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儿童教育范例

户外儿童教育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1

关键词:陈鹤琴;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特别强调儿童的教育,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1925年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中,该书提出了101条原则,涉及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我国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溺爱孩子、不尊重孩子、家校教育分离等问题。因此,再次学习并领悟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陈鹤琴“活教育”中的儿童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陈鹤琴从7岁起,读了6年的私塾。他后来在回顾自己的六年私塾生涯时,对传统教育的死板提出深刻的质疑。此外,他幼时丧父,家中兄长因无人教导误入歧途的遭遇更让他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在留学之后,他把自己学习的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创办的鼓楼幼稚园中实践,主持并发行了《儿童教育》和《儿童教育丛书》等书籍。可以说,陈鹤琴对儿童教育研究是相当深入的。

(一)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发

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是陈鹤琴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当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整个教育界仍笼罩在传统专制的阴影之中。国民政府意识到了教育的不足,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教育制度。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外国化倾向严重,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完全的照搬日本、美国等国家,这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结合了时代内涵和殷切期望。他曾痛切地说:生而为人、生而在中国、生而在现代中国,究竟有几个人真正明白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呢?“做‘人’不易做,做‘中国人’不易做,做‘现代中国人’更不易做。”i对于儿童的教育来说,陈鹤琴提出中国的教育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先进的理论,他主张要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但要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他说:“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又不是一律……幼稚园的设施,总应当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ii可见陈鹤琴并不否定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但是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是完全抄袭,应该让中国的教育与时代和民族相结合。

(二)热爱儿童

陈鹤琴主张实施“活”教育的另一个必须的前提是:热爱儿童。从热爱儿童出发,他的观点可以归纳为热爱儿童的身体和热爱每个孩子的个性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热爱儿童的身体,认为儿童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儿童的健康问题是他长久以来关注的课题。在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年代,广大中国儿童过着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生活,健康水平极低。目睹这一切的陈鹤琴发现:“身体不强,就不容易学,常见多病的小孩子,对于他的学业,发生许多的妨碍……”故而,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让儿童健康的成长,有健全的身体。另一方面,他主张热爱儿童要热爱每个孩子的个性。陈鹤琴在7岁时曾入私塾学习旧学,私塾中夫子刻板、严厉的形象让他对旧教育产生质疑。传统教学忽视儿童的个性,不注重尊重个体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的简单粗暴。因此,陈鹤琴认为必须热爱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

(三)尊重儿童

陈鹤琴在长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中还总结出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既要尊重儿童的心理规律,还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首先,陈鹤琴主张了解儿童的心理,依据儿童心理的规律进行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iii因此,要使家庭教育获得成功,就必须先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也极为重要。与提到游戏就摇头拒绝的大部分专家不同,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而且非让儿童游戏不可。从1921年起,他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兴趣来源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发展、以及活泼好动的天性。iv他游戏式的教学模式对我国封建教育的死板相比有极大的突破作用。

(四)重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品德的好坏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陈鹤琴还指出儿童的“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v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孩子在父母那里学谈话,认识周围事物,其性格和行为习惯等,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他认为必须重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二.“活教育”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随着上世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许多家庭由以前的多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孩子,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更加重视。由于每个孩子只有一次童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不可重来。研究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儿童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父母应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儿童。诚然,21世纪以来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但是这种重视却渐渐走向极端。典型的问题表现在,重视智力的发展忽略体育、智育、劳动、美育、生活等方面的教育、轻视儿童德育的教育。这样很可能导致部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人格不健全。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学,却因些许小事将自己的同学残忍杀害等事件正是这类问题的极端体现。

(二)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庭教育要进行的科学、顺利,主要责任在于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父母陪伴。因此,家长自身的素质对于儿童有极大的影响。

1.父母双方都需接受并认同基本的教育理念

陈鹤琴认为:盖“做父母”实在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学识。的确,父母双方若是连基本的教育知识都没有,只是盲目从众,随大流给自己的孩子报兴趣班、培训班、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这样的教育实在不能称之为教育。

2.父母要以身作则

“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一句人们常常听到的话,这句话指的就是因为父母未对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而让孩子有样学样。有的父母打麻将、抽烟喝酒、甚至暴力对待孩子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学到这种不良习惯。陈鹤琴说:“要以身作则。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他当然也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但是父母的影响比任何影响来得大。”vi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做一个正确的榜样,要认识到以身作则的积极性和必要性。

(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陈鹤琴提到要热爱和尊重儿童,这启迪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在最大程度上去帮助孩子学的更加轻松和快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既要依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又要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儿童的个性。

1.依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

陈鹤琴根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vii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决定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用过高的标准去苛责孩子。要知道儿童具有好奇心、好动、喜欢模仿、喜欢户外生活等等的心理特点,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互相背离去进行教育,必定会使孩子厌倦;若是顺着他们的心理规律去进行教学,就能使学习知识变得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因此,教学必须依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

2.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游戏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儿童天生具有的强烈好奇心,使得他们对于玩具和游戏的兴趣特别浓厚。因此,父母要支持孩子们的游戏。不仅不要克制他们玩儿游戏,相反,最好能够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游戏。从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现儿童的优点和缺点。游戏并没有大多数家长们想象中那么“坏”,让儿童接触积极有益的游戏,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够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

3.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和教育问题的集合,是影响社会能否繁荣与进步的关键。家庭教育对子女的终身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根本无法取代的教育方式,是最广泛和基础性的教育,它对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家庭和谐、社会进步都有巨大的意义。儿童时期是一生中的关键期,由父母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是其形成正确的三观重要途径,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无可替代。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良好与较差的呈对半比例分布。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发现,对于学习,他们大都表现出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无法辅导他们的家庭作业,因此他们的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一些留守儿童虽然表示他们愿意上学,但同时也认为上学是义务,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的行为习惯欠佳,经常说脏话,讽刺挖苦同学,缺少基本的礼貌,与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

(二)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由于父母家庭教育意识薄弱,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久而久之就会表现为内向、孤僻、不合群、敏感或脾气暴躁、过分淘气,甚至在上课时作出一些过分的举动以吸引教师的注意。从心理学上讲,孩子在年幼时期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教育和抚养,他的性格会受到影响,情感的缺失可能会使他们的人格发生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1]。由于儿童年少无知,家长和监护人又缺乏安全知识,很少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存在伤人或被人伤害的隐患。

(三)父母及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

在外务工父母多选择以金钱和物质来奖励孩子。他们的判断标准是孩子成绩的优异与否。如果成绩好,就会给孩子发红包或买孩子喜欢的东西;成绩差,就会批评孩子。很多监护人只是听从留守儿童父母的安排,用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儿童犯错后并不是批评指正、耐心说教,而是选择包庇或者打骂的方式,导致儿童不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甚至使孩子步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家庭教育内容失衡

