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范例

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范文1

[关键词]生态宜居乡村;乡村建设;实践探索;官庄村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报告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推动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理念的政府文件。[1]翌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进一步研究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会议,会议强调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明确了新发展阶段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战略地位。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确保到2025年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便利化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阶段性任务。[2]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是把农民聚居的地区建成留住乡愁的载体、是新时代农村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它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国策的确立,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并呈现复杂化的形势下,协调城乡发展、保护乡村生态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3]

(二)问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是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和人文乡村的具体路径,是生态乡村建设和宜居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打造农村环境干净整洁和公共基础设施完备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美好生活家园的现实要求,它是一种集生产要素、生活要素、生态要素、人文要素为一体的全面振兴。[4]就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言,一是理论研究,如杨苹苹通过分析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必要性、实施者及其指导思想,论证了加强生态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和构建精神乐土有助于实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目标[5];二是实践研究,如曹辉等学者深入探讨了美丽乡村和生态宜居的内涵要求和辩证关系,同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做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需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相应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合作平台[6]。虽然生态宜居乡村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现有研究成果集中于从宏观的视角出发研究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实证研究相对来说较少。根据上述情况,本文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大理州永平县官庄村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探索实践作初步的分析,以期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可参考的实践依据。

二、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微观视角:大理官庄村的实践

(一)大理官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概况

官庄,地处于大理州永平县龙门乡西部,是一个有着行政村“州级美丽村庄”称号的自然村。龙门村是大理州永平县龙门乡打造的2个乡村振兴试点村之一,而官庄自然村是龙门村下辖的17个村民小组之一。官庄村距离龙门乡政府3.5公里,距离永平县城13.5公里,距离大理机场和保山机场分别是125.5公里和101.5公里,由此可见,官庄村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官庄村位于北部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及银江河休闲景观带辐射范围之内,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节点,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这是官庄村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生态基础和区域环境。整个自然村国土面积有2.12平方公里,1个党支部,230户,总人口991人,其中回族占78%以上,是乡内最大的回族聚集地。①正因如此,官庄生态宜居乡村的创建在民居建筑、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方面都颇具回族文化的特色。同时该村历史上曾出现了杨建章、周子光、杨秀松、赵洪泰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流传着“石乌龟”“仙马脚”“石龙可借碗碟”“雾路起”等传说故事[7],使得官庄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活动具有了浓厚文化气息。

(二)大理官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实践及经验

立足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民族结构,官庄村以乡村振兴试点为契机,围绕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的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等要素,在建设思路上采用“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的理念,不断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第一,科学编制村庄规划。通过多次深入龙门乡村振兴试点村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上海复旦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编制了针对性极强的《龙门村乡村振兴规划》。此规划文件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生态宜居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官庄改善乡村生态的整体规划和布局结构,其中土地利用、居民点布局、建筑风貌、道路交通系统、慢行系统、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七大规划”,为官庄村打造适合农民居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了极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乡村生态规划。第二,有序组织评比活动。按照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以农民为主体的根本要求,官庄党组织鼓励村民主动参加农村人居环境“十星”户评比、“新时代生态环保星”评选和“五美庭院”等创建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创建评比活动和授予流动红旗、美丽庭院标牌等形式,不仅提高了当地村民整治家庭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能力,也规整了杂乱无章的家庭环境卫生状况,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第三,科学制定村规民约。《官庄自然村村规民约》要求每个村民严格按照“守生态、护农田、龙潭箐、要保护;建新房、先报批、集体地、不侵占;公家物、要爱惜、电与火、要警惕;清洁费、按时交、讲卫生、有秩序;庭院秀、屋内洁、家物品、摆整齐;家畜禽、要圈养、雨污水、不乱排”来规范自身行为。按照村规民约治村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官庄村以2015年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水源管理制度为雏形,编制了内容涵盖责任对象、房前屋后五包、家庭五包、村组主干道清洁、保洁员制度、绿化树管护制度、评比制度七个方面的卫生保洁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的制定,有力地促进了官庄村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第四,着力打造绿色产业。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农业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良好基础,是激励村民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措施。官庄村依托现有田园风光和自然山水的资源优势,创新推出以优质水稻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截止2021年6月,官庄村种植优质生态稻米800亩、稻田养鱼200亩、油菜1445亩,建成农家乐3家,打造“特色庭院”50家。第五,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实解决官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生态问题,该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环境整治:一是实施农村住房“三丘田”改造模式,杜绝使用树脂瓦、彩钢瓦等工业合成材料,消除农村危房、提升住房质量的同时保留了传统农村住房风格风貌;二是用好管好人居环境公益性岗位人员,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保洁员清洁范围和职责、“三清洁”经费收取和管理使用;三是实行“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向村民发放《保护银江河倡议书》和环保宣传材料;四是按照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计划,稳步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和建设,乡村面貌有很大改观。第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乡村生态振兴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服务。为进一步提高村内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便利化,官庄村重点改善了龙潭箐水源地保护、污水管网、产业道路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新修建了停车场、旅游公厕、农家书屋、休闲广场等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了2016年修建的公共篮球场,增加了村内公共区域的健身器材,为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第七,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以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政治发展,健全与完善官庄生态宜居乡村工作体制机制,凝聚合力促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发展。一是将群众基础好、自身素质强、模范作用优的党员推选为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商议、处理解决乡村建设事务;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同志在生态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龙潭箐保护等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影响村民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活动的思想认识;三是组织有意愿、有威望的党员和村民成立环境卫生纠察队,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给予“红白板”公示和取消优先推荐享受惠民政策资格的严厉处罚;四是利用清真寺管委会的力量,做好发动宣传、处理纠纷、环境监督等工作。

(三)大理官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管护问题。众所周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备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龙门村被列为乡村振兴试点以来,官庄村人居环境设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但是,官庄村为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花费大量乡村建设资金修建了诸如农家书屋等“建而不用”的公共文化设施,使得设置在村内公共区域的普通健身器械缺少提升改造和管理维护的专项资金,农村人居环境设施随之出现了陈旧老化问题。第二,生态农业覆盖面低。受山多地少、发展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制约,官庄村的“稻鱼”生态种养规模远低于预期,无法大规模惠及每一个村民。在和当地村民交谈时,他们或多或少提及无法种养“稻鱼”的原因:有些村民认为养殖成本高昂,有些村民认为缺乏技术指导,还有一些村民则说农田缺水和距离太远是无法种养“稻鱼”的首要因素。当问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100%的回答是愿意种养“稻鱼”,有56.25%的村民表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政策支持,余下村民则希望得到资金、技术、营销等方面的相应扶持和指导性帮助。第三,村民参与感不明显。根据笔者走访官庄村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村民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意识不强的现实问题凸显。虽然村干部通过党员带头、入户宣传、粘贴画报、定时广播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当地村民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但是官庄村依然呈现“干部干,群众看”现象,甚至部分村民一次都没有参加过村干部组织的公益劳作日等清洁卫生活动,“自扫门前雪”的情况突出。这就需要培育和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成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

