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建设范例

实践课程建设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1

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应突出其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应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需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实践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课程教学非常的关键,其质量的高低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这都为工程测量课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一大环境下实现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一背景下加强课程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其在课程定位上也与普通本科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它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教育的需求。正因如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课程的基本定位应当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做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设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时候,各院校也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注重教训内容的先进性为主要教学目的。

二、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实践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要求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与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工程测量课程应当尽可能的压缩知识量,解决由于学时压缩而知识量、信息量反而增加的矛盾。除此之外,还应当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今发达的信息科技技术,使其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2]

(二)教材建设

众所周知,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教学内容,并为学生课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伴随着测绘仪器的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优化,工程测量课程的课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在教材内容上,应当根据专业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将那些已过时的以及不必要的内容删简,强化施工测量方面的知识,建立完备的教材体系,使新编教材的内容更为新颖,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3]

(三)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工具,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讲授课程内容,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基础课,该门课程内容中涵盖了众多的概念和公式,这些概念和公式枯燥乏味,往往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很有可能使学生感到学习非常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谨记工程测量课程应当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将课程的讲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概念,进一步提高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效果的达成。

(四)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当前,工程测量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已在网上,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室、教室接通互联网,使其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网上进行相关学习资料的下载。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教师之间亦可进行相关课程成果的共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和教师的需要。网络教学环境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拓展教学范围,因此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学校可以配备专人对网站进行维护,实时更新课程素材,为网站的进一步发挥作用奠定基础。还要征求学生对网站的意见,不断的创新网站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

(五)规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建设工程测量课程的同时,笔者认为教师还应当根据测量的特点,来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条件。总之,只有在深入了解该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场地,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满足实践的需求。

(六)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实施者,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在建设工程测量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课程建设的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高水平的测绘学科带头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可以通过课程进修、新知识培训等形式来不断提高工程测量学课程组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除此之外,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来实现教师水平的提升。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搭建教师沟通平台,使教师能够在该平台上实现课件课程以及新知识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帮助教师解决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态。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工程测量课程应实用为导向,注重其实际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工程测量课程的共建与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我们也应当充分意识到罗马非一日建成,工程测量课程的搭建也非一日之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步走向成功。

作者:鱼彩彦 林凯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振,王郑睿.信息技术条件下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0(6).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2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课程体系;课程纲要;实践与思考

随着我国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社区教育的内涵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已成为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提升社区教育品质的重要措施。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建设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促进社区发展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和发展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自主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初期,社区教育培训多是根据居民的需要自发组织的,往往是围绕某一主题,聘请相关教师,组织教育讲座,教育课程零散,没有系统的教育课程。第二阶段:规划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社区教育的相关部门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把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纳入工作计划,组建队伍,投入经费,开展课程分类,制定课程纲要,编写课程教材,把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作为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工作。第三阶段:品质提升阶段。随着课程开发建设使用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和社区发展的变化,这一阶段也是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完善提升发展的阶段,更加注重社区教育品质。针对社区教育“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更加系统全面,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注重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课程建设也得到发展,课程建设更关注数字化学习,注重微课的开发,适应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需要。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国内课程体系建设情况

社区教育是一种具有地域特征,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一体化社会教育。由于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种族、地域等存在差异,因此社区教育课程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所以,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分类众说纷纭。多年来,国内的社区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社区教育专家黄云龙提出了4类26门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陈乃林会长提出了8大类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上海市徐汇区提出了7大类25小类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3大类12子类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形成了12大类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等。

