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武术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武术知识

武术知识范文1

武术散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一般体育专业人才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体育理论、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徒手格斗运动技能,还应具有丰富的创新理论知识,并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充满创新精神,最终才能产生创新成果而服务于社会。

2武术散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现状

以武汉体育学院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及《武术散打》(专选)课程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对专家、教师、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了解,并针对武汉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

2.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按照课程的性质,可以把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课)和实践环节(军事训练、专业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三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课程设置又可分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2.2武术散打专选课的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武术散打专选课总学时的分配如上表所示,其中理论课教学基本内容包(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武术散打运动概述(2学时);武术散打技术分析(4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技能训练(4学时);武术散打战术及其训练(6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智能及其训练(4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体能训(4学时)、武术散打竞赛的组织与裁判(4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4学时)、武术散打教练员的临场指挥(4学时);武术散打教学(6学时)、武术散打训练过程的监控(4学时)、世界流行技击术简介(2学时)。技术课教学基本内容是体能训练、基本技术、技法训练、战术训练、技能培养、实战比赛、教学训练实践、技术考察考试。

2.3武术散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3.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片面,缺乏广度和深度

首先,课程种类比例不平衡,通识教育课程中政治类和英语类占学分比例的69.2%,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偏少;选修课比例小,灵活性不够。其次,课程内容涉及过于浅显,多以“导论”、“概论”的方式呈现,虽然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是学生很难做到对该门知识的深入了解。

2.3.2课程种类偏少,缺乏新兴、综合类课程

种类偏少是体育专业类院校课程设置共存的问题,由于自身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很难满足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素质更高要求的课程,使得课程种类仅限于体育类及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种类不够广泛,无法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如科研能力培养类课程设置偏少,致使许多院校武术散打本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2.3.3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由于大部分学校的教室、场馆等资源有限等客观原因,许多学校仅考虑到教室和场馆的最大利用率,而致使上课时间不合理。如把术科类和学科类课程前后相连,或是两大节术科课安排在一起,尤其是与专项技术课安排在一起,课间没有休息、恢复时间,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从而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3.4专项理论课、技术课和实践课的比例有待改善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技术技法的运动学、力学分析,以及对技、战术整体运用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等掌握的不够全面,特别是对散打理论系统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和宏观性等,反映了武术散打专项理论知识的教学需要加强。其次,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竞赛组织及裁判工作能力等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2.3.5专业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据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教育实习,由于武术散打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实践性较强,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提高—再实践—再提高的循环模式开发,所以目前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提高。学生通过教育实习发现自身的不足时,已面临毕业,没有时间查漏补缺,重新学习和巩固、完善自身的能力。

3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改革

3.1完善武术散打创新人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以培养“完整人”为目的的教育,并不局限于大学本科阶段,而是应该贯穿人的一生。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为学生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做准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发展的需求,依据各院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应充分把握自身发展的立足点,以学生为本,设置多个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政治类模块、英语类模块、工具课程类模块、人文自然知识类、创新知识理论模块等,通过多个模块通识教育的互相配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其思维与精神。

3.2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武术散打专门人才不论是通识类知识,或是相临学科知识技能的扩充,都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有所不同;同时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环境背景、教育背景的种种不同导致其知识、能力、素质、技术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学计划应该能够从实际出发使得每个学生各得其所,为学生个性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空间。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基础之上,学生个性的培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之上,选修课的比例和质量则是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培养举足轻重的要素。

3.3扩大课程种类,拓宽学生知识面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特征,不仅包含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重要。科学的新发展和技术的新成果,一般都出现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进行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识的“宽”和“新”,以及是否具有超越原有专业范围和进入交叉学科的能力。笔者建议可以与周边学校合作进行跨校选修,跨校选修是高校间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一种方式,是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探索与实践。通过跨校选修能将附近各大学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弥补各学校的弱势学科,增加课程门类,使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渠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现行的教育背景和不景气的就业环境下,武术散打人才本身的就业面就相对较窄,所以武术散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加迫在眉睫,应重视课程的扩充,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3.4适时开设知识拓展课、讨论式课程、交流类课程

