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规范总结范例

师德规范总结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1

(一)治学不够严谨,缺乏敬业精神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而且要以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然而,当代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治学不严谨的现象。部分教师只看重评职称、获成果,重科研轻教学,甚至为了出成果不惜造假,在课题申报和职称评审中弄虚作假;个别教师还利用手中职权,牟取私利,败坏了学术风气,玷污了高校校园净土。不仅如此,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疲于上课,获取超课津贴,由于教学任务过重,而忽视教学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兼职上和一些商业活动中,把教学放在次要位置,无心钻研教学,不认真备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老套;有的上课甚至没有教案,手捧一本书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既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不可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不强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目前高校小部分教师中存在着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淡化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受不良思潮的影响,言行不谨,在课堂上经常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不注意自己话语的导向性;有的教师衣冠不整,举止粗俗,满口脏话,行为放纵,为师不尊;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而自己却组织纪律观念差,上课迟到早退,开会讲话,随意调课,讲课时接打电话或抽烟,随心所欲;对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不客观,动不动就发牢骚和怨气,以致对学生造成误导;还有一些教师授课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随意用参观、看电影、阅读等方式代替上课;有的甚至重言传轻身教,在对学生说教的同时,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言行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形象。因自身缺乏修养,师表意识不强,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所以在学生中难以起到表率作用。

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应该倾注同样的关爱,同样的尊重。眼里只有学习优秀的学生,看不见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学习差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其实更需要老师的提携、指点和鼓励,而不是冷眼想看,漠视他们,更不能说过激的语言刺激他们。作为老师,说话一定要注意:教育他们,但是不能口不择言。师生真诚相待,用真心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生,许多学生在真情感染下会慢慢改掉劣习。

二、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高校应建立健全师德考评、监督和激励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师德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对师德难以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判断。因此,高校的师德建设首先要明确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以便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目标和师德建设内容的具体化。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师德考评体系,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师德考评体系应该由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内容组成,每一方面内容由若干项指标构成,可以根据具体指标分别进行考评。师德考评体系的建立,不仅要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而且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进修、评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本文来自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第二,完善师德建设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目前的师德监督、制约机制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健全测评标准,必须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德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师德监督必须自律、他律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教师首先要根据师德考评体系指标认真进行自评;然后要有学生、同事和院系领导等分别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最后将各方面的测评情况综合,确定每位教师的师德情况。在师德监督过程中,要做到公开、透明,切实维护教师的利益,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最后,要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目前多数高校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不仅缺乏合理、具体可行的师德奖惩标准,而且未能真正贯彻执行,因此没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是师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相反,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评优奖励、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中取消资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现在因为教师的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都与每年的教学成绩挂钩,使得很多教师眼里只注重优等生、中等生,不能兼顾后进生的学习。这不但挫伤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家长面前的形象。由于教师的偏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家长认为自已的孩子的确不可造就,从而让他们放弃了读书的念头。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真正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地教好学生、育好学生。有了这种爱,教师才能兴趣盎然地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探索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有了这种爱,教师才能真正影响并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趋向积极和崇尚的境界。我们教师应该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前提下,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关心、了解那些“后进学生”。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他们并非天生就差,只是在长期的失败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才导致厌学的。因此,对于“后进学生”我们要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给予耐心的辅导。对“后进生”我们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应该让他们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开始,在这期间,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即使只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可见,师德建设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红烛精神,更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三、总结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师德教育课程;建设困境;优化策略

一、遇到的困境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教育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等要求。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也将师德作为首要素养提出来。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首要理念就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反映到师范院校层面,各类培养小学师资的院校应当更加以师德为先,将师德教育置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应当成为小学教师的首要核心素养。师德教育课程按其表现形式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推进师德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无论在显性课程的设置与价值取向上,还是隐性课程对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塑造与养成方面都遇到了一些困境。

(一)师德教育的显性课程存在的困境

1.师德教育课程设置:《教师职业道德》模块课时和学分少,甚至没有。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明确要求设置《教师职业道德》模块。从2016—2019年期间一些学者对师德教育课程建设的调查结果来看,师范院校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模块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有些学校没有独立的师德教育课程模块,有的分布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模块内,易将一般的社会道德与特殊的职业道德相混淆;有的分布在教育学类课程的教师与学生章节中,师德内容散落,难以形成体系。也有不少学校按照要求,独立设置了师德教育模块,但从课程设置的课时、学分看,该模块一般只开设了一门必修课程,每周只有1—2课时,学分仅1—2分,有的学校开设的还是选修或系列讲座。2.师德教育课程目标:重规范的认知,轻德性的养成。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乃是内在于教师个体的精神品质,具有主体性。规范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整体规定,具有社会性。师德教育一直呈现出一种重规范教学而轻德性养成的取向。这种取向完全受“知识论”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知识论”师德观的影响下,师德教育课程目标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但“知识论”师德课程观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唯“知识”倾向,忽视人的情感,造成认知、情感与行为的不统一,规范与德性的疏离,现实教育中诸多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事件的发生也证实了这一点。3.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求崇高化,脱离教师的实际需求。关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规范;2012年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提出了“专业理念与师德”19项基本要求;2018年教育部印发实施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的“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十项行为准则。这些规范、要求或准则体现的是国家、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一种抽象化的原则性的道德期待,具有理想化的特征。教师相比其他社会职业而言,需要更高规格的道德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理想化、抽象化的师德内容往往被人为拔高地解读,过于强调崇高性,从而失去了师德教育的现实性,只重视教师的事业需求,忽视了教师的正当合理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易使大多数教师产生畏难情绪,失去践行的动力。现实生活中,人受认知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道德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会有差异,期待每一名师范生的师德行为都能达到理想化的高标准,显然缺乏现实的教育实践基础。

