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主题思考

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主题思考

摘要: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以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末的陕西关中农村为背景,讲述学校儿童教育与自我成长的故事。影片主题新颖,重在尝试探索怎样的教育理念,才最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影片创新的视听语言,让观众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深思中,潸然泪下,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幸福的童年时代。

关键词: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幸福的童年

西北大学青年教师张忠华执导,由陕西临潼当地小学一线教师、学生积极配合参加友情出演,真实感人的童年故事喜剧影片《树上有个好地方》(主要拍摄踩景地点在陕西临潼农村小学),先后荣获第32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提名奖,陕西电影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展优秀影片奖、第8届中国影视“学院奖”(教师组)剧情片一等奖、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提名奖等多项大奖,并分别入围第22届美国布鲁克林国际电影节和第24届德国施林格尔国际儿童电影节。同时,该影片一号男演员、临潼区骊山初级中学学生杜旭光(巴王超过的饰演者,一名陕西农村出生土长的儿童),以他自己独特的天赋和灵气不仅感染了很多观众,也征服了德国、韩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影展的评委,年仅13岁的他就荣获了第24届德国施林格尔国际儿童电影节“杰出演员奖”的桂冠。

影片《树上有个好地方》,以表现农村儿童教育成长主题为主要内容,讲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发生在北方农村小学校园里,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故事为背景,重新点燃人们所珍藏拥有的“阳光柳树,青砖瓦房”美好情感回忆。讲述了校长和老师同学们眼中混日子的“最差学生”——调皮捣蛋男学生巴王超过,在临时顶替表姐代课实习,漂亮又温柔的粉提老师的关爱、信任和鼓励下,逐渐转变,刻苦学习、成长进步的动人故事。该影片围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每个孩子健康成长重要影响这个主线,以幽默活泼的视听语言和轻喜剧的表演风格,从孩子天真烂漫的视角,深刻反映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道路上的不同培养结果。整个故事既紧扣当下教育的时代探索使命,又充满童趣与现实的碰撞,触动着我们都曾经是年轻纯洁的心灵,力求给中国当下应试教育方式带来震撼,引导我们深入认真地思考儿童教育培养这个重要课题,为我们曾经是乡野烂漫的农村“问题少年”的成长而骄傲地欢呼、自豪。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无论是幸福的童年,还是贫困不幸的童年,当我们成年后,面对童年曾经成长的动人故事,人们都会拥有美好的情感记忆。《树上有个好地方》儿童剧情影片的导演张忠华,是一位陕西临潼籍西北大学的教师,作为新一代探索型电影导演,他身兼教育工作者与文艺创作者的双重身份,他的电影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陕西民俗情怀。2006年,他执导的处女作影片《紫陀螺》,引发了全社会广大观众对共同的美好幸福童年时光的回忆,豆瓣评分高达9.1分,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随后更是在2016年创造了2亿次转发点击的网络播放量,这坚定了他将艺术性与商业性融合,进行儿童影片创作实践的坚定信念。放眼全球电影的创作发行市场,我们发现有关儿童教育成长主题的电影优秀作品非常稀缺,这有可能是众多的电影导演们,都在探索追求商业上的高票房与经济投资的高回报,只有少数睿智的精英导演才关心儿童教育主题的电影创作,才是为全人类幸福命运所做的最有意义投资,才有希望获得最高的回报。幸福的童年是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一样幸福地成长。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的青年导演张忠华,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发现美、创造美,让观众在新颖的视听语言享受中,收获人生教育成长的真谛。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献给曾经有过美好童年的人及那些曾经渴望拥有美好童年的人的好电影,其中也包括所有的教师们和所有的孩子们,每个教师都在这部作品中看到了不同的自己,每个孩子都在这部作品中看到了天真烂漫幸福的校园生活。

