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单位评语范例6篇

实践单位评语

实践单位评语范文1

实践报告单位评语1

在xxx共青团委组织的基层实践活动中,xxx同学在思想上与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参与了区一级领导的学习并随他们一道去商贸园区视察,她协助起草了街办事处的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她与执法部门、职能部门一道对辖区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进行过监督检查与技术指导。对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这些经历无疑是极其宝贵的。尽管此次活动与该生所学专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她却从中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我们有理由相信,她在这次活动中获得的教益将如同她总结中所说的那样,会对她的成长与进步产生长久的影响。

实践报告单位评语2

该生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努力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好学,虚心请教,不怕苦不怕累,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得到我单位领导以及同事的一致好评.该生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塌实,诚实本分.望今后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实践单位评语范文2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及实施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现代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旅游专业技能,具备旅行社及酒店管理工作能力,适应旅游企业和酒店管理、经营和服务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本专业能掌握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应用文写作等工具性基本知识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等经营管理知识和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教学,能培养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和导游讲解、带队领队、接待服务等工作能力、旅游酒店相关工作中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评价分为毕业论文评价、毕业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项目化考核评价三个部分。项目评价分文档评价和现场评价两个阶段进行。

(一)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结合本专业所学的各课程理论知识,结合毕业实践单位或具体岗位在旅游管理领域选定某一题目,写一份毕业论文。字数3000~4000字。根据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和评分。

(二)岗位考核评价体系

毕业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在具体实践岗位上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主要由实践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的部门领导或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核实和审核,校外指导教师的考核结果寄到校内指导教师手里或实践单位密封盖章后由学生带回学校。

(三)项目考核评价体系

本考核以个人为单位,每个人从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中,任选一项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方案撰写阶段,每个人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在对旅游企业或旅游市场进行调查或实际工作、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与幻灯片制作,每人的成果经评阅教师评阅计为单项得分。第二:现场考核阶段:以每个人为单位汇报和展示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现场评委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出相应的现场得分,单项得分加上现场考核得分,即构成了本项目化考核的分数。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文档考核评价

(1)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 策划方案;应用技能: 文字录入、排版、应用文写作、策划能力;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对某一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及对某一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管理策划方案字数1500~2500字。管理策划方案包括管理策划书、项目策划书、战略策划书、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策划书、某一旅游企业或产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2)旅游企业或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调查分析报告;应用技能:文字录入、排版、应用文写作、估价能力;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对某一旅游酒店管理企业及对某一旅游产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字数1500~2500字。

2.现场考核评价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PPT讲解;应用技能: 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个人基本素养及专业技能的整体表现;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时间为20分钟,每位学生利用幻灯片汇报和展示管理策划方案或项目调查分析报告。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一)毕业论文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要素及评价要素的内涵、分值如下:

1.平时表现:严格遵守指导老师的写作要求,工作努力,态度积极主动,4分;

2.选题:选题符合本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能较好地联系社会经济实际和毕业实践单位具体情况,4分;

3.文献综述:掌握本领域相关文献资料,并有自己的见解。能正确引用相关文献,2分;

4.论文内容:第一,思路清晰,概念清楚,文笔流畅,撰写规范,字数达到要求,6分;第二,善于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全面、正确且有一定深度,6分;第三,论文有创见,且有一定的理论和推广应用价值,4分;

5.论文格式:格式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2分;

总计得:30分。

(二)毕业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标准

指标项目及分值、评定等级标准、评定成绩得分如下:

1.工作作风 5分: 服从领导,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责任心强。(5分)服从领导,工作认真踏实,责任心较强。(4分)尚能服从领导,工作表现一般,有一定的责任心。(3分)不服从领导,工作马虎,责任心差。(2分)

2.岗位业绩 10分 :在具体实践岗位上迅速适应,有很好的业绩,能够发现岗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在具体实践岗位较快适应,有较好的业绩,能够发现岗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8分)在具体实践岗位适应,有一定的业绩。(6分)不能很好适应岗位、没有工作业绩。(4分)

3.岗位能力 10分 :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独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全面掌握各项技能。(10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一般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很好掌握各项技能。(8分)尚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基本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掌握一定的技能。(6分)操作能力较差,基本不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4分)

