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论文范例

网络用语论文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1

计算机网络信息当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普及率逐渐增加,网络信息的覆盖面积日渐增加。但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会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破坏,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制约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正常使用。基于此,就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防御技术展开探究,并着重对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防御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阐释,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构建健康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信息;防御技术;应用实践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积变得更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影响。这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信息漏洞,获取用户的相关资料,给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因此,需要对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御技术,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相关概述

1.1计算机网络信息涵义

计算机网络信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促使计算机与互联网进行有效衔接,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所要的信息。而且计算机网络能够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实现多台计算机的连接,这一连接过程主要是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进行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产物,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进一步成果,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递。计算机网络信息主要是由各个大型模块构成的,主要包括广域网、局域网等。

1.2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现已应用到社会的各行业各业,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资料搜索和下载,满足精神娱乐需求。在军事上可以优化教学和训练的效果,丰富了军事的各类手段,促进我国的长治久安。在教育领域,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有效地构建综合化和现代化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各类教学资源的传递和共享。在商业领域中,能够促使各类商业活动获得良好的发展,实现自动化办公,建立完善的商业平台和良好的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

2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类安全隐患的影响,严重时会造成用户的相关信息流失,还会造成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军事领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会对我国的社会安定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分析。

2.1恶意软件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开放性和多端性的特点,这也就会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恶意软件的捆绑安装,这些恶意软件具有顽固性和不易清除性,影响计算机的应用质量,而且还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计算机网络信息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导致计算机内部的程序被改写,用户的财产和利益会受到损害。

2.2黑客攻击

黑客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安全隐患,黑客主要是一些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人员,通过特殊的技术对他人的计算机进行攻击,并利用隐蔽性的木马程序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植入,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这也就会导致客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严重时会给用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一般黑客攻击是会利用电子诱饵、邮件、IP地址等方式对用户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受到电子诱饵的影响,造成个人信息和财产的流失,主从式的DDoS攻击结构图。

2.3计算机网络自身存在的漏洞

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安装一些软件,但是这些操作软件自身可能存在一些漏洞,而这些漏洞的存在,会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这也就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一些不法分子会对这些漏洞进行利用,就可能会对用户的计算机造成损害,运用病毒植入的方式,对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盗取,使得用户受到损失。

3计算机网络信息的防御技术的应用实践

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分类,结合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采用合理的防御技术,构建健康、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现阶段计算机网络信息的防御技术主要是建立在动态自适应性网络安全模型PPDR的基础上。

3.1安全扫描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因此,合理的启发式扫描、行为扫描、模糊匹配等安全扫描技术运用是必须的。通过动态性能的扫描,能够发现计算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扫描的反馈,能做出相关的处理措施。

3.2系统增强

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架构不能有效发现一些新的威胁,这也就使得安全隐患的出现。可以通过系统增加的方式提高防御能力。系统增加能够对计算机网络信息中的一些恶意数据进行检测、拦截,避免恶意数据对计算机造成影响,以及伤害的扩大。

3.3学习、自适应

学习性、自适应的防御系统应用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的防御能力。该防御系统主要呈现为智能化防入侵能力,根据计算机传统的检测、扫描反馈,进行智能学习,并形成新的防御能力,使计算机网络能够对新型的病毒充分免疫,针对各类攻击和入侵进行控制,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3.4实时响应与黑客诱骗技术

实时响应建立在动态自适应性网络安全模型PPDR的基础上,当系统发现计算机网络遭受外部攻击和自身漏洞时,以实时响应和声音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给用户,以便及时处理。黑客诱骗技术是通过释放虚假信息,拖延黑客入侵时间,给使用者足够的时间防御。将实时响应与黑客诱骗技术相结合,能够在黑客入侵的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促使用户尽快处理和防御,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4结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只有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分析,制定合理的防御技术,才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系数,规避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

作者:罗恒辉 单位:衡阳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平.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与应急响应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6).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2

1.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

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选题较为空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自身所实习的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找出企业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换言之,学校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紧密联系所实习的企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所实习的企业解决问题。而学生在选题方面经常出现“我国”以及“某某企业集团存在问题分析”等字样,选题过于空泛,没有落实在某个具体的点上,部分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是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并未从子公司着手,而是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着手写作,这种选题远远超出了专科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写出的论文空泛没有具体的实例支撑。另外,在论文的逻辑结构方面构架较为混乱。通常论文的写作是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遵循这个思路,论文逻辑架构混乱,例如在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分析不到位,重点落在了表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使得解决问题的对策部分没有内容可写,又重复了前面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逻辑结构混乱。

