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件范例

小学语文课件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1

摘要: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新视点,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把信息技术作为目前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工具,是教学理念提升的标志。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基本特点,就能从理论的高度对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从而有效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不同时段运用信息技术,从教学资源的创设、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式的多样、教学情感的激发等方面把握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就能开阔教学的思路和领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化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取语文知识,感受语文带来的乐趣。在信息化环境下,要将多媒体、计算机等逐渐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舒适、轻松的课堂环境,并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化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客观需求,语文教材实质上就是教学案例,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与产品,不仅能给予学生直观的阅读感受,还能培养学生的认知写作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对语文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完善。我国教学资源整体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教学资源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发达城市信息化技术发展快,信息化技术与教学事业能够保持同步发展,但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在教育领域应用信息化技术才刚刚起步,一些更落后的农村,信息化教学无从谈起。因此,针对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让信息化教学走进课堂显得十分必要。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靠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黑板开展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中国教学受到巨大的打击。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相对偏低。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创造个动态的、直观的、形象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与课程整合的联系与区别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目前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大家也在积极探究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从有效教学理念内涵来讲,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呈现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性。如果真正在教学中使这四个方面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落实,那“有效教学”就能得以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就能达到。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提升教学的有效工具,也成为目前大家共同关注并积极探究的话题。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创新了学习的形式,从不同程度辅助了课堂教学,这符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从整合的空间看,主要是课堂教学,不管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还是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无论是知识的拓展,还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都离不开课堂这一特定环境。因此,教师的主要着眼点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空间里,虽说有效果,但其单一性的弊端显而易见。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也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时段,还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实践活动等不同内容。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体制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一条基本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体现在课前的教学设计和课后的交流指导。教师是先于学生的学习者,不仅要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实质和要求,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特点,而且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都是由教师事先进行预设,学生只是在教师实施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即教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导者。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课中,也要关注课前和课后,这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应着重研究的问题。比起课堂教学的课程整合,其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提升教学效果的空间也更大。因此,课程整合只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它的全部,不能用课程整合来替代。

三、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另一方面,扩大知识视野、丰富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等。提高学生学习绩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同时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但从教学的过程看,教师的着力点在课前,主要借助信息技术有效进行教学预设,勾画完美的教学愿景。课中是教师和学生以和谐、互动的对话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课后主要是学生努力,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实践性作业,体验生活和知识的应用过程,从而形成技能。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选用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科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讲,要实施教学活动,首先必须进行计划和安排,而计划和安排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就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的研究和预设,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师的教学预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要学会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形成怎样的价值取向;教学中采取怎样的形式,设计哪些环节,重点、难点怎样突破摘 要: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课改环境等,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有一个较为详尽的预设。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形成,要经过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对个人经验的拓展,更要借助信息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依据教科书,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大量浏览相关网站,发现和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课程资源,并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课堂教学内容厚重、完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一个教师的成长,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积累起来的。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是迅速走向成熟的便捷通道。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设计,输入相关的课题,许多好的教学设计就会呈现。教师可以学习别人的设计思路,选取其中的环节或方法,参考作业设计,甚至一些导语、过渡语都可以拿来用。这样,不断学习和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会大大增强,教学流程日趋完善,使有效教学成为一种可能。

四、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实践

在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语文课堂中的信息资源、内容等进行有机整合。应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的整合过程如下:

1.合理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前提,要求语文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熟练掌握课件设计软件与技术,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语文课件的制作需要多媒体素材的支持,素材是完成教学课件的基本元素。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语文课件的制作首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挥图像、声音、视频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②语文教学课件应该具备很强的科学性,无论从课件布局、内容分布,还是课件的视听形象、人机界面等都需要仔细安排、周密考虑。③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素材类型的选择和描述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恰当、有利。恰当的素材表现形式是制作好课件的基础,是多媒体素材优化组合的前提,是教学过程优化的有力保障。要求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不能繁琐,更不能花哨,呈现信息的容量要适当。

2.合理规划信息化语文课堂

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技术与产品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与手段,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信息化环境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当指挥者、组织者,其应该以人为本,熟悉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的应用,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

3.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的注意事项

在信息化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语文学科自身具有很强的人文、工具等特点,在应用信息化技术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教学的现代性,还要突出语文学科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②在课堂教学中要在遵循学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对个别的重点、难点知识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手段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增强学生的听课效果。

五、信息化环境下提高了学生了整体学习效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的出现,培养新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信息技术课应教会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比如通过网上浏览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电子读物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

