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饮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结合初探

传统饮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结合初探

在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的孕育下,诞生出五味杂陈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凭借丰富的哲学智慧和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审美意蕴在多种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传统饮食文化不仅包含饮食方面的内容,还在地理、文学、哲学、礼仪等方面具有重要建树,是语文教学中难得的教学素材,有利于深化语文教学内容和内涵,增强语文教学实效性。因此,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是丰富语文教学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途径。由赵建民、金洪霞联合编著,马新担任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10月的《五味杂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一书,详细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五味杂陈,内容之详细,范围之广泛,为读者全面呈现饮食文化的精髓,也为语文教学中结合传统饮食文化开展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五味杂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全书共包括九个章节。第一章从生食、食物种类、火、陶器、原始调料、酒饮、烹饪等方面出发,详细介绍原始饮食的相关内容。第二章介绍五谷、六畜、米面、蔬菜、大豆、果品、禽蛋、调料和香料等农耕文明的丰富食物。第三章介绍炙法、脍品、羹食、八珍、面食、冷菜、茶点、婚宴食品、祝寿食品等传统烹饪美食的品类。第四章介绍山东、四川、江苏、广东、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北京、上海等十大风味。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介绍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基本知识。第七章介绍常见的饮食器具。第八章介绍生活中的饮食习俗。第九章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代表性食品。

饮食文化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在当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将传统饮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文化鉴赏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传承与发扬传统饮食文化。本文依据该书基本内容,分析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路径。

首先,语文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因此,要想实现传统饮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师除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外,还要对传统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理解。其一,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对传统饮食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培养途径,丰富教师传统饮食文化储备,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地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灵活地将传统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教学中展现出来。同时,学校还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学科教学竞赛,将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与教学结合程度作为教学竞赛成绩的重要参考,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传统饮食文化方面下功夫。其二,语文教师需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除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外,还要进行自我学习,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增强自身对饮食文化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相互学习,就如何结合传统饮食文化开展教学进行集体备课、教研,探索语文课堂结合传统饮食文化开展教学的有效途径。

其次,语文教师要基于语文教材开展具体教学工作,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饮食文化充分结合。其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文言文、古诗词中涉及很多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内容,需要语文教师在了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深入挖掘,使学生体会到饮食文化的魅力,拓展教学的内涵和深度,丰富学生饮食文化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其二,语文教材虽是教学的基础,但从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宣扬角度来看,仍有所不足。因此,编写传统饮食文化的校本语文教材也是实现传统饮食文化和语文教学结合的重要手段。

再次,在挖掘语文教材中的饮食文化元素后,语文教师还要重视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饮食文化氛围。其一,教师在导入环节,根据教材中蕴含的饮食文化内容,先创设出饮食文化渗透于教学的文化氛围。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的饮食文化知识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饮食文化立体地展现给学生,发挥图像和声音的优势,在教学中营造出饮食文化的浓烈氛围,从而促进饮食文化和教学内容的更好结合。

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为实现传统饮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需要将饮食文化渗透于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在课堂中讲授过的饮食文化贯穿于各类文化活动中,在实践中强化饮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例如在中秋节、寒食节等与饮食相关的传统节日,举办与食物有关的诗词吟唱、征文、舞台剧等形式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深刻领会饮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以便学生能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分析教材中的饮食文化内涵,从而灵活结合传统饮食文化开展教学。

作者:金洪霞 赵建民 马新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