由于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人才自身特点以及招生考试制度的特殊性,学生基础教育阶段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技术技能的训练上,导致人文知识相对薄弱、知识面窄,在此压力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在提高,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期补充和提升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是势在必行的。另一方面,学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认知上存在缺陷,建议入学教育加强这一方面的重视和引导。创新型人才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因此,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训练有利于产生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讨论式课程就能从发散思维和整合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课程的关键在于讨论、辨析,只有通过讨论,才能清晰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提高思考问题的逻辑性;通过讨论,学生会广泛的收集资料,提升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根据最新的研究动态或当下最热门的一些话题作为讨论的话题,学生在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3.5整合学校资源,合理安排上课时间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优化整合校园资源,为学生的培养提供最有利的条件。首先,术科类课程是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课程,是通过对身体的消耗、改造、恢复和提高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的课程,对体力消耗比较大,并且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其次,武术散打专项课,不仅对体力消耗比较大,作为徒手对抗类项目,其对身心的兴奋性调动比较大,恢复至静息状态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笔者建议尽量把专项课安排在单独的一个上午或是下午课程的前面,后面最好没有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全力与赴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课后还有空余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继续巩固、完善技术动作,而且有充足的时间放松与恢复。

3.6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调整教育实习时间

专项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在保障专项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通过以理论课为基础、技术课为指导、实践课为提高的多层次能力培养方式,从第二学期开始逐渐在每个学期安排学生教学实践活动,并结合教师指导,系统完善学生的教学能力;强化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班组为单位,提供学生参加裁判工作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裁判能力重要性的意识,逐步使得学生独立完成竞赛组织,并且建立严格的裁判员晋级考核制度。改革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安排每学年实习一次,以便更加切合实际的使学生创造性地学到实际知识、活的知识,也使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

3.7合理调整专项理论课、技术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各种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顺应这种变化并不断在其中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冲击更是加大了社会对高素质、全面人才的诉求,创新人才的各方面素质符合这种诉求,加大了我们对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培养的决心。在武术散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学生的技术体系,更是要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扩充对武术散打运动深层次的理解。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加大理论课时的数量,逐步积累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层次。在后几个学期逐渐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数,加强武术散打知识系统化的教学,加深学生体、技、心、战、智的综合整体把握和理解,为学生的内化吸收提供充足的机会。

4结语

武术知识范文2

【关键词】体育专业院校;武术课程;改革路径

传统的武术文化是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主要根据。在现代化的实践教学中,大多数的体育专业院校,都注重对学生的技巧、动作进行强化教学,但对知识理念、历史文化、武术内涵及学习武术的重要性没有进行详细地讲解,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实践教学的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对此,需要对体育院校武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能够对传统的武术技术进行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现体育专业院校武术教学改革目标。

1体育专业院校武术课程改革重要意义

1.1对学生道德品格产生积极影响

在体育专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开展武术课程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流程,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武术课程自身具有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1]。武术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锻炼与提升,还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体育专业院校的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正确地引导,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武术人才。

1.2提升学生体质

为了能够使武术课程顺利地开展与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最好能够对传统的武术文化内涵、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地考虑,对教学理念进行优化,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能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2]。传统武术不仅包括对武术动作的学习,而且在各种武术动作中,需要人体各个部位的相互配合,才能够达高效的形态。除此之外,对于武术运动的教学,需要先把理念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理论充分了解后,再进行基本动作技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作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身体动作的调动性,间接性地对学生机体力量、速度、爆发力等都进行了培养,在武术动作中,还有一些幅度比较大的动作,可以对学生的柔韧性进行训练。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身体调节,特别是在武术移动训练中,需要学生有极快的反应能力,不仅可以对武术技巧进行学习,还能够在实战中及时地化解武术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促进武术文化交流

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弘扬,武术是重要的载体,可以借助武术促进文化的交流,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武术文化传承中,构建多元化的友谊体系,以媒介、平台为重要的基础,提高武术文化的交流效果[3]。与此同时,在跨国性的传播过程中,需要以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式为背景,在体育专业院校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学,实施体育教学体系,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高校可以定期开展竞技比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文化交流,也使体育专业院校提升了教学水平,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实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1.4开展竞技体验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为了确保传统武术的稳定运动,需要增加一些国际性的竞技赛事,而竞技赛事的水平,对文化传承具有直接的影响,那就需要对其综合的影响力进行提升,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体现出武术教学的时效性,使构建的教学体系更完善、教学流程更清晰,实现了武术教学的价值与意义[4]。需要注意的是,武术课程教学的开展,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对传统武术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此为重要基础,提高传统武术的艺术性,为武术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对教学路径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2体育专业院校武术课程改革路径策略

