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专家定稿会面临挑战及对策

科技期刊专家定稿会面临挑战及对策

期刊的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科技期刊“三级审稿制”在保证期刊内容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初审、外审、终审3个环节,发掘投稿中的亮点和不足,筛选出高水平的稿件,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目前终审环节各期刊采取的形式不一,有的期刊采用主编定稿制,由主编或副主编决定稿件的取舍;有的期刊采用编辑部定稿,由编辑部所有编辑共同讨论,决定稿件的最终结果。而《中华放射学杂志》(以下简称本刊)所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更多的是采用专家定稿会的形式终审。实践证明:专家定稿会有助于筛选高质量的稿件,保证杂志学术质量[1];助力编辑成长,提高专业素养[2];加强编辑部与专家的交流,形成牢固的学术共同体[3]。但随着我国整体国力的发展壮大,我国的科研实力和产出也日渐提高。SCI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已连续8年位居收录论文第2名[4]。国内作者更愿意将优秀研究成果投到SCI期刊,国内期刊的地位和影响力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专家定稿会作为中文期刊坚持了几十年的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审稿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的作用已见较多研究报道[5-6],而关于终审的研究较少[7-8],且研究主要是总结终审的作用,很少提及终审阶段存在的问题。笔者分析总结本刊编辑部工作中召开专家定稿会的经验体会,探讨新时期定稿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为更好地发挥专家定稿会的作用提供对策。

1专家定稿会面临的问题

1.1定稿会形式固定,缺乏灵活性

科技期刊在长期举行专家定稿会的过程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固定制度。定稿会由期刊编辑部组织实施,提前通知审稿专家时间和地点,整理会议所需资料。定稿会上,由1位专家主要介绍稿件的具体内容和外审专家意见,编辑部成员和定稿会专家结合文章的优缺点共同参与讨论,最终做出裁定意见[9]。长期稳定的定稿会制度有效保证了杂志的学术质量,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1)固定的人员、固定的地点、固定的组织形式,长时间后专家参加定稿会的积极性和热情下降,定稿会吸引力降低;同时人员老化,新鲜血液不足,很难产生火花碰撞。2)定稿会长期以编辑部所在地专家为主,外地的专家参加比较困难,无法调动全体编委的积极性。3)有的期刊采取“大审稿会”的形式,参加审稿会的专家多达十几人。由于参加人数多,稿件数量大,专家发言重点针对自己主审的稿件,对其他稿件无暇顾及,讨论不充分;另外,可能由于学科分布不均衡,导致参会专家对其他专业听不懂,插不上话,很难发挥定稿会的作用。为避免“大审稿会”的弊端,本刊采用分专业定稿会的形式[10],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每个专业均有5名以上定稿会专家,每次定稿会要求3名以上专家出席,但由于专家事务繁忙,很难保证出勤率,甚至临时告知无法参加审稿会,导致编辑工作被动,稿件处理时滞延长。

1.2专家参加定稿会动力不足,意愿降低

专家参加审稿会实际上也是与编辑部的一种友好合作,只有达到共赢,这种合作形式才能保持长久。笔者参照占莉娟[3]对科技期刊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对专家参加定稿会的动力进行分析。一方面,专家希望借助定稿会平台了解同行研究状况和最新研究热点,加入学术共同体,赢得学术观点的渠道,获得学术身份认可;另一方面,专家乐于参与定稿会也是出于对期刊和办刊人的认可,只有期刊在专家心目中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办刊人的办刊思路和工作态度赢得专家的尊重,专家才会积极参加审稿会。但近些年,专家参加定稿会的动力受到严峻挑战。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现在专家均是阅读国际上最高水平杂志来捕捉最新学术热点,多将优秀稿件投到国外期刊上,将国际高水平杂志作为挑战目标[11]。同时,由于学术政策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中文期刊优秀稿源流失,《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中文科技期刊论文刊载量有不同程度下降[12]。再者,目前专家学术水平评价,更多的是看是否在国际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文章,中文期刊在专家学术评价中地位和作用降低,定稿会专家很少或几乎不向中文期刊投稿,自然对专家的吸引力降低,参加定稿会的意愿也受到影响。

