“情境”在文本中的重要性,他说情境从词源上看是东跑西颠的动作,应该从体操或舞蹈的角度去把握,而不是对静止对象的凝神观照。当人们在稍纵即逝的语流中辨认过去曾经阅读过、听说过或感受过的某种东西时,种种情境便会显现出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与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派和结构主义竭力把文本和现实情境分离不同,文本在巴特这里又开始和现实情境相结合,但是和20世纪之前的传统文论强调文本是反映情境的固定织体不同,文本在巴特那里是情境化的嬉戏,它尽力追逐情境化的戏剧场景,就像脑海中倏忽闪现的情景那样漫流四射。

我国现今的文学理论教材使用的文学文本这个概念,主要采纳的是西方传统文论和20世纪前期文论关于文本的界定,即把文本视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固定织体,而文本的开放性和情境化的特征则大多被忽视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学理论教程需要一个可以对之进行分析的稳定对象,罗兰・巴特提出的开放的文本观虽然诱人,但是过于强调动态性的特征而很难成为分析的对象。

现今数字文学的出现为这种开放性文本观的教学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CD-ROM、U盘等为基础的硬件载体为文本分析提供了稳定的对象;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载体传达的超文本小说、互动文学、多媒体文学等新的文学类型又为教学双方体验开放性文本提供了条件。比如超文本(Hypertext),指的是运用超链接将不同文本块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迈克尔・乔伊斯1987年创作的《下午,一个故事》通常被视为第一本超文本小说,这部超文本小说由539个段落和951个链接构成,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在早晨去工作途中目睹一场车祸的故事。但是这部超文本小说并不是按照传统小说那样安排好固定情节结构等待读者去阅读,而是把小说分成了539个段落并在这些段落之间提供了951个超链接,读者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链接进行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顺序和段落的组合。这就好比把小说分成一副牌,每一次把牌打乱之后阅读,每次看到的故事也就不相同。

超链接的运用,使超文本小说的文本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文本结构的非序列性。泰德・尼尔森对“超文本”有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关于‘超文本’,我指的是非序列性的写作――文本相互交叉并允许读者自由选择,最好是在交互性的屏幕上进行阅读。根据一般的构想,这是一系列通过链接而联系在一起的文本块,这些链接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路径。”[5]在超文本小说中,所谓非序列性也就是说事件之间并不遵循时间的顺序,每次阅读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秩序。可见超文本小说实现的是真正文本结构上的开放性,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学的那种想象上的空白点。

二是读者阅读的参与性。任何文学活动都缺少不了读者的参与,这是在接受美学出现以后就成为几乎常识的文学原理。但正如上文提到,在接受美学那里读者的参与大多是以想象性地填补空白为特点的,并没有改变文学文本自身的结构。超文本小说除了想象性的参与,读者甚至可以改变文本自身的结构。在超文本文学中,“读者成了作者”是广为人知的观点,由于读者参与了文本自身结构的构成,使得传统文学中作者和读者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模糊,读者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作者的角色,他不仅阅读文本,也重组文本,改变文本。

三是作者写作的高技术化。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出现,高技术化是贯穿数字文学活动整个过程的突出特点。在数字化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技术已经不仅仅像在传统文学中那样被视为一种写作工具了,而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合作者。有学者提出赛博格作者(cyborg author)这个名词来描述这种人机协作的新型作者。人机结合为新型的表达和文学交流开辟了可能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作者通过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活动中的人机协作现象将会成为今后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我们看到在这个例子中,文本不再是凝固的织体状态,而是被不断地打断又在阅读中不断地形成新的结构,文本结构的形成是要依赖于现实情境的――读者的选择。如果我们能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运用这种超文本小说的例子,那么传统的文本概念将会改观,并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参与和共同创造。文本不再是冷冰冰的被分析的对象,而是在师生交流情境中不断被打破和不断重组的开放性文本。继续发掘数字文学在教学中的潜力和价值,是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茨・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C].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黄锡光等译.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4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个性化教学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那么,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作为教师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呢?

