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家访总结范例

师德家访总结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目标任务

1、教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无违法违纪现象,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2、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3、开展少先队活动、思想品德课、晨会为主渠道的教育途径,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及各科教学中。

4、抓好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专栏、版报等的作用。

5、组织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不乱花钱、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用电的优良品质。

6、加强德育课题研究,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

7、抓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纪律、注意安全、远离法制观念等教育。

8、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学生品行合格率达99%以上,犯罪率为零。

9、认真总结上期贯彻《守则》和《规范》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作用,认真学习、宣传、实施《守则》和《规范》,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0、做好学校、年级、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德育评估制度,期末开展全校性检查、评估工作。

三、建立健全德育领导机构

1、组长:xx

副组长:xx、xx

组员:xx、xx、xx

2、建立学校党支部、政教处、教导处、工会、团队、(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教师、班主任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机构。

四、主要措施及具体做法

1、制订德育工作计划:

①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贯彻新《守则》、《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做到教育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把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点,并在学期初分级(阶段)制订规划。

②学校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少先队、班主任等组织要在期初制订,并有贯彻德育工作的具体计划、措施、办法。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①认真组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师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及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二)《心桥》,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②建立教师道德学习培训制度,努力使我镇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政治坚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③校长亲自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3、抓好德育主渠道。

①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联系学生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有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又要敢于、善于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热点,提高他们辨别好坏、善恶、美丑的能力。

②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综合考核制度。学校、班级分别设有德育考评记录本,通过“文明班级”评比,对学生每天的思想、学习、生活、纪律情况进行考评记录,评选“日常行为规范之星”,及时总结表彰。

4、在各学科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

①语文科教学要按课文的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②数学科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结合应用题教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如应用赈灾捐款数目自编应用题等。

③自然科要在讲授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要求每生运用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完成制作小发明的作品一两件。

④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动的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激发爱国热情。要求组织好美术作品展和训练好两个文艺节目。

⑤体育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卫生习惯和纪律强,一切行动听指挥、吃苦耐劳、勇于拼搏为校争光的精神。要求每项体育项目培养1—2名“体育特长生”,训练好学生篮球队和田径队。

5、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①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周、一次文艺晚会、一次校运会。本学期举行“元旦”文艺汇演和篮球排球比赛。

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基地。

③坚持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制度并有记录。

④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学雷锋为人民服务周活动”等教育活动。

⑤做好免费教科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科学》循环使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护书籍、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6、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①充分利用黑板、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每月每班出版黑板报,文化长廊每月更新一次内容。

②成立“红领巾广播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宣传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每周播出一个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③加强学校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警示语温馨文雅,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

7、健全班级教育制度。

①健全班级组织,重视培养班干部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②加强班级班会,每学期至少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一次班会课,促进良好的班风的形成。

③加强班主任工作,每学期期初制订班级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心理特点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生品行合格率达99%以上。

④加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密切联系,齐抓共管学生的思想工作。

8、加强团队活动,重视社会参与活动。

①少先队大队部要重视培养学生干部,针对少年儿童实际开展活动。

②建立有相对固定的德育基地,开展德育活动成效好。

③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展活动两次以上。

④建立家访制度,学校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家访提出具体要求。学校建立有家访登记薄,班主任(教师)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班级的1/2,本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

9、加强德育课题的研究工作。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2

一、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的意义

师德素质影响、决定着Xuexiaofazhanyuguanli学校发展与管理教师的业务素质,通常师德素质高的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也高,师德素质高的教师,尽管业务素质暂时不高,但他认为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社会负责,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的优秀教师。教师的师德师风好与差,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人才的培养,把师德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来讲,可以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抓好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质,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滑坡的忧虑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趋势

没有手机的年代。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户、走街过巷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既加强了家校的联系,又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校的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有利于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当时,教师的家访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自觉的、无偿的,是教师责任感的驱使,是教师关爱学生的表现,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没有电脑的年代。晚上教师批改完成作业后,已是深夜,但教师常常还在昏暗的灯光下手写钢板、誊写蜡纸、人工油印自己编写的学生试卷或学习资料,体现出教师的爱业敬岗精神。现在有些教师工作出现懒、散、慢的现象,工作马虎,得过且过。关爱学生的热情比不上过去了,花在学生身上的心血少了,情系学生,心系教育的人也少了,但在教师队伍中却出现“做多与做少,做好与做差都是一样”的思想、出勤不出力和追求利益的人越来越多了,师德的滑坡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现状

1.现在有些教师的师德可以用“三无”来表述,即:“无时间工作,无备课,无作业。”无时间即无工作,无备课即无教学效果,无作业即无巩固知识。时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现在,中小学教师在校的工作时间(含上课)仅有七小时,如果没有充分用好,哪有时间备课、批改作业的工夫?学校如果管理松懈,就会出现有课在校、无课离校的教师,这些教师根本上无法按照教学要求备课、批改作业,在学校检查常规工作之前,为了应付检查,抄袭教案、多布置些抄写的或容易做的作业,或一次作业分为几次写批改日期,这样的“三无教师”,何来好的教育效果呢?学生又能学到什么知识呢?

