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发育论文范例

市场发育论文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1

1.1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流失严重

黑龙江省重点高校培养出的市场营销人才几乎全部选择其他地区进行发展。这对于亟待发展第三产业的黑龙江省经济而言并非一个利好消息。同时,留下的市场营销人才在与整个区域经济的匹配衔接上也存在巨大问题。由于省内相关产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具有吸引力的岗位数量较少。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并不能在省内找到合适的岗位。这就给全省的区域经济改革在各行业的推进带来较大的冲击。在买方市场环境下,生产的壁垒逐渐降低,而市场的开发与维系则成为各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市场营销人才外流及不足,会造成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营销人才流失归根结底在于市场未能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这就带来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企业缺人,另一方面人才外流。在发展起步已经较为落后的前提下,对行业的健康构建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1.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整个就业环境中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

相比高端市场营销人才的较少需求,基层的市场人员需求在黑龙江省内却存在巨大缺口。各大企业对基层营销人员的巨大需求主要由于:一方面黑龙江省经济正在朝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过渡;另一方面,营销人员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在基础岗位,整个社会对市场营销人员有着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技术和学历门槛较低,使得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面对众多激烈的竞争。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经验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巨大的需求却对应着难以就业的尴尬。另外,由于高校毕业的市场营销人才在从事基础销售行业时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基础营销岗位在市场营销人才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的劣势。这也与整体就业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结构性问题有着相同趋势。在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求职者难觅合适岗位与招聘企业难觅合适员工同时存在。改变当前区域经济与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间存在的不协调关系,使此类人才能够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力量需要该区域内的各大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2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措施与建议

2.1黑龙江省高校对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面,黑龙江省高校应在思路和课堂上进行双向的改革,在保证人才数量的同时努力提升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质量。首先,高等院校应该改变现有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思路,以适应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推动整个专业向理论结合实际、技术与能力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其次,在课堂教育方面,当前的理论教学模式亟待改变。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理论学习成果难以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造成了整个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高等院校应考虑将部分职业培训课程纳入教学活动中。比如,通过加强教学投入,购置软件设备,可以进行市场营销仿真模拟训练,在改变实践机会匮乏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性、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习效率的可见性。此外,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应继续加强。营销专业学生入学后对未来择业就开始茫然与担忧,这种状态在设置市场营销专业的工科院校时更加突出。因为工科院校都有优势和主打专业,营销专业是这类学校的边缘专业,因此学生的被歧视被忽视心理更严重。突破与相关就业的心理障碍,使营销专业的学生乐于面对挑战,愿意从基层做起,使得高就业意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2.2不协调状况的改善需要整个区域内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过高期望不但不利于整个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升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过程中急需企业提供足够的机会,但由于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与东南沿海各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相比相对落后。因此当前能够为黑龙江省内高校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条件的企业相对较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靠人才提升竞争力,但对人才的培养却投入不足。同时,新入职的营销人员较高的离职率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隐忧。向其提供更高水平的就业培训和心理疏导,至关重要。对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改善基础营销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通过协调、沟通解决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保证市场营销人才能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给予基层营销人员不断晋升的机会,以此降低市场营销人员的离职率。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型组织,使营销经验得到充分的交流和传播。由于市场营销工作本身对营销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营销人员不仅需要熟知生产流程,还要了解产品结构;不仅需要了解自身企业,还要谙熟竞争对手;不仅需要了解市场环境,还要揣摩服务对象,因此营销工作的这种综合性复合性特点,要求企业能够为其提供了解企业了解产品、了解工艺、了解市场、了解顾客、了解对手的机会与平台。营销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工作信心,更能提高工作归属感,从而降低离职率。企业也可以通过组织安排营销人员与企业内其他各部门的人才相互学习,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提升从属意愿,以帮助企业营销新员工尽快消除新环境陌生与不适带来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离职率,保障企业运营顺畅。

2.3政府对于众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构应给予指导和帮助

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资源,依靠省内培养和省外吸引来的人才仍需要继续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和培养,这不但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更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帮助成人教育机构设置符合市场需要的、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的培训项目。就市场营销人才而言,一方面要规范市场营销人员的上岗认证制度,这是提升营销人员就业认知率,控制营销人员就业良莠不均现象的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即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构,要向市场传递需求信号,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当然,市场营销人才自身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把握职业晋升方向,适时调整职业心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结语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2

一次完整的旅游购物活动涉及到各个方面、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概括为三大要素:旅游商品、旅游购物设施及人员,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旅游购物活动。首先,旅游商品是购物旅游资源的核心,也是吸引旅游者购物的根源。只有那些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才是旅游者欣赏、购买的对象。其次,旅游购物设施既是商品销售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又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要素。最后,旅游购物提供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企业管理及服务人员相互交流的一种机会,这也是旅游者观察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旅游购物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旅游购物品市场研究必须树立一个整体概念。

