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学范例

卫生法学

卫生法学范文1

有部分学者认为,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的思想是突出以“教”为中心的学习。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我国本科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思路。“‘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将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大学教师的地位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形成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利用教学事件原理作为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思考学生学习中可能被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能力。从这一点来讲,教学事件理论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的教学理念并不矛盾。

二、教学事件在卫生法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事件在教学活动中不是独立的,而有可能是相互交叉的,一个教学活动可能会呈现多个教学事件。将教学实践应用到卫生法学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学有更加明确的指导意义。笔者将卫生法学的部分教学活动与教学事件对应到下表,以供参考。

1.引起注意。

这是用以唤起和控制学习者注意的活动,保证了刺激的接受和神经冲动模式的学习过程。常见的基本内容有二:突然改变刺激,引起学习者兴趣。利用与理论相关的文字、视频案例引起学生对所学习理论和理念的兴趣。例如在介绍医疗事故的概念和要件时,可通过属于医疗事故的案例与不属于医疗事故但可能引发纠纷的案例进行对比,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并利用案例中的细节差异,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探讨。

2.告知学习者目标。

通过与学习者交流学习目标让学习者明白“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告知学习者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应当明确整个课程的目标,以及每一章节的具体目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从两个层面介绍卫生法学的教学目标:首先,卫生法学的综合性、科学性的特点,不仅要介绍法学原则、规则等内容,还要介绍相关的医学、卫生知识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其次,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明确在卫生法学的课程中,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交流能力、自学能力、创造力等能力,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清晰表述,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知。明确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也同样有助于教师在之后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课堂,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

3.刺激回忆先决性的学习。

刺激学习回忆之前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材料和方式是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与本节课有关的医学知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有卫生法学课程的学校中,从教老师大部分没有经过卫生法学、医事法学的系统学习,大多以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为主,对卫生领域的知识并不是特别熟悉。这要求从事卫生法学教育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医学素质的培养,便于在授课时充分刺激学生的对已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呈现刺激材料。

决定采用何种材料和方式刺激回忆先之前的知识,也取决于学习者的特点以及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外在因素。在教学中,最主要的刺激材料就是教材。教师在呈现刺激材料应具有鲜明的特征,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对教材的呈现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顺序,二是专题讲座。对于卫生法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适合进行专题介绍的内容可打乱章节顺序。以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卫生法学》为例,“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章节在教材的第二编中呈现,而卫生纠纷与诉讼则是第三编的内容。但医疗事故,尤其是医疗纠纷的处置会涉及到相应的诉讼程序,因此在医疗纠纷的课程设计中,可插入相应的诉讼理论,便于学生对知识有更系统的了解。

5.指导、引出、回馈、评定。

提供学习指导、诱发行为、提供回馈、评定行为这四项教学事件是学习的核心环节。这四项教学事件,更直接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因此更应该结合学习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

6.提供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的功能旨在帮助学习者获得在指定目标的特殊能力。为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接受所学习到的各种信息,教师需要通过描述或者启发等形式提示、引导学生。例如在介绍“传染病防治法”时,可带领学生回忆“卫生法”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的卫生法的概念中分析“传染病防治法”与“卫生法”的关系。并从“卫生法”的概念总结出“法”的一般特点,如: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传染病防治法”作为法律也同样具备这些特征,但又有其独特性,即在“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以此类推,之后其他的单行卫生法的概念也可通过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进行分析。

7.诱发行为。

在教学中,应当最大限度的诱发学习的行为表现。这是促进学习者反应的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活动。参与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中学习者对所呈现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予以积极的反应。在卫生法学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groupwork),以课程的某一专题如“安乐死的立法探讨”、“职业病防治法的完善意见”为小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中不仅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更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协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的思考的能力等。

8.提供回馈。

在学习者的反应、表现之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通过这样的信息回馈让学习者对于自己的行为表现有较为客观的认识。教师应对学习者的回答与反应予以评价,让学习者理解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以便及时更正。教师的回馈需要具体化,而不可只是泛泛而谈“需要提高”。在安排学习者小组活动后,安排学习者逐个上讲台进行汇报(presentation),教师不仅需要对学习者汇报的内容进行评价,还应对学习者汇报时的表现如语言表达等能力进行评价。这样在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帮助提高学习者的表达、发言的能力。

9.评定行为。

教师通过检测评定学习者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促进学生回忆并巩固学习结果。测验的方式一般有(1)课间测验;(2)自我测验;(3)课后测验。例如,教师在讲解“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区别中,可根据医疗事故的要件寻找符合或者不符合标准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判断,以此来检测学生对医疗事故的要件是否掌握。通过以上四个教学事件帮助教学在卫生法学法的课程中进行教学设计,可更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0.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教师课通过布置作业等方式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在卫生法学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以论述题形式进行作业,或者以2000字左右的文章阐明观点。在作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卫生法学范文2

