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小学科学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科学技术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1

一、准确把握“技术与工程”的课程定位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目标和内容做出了界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因此,有必要准确把握其课程定位。1.“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价值小学科学课程传统的三大领域是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教学内容的概念性和知识性较为突出,其探究活动一般围绕某种事物或规律的发现、某种原理的阐释进行。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强调操作性和实用性,强调为学生积极地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实施更突出学以致用,教学活动以“设计、制作”为主线,以体现科学教育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理念。2.“技术与工程”领域与创客等课程的关系当前,对“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实施存在误区,有些学校认为手工制作类、创客类的校本课程就是“技术与工程”课程。其实,手工制作类课程主要是运用设计创造美,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创客类课程偏重于应用和创新层面,从学生兴趣出发,并不强调科学概念的学习,一般面向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则关注科学原理的运用、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引导学生感悟技术的巨大魅力,与STEM教育的理念更为一致。因而,课程的执行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的出发点是科学与技术,落脚点是工程建造,手工与创客类校本课程的实施不能替代“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的教学,但“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却可以成为手工制作类与创客类校本课程的基础。

二、高度重视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

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中形成的一种筹划性的思维,是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核心思维。工程思维有别于科学思维,它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统筹兼顾、合理权衡,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需要追求经济实用;需要合理融合社会价值、伦理价值等多元价值。

1.追求工程设计的最佳方案

方案设计可能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考虑,在保证科学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追求简便、实用、高效和快捷的最佳方案。且在方案的分析、评价和改进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然地产生递进性的建议,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能产生许多奇思妙想,并能不断完善或修正设计方案,体会权衡取舍的过程和设计成功的快乐,增强全面统筹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工程思维。

2.兼顾工程的经济实用性

工程的首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追求经济效益,达到技术与效益的统一。为了引领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形成珍惜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在方案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要尽量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二要尽量提高作品的实用功能;三要培养权衡经济成本与功能价值最佳结合的意识;四要理解经济效益是产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深刻理解工程的多元价值

工程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展开的过程,永远面向未来,具有特定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在工程实践中,要引领学生在设计、制作、评价和反思阶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综合性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感悟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经济效益、艺术审美和社会传统价值等内涵,体验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内在关系,体会工程与价值的内在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社会服务精神的形成,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深入探索“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的新路径

很多工程实践内容的教学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或知识学习层面,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明显缺陷。近年来,为促进科学与“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深度结合和深度发展,学校教师经过深入探索,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的“科学探究+工程实践”的“技术与工程”教学新路径。“科学探究+工程实践”以科学探究为基础,合理融入工程实践,以具体的工程实践项目促进科学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一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关系,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二是发展学生运用科学原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造兴趣以及对工程职业的向往;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更加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实践场景,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综合思维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多种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以“蜡烛”一课为例,对“科学探究+工程实践”的教学模式加以说明。

1.指导“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研究蜡烛为什么能燃烧、为什么容易被点燃,认识石蜡和棉芯的作用。

2.指导“工程实践”活动

在理解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制作蜡烛,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学生要自主完成设计制作方案,通过评价和反复修改形成最佳方案。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作蜡烛芯。将棉芯浸泡于熔化的蜡液中,冷却后取出裁剪成合适的长度。二是制作模具。利用薄金属片(可选),做成自己心仪的几何模型,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想象。三是灌制蜡烛。将裁剪好的蜡烛芯上下贯通置于模具中心,保持烛芯垂直居中并固定,再将调好的蜡液慢慢灌入模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果一次性灌满,内部会有气泡,表面也不光滑,所以改为耐心地多次灌入。冷却后打开模具,将得到蜡烛的初胎。四是装饰美化。修剪蜡烛芯,修整初胎表面的小瑕疵、脱模痕迹,通过刻字、刻画、贴字或贴画进行装饰美化,设计制作标签并贴于蜡烛表面,得到一个完整的蜡烛作品。

3.开展评价反思与交流共享活动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越来越注重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涵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基础知识,对于小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而新课程标准下,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优化措施改进科学课堂学习。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学校重视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积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就开始。

(一)学生探索科学的起点

小学生作为一个刚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的群体,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科学课程涵括了许多基础知识,并且课本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他们很容易被科学书本中的科学小知识所吸引,并且他们有着强烈的动手实验欲望,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结论。小学科学书本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包含的科学原理对于小学生认识科学、接触科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是小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起点。