2.分析問題

2.1澳门旅游购物市场现状

澳门,占地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人口约55万人,2008年访澳人数达到30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其中内地游客占到58%;旅游总收入为165亿美元,其中,收入是134亿美元,占81%[2]。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方针指引下,澳门政府除了优化业外,还致力于大力发展多元旅游和会展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澳门有识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一味发展业不是方向。澳门中旅董事长陈志杰认为,澳门是一个多元社会,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几百年的西方文化在澳门共同交融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澳门应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吸引包括内地居民在内的世界各地游客来澳门旅游观光。虽然澳门已经把目光瞄准了旅游市场,但内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解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使旅游购物产业创效。

2.2交通方面问题

影响旅游购物市场发展的因素很多,交通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对于旅游城市来说,首先应该解决的就应该是交通问题,这样才能接待更多的游客,方便客人的出入。澳门的交通构成有航空、公路和水运。但在看似齐全的交通方式背后依然有许多问题。航空方面,机场位置偏远,与国内外主要旅游城市缺少对开的班机等。公路交通方面,澳门市内旅游景点颇多,但比较分散,而澳门市内各景区之间的旅游道路建设以及市内景区间旅游公共交通的设施却很不完善,经常令外来游客叫苦不迭。水路方面,虽然澳门滨海,但目前还未有较为完备的水路旅游路线规划,对于发展水上旅游未起到促进和拉动作用。旅游与交通的关系非常紧密,交通方面的这些问题很大地制约了澳门市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相信澳门的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商品流通会顺畅得起来。

2.3旅游商品的提供问题

尽管澳门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商品的发展却很不尽人意,这与长期以来只重博采与忽略旅游事业有关。长期以来,澳门在发展旅游上,有较重的重博采经营,轻旅游商品开发的倾向。在开发旅游项目中,没有真正树立大旅游观念,没有把旅游商品的开发列入旅游业重要内容来研究落实,甚至没有纳入当地旅游发展建设规划,因而缺乏具体生产组织配合以及成型的销售渠道,造成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脱节,创造不出真正成熟的名优品牌。

2.4旅游购物环境问题

旅游购物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者购物的多少,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可以增加旅游者的购物欲望。旅游购物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澳门市的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缓慢,跟它的购物环境差也有密切的关系。硬环境方面,澳门市的购物场所少而散,比较集中的购物场所是官司街,而且是经营食品的街道,在其中经营的商户良荞不齐,未形成有规模的旅游购物中心。软环境方面,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有服务意识,但澳门市的旅游从业人员收“回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在旅游过程中,导游有目的的引导游客消费,增加购物次数和时间,从而导致游客对购物产生抵触情绪,反而降低了旅游消费中的购物支出。

3.研究資料(文字及圖像數據)

3.1澳门具备良好的旅游购物市场开发基础

据澳门特区政府统计,至2008年底,澳门拥有三星级以上酒店57家,平均房价101美元。近两年,金光大道板块的1400间客房的银河度假酒店和2300间客房的梦幻之城都将建成开业,澳门旅游的推广口号是“缤纷世界,澳门就是与别不同”,目标是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的多元化,特别是要以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为契机,大力刺激澳门会展旅游。另外,威尼斯人酒店2楼的大运河景点十分合适家庭游,中心广场内的街头演艺表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运河两侧的国际一线品牌的专卖店也能让人流连忘返。澳门官也街是一条长不到100米、宽不到3米的“老街”,但积聚了众多的澳门食品店,包括杏仁饼、紫菜蛋卷、猪肉脯等价格大众化的旅游商品,也是澳门的一大旅游资源。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澳门旧城区的大三巴牌坊、妈祖阁、郑家大屋、何东图书馆等20多处历史建筑日趋成为众多游客的寻访之地。

3.2澳门具备雄厚的旅游购物市场开发潜力

澳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珠三角,大力推介粤港澳“一程多站式”的主题旅游路线,并以此做为吸引,可以辐射到大陆内地、台湾以及周边的中东及俄罗斯和越南等地。同时,澳门在世界旅游城市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有东方的拉斯维佳斯之称,澳门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已经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强烈的现代城市气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有了游客就有了可能的市场,这是开发澳门旅游购物市场的基础。同时,旅游者普遍的强烈购物心理更为澳门购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支持和源泉[3]。事实上,每个出来旅游的人都有购买纪念品及特产的愿望,哪怕是平时很节省的人也不例外,关键是纪念品本身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有没有特色,具体实用不实用倒是次要。据调查,绝大多数在旅游景点非常冲动去购买的纪念品,在时过境迁之后却被弃之一旁,但下次再去旅游时又忍不住再去购买。