2.论文格式安排不当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格式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概况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图表方面。对于文章中的出现的图和表均要有正确的标识,图标一般出现在所绘制的图的正下方。可用“图1-1XXX”或“图1XXX”等字样表示,学生往往有图但是无图标,另外虽然有图标,但是只标出了“图1-1”或“图1”等字样,没有将图的内容标识出来;对于表也存在着表的表头标识不恰当的问题,表的表头一般放在表的正上方,用“表1-1XXX”或“表1XXX”等字样来表示,学生大都缺少表头或是表头不全。除过图和表的标识问题,图和表的绘制也不够美观,跟周围的文字极不协调,缺少美感。其次表现在论文排版方面,学生毕业论文排版中存在着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不统一,字符缩进不统一,字符底纹不统一等问题,另外错别字也是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不够熟悉,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论文的排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做的不够细致。再次表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标识方面,每种类型的参考文献都有特定的英文字母来标识,例如书籍专著类用M标识,期刊文献用J标识,学位论文用D标识等,学生往往将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标识混淆,导致标注错误。另外在参考文献的排列方面,一般先是作者名称,接着是专著名称或者文章名称,再下来分别是出版社以及出版日期等。例如“董向红,汪丽.第三方物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学生由于疏忽不熟悉此排序,导致排序出错。

3.论文措辞用语不当

毕业论文的人称必须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表述。而学生在论文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我们公司”或者“我们的产品”等字样,不符合论文的人称规范,同时多数没有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遣词造句,而是口语化、网络用语以及感叹句或疑问句频出,例如某同学在描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出现了“一大群老鼠在仓库里流窜”等口语化字样。以上都是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不当之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到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加以解决。

1.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论文的写作训练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每学期都安排有时间跨度不等的实践实训教学。在实践实训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恰当的安排给学生一篇小论文的作业,要求学生将实践实训中的所得撰写成小论文,并计入实训总成绩中。经过平时的多次的小论文的撰写以及老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将来的大三毕业论文做好铺垫。

2.开设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专门的课程或讲座

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即将离开学校去企业实习的大三学生仅进行一次实习动员,其中顺带的介绍下毕业论文写作的大概要求,而不是专门开设课程或讲座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致使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学校可以考虑针对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课程或是讲座,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格式要求、论文的遣词造句直至排版设计等进行详细的指导和介绍,以此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3.加强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在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写作中,学院应对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论文各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在论文的准备阶段,先是确定论文的选题和方向,进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对学生上交的开题报告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应进行全检或抽检,并做记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以及学生论文的进展同样的要上交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监督,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有此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常见的情况是在答辩之前仍有部分学生论文只写了一小部分甚至未开始写作,匆忙的从网络上复制他人的论文成果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所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平时不写作,临时突击论文的情况发生。在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学校应要求学生上交第三方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这样可以杜绝论文随意抄袭现象。另外在答辩的过程中,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把关,给出论文的答辩成绩。对于答辩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其对论文进行修改直至合格然后才可安排其进行二次答辩。

三、小结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3

[关键词]学术英语写作;非英语专业;

本科生;教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国家开始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发出中国声音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英语仍然是全球学术界沟通传播的通用语言。因此,提升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对学生未来创新能力及学术研究交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国于2016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第一次明确提出在全国高校的英语课堂体系中加入学术专业英语。此政策出台后,各大院校积极探索建立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其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学术英语写作与通用英语写作在结构、引证以及语体上又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且两者在教学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对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1非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现阶段,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双一流”院校中,开展的国际化教学和全英语课程教学活动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发展趋势,学生可通过网络或面授的方式,参加国外知名高校的授课和英语讲座、国际学科学术会议或比赛。能用英语做学术报告、撰写和、检索和查阅文献已经成为未来大学生必备技能。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的大学生英语水平与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多数具备与其能力和认知水平相符合的学术英语能力,基本上可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国际化课程。但据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普通院校学生还远远达不到学术英语国际化学习的基本要求,读不懂英文专业论文,不知道有哪些知名学术期刊,对怎样查找文献等都一无所知(钱杨等,2017)。在吕长竑等(2016)在对相关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自评均认为“用英语写文献综述、摘要、报告或论文”和“用英语听外国学者或专家的讲座、讲课”是学术语境下最薄弱的两个技能。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不应只是单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门语言,而是必须转向为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相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学术能力(黄国文等,2014)。学术英语写作作为学术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侧重于提高学生在表达学术思想、捕捉专业动向、参与专业交流过程中的写作能力,在材料选取方面更具有鲜明的专业倾向,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说明和论述倾向性也较明显,在格式上更具有专业的规律性。但我国针对学术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仍处于初步阶段,缺乏实践,大多数高校并不会在非英语专业开展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课程,且教授英语学术写作课程的师资有限,从而导致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缺乏较强的规范性以及系统性(游玉祥等,2022)。因此,各大高校以及英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教学中注重培养非英语专业学术写作人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发展困境

2.1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大多数教授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较简单、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多数由教师主导,学习实践活动少、教学内容死板,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多数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一般是在讲解写作技巧、词汇、语法和对教材内范文后再安排创作任务,而学生多数是对其范文框架进行模仿写作,完成以后由教师对写作成果加以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尽管注重语言的正确形式及其运用方法,可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触知识点,此外,教师过多强调一般英语写作基础技巧,忽略对学生专业英语学术论文写作重点内容系统的讲解和指导,如篇章结构功能,文献研究搜索、学术语言特征及学术规范等(黄国文等,2014)。