1.利用大数据的规模性了解学生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鲜明的个性,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大数据的特征之一就是规模性,规模性指的是巨大的数据量以及数据规模的完整性。因而,教师完全可以凭借数据库中巨大、完整的数据了解学生诸如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等数据。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发展情况,才能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进步。

2.利用大数据的高速性营造和谐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让思维的火花翻新,让智慧的结晶生辉,让课堂百花齐放,形成师生互相尊重与信任的氛围,这应该是最理想的课堂状态。大数据的特征之二就是高速性,高速性指的是数据流和大数据的移动性,现实中则体现在对“实时性”的需求上,即能在第一时间抓住重要事件的发生信息。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这一特征,时时关注学生多样性学习动态,包括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探究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实时鼓励,对有误解偏差的要实时纠正,对有需要完善的要实时补充,如此,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学习。

3.利用大数据的多样性选择学习方式。

个性化教学的落脚点是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学习策略、学习倾向的总和。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而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数据的多样性,指的是有多种途径来源的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互联网时代,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成一个整体,这意味着数据的种类变得繁多,除了简单的文本信息外,还可以对传感器数据、音频、视频、日志文件进行点击,获取可用的信息。这个时候,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感兴趣的数据,个人或小组均可,开始或自主或合作的探究学习,完成学习目标,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4.利用大数据的价值性落下点“睛”之笔。

任何学生的学习活动终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唯有这样,方能醍醐灌顶,学有大成。互联网女皇marrymeeker在2012年论及互联网发展趋势中,用生动的图像来描述大数据的价值性:一幅是整整齐齐的稻草堆,另一幅是稻草堆中一根缝衣针的特写。寓意是通过大数据的帮助,可以在稻草堆中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缝衣针,这就是大数据的价值性。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价值性,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难点予以解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状况予以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予以拓展。

二、个性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忌从数据化回到数字化。

数据化和数字化的区别在于,通过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并理解一个学生,而通过数字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学生的表象,这对学生的发展是绝对没有好处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一部分教师注重应试教育,看分识人,唯分对人,不习惯、也不喜欢看数据评价,这便与大数据时代下个性化教学相悖了。

2.个性化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5

关键词:文学艺术 审美 变革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0-0095-02

作者简介:杨君谊(1989―),山东滨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陶瓷。

雷万鑫(1989―),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学。

一、汉朝诗赋的浪漫大气

西汉时期,文学作品以赋、乐府诗歌为代表。赋是两汉时期受先秦骚体和诸子散文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汉赋在创作技法上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汉代的文学作品深受战国时期楚国的影响,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浪漫而又神秘的色彩。在这一时期,汉代的文学作品多表现大汉盛世,内容较为丰满,但又不失天真烂漫的传统。汉代文学的另一种表现是浑厚大气,这与西汉国力的强盛密不可分,这在文学中的反映是张扬大气,趾高气昂,注重文学意境的表现,而忽略具体细节的描绘。像《大风歌》所描写的就是这一时期雄浑壮烈的景象,与汉代的文学特征一脉相承。汉代的乐府诗歌有许多题材来自于民间,在内容上所呈现的也是民间生活的乐趣,形式贴近百姓,为当时人所喜爱。四川出土过说唱俑,造型生动,说与唱相结合,生动地反映出汉代诗歌的发展。当时的诗歌有很多是作为音乐唱出来的,所以这一时期民间形成了以说唱的形式来表现诗歌的内容的风俗,而这件汉代说唱俑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见证文物。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独立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战乱,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的文人大多消极避世,其中最早的建安七子,文采卓著,所呈现的既有浪漫情调,也有个人英雄色彩。这一时期的真正代表还应是竹林七贤,他们大多放浪不羁,写出许多名篇著作。在这一时期,由于豪门大族把握政权,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许多文人雅士闭门不出,专做学问。在这一时期,文学也脱离经学的束缚,而成为独立的艺术。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所表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学意识,以这一时期的文人为代表,描写的文学景象多豪放不羁、消极避世,与秦汉时期的文学审美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像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一般,魏晋南北朝文人避世的心态比比皆是。在这一时期,佛教文学也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像敦煌莫高窟所发现的敦煌文书就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情况的反映,由于战火连绵,人们不得不借助宗教来寄托个人的理想,佛教文学是这一时期的鲜明写照。这在南北朝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是比较消极的,这与魏晋南北朝的主流审美意识密不可分。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文学也真正意义上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唐诗的繁荣与博大