2.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网络资源的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为学生的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猫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就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教学的结合就是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式阅读与写作。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借助于电子邮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学习,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来实现一个班的学生与另一个班、另一个学校甚至另一个国家的学生交换意见、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教育教学领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当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教学模式是基于普遍、大量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只有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当前的教学改革才能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金瑛贺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第二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构建与运用

摘要:

由于社会功利性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校园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技能、轻综合素养”等许多现象,致使课程教学长期处于“半空化”“悬浮式”运行状态以及“高投入、低产出、低层次发展”的不良之势。在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感召下,它们正逐步走向“自然化”“田野式”的本色回归之路,并且在坚持“当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进下,重新强调和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素养的综合性培养,从而切实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教学大门。立足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就有效性策略的构建及其运用等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素养培养 有效教学策略 构建与运用

现代认知学认为,人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两者犹如一体两翼、缺一不可,而且二者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分则互损、合则共荣。理论和实践表明,就小学语文课程来说,只有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始终坚持以主体性、情趣性、生活化、自主性、激励性、个性化等策略为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才能在循循善诱和潜移默化活动中赢得有效性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性阐述。

一、以主体性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鲜明确立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关系,并倡导开展以能力素养为核心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为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发展既奠定了基调又指明了方向。众所周知,衡量有效教学的上位标准,并不是指“花最少时间教最多内容”,而是在于“历经主导教学后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正因为如此,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努力把“教师”角色转化为“导师”角色,把“教学”行为转化为“导学”行为,以切实尊重和突出主体学习地位,为培养学生的自我进取意识和主体学习能力提供最大化发展时空,从而为促进其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因此,无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巩固环节,无论课程主题还是拓展延伸环节,无论授业解惑还是课程评价环节,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为根本标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化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的教育教学目标。否则,一切都是徒劳无益或事倍功半。

二、以情趣性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至少不是一种完美的教育。”“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以兴趣和喜好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活动,对于“唯情趣一族”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和依赖性。比如《长江之歌》,这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主题曲歌词。只有心中有情、胸有意境,才能感悟其气势宏伟、舒展起伏的旋律之美,反之亦然。如果光靠教师的语言描述,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鉴于此,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技术音像和谐、直观形象的独特优势,一边演示长江滚滚东流、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同时播放其声情并茂、激荡人心的优美旋律,为学生传递并铺设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心境,从中赢得寓教于乐且事半功倍、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应。前后两相比较,其效果孰优孰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以生活化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是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的魅力和活力所在。积极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活动,既可为学科内容及其课程实践提供丰富涵养和有效滋补,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以语文读写教学为例:首先要立足校园生活,能让小学生在童真童趣感悟中有效促进个性化读写。如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喜闻乐见的大课间活动,精彩纷呈的文体娱乐PK,趣味浓郁的班队活动,丰富多元的课外“悦读”等。第二要立足家庭生活,能让小学生在亲情温馨感悟中有效促进个性化读写。第三要立足社会生活,能让小学生在时事热点感悟中有效促进个性化读写。第四要立足自然生活,能让小学生在妙景奇趣感悟中有效促进个性化读写。如春光明媚之中,与鲜花媲美,为小鸟搭窝;骄阳似火之际,听金蝉高歌,享绿荫送爽;天高云淡之时,赏落叶纷纷,品硕果香甜;雨雪翩然之日,感天地之气,吟落红之美。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自然是一部“绿色的课本”。

四、以自主化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授人以鱼,可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能保一世无忧。”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教学相长来说,开展自主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对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战略战术之举,也是新课程素质教学的应有之义。比如《哪吒闹海》教学: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影视或动漫情境,以重新唤起小学生对自己偶像级人物形象的学习情趣和崇敬意识;其次出示自学目标———1.哪吒为什么要闹海?是自己闹着玩的,还是有什么想法的呢?2.哪吒如何“闹”海的?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哪吒英勇善战动作的词语来体会。3.哪吒闹海的结果怎样呢?再次,让小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元,可通读全文后合作探究,也可边读边讨论。教师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下给予适时适量地引导、启发和点拨。最后在集体性交流中逐一完成上述所提问题,师生进一步梳理、总结和提炼。整个过程中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既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又增强其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