2.在物质横流的社会,利欲熏心的年代。师德低下的教师是无法抵挡得住物质诱惑的,很容易出现“三有”现象,即是“有偿家教,有偿代购资料、有偿编座位”。这些现象,在一些学校已流行成风,尽管主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对“三有”行为进行禁止,同时学校也采取一些措施严加制止,但师德低下的教师铤而走险,我行我素,置若罔闻,利用假日为学生有偿补课,并且收费不菲。有些教师有偿代购资料到了疯狂的地步,一个学期一科多达五六本,泛滥成灾,试问:学生在一个学期里,每科能完成五六本资料吗?学生有兴趣去做吗?过多的教辅资料,教师明明知道对学生百害无一利,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令人慨叹。而在城区学校,教师有偿编位现象也时有发生,家长送礼给教师,一来想编一个好位,二来希望教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虽然教师是被动接受家长的礼物,但接受了家长的礼物,教师只能“受人钱财,替人消灾”,帮送礼家长的孩子编一个好位,这不仅损坏教师为人师表形象,同时还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埋下了送礼走后门的陋习。

3.“三少”现象的教师较为普遍。“三少”是指“少学习理论,少钻研教材,少参加教研活动”。师德要求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但很多教师都是“一本通书读到老”,少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思想因陈守旧,少钻研教材,教学方法陈旧,少参加教研活动,难借鉴好的教学经验,这样的“三少”教师怎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呢?教学效果又如何提高呢?

4.“工作做好与做差、做多与做少都是一样,反正工资少不了的思想”,占据着部分教师的头脑,有这样思想的教师,自然就会出现“出勤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不良现象,求其得过且过,工作马马虎虎。

三、师德滑坡的主要原因

(一)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年代,社会自然呈现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风气,守不住清贫的教师也难免受此影响,造成一些教师兼职参加一些经济活动,或出现上述的“三有”行为,尽管不参加经济活动的教师也会有不平衡的心态,极大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弊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建国六十多年,全国上下所有企业都已实行合同制或聘任制,但在一些地方,学校管理体制从建国直至现在还是不变,教师职业是“铁饭碗”,教师吃“大锅饭”的现象很普遍,尽管有些地方实行所谓的聘任制也是流于形式的,只是教师和学校简单签个姓名、盖个章而已,还未有真正实行学校聘任制。“大锅饭”、“铁饭碗”的现象造成有些教师有“做多做少、做好做差都是一个样”的思想,极大影响了教育发展。教师的人事权不在学校,学校无权!如何管理教师?教师如有吊儿郎当、拖拖拉拉、工作不负责等现象,学校又奈他如何?在这样的学校管理体制下,何来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师的待遇低下

《教师法》第25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法》已实施了18年,但很多地方还没有根据《教师法》第25条规定落实待遇给教师,如粤西某县级市,没有行政职务的一般科员的公务员与教师同工龄,但公务员的工资比教师工资每月高1500元,住房公积金还比教师高15%(20%—5%),这就更容易使教师产生怨气发泄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极大影响了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

四、提高师德水平的有效措施

笔者认为,提高师德水平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和完善。

(一)师范院校应开设“师德教育课程”

“师德课程”应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其内容应包括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②国内外古代、现代师德高尚的典范;③其它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典范。师范院校的学生即“准教师”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准教师们打下扎实的良好的师德基础,为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牢固树立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使他们明白从事教育事业要有“两袖清风”和“守得住清贫”的思想准备。

(二)加强在职教师的师德教育

1.定期定内容对在职教师进行师德培训,使在职教师不断理解、深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2.组织师德高尚的教师作先进事迹介绍,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3.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师德师风的有关规定。

(三)建立完善师德考核制度

1.制订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师德评价制度,考核内容要全面,评价分值要标准。2.每学年,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师德进行考核,考核组成员除教育局成员外,还应包括家长代表、群众代表、村(居)委等代表。同时,学校也要对每位教师的师德进行考核,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考核的办法要形式多样,学校师德小组对全体教师进行评价,同时也可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采用多种形式、多方位的评价,有效促进师德师风的好转。3.师德考核的结果作为评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师德无优秀等级的学校,不能评为先进单位,校长也不能评优晋升和晋级等,以此来促使学校重视师德教育,努力提高师德师风水平,进一步形成勤教、乐教、善教的良好师风;对师德低下,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严肃处理,调离岗位或调离教师队伍,对师德低下的教师起到警醒和震慑作用,促进师德师风的好转。

(四)实施《教师法》保障

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让全体教师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生活的关心,使教师在心底里感激政府,更好地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在工作中就会主动、积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做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的优秀教师。

(五)学校管理上要真正实行聘任制

把教师的人事权交给学校,学校有权聘任或解聘教师,学校与教师签订任期责任目标,教师工作有目标,努力才有方向,责任感才增强,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会充分调动起来,对任期目标不达者或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教师实行解聘,让他们懂得要好好珍惜这份工作,对那些懒惰的教师起到警醒、震慑作用,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师德师风水平。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并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使教师的职业成为令人向往、羡慕的职业,从而使教师形成安教、勤教、乐教、善教的良好师风,为培养祖国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彭亮华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镇盛中心二小

第二篇

一、师德出现了滑坡现象

(一)缺乏爱心

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缺少爱心,偏爱尖子生,对后进生冷言冷语,对“好学生”爱得真切,爱得投入,而对“后进生”却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甚至歧视后进生;尤其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影响下,有的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对学生思想状况漠不关心;有的教师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不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大量布置作业,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消极、抵触,未到小学毕业,就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还有的教师对后进生采用讽刺、挖苦,进行心理施暴和体罚、或以罚代管,少则十元,多则几十无,对那些“屡屡不改”者,动辄“撵出教室”,甚至让学生家长“领走了事”,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缺乏进取心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传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思考与学习,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教育教学理论,有意识地获取教改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所决定的。但有的教师,自从跨进教师队伍以后就不再学习,不求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教师除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很少关注教育方面的报刊,教育方面的书籍也很少阅读,久而久之,知识贫乏,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凭“教参”念经,缺乏进取心,缺乏成就感,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二、不良师德现象分析

(一)价值观念扭曲

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自然而然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们旧有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多元的价值倾向使有些人在选择面前慌了手脚,一些教师走进了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误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等资产阶级价值观死灰复燃,他们不甘于清贫,不安心教育,以职谋私。