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电影一开始,镜头画面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中国乡村式洪亮的课堂朗读,孩子们声嘶力竭地“歌唱怒吼式”的汉字笔画背诵记忆是语文课堂特有的景象。小男生主角巴王超过天真好奇、淳朴可爱,在座位上和同学们一样认真地朗读。校园里阳光明媚,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此起彼伏,巴王超过在男同学的掩护下,正在聚精会神地趴在图书室的玻璃窗上偷一捆孩子们喜欢的娃娃书,站在他身后的校长殷神仙恼羞成怒,把巴王超过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校长殷神仙深情地对巴王超过说:“如果你这次考试能考两个一百分,我就把图书室的娃娃书全部都给你!”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因为,所以”造句,巴王超过举手站起来大声回答,“因为肚子大,所以要生娃”。这个没有恶意的答案,让全班同学开心地哄堂大笑,让怀孕的大肚子语文女老师非常气愤,无情地将巴王超过赶出了教室。语文老师在用脚踢巴王超过的时候,因为用力过猛,连自己的鞋子都踢掉了,巴王超过乖乖拾起,双手递给女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怀孕的女班主任老师,让巴王超过坐到教室的最后一排,远离讲台和同学,以示“惩罚教育,治病救人”。这些细节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语文老师是怎样用“爱心”来教育培养学生的。老师的愤怒,也正是应试教育唯分数论评价的无奈。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怎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校长殷神仙是数学课老师,他是应试教育制度的忠实代表,他不让学生们看自己喜欢的课外娃娃书。巴王超过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被呵斥站到教室里堆放垃圾的墙角。在期末考试前,校长将所有的副课全部停课,给主课开道,甚至为了学校的成绩排名,他动员暗示孩子们在考试过程中要学会“互相帮助”(可以作弊),并且在下着大雨的天气里,校长给教委派来的外校监考老师们买了一架子车西瓜吃,分散监考老师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互相帮助作弊考出好成绩。这是1990年代末应试教育在农村学校的真实反映,为了学校的荣誉,校长的苦衷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心里都非常明白,教育的意义肯定不是支持学生作弊考出好成绩这么简单。巴王超过的爸爸是个普通的乡村木匠,爱子心切,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妈妈是勤劳的农村妇女,他们都是没有文化的人,他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帮助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爸爸经常打孩子,以为暴力征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手段、最好的培养方式。当巴王超过回家,在父母面前炫耀自己当上了班里的图书管理员,他的父亲粗暴地反问,“你考了几个100分?你拿了几张奖状?”父亲的无知与蔑视、校长的鄙夷与呵斥、班主任的苛责与无情、同班学霸的冷嘲热讽、同学们的疏离,让巴王超过成了校园里最不受待见的“坏学生”。

