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族文化国学教育实践

大学生民族文化国学教育实践

摘要: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高潮,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宗教信仰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3]林炎志.国学的当代价值与民族精神之塑造[J].科学社会主义,2007(3):78.

[4]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J].学术论坛,200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