关键词:医学生;卫生法律素质;培养模式;调查研究

法制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生社会竞争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途径[1]。医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其卫生法律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中国卫生事业与法制事业的发展。随着医学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出现了医患矛盾不断凸显、医疗风险持续扩增等社会现象,这对在校医学生卫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卫生法律知识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对某医学院校6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学生对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探讨医学生卫生法律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此展开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依据所要了解的内容和目的,参考以往学者研究内容[2-3],自行编制《医学生卫生法律素质培养现状调查表》,内容包括医学生的基本信息情况、卫生法律知识知晓情况、学习卫生法律知识的态度及途径。对本问卷涉及内容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α系数为0.925,可知问卷信度较高。调查问卷内容由参与者独立完成作答,期间不能查阅资料,问卷当场发放并及时回收。调查问卷回收后统一编号并删除无效数据。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有效问卷583份,有效率为97.2%。

(三)调查指标

1.医学生基本信息情况:性别、年级、专业和是否有实习经历等。2.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知晓情况:脑死亡法律、处方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14道单项选择题,题目选项均为“不了解”“部分了解”“了解”“非常了解”4个等级的自述认知程度。为方便统计分析,采用等距四分制,分别赋值为:不了解(1分)、部分了解(2分)、了解(3分)、非常了解(4分)。3.学习卫生法律知识的态度及途径:学习卫生法律的必要性、课程开设形式和对讲授卫生法律知识的教师期望等问题。

(四)统计方法

首先进行问卷筛选,未答全或单选题出现2个及以上选项者为无效问卷,并排除两人问卷作答情况相似度超过95%以上者;之后利用Epidata3.1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工作,并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两个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信息

在被调查的医学生中,男生310人(53.2%),女生273人(46.8%);有过实习经历者228人(39.1%),未有实习经历者355人(60.9%);专业分布:临床医学专业142人(24.4%),预防医学专业117人(20.1%),护理专业77人(13.2%),麻醉专业与药学专业均73人(12.5%),其他专业101人(17.3%);年级分布:大一179人(30.7%),大二171人(29.3%),大三99人(17.0%),大四82人(14.1%),其他年级52人(8.9%)。具体信息见表2。

(二)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知晓度分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于卫生法律知识均有一定程度了解,但认知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各项知识的认知程度均值分布情况:14项知识的认知程度均值均在1.69~2.35之间,表明各项知识认知程度都高于“不了解”,低于“了解”;其中5项知识的认知均值高于2分(部分了解),包含:脑死亡法律、无偿献血相关法律、处方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剩余9项知识认知程度处于“不了解”与“部分了解”之间,其中认知均值最低的知识为“护士条例”,为1.69分。将14项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认知程度按相应法则赋值并求和之后,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由于其中部分组别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医学生的卫生法律知识认知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是否有实习经历、专业、年级是主要影响因素。由表2可知,按照α=0.05的检验水准并结合得分中位数,有过实习经历的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未有过实习经历的医学生,临床专业与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认知程度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越高。

(三)医学生学习卫生法律知识的态度及途径情况

在调查的583名医学生中接近一半(45.3%)学生认为学习卫生法律知识比较重要,214名(36.7%)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然而也有25名学生(4.3%)认为不重要;在问及卫生法律知识的知晓程度及来源时,266名(45.6%)调查者表示其知识来源为课堂讲授,129名(22.1%)表示来源于网络渠道,同时有84名(14.4%)同学表示对于卫生法律知识基本不知晓;“建议开设卫生法律课程的年级”题项中,219名(37.6%)建议一年级开设,建议五年级以上开设的同学有27名(4.6%),建议开设卫生法律课程的年级呈现出向低年级靠拢的趋势;“建议卫生法律课程开设形式”题项中,半数以上(50.8%)的同学建议以课堂必修课的形式开展,96名(16.5%)学生建议以网络必修课的形式开展,同时有7名(1.2%)学生建议以其他形式开展;“对卫生法律课程教师的期望”题项中,431名(73.9%)学生表示期望老师具有医学与法学的背景,70名(12.0%)学生期望老师为医学背景,19名(3.3%)学生期望老师具有伦理学背景。

三、讨论

(一)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总体认知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卫生法律知识有广泛认知,但深入度较低,且对不同条目卫生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在调查的14项卫生法律知识中仅有5项的认知程度高于2分,总的格局是与医学生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知识获取渠道较多、易于理解与掌握的卫生法律知识认知程度较高,如无偿献血相关法律、处方管理办法等;而一些融入在职业环境、贴近实际工作的卫生法律知识,医学生知之不多、不深,如医生受贿的刑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等知识条目。现代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是“早临床”,其含义不仅仅是医学知识与技能“早临床”,卫生法制教育同样应提前临床化[4]。因此,提示医学院校有关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提升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水平的同时,应注意有针对性地改进教授策略和内容,尤其针对医学生即将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专业人才这一背景,考虑到其未来工作性质等因素,需从其自身职业与就业环境出发,大幅度提高并深化其卫生法制素质及法律知识总体认知水平[1]。