现在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重成绩轻道德,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监护人一般都很在意他们的学业成绩,而对于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关心很少,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造成留守儿童道德缺失。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有限,造成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空乏的现状。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很有限,仅限于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情况、要听话等例行问话,而对关系到留守儿童成长的深层次问题,关注较少或不予关注[2]。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父母加强责任心,逐步结束儿童留守状态

1.孩子随父母外出

农民工要慎重选择外出打工,要知道孩子比金钱更重要。孩子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心理、学习、性格等方面的发展都不利。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将孩子带到身边上学。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最大限度地了解工作所在地政府出台的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有关政策和门槛。2008年教育部提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公用经费。新时代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各地政府积极制定政策来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使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前往他们所在的城市读书成为现实,从而逐步结束留守状态。

2.父母一方外出或就近务工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外地上学,则不要强迫孩子。在农村的收入较少不能满足家庭的开销,夫妻双方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一方应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因为女性细心、耐心、有爱心,孩子遇到事情也更愿意和母亲倾诉,所以最好母亲留在家里,这样能保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如果夫妻双方都不得不外出打工,应选择就近务工,孩子放假可以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父母改变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与孩子一同去参加由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来自家庭的温暖。通过出去游玩,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还可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培养合格监护人,重视留守儿童教育

1.设立监护人学校

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监护人起重要作用。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作为监护人的前提。监护人应去专门的监护人学校或培训机构学习,提高正确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能力,增强责任心,使留守儿童能接受科学的家庭教育。

2.完善监护人制

父母在给孩子选择监护人时,应该考虑他们是否有能力担起教育孩子的重担,一定要把孩子托付给更合适的人。监护人应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困难,应及时向务工父母或学校教师寻求帮助,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监护能力,使孩子能够健康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监护人制的宣传力度,使监护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承担起对留守儿童开展家庭教育的责任。

(三)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改变家教内容

父母及其监护人应创新家庭教育的内容,在思想道德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第一,根据孩子的年龄选取恰当的读物,利用隐性教育,与孩子一起观看有教育内涵的剧片,让孩子在正确道德知识的熏陶下成长。第二,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多参加开发智力的活动,在时间宽裕的时候陪孩子做益智游戏。第三,加强健康体魄的塑造及相关运动知识的教育,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学习相关的户外自救常识,同时在运动中增强与同龄人友好相处、团结互助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第四,注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第五,培养留守儿童的劳动能力,加强相关劳动知识及技能的学习等,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2.自觉加强亲子沟通

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定不能忽视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时间上要张弛有度,经常与孩子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在空闲时多回家看望子女。在沟通内容上要全面,不能只留意孩子的考试成绩,更应在乎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在沟通方式上不仅限于电话传声,尽量每天晚上和孩子通视频,远程陪伴孩子写作业。可定期和孩子通话,更好地聆听孩子的倾诉,打破彼此交流的障碍。特别是逢年过节时,一定要抚慰孩子的心灵,别冷落孩子,真正做到缺位不缺职。

(四)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1.制定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人们对学校给予更高和更多的期盼。学校应该建立“学校—班主任—家长—监护人”的管理网络,积极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交流。如设立“家长联系卡”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完善留守儿童档案,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现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行寄宿制,教师可以更近距离与学生接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应定期去留守儿童家中家访,举办有关强化家庭教育的培训与讲座,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2.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家庭教育的不健全,导致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解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学校应招聘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儿童的必修课,有效辅导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引导家长对孩子表现出的不良倾向及时进行“电话教育”。同时,教育留守儿童应该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无奈,进行自我锻炼,积极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形成自我安慰和成长机制,使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能够朝着正确的道路勇往直前,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结语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3]。只有共同发力,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才能推进家庭教育良性发展,真正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我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教会子女做人,要把子女教育成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当我们发现教育不符合时展的新要求时,要用辩证的认识态度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完成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魏凤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心理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3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停留在教学的阶段,没有普及到实际的应用领域。我国很多家长在进行学前教育时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智力起跑线上,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在学前阶段的儿童具有一定的学习特点,容易对某些动作和话语进行模仿,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应该注意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事业下的学前儿童教育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最终提出相应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当前家庭教育事业下的学前儿童教育现状

1.10~1岁阶段的儿童教育0~1岁的儿童已经开始咿呀学语,对于一些事情,孩子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同时对周围的事物开始产生好奇心。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孩子的说话和发音启蒙等。而现实中很多家长认为此阶段的孩子并不具备学习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孩子言行上的教育。

1.21~2岁阶段的儿童教育。1~2岁阶段的儿童有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而且有着较强的与别人、与外界进行交流互动的意愿。在这个阶段,很多家长很愿意和孩子进行交流,还有很多家长认为此时的孩子就应该接受一些早教,自行通过使用书本、卡片对孩子进行数字、文字、诗歌等内容的教学,甚至有的要求孩子对简单的内容进行记忆。其实这些做法对于刚1岁的小宝宝来说并不是完全有利的,也不一定能够给宝宝带来好的教学效果。

1.32岁至进入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教育。2岁至进入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智力在此阶段内得到较大的发展,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周遭的事物进行探索,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印象。在这个阶段的家长们会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入园的准备,让小宝宝们能够适应在幼儿园中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学习的环境。但是在大多数的小朋友那里,这个阶段是不爱学习的,对于家长所传授的知识并不感兴趣,其最关心还是如何玩耍。

1.4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教育。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锻炼并具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意识,可以较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了,此时的家长们喜欢通过各种各样的才艺内容来教育指导孩子,但是大多数的孩子只是简单地对这些学习内容进行模仿学习,由于其爱玩的天性,很多孩子会有各种借口、以各种形式逃避学习,进而争取更多地游戏机会。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地智力随着其年龄地增长而不断发生改变,而学前教育主要是以家长的经验来实现,家长的经历和经验决定了学前儿童的学识情况。虽然一些家长的经验能够帮助其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但是其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却可能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断决定孩子的学习内容。家长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基本上都由家长来决定。而家长的决定依据则是其在社会上习得的经验和传统的教育思想而做出的。很多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对孩子实行成功教育和经营教育,按照自己的想法从小培养孩子,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过早地将压力传递给了孩子,而减少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社交沟通、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的教育。很多家长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说完全是揠苗助长的行为。