2.1对武术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武术实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学生详细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学生所关注的,只有学生对内容感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使武术教学结构更加稳定。以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为基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体能全面地提升,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武术教学。尤其是在武术教学的发展时期,及时对教学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避免教学内容对整体发展造成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体育专业院校的武术课程教学进行深度的改革,提高武术教学课程的效果。(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对实践教学比较忽视,使武术教学的效果未能充分发挥出来[5]。对此,需要对武术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充分验证理论知识,既让学生学习到了传统武术理论知识,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武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升教学管理水平。(2)完善教学内容。在理论知识教学中,需要借助一些历史资料,对武术动作充分讲解,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知识与武术技巧相结合,使武术教学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善,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6]。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升级,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结合了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武术教学中,学生最喜爱的武术动作就是防身术,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升武术实践的教学水平。

2.2明确教学目标

武术知识范文3

关键词:武术运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1提升传统体育运动的认知

知识的获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小学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体育课程是我国小学教育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所有小学教育之中的不可或缺的课程。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有着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活动的双重价值。武术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开始进入到我国体育教学的体系之中。武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这种知识不单纯的限于武术本身,而是整体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单单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我国丰富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小学体育教育中,需要对于学生身体强健的同时,更应该通过体育手段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灌输,从而达到传统体育运动知识的了解。武术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最早、普及最广、师生最为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所以具有了传统体育的代表性。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典型个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武术的作用与其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典型个体项目教学方式来普及整体性的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小学体育课程,面向了所有小学生,因此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武术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武术技能、强健身体的同时产生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的认识,在整个武术教育中,深刻学习了武术运动知识后更能产生对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去了解更多多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

2培养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及形成各类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是关键。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的养成,关系到学生未来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及身体健康水平。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而且是在中国人心目中一项极为特殊的体育运动,学生会对于武术有着更深的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猎奇心理较强的情况下,更会对武术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武术是一项可以全面发展人身体机能的运动,小学生在认真的进行武术学习后,身体技能、精神面貌等都会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是通过身体运动所获得的,因此学生会通过武术运动对于身体的改变来对于其他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并进行自主身体的实践。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进行武术教学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看,是为了一种培养学生认识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长期性目标。

3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通过在学校期间的体育课程,让小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然后再通过体育课及课后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武术运动具有文化与体育运动双重属性,这也是武术高于体育也属于体育的重要特点。从体育运动属性来看,武术运动具有极强的竞技性、健身性及观赏性,特别是在健身性方面,武术运动对于人身体有着独特的锻炼价值。从人身体素质的构成来看,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是其核心构成,而从事武术运动的锻炼对于这些素质有着极好的锻炼。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核心的运动项目,所以无论是传统武术中进行石锁的力量训练,还是现代武术之中系统化的力量的训练,都表明了武术运动之中对于力量训练的重视。在现代武术运动之中,套路是其重要的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套路是由武术攻防技击动作链接而成的演练方式,在演练完整套路后对于体能消耗极高。因此武术运动在小学之中可以看作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同时更是促进其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最好方式,而这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之中进行武术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

4树立正确的个性观

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对于青少年个性培养的重要时期,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与行为还没有产生固定模式,所以通过体育运动手段来对于青少年的个性进行“塑性”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的目标任务不仅仅是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更多是人格的完善,而个性的培养则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完善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是培养人个性的主要方式,而在武术运动中以武德为基准的体系内是对于学生正确个性塑造的最好方式,因为武术教育可以很好的对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给予约束与引导,使其在小学阶段形成健康的个性观,甚至是个性的养成。由此可见,在小学进行武术运动可以好的完成小学教育之中对于学生正确个性培养的目标,并对树立正确的个性价值观起到辅助作用。

5促进学生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之中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进行德育教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目标就是通过体育手段来进行德育教育,从而达到小学教育之中的立德树人目的。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带有了极强的教化功能,而且武术运动是中国众多民族传统体育之中具有教化功能最强的一个项目,正因如此,武术会被中国各级学校所接受。武术之中的独特的武德内容,一直伴随着武术的发展。德行的培养,是在技艺学习之前必要的教育过程。武德的内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在小学之中进行武术教育,可以充分的发挥武术之中的“尊师重道”、“仁义为先”等传统武德思想对于小学生进行教育。因此在小学武术课程中,要把武德教育与技能传习同时进行,特别是把武德内容和小学得德育教育相融合,最大程度的挥发武德教育在整个小学德育培养中的最用,从而通过武术教学手段来实现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

6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的价值功能除了最为根本的教书育人外,更担负了传承文化的任务,因为学校具有典型的人群集中性特征,便于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变迁中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愈发重视。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专门提到了要深入挖掘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容,这说明了弘扬传统文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小学阶段青少年,是处于一个典型的知识启蒙及接受期,所以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较为普遍,而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本身带有极强文化属性,同时也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4]。武术在具有浓郁文化的同时,又是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所以许多学校把武术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甚至是以武术代替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武术教学的方式来对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达到传播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建营,邱丕相,杨建英.学校武术的定位及其教育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73-76.