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既是现阶段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关键,更是巩固清洁乡村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能够长期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2],这就为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和完善农村人居环境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及其实施细则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针对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丧失功能效用的问题,基层政府必须以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理和维护为重点内容,制定相应的机制体制,进一步发挥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应有的提供服务、美化环境的双重作用。基于此,基层干部必须意识到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既与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活动紧紧相连,又与美丽乡村的建设活动息息相关。这就需要他们深入每家农户广泛宣传使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传达农村基础设施对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专门选聘专业管护人员统一负责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维护巡查力度,以保障各类人居环境设施完好无损、运行正常。

(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普及生态农业产业是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经济保障,是构建经济和生态共赢局面、引进和留住乡土人才的现实途径。由于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民族建筑同形式多样的民间习俗交织在一起,赋予了村庄独具魅力的乡土底蕴,这使官庄自然而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态美村。官庄就地推进生态美村过程中,把田园风光、秀丽山水和民族文化纳入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以“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绿色发展模式,“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实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创新路径,这将对深化和提升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路径研究大有裨益。一是立足水资源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上减少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污染物;二是抓住发展生态农业的契机,结合娱乐观光、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多元化旅游项目,形成具有当地人文韵味的生态旅游业;三是大力发展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生态文体产业,“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杨建章烈士纪念广场”正是记住乡愁的最生动体现。

(三)培育和构建多元主体的合作格局

乡村建设范文2

关键词: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文化;建设路径

202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申,积极促进文化建设、乡村产业、生态、组织与人才全面发展,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朴实民风、繁荣的乡村文化,既能解除村民的精神贫乏,又能建设乡村精神文明体系。将乡村振兴意识融入于乡村文化建设中,诠释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新内涵,使乡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的蓝图建设。

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受困扰的最大问题。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加速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纵然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获取了一定工作成果,但是在全面发展乡村文化方面依旧存在着某些问题。首先,乡村文化建设观念比较落后。农民从事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农村缺乏高层次的劳动能力的人才,致使农村地区对于建设乡村文化态度消极,既阻碍了农村地区生活品质的提升速度,又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有限,致使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质量提升速度缓慢。最后,乡村文化传播途径单一。在乡村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活动内容与形式均缺乏多元性。

2 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使得广大农民对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需求愈发强烈。满足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有以下途径。

2.1 转变观念,鼓励专业人才回归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的人力资源作为有力的支撑。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乡村文化建设所需专业人才资源严重短缺。鼓励优秀人才回流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面向基层文化建设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开展以先进的乡村文化建设理念为主题的培训,将人才资源有效整合,提升建设乡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各级政府部门挖掘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创新农副产品终端销售模式;鼓励法律、医疗、教育与艺术等各界人才送服务下乡,加速发展乡村文教事业,加强乡村文化自信,继续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2.2 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乡村文化建设的振兴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各级行政部门需加大用于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帮扶力度,确定由上级政府逐步加大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机制,以转变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滞后的状况。不断优化乡村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与氛围,号召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乡村文化建设投入的政策支持,进而营造多元化、创新性的投资与融资环境。二是,我国国土面积大,乡村覆盖率高,应依据不同的地域与产业乡村特色,拟定“一村一策”。结合乡村独特的产业,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与优化,推动城乡经济高速融合与迅速发展。充分挖掘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经济特色,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创新乡村文化传播途径

乡村建设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乡村;乡村发展;建设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更迭,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媒介以及 5G 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各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进程。而农村是我国新时展的重要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产业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 2018 年“数字乡村”的概念的提出,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全方位多层次部署数字乡村重点任务,2022 年 1 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颁发指导“数字乡村”建设,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这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1问题提出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基层智慧创新内容,是“数字中国”进程的重要方面,不仅有利于农业形成信息化发展,更有助于乡村振兴的整体推进。在“数字乡村”建设浪潮下,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李燕从“数字乡村”的内涵出发研究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从而提出中国数字乡村发展“4+2”模式,即四个要素的转变和两个维度方向[1]。刘艳鹏从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支撑平台、产业数字化方面探究数字乡村建设的问题,提出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技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进行全方位治理的措施[2]。王廷勇、杨丽等以城乡“数字鸿沟”现象为着力点提出应进一步夯实数字环境,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立足产业振兴,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格局的方案[3]。苏岚岚、彭艳玲认为农民主体数字素养水平偏低以至于不能较多参与数字化治理,提出全方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策略体系的对策建议[4]。通过梳理发现,多数学者从乡村数字建设的内涵、价值意义或者乡村振兴某一方面问题困境的视角研究数字乡村建设未来发展空间,很少从现有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成功经验出发,提出现存困境和决策建议。基于此,本文拟从现行国家数字乡村建设的不同地区试点出发,探究其在发展突出经验基础上提出现存困境并分析优化路径,推动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向“数字中国”全面发展进程。

2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探索经验

2.1实现产业数字化技术模式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传统工业与网络系统横向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在工业上的成功经验转换到农业产业,以精密准确的测量、勘察、智慧气候等高新技术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安徽省长丰县 2020 年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之一,长丰县抓住机遇,利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数字乡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其“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建设相对成功,通过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一院一园一基地”规划贯彻落实,切实运用遥感卫星、无人机、土壤传感器等智能方式勘测地形,用数字化方式分析农作物长势并精准计算施肥时间。此外,作为数字乡村建设典型示范点,长丰县构建草莓发展大数据平台,莓农们依托智能设备进行莓园监管,推进草莓小镇建设,草莓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打造出数字乡村农业园区新模式。

2.2建设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网络化治理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浙江苍南县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升级,建设互联网+党建、互联网 + 政务、互联网 + 村务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这种新型治理方式有效“智”造村民生活安全感、幸福感的数字化乡村。苍南县政务负责人遵循“从基层找问题,向群众问需求”的理念,打破以往固化思维,数字化模式重构工作机制,推进“浙闽跨省一网通办平台”的应用进程,线上申请的民生服务措施不仅使村民得到便利,更让治理变得公开透明,为民生建设治理开启新型升级措施。利用数字智能形式进行智慧党建和政务两手抓的模式使群众融入村务治理过程,运用“数字门牌• 一码到家”的民生服务系统将数字治理改革落实到一村一户,在办理政务方便快捷高效发展背景下,互联网 + 党建、政务、村务以助力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2.3打造文化数字化网络品牌

