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在苏丹传播文化基础探析

武术在苏丹传播文化基础探析

摘要:武术在不同层面承载着中华文化,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和传播可行性。然而,武术的国际传播存在表浅化的流弊。只有在充分了解武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传播目的国文化有所比照,才能保证“武”的精神内核与“术”的存在形式在海外更加良性、长远的传播。以苏丹为个案,分析武术在当地传播的文化基础,为武术文化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提出建议。

关键词:武术;苏丹;传播;文化

文化的传播发生在不同维度,武术作为一种符号,其传播无疑是成功的。从20世纪60、7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功夫明星令武术的海外受众持续增加,以至于“功夫”“Bruce.Lee”“Jackie.Chan”等几乎成为外国人口中“武术”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功夫明星及其影视作品长期固守在“术”的形式层面,让“武”的精神内核逐渐散失在娱乐话语体系中,如果我国的武术传播也只是流于“表演”或“亮相”,武术就难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而“走进去”。语言学家Levine和Baxter曾把文化比作海洋中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称为显性文化,例如语言、饮食、衣着、身体语言等;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为隐性文化,例如观念、价值、态度等。[1]武术在海外的传播需要结合不同目的国的文化做一定的背景分析和文化比较,尤其是两种隐性文化之间的对比。笔者曾经多年在北非国家苏丹工作,见证了武术文化在当地传播的波折和成功,与此同时,笔者不禁思考,武术在苏丹传播有着怎样的文化基础?如何让武术继续在阿拉伯文化的土壤开花结果?本文便是对以上问题的回答。

1武术在苏丹传播的过程

苏丹地处非洲东北部,北部和南部分别与埃及和南苏丹接壤,东、西分别紧邻红海和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约1880,000平方公里,为非洲第3大国,青、白尼罗河在其首都喀土穆(Khartoum)交汇。武术在苏丹较成规模的传播得益于当地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工作,但早在孔子学院设立之前,武术就已经通过中国使馆和在苏中资企业为当地人所知。早在2003年,就有一位在苏丹的中国“太极拳师”引发报道:一位中国高级工程师在参与中国大使馆建造期间,以中国武当山国际太极拳联盟盟员等身份在苏丹各大、中、小等贵族学校义务教授太极拳术达两年之久。[2]苏丹系统的武术文化传播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开展市场调研并寻求外部合作的初创期。2009年,苏丹唯一的孔子学院——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喀大孔院”)正式运营。经过3年多的发展,喀大孔院的生源逐步稳定。2012至2013年间,喀大孔院已在当地举办了中国春节等文化活动,但这期间的武术文化传播仅停留在教师表演的“陈氏24式太极拳”,这些教师通常是在出国培训期间学会太极拳,表演比较业余,仅停留在肢体动作的展示,无法对武术文化加以讲解。随着孔院知名度的提升,2014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筹备期间,竟有苏丹人身着武术服装登门造访孔院并要求登台表演中国武术。争得同意后,他们现场的表演十分出彩,令中方领导开始考虑传播武术文化的可能性。通过与上文提到的武术表演者交流和走访,笔者得知喀土穆各区都有体育学校或“运动中心”,其中普遍开设有“武术俱乐部”,较成规模的如恩图曼区(Omdurman)的友谊武校和青年中心武术俱乐部等。喀大孔院据此制定了如下传播计划:第一,巩固与当地武术教学机构的友谊,表达合作意向,邀请各机构武术教练出席、参加孔院文化活动。建立双赢合作模式:当地武术俱乐部出现代表着“武术正统”的中国面孔,能够提高知名度。孔院则利用当地俱乐部的群众基础,为今后正式招生做好宣传准备;第二,向孔子学院总部申请能力出众、愿赴艰苦地区从教的专业武术教师。制定开班和课程计划;第三,继续利用汉语课和中国文化活动宣传武术文化,贴出阿、英、汉三语武术招生广告,对有意愿的学生登记。