(二)师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存在的困境

1.师范院校教师的师德示范: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目前师范院校中的个别教师职业行为素养不高,无形中影响了师范生的心理反应,师德培育的人际环境受到了不良暗示。有人对师范院校教师的师德状况做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优秀和良好的仅占39%,而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占了51%。在后期调查的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追求金钱利益,跑点上课,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外赚钱,心思没有完全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部分教师“对师范生的师德培育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部分教师“上课时自由散漫,上班迟到早退,在课上发牢骚,骂学生,考前划重点,阅卷时看人情等”。[1]还有人对此做了总结:“第一,个别教师不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形成了不良示范。例如个别教师上课时间接打手机,授课用语不够规范,对自身行为约束较差。第二,某些教师缺敬业精神。教师上课用的讲义循环使用,缺少时代性和创新性。还有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自身的科研成果上。第三,部分教师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教师机械地完成授课任务,课下不与学生接触和沟通,不关注学生内心心理活动,德育工作没有开展。第四,少部分教师缺少学术诚信。教师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造成了学术失德,有损教师形象,也为学生带来了错误的价值观引导。”[2]2.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取向:师范性文化活动重技能轻师德。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应体现师范性,凸显出师德文化对师范生的引领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师范性”主要体现在师范生技能活动上。师范生的技能固然重要,这是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手段,但容易将师范生染上功利主义思想倾向,认为“有用的才学,没用的就混”的错误心理。这种思想在师范艺术专业和体育专业体现得更浓厚。这种趋利性价值取向会让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更侧重于教学技能类、教学比赛类,对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种软文化建设与管理则容易忽视,师范院校普遍缺乏师德养成教育的文化自觉。

二、小学教育专业师德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德教育课程其实并没有形成真正独立的模块,往往简单地体现为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甚至没有设置独立课程,课程实施的取向集中在师德知识的认知方面,更没有形成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师德教育课程可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加以系统改进。

(一)建设多维度师德教育模块化显性课程体系

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建议师范院校开设的模块。2013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3]。师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已经由“建议开设”转变成“必须开设”。但各师范院校在“必须开设”的压力下,就开设了一门课程应付,没有深入研究,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师德教育一般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等。这些知识分布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类课程与法律类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学》等具体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理论性课程,解决了师德教育的理性认知问题,强调的是理论指导。师德教育课程还应包括师德情感的陶冶与师德行为的训练。这类师德教育课程具有情境性和操作性,主要有师德案例研究课程、现场见习研究课程和顶岗实习实训课程,属于实践性课程,这些课程解决了师德教育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训练与反思,强调了师范生的实践主体与创造性。

(二)借鉴道德教育理论,优化师德教育培育模式

师德教育课程要将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和师德行为统一落实到师范生的个人修养中,离不开显性或隐性课程的有效培育。课程培育的模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师德两难问题讨论模式。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在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时产生的一种讨论模式。这个模式是通过向学生提供具有两难冲突的故事,引发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以激发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进行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这一模式的培育程序如下。(1)提供具有两难情境的师德问题案例。一般来说,教师一旦置身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就会发现,师德认知与行为之间经常会有难以调和的冲突,如一个多年被评为先进的优秀教师,因自己的孩子身患重病,为了能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不得不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在家里进行有偿家教。这个案例就涉及教师该不该进行有偿家教的两难师德问题。提供两难的师德问题时一定要让师范生理解问题冲突的关键在哪儿,以形成讨论焦点。(2)引导师范生分组讨论与思考。该阶段能引发道德认知水平较低的师范生在道德认知上的冲突与调整,促使其更深入地思考,从而提高师范生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如对上述情境中的教师该不该进行有偿家教的两难师德问题进行讨论时,会对一些师范生的师德行为起到深刻的警示作用。(3)帮助师范生总结与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师范生在冲突的师德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引出相应的师德规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案例中的师德规范,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能选择符合师德规范的行为。这种模式侧重于师德认知的改变,促使师范生对师德要求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将来在复杂的教育实践中才不会产生困惑,才更有可能选择理想有效的道德行为。2.师德价值澄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是由美国的路易斯·拉思斯教授和梅里尔·哈明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这种培育模式强调的是师范生对师德规范的体认和感悟。只有在对某种价值观有了体认和感悟后,才能主动地选择它,内化成自身的素质,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这种模式比较重视道德情感的参与,而不单纯是价值观的理性选择。拉斯思等人认为,进行价值观澄清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选择———赞赏———行动。[4]根据价值澄清模式的三阶段理论,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爱学生”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1)设置课题、问题与选择。课前教师先布置调查任务,要求师范生通过观察、访谈等手段了解当前教师关爱学生的各种方式,引导师范生在课前思考“关爱学生”的表现方式。然后提出一个开放式的价值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怎样关爱学生?”这个问题的设置要突显出师范生的主体性,强调“我”的看法,体现出价值澄清中的主体的“自由选择”。同时也要限定师范生思考的方向,强化思考的深度,这样才能使师范生仔细权衡和完全理解每一种选择的后果,才会做出明智的选择。通过这个主题的调查,指引师范生主动地思考“我”该如何“关爱学生”,并写出自己的价值观点。(2)课堂展示、讨论与澄清。在这个阶段,教师先根据师范生课前写出的价值观点进行分组,将相近的价值观点分为一组,然后分组展示各成员经过协商后的观念。各小组观念的切入角度各异,他们会以自己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学生观,展示自己“关爱学生”的方式。也许各小组在展示自己“关爱学生”的方式时有相同点,但肯定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如会出现专制的关爱、放任的关爱、伤害的关爱等。因此,此阶段不能只停留在珍爱选择的层面上,如何引导他们对自己所做的选择进行讨论并加以澄清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在小组观念展示之后,师范生在相互分享观念的过程中,会对自己小组的选择有一些新的想法,会赞同其他小组的一些观念,也会对其他小组的观念有一些诘难。所以,通过小组间的诘难与小组内的反思,大多数师范生会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即放弃专制的关爱、放任的关爱和伤害的关爱。这时,再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观念进行价值澄清引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澄清方向,强调正确价值的引领和指导。(3)行动落实、巩固与内化。在得到澄清之后,最终的目的是对自身行为的修正与落实,做到知行统一。师范生在见习、实习和将来的工作中,能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践行自己所奉行的学生观,主动关爱学生,使其行为不断地得到内化,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3.体谅关心师德教育模式。体谅关心道德教育模式是由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建的,适用于隐性课程中。这种模式将师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要求师范生要学会关心和体谅他人,要懂得爱和被爱。教师要为师范生提供具体的师生交往情境,使其亲身体验,或产生想象性体验,才能使其认知上的看法与情感上的体验保持高度一致。这种师生交往情境应该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和师师交往,其中师生交往是核心,教师是关爱的引导者,师范生是关爱的体验者。环境则包括课堂学习环境、校园生活环境等,场景中要有爱的交流和沟通,要体现对彼此的尊重和爱护。教师可开展系列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师恩教育、师德影片欣赏、优秀教师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使师范生入境生情,产生体验,潜移默化地学会关心,学会奉献,学会爱。4.观察模仿师德教育模式。观察模仿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的。他认为,在社会环境中,人类通常是直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模式而立即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的。[5]师范院校应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工作作风,不仅要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每学期教师必学的业务内容,还要结合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建立起由督导、同事、学生组成的立体式师德师风监察机制,强化师德师风的管理。每一位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良好的师德作风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做师范生师德行为的示范者和引路人,这样的师德教育才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学校开展“最受欢迎教师”“最美教师”等弘扬师德师风的活动评选,让师范生不仅从思想上、情感上认同师德高尚的教师,还会从行动上向师德高尚的教师学习。