(二)教师待遇低

由于经济的发展,竟争体制和分配体制不健全,教师收入明显偏低,有些地方对教师工资时常施欠,住房难办事难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敬业,乐业”的热情减退,制约着他们履行职业道德。

(三)工作压力大

有些教师心理素质不强,在工作压力下表现出烦躁易怒,甚至怒骂斥责学生,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不能均衡,师德的实施便无从谈起。

(四)教育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有些教师对于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但盲目从教,还表现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一有错误便进行过分指责,羞辱且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生不能说一个“不”字,大小事物都由教师一个人决权而不考虑学生,教师评价机制由于受传统的、狭义的学生观、教育质量观、人才观的影响,一部分教育管理干部把眼睛盯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上,把考试排列的名次作为衡量教师好坏的唯一尺度,在评先、评优、评职称等级上全力倾斜,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予重视,师德建设处见了空白,教师们在这种氛围中,德育参与意识逐渐淡化,不再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五)教育的职业声望相对不高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学生只是比较尊敬示自教授过自己的老师,对其他并不尊敬。这种“教师重教”的观念带着浓厚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而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普遍的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面貌。这必然形成我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但在整个社会中,地位很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教师等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翻了身,国家对他们十分重视,注意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在最初几年辉煌之后,开始走入新的困境,传统的教师等广大知识分子,以理性的方式影响社会的情景。

三、总结

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现状,与新课改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大相径庭。这势必给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万事以德为首,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和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一生,愿天下所有的教师都能洛守新课改下的这种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守,与时俱进”。

作者:窦档录 单位:镇原县东街小学

第三篇

一、新时期西部不发达地区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学校社会化。

受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待工作心态浮躁缺乏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待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不积极主动备课。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很高但其产出跟实际投入不符。在社会官本位倾向、利益至上思潮等影响下许多老师开始重名利、轻修炼掌校重教学、轻育人。这都与教师这个职业的师德师风相背离进而出现教书不育人缺乏奉献精神教师队伍理想信念下滑等问题。

2.师德缺失化。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团。中小学教师的理想信念、处世原则、言行举止以及工作作风都将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以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行为准则积极影响学生。但相当一部分教师不重个人修养,日常行为、习惯难以为表更谈不上人格魅力。

二、新时期曲邵不发达地区中小字教帅帅德帅风问题的成因

当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有教师入口不严、平时教育管理存在漏洞缺陷池有社会思潮带来的负面效应。具体来说:

1.教师进出机制不够完善。

师范院校门槛低,师范院校多而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层层影响,导致教师入口质量不高。中小学教师目前还是终身制厂旦抓住了这个“铁饭碗”,即使没有事业心和责任心也可以混一辈子这导致很多教师缺少忧患意识。

2.教师个人理想普遍缺失。

在当前社会利益至上价值观的冲击下尤其是东西部经济的巨大差距使得西部中小学教师普遍缺少职业使命感信仰缺失加之待遇、地位的悬殊,许多老师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攀比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内心忍受着很大的压力。学校和社会也缺乏对教,币心理的引导。

3.师德评价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师德规范存在着偏重理想性、缺乏现实性骗重社会要求、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致使师德规范难以成为广大教师自觉的职业追求和有效的行为准则同。特别对于中小学师德师风的评价存在误区注重教学成绩忽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虽然在考核、职称评定方面对于师德有要求但总体来说比较空泛没有一套具体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因而没有起到实质的引导作用。

三、加强西部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基于对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其严峻性已不容忽视。因此改进对策及建议如下:

1.稳固确立教育的独立性。

从解放到改革开放初期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现在的教育现状禁锢了高水平的教师发挥而决定教育现状的正是社会大环境。教育要以激发潜力和培养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牢固树立教育百年大计的地位逐步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教授”制稳固坚持教育的独立性尊崇学生个性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式灌输。

2.加大师德师风教管力度。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培养人,为的是孩子明天的发展。作为人民教师汉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远远不够而必须做一个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叽大力改变以往各界只关注老师教课成绩忽视个人思想、作风的现状加大师德师风教管力度坚持日常教育深入专题教育使师德教育常态化常思岗位之责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庆心爱护学生成长鼓励学生进步尊重学生人格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教学模式上应由家长式、单向性转化为师友式、双向性,由支配服从转化为互尊互信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知识与知识的互动。

3.充分保障教师基本生活。

从国家来讲教育资源投入要更向西部倾斜从地方财政来讲更要向教育倾斜。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教师也一样基本生活必须得到充分保障。2010年联合国四大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在《世界教师日联合致辞》中说,“地位低、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侵犯了教师的权利,也降低了年轻人加入和留在教育行业的积极性”,“没有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加入教师这个行业教育振兴只会是画中之饼”。西部地区欠发达户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地区、城乡差距明显浓村教师工资收入低庄存状况恶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为此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待遇也是解决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关键。

4.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

在保障教师生活福利的基础上完善考核机制本着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形成一套以学生视角为主要参考系的考核标准。考核要突出师德师风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政策导向中庆注教师利益需求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途径把师德师风和规章制度结合起来使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于师德师风内涵的确定很据实际情况应有所不同犷‘如果师德规范不切实际或者‘高大全’,学校的愿望与教师群体的认识不能产生共鸣,将会使教师产生更多困惑”网。另外要畅通各方交流沟通渠道加强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学校、家庭三方交流沟通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总结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3

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德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屡见报端的学生恶性和悲剧事件给教育界人士敲响了警钟。小学生群体中妒忌、自卑、任性、焦虑等心理和行为问题频发。如任其发展或教育管理不当,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身心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个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易被忽略的行为及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心理健康;德育教育;爱与集体