(二)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生认识科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生活中基本的科学小原理、自然界科学现象、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小知识。小学生通过对自然、天文、地理、物理以及化学知识的了解,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对生命、物质、地球、宇宙等形成基本的认识。小学科学不仅仅带给小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

(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指的是通过了解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认识基本的科学原理以及科学方法,理解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所认识,使自身具备利用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将有利于通过课堂学习以及教师引导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科学课堂学习要以小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但在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体地位,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一)对小学科学课堂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当前,小学生的教育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的过渡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量的教师资源与课堂学习时间被主科占据,学生真正学习科学知识的时间比较少。一个原因是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对科学教育的投入少;另一个原因是传统教育观念认为,科学教育只是简单的课外知识学习,不列入学生与教师成绩的考核。对小学科学课堂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了一些学校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忽略。

(二)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

小学科学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应为科学知识学习的主体参与者。而教师应作为指导者,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但是,当前大部分的科学课堂上,仍保留着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按照书本知识点直接讲述,让学生记笔记或者死记硬背,缺乏有效的引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太过于关注书本知识点的灌输,使学生缺少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的机会。长期如此,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作业练习,容易对科学学习产生厌倦感。

三、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动手实践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当前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1]。

(一)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小学科学这一学科的教育。传统教育理念中,以应试教育为主,通常都是机械化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实践、体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教师可以在课堂前根据书本内容设计一些科学小实验,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验结果,并记录相关的科学实验数据以及实验过程。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科学实验方法,并在课堂上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或者鼓励个人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科学知识。

(二)设计科学性与常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作为刚进入学校接受知识的群体,原有的书本知识储量不多,更多的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感知大多数是来自生活,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来源于日常活动。因此,在课堂内容设计时,教师可以着重关注生活中的科学事例。在课堂上,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小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学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并将科学原理与科学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等,从生活中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接触得到的现象,去设计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他们发现生活、发现科学的主动性[2]。

(三)引导学生参与,注重科学实践性

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学生的科学实践,发现科学、认识科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尽可能地把课本要求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相结合,合理设计课堂科学小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抛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科学小疑问,引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思考,然后再有目的地给学生介绍本次科学实验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意见;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科学实验结果及感受。学生通过自身参与这个发现和探究结果的过程科学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四、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与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科学的重视,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生活与科学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科学。

[参考文献]

[1]邓志祥.浅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J].现代交际,2016(07):217.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对小学生的科学课堂教学也愈发重视。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科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培养,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探索能力,对后期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十分必要。

1合理运用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目前较为受欢迎的小学生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可以转换师生的角色,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将小学生按照其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分组,研究每一组所感兴趣的东西,并写出一份研究结果报告,向其他组同学解释并向老师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小组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探索世界的热情,去主动探索世界,并逐渐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合理运用,要将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进行交叉分配,不能将好成绩的同学全分在一组,差成绩的同学分在一组,这样会打击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不利于激发其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注意对小组每个同学的引导,适时地解决小学生的疑问,不然会导致在某个小问题上停滞不前,影响继续探索科学的信心。对组里的每位同学的作用,教师需要进行观察分析,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小组合作教学才能科学地培养小学生对于世界的探索热情,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目前,小学生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特别适合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启蒙。对于科学的学习,应当是一种实践型的学习,并且需要与思考相结合。教师一味地讲科学知识,小学生听不懂,没有实质性的概念。因此,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采用一些新颖的方法助力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教师在讲台上讲某一科学原理时,可以当场做一些实验给小学生观看,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科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小学生面前,有助于小学生科学地理解。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活力,也提高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谓一举两得,对于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小学生对科学的思考,去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发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探索。因此,不断优化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可以不断推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科学课堂学习情境

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当下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科学课堂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科学思考,锻炼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于整个课堂效率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一些科学现象,让小学生对于科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这样的直观的案例教学引导,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科学课堂的兴趣,还能激发小学生对于科学问题的探索。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还可以创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小学生从生活中去找答案,对生活进行探索,思考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进一步引发小学生在课后对科学问题的思考,锻炼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其对生活的兴趣,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一些生活现象,这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作用。

4组织科学实践活动

科学来源于实践的探索,没有实践的检验,科学就不能成为科学。因此,小学生科学的教学一定不能离开实践。组织一些科学的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科学问题并进行科学思考、判断,可以巩固其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且对于科学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在组织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分批次地引导小学生对于某一科学问题的思考,一次科学实践活动解决一个特定科学问题,这样不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于后期的科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5结语

对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对科学产生学习兴趣,引发小学生探索世界的热情,从而让科学课堂成为小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科学人才,助力我国社会发展。加强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有利于促进当下小学生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热情,从而提高整个小学生的科学教学效率。因此,研究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俐.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4.