2.关于8大类课程体系建设

社区教育课程是一种面向全体居民,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课程,课程涉及休闲娱乐、养生保健、文明礼仪、职业技能等方方面面。在借鉴社区教育发达地区课程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挖掘本地教育资源优势,按照社区教育课程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深入开展学习需求调查,提出建立以内容为基础的8大类课程体系:道德思想类、文化科学类、民主法制类、生态环保类、养生保健类、休闲娱乐类、家政服务类、职业教育类。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年龄阶段和人群特点,在8大类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又把社区教育课程分为:早期教育(怀孕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儿童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成年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妇女教育、新市民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教育等系列课程。当前,社区教育的两大重点是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所以,加强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成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实践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其组织实施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完成,要成立“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工作管理,制订经费计划,落实保障措施,保证课程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1.聘请专家培训指导聘请专家培训指导,开展课程建设研讨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社区教育课程的多样性与特殊性,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普适性、系统性和地域性。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社区教育专家陈乃林会长进行课程建设培训指导;聘请省、市社区教育专家组织社区教师、社区教育专干开展课程建设专题研讨,围绕区域特点,挖掘教育、文化、人力和物质等资源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上的优势,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出发,确立了“人文关怀,多元开放,地方特色”的课程建设理念。

2.开展学习需求调查开展学习需求调查,构建课程体系框架

为充分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我们在92个社区开展了社区教育学习需求情况的调查,向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发放了“社区教育学习需求调查表”5000余份,从居民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学习需求、喜欢形式以及社区资源和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以及社区资源和社区治理需要。最后进行汇总、归纳、分类,构建了8大类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3.编制课程指导纲要编制课程指导纲要,编写课程教材

按照确定的8大类课程体系,我们组建了课程指导纲要编写团队,组织教师按照课程体系要求来选定课程指导纲要具体的课程内容,编制课程指导纲要目录,建立了《惠民阳光暖民心》《国学教育》《青少年以案说法》《保护水资源,节约每滴水》等105门课程纲要目录,同时明确了课程纲要编写的意义、内涵和具体要求,确定了课程说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课程纲要组成要素,组织编写了《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指导纲要》,并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按照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我们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学院—街道社区教育分院—社区学校”三方人员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队伍,成立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编写小组。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召开例会,聘请省、市社区教育专家进行专题培训指导,学习课程教材编写理论、交流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经验,探讨研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走出去,到上海、杭州、宁波等社区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课程开发建设的经验。现已编写了《和谐人际关系》《中国饮食文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四季养生》等社区教育课程128门。

4.开展课程检验评价开展课程检验评价,修改完善课程

开发出来的课程要在社区教育过程中进行课程检验,检验课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组织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丰富、课程形式是否灵活,保证课程教育的实用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课程检验评价中,编写团队要根据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评价标准,通过发放学习调查反馈问卷、学员随访、组织听课等形式,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实用性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对课程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课程开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5.开展课程建设评优评先,优化课程资源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水平,我们组织开展社区教育优质课程评选,并参加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选。《社区礼仪》《独生子女教育》《家庭生活小窍门》等47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特色课程,《饮食营养》《养出好性格》《老年人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等22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特色课程。我们还组织召开了“社区教育优秀特色课程经验交流会”,交流课程开发建设方法和经验,表彰优秀特色课程,展示课程建设成果,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推动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1.构建的课程体系要全面系统

社区教育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广泛性和多元化,因此,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只有满足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体现社区教育的全方位服务。

2.课程开发建设要以人和社区的发展为基础,持续满足人的学习需求和社区治理的需要

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居民的学习需求和社区的发展需要为依据,以社区背景分析为前提,以社区条件分析为基础,以社区发展和人的学习需求为立足点,建立起“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建设模式,也就是建立起一个从需求调研、目标确定、内容选择、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到课程完善的课程开发建设过程。课程开发建设要随着学习需求和社区治理的变化持续发展。

3.课程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具有导向作用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的第一要素,也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建设中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检测,不能抽象、笼统、含糊。

4.专业化的课程开发建设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重点要建立好两支队伍:一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是社区教育管理者、专兼职教师,他们是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重要力量;二是专家队伍,包括社会各界人士,主要是行业专家、社会贤达、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他们是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的主要力量。

