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卫生人才教育思考

工业卫生人才教育思考

 

作者:姜 亢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1我国工业卫生及其教育的概况   目前在我国,如以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专业目录看其归属,工业卫生仍然与“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理学)最为接近,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他是预防医学一个分支学科。在我国,具有近50年工业卫生技术研究历史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就具有显著的理学与工程学的特点。当然,在冶金、矿山领域的以工业通风为主要技术领域的工业技术也在同时发展着。   随着我国高校学科分类的标准化以及本科招生目录的修改,1993年作为试办专业的工业卫生专业因不在目录中而无法继续招生,工业卫生专业随即从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中消失;当然,在医学类预防医学学科中有大量的职业医学专业(公共卫生学院的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等),但其医学背景的学科基础、覆盖面和特点,与以工学为主要基础的工业卫生学科则有着较显著的差别。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处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可授医学或理学学位,而无法授予工学学位。由于我国的学科分类界限过于清晰,在现有目录指导下,我国工业卫生人才的培养缺乏学科支持的基础。   据2011年主流媒体的报道,我国存在典型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企业约有1600万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每年新发现的职业病在2万例上下,职业病发病平均年龄为37岁左右。接触不同种类职业危害的劳动者人数高达近2亿人,66%的职业病病例发生在民营企业,其中80%以上为尘肺病,每年仅因尘肺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80亿元;职业病危害的接触人数、患病人数和新发病人数均居世界的前列。   1998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将原来由劳动部承担的职业卫生监察职能变为由卫生部承担;2003年的机构改革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监察职责划到国家安监局,2005年又明确将此项职能划归国家安监总局,2010年国务院编办再将主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划转到国家安监总局。政府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的多次划转,的确直接影响了职业卫生监管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业卫生人才的培养。   2我国工业卫生工作及工业卫生人才培养面临的几个问题   当前,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工厂,还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劳动者队伍,世界上多数各类商品都是由中国的工厂制造出来的。鉴于我国社会和人文发展的现状,多数工厂的职业卫生状况并不能令人乐观,许多行业的工厂里工人的职业健康情况非常糟糕,一些工厂的工人甚至得不到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保护。究其原因可能有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人们的安全、健康意识还较落后、监督管理上存在问题、一些行业或领域的生产力水平还较低等原因;但是从根本上讲,全社会特别是管理者、决策者对于工业卫生的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公民关于工业卫生的认知水平还较低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人们职业卫生理念的落后、我国工业卫生教育事业的落后和工业卫生人才的匮乏。   2.1设置“工业卫生专业”目前有障碍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所高等院校在本科阶段设置“工业卫生”专业,仅在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类的院系中设有“劳动卫生专业”,但由于这些院校培养的学生并无工学背景,因此基本上不具备解决工厂工业卫生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普通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办学点中有百余所设置了安全工程专业,但是其中却很少设置“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全国各类有硕士研究生办学资格的同类研究所中,也仅有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设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工学背景的专业办学点。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类院系的“劳动卫生学”专业学生,从目前看还很难以解决工厂工业卫生的许多现实工程问题。以上两个问题都有一个基本原因,即在我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专业目录中没有与工业卫生内涵相同的工科专业,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学科界限过于清晰。   2.2企业和社会对“工业卫生”的认识不足   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对职业安全健康的监管,由于时代的原因,都更加重视如何避免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工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一定程度上说对职业健康问题是有所忽视的。长期以来,人们过度关注伤亡事故,却忽视了职业危害所造成的巨大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工业卫生在我国许多行业、领域、企业的管理、决策者思想中丧失了其应有的地位,甚至有人产生了“工业卫生工作只是医生的事,只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就可以了”的错觉。   实际上在我国,因工业卫生工作不力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是巨大的,有人估计我国因职业病、其他工作相关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生产安全事故的损失,甚至是其数十倍。恶劣的工作环境不仅会使劳动者患上职业病,还会使其生理、心理产生较大伤害,职业危害长期曝露则可能导致我国劳动者队伍整体职业素质的降低;从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将是巨大的损失,甚至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一些行业的企业主为了不承担社会责任,将可能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频繁换岗的现象,就是以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的,这一类现象在某些行业已经是“潜规则”,但是我们不能对此熟视无睹。   2.3企业与社会对“工业卫生”还缺乏足够的重视   工业卫生在社会以及企业中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的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卫生专业从开设到取消的很长阶段(1959~1993年)内,没有多少大学对设立工业卫生专业感兴趣,但是当时至少在大中型企业的“环保技安处”下设有“职业卫生科”或者“工业卫生科”,工业卫生专业人才的就业在当时是不用发愁的。