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理论思维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理论思维研究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是推进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发挥中国智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诉求。然而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出现了课程目标不明确、教材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中小学教材,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制订课程标准,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教材的基点;其次,立足本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再次,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是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的保障;最后,文化渗透,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教材走向“和合”之路。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国智慧;和合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的源泉与动力。2014年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各级各类的课程标准建设及修订要增加传统文化的比例,“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思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教材无疑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将中国经典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之中,对于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感受经典文化内涵以及培养爱国意识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当代意义

1.推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历程的时代性诉求

立足本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当前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意义在于赋予其社会成员以特定的文化,使得社会成员在了解这一文化历史的同时,认同并且遵守其中的文化秩序与道德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根基,它既书写了中国人的历史,也是人类从发源到成熟的见证,从教材建设的角度来看,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下一代增强文化自信与国家自信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现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逻辑。21世纪以来,同志强调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特色文化建设,是建立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显然,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对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挥中国智慧,是培养真正具有中华文化根基人才的必要途径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根基文化”之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新时代中国的文化根基,当代文化的建立与发展都是基于对经典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之上的,无论这种作为根基的经典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主旋律是相符合还是相违和的,它都将作为一种经典智慧而存在。正如卡尔维诺所说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之格格不入的现代作品如何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2]。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中,一方面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找到当代文化的根基,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教材中融入中华经典文化就意味着融入了中国智慧,只有具有中国智慧,才是走向中国特色文化之路的必要逻辑。这就需要我们依托基础教育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从中汲取精髓,从而实现特色教育体系的建立、文化办学理念与中国智慧的彰显以及有根基文化人才的培养,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文化根基的人才的养成。

3.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是活化中小学课程内容的应然视点

2017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我们要形成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因此就要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教材为重点,使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教材内容,努力构建中华文化课程体系,这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学者石中英曾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伦理精神,而伦理精神所关注的无非是怎样做人和怎样成人的问题,这就非常直接地与教育的使命联系在一起”[3]。也就是说,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是我国教育内容的应然视点,传统美德所追求的伦理精神是中国人本土化的思维方式,它是我国基础教育行进过程中关乎个体品格修养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下,在“唯分数论”与“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倡导下的应试教育充斥着功利主义与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高考作为教育的“风向标”使得中小学生忽视了品德修养培养,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融入中国传统美德文化,是启蒙中小学生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教材的问题审视

1.课程目标不明确,传统文化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这是完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目标的逻辑起点。然而就我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来看,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目标,因此也就没有一个具体可行的操作标准供各个学校作为参考,所带来的问题是,各级各类的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无论从课程目标到教学内容还是实施效果的评价等都莫衷一是,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对于传统文化课程如何开设、开设的目标是什么以及需要中小学生掌握哪些文化内容并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许多学校都不清楚,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到底要培养学生的哪些道德品质、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法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要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及社会影响才算达标,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小学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过程中稍欠考虑的地方,故而也就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因此,在中小学传统文化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加大教材中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融入量,而且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传统文化课程目标,使得其真正落到实处,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

2.教材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

教育要达到育人的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其连续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特征,一种零散的、碎片化的教育是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然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却表现出教材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许多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连续性不强,也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助增了教师教学方法的随意性。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目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重,许多学校试图通过死记硬背与考试的方式来达到实施传统文化的预期效果,这却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我国文化经典的教育意义旨在“以理晓人”“以德服人”,这才是它应有的文化精神核心。然而,我们可以从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材中知悉,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设置大多重知识传授而轻道德养成,虽然我国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还在试验阶段,在中小学语文、思想品德、艺术教育等方面能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尚待实践的检验,但传统文化教材内容的设置必须遵循系统性、连续性与科学性,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教育本质。

3.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效果不佳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不甚理解”或者“错误理解”的现象。可见,培养一批专业的传统文化师资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然而,受功利主义、世俗的实用主义以及工具主义等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长期以来并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也忽视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及教师队伍建设,因此,现在提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则出现了传统文化师资断层的现象,能够兼具教学与研究的高水平教师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在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今天,其教学成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与中小学师资队伍中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匮乏有直接关系,因此,我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尽快融入中小学教材,更为迫切的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理解传统文化教材、讲解教材的教师。

三、走向和合:我国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路径选择

我国传统文化如何有效地融入中小学教材,达到构建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以及文化育人的教学目标,是当下学术界和中小学校极为关注的话题,因此,如何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清晰化、系统化、科学化地融入基础教育阶段教材,我们须制定可行的操作方案和实施路径。

1.制订课程标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教材的基点

作为引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效果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直以来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依据”[4],它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与教育学者的理念,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制订课程标准,这是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基础教育阶段教材内容的基点。以语文课程为例,中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传承我国优秀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应该明确这一课程目标作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目标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内容。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在统一,其人文性目标就要求语文教材应该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各个民族文化智慧,从而在接受文化教育熏陶的过程中,提高中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与文化品位。可以看出,课程目标的确定对于基础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教材内容有着奠基性的作用,也决定了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和价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多种方法共同使用、渗透中西方文化,从而在中华优秀文化经典中获得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素养。

2.立足本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阶段教材要立足本土与地方,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新时代的中国要在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这就必须坚持“中国本土”与“中国地方”,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引领世界各国的人民走向和谐与富强。因此,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就要挖掘中国“本土”与“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尽快融入中小学文化系列教材,这是我国教育学者和和教材建构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与担当,中国人必须说中国话,必须用中国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是将中华文化经典与学校本土文化、地方制度与特色课程相融合,呈现传统文化的“本土”与“地方”,落实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唤起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这是通过教材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3.文化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教材走向“和合”之路

教材作为对下一代传递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中心媒介,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也是民族期待。因此,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构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使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小学教材里面,反映新时代文化理念,体现中国传统教育智慧,这样才可能使二者真正走向“和合”之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有效地融入基础教育阶段教材,一般来说,具有文科性质的科目教材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先天的优势,如在语文教材中增加古诗词,在思品教材中融入中国古代或近现代的英雄故事等等,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科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学生体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6]。当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融入中小学教材,并不表示我们一定要将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都拒之门外,在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要培养中小学生的全球视野与国际视野,因此基础教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也要选取一些西方经典名著作为我国学生的读物,这样不但可以做到中华优秀文化与教材的“和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和合”。

作者:宋洋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