[2]王彩霞.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02):62-63.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4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进

(1)科学知识目标的演进。

上一时期小学的科学课程知识目标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大多只是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但此阶段注重的只是一部分知识,“属于关于‘科学概念和原理’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关于‘科学技术的实际工作方式’、‘科学技术过程’、‘从何处和从什么人那里能够获得科学技术信息和指导’等知识。”当时的科学课程,只是按照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大纲规定的只是对于一定群体最基本限度的知识方面的要求,只学习书本上固定的有限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条件较好的学生拓展新知识的可能。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阐释科学知识的目标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科学知识更加全面。在基础知识之上,加入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之外,更多地渗透了对与广泛的科学知识相联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2)科学探究目标的演进。

《试行草案》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要求涉及甚少,仅仅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颁布的一系列自然教学大纲,对于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做了如下诠释:“在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着力培养、训练、发展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能力等。”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进一步规定了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想象5项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环节,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标准》对这8个活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并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应顺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且循序渐进地培养。2006年3月,国家颁布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其方针和目标,“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不难看出,直到21世纪以后,一个较早期技术化的精英主义的科学教育思想指导的更完善的科学教育目标,才逐步真正形成,这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一种新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新的“科学素养”概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培养,带动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状态,并且教育仍然受到固有传统思想的束缚,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完全实现从国家和社会向个人过渡。因此,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教育。80年代以后,以刘默耕先生为代表的我国一批自然课程专家,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提出把“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并不具体和完善,当时的小学科学课程中,仍然缺少怀疑精神、奉献精神和民主精神,阻断了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发展之路,难以发挥其个性和创造能力。随后,国家教委于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强调小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思想熏陶的同时,增加了“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标。之后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初审稿)》,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了调整,在上述基础上,重点强调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待科学、科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关系、科学学习、自然”。特别是较以往增加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等要求。新世纪以来的科学课程,已经把“科学探究”作为第一位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二位目标,把“科学知识”作为第三位目标。这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以,科学课程目标中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非智力情感因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实验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小学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等,提高其科学素养。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演进

(1)科学知识内容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规定科学知识内容包括:水、空气方面的常识;动物、植物方面的常识等。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罗列出各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从中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空气和水,植物和动物,能源和环境保护,宇宙,力和机械,电、磁、声、光、热现象,金属,信息,生理卫生以及自然日记等内容。第一次对小学自然设置了“能源”、“环境保护”、“信息”等方面的课程内容。1988年的《初审稿》,分别呈现出小学阶段低、中、高年级各单元的基础知识要点。由此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空气和水,人体,植物和动物,生物与环境,认识土壤和岩石,地球和地壳变动,力和机械,电磁现象,声、光、热现象,金属共十大方面。特别强调在272总课时数中,留出10%~15%的时间,供各地补充乡土教材。在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按低、中、高年级,将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地球和宇宙。随后,1994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要求删去部分原有教学内容,共删去知识点21个(约占原有知识点数的40%),观察、实验、操作项目10个(约占原有项目的30%)。删去一些比较难的内容和学习其他知识点时可以兼顾的某些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设定的科学课程内容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最终又将其内容具体分为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地球与宇宙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全面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2)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演进。

1988年的《初审稿》,将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年级,分别记述了其各阶段的课程内容。对于小学自然课程提出了“知识要点”和“观察、实验、操作”的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小学自然课程内容为:“知识”与“观察、实验、操作”。进而将“知识”部分的内容划分为“了解”、“知道”和“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而将“观察、实验、操作”部分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初步学会”和“学会”。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两者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其内容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因此,应伴随着科学知识,将能力与态度内容穿插在“生命世界”等具体的知识内容中,使其有机结合。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与内化,培养其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五大领域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二、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演进的特点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逐渐明晰