4.評估解決問題方法

4.1完善城市交通,重新规划设计,以方便游客为目的

航空上要与国内外主要旅游城市或旅游中心城市通航,为更多的游客入澳提供快捷通道。公路上主要是完善临街的美感,方便游客在各大旅游景点之间的通行,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时间,保证游客的出行需求。水路交通应是城市开发的重点,应统一规划水上旅游的路线和景观,开发钩鱼岛、阳光海滩以及水上餐厅和宾馆,让更多亲水的游客能在其中获得更大的乐趣,并以此促进澳门旅游业的纵深发展。

4.2开发旅游商品,丰富购买选择,以形成消费的吸引

上文中提到,澳门应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乃旅游之魂,是旅游产业的内核和推进力[4]。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难度在于其商业化的运作,旅游产业是经济产业,它必然要用文化作为载体制作成产品来销售。但文化又是一个民族千年文明的沉淀和表征,它不是、也不能作为简单的商品进行纯市侩式的交易。所以当旅游与文化结合、并走向市场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旅游文化产品既不能低俗地贱卖,又不能高雅得脱离现实太远而无人问津,这就需要寻找两者最佳的结合点,这是澳门旅游文化开发成功的关键。为此,澳门应把旅游商品的开发定位于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点,形成具有澳门独特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产品。可以开设画廊、办画展等,让游客更多的了解澳门。并要着力挖掘澳门的深厚文化内涵,在澳门中心街道建成一条历史街,把澳门的历史和今天用图文或建筑的形式向流客展示。并要大力开发澳门的美食和服饰,形成澳门的特色景观,并尽快打造多个商业购物中心区域,让游客产生更多的消费场所和购买欲望。

4.3扩大旅游资源,体现城市特色,以提高城市知名度

澳门的旅游资源在上文中已有提到,包括历史古街等,澳门还应把着眼点放远于城市发展和规划,设计更多的人文景观和建筑,并重新设计城市的发展主题,欲望都市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澳门的历史和发展,时时处处都充满了欲望的弥足,在这里可以实现游客们更多的梦想。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国策本身就能对大陆游客产生一定的吸引,再通过欲望的勾勒,使城市更加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同时,澳门应尤为重视城市建筑风格和城市色彩的丰富,营造欲望城市的梦幻之美。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生态语言学;生态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背后的不足也日渐凸显。作为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商务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问题,其中,影响课堂教学的各因子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探讨如何从生物成分(教师、学生)和非生物成分(课程、教学)两个维度调整失衡的生态系统。

一、影响商务英语教学的生态因子

从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角度看,哈利迪模式关注语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韩军2013),豪根模式则把动、植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隐喻为语言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即特定语言与其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豪根模式’认为语言有自己的生态环境,所用语言的社会及所用语言之人的态度决定了语言生态环境的良莠。”(黄国文2016:9)生态环境由全部的生态因子构成。“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李博2000:13)。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生态因子指影响商务英语教学生态平衡的因素。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除了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之外,还会随着教师、学校和市场因子的变动而变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波及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课程设置的重点直接决定该专业教师的配置和教学重点,同时为该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学校的课程设置反映学校的教学定位,这种定位需要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课程设置甚至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压力。最终的教学效果会反过来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市场、学校、教师和学生这四大生态因子共同构成商务英语教学微生态系统。

二、商务英语教学生态失衡表现

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将教学看作一种完整的语言生态系统,系统中各要素在生存过程中既对立又依存,使整个教学生态保持平衡。布莱克曼(Blackman)于1905年提出限制因子是决定或限制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的环境因子。本文将商务英语教学看作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分析各限制因子(学校、教师、市场)如何对生态主体(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教学生态体系失衡。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英语类专业(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是我国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王巍巍、仲伟合2017)“国标”要求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中英语知识与技能模块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模块25-35%)、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五个部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难以平衡好这五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结构不科学、课程设置未突出培养目标主体地位、毕业论文(设计)与实际需求相脱节。首先,多数高校难以协调好商务类和英语类课程比例,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单一的商务人才或外语人才。其次,大多数高校仍沿用教师为课堂主导,课堂以知识输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思辨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最后,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生实践类论文的相关指导,导致学生在论文中对理论生搬硬套,论文只是简单罗列材料和例子。课程设置不合理使整个课程体系趋于扁平化,缺乏生机与活力。

(二)师资力量薄弱

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委托湖南大学课题组对全国商务英语师资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商务英语教师群体年纪轻、教龄短、职称低和专业不对口。75%的商务英语教师集中在25-40岁,超过50%的教师教龄不足5年,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仅占5%,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经济、管理或法律学背景(全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2016)。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要有丰富的商务工作经验,但在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阶段,许多教师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要求,如某些教师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缺乏商务知识与技能;某些教师虽毕业于商务英语专业,但缺乏实践经验。如此,很容易导致商务英语课堂过分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或理论讲解,无法凸显商务英语课堂的异质性。