2.2家长只知道对孩子进行知识灌输,却忽视孩子成长过程。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时基本上只关心孩子有没有掌握到其灌输的知识,却很少去关心孩子们在相应的年龄段是否能够、是否必要掌握这些知识,在掌握这些知识之后是否有其实用价值,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违背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3家长制定的学习内容与学前儿童的兴趣相冲突。家长们在为孩子们制定学前教育计划的时候,注重其眼中的实用性,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错误地认为儿童的学习内容就应该具有实用性,却忘记了儿童爱玩、爱闹的天性和其智力发育特点。首先,学前儿童的教育应该注意其趣味性和具体性,儿童对于事物的形状等较为敏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关的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新鲜事物,提升其学习效果。其次是儿童的学前教育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家长在制定儿童学前教育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以孩子的兴趣特点为中心进行,要注意观察孩子对于学习内容的反应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3.11.5岁之前的学前儿童的实际需求。1.5岁之前的学前儿童主要对母亲产生绝对的依赖心理。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的需求就是和母亲在一起,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一般比较虚弱,需要亲人主要是在母亲的陪伴下熟悉周遭的事物,认识这个世界里的每样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家人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保护,以免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其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

3.21.5岁到幼儿园前的学前儿童实际需求。1.5岁到进入幼儿园时期的儿童已经初步能够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且能够独立行走,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肢体和语言表达愿望,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其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等了解事物的颜色、气味和形状。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父母亲的依赖性也很强,但是更喜欢在户外进行玩耍。很多孩子会进入模仿状态,对成年人尤其是自己父母的一些动作和行为进行模仿。在这个阶段中,家长需要注意正确引导孩子,在带孩子玩耍时帮助孩子学习一些知识,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基本的社交礼仪等。同时,在这个阶段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

3.3刚进入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的实际需求。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儿童,由于其处于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需要与其他的同龄人长时间地相处,一些孩子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接触,这主要还是因为儿童还没有完全度过依赖家人的时期。此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走进幼儿园,接触新鲜事物。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会迅速融入幼儿园的环境中,开始对其他的人和事物产生兴趣,并且开始与他人产生交流。在这个时期的家长应该注意向孩子了解其在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向,鼓励孩子积极融入集体,积极学习新知识。在这个时期,父母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4儿童情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设计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结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模式,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强调对儿童的关爱和对儿童权利的关注至关重要,她谴责惩罚式的教育,倡导尊重儿童的教育[1]。学前儿童的心理包含了很多内容,以情感发展认知为基础,因为情绪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刚出生几个小时的婴儿就会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2]。在家庭教育的视角上看,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游戏等内容都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发展。也就是说,家庭交流是儿童成长环境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想要让儿童在这个时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就需要将心理发展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比如,表扬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外在心理环境因素。能力和努力取向的表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表扬者的真诚程度、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性别等主体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和任务难度等外在环境或客观因素[3]。基于心理发展理论和实践,需要把握儿童交流互动、儿童空间、装饰、功能等方面的体验和感受。第一,在家庭教育当中,需要先从家庭空间开始。例如:在家庭设施的摆设上、家庭用品的使用上,都需要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对物体和空间产生对应的情感。家庭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为儿童构建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让儿童在获得对应的幸福感的同时,保证儿童成长方面的需求,让儿童对家庭物品产生好感。例如,儿童营养的状态、智力的发育、身体的发育等。再例如,在家庭设计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学前儿童的特征,为儿童设计自制木马,这个过程可以和儿童一起进行,在亲子互动中,儿童就会对家具产生很强的情感认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幸福感。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儿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思维发散的能力[4]。将儿童发展心理和实践过程相互结合起来,这样长久下去,就会避免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良情绪的出现。

5家庭教育视角下儿童语言能力的心理学应用

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儿童语言的发展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边的环境和情感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在变化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先发现儿童的心理变化,之后分析儿童不善言辞的内心感受。不少教育者可以通过儿童的情绪和动作表情,推断出儿童正确的感受,及时进行情绪疏导,提高儿童对应的语言应用能力。儿童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需要注意环境的营造,使用一些直观的事物或是图像,帮助儿童构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教育者使用互动阅读或是表演阅读的方式,增加儿童的词汇量,使用一些故事情节,引导儿童正确的应用语言,这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加深儿童对任务的理解,对文字的使用,以此进一步锻炼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在空闲的时候,也可以与儿童共同观看动画片,如《宝莲灯》《葫芦娃》等。观看动画片的时候,也可以让儿童将文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增加对知识的感悟,形成持久性的记忆力。在家庭阅读的时候,主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

6儿童创新思维发展和家庭游戏教育设计结合

在学前教育中,教育者需要根据儿童的智力需求,设计对应的游戏。设计的游戏,不仅需要给儿童带来欢乐感,还需要提高儿童的创新意识。一般,器具性玩具可以提高儿童认知起点,展现较强的真实性和创造性。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在设施模拟的时候,儿童喜欢生活物品,主要原因是不少物品儿童不能通过视觉对其产生感知能力。也就是说,缩小比例的物品,儿童比较感兴趣,也可以真实地认知到物品的特征。第二,游戏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一定的创新性。例如:拼图、折纸等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实现思维的扩散。第三,游戏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保持一定的层次性,增加体验感,实现知识的传授。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让儿童乐于游戏,喜欢挑战。另外,家庭榜样与儿童个性发展的结合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儿童的内心,减少思维冲突。

7结语

学前阶段,儿童柔韧性较强。学龄儿童的思维发展处于思维提升阶段,阅读和数字理解能力不断提升,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另外,情绪的发展对儿童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中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内在的个性倾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育者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沟通交流和情感互动的机会,锻炼儿童的思维和沟通能力,为儿童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梅,倪志勇.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价值新探[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2):80-83.

[2]黄翯青,苏彦捷.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4):434-441.

[3]邢淑芬,林崇德.表扬对儿童心理效应的调节与中介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6):66-70.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4

关键词: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究

智障儿童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身体及智力缺陷,导致对其进行教育的难度较大。加上近年来,我国智障儿童的数量也在增加,这就给智障儿童教育者提出了新难题和考验,培智学校结合智障儿童的发展趋势及特点,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生活化教学成为培智学校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语文教学又是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教学内容,培养智障儿童准确流利地讲话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智障儿童语文教学效果,广大培智教师逐渐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新模式,从而让每个智障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融入家庭、融入生活。

一、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智障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这部分特殊儿童由于受到智力影响,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多数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学习、怎样去学习。这就要求培智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高度关注这些孩子,紧密结合他们的认知、习惯、特点等,先研究与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策略,然后针对不同的智障儿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将语文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增加语文课堂生活化内容,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生活,贴近生活,这是目前我们培智学校要共同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可行性研究

(一)生活教育理论具有可行性

伟大教育家卢梭让爱弥儿生活在自然中,让他从游戏、种植、木工的劳动中习得知识、得到感悟,他的实践证明,生活实践可以造就孩子,孩子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具有直观和感知深刻的特点,因此生活化教育理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具有高效性。