(三)建立基于知识与行为表现相结合的师德教育课程评价范式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3

[关键词]师德师风;问题;策略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敬业精神不强,缺乏献身教育的事业心

个别教师缺乏教育热情和爱岗敬业精神,不愿意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他们不用心去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就只是简单地从网上下载课件,上课马马虎虎、无精打采,作业批改不认真,教学效果差。有的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不能安心于教育工作,更谈不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了,家长意见较大。

2.工作作风浮躁,缺乏责任感

有的教师精神萎靡、作风涣散、纪律松弛;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教师缺乏职业使命感,不讲政治、不讲原则,热衷于传播各种流言蜚语和小道消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少数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频率较低。究其原因,就在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工作,而忽视了思想教育工作,他们对家校联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认为联系家长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又常常认为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需要与家长联系,导致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

3.师表意识淡薄,缺乏对学生应有的爱心

极小部分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分场合讲粗话,上课抽烟,打手机;对不文明的行为和萎靡的社会风气,不仅不予以拒绝,而且还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这些行为均不同程度地损坏了教师的形象。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缺乏耐心,经常随意体罚学生。个别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将差生拒之门外或赶出学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侮辱了学生的人格。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根据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爱为核心,结合教师工作实际,对照师德规范要求,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起完善的政治学习制度,坚持用科学的理论、系列法规来帮助广大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依据师德规范要求,制定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和违反文明标准执教的处罚规定,坚持用科学的尺子约束教师,规范教师的行为。三是逐步完善社会、家长及学生民主评议师德师风的制度。四是建立起向社会承诺的制度,对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向社会和家长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研讨会,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好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形成自身特色体系。六是违反上级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有关规定的给予一票否决。

2.转变教育方式,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坚持思想教育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杜绝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3.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引导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主动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做出新贡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借当前学习宣传落实精神契机,围绕“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认真探索,静下心来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以实施,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的素质,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4

关键词:师德核心要素;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1前言

师德是教师人格品质与思想道德的体现,是教师一种特定的群体道德;师风作为师德的外在表现,是教师长时间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与行为习惯。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必须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

2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研究

2.1师德核心要素分析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方面详细介绍了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文献在对上述要素进行总结归纳后,将“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三方面认为是师德的核心要素。

2.1.1爱岗敬业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必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以恭敬、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这也是社会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工作中必须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以国家的法律规定为基础,详细了解单位的相关制度,了解高校教师的岗位工作现状与发展规律,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关心本职工作的需求,这是开展日常工作的基础[1]。

2.1.2教书育人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发展追求,这是教师这一职业专有的特征,是教师工作的关键目标。

2.1.3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以培养面向现代化的人才为基本工作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各种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按照“为人师表”的要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并且教师的个体品质也需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2.2从师德核心要素角度了解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素质的基础,并且在师德核心要素视角下,广大青年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2.2.1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影响高校教育水平

面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要求,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在高校教育中发挥作用。但是在实际中,高校青年教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在学术发展道路上遭受挫折,并最终影响其教育水平[2]。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从师德核心素质的角度入手,用师德师风引导青年教师走上纯洁发展的学术之路,这也成为高校教育的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会影响高校的教育水平,这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发展的关键。

2.2.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履行新使命的必然要求

对于高校青年教学而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履行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开展高校教师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教师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影响性与示范性的特征,会对学生的各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面对新的教育环节,必须从现代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入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并最终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在进入新时代之后,教师需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利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遵照师德核心要素的相关内容开展工作。

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

3.1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教师信仰动摇

随着高校教师入职标准逐渐提高,大部分青年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因此其思维模式十分先进。但是面对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会持续影响教师的思维观念,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混杂于社会文化中,一旦高校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价值观建设,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一旦高校青年教师的信仰动摇,将会对其师德师风建设产生直接影响。

3.2青年教师偏年轻化,缺乏足够的理论素养

年轻化是高校教师日益呈现出的特点,相关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团队中年龄段25-30岁的人数所占比例超过55%,进一步说明目前的青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化。从师德师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师年轻化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高、精力旺盛,因此对各类工作都具有极高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也存在社会阅历积累不足、能力经验有待提升的问题,难以适应未来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同时从青年教师的专业背景来看,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数量较少,大多数教师是来自于各个专业中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这会导致很多青年教师虽然了解思想教育内容却不精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

4师德核心要素下高校年轻学生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4.1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

在师德核心素养下,高校年轻学生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要遵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因此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引导学生[3]。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降低,因此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可以围绕相同的问题达成共识。所以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这种优势,在师德师风建设中,需要将师德核心素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理想结合在一起,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还要树立政治学习的风气,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4.2重视对年轻教师的正面引导