一、问题孩子桀骜不驯亟需行为及心理干预

小学德育工作,除教授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外,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本体,特别是个体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学生,及时发现不良现象,进行合理干预,使其走上正轨[1]。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遇到过很多身心成长出现偏差的孩子,受家庭和性格的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走进了心理误区。笔者班级一位李同学,父母离异,他归父亲抚养,父亲再婚后,他和父亲、继母三人同住,因家人关心不够,他每天都不能按时吃饭,正处于长身体的他开始不断地向同学要东西吃,久而久之发展到抢吃的、抢东西、抢钱,成了班级一霸。每天出入游戏厅、电脑房,没有的就抢,不给的就打,为了追求时髦将裤腿撕成了两片,打耳洞戴耳环……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他都是一个“小混混”的形象,谁也管不了他,甚至顶撞老师,公然和父亲动手,同学都不敢惹他。家庭的变故和条件所限,加之德育的缺失,使得孩子心理上的自卑被放大,造成了桀驯自傲的性格,不顾道德疯狂滋事。

二、分析症结找出方法深入家访正面走近孩子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孩子的种种行为和针对家庭学校和对社会的异常表现都是在他精神上遭受挫折后所表现出的反常心理。由于父母亲离异遭受打击,后母及周围人对其于关心和爱护不够而产生不满情绪,因为生活琐事对亲人产生的愤恨,对周围人的不信任,产生敌对情绪和排斥行为。他将老师同学对他的教育、帮助、关心、理解视为“和自己过不去,是落井下石,是假仁假义”。他对周围的所有人都有敌意,防范心理特别强,表现出极为不满的情绪、态度,甚至借伤害别人来表现他的强大。因而形成了病态人格,缺乏情感体验,对人生的态度和事实、观念扭曲。针对该生的情况,笔者首先和班上同学深入了解了李同学的日常行为,总结后,笔者决定立即进行家访。刚刚家访时,该生较为抗拒,极不配合。但笔者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被缺点掩盖了。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相信他们的心灵都能接受美好的事物并愿意向美好的事物敞开胸怀。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师和集体的教育下会成为有用的人,甚至成为高尚的人[2]。

三、师德为本治病救人挖掘闪光点终见成效

挖掘闪光点,做到长善救失。本着这一思想,笔者与其谈话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平心静气地帮他分析事实,以理服人,可是见效甚微。这时,笔者也感觉到了压力,心中存疑:“他每晚在网吧玩到凌晨,就连其父都不愿意为其开门,他被撵出家门,居无定所,学费无人交付,在学校没有纪律性,随意迟到早退。”几经思考,一个教师的责任感让笔者感到不能让这个学生掉队,更不能放弃他,这也许是他最后感受学校教育、同学帮助、老师关心的机会,是最后感受集体纯洁的友谊,感受真、善、美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家访中,笔者继续给李同学摆事实讲道理,让他认识到错误和问题的严重性,使他心悦诚服,即使有不良的行为也不妄加批评指责。同时,积极发现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经过观察,笔者发现该同学有时很乐于助人,爱劳动,课堂上还能举手回答问题。抓住这些契机,笔者在课堂上不断地对其表扬、鼓励。公开课上,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后,笔者发现该生也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情不自禁地举起手,于是马上叫他回答问题,尽管他只说了半句话,但是我还是当着全校领导、听课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从此他在课堂的纪律明显改善,能够认真听讲了。

四、动用集体力量感化鼓励主动担责树立孩子自信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体验集体的温暖是感化问题孩子的有力武器[3]。笔者在班里进行了“夸夸好同桌”的活动。该生的同桌是班干部,主动到前面将其夸赞一番,没有一字提到他的缺点。当时他在低下了头,感到很羞愧,同时也很激动。从此以后,他积极帮助同学,也不再欺负同桌,感觉到同学们对他的友好和关心,他也不在班中横行霸道了。在生活中,笔者担负起了“半个家长”的责任。把他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关心他:吃什么?有没有吃的?有时还给他买面包,赠送他新发的钢笔,主动给他买格尺、本,讲完课就询问他有没有不会的问题,给他重讲一遍。经过长期努力,李同学深受感动,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放弃他,还得到老师和同学信任和尊重,他也渐渐的变得友善了,有了自信,成绩也渐渐提高,和家人的关系也明显改观。

五、结论

尊重学生,发现其成长规律,合理地满足其心理需求,尊重并相信他们的潜能,不遗余力地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和谐育人,用爱感染和打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塑造其品质,打好性格基础,最终使孩子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

作者:王音红 单位:吉林市昌邑区莲花小学

【参考文献】

[1]肖存,陈玉玲.试论学校德育实效问题及应对策略[N].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01,16(4):41-43.

[2]史李梅,宣苓艳.试论青少年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07(36):131-132.