1.2组织专业武术教学和多样文化活动的成熟期。经过半年左右的宣传,有习武意向且登记的学生数量达到开班标准。2015年9月,首位专业武术教师经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派出,该教师曾获全国大学生武术竞艺大赛金奖,多次获得省级运动会剑术、枪术第一名。她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地文化并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武术教学。孔院武术教学在培养武术人才的同时增进了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当苏丹武术练习者以青春健康的姿态出现在文化活动的舞台,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在这些文化活动中,喀大孔院秉持开放的心态和“以武会友”的精神,本土机构纷纷主动与孔院合作,同台竞技的形式带动了当地对武术文化的主动传播。在众多的习武学员中,一度出现10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表演虽然仅限于一些基本功展示,但当这些可爱的孩子身着武术服饰出现在舞台,仍然受到当地家长、社区民众和中苏观众的欢迎。喀大孔院地处尼罗河畔,与苏丹卫生与健康部仅一街之隔。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很快引起了苏丹卫生与健康部工作人员的关注,他们要求为其公务人员开设武术养生课。考虑到学生和教学条件以及当地风俗,孔院选择以太极拳为主的男女分班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苏丹卫生与健康部负责人Sadig先生表示:苏丹民众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很不合理,可是天气酷热,户外运动受到很大限制。中国太极拳系列含蓄内敛,动作舒缓,能起到很好的强身保健效果,十分适合在全国范围推广。此时喀大孔院积累起一些武术文化的传播经验,侧重武术文化内涵在教学和活动中的融入。比如教师不仅会教授武术的基本步法、手形、规定套路、养生功法等,还会介绍武术主要门派及其发展演变、武德、拳谚等,武术课结业考试还设置了笔试环节,要求写出如“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五劳七伤向后瞧”等口诀,这些口诀尽管有朗朗上口的特点,但对于非洲的苏丹学生来说,一些汉字和词汇如“雕”“瞧”“左右开弓”“五劳七伤”等有一定难度而且颇具文化含意。由于学员在习武的同时通常也会学习语言,因此考试整体通过率保持在85%以上。在苏丹政府部门的武术开班仪式现场,教师能够结合图片、视频、现场展示等进行武术文化的讲解,传达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以武止戈的和平理念。两年来,通过喀大孔院学习武术的各级各类学员达1100多人次。

1.3遭受阻碍的回落期。2017年下半年起,苏丹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再加上2020年肺炎疫情影响,武术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受到阻碍。尽管如此,2019年为庆祝中国春节和中苏建交60周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苏丹文化旅游和古迹部、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还共同主办了“中原印象”文化活动,来自河南的少林武僧为当地民众献上了主题为“弘扬少林武术文化,搭建中苏友谊桥梁”的精彩表演。截至2020年10月,仍有中国教师坚守苏丹,在困境中坚持着语言和文化传播工作。

2武术与阿拉伯文化的精神共鸣

2.1武术对中华文化的承载。武术从三个层面代表着中华文化:首先从词源看,“武术”一词源于南朝诗人颜延之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其中的“武术”指军事。因此,汉语中的“武器”即“兵器”,“武装”即“军事装备”。武术作为一种制度文化提倡“止戈为武”的和平理念,《韩非子》中有“德不厚而行武”,表达出中国人以发动军事战争为下策的原则。其次,武术文化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优秀的武术表演是“力”与“美”的结合,表达出中国文化对个人与他人、社会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追求,代表着包容和谐的中国哲学观念,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最后,武术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公园和广场上,人们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套路作为强身健体的方式。因此,武术还是鲜活的民俗和大众文化,体现着健康的生活理念,以上三个层面具有世界范围的普世性。无论何种民族,其文化或多或少都会在民族精神、哲学理念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体现。如此便不难理解武术较大的传播价值以及它何以成为一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名片。