乡村文化的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精神扶贫”显得至关重要。塑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素养,继承传统文化亟须摒弃糟粕,加大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5]。湖北秭归县秉承“以文化人”理念,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将文化融入智能数字化发展,依托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打破文化归属时空局限性,塑造精神文明云分享。“数字赋能”政策促使湖北秭归县秉承文化发展数字化理念,打造屈原故里文化品牌,将端午文化以数字媒介的形式保留并传承下来,运用 AR、VR、3D 投影等技术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沉浸式体验端午文化。其 100 多村组社区依托“群雁村播”借网红流量进行各种云视听盛宴,在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开发智能乡村文化特色品牌。

3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存困境

3.1数字主体意识较淡薄

在数字化乡村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管理者主要是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行为主体,而村民群众担任数字乡村的行为主体需要融入各项建设过程,发挥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数字素养,提升自身数字能力水平,真正实现数字赋能乡村建设进程主人公的作用。在政民融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是政府对政策的认知清晰,如何进行数字乡村建设,颁布何种文件,对其内在要义政府大多都明了于心,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但如何让群众群体明了自身在数字乡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成为一项难题,梁漱溟曾有“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言论,对其表示困惑不已[6]。数字乡村建设是多主体共同推进,如政企之间、政民之间、企民之间相协调。而民众大多养成坐等思想,淡化自身主体意识,实则在各项措施和数字产业以及智能技术的运用过程中都是以民为主,明确自身主体的重要性对政策实施有所助益。

3.2资金投入来源较单一

没有经济支持的发展是不长久的,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中,资金的投入无疑更为重要,国家政府拨款资金有限,中国乡村众多并较为分散,数字乡村建设投入周期较长,设备、人力、能源、技术等各项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乡村数字医疗、教育、道路的发展对资金需求更多,如何化解资金的缺口问题也是重中之重。乡村建设的投入来源目前为止以政府为主,民间资本或其余资本大多认为数字乡村工程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成本回收速度慢,虽想进场但也需要契机,因此大多呈现观望状态。而政府财政的支持有限,未来数字乡村建设的顺利发展需要各行业资本的鼎力支持。

3.3数字技术人才较匮乏

当今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新趋势,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低下、新业态发展缺乏人才等问题的突出则会导致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缓慢。在数字乡村战略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是重要条件,人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心骨,即使是在数字化建设的现代社会,机器也并不能取代人进行生产和发展。数字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型人才的支持,强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农业发展密切融合[7]。数字乡村建设的产业设备、网络化管理、智能性服务都离不开精英人士的参与,但高层次技术人才在乡村呈稀缺状态。现今大多数乡村人员外出务工,青年人才、大学生、高技术人才在乡村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乡村的人口构成以老幼为主,日常生活智能化、就医出行信息化、农业发展智能化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能用科技满足农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对于这类呈中介作用存在的人来讲,其要求更高,不仅需要精通互联网信息技术还需对农村农民农业有所研究。如何在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双重困境下发展数字乡村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4.1提高农民行动主体意识

主体思维和行动保持一致性是建设数字乡村的核心,在同客观世界的所属联系中,人是具有主导性的存在,数字乡村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地位,使村民成为数字乡村的最大受益者[8]。浙江苍南县线上治理模式诠释政民协同并进的建设数字乡村,然而区分政府行为主体与村民行动主体十分重要,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但农民行动主体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政府作为政策者应开展“数字学习”讲座、“数字建设”竞赛、“线上数字交流”活动会、“电商计划”培训班等让村民充分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学习加强自身数字素养能力。增强农民主体意识靠政府客观推动必不可少,但自身主观意识思想改变也不可或缺,具体来讲,可通过学习政策文件,依托数字媒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寓教于乐,让智慧生活增添幸福感,使村民全身心投入到数字农产业、数字文化、数字村务工作中。主客观作用双重力度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农民自身的主体意识,对其积极参与智慧村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2促进资金多方投入建设

资金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多方面建设智能化乡村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资金支持,在电商发展迅速的同时,不少地区也依据媒介平台展开线上销售模式,如湖北秭归县将打造一村一网红的目标贯彻实施,发扬正能量的同时也使农产品销量呈现增长趋势。在本地电商销售的同时可将其所得利益投入到农业生产、设备采购、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呈现循环经济模式,与此同时,做好当地线上口碑获取更多流量支持,企业则会衡量发展收益,增加对本地特色产业的帮扶。长此以往将数字乡村建设资金方面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协同推进的多元投资共建模式,形成新型数字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发展形式。

4.3培养吸纳数字技术人才

数字乡村建设进程面临的另一问题就是技术人才的短缺和人才的流失[9]。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是不断扩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方面,“引进来”人才就是将高技术人才从外特聘回乡村并给予一定的惠利奖助措施,吸引广大能人志士参与这一工程上来,也可以通过建设试验基地的方式特聘高校教授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另一方面,“走出去”就是在现有乡村人才的基础上鼓励其去科研中心、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培训,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交互作用碰撞。除“引”“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人才外,对人才流失这一问题也需有所措施。鉴于乡村发展条件有限,首先要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次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也给人强烈的归属感,再次对于人才流失,政府更要做出一些奖励措施,如利用待遇的提升、对家乡情感的共鸣、生活的保障等各方面留住人才[10]。

5结语

乡村建设范文4

关键词:乡村振兴;区域特色;乡村品牌

1安阳市乡村经济发展现状

1.1乡村品牌化概述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乡村品牌建设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乡村品牌化是指通过引入品牌化的理念和方法,经营、管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通过乡村品牌的创建、经营、管理,进一步实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乡村品牌化建设大致经历了村民自发建设、政府主导、乡村品牌化建设三个阶段。现代乡村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农产品,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整体进入市场。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品牌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品牌建设可以充分形成乡村特色,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绿色发展,提高村民收入。乡村品牌能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通过合理的广告宣传、推广,乡村品牌更是能成为乡村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1]。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乡村品牌化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乡村品牌化可以说是一条绿色、可持续、高附加值、高质量实现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之路,是一条乡村共同富裕之路,更是一条能实现乡村发展方式的变革和转型必然之路。

1.2安阳市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省安阳市地处三省交界处,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安阳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4个县,共42个镇、50个乡。2020年,安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0.5亿元,占河南省生产总值总量的4.18%,比2019年增加71.21亿元,增长3.19%;人均生产总值为4.2万元,比上年减少0.1万元,下降2.33%。见表1.

