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例6篇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1

【关键词】探索型实践 生活质量 交际层面 教师发展

一、引言

“探索型实践”(Exploratory Practice)作为一种以实践者为主体的教育研究途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回应学术课堂研究和当时在外语教学领域最盛行的实践者研究模式――行动研究而产生的。探索型实践致力于理解语言课堂生活质量,已经蓬勃发展了近23个年头。它的提出主要出于道德因素的思考,为学术课堂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途径。

探索型实践有三个理论主张:第一,语言教学应该首先关注语言课堂的生活质量,而不是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对语言课堂生活质量的理解,而不是尽力提高教学技能。最后,教学在本质上应该被看成是一个交往过程,而不是非交往性过程,尤其不能把它理解成简单的因果关系;相反,所有的实践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皆能在为理解而工作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有所收获和“发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实践者(最好是教师和学生)在为实现对语言课堂生活质量理解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则:(1)每个实践者可根据自己的日程规划他们想理解的内容;(2)不一定以产生变革为教学目的;(3)不是主要通过改变来达到目的;(4)通过日常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因此,理解过程是教学的一部分,不是额外工作;(5)从某种程度上说理解过程不会导致“倦怠”,而是无限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该理解过程最终的目标是促进教和学本身的发展;促进专业发展,包括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综观探索型实践的三个理论主张和相关原则,可以得知在教学研究中它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存在的质量,双方通过平等的、体现个性特征的、与教学相和谐的探索活动而变得更加亲密,以实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交际层面探讨探索型实践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ick Allwright 提出在具体开展探索型实践的过程中,尽管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实践安排,对语言课堂生活都有自己的兴趣点,但都必须意识到融入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语言课堂生活必然涉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课堂中的任何一项活动实践都离不开互动。因此,在语言课堂生活中,学生不再是实践的对象,而是实践主体、实践的共同参与者。教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其间包含情感的交流和语言的认知,而语言知识的习得主要来自大规模个体与个体间的合作交流。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学校的课程要求,语言的学习是终生的、无止境的。语言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交际环境,存在较多影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正常交际的因素。而探索型实践的开展将每个实践者重新带回到交际的氛围中,使每一个交际的参与者在提升自我中实现共同进步。

探索型实践根本上遵从相互理解的交际属性,实践过程中需要每一个参与者朝着相同的兴趣点和谐互利地合作,目标旨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甚至教师与其他机构同事间构建平等关系,和谐发展。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需要不断与他人保持交往,而知识的交流需要每一个实践参与者在开展探索型实践过程中共同建立一个 “学习型社区”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个“社区”中,学生扮演探求知识的主要角色,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交流中的指导者、帮助者。这和我国春秋时代的老子所提出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一理念不谋而合。它启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应该为学生提供在语言课堂上探索未知领域的机会。换言之,对教师们来说,他们不应该视自己为课堂中的绝对权威;相反的,他们应该把学生视作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必要时帮助学生设定符合其自身的学习任务,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交际中学到知识。正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的作用在于提点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开展探索型实践中,必须维持每一个参与者和谐平等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教师们必须在交际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对课堂生活质量的理解,真正做到关注自身和学生们作为人存在的质量,体现教与学的个性,而不要为了改变而改变。

道家思想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折射到教与学层面就是建立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共生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日程规划他们想理解的内容,有权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拥有发表言论的机会和权利。每一个实践参与者在交际中互帮互助、共同促进、和谐共赢,这也正是探索型实践关注课堂生活质量的宗旨所在。著名学者陶行知也曾提出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认为教与学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但是追求真理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一最终目标却很难实现。在探索型实践中,这一目标似乎更容易达成,因为实践者之间可以通过形形的交际活动,通过平等的、体现个性特征的、与教学相和谐的探索活动而变得更加亲密,共同探求“为人”的真理,共同感悟“生活”的质量。