5.在社区教育课程中要强化数字化在社区教育课程中要强化数字化、网络化课程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网络化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课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非常符合社区教育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学习者多元化、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特别是微课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陈乃林.社区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叶忠海,朱涛.社区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3

文章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对金融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就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学;精品课程;质量工程;实践教学

《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奠定学生金融专业性思维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现代信用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理论和政策等一系列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另外,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掌握分析金融现象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有关要求,即要求学生熟悉国家有关金融与投资的政策法规,能解释金融活动和分析金融现象,具备处理金融实务工作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的重要性,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从实验设施建设到实践基地建设,都必须立足于培养我国金融发展急需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现代大学生。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涌现出新的金融前沿问题,结合目前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很有必要对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尤其必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一)建立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机制

科学研究对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一般说来,教学中使用的哪怕是最新的教材,也落后于日新月异的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科学研究,能站在金融专业知识前沿领域,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引入教学过程,向学生传授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推行研究性教学。而且,通过吸收部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得到基本科研技能训练,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参加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奠定基础。为此,我们确立了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近几年来,课程团队组织了多次教研究会议并形成共识:根据金融学教学需要及老师科研特长,调整了部分老师的研究方向,并建立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机制。课程组教师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同时也将科研过程中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方法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对金融问题的分析思考,组织专题讨论,丰富教学内容。另外,通过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学生了解金融理论前沿发展情况。

(二)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内容

1、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教学辅助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主要向学生系统传授《金融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注意及时吸收学科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并将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动态及时补充到理论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主要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不断适应经济和金融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开展综合模拟实验教学

配合金融学的理论教学,在实训中心主要运用“”教学软件系统和SimBank银行模拟教学平台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学会阅读分析证券资讯,熟悉证券交易基本流程,掌握金融投资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训练投资分析能力和研究报告撰写能力,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银行实务的主要操作过程。

3、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案例讨论、课程实训、行业见习、学年论文、第二课堂(金融学知识竞赛、“挑战杯”、金融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申报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和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方式)等途径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以当地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作为实践基地,将金融理论教学与金融业务见习实训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掌握了金融理论,又能在理论指导下参与金融实践,并掌握一定的金融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在金融行业就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以上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4个环节的教学安排,及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利用,使《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了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和实践探索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此外,教师在辅导课、作业、考试、阅卷、课外教学指导等教学环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的做法,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

调整课程内容和课时。金融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使学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一方面我们本着使用金融学领域内最优秀教材的思想,采用了黄达主编的《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作为教材,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拘泥于该教材,根据该校实际和专业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增删和调整,及时反映金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金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用性、新颖性贯穿于《金融学》的课程教学始终。此外,对课外实习内容作了调整,增加学生参加金融实践教学或观摩的时间。将银行、保险和证券及投资业务的实践教学见习内容放在当地的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公司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是金融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有些章节的教学采用了准实践性教学方式。首先对涉及到股票、证券交易等实践性较强问题,采用现场模拟实践教学,通过在实训中心运用相关教学软件或实训平台完成。其次选择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将学生带出去,让学生亲身体验金融操作过程。这些教学实践性活动很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生从事本职业的技能。最后学生的课程小论文和学年论文和研究报告的选题,大多与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相关,效果较好。改进考核方法,增加实训考核内容。作为地方院校,该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编写了实训教学大纲,修订金融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尤其是改革考核方式,强化了实践考核内容,加大实践操作考核分值比重,削弱理论考核分值比重。课内实验考核,注重过程考核,主要以学生平时实验作业的完成效果为考核标准。课外实践考核主要以实践小组提交的实践报告为主进行考评。一般而言,采用平时成绩占10%、实践操作成绩占30%、期末理论考试占60%的分值比重。另外,注重各班小组的团队分值,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建立了课程质量控制与评估体系。课程教学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搞好金融学课程教学,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教师备课、课堂讲课、课后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答疑、学生课外阅读、现场与模拟教学、课程实习、考试、阅卷等诸环节进行了统一规范,保证了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成效

