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论文

一、海量信息资源未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1.“人机交往”时代,认识与技术上的落后。

在现今的网络化教育环境中,复合型人才缺乏,许多教师还未认识到教育的对象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而是配备了强大的Inter-net电脑信息资源的学生。网络信息技术已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根本性的革命。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已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了教室、课堂之外。学习时空、学习过程的自由度都大大增强。在“自媒体”时代,许多学生待在网络、宿舍的时间要比在教室、图书馆的时间还要多,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懂得运用网络信息资源与学生沟通交流,来引导、教育学生。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在认识上的落后、素质的不全面、网络技术的滞后导致教育者不能迅速掌握学生动向、与学生同步,更谈不上领先于学生。

2.“开放性资源环境”中,平台与机制的滞后。

在数字化、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环境中,要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首先要有调动资源的有利平台和高效的运转机制。目前,许多高校之间与高校内部交流与协作平台少,横向、纵向都缺乏沟通,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信息资源没有互通有无、也没有集中某些优势,形成合力。因此,不仅学生群体没有及时了解到国家最新大政方针、政策、学校最新动态,一些反动的、负面的、消极的网络信息资源还会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力。这样大大降低了网络信息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良好效果的发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内涵与逻辑架构

“信息资源”最早出现于沃罗尔科的《加拿大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具有渗透性、时效性、动态性等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具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的,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的各类网络信息的总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同时网络资源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手段发展的一种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可划分为:主体信息资源、客体信息资源、环境信息资源、载体信息资源(如图1所示)。而根据信息的来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分为内源信息和外源信息。内源信息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计划、协调直接相关,推动和控制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管理;外源信息源于思想政治系统外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碎片化”整合现状

在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品种、门类相当广泛、丰富,这就要求资源整合的过程要分类详细、体系完善、技术成熟,不能丢三落四、挂一漏万。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的程度尚浅,没有认识到各个整合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也没有很好利用整合平台,资源聚合度不高,呈现“碎片化”状态。“碎片化”整合现象的表现如下:

1.整合要素不集中,网络信息资源分散。

各高校之间、高校内部获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渠道不畅通,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主体较多元化、资源要素不集中,各资源版块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之间缺乏合作,形成网络信息资源的各自独立、分散、不链接状态。在市场经济的指挥棒下,资源早已从“平均分配”走向“按需分配”、“效益分配”。许多高校最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掌握在专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学生干部手中;而教务处、党校、宣传部、专任教师等通常掌握的是传播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二手资料,不能及时、迅速地把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资源丰富的部门如果不能与资源匮乏的部门在整合系统中策略一致,协作互补,则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例如: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不均,会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涌向大城市和热门行业,造成这个行业和城市的门槛越来越高。而相对冷门的城市、职位无人问津,形成就业市场的“冰火两重天”现象。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占有与配置的失衡、整合要素的不集中,就会影响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2.整合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

有的学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率很高,横向、纵向沟通少,不少网络信息资源类似、雷同、过时、乏味,缺乏系统性、规范性。高校各部门、各学院、各年级各自为政、各自为网,学校资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费时、费力、费钱。而真正有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少之又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在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内容丰富、详实,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获取有质量、有价值的资源,提升学生的审美鉴别力,拓宽知识面。如果仅仅只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上的简单搜集、罗列、粗加工,整合时没有进行深度开发、提炼,没有开拓性、前沿性的资源,那么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变成无水之鱼、无本之本,久而久之,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路径

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整合机遇”。互联网的全球性特征,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和冲击。信息的多元化、开放性会让一些学生迷失在网络中,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引导。然而,互联网也带来了整个高等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的深刻变革,并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机遇。网络这个具有潜力的兼容性大平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带来了很大机遇,大大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开发途径,改变公共信息资源占有不均的现状。由于“冲击”与“机遇”并存。因此,我们在整合中要充分挖掘与整合全社会资源体系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各类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逻辑结构系统,切实增强实效。

(一)“量”的聚集,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库”

要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地,首先要建立最吸引学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库”,在“库”中可建立各大“版块”。例如:“就业创业”、“心灵鸡汤”、“时政热点”、“国学精粹”、“学术论坛”等。在建立网络资源库的过程中,调动教育管理者多主体、汇聚多渠道的主观能动性,将分散的资源形成各力;以改变网络信息资源“量”上的良莠不齐和“质”上的聚合度不高。我国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的说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建设成内容丰富、运转高效、载体多样的资源库,将为学校节约很多成本,节省人力物力。通过各学校的内网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各类信息、召开各项活动、宣传各种思想、进行各种引导。学生还可以从资源库里下载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料、专业文献、PPT、应用文书等等,不仅省时省力,更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互通有无。特别是每个学术活动、每年的就业季到来时,学生辅导员将各类就业招聘信息每天更新,即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平台上,会给学生带来机遇。面对庞大、分散、虚幻的网络信息资源,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各类资源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些有害信息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一些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宪法和法律、煽动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煽动民族仇恨、宣扬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网站,甚至色情网站,应该迅速清理,予以屏蔽。中国科学院已于2005年开发“互联网有害系统实时过滤报警系统”,将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整合中,有效避免青年学生接触到互联网上的各类不良信息,避免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担忧。还可以跟踪每个用户的上网记录,分类邮件,分别查找,提升效率。因此,只有先设计好高效、便捷、安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整合体系,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二)“质”的改变,打造科学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运转体系

整合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库的“高质量”体现在运转速度快、专业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含量高。同时,融知识性、理想性、趣味性、生动性、服务性于一体,呈现出一个稳定协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数字环境。因此,我们在整合、配置时,要巧妙规划,合理布局,规避零散;整合时要比较客观地把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性质、特点及内在关系,充分考虑到整合的时间、空间、成本、功能、效率等因素,依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相互比较,相互链接。及时增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系统性,改变学校内部各资源体系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对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和配置,达到效益最大化。科学高效的整合体系,会促进整合质理的不断提升、资源与知识的不断融合、创新与发展。

(三)技术的提升,将“物联网”等新科技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中

物联网的兴起大大推动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的变化。“物联网”是指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智能化地将“物”与“网”联系在一起,便于控制、管理。例如:清华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如学生档案管理、就业信息、师生网络交流互动、远程控制教室、宿舍等等。它将创新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促进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和环境建设,并将变革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在物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池”(又称“云”)中,它能够使各类应用系统根据需要获取相应信息、存储空间、计算能力。通过“云计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整合海量而零碎的国内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并进行分类、评判、查找、过滤、排序、建库……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轻松的鼠标点击,向资源库申请各项服务。例如:南京大学2013年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创业作品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信息手段的优势。以往都要将作品印制成册再提交,声像作品、“微电影”的成本都较高。因此,校团委特别开辟了一个“挑战杯”版块,参赛者将不同类型的作品分类提交、分类展示。在效果上图像生动、公开透明、方便浏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运用信息手段处理比赛结果,科学统计,方便投票,这也是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活动成本,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形式。

(四)拓展资源渠道,合理引导诉求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诉求,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主要诉求渠道和平台。并且,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各种诉求呈多元化发展态势。要提高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效应就必须要拓展大学生群体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渠道。为此,需要我们做到:一是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参与机制。将大学生政治参与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加强大学生基层民主建设,加强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切实了解、关心、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三是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的公民政治参与合理引导,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性程度,即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并在政策制定上能够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合理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任重而道远。当前,我们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质”、“量”、技术、平台的全面提升,努力发掘和整合更为广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资源,从中凝练整合出新的特色领域,进一步提升整合水平,为高校全面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钱晓田 陈?畅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