2.2线下教与学的局限性由于学术英语论文写作是相对公开的科学语体。文章的用语都有自己的词汇特点与语言特色,这与通用英语写作有很大区别。学生较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学术文献,基本都是围绕教材开展学习,部分学生都不知道有哪些有名的国内外期刊,学术文献该如何借助互联网搜索查找,非学术文章和学术文章如何区分等问题都一概不知。而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学术英语写作也只注重一般写作技巧的讲解,或者专注于教材内容,没有帮助学生搜索更多新鲜前沿的文献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实践,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辨精神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得学生对学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不高,写出来的学术英语作文局限于模仿,刻板且无创新,学生学术写作能力很难得以提升。

2.3非英专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学术英语(EAP)已经被列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很多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般都会被设定为选修或不开设,部分院校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穿插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而没有形成专业的课程制度。同时,也由于教授英语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师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对前沿学术的敏感性,更要懂得如何将专业和英语相结合,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挑选具有代表性和价值性的学习文献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分析。但目前大部分学术英语写作教师会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转化为通用英语写作课程、词汇课程或者文章翻译课程,无法在学术英语写作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另外,相关研究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开设时间晚,开设课时少)、课程目标不够明确、缺失评估体系等(游玉祥等,2022)。虽然现有的教学大纲中包含了对非英语专业开展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实用性以及专业性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要求和目标不够具体、明确,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无法起到指导作用。

3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

3.1“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学习能力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网络平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学生借助网络可以多维度高频率地学习,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前沿的学术英语文献材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同学和教师的及时沟通、上交作业等。另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建立虚拟写作辅导中心。教师可每周设置固定辅导时间,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及时的辅导与修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完整且系统的学术写作知识体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其次,在线下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写作系统的基础知识讲解和对学生自主分析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可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结合线上线下,建议每周最少两个课时,每个知识点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课时完成。

(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学生需通过互联网登录学习通等网络学习平台提前预习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各章节知识点的内容,这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重要环节。线上课前预习需要教师提前系统梳理学术英语写作相关内容,并按每个章节和知识点录制相关视频和课件上传至平台,并对每个知识点设置任务再布置给学生完成,如对writingsummaries这个知识点里的useofsynonyms,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索相关文献,找出文献中的相关例子。

(2)课堂学习阶段课堂中。教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点内容,教师对学生预习和课后完成的作业提出意见,总结学生易犯错的部分,或者引导学生小组互评。讲解知识点之前,教师用问卷或者提问方式进行知识点前测,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点预习的情况。接着,教师根据前测结果有选择性地讲解新的知识点,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分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录制讲课内容,并于课后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讲解部分结束后,教师可在第二个课时再提供更多的相关文献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文献篇章、结构、功能及其逻辑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英语逻辑思维,提供相关脚手架练习来巩固之前的学习内容。

(3)课后巩固教师可布置相关知识点的写作作业或允许学生自主选题。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专业挖掘,教师需及时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并提供帮助;也可借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学生在课后可利用线上平台,如MOOC,或者其他网络学习平台多维度地学习和回看任课老师知识点讲解内容,或者观看其他老师的学术写作相关课程视频来巩固学习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课堂记录学生在学术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写作成果等。教师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测试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知识运用水平,确保教师评价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3.2将写作技能训练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教育心理学指出。不管何种教学都必须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产生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动机,从而实现所期望的教育目的。尽管非英语专业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单词和写作技巧,但是还不足以满足目前大学生出国留学、研究生学习及毕业等的需求。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使学生对学术语篇结构的特征以及语体风格更加熟悉,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摘选不同文献作为教学材料与范例,尽可能朝着学生专业的方向倾斜,使其可以不断拓宽自身专业的学术空间。例如,不同学科的英语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学术网站以及学术语料库。教师要强调对学术英文撰写过程中创作策略的掌握与运用,诸如主题筛选、资料查阅、初稿写作以及修改等。教师也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提供专业阅读清单、推荐专业期刊等的方法,以协助专业英语老师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教师更要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线上线下的实践活动。例如,阅读相关学术杂志、参加专题会议等,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术诚信观,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大高校要意识到系统科学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对于培养各个行业领域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科研创新能力且能熟练运用外语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发出“声音”的复合型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在我国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广大外语教育者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突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利用多元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来切实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葛达西,张美芳.英语学术论文写作[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

[2]吕长竑,李京肽,周军.美国高校学术写作课程体系调查研究[J].外语界,2016(4):43-49+57.

[3]梁雪松.英语专业ESP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6(4).

[4]钱杨,王婷.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渐进式教学内容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262-264.