在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我们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金融学教学团队建设、金融学科建设、教改立项、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教育、青年教师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有机结合、通盘考虑、统筹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推进,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1]。

1、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从金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资格考核入手,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制定了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借助怀化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了当地金融学会、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单位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加强对学生金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当地建立了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校外金融实践基地,把相关见习内容放在基地进行。另外,还通过“实验竞赛-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多途径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教学队伍结构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中,产生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师资队伍,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除了重视金融学课程建设、科研以及金融学教学团队自身建设意外,我们还尤其重视对学生在金融实践和科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指导学生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和各种挑战杯竞赛,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等。尤其是通过将学生评优、评奖与参加这些项目和竞赛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这些项目和竞赛的开展,学生实践创新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完善之处

1、课程内容难以与时俱进,有待进一步改进。

近年来,由于金融创新发展较快,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现象和金融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教学中,我们深感教学内容更新、案例开发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构建科学性强和内容新颖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专题教学模式弥补这一不足。另外,必须搞好金融实验教材建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结构有待优化,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完善。

随着金融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结合学生实际,需要深入探索《金融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教改研究成果。目前,课程内容体系中宏观金融分析的比重仍然偏高,微观金融的理论与实务仍显不足,事实上,微观金融在学生以后的工作中应用更多。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实务性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3、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教师严重短缺,教师的教学任务超重,每个教师担负了3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教学。所以金融学课程教学团队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需要加大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另外,教师参与地方金融经济服务的力度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大和提高。

4、精品课程网络条件不完善,缺乏及时更新。

在建设中,课程团队教师制作了丰富的精品课程资源,由于学校没有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服务和维护,课程教师缺乏技术手段,因而网络课程的制作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师也无法自己在线随时调整、更新,在线开展讨论、答疑、作业、考核等教学与管理活动也难以进行,一定程度影响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修改与丰富。因而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建议学校进一步重视与支持,学校应当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本校的精品课程进行维护,才能发挥精品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林源 郭艳 单位:怀化学院

参考文献: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4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的基地课程体系,切实指导和服务各地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好地发挥基地课程活动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在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基地;课程建设;实践

在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的基地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基地课程活动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在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正确把握基地课程建设目标

基地要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指导,努力打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特色鲜明的实践基地课程,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学会生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地课程性质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是以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有效整合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并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为途径,有计划地组织体验性的教育活动。

(二)课程功能定位

教育性功能:充分发挥基地内外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为习惯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功能: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获得实践经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功能:强调学生要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用性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性功能: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基地课程形态

实践基地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强调丰富学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会思考的手”。具体而言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形态:

1.经验性课程。基地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与参与。课程组织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发展的价值。

2.实践性课程。基地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实践,是基地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形式上的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具有明显的“任务取向”的活动,注重学生通过实践的实际体验,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综合性课程。基地课程设计上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的空间上向自然、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延伸,使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密切联系,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的综合。在课程设计的层面,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课程价值来追求。

二、合理建构基地课程体系

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基地要积极规划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类型、主要内容和具体项目,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基地课程体系。

(一)基地课程基本体系模式

实践基地课程可以确定为领域、模块、项目三个结构层次。领域内容尽量照顾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由主题教育、生存体验、科学探究、素质拓展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领域包含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设置相关活动项目。为了避免基地课程与学校课程的简单重复,突出实践教育特点,打造基地课程特色,一定要充分彰显地方特色课程和活动,因为这是最有生命力也最能体现基地特色的。

(二)基地课程设置原则

优先建设体验式实践德育课程。确立“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课程的作用,在生活中育德、在实践中育德、在社会中育德,建构“贴近学生、面向生活、注重实践、开放多元”的实践德育课程新体系。重点建设实践能力课程。确立“能力生根”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建构交往合作、手脑并用、参与体验、教育新体系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融入多学科多领域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建设特色乡土课程。确立“乡土教育”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基地所在地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特色和优势,选取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资源,把社会问题探究、自然问题探究、现代科技问题探究和“乡情”教育结合起来。