(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生活化教学具有可行性

皮亚杰的知识构建理论认为:“生活是在自己本身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的活动内容中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人们是要在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中获得对事物、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没有生活这个载体,学习就是空谈。所以,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转移给另一个人的头脑,而是学习主体通过生活体验,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积累和提升的[1]。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首先是让其能够学习生活的本领,语文教育则是培养其正常沟通交流的能力。由于智障儿童接受能力较差,只有结合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情境,反复运用、强调,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智障儿童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1)广大培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智障儿童的学习效果,因此,广大培智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研究、考察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要求,达到提高智障儿童语文学习水平的能力。

(2)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元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相对较慢,教师要尽量在课堂上引入学生生活的内容和场景,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尽量让智障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内容中来。培智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制作PPT,播放影像资料,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等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让智障儿童充分掌握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技能和常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2]。

(3)将智障儿童带到课外去,让他们接触生活和大自然,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语文知识。虽然教室是实习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场所,但教学不一定要在教室内进行。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适当地把孩子们带到户外,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直接接触事物,比在教室里枯燥的讲解,孩子们会理解得更快更好一些。另外,户外学习生活更有利于智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健康的心智。广大培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室外生活化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和智障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高效。

(4)培智学校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不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广大培智学校要结合形式需要,培养和提高广大语文教学的教学能力,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方式方法,结合智障儿童的自身特点,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综合多种手段将生活化教学形成一种教学常态,给学生一个轻松而有效的学习环境,让智障儿童能够快乐地成长[3]。夏丏尊先生有段名言:“学校是个池,学生是鱼,而师爱则是水。若无师爱,那么,无水之池,无水之鱼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而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任何教育都是需要付出爱的教育,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本身从事的就是更为特殊的教育,用爱付出,用心钻研,科学施教,是我们这些从教者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黄华.基于智障儿童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现象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4,(4):36.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5

关键词:融合教育;学前教育;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除此之外,《计划》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1]这一举措既表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方向与国际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一致。鉴于此,在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为推进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进程,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四章学前教育第三十一条就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提高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的目标。其中也确定了以下措施: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招收残疾幼儿;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具备办学条件的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实施学前教育。[2]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有所提升。然而关于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现状研究很多,但在发展对策上的探索仍有待提高。因此,面对融合教育对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与困境,为改善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现状,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文章主要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方面,进行探讨了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策略,帮助特殊儿童更早、更快的融入普通儿童的社交环境。

一、融合教育给学前特殊教育带来的考验

融合教育是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1994年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首先重申了《世界人权宣言》提出的“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进而通过的《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中规定:“作为全纳性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学生,而不考虑其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及其他状况。”[3]由此可见,融合教育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可接受教育的机会。1990和1994年国家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以法律和法规形式对随班就读予以规定。此后,随班就读成为我国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4]但是融合教育并不仅仅是为特殊儿童提供入学的机会,而且要求保证所提供教育的质量水平。因此,在这种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对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融合环境的创设

在融合教育的主流背景下,幼儿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否自觉接纳特殊儿童。这里自觉接纳特殊儿童不只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也包括让他们享受和普通幼儿同样的教育,形成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和教育活动,这里的儿童是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第二,是否创设适合特殊儿童的融合环境。幼儿园的建筑安全性和楼层的高度,占地面积的使用和户外活动区域的规划,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否满足特殊幼儿的需要。第三,管理方式是否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在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上,根据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是否需要资源教室辅助教学。家长的参与是保障特殊儿童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与家长合作教育?如何让家长参与到特殊儿童个别教育计划?这些都是幼儿园融合教育所要面临的挑战。

(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特殊儿童被纳入普通幼儿园,幼儿之间的差异就会增大。幼儿教师将会面临如下考验:第一,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和态度。特殊儿童作为人,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已有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态度和幼儿园融合教育现状等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对特殊儿童类型存有差异性的接受态度,幼儿教师较容易接受言语与语言障碍、学习障碍以及肢体障碍的儿童,而较难接受情绪与行为障碍以及多重障碍儿童。第二,教师的融合教育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仅停留在普通幼儿的领域,如何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如何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身心需要,以及如何与特殊儿童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如何为特殊儿童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对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一定的挑战。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在融合教育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学习目标和教学进度,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施适合于各类儿童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也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沟通技能,比如盲文、手语等。

(三)幼儿同伴接纳态度的转变

融合教育既给特殊儿童提供了正常化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但是这样的环境也对他们提出了挑战。当今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歧视态度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特殊儿童在融入普通学校的环境中仍然承受着被排斥感,甚至拒绝融入普通幼儿园,面对生活中与普通儿童相处学习的处境,就需要他们调节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环境,并不卑不亢地与普通幼儿合作学习,共同处理生活游戏中的困难。而作为普通儿童,融合教育不仅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多样性,也为他们认识人类的差异性提供一个机会。除此之外,对幼儿在学前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因此,融合教育是特殊儿童如何融入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儿童如何接纳特殊儿童共同需要面对的挑战。

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融合教育视角下学前特殊教育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我国以随班就读的学前特殊教育面临着融合理念、资金投入、师资培养、家长支持等方面的诸多困境,影响着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融合教育理念缺乏

融合教育在国际上盛行,是基于平等自由、尊重差异、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从人权和平等的角度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然而目前,我国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中融合教育理念仍然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特殊儿童视为需要同情和帮扶的弱者。这容易导致有些轻度障碍的特殊儿童产生自卑感,不利于这类特殊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第二,幼儿园缺乏权利意识。通常认识不到特殊儿童享有和普通儿童同等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受教育权,在儿童入学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第三,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效果的呈现。没有根据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对特殊儿童的专门练习,超越特殊儿童身心承受的能力,这样反而会出现反面效果,不利于特殊儿童的生态化成长。

(二)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平衡

我国财政投入是特殊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但在学前特殊教育方面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特殊教育经费。我国专门服务于学前特殊教育学生的资源教室或资源中心数量有限,而且康复设备设施应用率较低。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只占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的1.2%—1.3%,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教育的资金投入要比普通学前儿童的教育经费要高,然而现在的投入比例在整个教育中比较低,经费投入比例失衡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前特殊教育中的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设备配置较低会影响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

(三)师资培养存在不足

学前特殊教育教师是提高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关系到特殊需要儿童的长远发展,目前,据调查研究显示,学前师范生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态度比较消极,是否学习过融合教育或对特殊教育课程对特殊幼儿的接纳态度有着显著影响。学前特殊教育在职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对特殊教育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和普通幼儿一样的教学方法,可是这样的教学措施并不一定适应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导致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实践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如下:1.缺乏独立的特殊儿童观,不能较好地尊重差异进行个别化教育。2.特殊教育教师职前专业认同感较低、专业知识不够坚实。3.教师不注重自身教学的反思评价,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评估的能力不足。除此之外,教师性别比有所差异,女性教师居多、男性教师偏少,这对教学安全问题有所影响。由于教师专业能力较弱,教师培训力度又小,师生比例失衡,教师的教学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需要。

