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全面振兴,必须重视农村文化的力量。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农村文化振兴,才能释放乡村的活力与动力,解放农村文化生产力,提高我国农村文化竞争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来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广大农民,提升农民精神风貌,重拾乡村文化自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农村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因其固有的局限性,使得农民收入不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土地的潜在价值愈发凸显。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及大中型家庭农场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同时,随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坐上了“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为农村提供了“再生”的机会。这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党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人才引进、创业就业指导、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为弥补农村文化人才不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其中包括农村优秀人才和“文化能人”。另一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代际传承的可能,从而缓解了文化传承主体出现断层和“后继乏人”的压力。

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形态及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在社会剧烈转型的时代浪潮之下,全国各地的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中青年劳动者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孩子。中青年劳动者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在长期外出务工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的熏陶,且大部分农村青年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到农村。长此以往,他们便慢慢失去了对农村的归属感,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逐步分离,加剧了其文化传承主体的快速流失。

(二)现代文化的冲击造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面临边缘化困境

农村最为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为家族文化、祠堂文化以及民俗艺术文化等,其在人心凝聚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农民培养人文情怀、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随着全球化浪潮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极易受到现代化的影响,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城市现代文化,从而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如庙会、舞龙舞狮等充满民俗风情的文化活动已经不太活跃,或者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已经变质,只为经济而服务,没有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农民不断参与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互动,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抛弃了“内生性”的乡土文化,转而投向现代的城市文化或异域的外来文化。农民丧失了原本值得骄傲和共享的优秀传统文化,似乎城市文化才是最好最先进的,从而导致乡村文化出现认同危机,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遭到冷遇,乡土文化日渐式微。

(三)乡村开发“去理重表”“脆而不坚”造成农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断裂

这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在乡村传统建筑保护方面意识的欠缺,乡村传统建筑急剧减少、乡村风貌发生巨大改变、乡土文化特色遭到破坏。一些地方以城市审美为标准,改造农村的做法大行其道,乡村建设退化为简单的环境整治,基本等同于建筑立面的化妆式改造,传统居民建筑逐渐被“涂脂抹粉”,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地产开发商常忽视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分散的民居建筑逐渐被集中归置,丧失了其独有的地域特色。令乡村美食、文化习俗、手工艺、生活形态日益去乡土化,乡村社会关系和文化特色逐步丧失,农村传统文化日渐荒芜。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主体

1.加强青少年教育,做好“固本工程”。一方面,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例如,经常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体验馆等,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当地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制作中来,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将农村传统文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更加了解和热爱,增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构建“教育+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模式。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社区、家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用传统文化引导、熏陶和感染学生。2.培养民间文化精英。“民间艺人”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其编制工艺、泥塑艺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丽宝库。因此,要建立健全民间人才保护制度体系,在人才培养和经济保障上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者的主观能动性。3.加强乡土“文化能人”的培养。政府应积极挖掘并培养打造乡土“文化能人”。例如,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黄递铺乡为发掘并培养乡土“文化能人”,通过展演、选拔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最后,培养文化传承者的创新意识。指出,必须要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3]。创新意识是文化传承的灵魂和生命,一味模仿,不懂得创新,必然会没有出路。所以文化传承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既要做到立足于社会实践、博采众长,又要将传承与创新融合在一起,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

(二)强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客体

强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客体,需加强农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1.要划好农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对历史古迹、农业遗迹等加强保护,建立健全其制度建设。2.做好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民俗文化中诚实友善、乐于助人、和睦团结、相互协作、善事父母、孝亲敬亲等丰富的伦理思想至今都对人们影响深远。应大力支持乡村优秀民间文化、戏曲曲艺等传承发展。3.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人们学习领会革命前辈留下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缅怀历史、不忘初心、奋勇前进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红色薪火代代相传。4.加强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推动其合理适度利用。支持鼓励各地文化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合作,利用并保护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人们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体会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人文价值,共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三)拓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载体

1.需要发挥网络的作用。柯马丁在其著作《仪式中国》中指出,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要利用新媒介介入的方式才能获得深远持久的影响。只有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再次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5]。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公众媒体平台,具有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大等特点和优势,已经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可通过短视频社交软件来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抖音、快手等是当前最火爆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它主要抓住了人们兴趣爱好的特点,吸引不同的人群不分时间段来刷取新的热点。短视频可以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直观感性地表现出来。因此,可通过新的传播载体来推送有关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彰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2.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使旅游产业促进挖掘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将农村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最后,利用网络微电影、动漫等具有视听化、动态化叙事表达方式的传播载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

[3]金鑫.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2018(6):68-75.

[4]鞠振.民俗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N].运城日报,2019-04-16.

[5](美)柯马丁.陈致,译.仪式中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7.

作者:曲文强 李晓玲 姚嫱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