(三)教学模式单一

专业背景知识的缺失或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导致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只是浅尝辄止,因此在教学中难以灵活变通,并倾向于教授单一的语言知识而忽略对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指教师驾驭信息技术媒介,充分发挥其工具价值的能力(尹学艳、李晓珍2018)。许多商务英语教师仍习惯以“课本+黑板+PPT”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反复讲解课本知识和练习来规范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行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简言之,不少商务英语教师轻“线上”,重“线下”,轻“实践”,重“概念知识”。如此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商务英语课堂逐渐僵化,从而不利于其教学生态主体(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四)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王巍巍、仲伟合2017)但在实际中,由于学校软、硬件资源及合作企业有限,实践教学实施难度大等原因,致使学生缺乏商务英语实践的相关锻炼,对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学生处在学校这个封闭或半封闭式的“花盆”中,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不足,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思辨和创新能力不足,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生态,形成“花盆效应”(宁云中2016:78)。

三、商务英语教学环境生态化建议

(一)建设有校本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国标”,找准商务英语专业定位,构建立体化、生态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国标”着眼于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五大能力,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作了明确要求,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由于各高校的生源质量、师资水平、优势科目各不相同,各校可以在完成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校本特色灵活设计课程体系。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在大一、大二阶段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一些富有校本特色且专业方向明确的课程,为学生的后续就业作好铺垫。实践类课程可贯穿大学四年,提高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认知,使其更加有效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与增强实践能力。这种设置,既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又有利于学生个体学习生命的健康成长,还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生态学优胜劣汰的相关原理,作为商务英语教学微生态系统中的课堂引导者,教师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避免成为学生发展的限制因子。本文中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商务实践经验的商务英语教师。具体可从“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几个途径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线上”指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信息化手段在网上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模拟实训。“线下”指教师通过参加商务会议、报告、演讲等丰富商务知识,甚至可以在真实的外贸公司学习完整的商贸流程。“国内”指国内各高校之间可加强合作,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学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可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来帮助其他院校教师。“国外”指财政充裕的高校派遣商务英语教师赴国外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双语或全英文教学能力,丰富其知识结构。

(三)构建自主学习的多模态教学

豪根(Haugen)认为语言生态是由语言的使用者、学习者和传播者决定的(梅德明2014),为保护商务英语教学的生态多样性,学生需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保持思维的个性化发展。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之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地位,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一方面,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动机,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调节自身的学习进度,在学习中保持自我监测。例如,学生可利用慕课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完成平台测试以提高学习效能。另一方面,教师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何莲珍2003)。教师利用影像资料、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或引入实训平台来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和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下先行观看教学内容,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在课上进行练习和交流,以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四)加强校企联合双轨制发展

“外语教育需服务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实践教学为例,应确保见习、实习、课外实践等活动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增进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际工作场域中提升职场胜任力。”(王巍巍、仲伟合2017:7)学校应充分考虑市场发展需求,加强与国内的外贸公司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假期到合作企业实习,近距离接触外贸行业,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贸行业运作的机制与规律,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学期内,学校以兼职教授的形式聘请行业内的精英与专家来校,通过开讲座、办培训班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商务知识与技能。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模拟更加真实的“自然生态”,形成开放、平衡的动态生存空间,优化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形成“活水效应”(宁云中2016:79)。

四、结语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问题;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研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农业科技工作服务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1-2]。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以上,与其相比差距还很大[3-5]。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找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对策,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1.1显著的地域性。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是具体的农业生产,特定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基于特定的地域条件而形成,因而基于地域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相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农业生产对水文、光照、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地域不同,适宜主栽的农作物也不尽相同;另外,相同农作物在不同地域的栽培方式也差别较大,这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6]。与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地域性特征最为特殊和显著。陈雪瑞[7]指出,农业生产技术越先进,对外界环境及其他因素的限制也越多,地域性也越显著。另外,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人口规模、土地的分配方式、劳动者科技素质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较大的影响。

1.2高风险性。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时效性短、转化过程相对复杂以及自然因素制约,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高。首先,在现今市场环境和科技背景下,农业科学技术更新迭代快速,一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及时,就会很快被其他技术所替代。其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包括试验、收集指标数据、中试、应用推广等多个过程,并且涉及多类人群,其中每个过程、所有参与主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8]。农业生产需要遵循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例如风、霜、雨、雪、旱、涝、病虫害等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成果的转化还受市场需求、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9]。相较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农业生产的可控性较低,其成果转化相应地也具有较高风险性。

1.3公益性强。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其基础性地位突出。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强调“三农”问题,国家也接连出台多项农业扶持政策,对农业发展给予倾斜支持与保护。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是以工业反哺农业,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越来越突出,许多农业科技成果由政府公益性免费提供给全社会使用,农业的支持具有基础性地位与公益性服务属性,所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具备基础性和公益性强的特点[7]。