(二)发掘教育环节薄弱点,提升整体医学生卫生法律素质

通过对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认知程度因素的挖掘,发现具有实习经历的医学生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未有过实习经历的医学生,高年级医学生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低年级医学生,而在“建议卫生法律课程开设年级”的反馈中,结果却与之相反。这提示卫生法律相关课程应置于医学生基础课程中,将有关课程的设置趋于低年级化、基础化,使医学生实现早期接触卫生法制教育,完成“关口前移”的工作;同时,结果显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学生法律知识认知程度相对其他专业较高,卫生法律知识水平在不同专业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在卫生法制教育中,应加强整个医学生群体的卫生法制教育,不可忽略任一专业。与此同时,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应做到因材施教,依据其专业性质,做到有针对性、有侧重点进行授课,并鼓励不同专业、院系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本专业特色卫生法律知识。

(三)关注医学生自身需求,建立以需方为主导的卫生法律培养体系

根据调查结果,医学生整体卫生法律意识较强,但仍有提升空间。学生法律知识的来源主要为从课堂中获得,而传统的课堂教育影响力和受众群众均有限[5]。因此,教育模式与授课形式需进行创新,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到卫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中,借助新媒体、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为医学生提供高效的卫生法制教育,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课程链条与方案,探索建立医法案例教学模式。教授课程要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半数以上医学生表示对教师的期望是拥有医学与法学背景,教师在具有良好的法学专业背景同时,还应优化自身医学知识结构,可通过定期举办医学专业教师与法学专业教师的交流论坛、临床医生进课堂、法学专业教师旁听医学专业课程等一系列举措以提升自身医学知识水平。此外,结合医学生的诉求,我们可以结合讲座、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种具有吸引力的形式建构全方位的医学生卫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案,切实提升医学生卫生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洋,李波,马玲.当前医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20-21.

[2]阿斯木古丽•克力木,阿地力•伊沙木丁,邵红,等.医学生卫生法制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4,29(3):90-92.

[3]杨艳新,郭辉.医学类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3):239,241.

[4]吕宜灵,李堂.医学生临床法律意识和能力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14,22(6):49-51,54.

卫生法学范文3

关键词:医学生;法制教育;缺失;危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指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此举旨在说明高校法制教育是医学生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主渠道,也为依法制国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高校对医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任重道远,意义重大!然而,就目前看,作为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医学生法制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甚至可能出现缺失的风险。

一、相关教材体系安排失当,导致医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缺失的风险

从2006年9月开始,一门崭新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全国高校诞生了,它全面取代了以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这就是有名的“06整合方案”。这种整合方案优点很明显,那就是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合二为一。从一定程度上讲,此举是国家认识到德治与法制殊途同归的作用后作出的重大调整,当然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非凡。凡事利弊同在。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做法,给大学生系统学习相关法律基础知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医学生作为此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其影响尤为突出。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律章节内容空泛,无助于医学生学习其他部门法律知识

以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结构看,最后三章是专门讲法律知识的。其中,第六章分四节内容来讲述法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我国的宪法与部门法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等问题(142-167,共25页)。第七章分三节来讲述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思维及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等问题(171-187,共16页)。第八章分四节来讲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和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等问题(190-219,共29页)。纵观这些章节所讲的知识点,笔者不难发现,原本重要的法律知识点甚至是一本法律专业书籍才能讲清楚的事情,现在三言两语搞定,而仅有的这些法律基知识并未对医学生后续学习部门法打下基础。比如对医学生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等没有起到铺垫作用。面对法律知识章节缩水的这种情况,老师真心不知如何教,学生也不知如何学。作为法律人也有一种深深专业失落感。

(二)实体、程序法蜻蜓点水,没有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

从这次修订的教材版本来看所涉及到的部门法少得可怜,从159-163页,仅有5页内容谈到了《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和“三大诉讼法”,有限的版面几乎涵盖了所有实体法和程序法,内容如蜻蜓点水,篇幅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人们不禁想问编写组但此举何意?我们似乎忘记了高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初衷啊!笔者认为,教材安排上应重点讲述“三大实体”和“三大程序”法,此举不但有助于实现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也可为以后医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卫生法律知识打下基础。

(三)法律知识过于简化,医学生无法形成法律意识

当然,面对现行的思政课修订版教材法律内容安排的现实情况,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安排是有依据的,其初衷是帮助医学生增强法制观念,甚至有人说就算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如果医学生缺失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依然有可能违法乱纪甚至犯罪。但是笔者不禁想问,法制观念的形成何止是一朝一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知一种观念的形成,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它,学习它?连它是什么尚且一无所知,又何谈法制观念呢?更何况在有限的课时内思政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安排到了对学生的“三观”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留给“法制观”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要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甚至使其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岂不是天方夜谭?由此可见,现行修订版教材将法律部分内容如此安排未能起到预期结果,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已经出现了医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危险。