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第一次将科学课程的性质阐述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重点在于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提出的培养目标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更加具体到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2001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重新定义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1)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学问中心课程,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即“双基”落实。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始,小学科学课程“双基”教育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批评,认为它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体系,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造成其课业负担过重。后来,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从“双基落实”逐渐转变为“学会学习”,即在继承“双基”落实的优秀传统之外,注重学生的一般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小学科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的知识架构。

(2)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理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及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科学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也包括科学处事方法,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思维与行为方法。当今的小学科学课程,尤其重视实现科学探究的目标,掌握科学技能和方法,这不仅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也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奠定基础,为提升全体国民科学素质提供可能。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

2001年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强调了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用科学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新课改实施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首次提出“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的课程模式,同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逐渐形成正确的科技意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技术观;逐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价值观。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趋于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中,把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教学方法上开始强调鼓励儿童探究和发现知识,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平衡发展”。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规定小学自然课程内容包括“知识”和“观察、实验、操作”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对科学知识内容和科学探究内容的要求做出了层次划分。随后,本世纪之初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来,通过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把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此目标引领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局面,更多的探究式活动被引入科学课程中。90年代以后,“我国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层次要求划分,提出了一个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能反映科学知识间关系的课程内容整体结构模型”。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下的8个单元组成。其科学探究内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分为三个层次,对于低、中、高年级,初步做到了知识和能力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不断被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注重科学史知识的渗透,增加技术教育的内容等。同时,课程内容的不断增加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需要适当地删减陈旧的教学内容。当今世界各国,在设计任何新产品和使用任何新技术时,都会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注入产品结构之中。如此就要求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中,适当合理地增加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与人合作、敢于创新等良好品格。

三、结语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整合

一、影响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因素

(一)教学设备与教学理念的落后

即使现在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已经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有一些偏远的地区无法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很多中小学仅仅是配备了简单的多媒体设备,对于大型的计算机教室几乎没有,不能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无法快速获取一些时事政治及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的匮乏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也不是太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技术的整合。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师与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只是一味的去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去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信息技术只不过是简单的网上浏览,这样还不如让学生去买几本课外书读,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化世界里资源的实时共享性,倾向于自身多年来的教育习惯,不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合理化教学。此外,学校领导注重的只是学生的升学率与成绩,根本不去在意这些关于信息化与科学的整合,简单的认为学生只要学会利用计算机搜索学习资料就可以了,没有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

(二)教师自身能力与时间的限制

少数教师还没有很好的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不理解整合的内涵,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课件。新课改相关要求需要让教师不但要具备课程的讲解能力还需具有信息技术整合能力,这对于那些早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技术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教师整日忙碌于教案的编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信息技术相关软硬件的更新,造成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较低,不能熟练的操作信息技术设备,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与此同时,评价体制与课时的限制也是制约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进步的主要因素。大多数老师的课时每周一般都在16节左右,可能还需要兼职一些看管实验室和教学仪器的任务,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精心准备一节整合课的时间远远大于一节基础课的时间。因此,绝大多数老师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完好的完成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此外,就是教学评价机制的陈旧。目前,笔试成绩仍然是考量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主要标准,成绩的来源也主要以笔试的方式来完成,很难体现体现出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整合能力,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学生不愿意自主去探索信息技术,教师的付出也得不到相应的结果,这些都是制约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进程的主要因素[1]。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教师能力培训、革新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是推行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主导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执行信息整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若教师都不能达到要求,那信息整合更是无从谈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废除以往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纠正教师对媒体与信息技术的看法,摒弃无意义论。学校要定期组织活动与讲座对老师进行培养,更新知识,让教师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向,优化教学课件与讲课方式,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领导指派专人去信息技术整合先进模范学校参观学习,为本校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相关科学教师不但需要熟练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软件与硬件的能力,多学习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实实在在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新思路[2]。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不但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更关乎到未来学生是否能够快速的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所以,学校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为教师设计课件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相关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多积累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自身教学的魅力,还可以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增添丰富的素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花费的时间比一般课程多出好几倍,如何去调整各科之间的时间,将所有有用的资料分类整理最后集中在一起,这需要老师的综合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这项工作花费的时间也将更多。但是当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的共享,运用局域网等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传播,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融合为一体,就可以节约教师的信息采集时间,并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运用现代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使其信息技术与基本授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完成信息技术与科学的整合。

