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人员长远航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卫生人员长远航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1长远航期间卫生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1.1自然环境改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海上自然环境主要包括高温、高湿、高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高温、高湿、高盐雾的大气环境直接导致了舰艇微小气候的改变,舰艇内空间相对密集,通风较差,居住条件拥挤,容易使人心理压抑、烦躁。(2)海流、海潮、风向等引起振动、冲击、倾斜、摇摆,其产生的效应作用于人体,使人产生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不良体验。(3)舰艇上设备运转产生的电磁、噪声等舰艇特有环境易引起人听力下降、疲劳和烦躁等。卫生人员不同于专业海员,当诸多因素叠加和累积之后,久而久之易导致心理极度疲劳。

1.2生活环境改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陆地医院往往处于信息丰富的城市地区,由于医院性质和特点,卫生人员与外界有广泛联系,获得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生活内容较为丰富。而在海上航行中,卫生人员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无法通过因特网、手机等获取信息,不仅不能与家人、朋友在一起,而且与他们的联系也会中断,从而使卫生人员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种隔绝感,表现出茫然和无所适从。此外,船上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业务工作也不如陆地上繁忙,卫生人员经常会无聊、烦躁和情绪低落。再加上空间狭小、居住密集、值夜班制度等影响卫生人员的作息,且由于交往的人员是固定的,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常常使部分卫生人员人际关系紧张等。

1.3躯体不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温、高湿和高盐雾的海洋气候影响长期航行人员的健康,例如某部710名护航官兵体检时检出不合格者186人(26.2%),位居前10位的疾病或症状分别为:关节炎、肠易激综合征、肌肉劳损、慢性鼻炎、慢性胃炎、智齿冠周炎、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浅表真菌感染,这些疾病多与海上生活有关。某海上医院船人员报道,船上生活空间狭小、舱内噪声不断、照明习惯改变、船内相对密闭、通风较差、人员居住密集(每舱住4~10人)、值班轮转制度、人员之间的互相影响等导致了卫生人员睡眠质量差、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等,所以上呼吸道感染较多。亚非热带炎热潮湿气候既容易引起腰、关节酸痛,又易于真菌繁殖,加上舰艇上人多,淡水相对短缺,卫生清洁工作难以面面俱到,因此脚癣、股癣、皮肤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舰艇在航行中受浪和大风的干扰产生振动、冲击、倾斜、摇摆等运动,这些运动或它们之间的综合运动对人体前庭器官均可造成刺激,当这些刺激超过前庭器官的生理阈值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晕船病,常表现为嗜睡、咽部不适、唾液增多、眩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同程度的症状。据报道,一般人未经适应性训练,晕船发生率为50%~90%。

2长远航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2.1建立心理小组,了解卫生人员心理状态

在长远航准备工作期间,组织方设立专门的心理小组,从心理选拔开始全程介入医疗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以医疗队负责人为首的心理防护小组,根据医疗队成员的专业特点,吸收心理专业人员、政工干部、高年资医生加入,各业务组室设心理联络员,明确彼此之间的职责,分工合作。掌握每名卫生人员的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建立家庭和单位联系卡,以便定时联络;委托单位重点关心家庭困难多的同志。

2.2心理动员与心理选拔

“和谐使命”是海上医院船承担的一项重大任务,有着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参加者的动机和心理预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动机也会影响卫生人员的心理状况。许多卫生人员最初考虑的多是远航期间能到达多个国家,领略各地风土人情,初期兴奋感往往会掩盖其他顾虑。所以,在航行途中遇到不适时,心理预期不足,易产生较大的冲击感,个别人甚至有“休克”的体验。因而,远航前应认真做好心理动员工作,一方面使卫生人员从国家战略层面、自身所处的地位等了解任务意义,增加自豪感;另一方面,充分预计航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从心理上做好准备,认清所面临的困难。此外,对人员进行心理选拔,剔除心理症状明显、个性问题突出的确实不宜出海的人员。

2.3鼓励建立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有着正式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较近距离、较为深入地观察到卫生人员的动态,并及时给予卫生人员心理支持。非正式组织常以兴趣、爱好、习惯类似而自发成立。在安排舱室时有针对性地把兴趣类似的卫生人员安排在同一舱室,把情绪易于起伏的人员与心理稳定的人员安排在一起,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在业余时间可以开展唱歌、下棋、看电影、练乐器等活动,以此增加群体凝聚力,加强卫生人员之间的沟通,调节卫生人员的心理。

2.4利用时机进行心理鼓舞

医院船出海往往长达3~4个月,在漫长的航程中,卫生人员最初的兴奋感过了之后,便进入心理烦躁、厌倦、疲劳反复交替的阶段。心理小组应利用一些特殊时机进行宣传鼓舞,以提升士气。例如,在重大节日如国庆节举行升国旗仪式,让卫生人员重温军人誓词,增强民族自豪感;中秋节举办中秋晚会,表达卫生人员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成员的生日、纪念日等,组织一些小型晚会等,让成员感受到归属感和被需要感。

2.5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按心理学相关理论,不良情绪的合理宣泄有助于心理正能量的恢复。对于在航行过程中情绪反应明显的成员,应深入了解原因,并针对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其困扰,如家庭出现困难者可寻求组织帮助。卫生人员正处于心理压抑期则可组织卡拉OK、朗诵比赛等活动,以释放其压力。心理医生、各室长组长等应主动关心卫生人员,以聊天、谈心的形式鼓励其说出自身的困扰并加以引导。

3启示与思考

3.1管理部门制订预案,细化不同环节,做好心理保障

随着我国和谐海洋理念在全世界的传播,医院船等卫生舰艇也多次远航执行医疗任务。长远航舰艇受高温、高湿、高盐雾等海洋大气环境影响,受海流、海潮、风向等引起的振动、摇摆的影响以及电磁、噪声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卫生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卫生人员不同于受过良好训练的海员,有较好的海上工作适应性。因而,在远航前,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保障预案,针对各个环节,细化各个方面的保障,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使卫生人员对海上生活有良好的适应性。

3.2加强前期适应性训练,打下远航中良好心理躯体状态的基础

远航前,应组织一系列的训练,以提高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首先,安排专家进行海上伤员救治程序、组织与工作的培训,使卫生人员熟悉医院船救治程序、医疗信息系统的操作、常用卫生装备的使用。其次,利用夏季组织卫生人员在我国近海不同海区进行渡海适应性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训练方式采用阶梯式和递进式,如加强抗缺氧、抗噪音、抗异味、抗晃动等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提高卫生人员应激反应的阈值,可通过开展翻梯、瑜伽、荡秋千等活动进行抗晕训练。通过训练,减轻卫生人员航海过程中的晕船反应,躯体反应的减轻和训练过程中的意志训练也能减轻心理反应。

3.3心理鼓舞和心理疏导同时进行,发挥良好的群体效应

在卫生人员海上适应性训练期间,要对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卫生人员产生认同感,积极开展心理训练,提高卫生人员的心理耐受能力。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包括晕船的因素和基本防治方法,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传授心理放松、心理暗示方法,进行心理耐力训练,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可从预测心理刺激因素和心理反应的基础上向卫生人员说明任务的性质、背景,航行海域情况,充分分析可能发生的刺激因素和心理反应,预测心理活动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时间,提出克服和缓解不良反应的防护办法,包括减轻晕船反应的心理疗法、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与认知行为疗法。在航海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情绪反应较大的卫生人员,通过聊天、谈心等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将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具有较高威信的“领导人”与团队中情绪反应较大的卫生人员结成对子,给予反应较大的卫生人员心理支持,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

作者:邓月仙 刘建 刘文宝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