(四)家长的支持力度低

关于特殊儿童家长,一方面,不愿承认孩子的特殊性,以致错过了孩子可以干预康复的关键期,导致残疾幼儿在某些器质性障碍方面,产生器官萎缩、功能丧失。而且认为在普通幼儿园中,孩子会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冷落。另一方面,家长把孩子送到融合幼儿园,就把孩子的一切发展都交给幼儿园,家长较少参与幼儿的学习进程中,对儿童的评估测试也没有向老师咨询结果要求解释,造成老师和家长之间对儿童的教育难以达到一致性,影响了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的构想

以融合教育为导向,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关注以特殊儿童为中心的生态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多元支持,[5]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提出构想。

(一)融合教育理念———指导思想

转变对特殊儿童的观念,营造宽容、接纳的社会环境,深化社会大众对学前特殊儿童的认识。首先,从发展的幼儿观来看,遵循幼儿身心成长的规律,关注幼儿生长敏感期。学前期是儿童认知、技能、情感等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针对学前特殊儿童在学龄前的教育更是有利于弥补其缺失的功能、发展其潜力。[6]而特殊儿童在某些个体机能有所丧失,并不能否认其他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幼儿园增强特殊儿童权利意识。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2014年1月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的“全面推进全纳教育,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适合的教育”也着重强调了实现保护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最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对有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儿童,教师应该遵循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给予适度的教育材料,安排适宜的教学进度,转变对特殊儿童的消极态度,为学前特殊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融合环境是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的关键。

(二)教育经费保障———发展前提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经费支持,尤其是特殊教育的发展,资金的保障是发展的前提,因为我们特殊儿童教育需要的教育资源不同于普通儿童所需的教育条件,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实施特殊的教育方法。特殊的教育支持。在特殊的教育工具上,譬如听障儿童在器质损伤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佩戴助听器,助听器的花费很大,这就需要政府的帮助支持才能满足需要。在教育环境的设置上,为了保障特殊儿童的安全,在室内室外环境都尽量避免尖硬材质的建设,房屋装修材料也要环保干净,以免儿童误食影响生命安全。所以,首先在学前特殊教育中总的投入要加大,根据国家GDP的增长速度及财政支出的总额,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学前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学前特殊教育正常有序的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要合理。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比例要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投入比例占全国应该较低,因为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较好,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教育资金。而在西部经济发展欠缺的地区,国家要增加经费投入比例以环节地区发展慢资金短缺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当然还可以提倡东部带动西部,以发达地区帮助扶持西部欠发达地区。扩大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民办特殊学前教育,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种力量基金投入为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像宣传、募捐等方式积累更多资金,开展行之有效的助学活动,帮助特殊学前儿童积极健康的发展,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温暖。

(三)专业教师培养———质量关键

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我国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准的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升计划》规定“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文章关于提升学前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也提出以下几点构想:增加高校学前特殊教育师范生人数,缩小师生比,增加专业教师数量。但是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保证良好师资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还需要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对学前师范生融合能力的培养。第一,整合专业课程。整合学前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使学生共享课程,加深对特殊儿童的了解;第二,强化相关课程设置。在学前教育专业除开设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必修课之外,增开融合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对融合教育知识的学习;第三,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到特殊教育机构或融合教育幼儿园进行见习或实习,使其亲身接触各类特殊儿童,进一步加深对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解。[7]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借鉴学习美国“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8]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对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对于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既需要掌握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技巧,还需要掌握特殊儿童教育技能。强化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加强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是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的重要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加强对教师进行定期集中的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融合能力。复合型师资的建设既需要内部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提高特殊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缓解职业倦怠,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要定期进行,不断充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稳固优秀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四)融合环境创设———外界支持

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融合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其中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在物理环境方面,强调保护特殊儿童的身体安全,在周围环境和空间设施内不能存有不安全的设备、污染、暴力等危险因素。不管在饮食还是日常活动中,应该保障基本的卫生措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一方面,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充分做好招收特殊儿童入学的准备,使其受教育的环境达到无障碍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儿童学习活动的参与水平。[9]另一方面,改进设备和教材以便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满足儿童的特殊需要,为特殊儿童适时提供康复活动。在心理环境方面,强调整体环境能为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一种归属感和愉悦感。[10]同时也要提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积极互动的机会来实施教育活动,激发特殊儿童探索发现的潜在能力。

(五)家园合作发展———人力保障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特色教育;意义

幼儿园是进行幼儿成长教育的主阵地。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园教育内容要严格做到去小学化;同时特别注重对幼儿身心成长的教育引导。开展体育特色教育,这就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体育教学整体受到重视,中考体育分值与语文、数学同等的大环境下,广大家长也更加注重幼儿体育素养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针对幼儿体质体能情况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教育活动,顺应时代所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体育特色教学活动的现状概况

体育是一种大众化的体育运动形式,在各地区、各年龄段人群中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体育和教育的结合更加紧密。校园足球活动、阳光体育活动、阳光大课间活动,都是体育在义务教育中进行普及发展的重要体现。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因材施教的观点,体育在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教育举措。就幼儿园而言,其体育特色教育活动也有自己的特征和表现。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弱、体质体能弱,对一些体育活动缺乏基本的认知了解,组织纪律性也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儿童教育管理的经验去组织体育教学。通常,一些幼儿园会利用园内的游戏道具、体育器材、游乐设施等,通过游戏化的方式组织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游戏、做舞蹈、练早操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的体育特色教学可以有效激励儿童的学习热情,培养儿童体育运动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开展体育特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