1.4有别于发达国家的独特性。在发达国家中,企业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主体,因其科技成果围绕和面向市场,直接为市场提供技术服务与产品[10-11]。企业与市场直接对接,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高,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故发达国家并不强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12]。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农业、农村、农民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农业成果与一线市场需求脱钩,实施转化方面困难重重,甚至存在重科研、轻农业成果转化的现象[13]。当前我国仍需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大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农业科技转化存在的问题

2.1供给不足。科技成果的供给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科研成果的熟化程度不高。我国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诞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中,虽然通过了验收鉴定,但很多成果是阶段性成果,并未达到系统性与实用性的标准,这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难以转化,并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14]。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立项缺乏市场导向,从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15]。目前,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这些经费的主要出处是基础研究,农业应用和推广方面研究较少,并且这些科研工作以技术为导向,更重视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与论文数量,而忽略了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应用价值,导致成果与市场脱节[16-17]。

2.2转化机制不健全。健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实现良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与稳固的中介力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和政策与经济环境的不健全等[18]。首先,目前我国各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仍属于政府行为,行政色彩浓重、机制呆板;另外,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和民间合作社等组织为主体的推广形式还没有得到充分运用,造成科技人员与具体农业生产、市场需求相脱节,导致成果转化难[19-20]。其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因而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方(特别是企业)持谨慎观望态度,但是农业成果供给方(如高校、科研院所等)对转化的成果又不承担或者少量承担风险和责任,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农业风险投资与保障机制[21]。再次,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运用的各个环节,会受到政策与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尚未形成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的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限制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22]。

2.3农业生产经营户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意识不强。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者,其整体素质高低和科技意识强弱对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很大影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文盲或半文盲还占有很大比例[3]。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的科技意识不强,对于具有风险性的农业科技成果价值体系接受较慢,从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抓起,鼓励科研人员在选题和立项时结合市场需求,将立项与推广应用挂钩,结合农业科技成果地域性显著的特点,因地制宜选取研究课题,提高科技成果整体质量。二是对于科技项目应做好全程化管理,在项目立项、中期考核、验收总结、成果评价的各过程中加强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完善成果评价机制。为促进科研人员积极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率纳入成果评价指标,同时适当缩减论文在考核评定中的比重,将科研人员切身利益与科技成果转化挂钩,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质量和效率。三是鼓励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从而增加企业的科技成果供给能力。一般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的特性,导致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资不高。针对这个问题,财政资金可以适当向横向课题和农业应用型项目倾斜,同时鼓励企业提升自身科技研发能力,如设立企业研发中心、培养科技研发队伍等,增强成果供给后劲[23]。

3.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不断完善或改革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职能分工,构建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推广新模式[24]。二是加快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保障机制,可通过建立农业科技风险基金制度、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保险制度等方式,降低农业技术的应用风险,维护农民利益,为农民应用科技成果做好风险保障。四是国家有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农业扶持和补贴力度,细化和完善各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与管理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政策配套和衔接,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奠定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23]。

3.3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和科技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其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的高低决定了科技成果的应用程度。因此,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也是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应用接受能力的基本途径[25]。其次,加强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知识的相关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意识和应用科技成果的意识,让农民成为有文化、有科技素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实现科研成果与配套技术的快速推广。

4结语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5

一、结构严谨,框架清晰

该书论述结构严谨、框架清晰,学术性强,书中观点结论科学完善。该书以年会优秀征文为主,包含了大量调研资料和实验案例,书中研究观点清晰、客观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经验,提出了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路径,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和借鉴。目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缺乏现代化、创新性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由于多数农村缺乏系统化的人才技能培训和行业引导,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至于多数农村地区经济管理以被动、松散为主,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实难题。其次,农业经济发展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充足的发展支持。目前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缺少良好的政策支持、充足的金融服务和生态发展理念,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电商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力量较为缺失,农村经济发展难度较大。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单一,加上多数农民缺少良好的担保机制和征信体系,影响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最后,未能形成高效、智慧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在大数据环境下,用智慧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目前多数农村地区由于信息化建设滞后,未能用智慧系统来开展农业经济管理,阻碍了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容易造成对农产品市场把握不及时,农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案例丰富,内容鲜活

该书案例丰富,论述内容鲜活,覆盖全面。该书以北京市农业经济学会学术征文为主要素材来源,全书学术性突出,覆盖面广泛,是当前客观、全面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其中涉及大量基层农业经济管理案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指引。因此,结合本书内容,当前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时,要坚持做到:第一,创新管理理念,构建全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多维度优势,优化大众对“农业+”模式内涵及发展规律认知,在产业融合、发展形态和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凝聚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强合力。第二,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智慧化层级。数据信息是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内容,有效共享数据信息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提高农业服务和农业产品的市场匹配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要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智慧技术应用为基础,为农业经济智慧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智能依据,推进农业经济向产业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目标发展、升级。第三,整合优势资源,补充农业经济发展短板。事实上,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商平台、智慧物流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支持,只有充分借助各类优势资源,应用智慧、便捷和金融服务等多元力量,才能为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和农村经济效益转化提供有效支撑。通过科学采用PPP模式和金融信贷服务,缓解创新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为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战略升级提供完善、低成本的金融支持力量,实现金融机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多元共赢。