五、以激励性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有人说:“给学生一次机会,他就会给你一个奇迹。”“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丰富养料。”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有许多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学生所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性化差异。有鉴于此,作为备受信赖的“教父教母”,我们不能“拒绝”“淘汰”和“选择”,而是应当本着“众生平等、整体推进”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一方面积极有效地开展因材施教活动,另一方面给予因人而异的激励性评价,切不可采取“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用一根尺子量人”,否则非但谈不上教学“有效”,很可能会因此而挫伤部分孩子那“幼小稚嫩的心灵”。比如,对于上文《哪吒闹海》中的几个问题,有的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全面甚至精彩地回答,而有些学生只能借助“课本语言”来回答部分。对于前者理当褒扬,后者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六、以个性化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业内人士说:“孩子在上学前就像一个问号,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多问;小学毕业后则变成了句号,似乎什么都不需再问了。”学校教育是一项情感艺术实践工程。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无限的发展潜能,他们的“个性化特征”究竟从何而来呢?正确答案是来自于教育者的有效“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中,有一位小学生突然提问:“狼和狐狸是很聪明的动物,可是它们为什么总在寓言和童话故事中被说成是不好的角色呢?”“就请你向大家说出自己的理由。”“《动物世界》中说,狼是一种非常团结的动物,它绝不会在同类受伤的时候独自逃跑。公狼对怀孕后的母狼还有自己的狼崽子用心保护着,说明它们的责任意识很强。还有狼善于集体性攻放,它们的合作意识也是不多见的……”“你不仅见多识广,而且善于思考。这就像我们人一样,有优点就该表扬,有缺点就该批评……”一席话说得大家都非常激动!

七、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是一项知易行难的实践性课题。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而且非常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这不仅是对教师责任意识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反映,也是考量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应当为之贡献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精神力量。

作者:张惠英 单位:江苏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摘要:

有效教学是教育界永不过时的话题,知识是不会落后,但是教学方法却不能一成不变。本文认为,教师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强化师资力量,教师授课更有效;二、阅读资源综合化,有效的知识来源;三、学习方式多样化,有效地获取知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性 教学方法 资源 阅读引言

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它教会了我们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更清楚地认知万物。它是我们与世界乃至宇宙沟通的媒介。学好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小学时期的有效地语文教育便是整个知识大厦的基石。教学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有效的教学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的。

一、强化师资力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广泛为后人所传诵,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切切实实地做到呢?教师是一个伟大而辛苦的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中国现代教育仍然存在显著的不公平现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源质量本来就不好,师资力量更是软肋。加上社会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小学教育作为教学界的门槛,自然少不了被人踩踏。儿童身心处于发育初期,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并施以正确有效地教学方法。尤其是小学语文这门课,孩子还小的时候,能让他从一张白纸,变得能掌握语文基本素养。现实是,身为教师却总是一味地抱怨“对牛弹琴”,可什么样的牛能从早晨到晚上一动不动地端坐在教室里,而且还一遍遍咀嚼那些味同嚼蜡的“知识”?身为教师,只是利用自己的威严,用家长和惩罚来让他们乖乖听话;除了无休无止的考试和无边无尽的作业,我们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时间去追寻梦想。教师应当是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教学的作用部分。教师应恪尽职守,将自己知道的一切教授给学生,只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培养新的园丁时,要注意整个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光是拥有一肚子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二、阅读资源综合化

学习语文,课内课外都不能偏废。学校可以通过评选优秀班级和学生、推荐及征集优秀阅读材料、征文读后感,来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有效的课外阅读中。一方面,学校的阅览室、图书馆和公共板报以及班级书库的图书要及时更新,为学生提供有用有吸引力的书源,并保证能正常借读。另一方面,有了丰富的阅读经历和知识积累,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表达自己。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结对阅读、写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教给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课外阅读,专门用于课外阅读指导和独立阅读。课外阅读指导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查阅资料,鼓励阅读课后讨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列出各年级学生课后必读书目,利用各种机会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摘抄,每天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正确有效的阅读习惯,让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心态、性格。

三、学习方式多样化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上课讲的唾沫横飞,学生只是正襟危坐,没有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老师讲的再多也没用,只有让学生实际参与进来,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和思考,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当代应试教育迫在眉睫,如此就要少重复课本内容,少给学生灌输似是而非的标准答案,因为这些东西除了能拿到一纸漂亮的分数外,便再无其他用途。不要忘记语文是一门语言,英语都讲究听说读写,语文更不例外。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把死记硬背和不停地抄写的时间拿来多练多读多说多写。

(一)多练

勤能补拙是良药,一分辛苦一分才。识字、写字、阅读、作文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当前语文课上都是师生在说,课上少有练习的机会。同时在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学生便失去了许多读书的自由和消化吸收的时间。这个方面可以借鉴数学课堂和英语学习的做法,多给学生现学现用的机会。课堂上进行课后题的练习,巩固知识,检查正误,让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得到及时的弥补。

(二)多读

“读”不单单指阅读,也可以指大声地朗读。汉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十足。大声朗诵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汉语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搜集整理一些经典的诗词歌赋、儿歌、外国诗集美文(泰戈尔、普希金、叶芝等)。传统的四书五经还有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不再要求硬性规定背诵,应该点到为止较好。