巴王超过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度日如年,直到有一天,学校里新来了一位女大学生实习老师,她的名字叫粉提。粉提老师的到来,是校园里孩子们心中升起了灿烂的朝阳。粉提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心,她温柔、漂亮、富有童趣,孩子们都喜欢和她在一起。粉提老师与校长殷神仙不同,她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巴王超过离开了教室里那个堆放垃圾的角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座位。接下来她支持孩子们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且让巴王超过当上了班里的图书管理员。有一天,全班同学们趴在课桌上午休,巴王超过不小心从课桌上摔了下来,粉提老师急忙上前扶起他,让他睡在自己的床上。粉提老师能够和孩子们平等相处,从来都不高高在上,下课后和孩子们一起玩纸飞机,一起跳绳,一起踢沙包,把自己融入班集体当中,她用师长、用朋友的爱来抚慰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粉提老师和巴王超过在小河边的草丛中,找到了一窝鸟蛋,巴王超过顽皮地说:“我能听懂小鸟说的话”,粉提老师夸奖巴王超过说:“你真是个天才”,巴王超过高兴地说:“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巴王超过在粉提老师耐心的“特殊照顾”下,努力地进步着,当粉提老师发现巴王超过想在考试中作弊时,粉提老师指着巴王超过说:“你可以考试不及格,但是你不能作弊,你不能做一个不诚实的人!”这句话是粉提老师说给巴王超过听的,也是粉提老师面对应试教育真诚的呼吁。在粉提老师热情耐心的帮助下,巴王超过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后,一个人坐在教室门前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朗读课文,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还坚持看书学习,背诵课文,晚上在家里,穿着短裤光着膀子在烛光下写作业做卷子,一直到深夜。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催促他早点休息,他还不肯去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巴王超过的考试成绩从59分提高到了73分,对于像他这样的一个“最差的”学生来说,这是多么来之不易,粉提老师请求校长给巴王超过同学颁发进步奖状,校长殷神仙坚决不同意,粉提老师就用自己的口红,给巴王超过制作了一个独特的“进步奖状”。从此,巴王超过过上了和全班同学们一样平等的校园生活,重获新生。该影片的儿童喜剧风格是作品叙事的主要表现手段,当我们认真欣赏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导演的良苦用心是用细节来揭示作品蕴藏的深刻主题。粉提老师把自己的水果罐头,让给没有水喝的巴王超过,晶莹剔透的橘子瓣在玻璃瓶里闪耀着,就像巴王超过喜悦的心情一样美好。在语文课堂上,巴王超过站在讲台上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并且给怀孕的女语文老师深深地鞠躬说:“今后我一定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上课的钟声敲响了,这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粉提老师给巴王超过奖励了一颗泡泡糖。当粉提老师发现巴王超过在他自己的身体上写小抄时,拎他去河边洗澡,在河畔边的逆光里,波光粼粼的镜头中氛围严肃又温馨。巴王超过逃学来到河边扎猛子,被路过的校长拿走了衣服和鞋子,他只能光着屁股来到自己的好地方大树上,大树是他的世外桃源与天堂。校长骑着摩托车载着全校期末考试第一名的奖状,奔驰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满心欢喜,胜利而归。粉提老师正在和男朋友练习接吻,巴王超过把小木块悄悄地垫在粉提老师的脚下,温暖人心,幸福的一刻。巴王超过想拿回自己明明被校长“套路”走了的娃娃书,那份委屈和不甘心都写在脸上。上数学课时巴王超过被校长叫到黑板前答题,他写不出来答案,还流着汗水和鼻涕,吓得用手臂抹汗,战战兢兢的感觉就是我们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因为调皮捣蛋,不遵守课堂纪律,被老师命令站到教室后面堆放垃圾的角落里,愤怒又无奈。校长提醒粉提老师:“要把你们班的巴王超过管好,不要让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这也是我们童年时代,经常饱尝着老师们的“爱心教育”。

巴王超过操着一口地道的陕西农村方言,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熊孩子”。他为了赢得小糖豆,和小摊贩斗智斗勇,扭打在一起。为了让自己再酷一点,巴王超过拿自己老爸的木匠胶水,做了个刺猬头的发型。影片选择农村非专业的娃娃们表演,真诚自然,灵动流畅,片中人物不太“标准”的陕西临潼农村方言也增强了影片的喜剧感。影片这些滑稽诙谐的喜剧画面不仅给观众们带来了由衷的大笑,让观众在耳目一新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成长中小小纯洁的少年们与成人清规戒律秩序世界的冲突。在当下社会浮躁与快节奏生活中,导演张忠华能够放下高票房利益的巨大诱惑,投入真情实感,拍摄了一部真正有教育意义和启迪作用的儿童喜剧,是一部实属难得的好作品,导演的创作初衷就是要扎根农村,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喜剧叙事手法,揭示人生童年教育的真谛。教育的宗旨是不仅仅要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真正地享受到童年快乐的时光,让学校生活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在影片的结尾,珍藏着巴王超过宝藏的好地方的大树被锯倒了,他美好幸福童年的梦也醒了。巴王超过把自己童年的宝物珍藏都埋在了大树的根下,继续走向求索的远方。粉提老师给巴王超过寄来了亲切友好的信和自己的毕业照,在信中老师感谢他给老师带来的快乐,祝愿巴王超过和同学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永远做最真实的自己!这也是导演张忠华奉献给普天下的孩子们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贾砚芬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