1.3安阳市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安阳市立足本市实际情况,结合各市、县、区的资源禀赋,加快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科学规划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乡村特色发展,加快乡村品牌建设,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2020年,安阳市在安阳县崔家桥镇双塔村举行“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启动仪式。通过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把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好材料发掘出来,把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现出来。乡村振兴百村行”活动以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桥梁,动员全社会力量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2020年,安阳市大力促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市2980个村,2020年底已完成集体经济清零任务,比省里要求的时间提前一年。安阳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五年规划,形成有钱办事、有人办事、能办成事的发展格局。2021年,安阳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237个,占比75.1%,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056个,占比35.4%。2021年6月17日,安阳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标志着该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迎来了全面推进、阔步发展的新阶段。

2安阳市品牌化建设分析

近年来,安阳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一村一特色、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2]。坚持乡村建设“个性化、标准化、特色化、差异化”,坚持把品牌建设、市场运营、宣传推广应用到乡村建设发展中来。政府积极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乡村构建上坚持科学规划、绿色引领、合理推进。同时深入推进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目前,安阳市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是“4+2+1”模式,即发展优质粮油、果蔬、中药材、草畜四个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乡村物流产业两个乡村产业,持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见表2。安阳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乡村品牌,就必须与区域特色品牌发展相结合。区域特色品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关键是产业,而安阳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让广大的劳动人民强起来。可以说,区域特色品牌化是乡村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品牌。近年来,安阳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紧跟中央政策,同时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见表3。除了获得荣誉的乡镇以外,安阳市还有很多发展不错的乡镇。比如,安阳县大力发展以西裴、杜庄、东湖农场、洪河樱花等四个乡村小镇为主的乡村游,2020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80万余元。在洪河樱花小镇,观看马戏团、歌舞表演、小丑军团舞台秀、大型灯光秀的游客纷至沓来,篝火晚会、非遗打铁花、民俗街等项目更是令游客流连忘返。尤其是这里提供的“杜仲系列”养生菜,让游客享受到了舌尖上的养生美味。安阳县围绕打造特色小镇,坚持生态资源、民俗文化、民宿发展、生态农业相融合,促进安阳县乡村经济的发展。2021年,安阳市建成了国有滑县林场生态旅游型森林特色小镇、合涧镇洪谷山生态绿化型森林特色小镇两个市级森林特色小镇,林州市姚村镇龙泉庄村、安阳县瓦店乡杜庄村等57个市级森林乡村。安阳市要充分利用滑县、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林州市等地区优势资源,发展好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红色培训等相关产业。统筹好市、县、乡各项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强各地区的内生特色文化建设。发展好当地农民的培训与科学种植,加强农民的科学化、品牌化、特色化意识培养。壮大发展好乡村集体经济,发挥好合作社、带头人、村办企业的作用。“线上+线下”充分发挥利用好现在的网络平台,通过特色化提升吸引力,增加品牌附加值。通过市场化的品牌运作和推广,最终实现乡村品牌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3]。

3加快乡村品牌化建设的建议

3.1创新模式,推进优质粮油品牌发展

3.1.12020年,滑县、安阳县、汤阴县、内黄该区域优质专用小麦分别发展到1.8万hm2、2万hm2、2.3万hm2和1.2万hm2。优化高标准良田的种植面积,建立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构建“引、繁、种、管、收、销”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集中连片种植,依托粮食加工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重点建设滑县白道口、安阳县瓦店乡、汤阴县菜园镇、内黄县张龙乡等单品种片区,提高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3.1.2在西部林州市东姚、河顺、横水、茶店、原康、任村、东岗和殷都区洪河屯、磊口、伦掌、都里等丘陵低山区,推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3.1.3在内黄县城关镇、马上乡等乡镇和滑县慈周寨镇、枣村乡、白道口镇、四间房镇等乡镇,大力推进优质花生业的发展。积极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建立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内黄县后河镇和滑县西南部、东北部地区,创建高油酸花生生产示范基地,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新技术。

3.2“线上+线下”,推进优质果蔬品牌发展

3.2.1加快推动内黄县温棚瓜菜老旧设施改造,鼓励发展新型钢架大棚和新型日光温室,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和设施瓜菜种植新技术、新模式,依托内黄县已有的技术推广平台、果蔬交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电商服务平台等,推进亳城乡、东庄镇“早春+秋延大棚西红柿”,马上乡、张龙乡“早春大棚甜瓜+秋延菜椒”,高堤乡“早春大棚菜椒西瓜+秋延辣椒”,梁庄镇“温室黄瓜套种苦瓜”,井店镇“早春大棚黄瓜+越冬蒜苗”,城关镇、中召乡“早春小弓棚西瓜+夏秋露地菜”等六大温棚瓜菜产业基地建设。

3.2.2以八里营南北苑村等14个行政村为中心,大力推广“大棚早春茬香瓜+夏秋茬香瓜+秋冬茬蔬菜(菠菜、油麦菜、黄瓜等)”种植模式,围绕八里营瓜菜交易市场,做大做强订单农业,加大网络销售力度,搞好“八里乡”甜瓜品牌宣传。

3.2.3依托安阳县韩陵镇西红柿优势种植区和品牌优势,在安阳县韩陵镇梨北线两侧的梨园村、西目村、王宁后街等村,集中发展西红柿产业。

3.2.4充分发挥内黄县六村乡全省尖椒优势种植区和国家尖椒标准化示范区的品牌优势,依托辣椒加工企业和尖椒批发交易市场,大力推进麦椒套、蒜椒套等尖椒种植新模式,辐射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延长辣椒产业链条,推动辣椒产业发展。

3.3加强品牌特色,推进优质中药材品牌发展

在林州西部深山区,重点种植党参、柴胡、连翘、冬凌草、丹参、黄芩等中药材。在林州西南深山区,重点种植菊花、山楂、党参、柴胡、黄芩、冬凌草等中药材。在林州南部深山区,重点种植远志、冬凌草、柴胡、山楂、杜仲、黄柏等中药材种植。在林州东部丘陵区,重点种植菊花、远志、五加皮、皂刺等中药材。在林州北部浅山区,重点发展冬凌草、柴胡、黄芩、远志等中药材。在林州中部盆地区,重点种植桑树、山楂、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在汤阴县伏道镇小屯村、司马村、东吴村、候庄村、东关村、南阳村以及宜沟等周边乡镇村庄重点发展艾草产业,搞好十大艾草种植产业基地规划,大力推进艾草种植、艾绒原材料加工、生物提取、艾草养生、艾草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打造集扁鹊中医文化、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扁鹊康养游特色小镇”。

3.4坚持科学标准化,推进优质草畜品牌发展

以内黄县亳城乡、殷都区伦掌镇为重点,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建立肉牛育肥基地。围绕内黄县梁庄镇、汤阴县任固镇、殷都区许家沟现有的肉羊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重点建设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大力推广杜寒羊、杜湖羊等肉羊育肥养殖,带动全市肉羊产业发展。以汤阴韩庄镇、滑县万古镇为基地,依托当地生态示范奶牛养殖公司,带动周边乡村大力发展荷斯坦奶牛养殖,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鲜牛奶质量,支持现有畜牧场升级改造,加快奶业一体化发展。

3.5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发展

乡村旅游业促进农业发展,带动该区域农民增收致富。深度挖掘红旗渠精神、殷商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内涵,不断加大农业与信息、农业与文化、农业与旅游、农业与加工的相互交叉融合,打造一批主题乡村旅游品牌,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打响乡村旅游的安阳品牌,引领带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深入推进[4]。