在师德核心要素下,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应该强调正面引导,提升教师对职业岗位的敬畏感,确保教师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夯实师德基础,更好地适应未来高校教学要求。从师德师风建设的角度来看,师德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的引导与个人层面的自主学习方面。在学校层面上,应该组织本学校的青年教师开展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让高校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将其上升到社会责任、为人师表等更高层次,让教师可以明确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同时积极开展师德师风专业宣教,通过评比道德模范等方法,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师德师风氛围,最终提高教师的师德核心素养水平。在个人层面上,青年教师对待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应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努力从自己的闲暇时间寻找机会开展学习,并向身边的师德模范请教,从政治学习的角度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

4.3助力青年教师发展,强化教师的育人水平

正如前文所言,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影响其教书育人的效果,也对学校的教育事业产生影响。因此面对这种需求,首先需要为青年教师提供师德师风指导,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等模式开展宣教,包括教学方法、备课技巧等,通过老资历教师的实践经验,引导青年教师寻找一条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道路。同时在明确自身发展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学科特征、自身发展计划等,制定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层面可以给予教师必要的支持,到期对规划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分析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做好下一阶段的规划,最终全面推动教师的长远发展。最后,应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从对外培训项目、教师再教育等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青年教师参与学习,学习能力包括师德核心素养、专业理论基础、学科建设等,并加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青年教师能够在与学生的交流碰撞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4.4规范师德师风建设管理,重视教师的长远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工程,需要教师、学校、社会、学生等多方面的合作,其主要实施路径包括:(1)加强领导管理,在学校组建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对于学校而言,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可以由相关负责人组成师德师风委员会,负责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计划,并完成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各项监督、考核、宣传等工作。(2)加强教育监督,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可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寻找教师身边的各类典型;借助基层党组织作用,开展民主生活活动,通过青年教师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总结自己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3)加强监督管理。发挥教学督导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多方面的作用,实施监督青年教师的各项行为,并在必要时采取一定措施予以干预。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动态邮箱、微信公众号等方法,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并且在收到反馈信息后进行及时的核查、回复,争取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

5结论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并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最终在道德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不断改进,这样才能全面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妍,朱平生,马相奇,等.立德铸魂强化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9):53-54.

[2]楼巧艺.探究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及优化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7(7):227-229.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5

重惩戒轻激励,功利性明显纵观目前所进行的师德考评,重惩戒而轻激励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在当前无论是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还是教师资格的重新认定等,许多地方都有“师德一票否决”的规定,“筛差”成为评价的目的。因此,这种评价较多的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考量教师的师德,对师德中的“肯定”性成分显得较少,因此,对多数教师来说,在师德考评时最为担心的恐怕不是获得“优秀”与否,而是担忧被列入“否决”“倒数”的行列,以致广大教师每当面临师德考评就“诚惶诚恐”。考评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被弱化,教师大多成了被动的参与者,能应付过去就完事的现象比较普遍。

重结果轻过程,教育性不足长期以来,在实施教师评价时所采取的方式,大多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师德考评也不例外,这种评价方式虽有其优点,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在师德评价活动中,我们往往更多地看到,每逢学期结束或学年度考核时,教育部门和学校就开展集中形式的师德考评工作,而平时这种考评几乎是没有的,如果没有大的师德问题发生,日常的师德提升工作就只能靠教师们的“自觉”行动了,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评,不能对教师个体以及教师群体的师德进步过程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不能发挥评价对教师师德发展的激励作用,无法适时帮助教师改进提高。因此,评价的教育性价值被缩小了,评价被简单地等同于鉴定。

重形式轻内容,科学性欠缺在当前的师德考评过程中,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打分评价的形式,以分数的多少来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学生打分、教师打分、领导打分,加在一起即为最后师德考核成绩。这种考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和群众,充分吸取民声的意愿;但由于师德考核与教师的利益相挂钩,为了在考评中能够获取好的分数,有的教师私下进行“游说”,暗地拉票;有的找到领导述说,希望照顾;有的联络同事,相互关注。由于与现实利益联系密切,打分掺杂了一定的不正常的“人为因素”。导致有的结果和考评的初衷相悖,“优秀”的未必优秀、被打成低分数的教师未必师德差的现象时常出现。一些默默奉献、不善交际的教师在考评时常常处于不利的位置;而那些人际关系“好”的教师则优势明显,教师师德评价在公正性上存在欠缺。

师德考评不道德现象的成因

之所以出现上述师德考评不道德的现象,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模糊,主观色彩较浓在科学的评估体系中,考评标准十分重要,因为评价者的价值认识与评判标准不同,其评价结果就会不一样;在评价活动中,哪些要评、哪些不评,也直接影响着评价的结果。评价标准同时对被评价者具有导向作用。就目前的师德评价工作而言,尽管研究者为我们提供了诸多评价标准,且评价的实践不断创新,但总体上还是存在着考评标准模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某种道德行为做到什么程度算好?这种道德行为其持续性要多久?各人的道德行为其表达方式是否要统一?道德行为是否一定反映了其道德认知、道德素养?如:何谓“尊重学生”或“不尊重学生”?怎样算歧视学生、怎样不算歧视学生?怎样算认真教学或不认真教学?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以致评价者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尺度就难以准确把握,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对象的某种道德行为就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即使同一评价者对同一对象在两次不同的评价活动中也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评价者的主观价值意识在此起着很大作用,那种“先入为主”和“晕轮效应”等现象常常会左右评价者的道德判断。多年来,广大教师对师德的考评结果存有异议,如果没有被“一票否决”,较少有人会去反思自己师德的考评结果,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2.内容宽泛,师德“边界”不明何谓“师德”?有人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也有人认为师德“是一个教师所应该具备的道德水准和品行素养”;大多数人认为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从教师承担的社会重任和社会对教师的人格期望评价可以看出,师德不仅含有道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把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条作为教师师德考评的内容。而《纲要》所指出的:“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则是关于师德比较原则性的描述。尽管师德内涵非常丰富,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无论怎样丰富、怎样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它也总得有一个边界,其外延不能随意地无限扩大,否则在考评时,不同的评价者由于对师德内涵把握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目前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师德现状并不满意,对教师的指责经常见诸各类媒体,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定位不准确、边界不清晰有一定关系。因此,“边界”不明确的师德考评,自然在实践中就很难操作,导致主次不分、内涵与外延不清,甚至本来不属于师德考评范畴的却被纳入其中,由此造成在很多情况下,师德的考评就显得粗略。