三、规范实践课程管理

(一)坚持课程实施三原则

实施梯度层递课程。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不同、个性需求的不同等因素,考虑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做到统筹兼顾、各有侧重、梯度提升。注重动静内外课程结合。基地实践,不能是让学生换了个上课的教室的学习活动。我们应该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设计动静结合与内外结合的课程,甚至是基地内和基地外的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课程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核心素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要用大课程观实现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因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要有文化。我们可以挖掘显性课程中的德育内涵,整合好隐性课程的教育因素,注重基地内部的文化塑造,形成优秀的行为文化、生活文化、墙栏文化等充满正能量的基地文化。

(二)正确处理几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基地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基地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相互补充、彼此促进的关系,学生在学校课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基地课程中得到运用,在基地课程中获得的知识、产生的问题也可在学校课程中得到拓展。二是正确处理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与陪伴者,在学生实践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恰当牵手。三是正确处理内容设定与过程生成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生成变化,从而将课程内容引向新的发展层次,实现基地课程的不断优化完善。四是正确处理常态活动与机动安排的关系。要结合国家课程计划有关规定要求,组织实施好学生实践活动。

四、建立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的功能,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使基地课程朝着健康、科学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基地课程的检查和评估。基地也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及时总结反思、调整改进,不断提高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基地要加强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将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计入业务档案,并作为工作绩效、职称评定、各级评先的重要依据。要高度重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评价,认真听取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作者:王红梅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课程建设;实践

模具专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科目,尤其是在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由此为职业院校培养模具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职业院校在模具专业建设方面,不仅要注重对专业人才“量”的发展,更要重视对“质”的追求。所以在模具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要从社会需求性,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企业用工为标准,探索科学合理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建设思路

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模具专业课程建设思路主要应该坚持与现代制造业对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只有工学结合,才能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才能够有效提升模具专业教学水平。所以模具专业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从课程体系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实践操作环境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为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模具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措施

(一)合理确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确定是模具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切都需要从职业岗位需求入手。通过对模具行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动态调研分析,为课程体系的确定提供有利的依据。根据对多家企业的实地调研,合理分析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以及素质培养的需求。再结合行业发展对模具专业人才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行业专家、企业、院校领导、学科负责人的共同商定下,合理确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确定过程中,要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岗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完善的职业规划等方面综合考量,以岗位任务为需求,直接转化为教学目标,从而构建完整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

(二)规划教学内容

在确定课程体系后,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因为模具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都是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比如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模具制造加工、模具绘图员、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等等,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更加注重实操性,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还是实训课程都应该从岗位需求出发,确保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胜任岗位需求。在实际课程教学时,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注重与案例的结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该配以相应的模型,这样学生才会将零件名称、专业术语等陌生的词语与实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而根据模具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始终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课程的讲解始终以岗位需求为主线,注重实际岗位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了更加形象的讲解理论知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实际演练理论知识中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三维数字化产品模型的展示,更利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情境创设以及任务教学法中合理选择,可在实训中心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边练,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的重中之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根据模具专业的特点,“双师型”的教学人才更加可贵,既能够熟练了解专业教学知识,同时又对企业岗位需求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增强师资力量,还可以利用校企联合的优势,一方面将校内教师派遣到企业中实践,了解最新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中的优秀技术骨干定期到校进行实践知识的讲授。双方互相促进交流,增长经验,为模具专业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注重实训建设

模具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基地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基地可分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中心部分可根据学校实际条件,主要以模型室、模具拆装室,冲压模、塑料模加工实训室等,通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快速成型机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重要基础,所以学校应该加强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寻找实力较强的实习基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实训建设是模具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走入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所以应该更加重视实训课程建设。

三、结语

模具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重要科目,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模具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必须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为目标,合理确定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训基地建设,由此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金鑫.职业院校模块化的模具拆装教学培训系统的构建[J].中国培训,2017-07-13.