三、结语

作为对传统语言课堂实践研究的反思回应,探索型实践主张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交际性的过程,宗旨在于关注和提升语言课堂生活的质量。本文首先对探索型实践做了基本的介绍,然后着重从现存文献关注较少的交际层面进一步探讨其内涵。正如Allwright所说:我们应该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个交往过程,而不是非交往性过程,所有的实践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皆能在为理解而工作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有所收获和“发展”。在这个具体实践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通过日常教学实践相互理解,促进教和学本身的发展,促进专业发展,包括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东方哲学(如“孔老之道”)与探索型实践包含的理念存在较多的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认为语言课堂生活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际活动,在这个“交际圈”里每个参与者互相交流沟通,民主平等共生;在这个“学习圈”里每个参与者彼此帮助学习,探求“为人”真理;在这个“生活圈”里每一个参与者相互理解接纳,旨在课堂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志恋.探索型实践:高校英语教师研究新视角[J].外语界,2009,1:30-36.

[2]Allwright D.Developing principle for practitioner research: The case of exploratory practice[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5b,89(3): 353-366.

[3]许渊冲.汉英对照老子道德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牛余宝,孙继库.从孔子首创的启发式教学得到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0,S1:51-52.

[5]陈敦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与高中新课程实践的融合[J].生活教育,2008,3: 31-32.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2

关键词:语文双基夯实提高语文素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方法创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挥了。但是,我们在尽情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尝到了不该有的苦涩:学生的语文基础明显不如以前学生所掌握的扎实,如错别字的增多,书写的不规范,学生的分析、概括、作文能力的减弱,朗读水平的下降等,这一系列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语文学科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掌握这门科学需要符合客观存在的学习规律,显然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有悖于学习规律的地方,那就是对语文双基的忽视,只注重人文性,不重工具性。

教师对语文双基落实的忽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新《课标》的精神理解有误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的“工具性”就蕴含了语文“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在新一轮课改中,不少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重视“双基”,就忽视了“人文性”,于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活动课,削弱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淡化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带领学生认认真真地完成识字、写字、读书等任务,特别是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干脆直接抛开识字、写字、解词、析句,而直接进行文本内容与思想解读,整节课中充斥着浓厚的人文性的感悟体验,而难得一见实在的工具性的双基教学。

二、教师缺乏规范性的指导

在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参与”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在40分钟的课堂中,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因素,教师对“讲”讳莫如深,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于是,我们过分强调学生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对表达规范性的指导;过分强调自由写作,对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在阅读过程中过分强调自主感悟,缺乏对重点词句的咀嚼推敲。结果,一堂课下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想。老师如果布置一次综合性作业的话,大多数学生能够大致把文章的整体感悟谈出来,可作业的质量就不容乐观了,如拼音书写不规范,汉字的笔划笔顺不正确,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崔峦先生说:“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课改,要扎实“双基”,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且要大胆地讲,放开手脚去讲。

那么,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如何去抓“双基”的落实,打造语文本色课堂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而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这个基础入手,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解词、析句、品读课文。有的语文课堂不识字、不解词、课文读得少,为了追求过分的花哨,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语文素样的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月光曲》是这样导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上哪一课?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

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生笑)

生:因为它没有歌词。

师:那么你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

生:没有歌词的歌曲就叫“曲”。

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了。

生:没有歌词的音乐叫歌曲。

师:没有歌词的音乐,“音乐”这两个字还是不合适。

生:我觉得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曲。

师:乐曲,对。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那叫什么?

生:曲。

师:这个曲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ǖ),谁能用“曲(qǖ)”来组词?

生:弯弯曲曲。

师:弯弯曲曲,对不对?

生:对。

生:曲水流觞。

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讲王羲之《兰亭序》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师:还有吗?

