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医德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医德修养

摘要:医学专业课教师在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教育表层化、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本文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立德树人、自强不息”医德修养,从中获取大量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运用于医学专业思政课中,体现课程的哲学高度和文化深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医学专业;医德修养

多年来,医学专业教学的实用主义现象严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匮乏,存在着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不足的问题,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职业操守、道德修身、敬业自省等育人要素没有被系统详细地发掘整理并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本文探析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医德修养并以此来涵养医学生的精神,滋养其灵魂。

一、“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育人的根本点和医学教育的根本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把“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中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当代教育理念的凝练和深化。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即树立,“德”即德业,“立德”指的是树立德业。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对“立德”进行了概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摆在了第一位。“树人”为培养人才之意。在古代,对“树人”最好的诠释是《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从中可以看出树人的难度和深远价值。

(二)“立德树人”是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使命

古人说:“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都是人。医学既是人学,也是社会科学,医生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职业,它虽然有着极为鲜明的专业性、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与社会和人是密切相关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医乃仁术”中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礼记•大学》第一句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第一要务是“树人”,目前的医学教育是要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优秀科学素质的临床医生,成为有担当、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做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段话是讲真正的好医生不辞个人辛苦,平等对待所有患者,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中的扶危济困、敬业、乐群、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在精神层面、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完整地指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和规范中的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社会风尚和荣辱观念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学生的深层文化意识里有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术层面而忽略了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没有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去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实现“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传统的现代人,传统指的是秉承礼义廉耻、广济苍生、仁爱俭约、谦恭自牧、向上向善的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现代指的是掌握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拥有高超的医术。所以,大力继承发扬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忠信孝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精忠报国,体现了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医学生的观念,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

二、“自强不息”——传统文化基因与人生价值观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曾写道:“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文化过程,是一个把人作为中心的培养的过程。在学校,学生除了得到知识和技能,也要有智慧、方法、价值观和普世人类的精神与情感。”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易经》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传统伦理精神。宋代大儒张载要求儒家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对儒家学者所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最好阐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取决于这一代大学生,21世纪的医疗事业和人民健康取决于这一代医学生,只有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指引才能培养出具有自强自立、勇于拼搏精神的新一代人民医生。“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精神指引,强调的是“自强”,是通过自身的不懈的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强”,对于当代青年学子更是有着强烈的人生价值观引领的现实意义。

三、“君子慎独”——民本礼乐文化传统和医德修养

历史记载,在春秋时代才有了专门的医生。在历史的发展中,以民为本的思想、礼乐文化的传统和古代医德思想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完善,形成了医者治病救人的职业操守和信仰。

(一)民本思想传统与医德修养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医乃仁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明代有哲学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命题,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会长治久安。医生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医学是善心仁爱的职业和技术,世间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仁爱救人,赤诚济世是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医生需要恪守的事业准则,医生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救死扶伤和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也就会有一视同仁的道德准则,不图钱财、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和不畏权贵、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

(二)礼乐文化传统与医德修养

礼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礼乐教化让人体会天道、修身养性、谦和有礼,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的道德,让人自我完善的作用,这与医生的自我道德修养是有内在联系的。礼是修身的手段,孔子很注重礼和乐的文化,他主张用内在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认为作为一名君子既要有积累深厚的知识,也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言行,因为礼是根据道德原则制定出来的。礼乐文化的核心是人,是爱护人、关心人、爱护自然,崇尚自然,蕴含着人文精神,一个内心有仁爱的人才能被礼乐教化,而仁爱是医德修养的核心,仁者爱人、仁者医人、医者仁心,礼乐文化所教化出的谦谦君子之风也是医德修养的一部分。道德修养是医德的基础,中国古代以华佗、张仲景等为代表的一代名医对生命的尊重、对道德的坚守、对真理的执着、对世人的平等以待,这些精神实质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

(三)“慎独之功”与医德修养

《礼记》中这样说道:“君子慎其独。”“慎独”蕴含智慧,意蕴深远,当今的慎独指的是自律,自律的前提是要有志毅。“志”则是志向,“毅”包括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肉体上对自己身体素质的磨砺两方面。自律的内容包括时间和情绪上的自律,是时时刻刻装在内心的一把尺子,是深夜面对自身的一面镜子,不断丈量,一直清醒,是一种君子的人格,能做到“慎独”的人会时时反观自身,处处审视自我,有医德的人在独处时、在任何人都看不到的地方也会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医学生从医之后有了“慎独”的观念作为精神底色,在面对职业生涯中的一些利益和诱惑时,就能够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在现实和欲望的洪流中坚守自律,保持清醒,一如既往遵从自己良心,老实面对良知,清白面对自己,坦荡面对世界,用一颗干净的心换来高贵的人格。

(四)“见贤思齐”与追求卓越

见贤思齐的本义是看到比自己优秀、贤德的人就思考并行动,努力去追赶并达到与他(她)一样的标准,包含了互相欣赏、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互相尊重、理解,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追求事业学业的卓越和人生终极价值。这与医学教育中所倡导、渗透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树立标杆、不断超越,永远向上向善,这是“见贤思齐”的当代阐释。近代大学理念可以阐述为“自由、自治、超然、独立”,指的是“高于现实的精神气质,傲视短见和实利主义,庇护忠诚和信仰”,在当代可以理解成“树立标准、展示理想、坚持价值”,这些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相通的,每位医学生在校时间为五年、七年甚至更长时间,文化、道德的影响和精神力量的传递是强大、深远、绵长的,甚至会伴随医学生一生。什么是好的医学教育?好的医生要具备什么?怎样成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医生?什么样的精神气度是我们必须要葆有的?什么尺度是我们必须坚守的?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医学院教师和医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激浊扬清,达到纯洁情感、净化灵魂的教育目的,传递给学生的是拒绝平庸、坚守内心、入世自持的价值观,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专业课堂上一系列传统文化因素的渗透和教育,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不畏困难、勇于探索未知医学世界的探索精神,培养“心中有大爱、眼里有光芒、肩上有责任、胸中有追求、腹中有学问、脚能踏泥土、手上有绝技”的新一代卓越医学工作者。

作者:朱来宽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