[2]李庆.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12.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6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三、小学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安排体现全程性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同时开始学科教学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是组织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同时组织教育见习,主要是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观察,深入地了解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等;第三学年安排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教案、并且能够站上讲台讲课,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组织班队活动,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并初步学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第四学年就业(顶岗)实习和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内容上体现综合性

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以及学科教学,还有各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来进行培养。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就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其次,结合教育科学类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等良好职业意识;第三,通过课程和课外相结合,组织教育见(实)习以及志愿支教活动,帮助学生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感受体验中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专业技能训练。教师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按照《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书写规范汉字,教育工作文本写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结合我校实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训练。

(1)教学基本功。内容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儿童歌舞、琴法、简笔画等。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普通话、书法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通过早读、晚自习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学期安排基本功验收以及各项基本功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训练。

(2)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或设计板书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课的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等,主要通过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进行训练。

(3)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就业)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部分。第一阶段是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见习活动,让师范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常规活动的构成,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心理特点和活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对未来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时间。第二阶段是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在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之后,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和班主任工作课程到中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大约安排五周左右。平时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三阶段是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等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学会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学习做好个别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大约13周时间。

3.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进行个别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第三,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

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等。4.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结合学生实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问题调研。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列出调研提纲,在调研中能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相关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教育论文写作。能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做好教育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主要安排在毕业学年。

(三)在教育实践的实施上安排体现开放性

1.结合教师技能课程,规范校内的常规训练。技能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依托校内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统一规范和安排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门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和学生自主练习。一是修订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如开设了《口语训练》《书法》《美术》《儿童舞蹈》《琴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类课程,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统一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课余训练。课内学习时间和效果毕竟受到限制,因此,我们统一安排学生的早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在练习时间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等去练习技能。主要安排有:早读、每日一画(简笔画)、每日一写、每周一歌(舞)等,每学期末按年级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成果验收。三是抓好学生的自主练习。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特长项目加以练习。确保每个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特长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接受培养和检验。首先,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专业认知,请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动态,同时,初步接触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其次,让学生走进小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全方位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安排,协助小学教师评改作业、组织班队活动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接受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在教育实践的评价上体现形成性

1.建立训练规范,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规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既有监督又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规范:小学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方案、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检测办法等;其次,按照标准,自我检测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2.训练成绩与各项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挂钩。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进行训练成绩评定,单项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学生通过规定的各项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7

关键词:空调工程;校企合作课程;探索与实践

《空调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1]。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空调的基础理论,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2]。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任课教师缺乏工程实践锻炼,往往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相对薄弱[3]。空调工程是把源(建筑冷热源)经网(流体输配管网)送到户(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的工程,要把各种设备(冷热源设备、动力设备、空调设备)通过管线连接形成空调系统。希望通过把《空调工程》课程设置为校企合作课程,发挥校内专任教师的理论优势和校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课程建设思路

《空调工程》课程建设的思路是坚持成果导向理念,以成果为导向,学生为中心,通过持续改进,着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空调工程》课程建设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达成为目标,以《空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为依托,参考“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执业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增加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工程现场,深化校企合作,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课堂,由校企双方共同设计课程目标、共同讲授课程内容、共同评价课程效果,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力争把《空调工程》打造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一定挑战度的应用型金课。

2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

《空调工程》课程授课以实际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开展,使课程项目化,做到教学过程与设计过程对接,把整个课程内容分成3个常见的工程项目,即一次回风系统、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多联机系统,采用项目式教学。重新构建《空调工程》课程知识结构,每个工程项目的内容以模块的形式进行讲解,使内容模块化,做到课程内容与设计内容对接,每个工程项目按照空调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先后顺序分成六大模块,即空调方案比选、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设备选型计算、空调风系统设计计算、空调水系统设计计算、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计算。