[2]吴茂杰.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8,(10):118-119.

[3]周永红.小学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探讨[J].体育师友,2018,41(2):18-20.

武术知识范文4

中职武术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比较丰富,可以是各种拳术、对练,或是散手、短兵等。武术动作可快可慢,刚柔并济,拳式也是难易不同,不同学生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武术,并且运动量也适中。在武术教学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项目进行练习,男生及女生都可以选择进行练习。天气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比较大,比如一些球类运动需要在室外进行,一旦下雨天就不能正常进行,而武术运动则不受天气的影响,雨天时,武术教学完全可以在室内进行。武术教学的限制比较少,仅需要一块空地就能开展练习。因此,对于那些体育器材比较缺乏的中职学校来说,武术教学是一项比较好的教学内容。

二、武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1.增强体质,内外兼修

武术对身体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并且锻炼的方法也不同,要求人能够“内”“外”兼修。“内”指的是人的心神意气,“外”则指的是手、眼、身等形体。大多拳术在学习时都强调能够形神兼备、内外合一,使人能够达到壮内强外的效果。武术教学注重呼吸配合及神情的专注,然后通过人体不同器官的协调参与,增强了身体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够极大地锻炼人的反应、力量及耐力等,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

2.武术运动具有格斗防身的作用

武术运动能够攻防进退,同时攻防的进击性也是武术的主要特点。其攻防技术主要体现在手法、腿法以及摔法等动作。在熟练地掌握各种格斗技巧后,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进而躲避危险克敌制胜。经常参加武术运动,能大大提升学生格斗防身的能力。

3.锻炼学生意志力

武术运动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武术运动要求坚持不懈长期进行。对人的意志力要求比较高,并且在长期的锻炼中,能够渐渐培养人的刻苦耐劳、坚韧的性格。武术运动讲究礼仪道德,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性,这也是武术育人的最基本准则。传统武术一直是我国人民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在几千年的武术锻炼中,要求人们能够重礼仪、讲道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最基本体现。

三、如何利用武术教学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武术教学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指的是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有生之年能够不间断进行体育运动,增强自身的体制。中学生开展体育课程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进而为学生奠定健康的身体基础。

1.培养学生武术技能

中职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进而实现自我锻炼,但是,仅仅依靠课程教学很难实现自我锻炼,这也要求学校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在武术教学课程中,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兴趣作为武术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将体育课程的教学贯彻到实处。中职学校的武术课程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选择教学课程,促进学生参与武术运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真正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逐渐形成锻炼习惯。

2.体育意识的培养

我国的体育教学大多侧重于身体方面,对精神层面的关注较低,导致体育观念比较淡薄。因此,体育课程的开展必须要与体育知识及实践性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人体构造,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锻炼习惯,进而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武术教学主要是为了养成学生自觉参与的意识,通过体育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通过武术教学能够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深入地了解体育知识及运动的方法,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意识,形成一个终身锻炼的习惯,将体育运动融入学生未来的生活当中,并且在走进社会后可以自我进行调整,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只有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将体育锻炼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不间断地进行武术练习,实现全民健身。

3.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需要学校的教育来培养积累。体育习惯的培养建立在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当具备扎实的体育能力后,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终身体育习惯是将运动技能形成自动化行为的一种方式,因此,中职学习必须将锻炼身体及习惯培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量教学经验也表明,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比较高,体育习惯也比较容易形成。所以,可以利用武术指导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比先培养习惯效果更佳。武术锻炼是习惯形成的一个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锻炼,才能养成习惯。

四、总结

武术知识范文5

武术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其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与智慧,它不仅可以锻炼人良好的意志品质,更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国际上每一个提到中国的人都知道中国功夫,同时也代表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实力与影响力。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际文化发展的状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自古都有教育需从“娃娃抓起”的观念,作为我国魁宝的武术文化更应首先在中小学中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1.1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