(一)体育特色教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有益培养。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我国幼儿群体的体质体能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也面向幼儿群体开展了体检活动。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数据来看,我国幼儿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突出表现为近视眼儿童增多、肥胖儿童增多,另外,有不少幼儿存在体能体质偏弱、体力差、运动素养不足等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做好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这是帮助幼儿矫正健康短板,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在体育特色教育的支持下,幼儿体育运动热情得到很好的鼓励,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体质体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对矫正部分幼儿的身体肥胖、体质虚弱、身体发育不良、脊柱侧弯等情况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体育特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会根据儿童的行为特征、认知情况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化创新,比如开展一些富有民间传统体育色彩的体育教学活动,玩一些丢沙包、踢毽子之类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的体育特色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好的游戏体验,感受到体育游戏的乐趣,从而接触一些平常接触不到的新鲜事物,活跃身心,放松情绪,获得健康快乐的活动体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体育特色教学是体育文化的传承。体育运动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和传承,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化积淀。在体育活动中,有很多宝贵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值得传承,比如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上的顽强表现,他们为国争光、不怕困难,拼着巨大的代价换回来国家的荣誉。这就是一种体育精神,是爱国青年的有志表现。还有公园里、广场上,人们进行着丰富的休闲健身运动,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乐趣。还有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运动理念,能够很好地磨炼人们的意志和品格,催人上进。在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中,抖空竹、踢毽子、跳绳、舞龙舞狮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广泛分布,成了民众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国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蕴含着人们的团结友好的品质。这些文化品格、精神品质,都是对幼儿的成长发展非常有益的,都是我们在幼儿园体育特色教育中应该灌输与传承的。目前已经有部分幼儿园着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把踢毽子、抖空竹、游戏、跳绳游戏等转化融入幼儿园教学中,形成了富有民族体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可以看到,在传统体育、休闲体育运动教学中,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且对中国民间传统体育的形式和传承产生浓厚的兴趣。幼儿教师在这样的体育特色教学中,不仅组织大家去接触了解体育活动,而且会解读其中的历史传承,介绍相关的体育运动常识,渗透培养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给孩子的心智发展以健康的指引。

(三)体育特色教学是各种学科的综合实践。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对适当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能体质情况有积极作用,更为其他学科内容的综合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是因为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并不属于非常专业的竞技体育训练,也不会有跨栏、标枪、铅球、立定跳远、跳高等体育运动项目,更多的活动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或者通过绘本识读、视频微课等方式进行。根据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来看,体育特色教学活动中,舞蹈、美术、口才等方面的训练效果也很出色。比如我们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组织大家进行儿童健身操编排表演,大家就可以在舞蹈编排中把音乐、歌唱、布艺拼贴、服装道具美工和体育动作、舞蹈动作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相结合。虽然孩子们自身的美术素养、体育素养、音乐素养等功底不高,但其综合锻炼的实践意义却毋庸置疑。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获得相应的锻炼,这就对孩子多个方面的综合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改革创新的大好形势下,体育特色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纽带桥梁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营造了良好氛围,是值得幼儿园继续推进的一项重要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建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7

1十堰市幼儿园现状

1.1基本概况

从十堰市教育局获悉,目前,全市共有3—5岁的适龄儿童127135人,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43所,在园(班)幼儿83247人,其中公办幼儿园79所,占幼儿园总数的23%,在园幼儿19662人,占全市在园(班)幼儿总数的23.6%;民办幼儿园264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7%,在园幼儿38276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46%;小学附设学前班586个,在班幼儿25309人,占在园(班)幼儿总数的30.4%.截至目前(2011年),全市3-5岁适龄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65.48%.十堰市城区现有各类幼儿园14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经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举办6所,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开发区三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举办132所.现共有在园幼儿26254人,其中市直2798人、张湾区10583人、茅箭区8773人、十堰经济开发区4100人.城区3-5岁适龄儿童毛入园率为90%.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17所,其中省级示范园9所、市级示范园8所,能够达到“两教一保”的幼儿园有42所,有一定办园条件、管理不够规范的幼儿园90所.

1.2设施和师资队伍

城区幼儿园有教学楼、综合艺术楼、多媒体多功能活动厅等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设施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及其它设施,室内均装备空调、暖气、实木地板、钢琴、电话、闭路电视、DVD、消毒灯、消毒柜、玩具、幼儿休息、学习、游戏、盥洗等硬件设施.幼儿户外活动场地是适合幼儿园的塑胶地板,有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多种体育运动器材和游戏设备.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共有教职工4564人,其中专任教师2556人,专任教师中毕业于幼师专业或持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有1359人,占幼儿专任教师总数的53%;保育员785人,保育员持证率为15%.城区幼儿园现有教职工2120名,其中专职教师1651名,保育员474人.

1.3存在的问题

十堰市近年来,各级各类幼儿园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普遍重视了幼儿常规教学、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幼儿智力的开发,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及幼儿的认知规律选择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创建示范性幼儿园、强化学前教育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学前教育规划等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据考察了解,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区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小,入公办幼儿园难的问题十分突出.现有的6所公办幼儿园共有70个班,在园幼儿3000多名,(大部分班级人员超过了国家规定的30人标准).加上企、事业单位改制后剥离的幼儿园85%以上转变为民办性质,激化了辖区适龄幼儿渴望进入质优价廉公办园的矛盾;民办幼儿园建设无规划,布局无序,办园行为不规范,幼儿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不强,流动性也大,保教员及工勤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并且小学化倾向严重,管理滞后,安全隐患多,保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简陋,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我市城区农村90%以上幼儿园附设在农村中心学校,不符合幼儿园办园规范,大部分学、幼混用活动场地,设施设备有待完善,更谈不上必要的功能室和户外游戏设施,无法满足常规保教.

二是各级各类幼儿园里,专业的教师缺乏.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幼儿发展的规律,开发幼儿智力,应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但幼儿的智力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教师,但是很多幼儿园里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学习或者培训,有些年龄偏大,导致在幼儿教学上没有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超前教育,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超前教育,就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能力,导致幼儿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逆反心理增强,有的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直接影响了孩子在小学的学习.有研究表明,不当的刺激导致幼儿短期的变化,会对一个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很多幼儿园进行招生的时候,都告诉家长他们幼儿园是双语教学,但是幼儿园里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大多都不是专业的,比如一个幼儿园里面有十几位老师教孩子们外语,但真正外语专业毕业的只有两个人,而且这两名学习英语的老师,园长并不觉得她们有多大的优势,反而觉得她们不适合从事幼儿教学.

三是选择教育内容出现了功利化的不良倾向,忽视幼儿品德教育.绝大数幼儿园,为了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内容.但也有个别园,一味迎合家长不科学的要求,忽视幼儿的接受能力,刻意追求孩子知识量的多少.有一些家长讲,我的孩子在某某幼儿园学会1000个单词,加减乘除都会运算,还是某某园教育质量高等等.这些话本身就说明有些家长不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有的家长、教师把灌输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儿童不良言行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纠正,造成孩子独立性差,懒惰、自私、不通情理、摆阔气、浪费、难解人意、缺乏合作意识等等.有的教师把许多传统美德的故事只是作为一种知识讲给孩子,而缺乏行为指导.大多数儿童都会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大人吃了一点他爱吃的东西,他就会大闹不止.多数儿童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当他一看到不爱吃的食物,并不珍惜依然浪费.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幼儿道德养成教育方面还需努力.