3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空调工程》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聘任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基础理论讲授、课程进度控制、学生考勤以及平时成绩评定等内容,外聘企业教师主要负责联系空调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空调工程设计案例优选、空调工程设计流程讲解等内容,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提升校内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工程思维[4]。《空调工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自学以学校慕课教育平台《空调工程》课程MOOC为基础,线下教学以空调工程项目六大模块为主要内容、以实际空调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结合QQ群、微信群、学习通等网络平台,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讲解、讨论、质疑、互评、总结、提炼等,采用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空调工程》采用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一是课程讲授与课程设计相结合,课程讲授前先把课程设计图纸发给学生,学生边学边做,学做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二是课程讲授与现场实习相结合,课程讲授后再把学生带到空调工程现场,通过外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讲解,认识专业相关设备(包括冷热源设备、动力设备、空调设备等),学生边学边看,学看结合,增强学生对建环专业的感性认识。

4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空调工程》课程的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根据《空调工程》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校内专任教师负责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校外聘任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重点考核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加强过程控制,变总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即考核过程化。授课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通过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空调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5]。《空调工程》课程考核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作业和实验成绩、平时出勤和表现成绩以及期中测试成绩,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成绩,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一半比重。课程总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50%)+终结性评价成绩(50%),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作业和实验成绩(30%)+平时出勤和表现成绩(30%)+期中测试成绩(40%)。终结性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主观性试题(理论知识)占30%+客观性试题(应用能力)占70%。

5课程特色与创新

《空调工程》课程的特色是“校企合作、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校企合作就是要把工程师请到课堂,把学生带到现场,充分发挥校内专任教师的理论优势和校外聘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强化实践就是要把课程讲授与课程设计结合起来,把课程讲授与现场实习结合起来,以实际空调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应用就是要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深度整合,重新构建课程知识结构,把课程内容整合成三个实际的空调工程项目,每个空调工程项目又分成六个模块,突出空调工程的系统性,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空调工程》课程的创新点是“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转变”。一个中心就是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学、互学、讲学、评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两个结合就是结合现场实习、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授课,通过课程讲授与现场实习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各种相关的专业设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课程讲授与课程设计相结合,让学生边学边做,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个转变就是变传统的章节教学为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模块化,变传统的学习知识为培养能力,教学过程项目化,变传统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课程考核过程化。

6结语

《空调工程》课程通过校企合作,重构了课程内容,完善了慕课平台,丰富了课程设计案例,建立了稳定的现场实习场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课程改革,学生不但掌握了空调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了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参考文献:

[1]陶丽,陈俊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58-259.

[2]郭敬红,王亚轩.《通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7,31(4):433-434.

[3]杜芳莉,申慧渊.基于“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空调工程》教学改革探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9,33(6):679-683.

[4]王昕,陈剑波.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空调工程课程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101-103.

实践课程建设范文8

针对我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作业测定等方法和技术。由于少投资或不投资,通过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和作业测定即可较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生产率,所以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我国制造企业应用最广。该课程学生掌握如何,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专业理解和今后工作都有很大影响。针对我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

(一)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课程特色

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安排课程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以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我校工业工程学生今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特点,对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优化提炼,重点讲解学生在制造企业工作中运用比较多的内容,比如方法研究部分的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和作业测定部分的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模特排时法等,而对工作中用的不多的管理事务分析、学习曲线以及较易理解掌握的现场管理方法等内容安排学生课外自学。同时在选取讲解案例时,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针对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今后主要在汽车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工业工程工作,在课程讲授时,除了给学生介绍相关理论外,更多的给学生介绍类似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如:在讲解工艺程序分析时,我们以东风公司发动机厂康明斯凸轮轴生产工艺为对象,给学生介绍如何绘制其工艺程序图。再如,介绍流程程序图绘制方法时,我们以491曲轴生产流程为例介绍其绘制方法,并给学生展示该企业工业工程师绘制的实际的491曲轴生产流程图。同样在讲解课程其他内容,如:操作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时也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突出实战型、应用性。另外在介绍工作研究手法时,还把日本和西方汽车制造企业中最新改善手法介绍给学生,如:道程分析、管理要点调查、附加价值分析、生产系统评价、人机工程评价、负荷评价、损失架构分析等改善手法,都是为了发掘各个环节存在的浪费而进行改善的方法,把这些手法介绍给学生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还提高其实践水平。