3.主体泛化,评价“支架”移位与教学能力评估所产生的压力与影响力相比,师德的评估对教师所产生的压力更甚。因此,师德考评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在当前师德考评实践中,评价者的专业性要求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评价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活动,对评价者来说,如果缺乏必要的与评价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那么评价者就难以对评价对象科学地做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势必影响考评结果的意义与价值。在当前师德考评实践中,由于理论上对师德的科学评价标准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在具体的操作上对参与评价的人员如何有效开展评价还缺乏相应的培训,因此,存在评价者评价不规范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采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固然是评价改革的一个趋势,对改善原来评价信息渠道来源的单一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师师德表达的范围很广,因此,完整地考评某一教师的师德自然需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由于各个评价主体各自所得的信息多寡不等、利益取向不同、价值意识有异,他们对教师师德的关注点以及标准要求就会不同,加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或“爱屋及乌”或“恶其余胥”的情况常常会出现在师德评价之中,由此造成师德考评的失真现象。#p#分页标题#e#

改进考评工作的策略思考

师德是教师的从教之基,是教师素质之魂。科学开展师德考评工作,不仅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呼唤。师德在国外(如欧美等国家)一般称之为职业伦理(professionalethics)。它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教育意识、职业态度、工作责任感等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教师工作所涉及的各种关系,具体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等。师德的好坏与教学业务水平的高低并非是直接的对应关系,要科学评价教师师德,首先须要界定好其评价的范畴。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现实要求与崇高标准:师德考评要分层分类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客观的现实基础。因此,在考评师德时,一方面不能离开现实来评论师德,那会导致很大的负面效果;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只局限于现实,而忽视师道的远大追求,这又会陷入片面的短视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既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职业规范,同时也提出了教师应追求的师德理想:“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师德建设上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是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性。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具体的行为规则,它可以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应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理想发挥激励作用,原则发挥指导作用,规则发挥约束作用。因此,在师德考评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师德的现实要求与崇高标准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尤其要重视师德建设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这一问题。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等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指标

党的报告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且《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对师德师风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鉴于此,师德师风建设应该被放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高等院校师德建设既涉及教师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人才培养,师德评价自然而然成为一项重要的外部手段和有效载体之一[1]。高校师德建设及师德评价将是提升高校教师这一特定领域和群体的道德生活状况的具体实践[2]。

一、新时代下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师德评价是对高校教师职业品行的导向和约束,具有“指挥棒”和“红线”作用。社会对高校教师师德具有更高要求:在意识层次上,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水准;在行为规范上,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在影响程度上,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更深远、更广泛。首先,社会、学生、家长等对教师师德期望是高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提升的;其次,每位教师由于个人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表现肯定有所不同、有一定差异。就像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存在差异;最后,在一定时间段内、一定教师群体范围内,个体师德存在以下不同,应该对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教职工认可的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肯定和认可,予以精神褒奖;并形成必要的等级差异,树立榜样作用,影响带动整个教师群体向更好的师德目标发展,避免“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甚至轻视弱化师德考核和建设的现象。

二、新时代下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以现实师德内涵为基础,以科学性、逻辑性、导向性、相对性、主客观结合、可操作性等为原则,将教育行为的内在动机与外在效果相统一,引导教师在道德价值追求上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

定性评价是对教师的内在道德品质和外在教育行为进行评价,以“好”或“不好”作为评价指标。若采取定量评价,片面地强调量化评价会导致教师道德的僵硬化和表面化,因为师德具有相对性、可比性的特征,在师德评价中更为主要的是主观评价。参考归纳师德评价的基本认识,提出了师德考核量表,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五个方面及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情形进行综合评价,列举提出了25项负面评议参考因素,将相对模糊的软性因素,明确为硬性的自律约束条件,形成师德考核评价的细节要求,便于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实施参考。1.依法执教。明确国家兴办教育的目标,使知识传授的目标服务于国家要求,且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自觉遵守《教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负面评议因素:①散布、传播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悖的言论;②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③滥用互联网散布与师德规范有悖的言论、信息或话题;④违反学校规章制度;⑤其他不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的行为。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廉洁从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规范要求;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实现专业成长。负面评议因素:①擅离岗位或不遵守工作纪律;②不执行教学计划,造成教学秩序混乱;③学生评价满意度低下或同事评价满意度较低;④泄露试题、擅改学生成绩或批阅试卷时标准出现明显偏差等;⑤其他敷衍塞责的行为。3.关爱学生。爱护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注重教育方式;耐心教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负面评议因素:①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②有歧视、讽刺、刁难学生的言行,造成恶劣的影响;③散布有害于学生成长的消极落后言论和不健康思想;④对学生放松教育管理或教育方式明显不当;⑤其他损害学生的行为。4.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善待他人,同事间相互支持、帮助;正确处理与同事、领导之间关系;虚心听取校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社会单位或人士的支持;积极参与院校系所的公共事务。负面评议因素:①恶意诋毁他人名誉,引发争执、冲突;②破坏团结,干扰学校工作;③在对外交往中,言行影响或损害学校利益和形象;④缺乏合作互助精神,影响学校工作;⑤其他违背团结协作的行为。5.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作风正派;服饰衣着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严于律己,以良好的品行教育引导学生;未有以教谋私的不良倾向,教风清正廉洁。负面评议因素:①弄虚作假行为,学术不端行为等;②在公共场合言行严重不当,产生消极社会影响;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接受学生或家长宴请或财物;④组织或参与向学生乱收费、乱摊派,从中牟利等;⑤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活动;⑥其他损害教师形象行为。另外,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情形有:①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③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④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⑤在招生、考试、学生推荐、保送研究生等工作中徇私舞弊;⑥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⑦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⑧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组织形式