二、相关代课老师缺乏系统法律知识学习,导致存在“误人子弟”的风险

由于现行修订版教材法律知识内容安排上的失当,再加上多数思政课的负责人不懂法(原因是其非法学专业出身,法律知识不系统,法制信仰不坚定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很难讲解透相关的法律知识点,更难领会到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法制教育的精神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一来,在教学实践中医学生的法制教育的确在思政教育中被弱化了。例如,大多数高校都是安排行政人员或者让各部门的党政负责人和辅导员来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诚然,这些人员中尤其是辅导员有天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优势,但就如何进行医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医学生法制观念等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出现误人子弟,甚至出现延误依法治国进程的危险情况也在所难免。毕竟,法制教育不等于思政教育,道理何其简单。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在每次思政教学研讨会上总有些老师反映思政课的法律部分内容不会教,难教,也怕教(最尴尬的就是无法解决学生咨询到的社会热点案例)。因此,思政课的法律部分内容这些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常被弱化,结果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只是在最后几节课敷衍了事。也难怪,不是法律专业的教师,不具备专业而系统的法律知识,最基本的案例无法分析解答也实属正常。可是我们能这样去耽误学生吗?长此以往,医学生的法制观何时能够形成?法律信仰何时建立?这显然与教材改革修订的目的相差甚远。高校法制教育是医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如果主战场都存在误人子弟的现象的话,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三、学生对法律精神理解偏差,导致存在法律知识“工具化”倾向的风险

(一)学习法律唯实用论倾向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民众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切好像都变得如此现实,做一切事情都很自然的联系到实际利益的问题。同样,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在学习某一门课时也很会自然的考虑实用性,经常有学生问笔者:“老师我们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啊?”不要说没用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的课程他们都会进行选择性学习,甚至直接放弃学习,即使是被迫来上课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像《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样的公共课国家已经把它提升到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根本就不重视(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些理科出身的医学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笔者调研的医学生中不乏此类现象,有的医学生甚至振振有词的说,当年自己选择理科就是讨厌“政治课”(思修与法律基础)。只有本课程的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对他们还有些许吸引力,至少他们认为法律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在生活中还能用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于法制意识、法制精神、法制信仰等法律素养在这种“工具论”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二)学习法律唯考试论倾向严重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充满了火药味。作为在校大学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习好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毕竟专业是大多数人以后安身立命的保障。因此,对于其他非专业课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前都要算一笔账,其中以医学生为例,他们在学习非专业课程之前首先看此课程是否与国家相关执业资格考试有关,若有关,则“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反之则“冷若冰霜,视若无物”。面对此情此景,思修及法律基础这类课程的处境可想而知。好在卫生法学此类法律基础课程还与国家相关资格考试有些许关系,医学生还不是很抵触。但是否是考试考点之类的问题又浮出了水面,国考高频考点重视有佳,非考点,则睨之!学习法律知识变成了辅助考试的“工具”。

(三)法律老师授课的“工具化”倾向

由于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存在“唯实用论”、“唯考试论”的法律工具主义价值取向,授课老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授课时只能轻法学理论的讲授,而重对医学生考试和生活有帮助的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讲述,加之在学校相关考核体系的重压下,授课老师实乃不得已而为之。长此以往,医学生学到的也只是一些不系统的法律知识,看似“知法懂法”的医学生其实并没有领会到法律的精髓,对医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初衷就不能实现,法制意识、法制精神、法制信仰更无从谈起。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危险在酝酿。

四、结语

“一切活动都要在法制的轨道内进行”是当今社会的最高游戏规则。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和伟大中国梦实现的重任,不懂法、不知法、不崇尚法律、没有法律信仰后果是多么的可怕。笔者认为,应该请《法律基础》课程重新回归高效课堂,以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法律部分所占篇幅不多、内容简单、蜻蜓点水等不合理安排,使得医学生法制教育走重回正轨,不然医学生法制教育会出现实际缺失的危险。在崇尚法制的今天,这是一件值得努力实现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黄进.全面推进依法制国与高校办学治校.中国高等教育.2014(22).

[2]吴秀云.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途径之探讨.法制与经济.2014(4).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卫生法学范文4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人文素养;新冠肺炎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此类事件发生突然,涉及范围广,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既需要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及时应对,也需要在社会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教育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创造的思政、医学人文教育资源,变危机为契机,增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彰显的医学人文精神

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贯穿着人类历史进程,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给人类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此次抗疫,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抗疫精神,彰显了崇高的医学人文素养,为全社会特别是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1.1大爱无疆、命运与共的医者担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的誓词,救死扶伤、拯救生命是医者的使命担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其传染性强,加之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1]。其时与势都要求医务人员挺身而出、临危不乱、遏制病毒,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保卫人民生命健康,确保国家安全稳定,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爱无疆的强大合力,一批批军地医疗队员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或支援疫情最严重的区域,或坚守本地抗疫一线,为人民群众构筑起生命防线,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将爱国情、报国志化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实际行动。疫情不分种族,病毒没有国界,人类休戚与共。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我国医务人员还制订疫情防控决策和技术方案;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在线分享疫情防控培训经验;建立新冠肺炎抗疫专家库等卫生健康服务供各国人民分享,将本国研制的疫苗输送到世界各地。