[3]杨健楠.浅谈青少年德育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合力[J].现代交际,2012(10):203-203.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教育中,如果德育工作实效性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初中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初中班主任德育观念落后。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师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根据具体实践进行指导,例如学生犯错了,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教育,学生在意识上没有完全更正,下次可能也会犯同样的错,学生只是在表面上承认了错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比较叛逆,如果老师每次都用同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学生就会比较厌烦,只会适得其反。初中德育工作有三方面,即道德意志、行为以及情感,所以只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说教,学生在心理并没有产生认同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2.班主任道德水平有限。部分初中老师德育理论知识储备有限,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了解学生,无法掌握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不能对症下药,缺乏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一般情况下初中德育教育都是利用周会的时间,对本周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概的总结与概括,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对于犯错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教育,基本上都是利用一节课对本周的德育教育进行概括,并没有深入到德育工作的研究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没有体现出来。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差异性

要实现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作为班主任就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情况,因为每个学生成长与家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位学生的性格也都不一样。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都是课堂中的主体,老师都是高高在上,学生在心理上难免会有畏惧心理。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去和学生沟通,了解其实际的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正确地引导,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或者从其他同学那了解有问题的学生,主动帮助解决困难,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信任感与依赖感,并能主动地去找老师帮助。传统教学中老师都是进行统一的德育课程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

新课改要求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去学,并从心理上要求自己去改变。例如班主任可以设置一天为帮助日,要求学生在一天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帮助身边的一些人,一方面通过帮助其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敬老院做义工,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学生性格养成有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成员自行安排时间开展“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活动,对活动的流程进行记录,上课的时候每组推荐一位成员上台演讲,向师生介绍活动目的、经过、评价以及总结,把遇到的困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组织此类活动,不仅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在活动彼此分享、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作为班主任还要让学生在家中孝敬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可以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的时候准备一个小礼物,如一段感恩的话或者优秀的成绩等,并在班会上和学生们分享,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更新德育教育思想

目前部分老师德育思想落后,对此初中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自身德育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并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德育教学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利用多媒体搜索一些德育教学的典范,让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的同时培养优秀的品格。此外,学校可以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德育方面的培训,提高老师的德育教学能力,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开展德育工作讲座,或者学校举办讨论会,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与经验分享,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共同分析讨论,以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结束语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更新德育教育思想,在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同时以学生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且,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有耐心与爱心,对待犯错的学生要积极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以此促进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慧君.高中数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

[2]豆平祖.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J].时代教育,2015(18).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法治意识;奖惩和监督机制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之基础。教师作为发展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提供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核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因此,面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不良现象,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包含着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且包含着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和高度,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决定了教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使命。弘扬师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传播种子”的作用。师德建设对良好的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有意识培养和无意识影响两方面。首先,有意识培养表现在教师通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走向社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其优良品质、道德风貌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师德对学生的无意识影响表现在学生从教师的优秀品德中受到感染,即教师形成自己的道德情操,再去影响他们所接触的人,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每个人。虽然教师的工作主要在学校,但是教师与社会各领域有多方面的接触,其通常以家访、社会调查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与社会各界、各阶层建立着广泛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学校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摇篮。师德对青少年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社会职能和社会地位要求教师不仅应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承担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而且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的表率。教师的道德面貌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而且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有深刻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在学校里有师德,而且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总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有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崇高的师德既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规范,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

(二)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

教师职业素质是一个整体,具体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行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教师职业素质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他们彼此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句话中“传道”位于首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重要。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字为先,说明教师先要教学生做人。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政治思想素质共同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师德最能体现教师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最终影响教育的成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品格特征的体现。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缺乏道德素质的教师不可能是合格的教师。教师的人格和道德行为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关系到每代人的成长、成才,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兴衰,教师只有从德与才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建设文明的社会,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培养优质的人才,都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

职业道德与行业劳动特点密切相关,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劳动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教师职业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品格、性格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学生往往把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和模仿对象,通常模仿教师的态度、情趣、品行、音容笑貌、板书、笔迹及教师的行为举止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对学生无形的、潜在的熏陶与感染,教师的影响力是长远的、深刻的,可能决定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和成就水平。然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备良好品德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养成、性格的形成及人生观的树立都起着直接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学生通常把教师的话当作真理,把教师的言行当作道德标准,将教师看成是智慧的代表、人格的化身。教师的劳动具有双边性特点。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必须做到诲人不倦,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精益求精,将自身言行作为学生学习的道德榜样。教师既要深入研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育人;既要言传,又要身教;既要教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又要使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但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并非单纯的知识交流,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时,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定的情感,师生由此形成的良好沟通将有利于创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间沟通可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纠正教师偏离职业道德行为的需要

当前,教师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在整体上高于社会常态。教育战线上涌现的无数先进教师,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不断进取,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创造了令人称赞的业绩,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值得党、人民及广大家长信赖的。但是,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和问题,个别教师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理想信念缺失,敬业奉献、进取精神不足。有的教师工作不上进,缺乏理想和信仰,思想模糊,信念动摇,在工作、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在一些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教师没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而是将其当作谋生的职业,爱岗精神、进取意识淡薄,甚至有些教师由于其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方法陈旧落后,导致自身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负担重。2.歧视个别学生。有些学校和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落后的学生,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没有耐心,对其歧视和排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升学无望的学生关心少,态度也不够好,以致差生不能享有与其他学生平等的待遇;某些学校甚至不让差生入学籍,把他们列为编外生,不让差生参加评比性的考试,甚至有的教师想方设法地把差生赶走,如转学、休学(流失也做休学、转学处理)。有调查显示:当问到“您班的两位差生一天未到校上课”时,选择“马上采取措施弄清原因”的占88.6%;选择“告诉家长了事”的占5.9%;选择“不来也可以,课堂纪律好”的占5.5%。可见,一些学校流失生比例高与其教师的态度有关。3.辱骂和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有发生。工作中有些教师不注重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与贯彻,甚至违背教育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有问题的学生不够耐心,没有对其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而是采用简单粗暴、陈旧落后、以势压人的教育方法。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有相当多的教师经常用带侮辱性的语言伤害学生,对学生进行虐待、辱骂和挖苦。例如,教师将“弱智、啥也不是”等词脱口而出,造成一些学生厌学和辍学。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被摧残,其内心的阴影将影响孩子一生。同时,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体罚的形式多样,有拧胳膊、罚写作业、抄课文、罚扫地等,通常是以罚代教,以罚代管;有的教师认为管那么多学生不容易,自己对不遵守纪律、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进行惩罚是为了惩一儆百,其有利于班级管理;部分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不合理但合情、不合法但管用,都是为了学生好。然而,这些现象既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又严重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4.利用职业之便谋求私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教师忘记了自己的神圣职责,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原则和立场,被不正之风吹昏了头脑,一心向“钱”看,把神圣的教育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出现了各种“有偿辅导”“有偿答疑”之举,甚至出现了“课上只管教,要会另收费”或“课上会不会,家教另收费”的现象,教师职业也因此浸染了商品交易的色彩。教师崇尚的不再是“奉献”,而是“传道、授业、解惑、收费”。有的教师利用节日或巧立名目(教师节、生日、春节等)向学生索要礼金;有的教师利用学生搞创收,向学生推销商品,把学生当作赚钱的工具;还有的教师利用家长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办事情。5.个别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行为随意,道德败坏。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说话随意,说脏话、错话,不检点;有的教师不准时到教室上课,不批改作业,有时把作业交给学生批改;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另外,个别教师生活作风败坏,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教师的种种不良师德表现说明有些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完全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严重影响其教育和教学,甚至影响师生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摧残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队伍的形象,使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声誉受到损害,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未来,教师师德必将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人才的素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纠正中小学教师道德失范的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采取有效途径,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实践证明,我们不能泛泛地搞师德建设,也不能“零打碎敲”,而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住工作重点,使师德建设落地生根,收到实效。