自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52年把武术列为推广项目以来,武术开始逐步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这一决定的提出让武术在中小学的传播得到迅速发展。经过将60多年的发展武术在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校武术教育整体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发展武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不断地通过简化传统武术套路的繁琐、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推广与教学,以便于武术在中小学中开展。另外以操化的形式出现如:《雏鹰展翅》、《英雄少年》和《旭日阳刚》等武术操的创编。但是,根据调查发现:武术师资的短缺与现有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武术在中小学开展出现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

1.2中小学对武术教师的需求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之一。同时,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水平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然而,现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基本由体育教师所担任,又因大多数体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武术功底都很薄弱,加上对武术认识的浅薄导致武术在中小学中的开展出现形式单一、内容空乏的现状,甚至有的小学老师因为不具备武术功底而把体育中的武术部分忽略,这与当初推广和普及武术的理念要求差之甚远。因此,想要在中小学中普及武术,使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就要加强体育教师的武术综合教学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填补中小学对武术教师需求的空缺。然而,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未来体育教育的领军群体,我院如何将武术这一既具有技术性,又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有限的学时内规范而又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尽可能较全面地掌握规范、系统的武术技能,成为现今武术普修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武术普修课目前开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1课上练习强度

俗谚有“拳打千遍,其理自现”,武术作为一项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运动技能,学生课上的练习强度关系到对运动技能的正确掌握和基本功练习的扎实程度是正确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技术练习是重要环节,同时还可以增强项目体能。

2.2技术动作示范能力培养

教学示范能力作为一名教育教学者的基本能力,必须始终贯穿于武术普修课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会进行动作练习;还要掌握武术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项目的区别以及不同拳种的演练风格;学会并掌握对不同的技术动作进行动作分解、演练与讲解,选择正确的示范方法、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动作的要点和难点。

2.3教学组织能力培养

教学组织能力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体育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之一,也是评价一个教育教学者职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培养学生教学组织能力并能根据武术项目的特点,借鉴同项群优秀项目的组织方法,学习选择适宜武术技术教学的组织方法是武术普修课必须提高和重视的一个方面。在调查中发现,63%的学生支持课上师生以进行“角色互换”的方式培养学生教学组织能力,说明学生对参与武术课堂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勇于用实践证明自己组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要完成对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在平时的教学目标和过程中,坚持优化武术普修课的教育模式;发展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老师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和个性发扬学生的长处,并建立互帮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2.4理论课的学习情况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并且可以了解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其中,教学法和裁判法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规格要求,指导学生实际的技术动作学习。而武德作为武术理论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对武德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他始终应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的练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的武术社会活动之中。伍绍祖曾说过“:武术不仅是一个技艺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武术理论课不仅是武术运动的辅助教材,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对武术理论课的态度以及学习情况的好坏关系到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与传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武术普修课的课堂运动量相对较小,课堂不能保证学生的练习强度,以及学会后的强化练习。(2)对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培养不够,没有强化关于教学中的组织、示范、讲授等能力的运用与培养。

(3)对课后的练习要求不够,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4)对武德以及传统文化的讲授不够深刻,没有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武德对习武的作用;同时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够,不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2建议

(1)要加大学生课上练习密度和强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快速掌握运动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课下练习的态度、兴趣、爱好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课的开始部分或是复习课上应适当地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方案进行组织教学,并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武术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主体地位,从而增强学生课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促进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网上视频教学学习新动作或复习旧动作。激发学生课下练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武术知识范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技能;教师资格证

2011年教育部选取湖北、浙江两省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教育部在加强教师行业准入资格管理的同时,也对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学校体育教育师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类师范专业,自1952年创立以来,截止到2017年全国共有306所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于1915年提出在“各学校应该添授中国旧有武技”至今,学校武术教育已发展百年有余,长久以来武术界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学校武术教学的改革研究,先后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应用”的教学改革思路以及“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教学理念。然而,对于被列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却仅限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缺乏教学技能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为契机,结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武术课程目标,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提出对策,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能力,为高校输出高质量武术师资提供参考依据。

1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行业的准入资格证,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在我国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经1995年3月《教师法》以及同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确立了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的认定始于1998年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6地进行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2001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动员部署工作,至此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面实施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教师资格证认定制度经过10年的发展,2011年教育部选择浙江、湖北试行了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1]这一改革制度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教育部通过采用取消师范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证的方式加大教师资格证认证管理力度,从而迫使高校不得不重新审视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问题。

2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问题分析

2.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地位

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集文化、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厅办公厅(体教艺)[2003]7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及教育厅办公厅教体艺厅[2004]9号《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武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其中《课程纲要》所列内容包括武术类课程必须按照必修课程开设,这不仅明确了武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地位,更是对课程开设形式的规定。