3.6加快推进乡村物流品牌发展

要加大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龙安区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农副产品检验检测、冷链储存运输及线上线下一体化配送的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物流服务保障能力。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电商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开展“农民+公司+电商平台”销售服务,提高农民参与电商经营的能力[5]。建立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推进城镇现代流通业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增强乡镇商贸中心的集聚辐射和农产品产地集配功能,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要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智能温控仓储、冷链运输、加工配送、终端销售、全程可追溯的“无断链”绿色安全物流体系[6]。

4结束语

乡村建设范文5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特色

农业产业新时期背景下,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强化发展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优化农村建设并增高农村经济水平,推动民族振兴成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促进三农发展的基本架构[1]。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相应概念来源于2003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并在2013年于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实;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其主要针对乡村发展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办法,符合农村群众的现实期望。能够看出,“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处于同根同源的地位,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支持与指引下,“三农”发展架构逐步成熟。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均是在一定时期内推行的工作安排,其内容的设定均具有时代性特点,着重贴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美丽”是没有尽头的,但是“美丽的目标”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具体而言,必须长时间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农村地区现实发展情况与建设需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路径、主要内容等实施更新调整。第三,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表现出相互补充、搭配的关系。其中,乡村振兴属于战略层面的部署,而美丽乡村建设则为措施层面的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能够生成更具体的政策内容以及举措方案,驱动着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达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效果。无论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还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均需要为农业发展升级提供支持,让区域农业逐步发展成为“有奔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升农业生产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农业生产与弄农村生活升级,并让乡村逐渐转变为住户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价值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为关注,相应问题的解决成效不仅关联着国计民生,也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性。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迅速、广泛推行,为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支持。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相应工作的展开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之间有着极高的重叠性,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落实,也切实满足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现实需要。实践中,出于对促进乡镇振兴战略推进提速增质的考量,必须要精准把握着力点,强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更好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的展开,促使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好保护了农村特色文化,并达到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的效果,整体支持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成果巩固。因此,联动展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展开路径探究

3.1打造生态工程,强化公共设施建设

(1)优化整体规划

一方面,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前,相关人员应利用科学规划布局理念适时打造生态工程。相关部门需实行优化调整整体布局规划,利用点与面的结合来全方位加强乡村振兴。具体来看,相关部门应依照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布局乡村内部的教育区域、商贸区域、农业生产场地与文化广场等,在合理优化多项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乡村教育,适时提升该区域村民的教育水平,完善地区教育质量。

(2)改善居住环境

另一方面,在实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参与者可利用适宜理念及时改造旧危房,通过对扶贫工作的结合来规范农户的房屋建设,增强农屋建设标准,做到美观、实用与安全,在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后,增强乡村各项布局与功能的合理性,更为合理地打造出以生态为主的美丽乡村工程。实际工作中,应当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设定为打造美丽乡村、持续优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加速农村地区生态工程建设;设定美丽乡村试点,并充分发挥出试点的区域带动性作用,促使区域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成为现实;持续加深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驱动重视建设转变为建设、管理与经营并重,把握政府部门占据的主导性地位,同时落实多元投入机制,促使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常态化保持;搭建并引入全域美丽乡村骨干体系,重视农村地区家前屋后和村内公共空间清理项目的切实落地,以此构建起一批宜居村庄;重点推进区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先行先试开展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投入等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各级美丽乡村建设,驱动生态工程加速提质。

(3)完善基础设施

在以往城乡发展中,城市居民可基于广场、公园休息闲聊、锻炼身体,而农村区域的公共设施不全,农村的劳动人员与孩童同样向往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其希望能够在公园中运动锻炼与游玩,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过程中,应逐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可安于现状,需从农村居民需求入手,加快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此外,乡村振兴发展期间必须做好交通设施建设,从公路、高铁、桥梁等交通设施入手,切实提高农村交通条件,以此拉近城乡间关系,关注民众利益,确保农村区域能够紧跟时代进步而发展,使乡村居民能够实现舒适宜居生活。因此,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期间,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新时代农村能够展现出新面貌。

(4)做好卫生治理

在农村地区长期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及卫生管理内容存在忽视,且受到物质条件及受教育程度限制,在农村发展期间可能出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乱堆等,此外,新能源在农村现已未实现规模化普及,造成了一定能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应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理念,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推进新能源入村入户工作,针对农村现有问题着手解决,同时持续推进厕所改革,全面消除旱厕,使利民政策能够切实落实。考虑到垃圾乱堆现象,应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地方性垃圾收运处理站建设,从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切实推动美丽家园的建设。

3.2多渠道发展乡村产业

(1)发展乡村旅游业

在新时代产业发展中早已推出了“旅游+”模式,并依托于该模式形成了“旅游+农村”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过程中,应以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依照农村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拓展旅游业,若该类旅游业带有适宜的生态特色,不仅能为广大游客带去适宜的体验感,还能增加该地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在保证区域农业效益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广大村民的整体收入。结合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来看,其主要以采摘园、农业工业园、特色民俗为主。①采摘园。将农村特色耕种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构建采摘园区,由旅客自主动手采摘,实现体验消费。②农业工业园。打造主题式工业园,将特色养殖业、种植业以工业园的方式建造,并增设工业园市场及特色小吃,在提供体验式产品的同时,带动当地特色产品发展。③特色民宿。以当地民族习俗、文化传说为主题改造房屋,以此完善乡村旅游体系,健全配套设施。

(2)发展特色种植业

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适时强化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精准找出该地区适宜的种植品种,利用适宜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该类品种,增进该品种种植与栽培效果,提升该品种的优良性,有效缩减农业市场的各项风险。最后,相关部门管理者还可在该乡村搭建与农业种植相关的信息网络平台,将农业种植信息投放到该平台中,并利用适宜的网络宣传来强化区域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从而借助多项渠道来发展该地区的农业产业。

(3)实现协同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需要着重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特色农业品牌,以此助推美丽乡村建设[2]。此时,要求深入挖掘、开发农村地区的优势特色,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建设与集群化发展,在乡村内逐步建设起优势产业带。在实际产业规划期间,应注意打造协同效应,整合村落、乡镇力量,以区域为单位展开统一管理。在协同发展建设期间,应做好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建造区域性产业园、物流园等,以行业为单位成立区域产业联盟等地方性产业发展组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整合力量,突出优势,继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从产业角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4)延伸产业链

充分发挥出乡村之间的联系性优势,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农村地区优势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另外,应当重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性优化发展,结合乡村文化推行文旅融合产业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以此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经济环境。例如:①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价值,使作物能够以产业链下端的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②打造无公害等农村地方品牌,并做好农产品等级划分,用于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以此逐步形成品牌优势,继而实现农产品增收;③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销售农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以此促进农产品销售。