4.组织纪律 5分:能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按时上下班,出勤率在90%以上。(5分)能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按时上下班,出勤率在75%以上。(4分)一般能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有时迟到早退,出勤率在75%以下。(3分)组织纪律性差,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出勤率在75%以下。(2分)

综合得分30分。

(三)项目化考核评价标准

1.文档考核评价标准

(1)“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选题、问题把握、知识运用、撰写内容、规范要求,合计(20分)。

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符合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符合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范围。(4分)问题把握:能把握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方案具有建设性、实用性。分析过程正确、合理。(4分)知识运用:社会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和整理等技能的应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4分)撰写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说明详略得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6分)规范要求:封面、字体、字号、段落、图表等符合规范要求。(2分)

(2)“旅游企业、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调查分析内容、知识运用、撰写内容、调查分析材料、规范要求,五项内容各占4分,合计(20分)。

调查分析内容:调查项目内容具有现实意义,调查过程全面、方法得当,分析过程科学有理、正确;

知识运用:社会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和整理等技能的应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

撰写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说明详略得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

调查分析材料:材料真实可靠、全面,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施性。

规范要求:方案过程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层次性,封面、字体、字号、段落符合规范要求。

2.现场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管理策划方案或项目调查分析报告的展示汇报和个人表现,合计(20分)

知识运用:对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的熟练运用。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内容的充实。各占2分共4分;

PPT制作:格式:文字、图片风格统一,格式规范,版式合理。视觉效果:色彩效果、图文比例、动画美观、合理,符合汇报主题。内容:内容精练、主题突出、层次鲜明、符合汇报时间要求。设计思路:符合陈述思维,导航、超链接清晰合理,过渡恰当。各占1分共4分;

表述:语音:普通话规范,口齿清晰,语音纯正。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语言:语言流畅、准确,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影响力:表达自然,情感得当,富有感染力,具有气氛调动能力。各占1分共4分;

礼仪:形体语言:坐、立、行的姿势优雅得体。服饰:大方、得体、统一。举止:从容、端庄、适度。态度:精神饱满、态度亲切。礼貌:主动、规范、得体、尊重评委。各占1分共5分;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沉着冷静,抓住重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准确无误。共3分 。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一)考核工作流程

1.毕业训练动员(第五学期,最后一周); 公布毕业训练考核评价体系(第五学期,最后一周)

2.分散训练的方式,确定毕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一周);集中训练的方式,确定毕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四周);校外指导教师评定岗位考核成绩,校内指导教师审核(第六学期,第十周)

3.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第六学期,第一周);第一次毕业论文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四周);第二次毕业论文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十周);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论文,评定成绩(第六学期,第十一周)。

4.选择项目化考核内容(第六学期,第一周);项目实施及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四周);完成所选项目规定内容(第六学期,第十周);指导教师进行文档考核,答辩小组进行现场考核,评定成绩(第六学期,第十一周)

(二)考核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实践单位评语范文3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供过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缺乏接受实习生的动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冲突等原因,高等学校毕业实习日益困难。在此形势下,课程实践特色不明显,实践教学环节较少的一些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更多的困境,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现状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写作、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主要进行与文字材料撰写相关的工作,如单位文字材料书写、办公室文件撰写、公司宣传材料书写等等。

    和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吉首大学文学院作为老牌院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的形式,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院里制定统一的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计划,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于大四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自主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撰写的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附件材料(即实习期间的成果)等。从院内近三年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情况看,与汉语言师范专业的集中毕业实习相比较,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每届毕业生人数都是50人以上,人数较多,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联系到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因考研和考公务员而不愿进行毕业实习。第二,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实习要求、毕业实习目的认识不清,个人毕业实习计划和安排混乱。第三,从提交的毕业实习材料看,部分学生并没有按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日志填写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目的。第四,因全部采用分散实习的形式,管理难度大,难以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现在还没有可行的分散实习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毕业实习效果难以评估。因此,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实习难度大,毕业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要性认识不清。院内管理难以到位,对分散实习的调控和评估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的形成原因