[5]游玉祥,李丽.混合教学理念下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22(2):13-14.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4

关键词:汉字书写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措施

汉字凝聚着民族智慧,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团结协作与统一完整,它是各民族血脉相连的坚固纽带。然而,当我们步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多媒体时代,却对汉字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明与文化,表现出严重的忽视、隔膜与冷漠,其直接体现为:汉字书写时出现提笔忘字、写错别字、写潦草字、写网络不规范用字等等许多现象,并且表现在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们的书写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书写频率减少,书写意识淡薄且对书写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尤其是对非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汉字书写教育,需要依托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达到最终的目的。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的课内外教学中,应在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之下,积极采用以下方法措施:

一.提高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

在国家颁布的《通用语言文字法》、《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有“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教育部在2016年12月颁发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工方案》中,在深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础上,还“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以提高语文鉴赏能力、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由此可知,国家对大学生的汉字学习仍旧摆在重要的位置。规范汉字的意识应该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层面上去认识,运用汉字的规范与否,高校的文化布局应充分显示这一策略,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设置相关的足够的语言文字课程,在功利化的浮躁的考试各种资格证书之下,给汉字书写教育留下一席之地。一是高校要有专门的语言文字机构来推动、监督、评价此项工作,从整体部署到检查落实;从课程倾向到活动开展;从典型示范到学生反馈,都要扎实开展。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展示对手写文字的重视,数字时代,人们往往热衷于电脑制作海报、宣传专栏、标语,而对于粉笔或毛笔书写的宣传文字却弃之不顾,如今的校园很少见到手写的文字,大部分是冷冰冰的电脑制作,只是偶尔在班级教室之内能够见到带有鲜活生命气息的手书文字,建议高校在校园之内,无论是校园大幅的宣传,还是教室内的专栏布置,做足做好手书文字的展现,以期潜移默化之中,推动汉字书写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正确应对互联网的冲击

黑格尔说:“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们在发展了的现实面前,不能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幻想着退到“小国寡民”,而应当寻求在新形势下,实现对终极价值追求的突破口,大抵激进的入世态度不过如此。反观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逃脱不了其两面性。互联网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及时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达到“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传递个人邮件信息等等,由于它的存在,简直是把地球的广阔地域变成了一个村子。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远离了纸质媒体;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让我们渐渐远离了书写本和笔,于是,电子邮件很快取代了书信,博客取代了日记,键盘输入取代了汉字书写。甚至有的单位还追求“无纸化”办公的境界,这样虽然能够达到信息的快速传递,但由此带来了汉字书写深重的危机。仔细想来,总有一些时候,我们既可以用电脑输入汉字,也完全可以手写成文,这就在于我们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比如每逢碰到各种作业,学生总是在追问是否手写,当然输入汉字打印出来的格式,看起来比较整齐划一,但这恰恰剥夺了学生的汉字书写机会。由此可以设定:凡笔记、作业、毕业论文初稿、报告、实习日志、日常应用文等等,能手写的尽量要求手写。还有我们平时的各种问题写作,也要做到先手写,然后再输入汉字。

三.教师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传统课堂教师教学的书写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教师上课的粉笔手写,多为多媒体课件所代替,这自然节省了粉笔书写花费的大量时间,有利于教师把要讲到的知识,通过已经输入好的汉字更详细的传递给学生。但是,与此同时,教师的书写常常出现停滞状态。课堂上经常是教师或者是一字不写或者是寥寥数字,或者有的教师因自身书法不佳,羞于书写,但这恰恰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教师的示范性不足,其反面的影响接踵而来,学生也从此对汉字书写逐渐懈怠。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练好自身书写的基本功,所写文字起码可以拿出来登堂入室,另一方面,课件的制作应提纲挈领,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搬上去,还要留下教师板书的机会与内容。优美规范的教师字体,潜移默化之间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书写态度。教师的板书是学生直接获取书写技巧的最佳方式,它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直观了解书写技法的表现程序,漂亮的规范字及精美的书法,使学生有了仿效的对象与榜样。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会以鉴赏的目光审视教师的字体,富有书法艺术魅力的文字一定会被他们无意中学来,潦草不规范的字体,有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的板书起码要做到:字体规范工整、笔顺正确、无错别字等。良好的板书,会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全神贯注的去听,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这个多媒体时代,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时,仍应借助富有个性与生命力的手写汉字,做好无声的弘扬汉字书写文化的宣传。

