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防雷技术专业策略研究

工匠精神融入防雷技术专业策略研究

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主题上,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型的需求。高职学校应以防雷技术人才的市场需要为导向,将价值取向与防雷技术人才培训系统相结合,引导其正确认识“工匠精神”。通过分析当前防雷技术人员非常具有功利的“工匠精神”状态,提出具体实施策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的需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

关键词:防雷技术专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策略

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就是从事工匠业的人所应奉行的一种职业态度,以及应该适当使用防雷工艺。高职学校只能向社会输送防雷技术的专业人才,其学生技能水平对防雷行业的提高有直接作用。根据我国制造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职业教育应不断深化,在培养受教人的专业技能方面,加强培养“工匠精神”的教育,努力解除“工匠精神”制度的障碍,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的结合,开展现代徒制,营造出良好的工匠文化气氛,积极探索"工匠文化的发展方向。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是多样性的。

1高职院校防雷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普通高职专科院校由于多年改革发展,形成了以就业优先的教学理念,使许多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在教育培养应用防雷专业技能人才方面往往投入了巨额时间和精力,忽视了如何培养他们传统的“工匠精神”。长期以来,功利主义职业育人的教学方式和现代职业教育基本价值之间的严重偏离,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严重缺少了“工匠精神”的思想品质。

1.1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与欠缺。工匠精神在创新创业战略的背景下,如“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日益突出。高职学校的使命就是为社会输送“大国工匠”,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目前,大多数高等专业院校都没有认识到“工匠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对培养学生职能定位存在偏差,将“工匠精神”这一理念融合到高职院校中的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高等专业院校只是单方面寻求“技能速成”,把学生培训的发展定位于专业技术,这种情况窥豹一斑。高等专业院校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和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提升,重技术水平轻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学科的办学理念也不够重视。这种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缺乏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高等专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

1.2融入“工匠精神”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等专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素养,离不开教师言传与社会实践的锻炼,更离不开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体系。长期以来,高等专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这一实训机制的建立不完善之处,“工匠精神”仅能停留于个人专业技术突出的大环境中,“工匠精神”也不能成为国民的精神。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培训制度和就业资格的准入体系尚不健全,职业教育中的一些基础问题还没有真正地解决。目前,大多数高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在职业发展方面看不出前景,在就业时是“矮人一截”。高等专业院校的学生很难在学校里接受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因为它与普通教育相连接的程度很低,学校也缺乏相应的专业鉴定系统。当前,由于高等职业院校不够注重工匠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致使在实训管理过程中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即在实训过程中养成了“走过场”,这将让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无法体会“工匠精神”。所以,限制“工匠精神”与高等职业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的融合的重要因素是欠缺一套完善的培养机制。

1.3“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教学不能相互衔接。高等专业学校的办学独特之处在于校企合作,二者相互促进和制约。企业在高等专业院校以前,利用学生在高等专业院校的培训质量,完全发展其技术职业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使高等专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企业中真正地体会到职业精神,实现了育人教育的真正目标。如今,许多高等专业院校开设了技能课程,在校企合作中实行教学和企业相互衔接,没有真正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类人才的需要,大学生没有严格遵守企业实践的职业素养标准,影响了学生对企业实践的接受“工匠精神”效果。

1.4防雷技术专业“工匠型”师资力量的欠缺。为了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专业院校的技能教师一定要具备核心的素养。高等专业院校的教育,要想顺利地融合“工匠精神”,就必须有一个具备优秀“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高等专业院校的教师,相对于一般本科教师来说,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次对高等专业院校教育理念的改革,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高等专业院校普遍缺乏工匠老师,防雷技术专业工匠师资更是罕见。其具体理由:第一,高等专业院校的教师防雷技术水平还不够高。高职学校的教师主要是大专生、研究生,专业技能严重不足,他们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也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工匠型教师”的要求。第二,教师跨学科上课是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现象,这让学院教师心里不踏实、归属感差、专业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只有教师同时具备优秀的防专业雷技能和道德修养,才能让高等职业院校顺利的传承“工匠精神”。

2防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基本的过程。专业知识实践主要是指对学生的专业操作应用技能、科研实践能力、综合性的职业技术能力等单个、综合性的防雷技术知识实用实践能力的训练。实践训练教学是高等职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相当一定的比例并且要贯穿其中。主要的实践训练课程应包括基本技能的实用、综合技能的应用及毕业实践。基本技能的实践应用是在第一个学期,根据专业基础课程对新生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对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应用。尤其是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术能力进行逐步的训练。同事们了解了防雷技术在气象、供电、通信等行业的企业,如大型工厂、防雷等企业,开设岗位的现状、人员需求等,以及防雷工作开展的情况和发展动向。综合技术的应用,随着防雷减灾工作的发展,防雷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任务也日益系统化、多样化。为确保学生实践教学的适应和衔接,使他们能够做到实际工作,使他们的实践学习需要经过试验,任课教师组织在学校实验室或计算机房。毕业实习又称“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在技师的指导下,了解各类岗位工作,熟悉以后所从事工作的程序、要求、方法和计划等内容,同时了解实习单位的职业范围、岗位分布情况、组织管理方式等等。毕业实习由部门总体安排,实习老师在学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具体负责,展示了防雷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

2.2在实践过程中采用多种技能灵活运用模式。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应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淘汰过时的实践方法,因为在以前采用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模式单一,实训的效果也不够好。在实际中,学生应选择哪些基础防雷工程,如何整体设计的防雷项目,以及分项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何做防雷工程的预算等?第一,由授课教师首先用系统案例分析教学法,给出防雷设计方案以及模板,讲评该防雷方案设计所需的技术基础以及防雷设备工程。第二,把学生划分为任务小组,到现场勘测任务,收集分析数据计算测量,安排具体任务布置。对一项防雷实训工程采取多方式完成,实习生利用网络资源设计方案,确定防雷措施,选择防雷产品,设计接地网络等内容,防雷工程效果较以往理想,学生参与积极度更高,完成任务质量也更好。

2.3防雷技术教学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大胆建设实习平台,以创新为能力培养的防雷工程,实现综合性、建设三大项目的“产、学、研”。产学研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校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中全身创新的能力,以及工程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质量,对社会实际情况的适应性。对社会资源使用机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总体评价指标如下:“下得去,上手快,干得好,留得住”。

3结语

总之,中国从制造大国向生产强国的转变,与工匠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高等专科院校将培养“工匠精神”、实践操作和技能水平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发展成为一名动手能力强、知识全面、技术过硬的高级工匠型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具有优秀职业精神的杰出人才,进而为企业建设服务,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孙逊 单位:江苏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