    首先,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的动力不足,导致实习难度加大。毕业生数量增加和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使大学生实习机会减少,实习难日益突出。用人单位人员调度充足,没必要也无心接纳实习生。实习单位担心接纳实习生会扰乱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计划,占用单位资源,造成单位信息外流等等,也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实习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盈利个体的公司、企业、单位等都追求利润,觉得接纳实习生对他们而言毫无利润,因此,也拒绝接受实习生。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实习难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之下,汉语言文学“万金油”专业与理工科、职业指向明了的专业学生相比,落实实习单位更加困难。

    其次,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当地经济欠发达,实践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再则因为学科特点所限,学校对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实习投入不够,重视不够。与实践性课程较多,实践操作环节较强的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化工、临床医学等理工科专业相比较,像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课程实践特性不明显,专业实践效果不明显,实践环节缺乏可操作性,专业实践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该类专业的基础实验室配套、实习基地建立、专业实习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实践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再则,从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自身主观原因看,该专业学生对毕业实习认识不够,毕业实习目的不明确,平时缺乏实践操作动手操作的锻炼等,这些原因也直接导致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不理想。该专业学生认为,与理工科相比,他们实验课程少,实践环节少,文字工作实践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毕业实习可有可无。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不理想。因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认为处于游离状态,实习日志、实习材料随意杜撰,实习效果的评价难以尽如人意。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要准备毕业论文,为毕业找工作做打算,毕业实习态度要么不认真,要么挑剔,对毕业实习敷衍了事。

    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改革对策

    1.提高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重视。在院系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把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纳入其中,为该专业实习积极创造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革中,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日常办公软件应用、资料查找分类、公文书写、活动组织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培养知识过硬、能力可靠的人才。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开展调研,不断探索和改革该专业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找工作的关系,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为避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冲突,吉首大学文学院将从2009级开始在大三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整合资源组建近便专业实习基地,灵活调整实习形式。将学校资源、院系资源与当地资源进行整合,为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组建近便实习基地,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如吉首大学文学院已经在当地团结报社、电视台、校报、校电视台为新闻专业建立了专门的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很多学生毕业实习问题,又为平时的课程见习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亦可在当地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建立近便实习基地,以便接纳部分毕业生实习,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近便实习基地的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习形式,方便院系管理和及时调控实习进程,监控实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地方联系,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争取与政府、单位就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使得单位、学校、学生三方互利互惠。

    3.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过硬的文字功底,是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毕业实习圆满完成的基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应该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字功夫,为他们的毕业实习提前打好基础,为就业增加砝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学生本科学习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换(由学生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铺垫。通过实习,可以检验我们学习的效果,提前进行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为就业做预演。在实际生活当中,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学院应提早将毕业实习种种必要性告知学生,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

实践单位评语范文4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人才培养;重要性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际理论标准,商务英语隶属于专用英语的范畴,属于特定领域英语内容和日常英语的结合体,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且在商务沟通领域应用效果明显,对于商务谈判的展开、商务合作的进行等具备明显正面推动作用[1]。综合我国学术界的观点来看,商务英语属于应用型语言的范畴,其将语言学作为根本指导理论,通过社会中不同种类学科内容的交叉,在突出英语本身的社会功能基础上进行的学科分支[2]。此种观点下,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的英语教学分支,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在该目标的教学理念下,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商务英语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而且需要利用具体商务实践情境的创设,将商务英语落实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尽快熟悉具体的教学环境,进而提升其总体语言交流水平。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专业机构,结合学校当前商务英语的开展状况来看,商务英语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与企业需求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具体区别体现在。第一,学校重视学生单一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无法有效实现;第二,学校将学科知识的综合发展置于学生毕业之后的社会实践中,企业则希望学生毕业之后即能尽快入岗,由此造成人才的供需矛盾;第三,学校教学重视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企业这种事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第四,学校按照不同专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则需要人才能够适应不同工种的需要。通过以上多重矛盾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需要能够尽快入岗,工作效率有保证,可以直接处理实际沟通问题并具备电子商务洽谈能力以及国际商务处理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教育的展开为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学生最终的就业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利用严格的商务操作教学培养电子商务意识,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原则

3.1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在尊重学生就业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教学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最终的就业需求和认知规律,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丰富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由单项到多项,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