……

看完这个片断,我们不得不佩服名师们在字词教学上的独具匠心。这就是基础知识的落实啊,学生只有理解了字词的意义,才能进行读书写作。试想,一个学生,字认不了几个,句子读不通顺,成语一窍不通,何来谈语文水平。因此,一节课的重点之一――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每个老师都要考虑的内容。

再来看看著名等级老师窦桂梅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把读穿了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传出几十次朗读的声音,再加上自由读、默读、击掌踏歌读,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的量之大,面之广,给听课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像。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读出了情,悟出了意,思维得到了训练,想像得到了发挥。所以说,只有扎扎实实的注重“双基”教学才能够带领学生走向扎扎实实的阅读旅途,迈好成功的第一步。

二、在品读感悟中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沉淀。

语言是构筑语文素养的“秦砖汉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都是语言积累,用哲学上的话来说,叫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厚积,哪来薄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抓重点词句,反复品味。在读的实践过程中,蕴含着丰富情味的语言就会慢慢地浸润孩子们的心灵,那些彰显着生命力的语言也会像积木一样渐渐地沉淀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越积越多。

如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位老师在执教《詹天佑》时是怎样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品味的:

师:请大家谈谈,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生:(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野外、始终……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师:每次读这段话,老师总是非常感动,我也想通过朗读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投入地范读)。听老师读这段话时,你的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漫天卷地的沙尘,一阵又一阵地刮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但是詹天佑和工人们不顾这些,坚持在野外工作。

生: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到处都是深不见底的山涧。环境十分恶劣。

师:(激情地叙述)是啊!怒号的狂风吹动了漫天的黄沙,但吹不动詹天佑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詹天佑前进的步伐。

生:我仿佛看到了:白天,詹天佑在山间艰难行走的脚步,晚上,他在昏暗的油灯下认真地计算的身影。

师:是啊,我们仿佛看到,看到他跋山涉水的身影,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眼睛。请大家带着刚才想像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

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的词、句或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推敲、品味,在品味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韵律美,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增长语言鉴赏能力,使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如《草原》中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味这些有意境又有诗意的语言时,语言的积淀便会慢慢在心头产生,当有一天能自如运用这些语言表情达意时,谁敢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

三、在课外知识拓展中提供语文实践的天地。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夯实“双基”离不开语文实践。而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当然,我们所说的“实践”不是课堂机械式的训练,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涵着学生对学习深厚兴趣的语文实践,是学生用自己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

我们先来看一下林莘老师在执教《为人民服务》中的片段:

师: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令人信服啊!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生配乐吟诵。)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师: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这是谁说的?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同学们,刚才我们引用的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生接答:名人名言);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让人震撼的――(生接答:名人名言)。所以,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板书:引用)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主席在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名言是古老的智慧,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检验,引用名言进行论证是很常见的方法。林莘老师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回忆在课内外学习、积累的有关生死的名言,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反复诵读,体验英雄浓重的民族情怀、感受英雄壮烈的豪情气概,激发学生对英雄之死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音乐的渲染下,在林老师恰到好处的评价中,学生用心、用情,读懂了主席的生死观,读懂了至理名言的永恒美。因此,拓展,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开了另一扇窗。

综上所述,我们要坚守与发展“语文双基”,让“语文双基”训练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贴近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打造语文本色课堂。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词语的晴空里深呼吸》 杨晓莉

《巧妙拓展,锦上添花》汤其红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3

但根据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仅仅依靠英语课堂教学还不能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手段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上。英语教材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为了充分体现英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形式上的实践性,倡导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偷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为此,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采用以下几种活动形式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 技能、竟赛活动

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课时时,要围绕“实践”二字,注意密度、深度和广度;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不再是主要通过教师讲授、教材学习、作业练习等途径获取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教师辅导下直接接触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巩固运用知识,提高水平。为此,可采取书法、朗读、问答、唱歌、查字典、听说、猜谜、游戏、演讲、讲故事、翻译、对话、接龙、英语小作家、英语小记者、填幻方、听词表意、画简笔画等活动形式。其中竞赛活动侧重于英语歌咏比赛、英语单词接龙竞赛、英语童话故事表演、英语百科知识抢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猜谜竞赛、即景写作比赛等。这种类型的活动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学生学得生动,记得牢固。但对教师的作用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开展活动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活动内容与形式,制定活动步骤,落实活动的组织人与主持人,完善活动评比规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尽量做到生动、有趣、新颖、灵活,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同时,教师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考虑周全,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急措施,使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对于表演型的活动,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一定的表演素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以“伯乐识马”的精神,恰到好处地使用人才,让具备不同才能的学生在各自的优势范围内发挥作用。此外,还要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如教初中英语第一册中的“post card(明信片)”及“business card(名片)”时,让学生用电脑进行设计明信片和名片,并评出“最佳设计奖”,出乎预料是有些学生居然能用各种不同的软件设计并且设计得非常漂亮。