2.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窘境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2]武术因动作结构、运动形式、文化底蕴等因素较其他体育项目教学具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强调动作规范以及攻防含义讲解示范等。武术被列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体育师资的核心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与运用武术教学技能,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中小学武术教学。长期以来,武术教育界专家学者对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即武术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却忽视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的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出现会练、不会讲,或是会讲但专业术语掌握不牢等现象。

2.2.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材缺乏教学技能设计章节

武术教材是进行武术教学的载体和主要依据,其优劣不仅影响武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还直接制约着学校武术的普及与发展。[3]武术教学技能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与能力,教材是教学参考依据,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61年国家体委组织编写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学院本科武术讲义到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的问世,《武术》教材的发展可谓硕果累累,然而不同版本的《武术》教材均未设计武术教学技能章节,以蔡忠林、周之华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系列教材的《武术》教材为例,虽经多次修订出版也仅仅只是对教学内容、章节顺序以及部分知识点进行了更新,并未编入武术教学技能相关章节。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材缺乏武术教学技能章节的设计。

2.2.2武术教学偏重知识技能传授,教学技能培养环节薄弱

武术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依托课程教学目标完成,而课程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武术课程总目标旨在培养从事体育教育的人才。(见表1)武术教学是以培养从事体育教育的人才为目标,《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基本能力培养主要包括:解析动作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观察分析与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以及运用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武术教学的能力等。从“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运用”到“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的武术教学改革来看,均重在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却未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方面做出要求。现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偏重技术动作的教授,却忽视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结合表1可见这不但偏离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课程目标,更是背离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2.3教学评价重动作技能量化,忽略教学技能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价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4]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系列教材的《武术》教材在论及武术教学评价时,只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两部分进行了评价。根据表2可知: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主干课程《武术》教材中关于武术教学评价内容也仅仅只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效果的评价,并未提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能力的评价。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评价主要采用“理论+技术”形式,其中理论成绩所占比例较少,重点对学生武术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忽视学生对武术教学能力评价比如:武术专业术语、口令的运用,动作的讲解、示范等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技术达标却教学技能掌握不足,无法适应武术教学,甚至忧虑教师资格证面试抽中武术试题。

3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对策分析

3.1武术教材补充教学技能章节

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的纽带与桥梁。其区别于其他著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材还要为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发展服务。[5]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先后编修版出多本《武术》教材。尽管武术教材发展取得可喜成果,但教材中缺少教学技能章节修订是不争的事实。曾有学者提出《武术》教材要有对未来武术师资教育教学各种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法……以适应今后学校武术教育教学需要。[6]2011年有学者呼吁在统编教材中编入武术教学能力的章节。鉴于此,笔者认为,《武术》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课程教材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下,应该增添武术教学技能章节,可以适当补充武术教学优秀案例、设计思路等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武术教学技能的掌握,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2构建武术技术与教学技能双重评价内容体系

3.2.1增设武术教学技能评价

按照体育课堂教学流程,可以将体育教学分为教学前、教学始、教学中、教学终与教学后五个部分,其中教学中涉及口令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提问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七种技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武术类课程基本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解析动作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观察分析与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组织武术教学的能力等六个方面。故而在武术教学评价中选取部分教学技能检测学生掌握教学技能情况。武术教学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武术教学实践中常用到的教学技能主要集中在口令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组织管理技能以及纠错技能等五部分。以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为依托,增加武术教学技能考核,通过考试形式提高学生对武术教学技能的掌握。

3.2.2调整武术量化评定比例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武术类课程考核成绩为由30%理论知识、20%能力以及50%技术组成。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下,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武术教学评价尤其是考核成绩比例应该进行调整。如上文所述,在教学评价内容上增加武术教学技能考核,根据考核内容将其量化为20%理论知识、40%运动技能与40%教学技能。武术教学技能是未来武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增加武术教学技能考核比重,提高学生对武术教学技能的掌握,从而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奠定基础。

3.2.3构建结构化考核方式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分为笔试与面试,其中面试部分采用结构化面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考核可以借鉴教师资格证面试方式进行结构化考核。如图所示:首先,教师将所学技术动作制作成卡片,学生进入考场后随机抽取卡片决定考试内容;其次,学生根据抽取的动作名称延伸一段技术动作展示,教师根据学生演练情况进行技术评价,评价标准采用武术竞赛规则以百分制计分;再次,学生演练整段动作后,对所抽取的动作进行单独讲解、示范、,此部分考察学生的武术教学技能,教师根据学生讲解、示范、组织等情况以百分制计分,最终两部分成绩按照比例折算计入武术考核成绩。武术课程结构化考核考核内容随机性大、灵活性强,在增大考试难度的同时,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前适应教师资格证面试。

4结论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直接申请教师资格证特权被取消。武术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旨在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然而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来看,涉及武术教学技能的内容、培养等问题较少或薄弱。依托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审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契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动高校培育高质量武术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武术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广增.教师教育制度新变化与高师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8):45-47.