3.2满足职业化需求

满足学生职业化发展需求的主要方式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相关技能的重要性排列,并按照不同技能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从商务英语教学角度来说,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按照外贸员、跟单员、商务助理等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学生所需技能的综合和课程的优化设置。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安排中,则需要注重校内模拟和校外实训、企业实习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明确理论教学内容的意义,进而保证其职业化需求的满足。

3.3课内与课外教学相互结合

在进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具体的教学需求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需要重视课堂的教学作用,合理编排课程体系,有效布局教学环节,利用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充分把握学生身心特征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总体水平的优化和提高。比如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利用模拟展销会、英语演讲比赛或者单证操作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把握时间学习的意义,实现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综合提升。

4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4.1教学目标不明确

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同时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素质要求,丰富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更多乐趣,但是长期的一线教学使得教师并没有过多时间进行商务英语应用行业的研究,因此可能出现教师对具体的行业人才需求把握不到位、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环境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比如2016年出现的英国脱欧事件、国内的禁韩令、美国总统大选事件等,都作为影响国际商务发展的因素出现,使得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多样化。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需求形势,加之教师对行业需求研究不足,因此很可能导致教学本身缺乏针对性,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培养的情况。

4.2教学条件不完善

教学条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校内实训设备不健全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的情况。在校内实训建设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建有专门的语言实训室,但是针对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实训课程并未得到优化设置,很多实训室也形同虚设,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学校虽然希望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不断强化整体的实训建设水平,但是企业在这方面的顾虑颇多。一方面,政策并未进行企业相关义务的规定,具体的实训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标准;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考虑即使与学校开展合作,仍需要面临高素质人才流失的现实,且大量企业资源的投入对企业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很多企业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不看好,也并未多少精力[3]。有些企业即使与学校之间签订了就业合同,也并未针对实践教学进行过多研究。

4.3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既需要利用日常的英语教学,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又需要针对特定的商务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比如解读当前的贸易发展形式,明确与我国合作最多的贸易体及其商务交易规范;进行金融知识的讲解,尤其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交易规律等进行说明;传递法律知识,树立法律观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国际商务工作中的规范性。以上种种教学内容,对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且由于当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大多为年轻的本科教师或者其他非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虽然具备良好的语言教学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日常应用应用水平的提高,但是涉及实际的商务交易能力教学部分,尤其是与学生实践工作相关的法律教学、国际商务贸易规范等内容的教学,教师经验依然不足,需要进一步培训提高。

4.4课程体系不健全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越来越凸显。一般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大多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以知识本位为主要特征,以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为主要方向,商务知识的教学知识整体教学过程展开的辅助内容,比如经贸英语的日常应用形式、外贸函电的写作格式等都作为辅助内容出现,而具体的经贸英语结构、经贸英语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外贸函电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情况、外贸函电在实际工作中的写作方式等内容的教授较少[4],由此造成理论和实践教学配比不平衡的情况。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由于商务英语知识不扎实、商务谈判经验不足,对国际商务工作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因此造成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综合竞争力下降的情况。

4.5课程评价不足

高职院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针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整体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也尚未完全形成。在当前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评价中,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依然依靠课后作业、实习报告、专业知识笔试等方式实现,而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考察不足,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课堂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等都无法实现,由此可能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进行学习的情况出现,对于整体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不利。

5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策略

5.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综合当前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可以发现,商务英语的职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商务助理、商务流程管理员等不同的职位。按照具体的职位群划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工作范围又可以分为单证员、涉外会计、涉外导游、电子商务师等不同工种[5]。面临此种职业岗位群划分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在分析具体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以英语应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确定以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个人就业能力、促进学生长期发展动力形成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英语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实现学生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能力的提升,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专业语言知识能力和商务工作素质的人才。