2. 板报园地活动

由班上推出3-5人组成采编小组,分工负责设计版面、绘制板报刊头、征集稿件等,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轮流定期出版。板报内容可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内容可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趣味问答、智力游戏、趣味阅读、疑难解答、方法指点、习题解答、作业展览等,也可以刊登英语日常用语、课堂用语等。内容形式灵活多样,栏目不拘一格,可配合教学的各个阶段,可反映学生的校园生活,可介绍各国风土人情等。另外,办好板报应注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图文并茂。如可用Students'World(校园内外)、Famous Remarks(名人名言)、Sports(体育)、Chinese Food(中国菜)、Learning&Thinking(学习与思考)等作板报刊头。

3. 综合服务台、英语沙龙活动

可设小卖部、图书室、医生诊所、车站等,学生轮流做服务员或相关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创设英语沙龙,吸引英语爱好者自愿参加。此类活动重在交际。因此,要努力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尽量模拟交际情景,充分利用交际的功能,力求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只有在较为真实、较为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表演,交际才会真实,气氛才会活跃,这样才会达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应该要求学生表演要尽量进人角色,要鼓励学生在表演时神态符合语言的交际性。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外国人较多的旅游胜地旅游、参观,也可请外国朋友到学校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就业;实践能力

一、引言

“师者所以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汉语言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面对国际上的“汉语热”和国内的“外语狂潮”,当前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未来的预备语文教师,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同时,也应当走进社会实际。也就是还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入手,培养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从而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让学生和身边的人正视重视汉语言文学,发挥汉语言文学的潜在积极作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社会现状

普遍来说,社会上对于汉语言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就是掌握简单的口语和浅近的文字,对于进一步更高深的汉语言知识不甚了解。社会上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人对于汉语言的应用不规范,诸如读音不标准、用字用词不当、习惯性使用网络语言等情况很是寻常。[1]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一味重视表面的华丽的知识的传授,功利性过强,以致于掩盖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在的魅力。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也令一部分人崇洋的心理得到壮大。[2]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外国人对于汉语言的研究和热情远远大于国内的人民群众,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步。

三、培养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进

身为中华儿女,身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所要承担的弘扬、发展汉语言文学的使命也就更重大。同时面对当前就业困难,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师范生可以用培养提高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

第一,立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细研究五千年以来形成的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人,除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而作为一名师范生,除此之外还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所以更是要立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技能,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同时,相比其他的学习者对于汉语言文学应该有更深的热爱,更真挚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将自身所学真正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发挥出来。另外,还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规范汉语言文学的日常使用,对于发音、用字、用词等都要十分严谨细致,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周边人对于汉语言文学观念态度的转变,逐渐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3]作为一名还没有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培养起对汉语言更高的热情,为未来自身的发展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做贡献。

第二,创新汉语言文学学习、教育、工作观念。除了时代的冲击以外,汉语言文学自身的一些特征如果不跟随潮流进行创新发展,就会令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被掩盖,无法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在学校求学期间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要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性学习,在掌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同时,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融入其中,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当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毕业,面临就业时,无论以后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其他行业,都要记得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在魅力展示、弘扬出去,潜移默化之间影响更多的人。而对于希望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在校师范生来说,创新自身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热爱汉语言文学,体会到汉语言文学对于人的积极作用,从而纠正目前社会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错误认识。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转变、创新汉语言文化学习观念做起。