(一)建立师德师风奖惩和监督机制,强化师德管理

师德评价虽然难以量化,但其也有可操作性,教师的日常言行是师德的外在表现。建立日常考核和奖惩监督机制,要充分听取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的意见,对师德高尚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良现象及时制止,对违规的教师及时教育。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师风状况列入示范学校和文明单位的评定、学校督导评估及教师职称评定的考核之中。第二,建立以校长为首的师德师风监督考评小组,制订严格的考评制度与奖惩制度,领导积极参与检查评估,将师德建设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各部门将加强师德建设列为重要工作内容,并设有专人负责。学校对教师工作的管理、评价要不断趋于科学、合理、全面,不再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工作;在评优评先进的过程中,学校要把教师师德建设和每个教师的师德表现列为首要条件,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将没有评优评先的资格;对本校师德师风问题进行检查和处理,使教师严格自律,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第三,重视群众考评,建立师德监督举报制度。各学校应建立校长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及教师对同行进行民主监督,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反映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另外,家长意见也应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社会、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让警钟长鸣,使学校师德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教师法制教育,提升教师法治意识

经过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广大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仍然缺乏对相关道德知识与政策法规的学习。有的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不强,以致于侵权不自觉、违法不自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习以为常,心安理得;有的教师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不强,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严重侵害学生的人身权利。因此,增强教师的法制观念,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既是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师职业形象的现实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小学各级培训部门和学校要紧密联系教师,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使教师普法教育与师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普法教育内容列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必修课中,采取榜样示范、实践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增强教育的感染力。结合学校和周边社会中的典型案例,对教师进行法制培训,以例说法、以案说法,增强教师的感性认识,引导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边学边整改,通过学习、对照,认真剖析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在校内和校外、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分析症结,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模糊认识,提高法治意识,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增加依法施教、依法育人的自觉性,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提高广大教师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三)以榜样激励、自我教育和反思,增强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方案

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教龄津贴、福利补贴构成,岗位工资与70%的绩效工资都与职称有关。有些教师中、高级职称评聘后,再无上升空间,干好干坏一个样,就有了懈怠情绪。年轻教师因工作时间短,职称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工作在一线,但因职称原因,同样的工作量,并没有中、高级职称教师的工资高。30%的绩效工资按人均数每半年发放一次,由学校统一考核,在考核方案的制定上,不考虑教师的现有职称,不与职称挂钩,向一线教师倾斜,充分肯定一级老师的工作强度,对于年轻的一线教师,是利好消息,让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可见,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一、制定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方案的原则

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客观,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的考核,注重教学实效、履职态度和工作能力。一线教学人员与行管人员因工作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所有的考核方案都要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的绩效总额由各单项奖以及由绩效分而分配的绩效金额构成。绩效分采用百分制,对德、能、勤、绩、教学质量全等进行面考核。考核总分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的重要依据。

二、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方案细则

(一)师德师风。教师必须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言行,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及集体活动。按时参加暑期教师师风师德培训,自觉参加学校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顾全大局,关心学校发展,服从领导,不推三阻四,乐于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遵纪守法,不参加封建迷信和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健康,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敷衍塞责。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团结同事,不挑拨是非,不传播小道消息,不说不利于学校工作的话。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生日、节日、调位等向学生及家长吃拿卡要。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不准无教案或酒后上课。如荣明耻,严于律己,不巧立名目乱收费或乱办班。严禁滥编、乱发、推销、兜售盈利性教辅读物、资料等。

(二)教学过程绩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数、英教师周工作量为14-16节,其它学科周工作量16-18节。教师能按学校要求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学生能按时保质完成相应作业。语、数、英教师按每学期期末教学成绩评价结果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记入相应分值。教学日记、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案设计等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记入相应分值。其它科任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班主任评价、学生和家长问卷、民主测评、领导评价满意率综合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记入相应分值。