三、聚焦未来,适应发展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6

我国的区域管理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研究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了三个方面:

1、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

这一阶段,我国部分大学开设了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以著作和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公布。

2、政府间关系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我国经济、行政管理类学者在进行,如:林尚立、谢庆奎、辛向阳、董辅乃等。

3、行政区划研究

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今日,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依然是我国各所大学和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l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

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

2、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

如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

3、流域治理的研究

如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二、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加大对区域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八大都市区;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挑战到来前,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完善区域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阶段和共同发展阶段。目前,区域政策尚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主要需要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四)加大在流域治理上的合作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流域治理包括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迫在眉睫。

(六)协调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发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可见,协调这些区域间的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发展,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成为了区域公共管理的重点所在。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7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提升体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育创新精神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有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借鉴。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针对学前儿童的体育教学,构建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4个方面,探索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前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逐步深化。但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亟待明晰,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如何提升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师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应用性要求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关键,鉴于目前普遍存在高师院校体育教育学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将实践能力等同于技能训练等问题[1],改革对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实践教学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突破口,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殊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的创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学前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开端,学前体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兴趣培养和意志品质的形成。因其所处时期的特殊性和本身存在的专业特点,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规划方案基础上,加强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构建以提高幼儿体育教师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线,技能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应用型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当前幼儿园对幼儿体育专业教师的综合性需求。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1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起到引导作用,是指通过拟定的实践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水平或标准[2,3]。认知能力是指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对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获得某种感性认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反思、拓展和创新,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其获取幼儿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政策和新信息。动作技能是指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从事学前体育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即根据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设计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方案;抓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器械资源、体育游戏等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主动自我提升和教育反思的能力。情感态度是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培养其认真、细致和耐心的工作作风,认识到幼儿体育对提高幼儿意志品质、团结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旨在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整个幼教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终身教育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以目标体系为出发点,摆脱以往实践教学时间较短,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理论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等问题,紧密围绕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将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落实到操作层面,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课程教学模块,在现有课程体系上重视理论性,突出实践性,强调发展性,逐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师范类课程和毕业论文课程。专业类课程不仅涵盖学前儿童体育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还包括体育教育训练学不同专项技术动作教学,如结合专业课程和市场需要开设10余个课外项目课程,依难易程度划分为C、B、A三级,逐级推进学习并考评,规定最低毕业标准为2A、4B,达到A级的学生不仅能进入专业选修班,课余时间还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合作幼儿园或小学进行实践教学。师范类课程实践包括师范生基本技能,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课外活动组织教学等[4]。毕业论文课程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目的,以当下学前儿童体育的热点议题为探讨内容,成为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解决幼儿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环节[5]。(2)实训教学模块,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实现校企合作,为教育见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创造条件。为了让学生增强职业感性认识,分别在一、二年级下学期组织为期1周的“下园”教育见习,观摩优秀幼儿体育教师示范课,初步熟悉教师工作步骤,为毕业实习作好铺垫。为巩固专业能力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为期8周的毕业实习,引导学生用校内所学知识指导实训教学,不断总结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工作体验。(3)活动实践模块,活动实践是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提高应用能力的基本途径,其主要形式包括专业竞赛、资格培训、参观活动、社会实践等。如定期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师范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内容包括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教育问答和模拟授课4个环节;裁判员和教练员资格培训是对学生体育职业资格的提升和认定,能全面提高运动技能、执裁能力和竞赛指导能力,推动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增加自身工作经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型体育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赛事组织、管理、裁判等工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3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是检验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完整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应改革仅通过课程考试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传统考评方法,增设课外项目等级考核、竞赛活动和论文评比等多种途径的以实践应用能力为考核重点的考评方法。在考评方案中规定考核项目、方法、标准及成绩评定办法。重点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指导和考评,校内实训以报告和成果的形式展示,并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校外实习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中教师评价由幼儿园和学校指导老师联合考核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最终考核成绩评为“优秀”者将颁发“优秀实习生”证书,评为“不合格”者将实施补充实习,从而提高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4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加强“校园”合作力度,共育“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校内有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师到沿海地区幼儿园进行实践进修、做访问学者;鼓励专业教师到幼儿园开展实践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幼儿园园长、幼儿园体育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或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打造一支善于将扎实的专业知识投身于实践教学中,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创新精神,幼儿体育实践教学能力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团队。(2)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质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校内建立学前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技能实训中心、模拟幼儿园活动室、幼儿体操活动室、体育游戏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具研发室,整合资源开设裁判实践课堂,为学生进行常规化赛事的筹备、组织和执裁创造条件。在校外建立学前体育教育见习中心,着力建设一批省内、外学前教育实习基地,把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的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重点工作,把幼儿园实践教学基地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双赢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

3结语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点工作。针对学前体育应用性要求较高和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大力发展实践教学是顺应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的有力保障。因此,如何在传统实践模式上加以改革,通过卓有成效的建设路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学生社会竞争力和推动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张学龙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官瑞娜,贾玉霞.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2):133-136.