进入唐代大一统社会后,由于社会高度发展,文学也呈现出繁荣局面。由于政府的广为提倡,诗歌在上层文人中间广为盛行,并诞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在民间也形成了喜爱作诗的传统,除了这些大家以外,民间诗人也比比皆是,像“人归千里来,心通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航逐便风”就是民间题材的五言律诗,对仗工整,词句优美,表现出民间诗人不为仕途而担忧,自由通达的人生观。又如“客来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通俗易懂,作诗者并没有较深的文学功底,写得通俗易懂,也表现出下层民众对诗歌的热爱。唐代诗歌流派众多,浪漫的、婉约的,这一时期的诗文多为民间工匠创作,其中也不乏佳作,但总体而言,还是以表现民间生活为主,充分体现出了唐人热爱诗歌的时代风气。

四、宋词之含蓄婉约

进入宋代,由于政府重文抑武的政策,文学在这一时期得以大力发展,并且像唐代一样,诞生了这一时期的特色文学样式――宋词。宋词集文学与音乐特点于一身,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文学特征。坡、李清照是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宋代的主流审美特征是含蓄内敛,由于道教的发展,清心寡欲的审美情调主导着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念。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有着一种淡雅、静谧的情调。在民间,也不乏词人,磁州窑瓷枕上录着吴激的《人月圆》词一首:“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如梦,仙肌胜雪,云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这首词就表现了诗人眷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将这首词写在瓷枕之上,表明了宋代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再如,民间窑工所创的“曾醉桃源西宴,花落水晶宫殿。一枕梦初惊,人世光阴如电。飞雁,飞雁,不见当年人面”也有很强的文学功底,词句优美,语言生动,寄托了词人的哀思。磁州窑是宋代著名窑口,生产的产品主要投向民间,所以这一时期瓷器上的文学创作也是宋代文学高度发展的一个缩影。

五、元明清的世俗化文学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6

系 别

年级专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翻译

翻译题目

系 别

年级专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 有害气体检测与控制电路设计

系 别

年级专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目录(顶部居中、小二号黑体加粗)

(空二行)

内容提要(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引言(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一、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

二、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 …………………………页码(小四号宋体)

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二)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

结论(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注释(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空一行)

论文(设计)题目(居中、小二号黑体加粗)

(空一行)

[内容摘要](空二格,五号楷体加粗)内容(五号楷体,150-300字)

(空一行)

[关键词] (空二格,五号楷体加粗)关键词内容(五号楷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一般3—5个,最多不超过8个)

(空一行)

一、(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一)(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1、(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加粗)

(1)(四级标题)小四号宋体

(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下同)

┉┉┉┉┉┉┉┉

二、(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空一行)

结论(四号黑体加粗)(根据需要)

结论具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空二行)

注释(空二格,五号楷体加粗) (根据需要)

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做必要的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①、②”表示(空二格五号楷体)

(空一行)

参考文献(顶格,五号楷体加粗)

参考文献具体内容(空二格,用五号楷体)

1.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

[序号]作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期刊文集[j]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n]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子:[1]王彦.保险会计诚信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 2005,(5):45—46

次数 指 导 意 见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定稿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 导 过 程 记 录

毕 业 论 文 评 审 表

指导教师

评 语

成绩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

初审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系复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教务处

终审意见

(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