2.2阿拉伯文化的主要内涵。“阿拉伯”一词的本意即“大沙漠”,阿拉伯文化同样源自阿拉伯半岛的沙漠游牧民族——贝都因人。阿拉伯本土文化经过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和后倭马亚王朝的发展变得蔚为大观,在诸多领域成就斐然,尤其是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历法等方面。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阿拉伯先民的迁徙扩张和宗教的兴起共同绘制出阿拉伯文化圈的版图。如今的阿拉伯文化主要分布于西亚、中东和北非的22个国家,它们以阿拉伯语为共同语,有共同信仰,凝结起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共同体。沙漠、绿洲和椰枣树构成阿拉伯独特的自然风光,白袍、黑纱和清真寺则是阿拉伯常见的社会文化景观。阿拉伯文化不但占据着最为古老的“古巴比伦文明”所在地,而且地处欧、亚、非大陆间的“咽喉之地”,发挥着沟通东西的“文化桥梁”作用。如今,西方文化和话语体系在世界范围占主导地位,包括阿拉伯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因此受到误解和怀疑,有人认为它封闭、落后,殊不知兼容并蓄、开放、多元自古便是阿拉伯文化的特质。正是阿拉伯帝国持续百年之久的翻译运动,古希腊经典才得以保存并被西方世界重新发现,阿拉伯历史学家希提曾说:“在八世纪中叶到十三世纪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的火炬主要的举起者。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他们,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3]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西方古典哲学等都被阿拉伯人保存和学习,并在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发扬传播。“一带一路”沿线以阿拉伯国家居多,阿拉伯语作为“一带一路”上1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自古以来,中、阿文化多有交汇,交流互鉴一直是两大文化合奏的主旋律。阿拉伯文化自7世纪进入伊斯兰文明时期后,更加强调一些与中国文化共通的道德准则,比如“提倡中庸之道,以敬畏、虔诚、顺服、行善、坚忍、自制、谦和等品德为待人接物和处事行事的规范”,[4]不难看出,它们与中华文化多有相通之处,穆罕默德(Mohammed)对中国十分向往,他曾告诫广大信徒:“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5]

2.3武术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深层契合。如果将中华文化的内核归结为“乡土与农耕”,那么阿拉伯文化则以“沙漠与游牧”为其底色。具体到武术文化,限于篇幅,我们提炼出以下3方面作为它与阿拉伯文化的契合之处,由此为武术在苏丹的传播提供文化基础上的参照:第一,团结勇武的抗争精神。从地理文化决定论的视角看,武术文化源于中国人保家卫国的生存需求,农耕文明需要人们固守在本乡本土进行长期的深耕细作,无论是天灾还是外族侵害都要求人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只有抗争才能保证种族的延续。而阿拉伯游牧民族谋生其间的茫茫沙漠环境更为恶劣,“不稳定的游牧生活,使人们感到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难以抗拒和抵御。”[6]在自然资源极为有限的环境中,部落内成员更是需要团结起来抵挡贫瘠和外族压迫。如此一来,武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形成了以宗派、血缘和家族为纽带的集体主义文化,武术文化为了“大我”可以舍弃“小我”,阿拉伯文化将部落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集体的组成,对外是由于抵御沙漠生活中的困难和危险的需要,对内是依靠以男系血统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基础。”[7]近代以来,中、阿民族皆饱受外族侵略之苦,中国和阿拉伯民族的解放和独立都是在勇敢抗争中争得的。比如曾指挥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的英军将领戈登(Charles.GeorgeGordon),同时也是英国殖民苏丹的总督,1885年,阿拉伯民族英雄马赫迪(Mahdi)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苏丹首都喀土穆成为戈登的葬身之地。因此,武术文化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很容易被阿拉伯文化接纳,这与西方社会推崇个人利益的氛围截然不同,团结勇武的抗争精神彰显在武术文化中并且与阿拉伯文化形成一种呼应。第二,救弱济贫的侠义精神。武术文化十分重视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有“未曾习武先修德”之说,既提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又在切磋技艺时“点到为止”以达到“以武会友”的目的。而对于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来说,赞美牺牲,慷慨待客,豪侠好义成为一种集体价值观,“备食济贫、燃炬待客”被广泛视为高尚仁慈的举动和美德。[8]2016年1月21日,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指出,“穿越时空的往来中,中阿两个民族彼此真诚相待,在古丝绸之路上出入相友,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甘苦与共,在建设国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中、阿两种文化之所以能“甘苦与共”“守望相助”,与它们共有的侠义精神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还不约而同地体现在阿拉伯文化和武术文化的一些谚语中,比如阿拉伯谚语有“上路之前择好伴”,拳谚则有“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古代并无“武器”一说,对伤人之物的军事设备都称为“兵器”,在阿拉伯语中,“武术”一词被翻译为“用于自保的技术”,与武术文化提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自制品格不谋而合。两种文化结成的情感纽带为武术文化在苏丹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武术形式在阿拉伯文化中传播的“互补”优势。武术表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容易在主静的文化活动中脱颖而出,在瞬间吸引住受众的眼球。有时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底蕴因其厚重性反而不利于在当代传播。常见的中华文化活动如剪纸、书法、茶道、烹饪、京剧、陶瓷等无不要求受众达到“体悟式”的欣赏,再加上国际中文师资队伍以女性为主,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华文化传播形式偏于“静态”和“阴柔”,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盛行的“快餐文化”为传统的中华文化传播形式提出了挑战。而主“动”或至少是“动静结合”的武术文化则符合了传播规律,与其它中华文化形式相得益彰。