[2]杜燕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3(2):92-96.

[3]王建华,唐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2010(15):29-32.

市场发育论文范文8

1科技期刊呼唤集约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术影响力总体提升,影响因子保持快速增长;期刊品牌逐渐形成,“百强科技期刊”“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奖项的成效显著;期刊小规模聚合加速,部分期刊企业的学术影响和经营业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期刊数字化出版迈出探索性步伐。聚焦“小、散、弱”问题,不难发现,我国科技期刊目前面临如下困境。(1)顶尖单刊日渐增多,有国际竞争力的期刊出版机构尚未出现。近年来,得益于行政力量的引导、多方资源的投入和期刊出版人的“觉醒”,我国科技期刊中“异军突起”者日渐涌现。JCR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2011年仅有Q1区期刊5种,而2016年已达37种。其中,《CellResearch》《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等期刊的影响因子稳居国际同学科前列。然而,纵观全国,尚未出现可与Elsevier、SpringerNature等国外出版商匹敌的出版机构。即便是我国出版的国际一流的单刊,又往往与国外出版商合作,是国际刊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是我国科技期刊领域资助额度最大的,获得该计划资助的16种期刊全部都与Elsevier、SpringerNature等国外出版商合作出版。(2)多平台、多系统、多办刊主体、多管理方式、多体制运行已成普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科技期刊目前呈现出极强的多元化,在平台、系统、办刊主体、管理方式等方面均出现了“多”的特征,各种“多”彼此交织,进一步凸显了“散”。仅以平台举例,我国共有期刊10000余种,其中科技期刊约占半数,这5000余种科技期刊采用了多种平台,有的采用国外出版商提供的平台,有的采用国内大型期刊出版企业研发的平台,有的采用主管部门统一建设的平台,有的采用自主研发的个性化平台……各种情况兼而有之,各期刊的核心数据几乎“随机”地存在于国内外各种数据库中,路径依赖导致数据碎片化特征明显。因此,大力推动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在产业意义上解决“小、散、弱”问题,集中精力打造若干综合性刊群和学科性刊群,实现高度集约的办刊模式,已成国内期刊界的共识。

2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既要遵循学术规则,又要遵循市场规律,也要遵守行政规范。期刊主管单位推动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责任日渐凸显,既要推进期刊发展,又要推进期刊行业发展。当下,主管期刊较多的单位有:教育部,主管逾千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481种;中国科学院,主管358种。当期刊集约化发展成为共识之后,期刊主管部门推动集约化的路径选择就成了核心问题。为此,需要借鉴同行业、其他行业的发展路径。

2.1出版机构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国际上,科技期刊主要依托商业出版机构和学术机构办刊。Elsevier从一家荷兰小书店发展为一个全球化的多媒体出版集团,Elsevier主要依托丰富的企业运作能力,遵循市场规则办刊。英国皇家化学会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出版发行大量书籍、电子书、数据库、期刊,其经验主要是依托强大的学术背景,遵循公益性原则,采取多种模式集中办刊。而提供高水准的光学、光子学信息服务的美国光学学会,则是依托近百年的学术期刊出版经验,推动本学科期刊联盟建设。国内办刊主体较为多元,其中集约化办刊较为成功的有中国社科院、中华医学会、中国光学期刊网等。横向比较下来,不难发现,中国社科院依托出版单位集中办刊,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发行、改进服务、提高效益;中华医学会依托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集中办刊,形成了“中华”“中国”“国际”三大系列,成为国内医药卫生界期刊数量最多的期刊集群;中国光学期刊网则依托学科专业内容集中办刊,整合了国内95%的优秀光学期刊,进入全球TOP1%网站序列。可见,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路径差异性较大,现存办刊模式众多,我国亟待实施因地制宜、因刊制宜的多模式集中办刊探索。