5.2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在校内实训场景模拟的过程中,利用实景模拟的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商务工作流程中,比如让学生模拟国际进出口流程,帮助其了解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流程化操作;或者可以模拟国际展销会的开展模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展销会进行展品介绍进而达成交易,帮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对国际商务各个环节的印象,并针对不同环节中自身表现的差距进行针对化的总结和学习,实现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校外基地的建设中,则可以通过参与具体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了解报关的具体过程、商品检验需要注意的环节、银行结汇的方式、货物运输的具体操作等,同时可以按照需要填写相关的单据,保证对国际贸易整体操作流程的熟悉和新型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工作习惯,针对不同国家的贸易开展方式,进行有效差别分析并实现实际场景的综合化应对,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5.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需要进行,一般情况下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针对具体贸易操作技能的训练,其中包括学生的应用能力、商务流程操作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其次是针对学生英语技能和商务操作技能的综合性技能训练。比如在涉外商务工作中,可能涉及商务礼仪、商务文书的写作、办公室相关信息的管理、计算机的应用等不同内容,需要结合校内具体的操作实训进行模拟化教学,以便学生对国际商务工作初步印象的形成。第三,需要利用毕业论文撰写与实习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针对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性总结,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工作实践,帮助其更快地熟悉国际商务工作环境,尽快适应工作节奏,保证工作效率。

5.4重视教师能力培养

面对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高职院校需要在充分理解现有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整体师资水平。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帮助教师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需要重视对教师基本能力的考核和培训。可以采用听课制度和实训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听课制度帮助教师了解自身能力的不足,同时利用实训方式给教师提供更多深入企业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学科综合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再次,明确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目标,强化队伍职称建设和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最后,实行双师制,从企业当中聘任优秀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或者实际培训,让学生能够积累更多实战经验。

5.5全面评估实践教学

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对学生实践进行等级制评估,以百分为评分标准,对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估。也可以将BEC考试或者涉外会计职称等的考试纳入学生能力考查范围,利用证书获得情况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其次,鼓励学生参与评估过程。在评估时,可以利用学生互评的方式,通过有效的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估的配比,让学生对其他人和自身表现进行有效评价。最后,实现校企联合评估机制建设。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加入企业人员评估的权重,比如针对学生商务流程的操作能力、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评价,避免教师和学生评估中的主观色彩,促进评估体系的优化,保证评估工作的有效实现。

6结束语

面对当前日益变化的商务英语发展环境,高职院校需要在充分认识自身教学定位的基础上,确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并利用教学条件的改进、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师资力量的优化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等,将学生的就业需求真正看作学校的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需要以促进学生个人能力提高和社会经济的优质发展为己任,与企业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为企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的同时,保证学校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我国社会发展真正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张冬梅 单位: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逊埃里斯•约翰逊.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6).

[3]王群,石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职教通讯,2012(15).

实践单位评语范文5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 综合创新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在第十六条具体规定了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面向社会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培养行业急需的综合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共同努力的方向。理工科教学已经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订单模式全面改革实践教学,在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了许多尝试与突破。然而,像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这样的纯理论型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实施,在教学中又应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实践能力,却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难点所在。考察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大多数学校流于表面化、分散化,缺乏体系化的整合、切实的实践教学载体和有效的质量考核机制。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模糊不清,它既不能寻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现批量实习,又不能完全停留在技能培养,下降到职业训练的层次。就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言,从文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点出发,我认为,综合创新能力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综合创新能力,一方面联结着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学、文化交流的基本技能,一方面联结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策略。将实用技能与综合创新能力融为一体,才能准确定位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它成为纯文科人才面向社会应用转型的关键。

一、目前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方向错位,缺乏科学性。

与理工科的实践教学有明确的技能目标、相关实体企业的实训支撑相比,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往往对本专业实践能力的目标认识不清,导致内容空泛、形式单调。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放羊式”的分散实习。由于一家企事业单位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只能是一两个,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社会实践难以批量组织,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课内学习脱节,与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形式上局限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文化采风等,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打通行业实践与专业研究,“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从谈起。一种是就业导向的技能教学。盲目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如北京印刷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以岗位操作技能为教学目标,将获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秘书资格证书、驾驶证书等作为实践能力的标志,显然是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能力简单化为操作技能,使人才的发展潜力严重不足。上述两种教学实践将专业本位与岗位本位对立起来,缺乏立足专业本身,以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能力定位。

(二)实践教学的层次与模块混乱,缺乏系统性。

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任课老师各自为战,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校内专业实践与校外社会实践缺乏贯穿性,实习单位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社会实践内容的安排随机性强,合作关系的稳定性较差。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缺乏一个从课内教学、校内外实践课程全面整合的分阶段、分模块的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僵化,缺乏有效监控。