本文的指标体系为了能够达到可比定性评价,不仅列举了师德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水平要求,而且更实际的是提出了负面评价因素和底线因素。可根据院校特点,灵活采取得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价。将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尊重个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系所、学院的综合评议开展对比评价,得出师德评价结论,体现公平性、合理性、全面性。首先,教师自身总结一定时期内的师德情况,总结有关师德方面的工作情况和表彰,参照评价表自我评定;其次,发挥教学单位自主性,由系所结合教师实际表现,综合评议、公示;最后,由学院结合各自特点,结合学生、社会意见及师德师风举报反映等情况,组织审定及公示,接受申述。

三、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首先,师德评价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次,年度师德考核中“优秀”比例不高于35%,对推荐的年度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本科生导师,师德考核必须为优秀;再次,查明违反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给予师德考核不合格,对于处于调查阶段人员,师德考核暂按待定处理,并且年度考核暂不评价,停止评优资格;待结果明确后按规定处理,并不追溯考核待定期的评优机会;最后,因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或者综合评定为结果为“不合格”者,年度综合考核评为不合格。

四、结语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面对新时代下高校教师道德领域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DB/OL].(2014-09-29)[2018-08-22].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7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共词分析;研究热点

一、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热点

(一)历年发文量分析

学术论文的发文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问题的影响程度。统计336篇学术论文,可以得出高校师德师风研究领域的历年发文情况,自2001年,针对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开始出现,开始发文量较少。2006年之后,学者对高校师德师风的探讨增多,发文量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虽然在2017年略有下降,但是随着2018年《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的发文数量迅速增多。从整体趋势上分析,高校师德师风的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文数量也将日益增加。(二)高频关键词的分析笔者通过识别和分析关键词,从统计的学术论文中获取原始关键词1120个,按照高频关键词计算公式[1],得到频次超过20的关键词,即高频关键词共8个:发展对策、高校教师、建设重(难)点、现状、内涵、重要性、评价、新时期。

1.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史晓东从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对师德师风进行界定,认为师德师风包含师德和师风,前者指向教师的内在精神品质,反映个体品德修养;后者指向教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反映行为习惯[2]。周宏分析了高校师德师风的特别属性,提出示范性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专属内涵,决定了高校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不应满足于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既有职业道德规范,而应该追求卓越化,为人师表,创造更高的职业幸福[3]。总体来说,目前鲜有专门研究高校师德师风内涵的论文,现有研究大多数缺乏深层分析,没有细化高校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标准、特征。师德师风内涵是开展高校师德师风研究的基础,必须准确把握。

2.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认识,明确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探讨。有的学者从高校层面出发论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如回春园提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4];有的学者则基于国家、学校、个体角度探讨其重要性,如荣立和认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党的建设、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5]。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建设,还影响着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深远。

3.高校师德师风的现状。目前,对于师德师风现状的关注较多,学者对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如袁进霞认为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出现了对教育事业缺乏神圣感、对学生缺少责任感、对自身缺少自律感、对学术缺少使命感等问题[6]。关于师德师风问题的根源方面,雷占荣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认识的不到位、管理的不到位、教育活动的不到位、师德建设理念的不到位引发了高校师德师风的问题[7]。相关研究显示学者肯定了高校教师的主流,认为大部分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努力地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学校及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对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学者的研究多是基于师德师风的某些具体表现进行阐述,缺乏全面整体的认识及深层次分析。一方面,学者们对于原因的探讨更多关注于教师个体或学校层面的单方面因素,但是逐渐重视从社会、学校、教师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考虑,这是今后的研究趋势;另一方面,对于原因的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加强,形成有效体系,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

4.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及发展对策。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如赵培举认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从强化自律意识,建立考评机制、监督激励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培训机制、模范引领机制、环境影响机制等方面进行[8];韩泽春等提出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是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强化师德灵魂,锻造教师崇高的道德品格和人格情操;在路径方法上则要加强理论武装,实现观念认同,并将观念外化为行动,完善长效机制[9]。综上所述,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有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学者大多从中观层面即高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在国家和社会等宏观层面,以及教师自身微观层面的探讨则很少,这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5.高校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考评制度,有助于充分发挥师德师风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学者主要从师德师风考评的涵义、原则、现状、考评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如糜海波认为师德师风评价须把握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全面性与公正性相统一、人本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10];赵静认为高校师德评价需要设计科学的评价标准,完善师德评价内容,采取客观的评价方法,丰富评价主体,强化评价监督,健全反馈机制[11]。师德师风考评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外在他律与教师内在自律的重要途径,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性、体系上的探讨,求大求全,而对于如何建立评价指标及建立什么样的评价指标,特别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等具体操作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今后应从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入手,结合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合理的、可操作性的考评内容和指标体系,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选拔、聘用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6.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重点、难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包括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不乏重点和难点。有学者从师德师风的建设内容入手进行探讨,如黄少强认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应该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教师的科研等方面加强[12]。师德师风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师德师风培养的过程是由外在规范的他律走向内在价值的自律的过程[13],兼具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特点,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道德的自律性与制度的他律性等关系。这启示我们既要注重宣传、培训等柔性手段,又要重视制度建68江苏高教2019年第12期设、考核评价和监督惩处等刚性手段,通过他律性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7.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师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师风。大部分学者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着手,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如佟书华等认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在分析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4]。新的时代要求赋予师德师风建设新的要求,将高校师德师风置于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中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深刻意义。从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的特点、表现形式、面临的新要求缺乏研究,今后应该在“新”方面多做文章;另外,将“双一流”建设等战略与师德师风结合起来探讨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思路。

二、研究结论与未来思考

(一)研究结论

1.分析合著情况和作者机构可知,师德师风研究的科研合作情况较少,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很少,且作者机构单一,基本是学校教师或宣传部门、人事部门、工会、图书馆等部门管理人员。