第三,引导自身适应社会、逐步培养就业实践能力。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都是走向社会,实现好发挥好汉语言文学育人引导作用的前提基础。对于在读的师范生来说,还要逐步培养起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既要积极入世了解汉语言文学当前的实时环境,了解社会需要的汉语言专业师范生的侧重点,于在校期间将自己培养成一名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随波逐流也是不可取的,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当初的目的,忘记对汉语言的那份热爱和执着。也就是,要在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生再将自己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后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将汉语言文化中的精髓进一步弘扬发展,令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喜爱汉语言文学。

四、结束语

当前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所发挥的引导、育人作用也是大打折扣。而在读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既是汉语言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又是未来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者和发展者,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面对这一情况,身为一名在读的师范生更是要肩负起国家和人民的重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这种局面。而以笔者的观点就是,应当首先培养提高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以自己的行为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任志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03):57-59.

[2]刘思聪,文俊沣,郝丹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技能培养现状与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28-30.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5

在我学校的第三层处,挂着一个伟人的画像,这个伟人就是北宋着名文学家??韩愈,画像的下面有他写的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这句名言正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在我年幼无知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这句名言,爸爸说学习就像攀登一座巍峨陡峭的高山,只有勤奋刻苦才是唯一的途径;知识是浩瀚的海洋是,只有勤奋刻苦这只小舟能让你遨游这片无边无际的海洋。

在无数的名言中,我喜欢很多的名言:宝剑锋从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么多我喜欢的名言中,我最喜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一直提醒我学习要勤奋,要刻苦,,虽然我知道这一点,但是离知道它的本意和实践利用还有一段距离。

就在五年级上学期刚开始,我因为贪玩,不爱学习,因此成绩一直不是特别理想,都在80几分,全家人都十分生气,我自觉学习,可是,贪玩是小孩的天性,后来我看到了这句名言,让我再次有了刻苦学习的信心,我从此以后认真完成作业,成绩慢慢地上去了,期末考还考到91。5的好成绩。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6

许多人苦心孤诣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旨在科学地阐明语文教学目的。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学科性质决定教学目的,恰恰相反,是教学目的决定学科性质。语言能直接负载各门学科和各种信息的基础工具性,以及言语能力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中小学这一基础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和成熟他们的言语能力。正是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教材必须采用言语选集即文选的形式。而文选形式的材料内容即学科内容,其性质就必然是多样而矛盾的:它把语言工具融铸于自身而负载着情感、意志和思维的成果;它有各种思想内容,却不是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它有各种知识内容,却不是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语文学科既有基础性、工具性,又有思想性和知识性。无怪乎有人把语文学科称为“大杂烩”,“大杂烩”还不是一种矛盾体吗?可见,语文学科的矛盾二重性—一基础工具性和非基础工具性,是由其教学目的决定的而不是相反。

事实上,语文学科本来就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一个门类,而只是中小学为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和培养言语能力服务的教学科目。中学其他学科,如数、理、化、史、地、生等,都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有关门类的最基础部分,因而它们不但有不能更换非此不可的基本内容和严密的学科体系,而且在大学有直接与其衔接的同名学科。然而,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一文选,却不是不能更换非此不可的[1],当然更谈不上有什么严密的学科体系。

语文学科只是为培养言语能力服务的文选,而不是系统的思想理论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决定了它无法直接承担和完成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学好某种系统知识的任务。学生思想觉悟的迅速提高有赖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这是政治理论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完整掌握某种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是非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尽管在语文教学中,与课文语言文字如影随形般的各种思想情感和知识,必然要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染,但这只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言语能力的“副产品”,而不表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部分实现和完成。