1.3编辑定稿会参与度较低,发挥作用不足

稿件三审制中,要求编辑在初审阶段发挥重要作用[5],在终审阶段没有明确要求;因此,编辑在日常稿件审理工作中,更多是把重点放在稿件初审阶段,主动参与定稿会的意识不足。其次,定稿会做出稿件的最终裁决,编辑在其中更多的是起辅助作用,如发通知、准备稿件、整理审稿意见等,编辑的独立性欠缺[13]。再者,编辑本身的专业素养影响参与定稿会的积极性,很多编辑大学毕业即从事编辑职业,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学习和培训,长期工作中养成对专家的依附性,加上学科发展迅速,无法准确判定稿件的学术质量,难以与专家平等对话,也导致编辑在定稿会中发挥作用不足。

2保证定稿会成功召开的对策

2.1打破地域和人员限制,灵活召开审稿会

2.1.1举办异地审稿会

以本刊为例,由于编辑部在北京,定稿会长期以北京当地专家为主。作为放射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本刊编委会涵盖了国内最知名的放射学专家,除北京外,其他城市的专家学术水平也非常高。本刊多次在外地召开定稿会,打破地域的局限性,充分调动异地编委的积极性,加强编辑部与异地编委的联系,扩大杂志的影响力[14]。同时,充分发挥定稿会专家的作用,定稿的同时进行组稿和约稿,并听取专家们对编辑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加深交流。

2.1.2利用学术会议召开定稿会

虽然举办异地定稿会有诸多优点,但也有一定问题,如准备工作比较繁琐、费用较高、专家时间难以集中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刊经常利用学术会议召开定稿会。1)利用编辑部主办的学术会议,如本刊每年举办头颈影像、心脑血管病影像、乳腺影像等专业学术会议,邀请的专家均是相关领域全国最知名的专家。在专家讲课之余,再召集这些专家开定稿会。一方面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专家也非常乐于结合会议主题进行定稿,一举两得。2)利用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如本文第一作者负责本刊神经影像、胸部影像、儿科影像3个专业,每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都会举办学组会议,参加这些会议的很多专家为本刊编委和审稿专家,积极参加这些会议,除捕捉学术热点外,还会积极邀请这些专家召开定稿会。再如编辑参加某些省市的专业学术会议,也可以召开定稿会。

2.1.3采用开放同行评审的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开放的同行评审模式将成为学术研究成果评议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15]。同行评审公开包括评审者姓名公开、评审结果公开及网上开放同行评论。传统的定稿会形式信息不对称,作者无从获得稿件的处理信息;定稿会专家也存在稿件处理随意性的问题。定稿会可以采用开放同行评审的形式,其能够加强定稿的透明程度,强化定稿专家责任,健全审稿制度。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已有部分杂志将定稿会情况通过微信的方式向读者开放,参加定稿会的专家信息,稿件的作者姓名、文题及定稿结论,并对稿件的退稿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开放同行评审的程度可以根据各个期刊的具体情况而定[16]。

2.2服务和团结专家,满足专家需求

参加定稿会的专家是期刊的宝贵财富,编辑部要从各方面为专家做好服务工作。就本刊而言,参加定稿会的专家承担着繁忙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与定稿会时间经常有冲突。为此笔者组建了定稿会专家微信群,每次定稿会前先通过微信群咨询专家的时间,确保定稿会的时间大家都能参加;再者,提前将准备定稿的文章及外审意见通过微信群发给专家,提高定稿会效率,节省专家时间;再如,定稿会前半天再次提醒专家定稿会时间。编辑通过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细致耐心的服务打动专家,赢得专家的好感。孙力炜等[17]将同行评议过程中专家的回报模式分为物质回报、精神回报及知识回报。本刊经常对定稿会中作用突出的专家进行表彰和奖励。根据定稿会专家的出勤率和发挥的作用,利用杂志的编委会换届会议和年终总结会,对优秀定稿会专家予以表彰,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专家参加定稿会的积极性。另外,专家参加定稿会也有自身的学术需求,希望在定稿会上发现高质量的稿件。如本刊定稿会上,若某一批次稿件质量不高,定稿会结束时专家总会感到很失望;若某一批次稿件质量较高,定稿会结束时经常给予赞赏。因此,期刊编辑部要通过各种办法吸引高质量稿件[11],同时在三审中加强编辑初审和专家外审工作,保证定稿会上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编校质量。Publons平台创立于2012年,致力于为同行评议领域中的问题及挑战寻找解决方案,如公开认可科研人员的审稿贡献、帮助学术期刊寻找和培训审稿人员、防止同行评议中的欺诈行为等[18]。审稿专家的工作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记录和展示,提高审稿专家的学术认可度。目前定稿会结束后专家的工作很难进行记录和保存,影响专家参加审稿会的积极性。期刊编辑部应该通过平台建设或与第三方合作,对定稿会专家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如参加定稿会的出勤率、定稿数量、稿件意见及结论等,提高对定稿会专家的学术认可。