3.3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期间,相关部门需将村民主体性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在实行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其重要建设目的促进乡村效益,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便利,因而应采用适宜方式来发挥村民作用。其一,在实行各项乡村发展与惠民政策前,该地区管理人员应仔细问询当地村民的具体意见,若其对该项政策存有异议,则应通过讨论与研究来完成对应修改。其二,在发展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民综合素养的培养较重要,相关部门可依照该地区发展的特色,为相关村民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即广大村民要利用该项培训来提升自身的农业种植、管理水平,了解该区域具体的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自主自治意识的提升来强化对该乡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继而有效增强乡村建设水平,提升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力度。其三,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文件指导,做好农村区域“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划分,调整农村零散化土地板块,进行空间整合,以此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而在农村土地空间规划期间,规划主体不仅限于专业规划人员及当地政府人员,还需引导当地农村居民参与其中,选取农民代表作为纽带衔接农村规划项目与当地居民,以此彰显村民主体地位,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此外,由村民参与其中后,可极大提升农村国土空间规划效果,继而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求。另外,在推行美丽乡村的优化建设工作中,应当着重整治乡村环境,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实践中,需要在村党总支部的指导下,由党员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参与其中,切实发挥出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农村群众广泛监督的作用,促使农村群众明确责任,自觉清扫、相互监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营造共同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氛围;结合不同乡村在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3.4强化村级文化建设在建设

村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内容:第一,在开展村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管理者应设置多种与村级文化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利用该项活动可适宜增强村落内部文化的特色性,比如,相关管理者可设置“戏剧村庄”“村庄节令故事”等活动,并借助该项活动来深入挖掘出村庄内部的特色文化,增强村级文化建设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村落受历史影响,其内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文化遗产,在实行村级文化建设期间,管理人员需精准保护该地区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相结合,设置不同形态的“乡村记忆”档案馆、村志馆与博物馆等,在历史记忆的影响下,增进乡村内部的地域特色,继而把当前各类乡村打造成广大村民的精神家园。第三,在农村环境内定期举办多样性文化实践活动,如文化节活动,以此助推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价值性更高的文化品牌,推动乡村发展成为农村居民的人文家园、精神家园。第四,针对村落“老建筑”,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修复管理工作,保留村落文化细节,使“老建筑”成为农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见证人,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强化村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还要着重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在农村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理想的环境条件支持。对于不同的乡村来说,其在长时间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需要着重提取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而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要关注对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手工艺文化等等,可以结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性扩大,实现文化振兴[3]。

3.5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

农村地区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持续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地区更好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经济基础。在当前的实践中,可以依托两种方式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即乡村集体资产盘活以及依托农村产业提升经济水平,必须要结合乡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与需求选取不同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具体包括:第一,在农村地区推行合作组织带动模式,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当地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并根据资源特色打造优势产品,在农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实现统筹管理。为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均、徇私舞弊等现象,要求农业合作社由村民代表构建委员会,并搭建监督监管机制,做好权力约束,以此切实保障各村民利益[4]。第二,推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结合集体土地、资金等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围绕龙头企业打造小型产业园,做好产业协同发展,继而形成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带动当地发展。第三,推行旅游开发带动模式,联合旅游企业发展文旅融合产业,优化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突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实现农村产业增收。第四,推行土地运作带动模式,对集体土地实施开发,以此获得经济收益。此外,对于流动人口,应做好土地承包、转让、流转管理,杜绝撂荒现象出现。第五,推行闲置资产盘活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闲置资源拓展经济收益来源,尤其是长期居住于城市的农村人口,可引导该部分人员做好户口调整工作,同时城市区域为其提供住房、医疗等基本补贴,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5]。完成户口转换后,其宅基地与耕地应做好流转工作,防止土地闲置。第六,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深入改革,驱动“三资三化”工作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加速农村地区三块地改革工作进程,提高闲置农房盘活工作的展开质量,依托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性展开确定农村发展路径。

4总结

乡村建设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品牌建设;高校合作

1乡村振兴的现状

1.1国外乡村振兴现状

当今,世界各国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普遍出现乡村人口外流、农村经济衰退等问题。世界各国乡村在发展进程中都在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英国致力于发展“集镇”,美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村”,日本致力于发展“一村一品”等等。各国在发展乡村方面的成功案例,无疑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2国内乡村振兴现状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各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主要是政策驱动力增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新基建”改善农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市场驱动力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消费渐成趋势,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技术驱动力增强。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广泛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农业交互联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1.3烟台乡村振兴现状

近年来,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创新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党支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合作社经济优势与群众能动性深度结合,以组织力提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揽子解决了支部弱、集体穷、群众散、产业衰等现实问题。截至目前,共有 3045 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占总村数的 48.2%,带动集体增收 3.9 亿元、群众增收 5 亿元。相关经验获评“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先后 6 次走进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省委党校课堂,《人民日报》《求是》等权威媒体相继刊发,全国各地 1.8 万人次来烟台考察学习。2018 年,烟台成立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秉承“务实、管用、高效”的培训理念,以“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原则,重点开设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党性教育教学等近70 个精品课。位于烟台市牟平区的高陵镇,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高陵镇以产业振兴为重点,统筹推进 5 个振兴项目。在产业振兴上,大力发展多种农产品产业,建设不同种类的大棚;在人才振兴上,与湖南农大、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合作;在生态振兴上,打造荒滩生态改造和村庄提升项目;在组织振兴上,营造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氛围;在文化振兴上,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提升精神风貌。

2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

2.1产业单一

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事实上,这是很多乡村发展的通病之一。该村本身具有优质的自然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大樱桃树的生长。目前大樱桃主要品种有美早、红灯、水晶等,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镇政府也大力支持高标准建设,推进美丽乡村样板村打造,以乡级道路为串联,连接该村及周边四个村落,联手营造未来省级旅游度假区,全面提升村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品质。但农业发展的优势更多在于自然因素,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还是采用以前乡村务农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调查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随之延伸出来——农产品的售卖。在农产品售卖上,售卖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没有较大的提升,采购方也基本没有变化。这些基本能满足乡村的经济需求,但在未来不能帮助乡村的发展。这使得乡村本身的自然优势成为一种限制,造成产业的单一,农产品品种的单一,如果这单一的农业不能起到“龙头”的作用,推动农产品品种和认可度提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那么单一化将成为一个致命问题。

2.2资源闲置

该村有 6 个大棚尚未出租使用。村委会原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出租这 6 个大棚,一是解决当地土地闲置问题,二是帮助村里拓宽销售道路、销售品种,三是希望通过社会资源吸引人才、资金流入。而目前来看,该计划没能实现。在前期对该项目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暂且不提,村委会想通过该项目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希望也落空。这引发了笔者的另一个思考:政府、社会、村民、村委会在乡村振兴中各自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2.3人员外流现象严重