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使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与监控无法到位。

二、定位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我们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综合创新能力,围绕着综合创新能力建构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并没有与行业直接挂钩的专业技能,因而我们在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培养方向上,面向社会应用,提出综合创新这一实践能力的基础平台。综合创新这一能力平台向下可以涵盖教育、文化行业所需的各类技能,向上可以拓展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使纯理论的文科专业与社会应用相对接。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写作、设计、制作与解读作品中体现的创造力;二是在教育行业、出版社、媒体、文化企业等实务经营中的管理能力,以综合涵盖管理能力,以创新涵盖创造能力,两者紧密联系。学生缺乏创作经验与文学感悟能力,无法组织管理好教育、文化产业实务;缺乏组织能力,无法将个人创造融入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以综合创新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依托实务,通过“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全面整合理论课、实验课与实践课,构建一个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教育培训、办刊物、报纸、网站与广告业务经营中参与实际工作,训练实用技能,并进一步转化、提升综合创新能力。

(一)改革思路。

1.实践教学“学科化”、“课程化”。

使实践教学本身成为一个有具体目标、有完整规范要求的学科。依托“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将认识实习、专业竞赛、技能训练、社会调查、课程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课程的形式统一落实,使专业实践教学成为内容具体、要求明确、管理规范、效果显著的本科生的必修课。

2.实践教学“阶段化”、“系统化”。

依托“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打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连接学校与社会资源,从改革基础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到技能实训、校内实践、上岗实习,分阶段实施,融实用技能于文化与传播实务中,突出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综合性”、“创新性”。

依托实务的实践教学倡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系,不断与社会对接,在专业创造与实务经营中落实创造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具体方案。

我们以综合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为指导,依托“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建构一个目标明确、内容充实、评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研究性学习贯穿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教学、打通校内外实践平台,完成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体系建设,从而实现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方案如上图。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

实践教学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包含以下内容。

(1)一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专业竞赛(学期中)、认识实习(短学期)。专业竞赛以大量的专业阅读为基础,在研读、理解文学经典(包括传播学经典案例、作品)的基础上,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动手改编或模仿原创,通过经典作品的剧本改编、舞台演出等活动呈现,从而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能力、初步的创作能力,以及在活动组织中的团队合作、协调管理能力。认识实习引导学生进入社会文化产业实体,初步认识行业现状,鼓励一定程度的社会问题调研。

评价方法:专业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评价,将创作内容与创作水平、后台技术与经营组织能力均纳入考核范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认识实习以实习报告为评价依据,着重考察学生对行业的认识程度。

(2)二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文化主题活动(学期中)、课程实践(学期中)、社会调查(短学期)。文化主题活动由学生自选文化专题,检索资料,研究问题,以展板、演出、报告等多样形式呈现。课程实践主要体现在写作呈现上,重在出成果。其中,汉语言专业以创作为主,创办内刊,优秀者向外投稿;对外汉语专业以留学生课外辅导为主,培养实际教学能力。课程实践与摄影摄像、平面设计等实验课程,以及教学法、采访写作等实务性课程相结合,使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整体化。社会调查是前一阶段认识实习的深入,一面在行业中运用实务技能,一面以专业理论分析行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交研究报告。

评价方法:文化主题活动、课程实践以实际的组织形式展开小组或单人评价,实务技能是基本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更着重考察其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社会调查以实习日志、研究报告为评价依据,考察学生的问题研究能力。

(3)三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采编实务(学期中)、学年论文(学期中)。采编实务以创办校内报纸、网站为依托,全部内容由学生采访、撰写、编辑,贯穿一年的实践课程将充分培育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采编能力与实用业务技能;以实务形式的产业经营模拟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报纸、网站的内容采编、广告创作与经营打通了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可有效培育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综合创新能力。其中优秀人才将与电视台、报纸、专业网站等媒体对接,由行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学习计划与考核目标,实现学校―行业的合作。学年论文则是基于实务的理论总结,应以专业理论知识进入行业实践,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准备。