(三)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行管人员工作要认真负责,分管工作无纰漏无延误。热心服务于师生要求,在师生中反映良好,工作积极主动。处理好各处室间的协调和交叉管理的工作。具体考核办法如下:1.教务工作人员。负责学校的教务、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学校教育科研有项目,学科科研有课题,教改方案具体可行。积极开展教学日记(辅导手记)写作及各类竞赛。教研、教改、教学成绩显著。执行《课程标准》,及时认真的编排课程表,教学工作计划能结合学校实际,且有创造性,合理进行教学分工。新生入学秩序井然,分班科学及时。抓实教学管理,敢抓敢管,作风扎实,常规教学秩序井然,加强教师的管理和考核。督促教师按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备好每节课,检查评价到位,一个月检查或抽查1次且有记录。督促教师上好每节课,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不定时对教师上课进行抽查、记录。督导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协调各学科教学,及时处理教研主管部门的有关教学通知及文件,完成教师培训的送培任务。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收集整理教学管理的各种资料,按时整理归档教学管理档案资料。2.后勤服务人员。后勤工作人员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及财务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财务管理制度,服务教育教学,各项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及时维修。做好采购、分发、收缴各类教育教学用具。保证水、电畅通。随时对学校设备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制度,按要求登记造册,杜绝财产流失。签定班级财产管理目标责任书,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树立教师和学生爱护学校公共设施的责任心。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按时、保质的编制学校的各类报表及统计工作。审核一切收支凭证,及时结账记账,做到各项开支都符合规定,一切账目清楚准确无误。严格遵守学校图书管理规定,做好分编工作;及时快捷的对购入图书进行科学分类、编目;进行藏书的排架、整理、修补和剔旧工作。积极配合各班级进行图书漂流,服务好师生图书借阅工作。3.政教处工作人员。政教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学校的安全、卫生、纪律。工作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措施具体可行。负责政教日常管理,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安全)教育讲座,深入班级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学生行为规范一天一记载,对不文明行为一周一公布,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加强对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纠偏。负责组织、配合、协调学校各类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展板,文化墙等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防溺水等安全常识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确保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不定时、不定期的组织班主任进行家访。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及时处理家长来信来访及校园内的偶发事件。负责规划、督导、检查学校环境卫生,安排落实,责任到人,督查到位。适时开展体育运动会和体育达标活动。做好学生路队管理,保障学生安全出行。4.少先队工作人员。少先队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少先队德育主题活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组织学习,中队干部会每周一次,大队干部会每周两次。毎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雨雪天气除外)。队员人人参加升旗仪式,敬队礼标准规范。有计划地推行“手拉手”等少先队活动,有活动方案、图片、总结。积极参与和组织文艺演出,展示少先队员的风采,每学期有一个明确的德育大型社会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工作队伍要健全,每周播出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要积极向上。积极培训值周班级,每天组织队员检查纪律、卫生、眼保健操、广播操开展情况。少先队工作活动资料齐全,会议、总结表彰、奖励及少先队工作手册记录完整。5.党团工作人员。负责学校党务工作,协助校长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期计划合理可行按计划开展并完成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学校行政出谋划策,当好参谋,调解矛盾。落实民主治校,民主理财,组织教代会代表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监督参与考核奖惩及评先表模工作。组织召开教代会,准备充分,资料齐全,定期组织召开好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合情意见及合理建议。组织指导教职工搞好政治学习,开展师德教育及检查评比工作,落实教职工的“扶困和慰问”活动。6.办公室工作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上传下达及各种信息收集工作,当好校长的信息员、参谋,协调平衡各部门和对外联络、协调的工作。积极组织完成学校各类文字材料的起草,并做好各类文件的收发、转送、呈批清退和归档工作。协助校长收集资料,了解各班情况,制定工作计划;负责对工作计划落实、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记录,组织写好学校的大事记,收集各部门的总结材料。负责各项会前准备工作,做好会议的记录、整理;及时分发会议内容并负责检查会议执行情况。做好教职工的考核、定级、职评、奖惩等工作,并负责做好学校迎检、参观等前期组织、接待工作。负责电话通知的请办和转送,汇总学校各种基本情况、数据,按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上报学校有关计划、总结和各类文件、报表。

(四)单项奖。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类优质课竞赛,获校级、区级、市级、省级优质课,不同级别,不同等次给予不同金额奖金。教师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根据所获级次及奖项等次,给予不同金额奖金。承担国家、省、市、区级课题并获奖者,分别奖励组长及成员奖金。学校鼓励教师在CN刊物公开发表文章,并予以奖励。教师每学期末的教学成绩,在年级中排前三名的给予奖励,本学期与上学期期未成绩相比校,根据进步名次,给予相应奖励。

三、结束语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7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到生活。高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教师应该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来创设生活情景,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情感得以提升。如在学习“概率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班上同学们家里近几年购买电脑的数据,制成表格,通过对比,学生们发现电脑的购买数量逐年攀升,然后再让学生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们就会感受到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就会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对社会主义产生更大的信心,从心里认识到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2建立融洽的更生关系,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古人云说:亲其师,信其道。可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师生感情的第一步。只有博学多才、正直善良、诚实乐观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从心里佩服。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就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的修养。我们在平时要不断地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地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既专又博,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注意师德师风,不仅做学生知识上的传授者,还要做学生道德方面的领路人,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样的教师才会与学生贴心,与学生之间没有距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放低自己的姿态,要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我们还要真正从学生的心理去理解他们,宽容他们,认可他们。我们对他们不是救世主式的,而是与他们平等地相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与你做朋友,给你说真心话。