由于当地发展缓慢,人员外流现象日益严重。目前,当地主要缺少“两种人”:一是青壮年劳动力,二是人才。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不少土地被闲置。村里务农的人大多年龄大,受教育水平不高,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又不愿返乡,这是乡村振兴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毋庸讳言,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不高,人才难以流入,龙头企业难以生存,产业就不可能兴盛,乡村就难以振兴。 

2.4乡村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在目前传统农业为主且发展不强的情况下,很难深入系统地建设乡村品牌,但是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品牌建设十分重要。在这一问题上,人才和当地政府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品牌是什么?怎么建设品牌?这将是两大难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3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

在老师的帮助下,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该村现阶段以农业为主,预计发展旅游业和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在项目前期设计调查问卷,调研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的想法、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态度。基于得到的调查问卷,在深刻学习了国家乡村振兴大方针和已有的乡村振兴成功案例后,突出重点,到村入户[1-2],整合分析数据得出该村乡村振兴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乡村振兴中,政府应当做到宏观控制。各级政府和党委要深入学在乡村振兴问题中的相关表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民群众,要仔细耐心地告诉他们乡村振兴的政策,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让其精神先富带动物质后富,不能过度“溺爱”。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农民产生疑惑的情况,要及时、全心全意地沟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决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政府要起到牵头串联的作用,帮助乡村联系当地高校、科研所、企业、银行等单位[3],做到统筹兼顾,资源共享。在资金使用上,要将政府、银行、企业、村民、村集体的钱用起来,既不能闲置,也不能过于铺张浪费,追求“面子工程”。在利益分配上,要慎之又慎,不能让乡村振兴沦为某些人捞钱的工具,不能让少数人的利益代替大多数人的利益。

2)在宣传方面,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QQ等一些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走售卖农产品和文化旅游两条路。线下可以通过各高校举办的创意包装大赛在农产品包装上“做文章”,将该村文化元素和农产品相融合,鼓励广大学生参与,针对该村特有的文化设计农产品包装、品牌 logo 等。同时,可以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该村的文化旅游,增加群众认同感。

3)在农产品售卖方面,应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以线下为主。线下在该村已有的售卖途径上,增加在学校设立定点摊位的方式。定点实验,观察并不断改进完善后续的发展方向,在摊位售卖该村的特产(樱桃、草莓、杏等)的同时,宣传该村生态旅游、画家村,吸引更多的人去观光旅游,获得更多的流量,争取得到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创造多种发展方式并存的乡村振兴新局面。通过学校的市场,提高自己品牌的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行业认同感[4-6]。通过学生的购买和宣传,扩大影响力,“打软广告”,努力让该村的农产品成为烟台特色产品。

4)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这张“牌”的作用。学生中不缺少点子多、思路灵活、有服务乡村想法的人。乡村要充分利用这些人力资源,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一次实践。该村应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天然优势,借助优良的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打造农业龙头。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要注重旅游业的发展,主打文化旅游,以“农业 + 旅游”为发展方向。尤为重要的是,乡村振兴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指引,以乡村实际情况为基础。要立足销售农产品,建立农产品品牌,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企业投资。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包装大赛将乡村的文化元素与农产品结合,创新乡村文化发展路径,提高乡村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助推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发展[7]。打造出一个美丽乡村,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5)加强乡村文化品牌建设,逐步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文化品牌的打造要细水长流,要发扬该村特有的文化背景,书法之乡的人文优势,通过学校、学生的平台招商引资,建设独具特色的画家村。需要及时关注相关“资源倾斜”“红利”,借助团队下乡服务活动平台,与村民签订协议,争取得到定期的技术指导、技术支持,打造集采摘、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区。开展送书下乡,送书画摄影作品下乡,送电影下乡以及公益培训进基层、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同时持续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演出地、演出团体意愿,建立双方互选管理机制,全面丰富乡村文化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共同宣传,线上通过该村和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扩大该村特色产品的影响,让该村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的盛行,更加有利于宣传村里高品质的农产品和特色产品,更有利于打造出一张“文化名片”[8]。

乡村建设范文7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定贯彻实施的战略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②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民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良好的乡村文化、文明的乡风不仅能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而且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将文化建设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蓝图之中,把握乡村振兴视阈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客观分析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积极探求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事关如何消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课题。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之魂,起着精神保障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文化生态,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推动下,即便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上的脱贫,但精神上的贫困只能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来消解。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优化乡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利用乡村特色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等优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改变乡村传统以养殖、种植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文旅融合的第三产业,通过“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能够将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乡村文化建设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强势城市文化与弱势乡村文化的“文化势差”,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中留存文脉,得以传承和弘扬。首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聚集多元的文化参与主体,留住新鲜血液,让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乡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优势,在乡村物质和文化建设中,培育文化自信。其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文化软实力向物质硬实力转变。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兴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经济基础,能够实现文化惠民,实际的激发村民文化自觉,由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缺失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大多数村民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一方面,乡村社会空心化严重。生长于农村的青壮年群体选择进城务工,逐渐向城市迁移,为村庄考量的公共意识有所下降。此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回农村,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学习,加剧了乡村社会空巢化、空心化的趋势。乡村留守的妇幼、老弱群体因为受自身的教育程度、年龄、能力、价值观念等影响,难以担当乡村文化振兴的大任,这造成了乡村文化自我建设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较大。难以逆转的人口外流趋势不仅造成了人口结构的空心化,更造成了乡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随之大量人才资源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供应短缺,传统乡村文化、非遗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困境。

(二)载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承载资源退化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具象化。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设失衡、缺乏乡土特色等问题。首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层面,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取向,极大的忽视了乡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也存在着场所设施陈旧、管理缺失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另外,村民们对承载乡村传统文化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对民间技艺的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资源。其次,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识载体层面,表现在村民对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重经济而轻文化,乡村文化发展欠缺活力,且由于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构成的冲击,物质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上的认同,村民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价值困境:传统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弱化

城市文化、市场经济趋利的价值导向、经济理性对乡村社会的强势介入,导致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在交流碰撞中处于弱势地位。首先,随着大众媒体在乡村社会的普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给乡村传统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冲击,造成村民普遍出现价值困惑和信仰迷失。一是价值观念泛化,传统优秀美德、乡规民约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一些地方普遍出现诚信缺失、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二是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趋利导向的影响,村民出现片面追求物质功利主义思想和工具化价值思想,对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理想信念模糊和信仰迷失。其次,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教育引导学生以“走出农村”为学习目标,学校教育日常给学生灌输的城市价值取向,造成乡村学生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而对乡村文化更加漠视的价值逆差。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培育: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参与,鼓励农民、乡贤、它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基层政府和机关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完善相关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与乡村支柱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乡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返乡就业。此外,要完善用人机制,借助“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补充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其次,发挥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乡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英力量,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故土的有效载体,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发挥乡贤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最后,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社会各界都应该支持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局面。鼓励高校、企业、社会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智力、文化资源,对接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将先进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引入乡村之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守正创新:坚持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举