1.2不惧生死、尊重科学的医者素养

医学是关乎生命的科学,不能有丝毫疏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同样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导,面对此次疫情,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快速响应,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病原体分离、基因组测序,并鉴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医务人员全面、客观评估各类临床试验和治疗方案,把传统医学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将疑似患者、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进行分类隔离治疗。医学科技战线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以科学严谨的职业态度组织科研团队开展了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研究,集中开展检测试剂、病毒溯源、药物开发、疫苗研发的科技攻关。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医学科学工作者继续进行疫苗研发,共研制出如重组蛋白疫苗、复制和非复制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病毒疫苗、DNA和RNA疫苗。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病毒疫苗均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3]。疫情面前,医学工作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形成对疫情的正确判断并进行了科学处置,有效阻断了病毒的扩散和蔓延,充分展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惧生死、尊重科学的医者素养。

1.3护佑生命,珍爱患者的医者仁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工作者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作为首要目标。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秉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初心,在精准实施医疗救治的同时,也春风拂面般地输送仁爱之心,获得了群众的爱戴、社会的赞誉。患者不仅遭受高传染性疾病的应激,还遭受被强制隔离治疗而产生的多重应激,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烦恼等反应,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病情复杂化、迁延化,甚至会出现自杀或攻击等危及生命安全的极端行为[4]。在“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背景下,医务工作者除治疗疾病、防控疫情之外,还应当使自身在从容乐观的心态下引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舒缓内心的负面情绪,确保其身心健康。

2抗疫教育元素融入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独特优势

医学高等教育承载着培育未来医学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完善医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对医学生的培养工作至关重要。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修为,强调以人为本,关心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5]。当前医学教育存在重专业培养轻人文培育、医学人文教育培养的针对性不足、内容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可通过许多方面来深化医学教育,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卫生和疾病的复杂性[6]。医学高等教育要充分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蕴藏的教育元素,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质量,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2.1适应我国当前医学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医学是以通过各种科学或者技术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在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不仅包括生理的无疾病状态,还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迫切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具备高超的医学专业技术,还拥有医学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良好品德修养和健康人格。同时,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建设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医学生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人才储备和人才保障[7]。厚植医学生“以医报国、健我中华”的崇高使命,引导其把个人的医学梦与健康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2.2创建良好医患关系新起点,助推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

当前,我国医德医风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部分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等消极思想,屡屡发生收红包、开大处方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8],对医学生的职业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方面,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依赖着医护工作者的救助;另一方面,医者也是会感染病毒的血肉之躯,他们自己的生命与患者的生命结成共同体,体现了医者仁心[9]。高等医学教育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医学生形成尊重、平等、友善等价值理念,贯彻落实“有利、公正、自主、不伤害”四原则,真诚关心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热爱医学事业,以科学的态度求真、以人文的精神求善,在提升医学专业知识、掌握精湛技艺的同时,践行“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医者誓言,推动新型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2.3丰富医学人文内容,增强医学生的情感认同

医学人文教育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倾向于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诠释和建构医学人文教育的策略框架[10]。医学人文类以及思政理论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抗疫斗争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增强医学人文教育效果。如深度挖掘抗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并在课堂中讲授,将理论知识与生动案例相结合,避免传统理论课的空洞说教,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在医学院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内容的引导下,通过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构建。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若产生逆反心理,往往导致教育活动的失败;相反,受教育者积极乐观、心理状态良好,有主动接受教育的动机和精神需要,则有助于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的大爱无疆、命运与共的医者担当,不畏生死、尊重科学的医者素养,护佑生命、珍爱患者的医者仁心等崇高精神高度契合了医学生对医学高尚职业品德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追求,满足了其心理需要,使医学人文培育工作更加富有时代感、更贴近医学生实际,更容易激发其对医学人文素养自我培育、自我选择的情感意志。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医学高等教育应注重整合人文主义与医学科学主义素材,并注重融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与知识体系,使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知识培养和育人形式丰富多样。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学人文教育素材,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从而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质量。