四是忽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能的训练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有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告诉我,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几名4岁的儿童面前各放一粒儿童爱吃的糖果,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就可以把这粒糖果吃掉,但如果谁能等10分钟再吃,就可以再得到一粒更好吃的糖果.”结果大多数孩子急不可待地吃掉了糖果.这个实验说明,幼儿的自制力和其心理素质需要培养.但在我们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有所忽视.《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其次才是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学习.现在有的幼儿园,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就对幼儿进行知识性的教学.有的幼儿认识了许多字,计算能力也超出了其年龄应有的水平,钢琴也弹得很不错,美术作品也获得了大奖.但是,经过三年的幼儿园教育却不会使用筷子、不会穿衣服;有的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就带上了近视镜;许多孩子吃饭挑食偏食.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的幼儿教育在促进幼儿身体发育上还做得不够.

2改善提高师资素质的几点建议

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确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跟多的是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深思,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的时间相对较长,他们的教育归根到底在于幼儿园教育者的素质.幼儿教师的素质能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针对幼儿教师素质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2.1幼儿教师要有博大的爱心

目前,各行各业发展极不平衡,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生活待遇都还较低,幼儿教师整体水平不高,队伍不很稳定,再加上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有些幼儿教师不安心自己的工作,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这对幼儿教育发展极为不利[5].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主动去了解幼儿、研究幼儿,并千方百计为幼儿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在现实情况下,更需要教师以爱心、敬业奉献精神、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责任感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2.2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不同的儿童教育观就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相信幼儿的能力,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根据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因材施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鼓励肯定幼儿的进步,讲究强化艺术,理解并尽可能满足幼儿合理的需要,使每一个幼儿都健康、自由、全面地发展.

2.3幼儿教师的知识面要广博

幼儿好奇心、开创未知领域的潜在能力强于成人上百倍,幼儿会突然问你一些你从来都没有接触、没想过的问题,且常追根问底,这是幼儿发展创造力、丰富人生的开始,是教育启迪幼儿心智、个性的良好时机.然而,幼儿教师也不是万能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是不可能把人类所有的知识都装进头脑的因此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积累、善于捕捉信息、把握信息,并且善于启发幼儿学习、思考的人.

2.4幼儿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

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除读、写、算之外的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即表现在幼儿乐于接受的各种活动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使幼儿健康活泼成长的能力.如演讲能力、机械建筑能力、制作编排能力、歌舞跳唱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开拓创造能力及应变能力等,要求幼儿教师既要动口,更要动手、动脑;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既要当好师长,更要当好让幼儿敬佩甚至崇拜的“孩子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刺激幼儿大脑的开发,有利于幼儿认识能力的培养及内在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有利于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发展.

2.5幼儿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

它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应是一个性情温和、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的人;幼儿教师要有顽强的意志力,应是一个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人;幼儿教师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应是一个勤劳、整洁的人.身体力行,做好典范将是孩子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幼儿教师还应是一个珍惜时间、注重效益和讲信誉的人.这些都是一个好的幼儿教师应有的素质.

3结语

户外儿童教育范文8

留守儿童被迫与父亲长期分离,在成长过程中未能直接感受父亲的影响,未能接受到父亲教育,对留守儿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性格上,男孩性格“女性化”,女孩沉默寡言;心理上,对外界缺乏安全感,胆怯怕事,心灵闭锁;情绪上,急躁冲动、喜怒无常、感情冷漠;学习上,成绩较差,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父性教育缺失不仅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成年之后婚姻家庭生活不幸福,而且还容易引起盗窃、抢劫、对社会不满等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已经产生大量研究成果。然而,对于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极少。随着留守儿童数量激增以及呈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要重视留守儿童研究,更要重视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研究。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何种影响?其作用机制是什么?如何解决父性教育缺失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广东省西部地区县级市———罗定市的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据2012年罗定市妇联统计数据,罗定市留守儿童的人数已经超过2万多人,其中14周岁以下有1万多人。在广东,罗定市的留守儿童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问卷调查法,选取罗定市4所小学和2所初中发放问卷,问卷发放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填写,共派发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父亲在家的占43.48%(其中在本地工作为33.15%,待业在家为10.33%),父亲在外地工作的占52.45%,即在被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无法接受父性教育。二是访谈法,对校长、老师、家长和村干部进行访谈,了解留守儿童相关情况。通过对罗定市留守儿童的研究,不仅具体掌握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而且还对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为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问题提出有益建议。

二、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情绪、成绩、纪律性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性格影响

父母均在家的儿童认为自己性格外向的占55.28%,而父亲不在家的儿童则只有36.85%认为自己性格外向,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男生而言,在外向性方面,父亲在家的男生或父亲不在家的男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就女生来看,父性教育缺失对其外向性格的形成则造成很大的影响。父亲不在家的女生只有11.36%认为自己乐观、外向,父亲在家的女生有29.31%认为自己乐观、外向。父性教育缺失造成女生形成不同程度悲观、内向的性格。

(二)心理影响

父亲不在家,儿童的“安全感”缺失,更容易产生害怕、担心、惶恐的心理,这对留守儿童造成较大心理伤害。在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中,超过60%的女生安全感弱或一般,属于安全感偏低的表现;接近一半的男生安全感弱或一般。

(三)情绪影响

根据对教师、家长以及校长的访谈得知,父亲不在家的女生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缺乏自信,父亲不在家的男生容易表现出自制力差、责任心不强。究其原因,父亲无论在体格或者心理上一般来说都比较坚强,无形之中能带给儿童安心与稳定的感觉。而父亲常年不在家,让儿童身心都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没有父亲特殊的强有力的安慰,儿童更容易产生焦虑与紧张情绪。

(四)学业影响

调查显示,父性教育缺失对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较为复杂:虽然留守儿童成绩优良的比例与完整家庭儿童相差无几,但留守儿童中的差生比例远远高于完整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的占9.47%,略低于非留守儿童的11.11%;但良好的占26.32%,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的34.07%;而中等、不及格分数段二者无明显差异;及格分数段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由于有父母亲在家监督学习,会更认真学习;留守儿童缺少父母亲的监督,或者要承担一定的家务而使得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调查还发现,父性教育缺失对男女生的影响有所不同。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中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优秀、良好分数段,留守儿童男生人数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及格线和及格线以下的留守儿童的男生人数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对于女生而言,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异较小,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这说明,父亲不在家对男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较大,对女生学习成绩影响较小。这可能因为男生自觉性不够强,而女生自觉性较强,较早熟,能够体会到在外工作的父亲的艰辛,所以会比同龄儿童更加懂得发愤图强,好好学习以求回报父母。通过调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父性教育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父亲对小孩的教育功能还没有发挥,这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第二,父性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和情绪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对女生的影响更为显著,父性教育缺失的女生更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不自信等;第三,父性教育缺失对男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和纪律方面,父性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此外,父性教育缺失的男生容易表现出自制力差、责任心不强。