(三)多说

语言是交流的手段,说和读不同的是,读是将知识收为己用,而说则是阐述事物或表达自己的过程。课堂回答问题和提问都是十分值得提倡的,这是反馈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最直接的方式。勇敢表达自己勤于与老师同学交流,能提高思维的缜密度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工作就是设计合理的问题,对学生循循善诱,鼓舞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多说。

(四)多写

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感到很棘手,写作好的学生一点就通,不用多费舌。而不太擅长写作的学生则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去教导。小学生容易对重要但自己又不太擅长的任务产生畏惧和逃避行为,这对以后的发展有潜在的影响。多写不限定只写写作文,可以进行随堂练笔,文章大纲,快速作文等,这都是在课堂上可以完成的,课后还可以有实用文的练笔,比如通知假条日程安排之类的。

四、总结

为了实现有效的小学教育,方法到是层出不穷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实中,让学生真正受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方法都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只有,将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才能看到效果和其不足之处。

作者:关丽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法特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志明.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52-53.

[2]李佳露.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05:90.

[3]蒋永祥.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3,74:42.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2

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目标不清楚、教学模式不适用、教学方法不灵活等等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群体个性化需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管理扁平化;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平衡。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为调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笔者了选取Y市S小学的小学语文教师100名,小学生15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利用spass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探析。这样可以大概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和教学情况。

1.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楚。德国教育学家第斯惠指出:语文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目标是提升语文学习效率的核心因素。但是目前大约有42%的小学语文教师,表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大约有31%的教师,表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顺利通过学校的考试;大约有27%的教师,表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答案显然是各人觉得各人有道理,每个认为不同想法的老师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教学。

1.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适用。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注重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的应用,导致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视频的制作和挑选上,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有的老师甚至不惜把几乎所有的课程都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授课。全然不顾及学生对此的看法和上课学习的接受情况。以至于一直以来这个误区就是硬生生塞给学生,老师成为了专制的霸权主义者。经过访问,目前大约有37%的小学生对语文教师在教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情况,表示不满意。大约有42%的小学生对语文教师在教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情况,表示不满意。大约有21%的小学生对语文教师在教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情况,表示不满意。可见,老师认为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不是一味的适用,也不是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

1.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灵活。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会大大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而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切合实际。经过调查发现,大约有58%的小学生感觉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太单一、古板。大约有28%的学生对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还满意,大约有14%的学生喜欢现在的教学方式。此外,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利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简单阅读语文课本。很多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是比较被动的接受。因此,语文教学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2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策略

2.1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针对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学业成败中的归因障碍而设计干预计划,进行归因训练,这样可以直接改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使学生接受成长性的挫折教育。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勤奋程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经常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学生高效学习的信心。

2.2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由于语文学科特性,导致部分感性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晦涩难懂的语文学概念和内涵。语文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外实践的活动,为小学生提供客观事物的真实面目,让全体小学生在丰富实践中协同多种感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摸准语文学习教学的起点及预期可能的制高点,在备课时超前准备,实现分层渐进,才能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语文学习教学效率,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

2.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管理扁平化。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增量、盘活了教育资源的存量,实现学习者自由选择的权益。教师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一些创意和想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很便捷地创造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再现语文课本各章节的知识框架,实现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直观化,进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成知识网、流程图和概念图。这样,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微课,就可以实现课堂管理的扁平化。

2.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平衡。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建立了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其多方面素质,帮助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相信自我。而多元评价策略是指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励、肯定、鼓励和赞扬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所以,小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多维互评,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考试成绩、学习成就,更要培养学生多层次、多元化的才能,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平衡。

作者:骆惠丽 单位:河源市龙川县新城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3

1.1语文教师应从思想上正确对待信息技术的使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事物,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一些教师因为思想保守,排斥新事物,不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即便在课堂上使用,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草草了事;还有一部分教师正好相反,因为对于信息技术比较熟悉,而过于依赖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以至于不认真备课,把讲课变成了观看视频。

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从思想上没有认真对待的表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我们仅仅要把它做为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既要认真学习使用,也不能把它作为课堂的主导。

1.2多种媒体要交叉运用

信息化教学媒体要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配合,传统教学媒体比较死板,而电教媒体具有生动、形像、综合视听效果等特点,但如果课堂上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学生听觉和视觉的疲劳,而且声像的强刺激,也会影响学生的思考。如果和传统媒体搭配使用,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采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提供的图像信息由多媒体演示,而学习过程中的一般文字信息在黑板上板书。这样,学生的视觉就有一个调节的过程,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