2.3积极发挥编辑的作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同于国外的主编负责制,国内期刊普遍是编辑部负责期刊的全面工作。因此,编辑最明确杂志的风格和定位,最了解读者和作者的需求,最熟悉杂志发表文章的情况,理应在定稿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李静等[19]提到,科技期刊编辑与审稿专家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必须尊重彼此的才华、价值观和目标,真正有创造力的编辑必须成为业精于勤且学成于博的专家;因此,编辑不能仅满足于在稿件初审阶段发挥作用,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20],加强定稿会的细节管理。本刊编辑经常组织和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不断加强专业素养,了解分管专业最新进展。为提高审稿专家水平,本刊每年都要举办审稿专家学习班,邀请知名专家传授经验,编辑在组织会议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掌握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的系统知识,提高把握稿件学术水平的能力。编辑主动参与定稿会,每次定稿会前熟悉稿件内容,结合外审专家意见提出稿件处理的初步结论,定稿会上积极参与专家讨论。若编辑能提出真知灼见,必然赢得定稿会专家的尊重和认可[2]。

2.4吸纳优秀中青年专家参加定稿会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保持定稿会专家群体的动态平衡,不断吸纳新鲜血液,才能保持定稿会制度的朝气和活力。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一些专家长时间担任本刊的定稿会专家,参加定稿会的热情逐年递减,经常请假。中青年专家虽然年轻,但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了解学科领域最新的热点问题,有助于对稿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做出正确评价。本刊所在地北京专家云集,学术资源丰富。为吸纳优秀中青年专家,本刊采取以下措施:1)专家推荐,定稿会专家最熟悉领域内研究者情况,由他们向本刊推荐优秀中青年专家。2)编辑挖掘,注意录用稿件中的高产作者,及时把他们吸纳入定稿会队伍。3)发挥定稿会专家团队的作用,参加定稿会的专家多有一个研究团队,团队内中青年专家多发挥骨干作用。定稿会专家无法参加定稿会的情况下,可由其团队内中青年骨干代为参加定稿会。唯一不足的是,中青年专家的定稿经验稍欠缺,对稿件的把握能力略显不足,但这点随着参加定稿会次数的增多易于提高和改进。老中青结合的审稿专家队伍有助于保证定稿会的效果。

2.5采用新技术手段,延伸定稿会的时间和空间性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期刊编辑部应丰富召开定稿会的技术手段,不断延伸定稿会的时间和空间性。本刊定稿会常规上依然采用面对面定稿的形式,由于采用专业定稿,每个专业仅有数名专家,定稿会上很难聚齐所有专家。针对此种情况,本刊近期尝试采用微信群进行定稿,将参加专业定稿会的专家组建微信群,编辑将拟上定稿会的稿件及审稿意见上传到微信群,定稿会专家在微信群里发表定稿意见,最后由编辑结合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进行总结记录,并将最终处理结果上传到微信群中,专家审核确认后对稿件做出最终处理。范永德[21]采用网上定稿会系统进行定稿,将定稿会专家分为几个小组,专家可以在定稿会系统中发表定稿意见,最后由组长结合专家意见做出最终结论,并给定稿专家设定较短的时间要求。结果显示,相比于面对面定稿会,网上定稿会大大提高了审稿效率,缩短了发表时滞。《Radiology》杂志是本刊所在的放射领域影响因子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期刊,由北美放射学会主办。本刊编辑曾实地到访《Radiology》杂志编辑部,了解其先进办刊经验,学习其定稿会制度[22]。《Radiology》杂志每周四的下午为其固定的定稿会时间,由期刊主编召集,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五六位放射学专家和1名统计学专家,利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召开定稿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首先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吸纳全球领域内最知名的专家参加定稿会;再者,每周召开定稿会,加快了稿件处理速度,极大缩短了论文的发表时滞。通过检索文献,尚未发现国内期刊采用这种形式,值得国内期刊同行借鉴和尝试。

3结束语

专家定稿会在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但我们依然要重视和坚持这一制度,发现并解决定稿会本身、专家层面以及编辑部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办法,与时俱进,更充分地发挥定稿会的作用,为杂志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