三、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

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具有多重负面影响,把握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一)父亲在位理论

父亲在位理论是21世纪以来由克兰珀(Krampe)和牛顿(Newton)提出的解释父子关系的新理论,该理论对于分析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父亲在位理论是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父亲,“父亲在位”特指父亲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即“心理父亲在位”。儿童拥有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实际上就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儿童成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但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四大方面,每一方面因素又受到多种子因素影响(见图4):(1)内心的父亲。儿童内心的父亲如何,受到对父亲的感知、内化的父亲体验、父亲形象的影响。(2)儿童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其因素包括对父亲的情感、对父亲参与的感知、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对父母婚姻的感知、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3)相关成员的影响。包括父亲与自己父亲的关系、母亲与自己父亲的关系以及其他人都对小孩的父亲在位产生影响。(4)有关父亲的信念。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下对于父亲的形象界定不同,进而对儿童的父亲在位产生影响。父亲在位理论是在西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因素的选取源自于西方国家特有的土壤,研究结论显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然而,父亲在位理论揭示高品质父亲在位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分析我国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二)父性教育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作用机制

正常情况下,儿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能够进行身体互动和面对面交流,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成长,形成健全的心理性格。儿童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留守儿童父亲缺位不仅是物理上的缺位,更意味着教育上缺位,这种缺位导致多种负面效果产生。负面效果产生包括一系列中间环节。父亲缺位最直接的影响是留守儿童不能与父亲进行身体互动,例如喂养、洗澡、握手、拥抱、亲吻、共同用餐、游戏等,同时也不能与父亲进行面对面交流,比如有喜悦的事情与父亲分享,有心事向父亲诉说,有疑问、困难向父亲求助。在儿童与父亲的互动中,儿童会潜移默化地学习父亲善于交流、勇于表达的特质,学会与人分享、向人诉说,释放心理压力,使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父亲这个学习“楷模”,心理对外开放程度普遍低于其他儿童,习惯性地将各种心事藏于心中,逐渐形成内向性格和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同时,由于缺少父亲的豪放、阳刚、勇敢的形象作为模仿,使得留守儿童男孩性格容易趋向“女性化”,表现出懦弱、胆小、怕事等特点,缺乏男性所应具有的勇敢、果断之气;留守儿童女孩则普遍表现出性格懦弱,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与父亲的身体互动与交流,将导致其对父亲感知比较模糊,比如父亲应当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父子关系应当是怎么样的等缺少正确的认识,日长月久,在情感上就会对父亲表现冷漠态度,对父亲的感觉更多是权威、敬畏,甚至演变成生活中的过客。这样导致两种后果,一方面,由于没有学习到父亲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留守儿童长大之后,对家庭缺少相应的责任感,对社会和他人亦缺少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父子关系冷漠疏远,留守儿童无法学习到父亲的沉稳气质,容易出现紧张焦虑,遇事急躁冲动。父亲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对父母婚姻状况缺乏直观认识,不清楚父亲在父母婚姻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亦难以知道父亲如何处理婚姻关系,不仅使得留守儿童无法掌握处理婚姻关系的方法,而且缺乏婚姻中的责任感。同时,父亲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对于父亲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缺乏了解,比如父亲与其父母关系、父亲与其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等,对于父亲如何处理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难以知晓。留守儿童在家庭成员人际关系方面无法接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日后步入社会,由于缺少人际沟通方法,在与人交流沟通中存在不少困难,缺乏合作精神,同时还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少担当,缺少社会责任感。父亲缺位导致留守儿童成绩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儿童的管教上,父亲通常倾向于严格,而母亲,特别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则非常慈爱宽容。由于父亲管教缺位,留守儿童出现学习问题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就出现不交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早恋、逃学等违反学校规定的问题,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差。在罗定市的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在遵守学校规定上的表现普遍不如其他同龄儿童,学习成绩也比其他儿童差。父亲缺位还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与成长。临床医生观察的表明,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儿童,无论是在身高、体重、还是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正常接触的儿童,而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更高。在婴儿时期,父亲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及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儿童以强烈的大肌肉活动刺激,从而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育。随着儿童的成长,父亲与儿童的户外活动也增加,这些活动对儿童身体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和父亲在一起,无法与父亲进行肢体运动游戏,无法与父亲进行户外活动,长期由母亲、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大部分时间在屋子里,身体锻炼和活动非常少。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受到明显影响,身体素质远不如同龄儿童。

四、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看似范围比较窄,领域比较小,但实际上它的牵涉面非常广,不但是留守儿童家庭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有学者从社会角度,主张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干预模型,来解决包括父性教育缺失在内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父亲在位理论,以及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的分析结论,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解决途径的核心在于父亲角色从“缺位”实现“回位”;如果不能够回位,则需要寻找“父亲替代者”,由“父亲替代者”实施父性教育。

(一)父亲角色“回位”

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是母亲所不能代替的,当儿童与父亲共同居住时,心理父亲在位更容易发展。在经济原因允许情况下,父亲尽可能把留守儿童接到城里,与其一起居住,承担教育责任。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那么父亲要利用假期经常回家,看望和陪伴儿童,使儿童能够感受到父亲的存在,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儿童从父亲言行中学习成长。如果不能够经常回家,那么要积极通过电话、互联网、写信等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对儿童进行教育,实现父亲角色回位,使得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在罗定市调查发现,某中学一位学生因为父亲长期在外务工,对其几乎不管教,该学生在学业和纪律上的表现都令老师和家人头疼。但自从老师将其在校情况反映给父亲,并让学生父亲通过经常打电话和回家进行教育、督促后,该学生不论在学习成绩还是纪律上都有很大的改善。

(二)家庭成员“补位”

儿童与父亲共同居住时,容易获得高品质的父亲在位。然而,“和母亲居住在一起的孩子以及其他家庭结构中的孩子也显现出了心理父亲在位”。当父亲不能够对儿童实施教育时,可以通过“父亲替代者”,使儿童的父性教育得到补偿。母亲通常是一位很重要的替代者,母亲可以把自己对父亲为家庭所做的一切的感激之情传达给儿童,把父亲在外勤劳工作情况传递给儿童,使儿童不会因为父亲不在家而产生对父亲的冷漠感情,以促进儿童性格心理健康成长。同时,母亲尽可能地提高父亲对家庭和婚姻的满意度,促进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对儿童的教养中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是不可忽视的替代者,尤其是儿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更是如此。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可以将他们与父亲的良好关系传递给儿童,将父亲的各种事情讲给儿童听,使儿童对父亲产生好感,以培养儿童的健康性格和心理。

(三)农村学校通过各种努力弥补父性教育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