1.3信息技术使用中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

目前的很多多媒体教学课件,看准了计算机出图迅速、图像声音富有色彩以及化静为动的功能,在一些可以不出现图像的地方出示图像,视频、图像泛滥成灾,画面虽然是无懈可击,但是其课件本身过于花哨,这样做无疑过分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对抽象思维的训练。同时,“学生容易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养成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左右脑得不到充分地挖掘开发”,并且画面过于花哨,使学生的精力有所分散,不利于知识的强化记忆。

1.4利用计算机交互性特点,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特别强调“对话”,一个优秀的语文课件一定要注重交互性,有效地促进人机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多重交互中实现意义建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做到这一点,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加强情景的设置,在课件中多设置问题,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时间,让媒体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工具。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方式

2.1对幻灯片的应用

幻灯片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它可以把教学中需要的视觉材料放大呈现在银幕上,形、色、光齐备,影像清晰、稳定、还可以以静态的方式表现事物的特征,把事物的形象、构造的细部放大,便于学生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比较和分析。它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知识。

例如:有位老师讲《富饶的西沙群岛》,运用幻灯片教学,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文第三自然段写道“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放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第四自然段写道:“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教师运用多张幻灯片放映出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课文中句子的意思,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珊瑚的语句有形象直观的感受。放映海滩上千奇百怪的贝壳,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对于喜欢贝壳的学上来说,看到这些美丽的贝壳,更易激起他们的学习情趣,让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课文,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2.2对录像的应用

录像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手段。利用录像进行教学的可以配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解分析,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与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吸引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小学语文《荷花》一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播放有关荷花各种形态的录像片段,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描写有更为生动直接的感受,对荷花的优美姿态和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更为具体深切的体会。

2.3对语音实验室的应用

语音实验室及较之以幻灯、投影等,是更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小单元,教师就像一个机构的控制中心,管理和调控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活动动态。利用语音实验室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环境,教师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或学生之间进行分组对话,或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或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或自己进行独立学习,都可以不受别人的影响。有利于教师分类指导,个别教学,因材施教。在语音实验室上课,教师即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直接对学个人进行指导,这完全根据学习的需要来定。在学生自由活动时,教师通过屏幕所显示的信息,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得到信息的反馈。

2.4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软件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2.4.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

CAI课件可以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具有直观性、多变性、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如一位教师教学《九寨沟》。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课件展示的是九寨沟的美妙风光:高耸的雪峰、斑驳的湖泊、茂密的森林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临其境。

2.4.2可以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多媒体课件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同步进行。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观察事物还不够全面,所以学习中常常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多媒体课件的这个优势,就位学生的观察提供了丰富的表像,便于学生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有效的难点,化难为易。

2.4.3人机交互,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人机交互是CAI教学较传统教学最根本的优势所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如在网络教室上课,让学生用机上网,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通过“个别教学”予以帮助、解决和评价。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人机、生生、师生之间的立体化交互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可对学生进行出题测试评价,让学生欣赏精彩的题目、段落和精彩的语句,让学生在网上绘制出图画,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等。

2.5网络教学的应用

网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它通过网页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教学信息,将一堂将授型的课共享成另外一个课堂的形式。它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以下应用方式。

2.5.1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小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查阅学习资料,阅读儿童读物,观看动画,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动画片等。网络课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活动空间。

2.5.2语文课程资源的共享

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加强亲密合作,密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伙伴关系,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现代意识。

2.5.3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网络教学的特点符合国家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教学就是指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式学习作为主要学方式的教学活动。探究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来说,他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它立足于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结论,探究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的思维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网络教学为学生的探究和探究向深度广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进行浅析

一、引言

新课改理念的出现,其实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必须要发生转变,从而也才更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而言,自身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学习能力也更是得到了有效提高。相信只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将很快得到构建。

二、关于高效课堂的基本定义

所谓“高效课堂”,其实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受益量,通俗而言,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即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程度,一般表现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途径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更注重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以《乌鸦喝水》这篇小学课文为例,在教学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发现很多学生对于“鸟”和“乌”,“喝”和“渴”的书写,拼读都存在混淆。于是,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乌”表示黑色,且“乌”比“鸟”少一点,大家可以想象下乌鸦全身都是黑的,是不是很难看到它的眼睛呢?对于“喝、渴”的区别,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喝水”要用嘴巴喝,而且必须把口张大,所以是口字旁,而“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但是想喝水并不一定就是在喝,因此是三点水旁。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时,其巨大想象力也将得到有效地激发。