评价方法:采编实务按学生的实际工作分为采写组、编辑组、广告部、运营部,并按周期轮换,使学生熟悉文化行业实务的全过程,成绩评价立足部门的实际功能,教师分类指导、按组评价。学年论文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

(4)四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毕业综合实习(学期中)、毕业论文(学期中)。毕业综合实习全面进入行业实践,在前期与行业合作基础上,以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师徒相授”的全程跟踪式指导实现个性化培养。毕业论文是四年实践教学的全面总结,学生在实务活动中发现问题,以专业理论分析问题,以综合创新能力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来的研究将大大改变毕业论文选题陈旧、从文本到文本的资料堆砌状况,代之以鲜活的当下性、明确的指向性和独立的批判性。文学类选题结合文学规律,研究历史文本与当代文本的产业化运用;传播类选题紧密联系社会,思考文化内容生产与产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选题或将对社会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起积极的推进作用,或将有助于解决文化产业实务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方法:毕业综合实习以实习日志、实结为评价依据,由导师综合全部表现,进行个别评价。毕业论文鼓励实用对策型选题。

2.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

与行业实践紧密联系的研究性学习,创新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专业理论学习从理解作品、分析案例出发,研究社会问题,要求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实验教学以实用操作技能训练为抓手,突破纯就业导向的岗位技能培训,结合专业竞赛、课程实践,落脚点仍在文化传播实务的内容创作,要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实践教学伴随专业学习的始终,分阶段、分模块实现,依托刊物、报纸、网站等文化传播实务,以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切入行业实体,采编实务的行业技能,采编内容则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研究,这是文学传播类专业综合创新人才的核心要义。这样,一个以课堂理论学习为基础、技能实验教学为手段、综合实践教学为载体,始终导向实践的研究性学习体系得以构建,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面向实践、面向应用的全方位转向。

实践单位评语范文6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教师角色 定位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指对语文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那么,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呢?

一.智慧的开发者。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生活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语文信息和语文教育资源。这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和家庭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历史、地理、人文等等都可以作为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丰富资料。此外,学生本身也是一个丰富的语文资源库,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着丰富的语文积累和学习体验。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智慧的开发者,既关注课本中的知识信息也要留心身边的各种信息,并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让它们更好地为语文服务,为学生服务。

二.巧妙的引导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活动准备。在老师组织和指导下,根据课本的单元导读或者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活动内容,分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2.活动实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搜集并整合资料。3.成果展示。小组根据自己的收集的资料特征,并以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网页等形式。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极其重要。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做到“导在活动前”,保证活动的实施过程有序进行;其次要巧妙引导,给学生较为轻松自由的发挥空间,做到“引在活动中”。如:在以“走近李白”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有一小组负责收集李白的生平事迹,在资料整合时,我建议他们或者采用幻灯片的形式或者花点功夫选重要的排成小幕话剧。结果没想到,这组的学生不仅拍成了话剧还大量采用幻灯片作为背景,当时在班里班外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三.忠实的监督者。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就是指它在内容上不拘泥于“语文学科”;在方法上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在学习功能上,也不再单纯追求知识目标,其整合就是“杂家”。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也不是单纯的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内容的宽泛,时间的拉长再加上参与人数的众多,学生往往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很难把握和坚持。因此,老师还要做一个忠实的监督者,监督学生能够完整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如:提前制定一些规则、学生或小组出现问题时及时疏导、适时地鼓励等等。

四.积极的参与者。

新课程理念的推行,使得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参与者。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优点,甚至可以有意地暴露自己的缺点,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其中,真诚地去讨论、去探索,让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成为学生开创和实践语文活动的助推器。如:在一次以《感恩亲情》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和学生一样,去寻找自己的心路历程,并毫不隐晦地与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的叛逆以及对亲情瞬间的感动,现在的理解和对亲情百倍的珍惜。学生也在感同身受中去挖掘自己、剖析亲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隐性的评价者。

评价应该是多维的,多角度多方面的。如:评价的模式上有小组课题选择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小组间的合作精神、个人的突出表现等;评价形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评审团评价、活动过程中除学生之外其他参与者的评价、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尽量做到公正、合理。在最终的这个环节中,老师不应该是众望归一的铁面执法者,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评价也作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一部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