(三)实现知识的补充与再现

大数据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和媒体为主宰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人观察世界、探索世界、拓展视野的一种便捷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广播性、便捷性为小学科学的整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信息科学的文化底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带去精彩的知识,实现旧知识的再现与新知识的补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去网上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经过整理收集之后,再组织学生课堂交流,讲述每一个人对某一知识点的拓展与理解,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与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知识背景,让学生深刻感受知识点应用的场所,让孩子们在庞大的信息流中学会寻找有用的信息。通过查询、整理、归纳、讲解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会不断扩张,创新能力也提高了,有效的实现了知识的再现与补充,使其小学课堂更加具有时代感,授课内容更加的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有了加强,也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夜,这样才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瓶颈,将教材中的内容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3]。

三、总结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美实现的,相关教师需要从评价机制、教学理念、授课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更新自我综合素养,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用到课堂中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紫佳.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J].学周刊C版,2014,(3):35.

[2]吴文兰.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1):7-8.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6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运用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技术教育也朝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应该更注重实际性和有效性,找到实质的科学发展问题,把科学课堂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从“本原性”的教学理念和角度出发,全面激发学生的科学欲望,热爱生命、学好科学、珍重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

1.加强课程资源的运用,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

通过现代科技的课程资源教育方法,能让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变得与时俱进,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激情,让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探讨科学的价值和含义,互相交流和学习,有效地结合了课内外课堂,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综合素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悟能力。而且,教师要知道,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技术,结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运用和扩展,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课,能在课堂上引入许多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科学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欲望,感受自然界中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活化性和自由性的把科学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当中。比如图片、视频、文字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打开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自觉的养成日常反思的良好习惯,激起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对当代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科技知识的求知欲。学习科学是一个知识构建和不断探究的过程,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较为独特,会根据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素材,全面的思考和想象,积极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及时弥补学习漏洞。所以教师做到把科学教学素材和课本知识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教学,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模式,全面达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积累学习经验,做好笔记,加速提升学生思想感悟的目的。

2.完善课程资源的模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感悟

科学的教学题材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热度膨胀”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结合科技教育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总结,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都可以有效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针对课堂的方案,教师可以举出许多活化性的日常常识,合理分配每节课的授课内容,真正做到把科学教学与现代科技技术有效融合,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科学技术的能量,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让教学内容更形象化和具体化,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两张白纸片,并排放在一起,用嘴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现象,明白气流的运行过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活力。也可以在实验课的过程中,用热水和冷水做实验,让学生自行准备两个杯子,分别倒入冷水和热水,再加入等量的食盐或者其他溶质,只要可以溶解在水里就行,学生通过观察冰糖和食盐分别在冷水和热水里的融化速度,自主思考问题,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这样能让学生充分理解“热度膨胀”和“溶质溶解速率”的正确含以及科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优化课程资源的策略,保证学生对科学的认知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7

[关键词]小学科学;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实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也紧跟时代步伐,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样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技术(以下简称VR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运用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助力。这种助力既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上,又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上,毕竟通过VR技术来模拟科学过程,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能够促进学生更高效地接受科学结论。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在运用VR技术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技术至上”,更不能让学生有“感”无“知”。VR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不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应该与具体的科学知识有效融合,从而达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若将VR技术引入小学科学有关“宇宙”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从想象回归观测,从局外人变为当事人,并在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VR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解析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引入VR技术,并不仅仅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科学探究过程。应当说,VR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主要是为学生创建仿真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观察和实践,获得对科学的一个直观认识(当然也让学生体验VR技术的课堂,从而拉近学生与最先进科学技术的距离)。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在运用VR技术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尤其是在给学生呈现科学现象与过程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VR技术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学课的学习效果。[2]具体来说,VR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VR技术能够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一个类真实的情境

在VR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虽然情境是虚拟的,但是能够反映现实的事物要素确实相对齐全,而且通过运用VR技术,学生可以看到一个科学现象的完整发生过程,这对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表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象的建立对于学生积累科学知识、探究科学规律,几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完整的表象,学生便无法积累科学知识,而科学规律也只能停留在学生的认知表面。因此,VR技术所提供的这种类真实的情境,是日常教学及在科学实验中所无法比拟的。