(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毕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知识,很多学科也都是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教学的。如果学生不具有较强的语文表达能力,其实也体现出学生并没有满足“学以致用”这一新课改要求。以《大江保卫战》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讨,表达热情,就可以提出一些比较实际性的问题,比如:很多乡亲失去了苦心经营的家园,如果你面临着眼前这样的情况,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学生在讨论之后,接着就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帮助灾区人民;发动全班全校同学共同捐款捐物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但能够学有所获,并能够培养助人为乐的善良品质,而且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高。

(三)利用语文课本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一直以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构建高效教育教学课堂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意识,这样面对课文上的很多问题,也才能更有效且及时地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教学《丰碑》这篇课文的时候,文章中就有很多的问题是没有给出直接答案的,为此,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丰碑》中,第一个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那么此时的将军到底在想什么呢?而第二个问题则是每当红军战士穿着军需处长发下的棉衣从这座晶莹的丰碑下经过时,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并不是课文上的,教师只需要根据课文对问题进行延伸,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即可。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时间足够的情况下,还要让小组成员分享讨论的结果。

(四)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高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课堂的构建,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教师教学所使用的方法必定是多样化的,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单一。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清楚了解小蝌蚪的长相,以及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过程,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加强对小蝌蚪的认识,自身的语文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有效激发。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以《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了解学生基本性格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角色分配。对学生而言,深入角色扮演之中,比如:扮演小鸟的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深入体会到失去大树这个朋友的悲伤,而扮演大树的学生,则能够体会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总而言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颠覆,同时也更能有效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四、结语

新课改是时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教学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教学中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加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教育教学课堂中,除了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以外,还应该要意识到提升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惠.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6).

[2]包晓娟,高新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6(10).

[3]张彦红.浅议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农村科技,2016(6).

[4]李玉兰.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5(10).

[5]赵甫,李伟.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5

一、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概述

新课改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主体的变化。传统教学理念,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整个过程中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使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然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整个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极致发挥,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高效课堂,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因此,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理念的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一方面有助于新课改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然而传统教学手段,远远满足不了实际教学要求。因此,有必要教师革新自身教学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旦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教师便可以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由此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基于这一认识,语文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角色扮演两种方式,首先,多媒体辅助教学,其直观、形象特点,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求职欲望,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不断放松心情,并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当中,由此才能让学生获得不一般的体验。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采取角色扮演方式,比如在讲解穷人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由此体会渔夫与妻子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征,以此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具体授课中,需要借助表达技巧,将字、词、句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借助表达技巧,讲解每一知识点,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全面掌握了教学知识点,之后采取通俗易懂的语句阐述知识点,这样才能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由此提升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课堂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情绪,通常情况下,枯燥乏味的语言,势必会让学生昏昏欲睡,自然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教师整堂课使用激昂的语言,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尽可能提升自身字、词、句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6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重新解读教育,重新发现生命价值,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场,进行生态式语文教学。即以促进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尊重语文特有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在课内外广阔的时空,追求人本、文本与生活之本的统一,使小学语文教学更近于质朴、自然的本无休止状态。   1语文营造生态环境,激活学生语文体验   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倾听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师生之间才能建构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语文体验,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学习成长。   1.1自由开放的心态   师生心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师生自由开放的心态可以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从而显示出课堂生机与活力。教师应首先让自己有自由开放的心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发展性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进而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开放的心态,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兴趣和自我选择性,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地悦纳自己并悦纳其他同学或教师。   1.2民主平等的对话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平等对话使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评价的效度得以提高。   1.3彰显独特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个性化教与学魅力四射——多元解读,唤醒自我,凸显创造。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即生态化。而生态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生态的教学尽然是所有的行为有目不转睛于成全生命,满足生命的各种需要。所以,生态课堂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充满尊重、期待、赏识和包容。如此,师生才会在和谐中享受生态的温馨并自然生长,师与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地舒展。   2建构生态课堂,展现学生生命活力   作为课改主战场的课堂,在还师生以“精神”自由上提供了许多可利用的契机和可拓展的空间。我们应努力实现由“讲授场”向“学习场”转变,通过生态课堂的营造,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成为知识、能力、人格融合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化、习惯的培养过程。   2.1生命的课堂   在语文学习中,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能力因有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有了感情才有灵性。如此一来,感情就成了一个场,融入其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技术先进这样的生命课堂,营造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   2.2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   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它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领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我们应将语文课堂营造成一个飘荡着书香的“阅览室”,教师从知识的垄断者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引领学生在自主、自由、自控的阅读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将语文课堂营造成灵性飞扬的“体验场”,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师生、生生互动,一起体验文本的人文内涵,一同领略作者的情思感悟。   2.3创造的课堂   在评议课堂上,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头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我们要引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出发去解读课文,认识世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在课堂上,我们应大力实施个性化教学,注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闪现的智慧火花,依据鲜活的“学性”,顺流而下,随机调控,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港湾,展现学生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   3链接生态社会,丰富学生语文储备   语文学习活动进行的是母语学习,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母语,因此,语文是生态的,是一门生活学科,“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同等”。生态式的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链接起广阔的生活空间,使语文学习拥有丰富的储备。   3.1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   茶饭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读。跳读、快读、品读等都是读书方法;储存、复印、剪贴、摘抄、索引等都是积累方法;立志、治学、处事、休身、精彩片断、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都是分类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渗透、示范、监督。   3.2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家庭语文课堂   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直播中学习新闻写作,在专栏中获取写作材料,当这些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以提高?   3.3在与人交谈中学语文   放学回家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整理地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向老师讲清来龙去脉,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是学习语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道出了与人交谈的重要性。#p#分页标题#e#   4实施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我们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不仅追求评价过程的精确性更追求评价过程的生态性,追求在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信息,进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注重丰富性、多元性和全面性。既关注学习语文的深度和广度,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体验、道德素养等方面内容;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既然重视自我评价,也重视他人评价,包括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7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都发生了变化。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不可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积极创新,转变教学理念,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善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全面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以多媒体的应用为例,这一技术可以以音频、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从而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提升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构建相适应的应用机制。比如,在学习《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地理中国》中节选的“秦朝兵马俑”片段,让学生“看见”兵马俑的实态,“看见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的样子,“看见武士俑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披战甲”的样子,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兵马俑的体格、动作、生态、发型、服饰等,激发学生去了解兵马俑的兴趣,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过,小学语文课堂不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应该辅以口头讲解及板书,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课堂效率。