2.经过高频关键词和聚类分析可知,我国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热点包含8个高频关键词,其中,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是最为关注的研究内容。现有论文多从师德师风的重要性、现状、问题和原因出发探讨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和对策,对于师德师风的内涵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不太重视与热点领域的结合,对师德师风的时代性分析不够透彻,从而使得研究在思路和方法上存在三点不足:理论性和时代性的忽视、定量分析和数据支撑的缺乏、综合性和评述性文献综述不足,由此导致师德师风的相关研究具有片面性,缺乏说服力,提出的解决对策易与社会实际不符。

(二)未来思考

1.重视基础理论的指导性。其一,当前的高校师德师风研究论文总体上缺乏理论性,在336篇论文中仅有5篇论文分别以TRIZ理论、心理关怀理论、缄默知识理论、定位理论、胜任力理论为基础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二,关于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学者只进行了简单定义,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对师德师风的内容、表现形式没有深入分析。高校师德师风研究领域对理论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使得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而且限制了研究视野。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研究,一方面应积极借鉴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及优秀研究成果,比如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开展研究;另一方面要从道德角度、新时代背景等方面对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进行分析。

2.开展实证调查与分析。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师德师风研究都遵循指出师德师风的不足、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建设对策的思路,学者往往结合个人工作实践进行经验总结与思考,只有少数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师德师风的外在体现、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等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探讨师德师风的改进方式。而且研究多就本校、某一类高校或某一区域内高校开展研究,导致调查对象有限,调查信度和效度不明确,分析方法仅停留在推理及经验总结层面,缺乏科学的实证分析。未来应在深入分析高校师德师风内涵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采用行之有效的调查手段,提高问卷的信度及效度,针对更大范围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代表性高校进行深度访谈,还要注重对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利用定量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模型等手段进行科学分析,确保研究的说明力和可信性。

3.推进高校师德师风与社会热点及时代背景的交叉研究。当前,师德师风的研究与其他交叉领域及社会热点的结合远远不够,虽然有一些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统一”、中国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等视角探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但大多数研究者的关注点仍仅限于师德师风本身。今后若不结合或借鉴其他研究领域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校师德师风的研究面将会越来越窄,且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将会越来越弱。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更好地服务社会,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寻求创新和突破点。

师德规范总结范文8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校教师;新形势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还指出了“各地各校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1]。同时,考虑到高校教师的职责,即教师是专业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承者,要为学生传播知识、传播真理、传播新思想,为学生塑造生命。因此,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努力。鉴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而建设一支党和人民都满意的高校师资队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是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而教师作为高校实施教育最为关键的要素,必须有责任、有担当,即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以德治国的教育战略,积极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主力军。简言之,高校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工作,陆续提出了培养“四有好老师”及“四个统一”的要求。党中央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及教师本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得高校意识到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性,即有必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探索。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其外部环境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如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及网络环境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时,高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存在思想政治素质低、人格品质欠佳、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影响了其作为全社会高尚道德文化的实践者、开拓者和引领者这一角色的扮演,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改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总体状况,使教师有能力应对教育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交流日益增多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作用由强调基础支撑作用变成了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并重。面对这一形势,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助于促进高校实现长远发展。高校是否能够实现长远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其是否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是否开展了高质量的教学工作。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会映射在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等方面,这会间接地影响其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发挥的作用。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坚定教师政治观念、增强教师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使教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有利于教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有效落实各项教学方针,认清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而有效地发挥自身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同时,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会影响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能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水平,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使其严肃认真地按照相应要求对待教学工作,这样就能为高校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提供保证。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促进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第二,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身心快速发展,正处在三观的发展变化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的教育。而高校教师的本职任务就是教书和育人,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觉悟、价值取向及道德素质的发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让高校教师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一旦高校教师的素养达到了这一高度,就能通过人才培养工作将这些素养示范给学生,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

(一)理想信念模糊且动摇,思想认识不全面

高校是培养各领域专业性人才、各学科研究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更是培养高素质、有道德的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教师作为高校实施教育最为重要的一环,不仅在专业教育、科研引导中起着关键作用,还在道德培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教师在道德培育的过程中肩负起自身职责的前提是自己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素质。但从现实状况来看,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素质并未达到这一要求,其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且动摇,思想认识不全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较低;第二,对廉洁自律认识不足;第三,在思想认知和日常工作上存在主观性、局限性、片面性的问题,即未能完全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新事物、新情况或处理新问题。高校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模糊,思想认识不全面,使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受到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风气,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起到了消极的作用,这不符合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对此,如若不顺应时展潮流,在充分考虑高校现实状况的前提下改善师德师风建设,将会持续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

(二)教书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冷淡

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换言之,大多数教师只做到了“受业”“解惑”,达到了“经师”的要求,而实际上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即既能“受业”“解惑”,又能“传道”[2]。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部分教师存在只重教书而不重育人的情况,即部分教师只是按相关要求按时上课,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对学生道德素养关注不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课堂教学,育人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还有部分教师师表意识相对淡薄,即言行不符合教师的形象,且日常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这些高校教师未能真正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另外,还有部分高校教师因教育思想未改进、敬业精神欠缺或教学态度不端正,形成了“专制型”“放任自流型”的师生观念[4]。有前一类师生观的教师忽略了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平等性,常以命令、要求等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有后一类师生观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不重视,也不了解学生,未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未能及时与学生交流谈心,忽视了对学生的关爱。长此以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相对冷淡的情况,而不良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投入的情感,进而降低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还会伤害学生的感情,从而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不利于帮助学生架构一个正确的三观。更重要的是,从小的方面来说,师生关系冷淡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从大的方面来说,则会影响学生对今后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三)缺乏合理且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近年来,我国针对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出了许多明确的指示,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未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全盘工作进行部署,以及对党的有关政策文件执行不畅,从而导致学校内部存在教师队伍活力不足、部分教师师德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有些高校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只停留在口头和理论层面上,缺乏相应的执行措施。现阶段,虽然当前的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了师德师风评估的必要性,但仍有很多高校现行的考核制度和规定过于重视教师的研究成果,对于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的考核只是在年度考核中一带而过。正是由于现行考核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许多高校教师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科学研究,而忽视了自身品德素质的提升。再者,师德评价需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教师的职业规范做出评价,但是部分高校在对教师师德评价时存在以下两项问题:一是未设置合适且合理的师德师风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即缺乏可操作的师德考核指标、师德评标标准不实用,导致师德评价不易操作或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二是师德评价主体的主观性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即由于高校在教师的职称评聘、奖励等方面对师德的要求较为空泛,致使在实际评价中,教师的师德评价结果会出现由领导主导或“拉帮结派”评判的问题。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缺乏合理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其发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其实现长远的发展。