四.树立学生的汉字书写自我强化意识

在建立学校汉字书写的文化环境之下,关键是将每个学生的自我意识强化起来。要让学生明白在汉字书写上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提笔忘字”的直接原因是:手写汉字的机会相对太少,过分依赖于汉语拼音输字的智能联想词组;“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是对待汉字运用的不严谨态度,对于搞不准的字形,没有立即去查字词典验证,只是任其自然的错误运用。实际上,手头常备一本《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等字词典,时常查用,是减少错别字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现代汉语字典。第十一版已于2011年7月出版发行,收单字13000个,收带注解的词3300个。《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性的语文词典。这部词典以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主要特点,第七版已于2016年9月出版发行,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共收词条69400余条。网络用字随意运用同音替代、外文缩写、图形符号等形式,替代汉字的纯洁性,故意写错别字,网络用语还出现粗鄙化的倾向。据有关资料反映,在互联网用语的习惯已经反映在中小学生的写作之中,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学生可能觉得在虚拟空间里可以自由地放松自己,怎么快捷怎么做,怎么反叛怎么做,一味地觉得非常“时尚”,然而,这恰恰涉及到一个运用字词的规范化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因此,学生自身也应该从意识上摒弃不规范的书写方法。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增强书写兴趣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深远。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要体现互助合作的精神,他们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得到了施展,其独立性、责任心、参与意识等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次,课外活动可以调节学生们单调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内容的新颖性,容易给人以新鲜刺激,能够丰富其精神世界,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乐趣。再次,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一部分学生往往借此脱颖而出。汉字书写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是四个等级的:听讲式的报告会、演讲会;参与式的汉字运用调查活动;测试式的试卷答题;竞争式的汉字听写大赛。四个等级的参与度逐渐升级,以致于最终走向最能显示个人才能的竞技场。从梯度上,由对汉字书写的肤浅认识,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把握,兴趣度也逐步加深。

六.制定等级评定标准,进行书写能力检测

2016年2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委员会受教育部语用司汉字处的委托,《汉字书写书法等级标准和评定办法》,评定设有八个等级。其中,一至五级是针对在校学生按教学要求应达到的书写水平所制定的,偏重“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正确,字体规范、端正、整洁,了解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六至八级是针对大中小学生、教师、社会书法爱好者已达到一定书法水平所设定的,从笔法、章法、个性、功力、艺术表达上去评判。另外,全国部分中小学也制定有自己的考核标准。高校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应由相关职能部门聘请专业人员,研制出台适合大学生汉字书写的等级,更多地要从写字的规范和能力角度出发,根据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的规范程度划分级别。依照学校等级标准,学生的书写作品,经过教师认定后,必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汉字书写的热情。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的存在,将使大学生具备基本技能,会认、会写、了解偏旁部首、笔画顺序等知识,同时传承书法艺术。总之,借助于大学语文教学,汉字书写教育的开展,可以很好地辐射开来,延及其他学科,影响到为数众多的学生。在获得学校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之下,以此平台为基础不断地将工作向前推进,为推动汉字书写教育的常态化、有效化、标准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菊咏.数字时代的手写危机和教育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4(22):44—49.

[2]丁庆刚.大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语文学刊,2015(9):99—101.

[3]梁晓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汉字书写危机的调查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5(12):100—101.

[4]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39—143.

[5]魏娅琼.汉字书写和使用在智能化时代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

[6]傅金华.在校大学生“提笔忘字”现象的考察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

[7]邝雪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204—219.

[8]陈亚飞,李军.高校师生常用汉字书写调查—以在兰高校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1):157—160.

[9]李铁范,张秋杭.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J].当代修辞学,2006(2):60—63.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5

一、新媒体的研究分析

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新媒体的实践应用应该与学科进行结合,对于新媒体在语文作文写作中的应用,也是目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语文课堂写作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的,作文的写作只是教师进行讲解,课堂教学也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激情,很难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将新媒体运用到语文作文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也进行了研究,例如,利用网络微博和博客进行教学,也相应的起到一定的作用,将新媒体运用到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

二、新媒体的相关内容分析

新媒体最早是在20世纪中期被提出的,新媒体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基础上,发挥其传播功能的重要媒介,新媒体不但具备传统媒介的功能之外,还具备一定的交互性和融合性等特点,是具有个性化交流的一种媒体。其特征体现在:一是:新媒体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传统的媒体传播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新媒体逐渐打破了这种局限性,受众群体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可以实现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二是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在当前的网络发展时期,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促进了新媒体信息的储存,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信息,也使信息呈现出多样性;三是新媒体所具有的资源共享性,新媒体具有丰富的资源,人们可以通过浏览网站,观看视频等方式,可以获取新的信息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留言、交流,充分享受网络资源。

三、新媒体对高中作文教学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高中作文教学有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一是新媒体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作,有的作文题目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的题目,学生没有思路,但是新媒体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博客等一些公共平台,为学生提供发表机会,使学生可以发挥思维,激发写作的主体意识。例如,学生可以在微博上写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描述一件生活中的事情,也会有很多的人阅读、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同时,新媒体上有很多丰富的素材,学生可以借鉴一些比较好的素材进行整理,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不断扩充自己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写作。二是新媒体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过于复杂,学生没有分辨能力,会接触到很多的网络用语,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用语的不规范以及错别字过多的现象。

四、新媒体下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措施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6