3.1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实践教学

当前医学人文类课程主要有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等几门核心课程,并辅有部分选修课程[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医学人文课、思政课以及医学专业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传播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医务人员展现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学高尚品德、医者仁爱情怀,将医者在抗疫中的心路历程、典型案例、社会评价融入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对课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具有同质性,“以人为本”是思政教育的立足点,也是人文精神培育的核心[12]。要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合力,确保人文类、公共类课程教师与医学专业类教师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强化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素质。医学类院校还应加强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契机,设置适合本校特色的课程,以提升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我校针对此次抗疫,将抗疫精神融入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医学人文课程,并在思政课、医学专业课、选修课、第二课堂实践课程中融入抗疫元素。一方面,利用抗疫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如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课程都吸纳了此次抗疫中医务人员的典型事件,丰富了教学案例库;邀请我校抗疫英雄走上讲台,生动讲述医学大爱精神。同时,创新思政理论课内容设置,制作抗疫思政微课。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实践体验。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丰富实践教学,增强教学体验,如开设医德医风社会实践、医患沟通技巧、医学本科学术论坛等第二课堂教学,使学生将医学人文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3.2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特征,师生共建共享的一种群体文化,也是学校持续发展、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和内驱力[13]。浓厚的校园人文文化有助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提升。结合此次抗击疫情中医务人员展现的医学人文精神,围绕抗疫精神主题,我校举办了以医学人文主题报告、名家论医讲座、医学人文电影展播、医学人文成果汇报会等为内容的医学人文周活动,邀请抗疫医疗队队员现身说法,讲述抗疫一线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培育医学人文精神、发掘医学人性内涵、践行人民军医的职责和使命。开展“强军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把抗疫的真实案例融入舞蹈演出、歌曲制作、小品演绎、美术作品之中,生动还原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师生在享受“艺术大餐”的过程中加强医学人文、职业品德的思想渗透。丰富校史馆展示题材,将我校医务工作者的抗疫事迹陈列其中,供全校师生共勉。利用橱窗、广播等平台加强抗疫事迹的宣传,增强培育的渗透力,利用网络平台,开设“抗疫故事大家谈”等专题讨论,激发学生提高医学人文素养的思想自觉。

3.3注重临床实践体验,增强人文教育实效

卫生法学范文5

关键词:学生思维发展;教学行为;师生互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阿瑞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学生)。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因而,教师教学行为对于学生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有效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并内化学习内容,使他们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进行有效探究和意义建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提问发展学生思维,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技巧。课堂教学中提问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课堂提问也是维持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有意的提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在课堂上也要多给学生制造提问的机会。疑问是思维创新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提问的习惯。

二、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教学行为对比

为了让学生思维更好的发展,更多的人将目光转向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区别。放弃传授式的教学方法改为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专家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于课堂上突发问题能够随机应变,而且对于学生的提问可以在解答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拓展,新手教师相对来说处理这些问题有点难度。

三、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建议

这里主要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将教师教学体系变得更加完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创造的能力。(1)课前备课:无论专家型教师还是新手教师要统一备课,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将教学内容更加完善系统化。(2)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方法,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合作探究式教学,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之间沟通,也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了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3)作业布置:作业设置上要分层布置,针对学生的层次。另外,作业内容方面要与课堂内容相对应,有举一反三的题,也要有拔高的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方面对教师进行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新手教师上课的风格,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去引发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不要灌输式,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得到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概念的引入和比较,让学生自己去比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要使教学活动有节奏的进行,联系要有层次性,整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为了学生的发展,从以下几个维度进一步优化新手教师的教学行为:知识与技能: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各科基础知识并掌握基础技能,这也是教学的知识与技能一直重申的部分。因此新手教师要注意知识的传授不要过于单一,不能局限于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而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有独立地找到问题,思考并处理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这就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中发挥展现出来。然而每个教师展现的手法是不一样的,这就要通过每个教师所认可的教学行为艺术去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今后的学习或是人生历程中,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保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念,并能习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内在精神的审美,进而体现在自我价值中。这些品质难以通过口头的表达或是文字传递来形成,而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动作、形态等外在的行为来影响的,进而一定层面上引导学生产生价值审美的判断。然而这样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是难以预料的,但是不同的教师年龄群体中却有着显著差别,这种可塑性的过程就表明了教师的行为还是有可学习和进步的空间。

四、教师图形全等教学行为分解研究为例

图形全等是中考的重要考查知识点。教师在图形全等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想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机会,比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做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何萍.中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8.

卫生法学范文6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眩晕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30例及2015年1月就诊的BPPV患者30例,分别纳入2009年患者组及2015年患者组。纳入本研究的标准:①短暂的眩晕病史;②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可以观察到典型的位置性眼震。③排除其他原因继发的BPPV。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前庭疾病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前庭神经炎;②理解能力欠佳或不能配合者;③有严重颈椎病、心功能不全和运动障碍者。

1.2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的患者初次就诊时给予手法 复位或复位椅复位。连续复位3次,具体方法参见2006年贵阳会议提出的BPPV诊治指南。

1.3疗效评价及随访。

患者初诊时记录其基本信息,初诊时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侧别、发病诱因、病程、首次治疗后好转时间、残留症状、复位次数、有无复发、眩晕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首次就诊的医院、首次就诊的科室、所做检查、就诊次数、治疗方法(口服药物、静脉输液、手法复位、物理治疗)、既往治疗费用等。复诊前2天电话随访患者眩晕变化情况,并嘱咐按时复诊,复诊行位置试验检查有无眼球震颤,第1次复诊痊愈者则结束治疗,第1次复诊未痊愈者则预约1周后复诊,直至痊愈。疗效评价:①眩晕和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为痊愈;②有效: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③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疗效评价为等级资料,采用列表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评估。