人们常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这话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是不错的,对语文教学来说却是值得商榷的。中学其他学科为学生培养的是一种“知识性能力”,其构成要素是对系统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能力的成熟就是对知识正确、熟练而创造性的运用,因而其教学任务首先是要学生牢固掌握教材的知识要点。然而,语文教学为学生培养的是一种“工具性能力”,其构成要素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识记,能力的成熟就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熟练而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曾说过,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2]。这里的“基础工具”就是指会看书、作文的言语能力。当然,一个真正富有知识的人,必定有较强的言语能力,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言语能力也是一种知识性能力。其实这正表明言语能力是知识性能力的基础,言语能力低下,必然要延宕知识性能力的迅速提高。很难设想,一个言语能力低下的人却会有深广的知识。毫无疑问,要有阅读各种专门书籍的能力,必须储备一定的各种专业知识。但这不是语文教学应该和能够承担与完成的任务。语文教学只能为学生培养加速学好各门学科所需的工具性能力,而不能替代对各种专门知识的学习。正因为如此,言语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才被称为“基础的基础”。

既然文选式的语文学科只是为学生培养基础工具性而非知识性的言语能力服务的,那么,语文教材的作用就只是让学生凭借它各种连贯的思想、生动的形象、纷繁的知识和丰富的情趣来开展言语实践以获取其中的语言工具和发展言语能力。或者说,课文只是打开言语能力宝库的敲门砖,而不能盲目认为学好课文是发展言语能力的前提。所谓“敲门砖”有三点要义:1、这个“门”,要让学生自己去“敲”,而不能由教师代劳;2、要让学生力所能及地“敲”,而不能要求他们力不从心地“敲”;3、“敲门”的过程一结束,就可以把“砖”去掉。

确认课文只是“敲门砖”,并不否定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熟读与背诵,相反,它认为在粗通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或背诵一定量的语词密集而思想健康的言语材料,不失为集中而迅速地初学一门语言的最佳言语实践。只要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和联想,把课文中丰富的语词和具体多样的句法与章法,在记忆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迹,思维就会以新的组合方式,自动从中选择自己所需来作为运行的工具以发展自己,即使日后把所背忘得精光,当初它奉献给思维并被用了多次的语言工具也会为思维永留身边。由此不难明白,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那些整齐、押韵、上口、悦耳、易记而学生并不太懂的蒙学读物,为什么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言语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广传不衰。因此,熟读与背诵的言语实践并不需要也不可能让学生把课文的所有内容长期记住。

由于学生成熟言语能力所需的语言文字,在单篇课文中的分布量,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是成反比的,因此,当学生积累和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和言语能力之后,学习语言的最佳办法就应该是大量而快速的读写听说了。这时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具体需要和可能,对课文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进行恰当的取舍来确定学生言语实践的目的要求,然后用定向、提示、点拨和纠偏等方法指导、督促和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言语操作。如果象教政治理论和知识性学科那样,用教师那无法与课文言语媲美而一发即逝的满堂讲析,来替代与剥夺学生对课文的言语操作实践,那就会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如果要求学生力不从心地全面通晓和长久记住教材中那离散、纷繁而芜杂的各种思想和知识,那就是揠苗助长。学生只是身心还较幼稚、言语能力尚未成熟的个体,而教材代表的却是身心已充分成熟、言语能力高超的群体。

由此可见,确认课文只是打开言语能力宝库的敲门砖,与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一熟读背诵、多读多写和“导而弗牵”,有着遥远而深刻的默契。

语文知识是研究语言和言语的理论知识。语言和言语几乎是“无处不在”和“无所不及”的,因而语文知识是极为博大精深的。语文教材中许多用了几十年的课文,至今仍有不少问题纷争不息,有的甚至连专家也难以解决。人们常把某些语文知识称为“语文基础知识”。其实,语文知识内部只有不同的类属、多或少的量限、深或浅的难度和有用与无用的区别,并没有什么“基础”与“非基础”的界标。而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它恰恰是非基础工具性的,只有成熟了言语能力,才能真正学好有关的语文知识而不是相反。

当然,有一些语文知识,例如阅读和写作理论,对言语实践是有指导作用的,但这只能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的手段,而不能脱离言语实践要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读写能力决不是直接来自对读写理论的牢记,而只能来自长期不断的读写实践,就象游泳本领决不是直接来自对游泳理论的牢记,而只能来自长期反复的游泳活动一样。