[2]施小菊.体育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3:38.

[3]倪金福,高嵘,王建华,高航.不同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06):87-89.

[4]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35.

[5]林向阳,周红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分析及优化策略[J].体育学刊,2011(01):79-83.

武术知识范文7

武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结合不同武术套路的特点,制订出科学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课程与教学期限,从而提高学生对武术知识的认识,实现中华武术的长足发展。同时在运动模式下进行武术课程设计,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降低武术学习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明确武术教学相关课程。

在运动模式下进行武术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武术课堂教学中的相关课程,将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能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运动模式武术教学目标。做好运动模式下的武术课程设计,还要确定相应的“武术运动季”,每一运动季都要确定相应的运动主题,让学生在该运动季中端正其学习态度,找到学习方法,以提高武术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太极拳时,就可以将其作为运动季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这一季中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太极拳的拳法套路。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文化知识,认识到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拳法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运用其中,养成修身养性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武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增强武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2)制订具体武术教学进程。

教师在明确武术相关课程后,则要制订出具体的武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上的每节课都能够有所收获,提升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与了解。首先教师应该要按照教学时长来对武术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配,既要保证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又要确保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比如教师在开展“搏斗对抗赛季”时,就可以将学生所学武术知识与技巧运用到该教学季中,让学生在对抗赛中逐渐掌握武术应用技巧,找到自身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转变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其学习水平,为其今后武术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组合武术学生团队。

运动模式下进行武术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将不同武术兴趣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建立小组式课堂,以调动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对于大多数男同学来说,他们比较喜欢散打、长拳等武术,但是女同学相对比较喜欢太极,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而学生武术团队的结合,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摩擦,增强学生的交流,在互动中掌握更多的武术技巧。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团队意识,使其协作能力进一步上升,在今后他们的工作学习提供帮助。

(4)增强武术指导教师责任。

武术指导教师的教学态度也会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运动模式下的武术教学中,要更加重视教师的责任意识,在课堂上能够充分扮演好指导角色,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支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武术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时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处理,以提高学生对武术技巧的认识,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科学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武术运动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武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2.总结

武术知识范文8

关键词:中原武术;“根”文化;信息;产业;“互联网+”

1信息化社会特点

2015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以信息化为主体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基础产业,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和第一生产要素。以全球化和非群体化为主要特点的信息时代正逐渐模糊人们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在以社会、群体、行业为主体进行信息交换的传统方式之外,以个人为主体,在信息环境中进行的点对点交流形式逐步成为人们的主流选择,综合性和开放性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核心表现。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武术发展同样面临着信息化社会的机遇与挑战。而对于正在重新崛起的中原来说,借助网络信息传播工具,开发和利用中原武术文化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信息化社会中的武术发展

2.1信息化是保护中原武术文化的有效手段

前信息化时代,中原武术的拳谱善本及图片资料保存大都是以纸张、碑刻等方式进行保存,容易损坏和遗失。而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对中原武术进行学术分类,运用数字化技术保存文献、图片、声音、影像历史资料,建立图文声像数据库来保存中原武术资料,不仅不容易遗失,而且能够运用信息化便捷、互动、高效和包容性的特点使广大武术研究者和爱好者充分共享这些武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中原武术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保护武术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传承中原武术“根”文化遗产,构建中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文化生态圈。

2.2信息化是加快中原武术文化信息共享的必要条件

信息化是加快中原武术“根”文化信息共享的必要条件。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通过翻阅书籍、查看影像资料、口传心授等传统方式获取获取武术相关资料,信息量小,时效性差,所得到的信息难以与他人分享,造成社会资源的流失与浪费。步入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更为便捷,信息量更大,时效性更强。通过对中原武术“根”文化进行信息化建设,人们可以通过武术信息平台或者武术网站获得与中原武术“根”文化相关的最新、最具时效性的知识,并且能够及时将武术信息与知识传播到网络上,与他人分享与交流。