2009年患者组手法复位后首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2015年患者组手法复位后首次治疗的有效率为90.0%。2009年患者组BPPV确诊的平均就诊次数为(7.8±2.5)次,平均治疗花费5041.8元;2015年患者组BPPV确诊的平均就诊次数为(2.2±1.1)次,平均治疗花费419.5元;患者就诊科室为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中医科、耳鼻咽喉科;所做检查多为头颅CT、头部MRI、颈椎CT、颈椎MRI和颈部血管超声等。

2.2治疗相关费用。

复位费用2009年患者组平均为(220.5±27.2)元,2015年患者组平均(180.4±17.1)元;药品费用2009年患者组(1380.5±48.3)元,明显高于2015年患者组(43.2±3.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7,P<0.05);检查费用2009年患者组(3162.3±489.6)元,明显高于2015年患者组(162.4±22.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7,P<0.05);检验费用2009年患者组为(278.5±77.9)元,高于2015年患者组(33.5±9.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2,P<0.05)。就诊次数2009年患者组为(7.8±2.5)次,明显高于2015年患者组(2.2±1.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1,P<0.05)。

3讨论

卫生法学范文7

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积极性不高大学教师为了升职称,注重科研,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申报课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上。对待教学,尤其是对待成教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把教科书内容讲解一番,不出教学事故就行。重理论灌输,忽视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成人医学教育基本上是采用“讲授法”,教师习惯于“满堂灌”,这种“填鸭式”教学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不能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医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监考“虚设”,对学生要求降低由于成教生大多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绝大部分学生还肩负着社会和家庭责任,可支配的学习时间少,所以监考者往往“同情”学生,在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考试时作弊现象普遍。有的下级办学点,试卷雷同率相当高。如果容忍、纵容这种不良风气的话,“后遗症”十分严重,给认真学习的学生造成不公平,给后继学生树立坏“榜样”,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差。对成教生的评价方法单一往往只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一次性、终结性的评价,而没有开展其他形式的评价。这种实为应试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导致学生的应试行为。忽视成教生的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和实践共同体评价,会扭曲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会降低成教生自我成就感,学生创新品质被削弱。

学校方面的原因管理松弛,重视社会效益不够。目前成教的扩招现象严重,有些不具有办学资格的办学点挂靠在某大学或学院的名下,大量招收成教生。而大学对各教学点除了收取管理费外,其他的管理不到位。如有的教学点成教生根本就不上课,到时候来考试就行了。这种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行为使成教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大学在评审教师技术职称或者在评定教学质量奖时,成教教学课时甚至不计算在教学工作量内,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成教的重视程度。

严格管理,目光长远对成教招生的资格及数量要严格审查、把关。有些只顾经济效益的办学点要停办;教学质量较好的办学点要加强管理,如大学本部教师上课的课时要占各教学点总课时的50%以上,在下级各教学点考试期间,大学、学院要派教师监考。对学生要加强学习目标的教育,定期检查到课率。另外,可考虑将医学微生物学等医学主干课程纳入全省统附页1考的范畴,使教师、学生真正重视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校学习,经济效益也会相应提高。

重视教学,摆正关系高等院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教学,培养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人才是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2]。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学。所以,教学、科研不能只顾一头。大学在教师升职称、评奖等政策制定时,要重视教学的地位。课题、论文固然重要,但教学的课时、效果、学生及同行的评价也应占有重要比例。普教和成教同样重要,成教课时应计算在工作量内。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关系密切。由于医学微生物学内容庞杂繁多,理论生涩枯燥,难以理解和记忆,学生学习时普遍感觉压力大,兴趣不高。成教医学生大多来自临床一线,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因此,针对成教学生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联系实际工作,使学生理解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4]。目前,由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国际间的合作与交往增多、交通旅游频繁、人类生活习惯和食物结构的改变,以及高新检测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多年不见又再度出现的病原及所致疾病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例如结核病、霍乱和鼠疫等,另一方面新现病原及所致疾病不断被发现,例如O157出血性肠炎、艾滋病、新型病毒性肝炎、H5N1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SARS等。这些疾病来势凶,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往往短期内造成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在医学界已引起广泛重视[5]。在讲解这些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时,应结合临床实际,通过对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可重点阐述结核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流感病毒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等。对于病原尚不清楚,但具有强传染性的疾病(如SARS),可重点介绍从微生物学角度出发,应立即采取的措施,即控制消灭传染源(消毒环境、隔离和治疗患者)和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的疫区封锁)。使学生牢固树立这些概念,在未来新传染病出现时,不至于引起无所适从,致使疫情扩散。

