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下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路径

“双创”下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路径

摘要:近年来,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走进大众视野,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学者与教育者们纷纷开展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可以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学语文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性在近年来得到了充分认识。身为炎黄子孙,当代高校师生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主动思考、探索如何让广大青年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用符合时代的、年轻化的呈现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

1“双创”的基本内涵

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传统走向现代,传统文化所植根的土壤已然发生变化,对待传统文化要有清晰的思路,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涵义是:要让绵延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并不断向前发展。[2]“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载体和传播渠道,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3]“双创”的提出,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观有了新的发展和更深刻的认识,实现了从“批判性继承”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认识变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表现,需要我们结合当代实际情况,守正创新、推陈出新。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融入国民教育。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我国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逐渐增多,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虽然各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同,但其教学内容都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主。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古代诗词、散文既具有工具性,能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其表达能力,还兼具人文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学习经典作品的过程涉及对作品精神内涵的解读,必然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相融合具有天然优势。且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通识类教育课程,受众广泛,影响巨大,因此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语文课堂的路径研究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需要对教学进行全方位设计与思考: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架起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探索,使当代大学生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四个自信”。

3.1 教师要提升专业素质,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传播者

经典作品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误、衍、脱、倒的问题,或是后世注解偏颇甚至误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回归经典本身,传递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知识及其文化内涵,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在备课过程中严谨求是,广泛搜集资料,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保证课堂上传播的知识的准确性。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哲学、建筑、服饰、饮食、医学、节日等。文学不是独立的存在,其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文化的记载与传承者。文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师要不断学习,以加深对其他领域文化的了解。

3.2 采取专题式教学,精选作家作品

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例,该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是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格与人文精神进行单元划分的,如“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以史为鉴”等单元。吉林医药学院在使用此教材时,坚持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增补和删减,精选部分古代文学经典篇章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而将其余篇章作为课外延伸阅读内容,并在一些单元中增补了教材未收录的篇章。做出此种调整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必须挑选出有代表性且与教学专题契合的名家名作,以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各单元的主题思想,增强教学针对性,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时,在部分单元教学中融入我国古代文学史知识,既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大历史观,开阔学生的视野。

3.3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全社会都在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互通互融,创新其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激活其生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进课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架起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重点是为传统文化找到现代解读的新角度,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探索问题式教学,将当下一些学生关注度较高、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做到古为今用。探索问题式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回答不会完全在教师备课范围之内,一些预料之外的回答和反应,需要教师快速思考、灵活应变、准确判断。

3.4 落实课程思政改革要求,育人育才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剔除糟粕、去伪存真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其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引导人向上、向善、向美的功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培养时代新人,用其中蕴含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更要承担起“铸魂”“立德”“育人”的重要使命,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使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首先要对教材的名篇佳作进行深度分析,提取可以进行思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入点,如仁爱、民本、诚信、和合、正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能够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契合。

3.5 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手段

以“双创”理论指导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不仅要改革教学内容,还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有机联动。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3.5.1 将平面教学转向为立体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讲授

要深入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必须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后进行汇总,通过自学自讲、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还可以开展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等具体活动。

3.5.2 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要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还要采用更多让学生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路径和方法。多媒体技术凭借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视频、音频的使用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符合大学语文的教育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提升教学与文化传承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借助慕课、学习通等学习软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课外学习资料,拓展学生的课后学习内容,包括短视频、影视作品等,开阔学生视野。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文化类节目不断涌现,如《中华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书简阅中国》等,这些节目用一种年轻化的方式复活经典,更易于当代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

3.5.3 鼓励课外延伸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读经典”,使学生理解读书的意义。课上坚持向学生推荐经典文学作品,特别要推荐一些彰显中华文化气韵风采、体现中华审美风范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好书推荐官”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读书心得、交流思想,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写作是阅读的逆向输出,要鼓励学生写作,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代大学语文教师应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弘扬者,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重要阵地,使学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品位,使学生具备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敢于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杨蕾 那孝伟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