3对差生进行倾斜式情感教育

在我们的学生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我们把他们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差“差生”。“差生”这一称呼是传统教育的“赐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绩差的学生,在素质教育下是没有这一称呼或者群体的。素质教育不是唯分数论,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但由于种种原因,“差生”这一群体仍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教师和别的学生所忽视,甚至是瞧不起,长期被压抑,他们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扭曲的,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以我们所不认可的方式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上课弄些动静,提出怪问题,甚至打架。这样的学生用批评、责罚的方式是教育不过来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他们的心理因感情的缺失而冷漠。我们要用情感,用爱去温暖他们被冰所包裹的心灵。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灵才会被温暖,他们的情感才会复苏。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提问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正在关注他们,当然,问题要简单,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知识非常缺乏,难题是答不出来的,这会让他们以为教师是在为难他们,而不是在关注他们,会适得其反的。即使他们答不出来,也要给他们机会,一次,两次,在经过多次提问后,他们会知道教师的良苦用心的。再有,就是在课下,多了解、关心他们。差生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他们当中有许多是家庭中出现了问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情感和心理。我们通过座谈或者家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值得的一提的是,以上的种种做法要多管齐下,同时要做到持之以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做法会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并且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见到效果的,或者见效甚微。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这样的话,不但会前功尽弃,而且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最终沦为邯郸学步,非驴非马。(本文来自于《学术论坛》杂志。《学术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4总结

师德家访总结范文8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小学;德育教育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变革中,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成为不可小觑的重要内容。目前,小学德育教师还通过不断地改革和探索,实现德育工作的新模式,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实现对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一、强化农村小学生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时常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特别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和习惯的影响,在思想上可能会表现为履行差错,面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农村德育环境脆弱等问题,应该逐步完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布局。小学生思维灵活,可塑性强,凡事都容易产生好奇心。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强化对学生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元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多学科之中。强化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对于好的现象及时评价,对于不好的现象则侧面敲响警钟,在不影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重视学生的情感修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开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格局和新局面。比如,让少先队员在国旗下进行演讲,讲话的内容涵盖德育教育的多个方面,用爱国志士的英雄事迹感染着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如果遇到有悖于道德教育的行为,教师可以批评,如果学生表现较好,教师应当鼓励,对学生精神上的激励,给其他学生敲响警钟。这样做是为了在农村生活环境下找到与德育教育相适应的内容,教师观察生活实践中的好人好事和德育教育的反馈,选出优秀的个人和班集体,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集体荣誉感。由于农村小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于德育教育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为了能够让学生规范言行,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执行德育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规范个人言行,时刻谨记在日常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意义。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

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学校对于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负有指导责任和义务,也属于日常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不能掉以轻心,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力量,可巧妙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等等,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观察目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德育层面,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农村小学生生活的德育教育环境相对宽松,为了加强家庭的德育教育,农村小学应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和班会等,以这种新颖的形式带动教师思考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又能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平时教师也应该特别注重与家长沟通,利用微信方式共享学生德育教育的总体思路,并在平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解决等。利用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加强对于农村当地家庭教育的宣讲效果,做到德育教育知识家喻户晓,形成品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比如,可与当地的养老院和其他福利机构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福利机构做义工,平时也可以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掌握向学校反映信息的真实度等等。学校方面可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利用电话询问、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反馈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并能总结相关经验,充分地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功用。农村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家长可能身处外地,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对不同类型孩子的帮扶情况统计,记录学生德育教育活动的反馈情况,观察学生内心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帮助学生改正,同时结合家长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德育教育的成果。在对本地德育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农村小学可以积极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德育工作,利用社会上各类德育阵地,组织开展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社会正能量的感染。

三、加强提高师德素养,提升师资力量水准

教师是每天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教给农村小学生道德和伦理观念。学生的为人处世需要教师予以示范,而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教授和交流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考虑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师德风范对学生的影响力,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应提升教师自身的德性,只有具有高品质、高素质、高德行的教师队伍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熏陶作用。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严格执法、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教师在平时也应该教会学生敬业精神、孝顺精神、尊重他人、热爱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学会了很多与德育教育常态化相关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教师也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一些具体问题,并能够以自身的德行影响学生。在平时教师努力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学校方面也配合教师师资力量的建设,定期进行道德楷模的评选,全校师生都为学生树立道德标杆,营造良好的德行教师氛围,教师以个人的德行力量树立学生的德育综合环境指导学生共同进步为整个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正能量,为学生树立榜样,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学校方面应积极配合教师的德育教育发展内容,定期举行道德楷模和模范标兵教师的评选,并将每次评选活动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教师之所以能够赢得模范榜样的荣誉称号是因为平时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自律进步,修身养性。在道德楷模评选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教师自行录制的小视频,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加以总结,让学生明白道德规范包含的具体内容。在学生的心中种下道德楷模之花的种子,从而能够在未来向教师学习并能具备更加广阔的德育教育视野。

四、坚持德育工作从养成教育做起

为了促使学生的道德水平不断提升,要把握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几个环节,为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创设良好的环境。要知道在农村小学德育实践中,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贯穿了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正能量的引导和德育教育环境的约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可能有不良的影响,行为举止不端和对德育文化理解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因此教师应更加频繁地对于学生的卫生纪律、衣着言谈、行为举止等进行规范性的教育,力图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并通过德育教育实践获得良好的收效。比如,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行为养成习惯的培养,并加大对于德育细节的检查力度,利用更加复杂的考核方式分析学生目前存在的德育自律性问题,做扎实的入学行为规范教育,对学生进行总体德育教育礼仪约束,通过大量的细节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懂得“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农村教师还可以以传统文化故事作为德育教育的背景,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约束,使其德育习惯逐渐养成,形成彬彬有礼的教学氛围,把一些坏习惯逐渐朝向日常行为规范的方向加以扭转。教师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逐渐做到令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为,在作为的过程中树立理想,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并有良好的集体道德规范。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学生慢慢变得彬彬有礼,形成了一种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意志,完成了自我完善的德育教育环节。这是一种可贵的德育教育方式,也是教师利用自身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完美引导,形成勤奋求知、踏实为人的德育教育成果,使得农村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得到落实,努力培养学生的文明言行、高雅品位、优秀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使德育教育之花处处开遍。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