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平台,长期以来对我国教育、科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中国现有科技期刊5000多种,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系统主办,中国科技期刊已呈现“三分天下”之势,高校学术期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学术期刊中坚力量的高校期刊,近年来发展迅猛,整体质量逐步提高,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科技文化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期刊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中拥有话语权的则是凤毛麟角,能被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更是屈指可数,离真正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种状况与作为教育大国和科技大国的我国是不匹配的,没有真正反映出目前的科技和教育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呈现出发展与繁荣景象。21世纪以来,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大量使用,革新了高校期刊传播技术,同时也加强了国内高校期刊与国外优秀期刊的联系。我国期刊要想在国际期刊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要前提是提升国内高校期刊的影响力,因此有实力的高校以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作为重要目标并为之努力,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成为与世界接轨的快车道[3]。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20172018年度其共收录的来源期刊中,英文期刊201种,中文期刊1028种。目前,许多有实力的高校已经创办了中、英文双版期刊,在论文的排版格式、表格形式和摘要等方面都模仿国外主流期刊,以期引起国际优秀期刊及作者、读者的关注,增加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检索的成功率。但在求变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英文期刊刊登的论文大部分只是将中文论文翻译过去,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术交流的互动。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期刊国际化不仅是搭建中国与外国平等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适应国际现代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潮流,更是提高自身实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探索提高我国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提高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意义

1.1展示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18年1月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5%。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高校有2000多所,创办期刊有2500多种,但高校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国际上迫切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而我国也需要更加开放和拥抱世界。然而,我国学者对世界上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的见解往往不被国际所关注,更谈不上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些诉求也难以被认同甚至被曲解。此时,只有通过交流平台和渠道的建立,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沟通,才能让中国和世界彼此了解。2013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为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的指示,共同组织和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科技期刊进行了力度很大的专项支持。国家投入技术和资金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介,已经不单纯是传播文化,更是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为了顺应这一需要,较为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中国学者优秀的研究成果,以国外读者能够读懂的文字表达方式传播出去。而高校期刊平台,正是世界了解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担负着一定的重任。因此,提高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对促进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优秀期刊率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编辑出版中,通过大众媒体、建立网站或者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出去,让世界各国互相了解,分享科技与经济成果。例如,国际知名出版集团会将所属期刊的内容共享到社交网站上,有些期刊通过开通博客或自媒体将期刊内容发表到博客上,吸引读者,宣传期刊。中国知网创办的“OKMS机构知识管理及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全媒体、沉淀知识资产的知识仓库,成为集研究、学习、创新、共享于一体的,面向具体问题的多媒体、多模式、多终端的群体实时协同研究、研讨和创作平台,实现了机构内外各种知识资源的一站式发现和获取[5]。当前,高校期刊已逐步认识到信息及数字化技术发展对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正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升自身实力,追赶优秀,以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的需求。

1.3提高办刊实力的必然选择

高校期刊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些高校已创办了中文和英文双版期刊,在实现高校期刊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的是中文版期刊只能发表中文论文,而多数英文期刊也只是以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论文为主。这样被动的方式,可能会造成既无中国读者也无国外读者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交流,使英文期刊并没有达到学术交流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2014年,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在第十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每年产出数百万篇论文,但9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投向了国外期刊。目前,我国一些学者热衷于将自己高水平的到国外高引频次期刊,充分说明了国内期刊影响力不够。因此,高校期刊作为国内期刊的主力军,应当加快提升国际影响力步伐,将国内优秀的学术论文留住。高校创办的英文期刊不能再自己唱独角戏,应该吸引国外优秀论文加入,真正形成学术交流平台。

2高校学术期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2.1英文期刊数量有限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外文期刊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英语是当前国际主流语言,对于非英语国家而言,创办英文期刊可以消除因语言不同而引起的学术交流障碍。目前,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家已经创办了许多优秀英文期刊,可以为中国创办英文期刊提供借鉴。2017201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1229种,其中英文期刊201种,中文期刊1028种。但是,我国每年依然有大量优秀论文向国外输送,说明国内英文期刊的数量太少,质量还不高,大部分国内英文期刊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亟待提高。高校创办英文期刊不仅可以减少国内优秀论文的外流,还可以吸引国外优秀论文。高校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仪器,在传播科技信息、推动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能力的高校可以积极创办英文期刊,逐步提高办刊质量,以便留住国内优秀论文、吸引国外优质稿件,为提升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2.2高质量国际化论文数量不充足

目前,高校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大部分来自高校内部,其他行业优秀的学者很少向高校期刊投稿。刊登优秀论文是高校期刊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缺乏优秀论文不足以支撑期刊走向国际社会,其中吸引国外优秀论文是实现高校期刊走向国际化的重中之重。刊登一定数量的国外优秀论文,可以提高期刊论文被引次数及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可加强高校期刊与国际学界的联系。当然,高校期刊实现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因此应先成为全国知名期刊,进而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国际优秀论文需要努力去争取。一份期刊具有国际影响力,必须要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的优秀论文来支撑。不可否认的是,国外发达国家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高,优秀论文在国外高质量期刊发表是一种水平的象征,这为中国高校期刊走向国际带来了现实的挑战。高校期刊必须积极迎接这个挑战,攻坚克难,为我国高校期刊走向世界努力前行。