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筑牢其思想根基

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5]因此,面对新形势,高校教师如若想做新型的教师、合格的教师,就应该加强理论学习,筑牢自己的思想根基,即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忠诚于教育事业,严肃认真地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主动承担起服务国家和民族地区建设的重任,为加快现代化教育的步伐而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增添助力。高校作为教师的直接管理者,应该为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设置计划、提供帮助。为此,各高校要以党对高校的全面指导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融入办学治校的整体过程,并将师德师风学习与培训作为教师的必修课纳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同时细化相关安排。目前,各高校针对教师开展的理论学习主要由学校的党组织负责牵头、由各高校的政教处监督落实。基于此,高校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理论学习内容上,以“端正教师职业态度、提升教师从教水平”为目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与文化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工作的重点阐述、《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作为重点内容予以纳入;在理论学习方式上,可灵活安排多种形式,既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周(月)”和师德大讲堂等学习活动;也可以培训的形式展开,包括专家报告、教师论坛、集中研修等形式,如设置“学习师德楷模”专题教育、组织以“教师思想作风建设”为主题的集中研修等。另外,各高校还要完善本校的官网,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以拓宽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渠道。具体而言,高校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校园官网上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推进,包括增加党史学习的专栏,每天及时更新专栏内容,刊登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省市县委的要求及安排部署等,推进教师理论学习的系统化、常态化[6]。概言之,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从全局上对教师的理论学习进行把控,对其理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平台进行细致的安排,以此形成校领导发挥带头作用、各党务班子成员带动周边人、各专业的高校教师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良好氛围。当然,除了高校要对教师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做出安排,教师自身也要认识到进行理论学习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筑牢思想堡垒,补足精神之钙。高校教师在按照要求参加高校安排的理论学习活动和培训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学原文、听专家的讲座、看电影、听新闻,或者与其他教师交流等方式,重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政策法规、形势与政策等内容;同时,其还要多了解当下的时事政治,并且根据国家下发的文件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重点突出对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有效宣传,以体悟出师德的新要求、新标准,从而规范己身。另外,高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参加相关的实践,包括参加政治理论演讲比赛、“七一”党员高校升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等,坚定自身作为教师的使命信仰,进而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

(二)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教学最终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是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从而为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有利的条件[7]。基于此,高校要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使教师端正自身的形象,做到言行举止符合教师职业规范。且这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的环节上,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因为只有求真务实,才能达成目标。基于此,为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高校可以组织各类树典型、宣传师德模范的活动,对教师进行正面的熏陶。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创新争先、创优争光”活动,以宣传教书育人模范人物为主,广泛宣传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形成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效应;开展“高校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即评选各个高校内具有良好师德风尚、潜心教书育人、教学功底扎实的“教学名师”,使其成为青年教师的学习榜样;开展以“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为主题的师德楷模评选活动,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用先进模范事迹感染其他教师;开展“育人故事”征文活动,让教师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对教师职业的感悟;以“七一”、教师节等为节点组织庆祝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如此,以多样的活动予以高校教师正向的熏陶,可使其谨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悟教书育人的价值和作用,进而在日常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中积极贯彻师德师风规范,最终增强敬业精神、端正教学态度。另外,教书育人本身是需要爱心和耐心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做要到为人师表,有敬业精神,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注重以德育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学生作为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关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持之以恒,一视同仁,将师德之风均匀地洒在每个学生身上,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从而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好“情感”的桥梁。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以学生为本,即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学生的成长过程,发现并纠正其缺点,鼓励并发扬其优点;第二,换位思考,即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有助于教师做到以德育人,从而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最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师德师风水平。

(三)立足实际,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

考评是高校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为了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校应该梳理教师工作的全过程,以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从大框架上来讲,高校各部门及学院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建立各项关于师德师风评价的制度,如建立师德师风个人承诺书的制度,即按照教师聘任合同规定的管理办法,完善实习期间的调查,综合评价聘用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师德表现[8];建立教师师德失范行为问题追查、责任倒查、谈话提醒等制度,即规范教师师德失范个人行为处理程序;建立日常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如此,可确保从教师入职、评聘、奖惩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考评机制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为了真正让师德师风考评机制落地见效,高校还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设定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标准。高校可以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工作任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基本依据,对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一系列文件中关于师德师风及职业要求来设定,进而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评估标准,并规定至少每学年组织一次师德评价。第二,在师德师风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将爱国爱校、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的内容作为关键指标予以纳入,并赋予相应的权重或分值。第三,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查师德诚信档案、评价量表、会议记录、工作总结、领导分工文件等方式实施。第四,在评价主体上,将学校、教师、同事、学生、社会这五者都纳入评价主体的行列中,其中教师自评就是应用自评量表、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客观分析自身的师德师风水平,占评价总体的 10%;同事评价就是通过研讨、评课等评价师德师风表现,占评价总体的 20%;领导评价就是通过日常观察、查师德诚信档案、领导分工文件对个体进行师德师风评价,占评价总体的 30%;学生评价(占评价总体的 20%)和社会评价(占评价总体的 20%)都是通过问卷、座谈、监督电话等途径实施的。第五,在评价结果上,设置“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各等次的评判皆以事实为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凡注明“一票否决”的师德师风评价指标,若该指标为不合格,则此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等级为“不合格”。概言之,只有建成一套符合教师道德行为规范且合理全面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才能刚性约束高校教师的道德行为,使其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合格教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