3武术在苏丹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传播策略

3.1积极维护中阿友好的传播环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历久弥新的中阿友谊为武术文化在阿拉伯国家传播提供了外部环境基础。武术表演在苏丹所到之处,民众或许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专业的表演者,但都会带着微笑把“Sadig”(朋友)挂在嘴边。在一些条件不太好的场地,人们会主动为武术表演搭台,学员下课之后,会积极帮助中国教师搬运文化用品,在这种友好的氛围里,武术体现出的“和文化”甚至不需要语言去表达便能走进阿拉伯人民的心里。

3.2善于利用武术在阿拉伯文化圈的示范扩散效应。在阿拉伯文化圈,共同的民族心理使武术在一国一地的流行很容易变成多国多地的风尚。市场营销学有一个概念叫“客户粘性”,是指用户对产品或品牌的忠实度。“粘性”可被本研究借用来表示传播受众对武术文化的追随程度。由于阿拉伯语的通行,一些阿拉伯媒体具有跨越国界的广泛覆盖面,武术文化活动在一国受到报道的扩散效应是显著的,由此带来受众粘性的增加会使武术文化受到持久的欢迎。

3.3结合阿拉伯国别文化特点相应的制定适切的武术传播方式。尽管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但不同的阿拉伯国家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比如苏丹首都喀土穆因其炎热干燥的自然环境被称为“世界火炉”,喀大孔院的武术教师特意选择在早晨进行室外的武术教学,便是充分考虑了武术对身体的消耗和天气特点。而像埃及这样的阿拉伯国家可能与苏丹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比如更加明显的四季交替,武术的传播方式也应做出调整。

3.4努力建设“武术+文化+语言”的专业传播队伍。武术在阿拉伯国家长久的传播离不开专业传播队伍的建设,至少需要在“武术技能”“武术和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三个领域有所建树。仅以武术教师的素养来说,海外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少包括:良好的武德、扎实的技能、专业的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目前,海外武术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在加强国内师资培养的同时,可利用当地业已存在的武术机构对当地武术教练进行一定的语言和教学法培训后,聘请他们任教,促进武术文化的本土化进程。

4结语

地理意义上的“一带一路”国家大多为阿拉伯国家,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以来高度合作的互助精神为全世界树立了“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的榜样。“后疫情”时代,中国文化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武术文化中的健康保健等内容很可能迎来全球化传播的契机。深入分析武术在阿拉伯国家传播的文化基础,提炼武术更具普适性的文化价值(比如健身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精神价值),充分利用传播学原理将是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作者:马鹏程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