2.3论文写作规范与国际规范有差距

目前,一些高校期刊已意识到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对论文内容和编辑工作都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但是还做不到完全与国际规范的对接。论文摘要是读者认识一篇论文的窗口,要做到帮助国外读者阅读中文论文,必须要规范英文摘要。有些论文,中文摘要没有完全按照国际规范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框架去写,使摘要不能全面概括论文内容。还有一些作者未将摘要按规范进行英文翻译,英文摘要都是借助翻译软件完成,语句不符合国际通用语法习惯。编辑在审稿时也不太关注英文摘要,对英文摘要的审阅不够仔细,对英文摘要的内容和语法把握不准。这些因素都是高校期刊实现国际化的绊脚石。期刊编辑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尽快扫除这些障碍,使论文摘要英译符合国际规范。

2.4期刊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高校期刊编辑部依然将工作重心放在论文送审和编辑校对上,较少注意对外宣传。因此,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加强对外传播和宣传,是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有一些高校意识到加强宣传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性,经常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利用大众媒体、网络及公众号宣传自己的期刊,提高期刊知名度。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网络和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通过网络和大众媒体可以持续地宣传高校期刊[8],但还有部分高校期刊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所以,应借鉴一些期刊的宣传策略,建立自己的宣传系统,集合自身资源,融合多渠道手段,扩大期刊的全球传播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宣传举措,使国内学术期刊能进一步加快提高国际影响力。

3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思考

3.1通过参与国家重点项目主动“走出去”,不断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

规划我国英文期刊发展,并在国际期刊出版界赢得一席之地,是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之一。创办英文期刊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资金,当前国家期刊资助项目大部分向SCI倾斜,例如“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力度大的项目只面向SCI期刊,使得不到资金资助的期刊积极性不高。高校没有足够的资金,对于创办英文期刊所必需的创刊经费、办刊团队、人才培养等力不从心,因此众多高校对于创办英文期刊缺乏活力与动力。国家在资助具有国际影响力期刊的同时,也应关注影响力弱的期刊,在高校申报创办英文期刊时降低门槛,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从而避免现有英文期刊两级分化的现状。与此同时,国家重点项目应向高校期刊倾斜,带领高校期刊走出去,引导高校期刊参与国家项目建设。高校作为国内最大的优秀论文产出机构,在国家的扶持下,现有的高校英文期刊不仅可以加快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进程,而且还会让打算创办英文期刊的高校积极做好创办英文期刊的规划,为留住国内优秀论文、吸引国外优秀论文做出积极的贡献。

3.2通过外引内联提升国际知名度,努力吸引优秀国际论文

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是科技期刊塑造品牌的必经之路。充足的国际化论文是高校期刊实现国际化的前提,没有国际化的论文,高校期刊难以提升国际影响力。高校期刊首先应做的是通过外引内联,不断提升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全力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的科研论文。编辑部要时刻关注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热点话题,想方设法与研究团队取得联系,争取及早将这些团队的论文优先发表,并提高论文稿酬和缩短审稿时间。发表周期太长,原本很新的观点内容可能被他人、他刊抢先发表,使原本原创性的工作变成重复他人的工作。因此,应通过提供快速通道、缩短审稿周期来吸引优质的国内外论文。

3.3规范期刊文章版面,主动适应国际化要求

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核心工作是紧抓论文质量。在编辑过程中,除了关注论文的主题思想外,论文的题目、摘要等规范性方面也要不断提升档次。作为一篇论文的窗口,对其认识首先是从摘要开始的,论文摘要的结构和内容决定着读者是否能读下去。要想吸引读者,首当其冲就是要提升摘要的写作水平。目前一些论文的摘要字数不是太少就是太多,字数太少不能概括其中心思想,字数太多显得冗长。摘要格式也不符合标准,没有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去写。编辑在对论文加工时,对摘要的内容和格式须严格把关。对于英文摘要而言,不仅要准确表达中文摘要的意思,还要符合国际上惯用的语法,符合国外阅读习惯,以便在编辑和出版等环节突破语言界限,让我国期刊真正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出版物。

3.4充分利用新媒体,积极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的成功出版不仅与其学术质量有关,也与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最新信息的主要途径,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拥有大量的用户。高校期刊应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等自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在社交软件上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向读者推送。这样一来,读者就不再局限于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学术论文,而是可以自主选择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成果,同时向读者宣传期刊。此外,具有一定实力的高校应建立自己的中、英文学术交流平台,利用交流平台吸引读者注册账号,成为平台的固定用户。在网站上,读者不仅可以看到高校期刊登载的最新学术成果,并且可以进行学术交流。读者在相互交流中互通有无、开阔视野,了解国际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与此同时扩大高校期刊影响力。传统媒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高校期刊应与传统媒体合作,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将高校期刊最近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成果通过新闻的形式向大众进行传播。期刊与传统媒体合作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国际上很多优秀期刊都会将最新的重大学术成果通过电视、杂志和报纸等进行宣传。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二胎政策;Web;预测;网站;人口结构