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不过由于学生年纪尚幼,尚未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需要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循循诱导,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该解决哪些问题,该以何种方式何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到《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课文只是在简单地描写爬山虎的样子,无法把握课文的走向,无法把握文章的脉络,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文章中分别描述了爬山虎的哪些部位?”有的学生回答“叶子”,有的回答“脚”。接着,教师再问学生“叶子颜色怎么变化的?”学生回答说:“一开始是嫩红的,后来变成嫩绿。”然后再问学生:“爬山虎的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相对较难,学生要通过阅读课文才能总结出答案。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梯度,能够让学生更有耐心更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从而清晰地梳理文章脉络,掌握课本知识。

三、把握教学重难点,健全课堂评价机制

在小学语文中,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把握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从而扩大知识范围。在上课时,教师应该分清教学主次,把握好课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对重难点知识详细解析,其他内容稍带过即可,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主要方向,掌握课堂的思想主旨,提升教学有效性。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把握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可以构建与课堂设计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对其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在学生思考并讲述答案的过程中,通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个拍肩的动作,鼓舞学生积极探索答案,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对于有进步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褒奖,对于退步的同学,查找原因,及时解决。

四、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与学生全面掌握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并且需要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做出一定的改变。尤其是任课教师,更是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才能保证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基础。首先,教师需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观点,在摒弃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要树立“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其次,将“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课内外结合”模式;最后将“单一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能逐渐从传统文化课堂转变为当前的素质教育课堂,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因此,在新课改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全面学习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同时需要逐渐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加强个人专业学习,认真贯彻新课改基本理念,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完善教学目标

在传统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语文教师仅仅是重视知识目标的设计,学生机械式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兴趣的提升,从而不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并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才培训基地,而是促使学生获取全面发展,以此保证小学语文教学价值的高效实现。具体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需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授课《北京的春节》时,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可见,全面的教学目标设计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基础。因此,教师有必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完善,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六、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小学语文教师的定位及角色都发生了转变,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适应这一改变,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全面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则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不同途径进行学习,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让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守兵.探索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8,(35):31.

[2]佟秋慧.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77.

[3]陈亮.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才智,2018,(32):104.