(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基础工业工程》中的很多方法和技术在理论上都不难理解,但在实际中如何用,用得好,得到的分析结果准确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开展视频案例教学是一个较好的途径。根据各章节要讲授的内容,我们事先到东风汽车公司各专业厂生产现场拍摄相关视频,然后精选、剪辑视频资料供授课时使用。如在讲解时间研究中的秒表测时,如何划分作业单元、如何确定各单元的测时点、如何评比时,我们以东风公司传动轴厂凸缘叉加工某工序为例,播放其加工视频,然后对照讲解秒表测时各个步骤。在讲授动素分析、操作分析时,也运用此方法,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学效果较好。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为了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利用学校建立的教学网络课堂网站,将教学文件、教学课件、视频资料、作业习题、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内容放在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网上师生交流和作业习题问答模块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基础型、综合性”两个大层面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既突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更强调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如:我们开设的双腔制动阀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汽车双腔制动阀装配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组装汽车双腔制动阀,并且根据生产节拍要求设计一条双腔制动阀装配线,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每四个人为一个团队小组,共同进行方案设计,在设计时学生要采用工作研究中常用技术———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MOD法等进行双腔制动阀装配线的优化设计,如:在确定每个工作站点的标准装配时间时,团队分工,有的学生在模拟装配,有的学生在利用时间研究方法进行测时,还有的则在用方法研究的手法分析其装配方法是否最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还有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交流。最后实验结果的评判标准是:使用的作业人员最少,生产线节拍最低,效率最高。因为这个综合性实验具有较强的实战型,学生兴趣很高,因此每个团队都能主动的投入到实验设计当中,通过实验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课堂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改善意识。

(二)改革传统实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共两周,该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到汽车企业生产现场,把所学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应用。但该实习环节在进行时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提供的实习时间较少,一般只能参观性质(2)受企业产量制约,没产量不生产时,该实习难以进行。因此综上所述,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甚至有时走马观花。针对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对现行的实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即:采用上机虚拟实践+企业现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上机虚拟实践:事先对学生要参观实习企业的相关生产线每个工位进行摄像,然后利用购买的工业工程体验式应用平台(ISE系统),在此平台上学生利用所学工业工程知识对该生产线完整视频资料进行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分析,即进行虚拟实践,并且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和报表,如:在利用ISE平台分析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视频资料基础上,学生可制作该生产线上各工序的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产线各工序的标准工时和产线工时,制定各工序的标准作业方法并得到《工序标准作业组合表》,制定生产线的《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产线标准作业组合表》,得到产线现状的《平衡率山积表》,对产线进行虚拟改善得到改善后的产线《平衡率山积表》和《作业改善报告》等。由于这些分析手法和得到的相关分析报表与企业实际所用基本一致,经过“实际案例,虚拟实践”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到企业现场实习,在企业现场对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再实践、再应用。这当中上机虚拟实践和下厂实习可以相互穿插。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实习时间利用率提高,效果提高,学生不再走马观花,学生对实习满意度也提高。

(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位于“汽车城”十堰,背靠东风汽车公司,周边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这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影响。总的思路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实习,并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实现校企双赢。通过在企业做这些实际课题,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三、结束语

《基础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只有不懈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该门课程质量,朝着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精品课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李峰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超勇,冯佩兰,李峰.汽车制造工业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