(二)VR技术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入科学探究的殿堂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兼具体验与认知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要真正通过探究获得对科学规律的认知,关键是对过程的把握。尽管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作为主要思维方式,但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总是特别重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只有看懂了过程,他们才能真正理解一个科学结论。传统教学中的事例呈现(多是通过教师演示或者讲述的方式呈现)、实验呈现,教师的讲解虽然生动、实验的过程虽然真实,但总是出于种种原因而使得学生无法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相比较而言,VR技术能够改善这些缺点,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形象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认知中建构科学规律。

二、VR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有研究者指出,在虚拟环境中可采用“创设沉浸体验的互动环境”“开展探究体验的学习活动”“整合感知体验的情境任务”三种具身学习的支持策略,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3]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规律的建构,特别适合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感知中产生具身之感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那所得到的科学认知就能以扎实的概念或者规律存在于学生的认知系统中。例如,笔者结合苏教版科学教材中的“登月之旅”相关内容,尝试利用VR技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在这一内容中,了解环形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呈现环形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借助一些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对环形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对于学生初步建立表象是有益的,缺点在于无法让学生形成一种体验感。相比较而言,通过VR技术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具体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虚拟现实应用设计,从中提取适合科学课堂上运用的素材。事实证明,在这样一个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环形山,环形山几乎就像在学生眼前。学生在体验之后,真正感受到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当再有探究问题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又会产生一种新的学习动力,加上原本他们就对VR技术有重复体验的动机,于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也就比较容易深入,最终学生能够对环形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VR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小结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变革,我国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探讨也日渐深入。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小学科学一项作为基础课程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整体偏低。因此,深化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索已成为促进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索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策略;有效探索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跃式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打出了“科教兴国”的鲜明旗帜。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小学教育则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失误,当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一现状,进一步探索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1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我国自开设小学科学课程以来,其相关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

1.1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难以落实:

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难以落实,是阻碍我国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基本素养,开启学生的科学启蒙意识。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程的过程中,往往关注的是知识的灌输,而非科学意识的启蒙。这就直接导致教师为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节省教学时间,会相应减少学生亲自科学观察或实验的环节,而更多地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最初的教育培养目标根本无法落实。

1.2小学科学课程不受重视: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所受重视度不够,这也是该课程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表现较为突出的一大问题。很多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将小学科学课视为次要课程或辅助课程。因此,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成绩上的要求也就不像其他科目一样严格。甚至由于小学科学课程不再升学考试的范围之内,很多学校甚至直接减少或占用小学科学的课时,以增加数学、语文等主要科目的教学课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态度,也使其实际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难以得到提升。

1.3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受限较大: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受限较大,也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小学都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方式,学生的座位安排较为拥挤且座次固定,这就不利于学生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或实验。其次,很多学校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器材配备不够完善。此外,很多教师尚未注意将小学科学的内容与教室的墙壁、窗台、板报等空间布置相结合,这就造成小学科学的教学环境较差的现状。

2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问题,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发掘能够有效改善这些不足的良好措施。

2.1优化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

优化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海景,也是发展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加大对小学科学课程实验器材配备方面的投资,鼓励小学科学一科学实践为主,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等。此外,教师应当注意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的结合,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或教学实践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等也是十分积极的做法。

2.2丰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努力丰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是促进其教学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特别是针对很多小学生在不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情况下,往往认为小学科学课程十分的枯燥无味。这就需要老师采取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逛校园活动来了解不同植物的特性,又如举办科学主题画报活动学习科学知识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2.3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此外,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也是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有效方式。师生互动交流本身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当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是充满了积极的期望,并能时刻关注着学生所关心的、所需要的东西,高度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课堂中没有了嘲笑,没有了歧视,没有了羞辱,没有了指责,只有感悟、参与、实践和体验,只有鼓励、努力和自信,只有合作、交流和交际。

2.4鼓励并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较为重视实践的课程。因此,鼓励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巡视,有效把握课堂启发的时机与度,并积极参加到学生讨论中去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当轻易干涉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犯下的错误应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责怪。这一系列的做法,对于实现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养成,对于促进学生其他各科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科学基础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针对我国当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应当努力分析其不足,并深入探究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有效促进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发展。

作者:李微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赵彦美.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