小学语文课件范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势;实践

小学时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只有在这一时期打好基础,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后续学习。阅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但如果只是依靠教材上的阅读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中,可丰富语文阅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进行阅读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

一、信息技术的概述

信息技术是指协助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其软件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网络通信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数字化等基本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而近年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使得教育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能够使教学资源得以丰富,教学课堂更为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1]。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可激发出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使阅读教育学内容更为丰富,并通过动画、图片、声音等充分刺激学生感官,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还能够使其自主地投入到语文阅读知识的探索当中。此外,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实施个性化教学,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在原有基础之上获得进步,这对其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建立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可使教学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学生在语文课堂结束之后,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师所讲述的所有阅读知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疑问,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个人性格问题不愿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导致自身堆积的问题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阅读学习逐渐失去信心[2]。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将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知识录制成教学视频,并发送在学习平台上,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反复观看视频,对自己存在的疑难点进行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索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逐渐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会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也可高度集中,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但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很难在有限时间内掌握这些语文阅读知识。而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语文阅读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使学生的阅读知识得到拓展,可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3]。

三、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阅读环境较差

一些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将学习重点放在基础字词句子上,在阅读教学中将重心也都放在生词句子上,而这就会导致阅读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出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兴趣。且各科教师每天都会布置大量作业,学生课余时间较为紧迫,因此也没有过多时间进行阅读,学生自身学习压力较大。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阅读教学改革的迫切性,也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阅读教学当中,但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无法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教学和阅读教学整合效果不佳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人文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也是语文学科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原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却未将学科人文性凸显出来,会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教师都会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语文教学课件制作,但是对于课文深刻情感内涵的挖掘却容易忽视,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无法达到新课改教学目标。虽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语文阅读课堂更加生动化,但因为语文课件缺乏深刻内涵,未能对其人文情怀进行升华,因此学生无法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学习,也无法通过语文阅读学习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只能作为阅读教学的辅助,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但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认知偏差,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阅读教学的所有环节当中。如果没有认真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的适用性以及其辅助性功能,过于追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就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缺失情感交流,而这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已经完成语文阅读教学任务,但是此种教学方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师生的双向互动交流,从而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实践措施

(一)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较重,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件事物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激发出其学习动力,才能够使其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掌握知识,使课堂的活跃度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了解,并在阅读教学当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使学生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在阅读教学当中,从而积极自主地开展学习[4]。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和视频,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出其探索阅读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二)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学法现阶段被广泛应用在学科教学当中,此种教学方式可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需要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形式,但是此种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立体化,使学生在课堂当中获得全方位的认知体验,实现语文阅读的深度学习。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技术将视频、音乐、图片等融入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够得到增强,对文本思想深入地进行思考,逐渐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主题的提取工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情境设置,确保情境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提升。立体化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其语文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5]。

(三)进行网络平台的构建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做到随时随地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但这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才能够完成。通过构建语文学习网络平台,促使线上网络教学及线下课堂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移动终端不断普及的背景之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进度,师生可借助网络平台随时进行教学沟通,而这就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效率。教师可借助QQ或微信平台进行网络交流平台的构建,将课前预习和复习任务等通过交流平台发送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空余时间进行阅读预习和课后复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交流平台积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共同约束学生线上学习。教师还可以筛选优秀的阅读文章上传到平台当中,也可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资料上传到平台当中,通过相互分享,逐渐增加自身的阅读量,最终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打造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通过信息技术准备好相关讲解视频,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自主进行视频学习,这样在教学中的重点不再是知识的讲述,而是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合作探究。通过信息技术打造翻转课堂可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视频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教学重难点凸显出来,这样在阅读教学时就会更有针对性,学生也能快速了解阅读内容,并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并为学生讨论交流留出足够的时间。想要使课堂讨论和交流获得良好效果,教师就要做好对学生的分组工作,坚持组内互补,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交流充分表达出来,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望庐山瀑布》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之前,教师就可将学习的重难点录入到微视频当中,并设置如下问题:“作者写这首古诗是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古人写作押韵,那么你们能够写出押韵的句子吗?”通过微视频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提前预习,并完成教师的预习任务,通过信息平台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就能够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只需要进行重难点讲解,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充,点评学生写出的押韵句子,通过翻转课堂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阅读学习。

(五)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是有限的,而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和拓展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MOOC这一形式整合与利用语文阅读资源,确保网络阅读资源能够符合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入到语文阅读学习当中,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阅读视野。要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人物平生经历、写作背景以及文章历史背景的细致讲述,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其更加立体化地认知文本内容。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有限,根本无法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更多优质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及爱好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教师也可将一些合适的优质阅读内容推荐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拓展自身的视野,逐渐提升语文阅读水平。

(六)对评价模式进行优化

现阶段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会将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这就会导致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反映出来,这种评价方式还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不利于其成长和发展,因此想要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就必须要对现有的评价模式进行优化,教师要认真地总结以往教学评价工作,并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估学生阅读表现,使学生能够对自我有更准确的认知,并不断地提升自我。要将学生线上学习进度、任务完成等纳入评价体系当中,也可让学生将自己的反馈意见通过匿名方式发送到网络平台上,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促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方案。借助信息技术可使语文阅读评价体系更加全面,阅读考核体系也会更科学化、公平化。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