但也有许多语文知识却是连指导言语实践的间接作用也没有的。叶圣陶先生说,“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不能说不是一种知识。可是,学生得到了这种知识有什么受用”[3],“记记篇章的名儿,记记作者的名儿,那是连‘记问之学’也说不上的”[4]。

许多人常常用“理论指导实践”来强调语法理论的学习如何重要,却全然忘记了:未辨真伪的理论,既可能指导实践走向成功,也可能把实践引向失败。

我们知道,西方语言有丰富的形态,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言语中有不同的形态变化,因而其词汇系统就有与之孪生并行的繁密的言语法则。可是,汉语是非形态的“人治”的语言。我国古代有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却唯独没有语法学,这并不是古人的懒惰或无能,而是汉语并不存在与词汇系统并生的脱离具体语境的普遍的言语法则。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同民族的文字和语言在传承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漫漫长途中,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点。“形入心通”的表意汉字走的是与“声入心通”的表音文字完全不同的方向。[5]拼音文字易认易写易记,但它却要在复杂的语法体系上使学习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表意的方块汉字难认难写难记,然而它无需费劲地学语法给学习者以优厚的补偿。汉字的表意性决定了汉语的特点是以意统形、形随意遣。只要积累了丰富的语词,就可以象小孩玩积木一样随心凭意地自由组合,任何抽象的组合方式都无法强迫汉民族的思维与言语完全就范。极少量强制性的语序,如“前后”、“上下”、“天地”、“黑白”、“是非”等,完全是约定俗成的言语习惯使然,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汉言语之法,是‘以意运法’的‘活法’,而非‘以意从法’的‘死法’”[6]。然而,现在要学生学的一套语法理论,却是从全盘西化的《马氏文通》发展起来的。它漠视了汉言语“以神摄形”、“意能役法”的特点,用“先存成见,后找例证”的方法,把西洋形态语言的语法框架套在非形态的汉语头上,然后陆续发现诸多“例外”,便不断增添补缀,结果使语法体系繁难臃肿令人望而生畏。[7]这种“以洋律中”的形式主义的语法理论,在言语实践中,不是被言语主体忘得无影无踪,就是常常与言语实践@①格不入:学生会理解和运用的语词、短语和句子,却往往连教师也说不清它的类别和结构;学生能从意义内容即事理逻辑上辨明正误的语句,却常常无法从语法理论上分析其正误。那么,这样的语法理论学得越多,离有效的言语实践不是越远了吗?

近年来中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下降引起了普遍关注,有关人士提出要用高考来引导中学教学改革。当然,高考确有调控中学教学的作用,但是它的调控能力实际上很难及于整个中学教学。“”前语文高考只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的能力,但它并未成为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唯一目标。这是因为高考仍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各年级的教学实践真正臣服的是教学大纲而不是高考。

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然在教学目的中规定了教学实践必须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能力,即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言语能力,但由于始终没有真正认清语文学科的矛盾性质及其与教学目的的关系,因此也没有进一步真正认清语文能力的内涵及其同学习课文和语文知识的关系,从而盲目地把教学生学好课文和语文知识当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前提,同样在大纲的目的任务中规定下来[8],因而使得各个年级的语文考试,始终逆情背理却习以为常地把代表言语大师和高手的水平、学生不可能也不必要明彻悟透和全部记住的课文和繁难且许多无用的语文知识作为命题的重要范围,加上“标准化”的推波助澜,以致教学实践四面出击,互相矛盾:一方面主张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另一方面却又满堂灌注,讲风不息;一方面希望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课,另一方面却知识严重泛滥;一方面肯定教材只是凭借,另一方面却老在极其有限的材料中打转转;一方面大力提倡多读多写,另一方面当教材稍微编厚一点却又很快就在一片叫苦声中删薄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结果师生的负累越来越重,而学生的言语能力却逐届滑坡,许多资深教师困惑而无可奈何地悲叹:语文课越教越不会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