2.3信息化是扩大中原传统武术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中原传统武术在多元化现代武术的冲击下,已基本上退守到边缘地带,影响力日趋渐下。许多地方拳种的传播主要集中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和人群,传播空间日益萎缩。而在信息化时代,以“根”文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原武术文化传播手段与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拓展。通过武术网站和相关的武术信息平台,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中原传统武术及相关知识,将众多历史悠久、频临失传的宝贵传统武术技艺、拳法呈现在更多人面前,扩大传统武术的受众面,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到传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当中。信息化途径拓展了中原武术传播空间,吸引到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参与其中,扩大了中原武术的影响力,从而极大的丰富了中原“根”文化的内容。

3中原武术文化的信息化实践方略

3.1中原武术文化建设的技术与手段

中原武术文化的内容在现代科技推动下,随着赖以存在与延续的原生环境逐渐消失或改变,中原传统武术很容易随环境的改变而泯灭。而运用信息技术对武术信息进行合理转换使之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方法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信息技术的特征,中原武术“根”文化的建设应首先明确武术“根”文化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内容的识别与表达,确保信息传达过程中的准确与严谨;其次,武术“根”文化的形式的转换过程中要保持“根”文化的原生态属性,同时要与信息环境相协调,并着重强调武术“根”文化的再生和发展能力。通过运用互联网手段更为详尽规范的对传统武术资源进行归类保存,不仅能够长久保存,而且能够运用互联网便捷、互动、高效和包容性的特点使广大武术受众共享武术资源,为中原武术研究者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为中原武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利用信息技术对中原武术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保护武术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原武术的“根”文化遗产,构建中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文化生态圈。

3.2中原武术文化信息大数据的建立

纵观中原武术传承与发展现状,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拳种传承人的老拳师相继离世,后继乏人,个别拳种已经到濒临失传的境地。武术遗产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既是拳技之法的消亡,更是中华民族血脉的损伤。现阶段,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特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程尤其受到重视,已经成为继承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中原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3中原武术文化信息云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传播对武术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新的传播方式推动人们思想认识与观念形态的更新,激发人们对武术价值的重新认知。”[1]现阶段,信息技术为中原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塑造和传播中原武术的“根”文化特性,“以专业性武术类网站为平台,搭建集资源整合、学术研究、武术遗产保护、武术交流、武术赛事运作,”[2]武术相关产品的生产发售等多种功能与一体的综合性网站平台,以武术“根”文化为核心理念拓展中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空间。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原武术文化,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以网站为平台,利用高校武术专家、学者的人才优势,结合民间武术大家、武术传承人及武术从业者有效地挖掘、收集中原武术资源,并加以整合,构建反映中原“根”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武术品牌网站。通过网站信息平台、APP软件,吸引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参与研究与交流,共享中原武术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原武术文化影响力。

3.4中原武术文化产业化价值链发展模式

“充分调动互联网在中原武术“根”产业发展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中原武术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当中,”[3]提升处于发展困境中的传统武术的创新力和活力。“信息化社会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可以双向的延伸。”[4]成熟的中原武术文化产品可以通过武术网络平台的形式扩大产品营销,提升企业实力;网络平台也能够通过企业的入驻,拓展自身的影响力。因此,构建“互联网+中原武术‘根’文化产业”模式首要途径是在互联网上对中原武术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借鉴我国现阶段较为成熟的平台经营加部分自创内容的网络商业模式,吸引优质的武术文化企业、产品入驻平台,同时开发具有中原武术“根”文化特色的教育、影视、研究等自营版块。其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国内外文化资本和资源的介入,充分运用中原武术“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优势,发挥互联网+形式无限界发展的特点,拓展国际市场。第三,跨界发展中原武术“根”文化产业常态化,以中原武术为核心内容,“以微电影、互联网社交、武术教育、娱乐、旅游、动漫、电子游戏等为衍生品。”[5]

3.5中原武术文化软实力建设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实施

武术信息网络化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它的发展既需要熟练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也要求精通中原武术文化的专业人才。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需要建立高水平的信息网络人才队伍,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大对武术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等武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激励政策,逐步形成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武术人才队伍。

4结语

中原武术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借助网络信息化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大、传播便捷、门槛低的优势,使国民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进而培养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既是中原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宪红.论中国媒体对中华武术发展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2015(3):176-177.

[2]丁希洲.互联网对武术传播与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3]梁石云,尹恒等.“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1):17-19.

[4]左敏.山东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