我国乡村社会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承载乡村记忆的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摸底和普查工作,将承载传统文化的农业遗迹和文物古迹纳入保护名单,划好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于民间零散的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制定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对于承载着着核心技艺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抓好传承人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以达到村民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其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结合当地特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此外,要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融合的新型文化产业,将艺术设计、资金、技术融入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及消费”,以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性互动。

(三)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乡风

乡村建设范文8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绿色发展

1研究背景

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指导方针,乡村振兴以绿色发展引领全程,让农业重新成为发展有希望的产业。因此,应自始至终牢记提出的“两山论”科学思想,并将该思想深入贯彻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把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绿色发展带领乡村振兴,为农村创造宜居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建设“美丽乡村”不只是指外部环境的美丽,更要注重乡村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不断转变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带领广大农民转变传统思想,不断引导他们树立现代化的农村发展理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可以共存的,绿水青山也可以变成金山银山,让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思想真正地深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同时该政策也始终贯彻惠民的理念,也说明了这是一项以利民为根本的好政策。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及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其着重强调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建设一个既强大富裕,又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所以,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总目标,就必须要把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做到位。

2研究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实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城乡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2018年两会中提出的关于建设乡村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都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其主要表现为:进一步丰富其内涵,进一步加大其建设力度,进一步明确其重要性。2020年3月,时隔15年再次到浙江安吉县考察时强调,不迷恋过去的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的新道路是明智之举,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这是发展美丽乡村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美丽中国建设将大跨步的向前推进,美丽乡村事业也将为乡村振兴、国家复兴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迎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3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3.1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联系。“美丽乡村”起始于在浙江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以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聚焦当今我国农村发展的瓶颈期,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二者联系紧密。

3.2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区别。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综合考量我国现阶段发展特点之后提出的一项战略性部署,需要从改革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来推进,其改革目标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相对来说会比较具体而明确。而建设美丽乡村则是一个有方向、长期性的过程,其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所面对的问题不同而不断地变化。

3.3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战略性布局,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开创性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通过行政干预和制度改革,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调动各个职能部门来解决那些市场无法解决的深层次的瓶颈问题,以推进乡村的持续性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则是以人民群众为依托,通过提出一些创新性意见,再进一步逐级审批,最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达成相对统一的社会共识,最终形成正式的政策,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4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

4.1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第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这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二,我国农村地区的相关技术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且相关法规不健全,对化肥、农药及农膜等农用物资使用不合理。这些问题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农产品产量减少,水污染加重。第三,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及生产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加,使得污染情况愈发严重。农村的垃圾、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农村的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排放设施不到位,很多垃圾得不到正确的处理,这也加重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第四,我国当前的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村生态建设缺少强大的技术支撑。在相关农业技术开发方面,科研人员与农民缺少深入的沟通,联系较少,这使得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无法与实际的农业生产相适应,间接导致农业发展缓慢。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业生产也不够重视,导致从事农业技术研发的工作人员缺乏投入研发的积极性与热情,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效不显著。

4.2农村环保法治体系建设欠缺。近些年来,国家正逐步加强农村的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对农村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总体来说,农村的环保法治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无法与新时期对于农村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相匹配。第一,有关农村生态文明的立法不完善。在质量方面,我国有许多关于农村经济的农业法律、行政法规,但是在农产品流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的法规却严重缺失。第二,基层执法体系和机构不健全。农村人口分散,村民居住位置不集中,这给基层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再加上村民法制观念较弱,法律素养不高,导致执法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对违法企业的行为存在处罚过轻、处罚措施执行不到位、处罚效果欠佳的情况,这使得有关部门的实际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4.3农村生态管理体制不健全。第一,管理体制欠佳。在宏观层面,即使农林业、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相关努力,但相关部门缺乏对生态建设政策的整体指挥与推进,进而基层乡镇缺乏充足经费与优质人力资源对农村的生态指标进行专业化考核和监督。第二,实施机构冗杂,工作效率降低。例如,农业部推进科学施用配方肥、家用沼气、农村综合规划工程,卫生部制定农村改水改厕方案与实施等。这种“联合部署”、“集中整治”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各部门职能的发挥,但会导致农村开发项目的重复建设、监管不到位、资金浪费等问题。第三,相关政策无法真正落地,相关经费投入的持续性差。要确保资金长期有效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抓细抓实相关责任,以全面改善农村的资源与生态环境。

4.4农民缺乏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战略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提上政府议程,但是实际执行的速度却远远滞后于战略的制定,原因之一便是人们的思维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具体可以表现为:第一,部分基层政府的错误观念—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任意牺牲生态环境质量。第二,农村居民的思想保守,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较慢,适应性较差,这使得他们更多的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不愿意考虑长远的影响,导致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观念很难深入他们的内心。

5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

5.1需统筹全局,要以科学的思想引领发展。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需认真深刻的理解这一思想,并结合实际情况深入贯彻到基层农村建设中,也要认真地将该思想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中,使之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作用到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设美丽乡村需统筹全局,以整体的思想来把握全局,也要同时考虑部分的作用即基层中各个区域的发展,各个区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方针,不仅如此,也要根据基层不同的文化习俗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而不是套用一个单一的模板。

5.2提高广大农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意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具备充分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度,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改变之前焚烧垃圾、随意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多使用生态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同时要让他们成为乡村建设的监督者,发挥主人翁意识,共同为改善农村环境做出努力。要让广大农民认清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的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真正有效地落实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让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切实惠及老百姓,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5.3充分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法律法规。法律保护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毋庸置疑也是重要的一个利器。广大人民群众在投身于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建设中需要有法律的保障,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但是目前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法律法规而言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我们要将建设美丽农村相应的法规进一步完善,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立法也要考虑到人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种流程步骤,让建设过程有法可依。

5.4充分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秉承协调发展的理念,即在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推动城乡同步绿色发展。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我们要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创业致富,大胆走出去,即农民城市化,也要加强农村机械化建设的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文化场所,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要充分完善广大农民户籍制度以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基层制度的自主创新,使其充分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现代化所做出的相应改变,二者之间要充分统筹平衡,相辅相成。

6结语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既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同时也要统筹城乡发展,要让广大人民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可以共同推进的。提出的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系列科学思想,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前进方向。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思想,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不断转化,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统一起来,在不久的未来,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必将以全新面貌呈现。

参考文献

[1]张月昕.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浅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行政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8(07):156~158.

[2]毛平,谷光路,张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18(09):52~55.

[3]于法稳.新时代农村绿色发展的对策思考[J].环境保护,2018,46(10):19~24.

[4]于法稳.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1):76~82.

[5]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0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