0引言

人口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国民关注的热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位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我国人口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优生优育的政策指引下,生育率降低,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抚养比加重等问题。2016年起,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鉴于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Web的二胎政策下预测人口结构的网站,主要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了解当下二胎政策变化与影响,通过输入一定数据得到未来人口结构的预测情况见下方[3],同时信息查询模块帮助部分用户更加了解二胎政策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该网站包括账号的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全国人口分布模块、留言板块模块。该网站通过各个模块的整合,对二胎政策下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并给用户提供相关政策的查询功能。

1网站架构

本网站采用JSP开发技术,网站架构如图1所示。将网站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可以在PC端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4],具有使用简便、更新及时,易于维护升级的特点。

2网站模块设计

本文设计的人口结构预测网站主要从实用角度出发,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系统具有个人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查阅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留言板块模块等。

2.1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

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主要包括个人账号信息注册、添加、修改、验证等功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登录分为网站管理员登录与普通用户登录。为增加网站的安全性,系统实现了验证码功能。网站由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等工作。

2.2信息模块

信息模块主要包含以往和当前的生育政策,涉及二胎政策的时政要闻与学术论文,内容包括二胎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当下放宽政策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用户登录后可访问查看,主要包括《2020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等,同时由于二胎政策放宽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料的人口快速增长,反而更多年轻夫妇在生孩子问题上更加谨慎,因此网站管理员提供相关二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论文供用户查看。该模块以后会根据政策信息进行调整升级,逐步完善功能。

2.3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

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主要包括目前人口总数、人口结构预测图表、部分人口结构预测等,通过建立人口增长模型,根据人口及相关数据,结合Leslie模型和Malthus模型,计算出当前这一年的生育率、抚养比、老龄人口比例,并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人口数量,再利用Leslie模型计算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不同年龄结构在人口数量的占比,从而达到人口结构预测目的,示例如图3。

2.4历史记录

在历史记录中,用户可以便捷地查看之前录入的数据,不需要再次重复输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同时,用户将旧数据和新数据进行对比,效果更显著,更容易对比二者区别。同时,在此模块,用户可以查看以往某地区人口数量,方便进行数据收集。

2.5留言板块模块

留言板模块提供了让用户与其他网友对未来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和讨论的功能,为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以及想要咨询二胎政策的年轻人提供平台,解决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也能加强公民对二胎政策的理解。管理员设置敏感词汇过滤功能,该功能可以规范网络用语,让用户文明发表言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3结语

网络用语论文范文8

我国由教育部批准的独立院校有297所,在校人数近70万,已经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可是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而且多是用运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辅助下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自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以来,虽然独立院校用来参照,但采用的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磁带、电台来学习英语,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方式静态化、学习和生活割裂化。教学内容多与四、六级考试相关联,课外学习机会少,课内师生英语对话互动交流少,计浪费时间,对英语的学习也无太大效率,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语言交际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无法自主交流,不被社会与用人单位所需求。这就需要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实际要求出发,从教学理念、教材、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听力、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综合应用,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实现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2鉴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教学模式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最近几年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英语课堂和课外网络学习相互结合,听力与口语得到重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在以下几点深化改革。首先,大班英语课堂影响英语学习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语言环境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条件,英语课堂成为国内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模式,但英语课堂的成班率大,又缺乏对学生的课后的自主学习的监控,对于学习自主意识差,长期依赖于老师的学生来说,这种模式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靠课时有限的英语课堂,学生很难学好英语,学生自己在网上学习英语也很难成功。

只能把英语课堂和课外网络辅导结合在一起,形成学生团队或组队交互式学习,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定期定量监护,定期布置和评估学习任务,才能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产生较大的改善。而后,国内的大学英语课堂课时少,频率低,不利于学生高强度高频率的接触英语,无法造就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只有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才能使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实验证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封闭式强化训练,可以取得较大的效果。最后,关于分级教学的意见,国内很多大学英语课堂人数较多,分级教学与滚动筛选的想法很难实现。如果实行的话需要考虑到分班的困难和学生的心理会不会受到打击,可否采用普通英语模式和EAP或SCLT模式分班不分级的教学模式来解决,此模式也是从学生需要出发,教学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改革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改革后的英语教学模式逐渐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互动增加,课堂教学从满活力,教学注重应用,学习方式和练习训练都有改变,不再以机械的语言来练习,以网络环境下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例,以多媒体为支撑,课堂不再枯燥无味,通过网络图像的展示、问题的讨论以及知识的归纳加大了讨论互动的机会,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提供了高容量的语言教材,也是信息输入的有效途径,生、光、电一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不论是视觉还视听觉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空间和实践上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知识,给学生创造真实的用语言环境,缓解了学习压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趣味,满足了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通过网络可惜搜索更到的资料杂志论文,有丰富的信息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反馈,老师可以通过反馈的信息分级教导,不同地域、国界的学生可以自主交流,讨论学习方式方法,加快问题的解决。老师也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习,给予指导。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堂,色彩斑斓,师生互动加强,师生关系不太生硬,相互学习、共同参与,更加民主、和谐。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