教学方法多样化,鼓励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不便于记忆,以往“注入式”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主动性差,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启发式、答疑式、案例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解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思维和学习技巧[6]。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细菌、病毒形态结构的讲解可以通过展示大量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难以理解、抽象的机制、过程等,可以利用一些动画模拟来生动体现。如病毒的复制周期,通过边讲解,一边逐一展示动画的方式,形象而生动,令学生耳目一新,加深了印象。成教学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授乙肝病毒时,对于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孕妇),如何阻断垂直传播?可采取哪些措施?对于脚底被铁钉扎伤的农民工,医生除给他进行清创并用抗生素处理外,还应给他注射什么,应注意什么?简述其机理。若皮试结果是阳性应采取哪些措施?通过病案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进行总结和提问,如:细菌结构与药物治疗机制的关系,细菌遗传变异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以此激发学生课堂上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养成大胆提问,敢于发言的习惯,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完善考核方式,公平、真实反应学生成绩大多数成教学生由于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工作、生活中的“杂事”较多,到课率不高,个别同学以“混文凭”作为学习目的,考试有作弊现象等。如仅凭一次考试成绩,不能公平、真实反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可以把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共同纳入学科总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上课签到情况(占10%),课堂提问发言情况(占10%),平时作业成绩(占20%)等。如可布置平时作业:结合工作、生活实际,谈谈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体会;简述对正在流行的某传染病病原体的认识等。另一方面,考试时加强监考,杜绝作弊行为。还可以在出试卷时,注意多出与临床实际有关的题目,少出纯理论、死记硬背的题目。通过这些措施,使真正认真学习、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获得理想的成绩。#p#分页标题#e#

卫生法学范文8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思维;课堂教学

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也给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政府开始关注学生的法治思维,并且重视校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法治意识具体指在环境以及经验的相互作用下,人们学习法律知识,并且养成法治思维,在面临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法律知识予以解决。法律思维的养成有较强的动态性,会随着空间以及时间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动。法治思维提出了较高的培养要求,除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法律知识外,还需要学生在之后的实践生活中积极运用法律知识。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培养学生法治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互动性较弱,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学目的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如今我国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难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将自己作为课堂主体,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忽视,课堂整体比较沉闷,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也大多流于形式,课堂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并不能单纯依赖理论知识的讲述,还需要让学生通过间接学习增强对于知识的理解。

(二)课程专业化程度较低,教学方法科学性较弱

就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而言,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专业性直接影响着实际教学和依法治国理念之间的融合程度,也影响着学生对于法治思维的接受水平。首先,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较低,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大多仅仅讲述最为基本的法律知识,就学生来讲这些知识过于基础,并不能达到培养法治思维的目的。再者,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够专业,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效果较不理想,法律知识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较弱,教学效果较差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将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作为立足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及时转变学习模式,从被动到主动。然而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未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认为学生是被动的一方,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也就很难直观地理解法治思维的真正内涵,很难做到将法制内化于心,也很难再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法治意识比较薄弱。

(四)法治精神内化不够,学生很难深入了解法治知识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到法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尽管已经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但是对于课程的具体实施细节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教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有达到精神内化的目的。不仅如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授课内容更重逻辑,理论色彩较为浓厚,课堂整体趣味性较弱,缺乏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认识,课堂教学并未触碰法治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通过道德与法制课堂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积极探索教材知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能够落到实处。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当前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清楚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抵御诱惑的能力较弱等,挑选最为合适的教学案例以及教学素材,从学生的实际法治需求出发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应当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如果学生在自学阶段出现了困扰,教师首先让同学通过讨论的形式加以思考,之后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学生在道德与法制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道德与法治虽然源于生活,但是却又远远超越生活,道德与法制课堂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知识加以解决。因此,想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法治知识,提升法治思维,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法治运用水平。法治思维要求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可以选择科学有效的法治手段,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就道德与法治课堂而言,教师需要挑选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合的案例,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内容展开实践教学,从而有效提升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模拟法庭训练,从实际生活中找出合适的案例,例如房产纠纷问题等,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法治的权威性。此外,还可以组织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在一问一答中获取法治知识,提升法治知识应用能力。

(三)完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教学所需的资源。例如教师需要通过网络渠道关注社会上的热点时事,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热点呈现给学生,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得学生可以在感官的刺激下产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基于多媒体教学语境,学生往往能够更为容易的融入到课堂之中,并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法治思维。

(四)创新教学模式,助力师生双方开展良性互动

法治思维的养成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法律方法。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对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讲述清楚法律方法之后,需要借助于提问来和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创造特定的情境,考察学生对于法律方法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法律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更多的教学手段,例如圆桌讨论、课堂辩论等,在学生之间展开法律学术交流,分享自己的法律观点,强化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还需要重视实践性的教学手段,除了通过授课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政府讨论的机会,在课堂上设立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知法律的权威性,并积极遵守法律。

三、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实际生活为依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合理设计教案,拉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展开实践教学,创设模拟法庭,帮助学生运用法治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和教师双方建立起有效沟通、互动,提升学生的法律综合素养。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福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治思维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5):23-25.

[2]徐惠敏.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培育法治意识中的运用——以《道德与法治》法治模块教学为例[J].知识经济,2019(22):159+161.

[3]李圣德.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