但是在随后的若干年里(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大发展的机会,生产安全事故率和事故数量都迅速攀升,人们对伤亡事故的重视远胜于对职业危害控制的重视程度。直至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有工业卫生背景员工的需求仍远少于有安全技术及工程背景的员工。其原因可能有,一些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够强,企业规模较小,管理目标仍然停留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不死人、不伤人为目标的水平;在相当长的阶段内,政府职业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要强于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再有就是我国工业卫生技术力量、学术水平、著名学者的关注程度等都有不足,这导致企业雇主通常更倾向于雇用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而较少聘用仅有工业卫生技术专业背景的毕业生。#p#分页标题#e#   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生产安全形式有显著的好转,因工伤亡人数持续下降,重点行业的死亡人数减少了近一半,导致伤亡事故的危险因素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另一方面,我国职业健康工作的基本形式却有了一些职业病发病时间短、农民工群体职业危害受害最为严重、一些行业领域出现若干种新型的职业病、职业危害特别是严重职业危害有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特点等趋势。   笔者在企业的工程实践中也发现,一些并不复杂的工业卫生工程技术问题,甚至远较企业自身行业技术要简单的问题,在这些大型、高科技企业却并不能得到解决。这些现象都提示我们,职业安全健康业界乃至全社会,必须尽快给予企业工业卫生问题、特别是工业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更多的关注。   3关于工业卫生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结合目前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和我国工业卫生人才培养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更加广泛地开展与工业卫生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首先要对工作场所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我国相关法律已有规定,工人有对所从事工作岗位存在职业风险与职业危害的知情权,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法规的规定,开展对员工职业健康的宣传教育,对本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落实职业卫生相关资金投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真正实现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除了企业外,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在全社会开展控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发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全社会职业病防控的意识。   3.2适时增设工业卫生二级学科   最近,在业内专家和行业协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已在工学门类下设立了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这是职业安全健康界的一件大事、喜事。一级学科建立后的迫切工作之一是建立科学、恰当和合理的二级学科体系。在我国工业卫生工作目前的形式下,尽快、适时地开展相关调查和研究,将卫生工程列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并尽快将其列入教育部的本科招生目录,这将对该专业取得社会认同、对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学科发展和学生就业,特别是对企业工业卫生工作的改善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3在普通高校开设工业卫生工程硕士班   加强工程硕士和专业硕士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近阶段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有条件的、特别是具有工业卫生背景的综合性大学,应当根据社会职业需求开设工业卫生工程硕士班,或者在专业硕士乃至学术型硕士层次上培养工业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业卫生专业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广泛,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应当具备工科基础,同时还应适当掌握医学以及管理学的知识;其另一显著特点是,该领域的人才必须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的训练,才能切实掌握工业卫生的基本技能和规范,并在企业或者中介机构开展工作。尤其是工程类硕士,因其与学术型硕士相比具有培养周期短、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等特点,如学制和培养方案得当,则可能在较短期间掌握工业卫生工程问题的要领,具备解决企业工业卫生问题的能力。   3.4职业安全健康社团应当开展工业卫生工程继续教育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界特别是有关社团,也应当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开展工业卫生工程的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具体形式,可由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由职业安全健康行业协会主导,由有深厚卫生工程背景的大学承办,这对解决目前工业卫生人才的短期需求有一定的帮助。   3.5制定工业卫生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   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汇集学术界的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工业卫生学科的内涵、学科范围培养目标以及在本专业领域的学术地位,逐步形成工业卫生专业人才发展的长期战略。形成工业卫生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教师是关键,因此工业卫生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此外,鉴于工业卫生实践性强的特点,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都应当使工业卫生专业的教学与工程实践及科研紧密结合,使其在人才发展战略中切实发挥作用。   4结束语   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我国工业革命还在继续,防止各种类型的职业危害对员工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保护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的最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我们正处于职业健康工作发展的最佳机遇期;一定数量的合格工业卫生人才是职业健康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也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人才队伍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信在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卫生人才短缺现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