2.2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路径

相对于依旧弱小的期刊业,我国若干产业已经在国际上后来居上,占据领先地位,如家电行业、高铁行业,也许对期刊发展路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中国家电工业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首位,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家电行业是我国最早展开充分市场化竞争的行业。充分的市场竞争逼迫家电行业不断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不断进步。中国高铁从弱小起步,短时间内强势崛起,成为我国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一张“国家名片”。高铁发展是一个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国家战略——以政府推动中国铁路的提速进程为契机,形成了政府为主导、企业是主体、金融部门支持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家电行业和高铁行业的“后来居上”说明了在同一社会资源背景下,不同行业存在“因事制宜”的发展模式。

2.3期刊主管单位推动期刊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出版管理条例》《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明确了期刊主管单位的职责,包括“采取行政措施和经济措施保证出版单位的出版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分别对期刊集约化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科学院大力推动科学出版社按照出版单位集中原则和市场规则,推动单一模式集中办刊,积极引导主管期刊集中办刊,积极推动院外期刊集中办刊。经过9年的实践,该模式取得了重大进展,引导数百种国内科技期刊集中在同一个平台上,形成了一个联合体式的综合性刊群。然而,面对迅猛变化的期刊发展态势,依靠单一模式办刊无法有效激活中国科学院所属期刊的潜力,无法充分带动中国科学院所属期刊的改革发展。作为主管单位的中国科学院认识到,单一模式无法解决现存的问题,必须充分尊重规律,启动多模式集中办刊。在这一战略思路引领下,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新一轮期刊管理改革,全面探索多模式集中办刊:一是,继续支持科学出版社按照出版单位集中原则推动综合性刊群建设;二是,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照主管、主办单位集中原则,参照市场规则集中办刊;三是,以“学科集群”为重点,择优支持优势学科期刊集群,按照学科专业内容集中原则和市场规则集中办刊;四是,鼓励所属有实力的期刊社基于新媒体技术,按照互联网传播集中原则集中办刊。以上相关举措,成为市场化单一模式集中办刊的补充,有效扩大了集中办刊的覆盖范围。

3多模式集中办刊的多措并举

集中精力推动多模式集中办刊,有赖于高水平的顶层设计,也有赖于系统性的推进机制设计,包括政策层面、资源层面、项目层面的机制设计。同时,还需要数字化平台的有力支撑。

3.1多模式集中办刊的基本原则

3.1.1尊重规律,恪守规则

科技期刊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在学术规范、市场规律和行政规范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既要坚持社会效益最高准则,又要探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经济上、技术上、学术上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3.1.2多措并举,整体推进

好的期刊是种子,而期刊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配套措施是土壤。再好的种子,离开优秀的土壤,也不能良好发育。所以,要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性地考虑问题,既推动单本期刊发展,又推动期刊行业整体发展。

3.1.3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科技期刊的多平台、多系统、多办刊主体、多管理方式、多体制运行现象仍将长期存在,基础的相对薄弱、发展的不均衡,加之数据和商务的历史路径依赖,决定了多模式集中办刊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加强顶层谋划,分步实施。

3.2多模式集中办刊的举措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以新技术条件下有针对性地解决主管期刊“小、散、弱”的问题为导向,中国科学院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推动多模式集中办刊。

3.2.1推动期刊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朱邦芬认为,一个期刊要做大,首先需要联合起来,联合产生生产力。循着集约化办刊的思路,中国科学院推动实施了研究所期刊编辑部整合。一方面,中国科学院所属办刊4种及以上的单位共31个,中国科学院要求这31个单位按照统一人力资源、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的原则,在办刊单位层面实现集约化办刊;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所属办刊3种及以下的单位共70个,中国科学院引导这70个单位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生产和统一的原则,在科学出版社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实现集约化办刊。相关举措的实施初步帮助研究所和期刊编辑部实现了编辑专业化分工、编营分离,提高了集约化效益。同时,中国科学院密集调研所属期刊学科集群和优势学科期刊,以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的方式,支持前者冲击国际一流,支持后者建设刊群。

3.2.2推动全院期刊数字化平台建设

数字化平台是期刊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在推动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推动院属独立期刊数字平台及系统建设,集中部署推动了贯穿学术出版业务链的3个互相关联的数字化平台。前期,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设了中国科学院论文预印本平台—ChinaXiv,实现与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保护学术成果首发权、监控学术不端行为等作用;中期,中国科学院推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基于云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期刊采编系统—印刻学术,实现论文从投稿到互联网的全流程平台支持;后期,中国科学院引导中国激光杂志社,建设完善的期刊出版生产管理平台,为编辑部提供从论文电子版到纸刊排印及发行的服务。3个平台自2016年上线后,不断提高服务的覆盖面,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向未来,中国科学院在上述平台基础上勾画了下一代科技期刊出版与知识服务云平台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期望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和大数据整合,实现科技期刊出版一体化、集约化与知识化的新融合,支撑期刊集约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

3.2.3打造国际精品学术期刊及推动中文期刊可持续发展

在机制体制改革、数字化平台等“土壤”改良的同时,中国科学院认真发现并培育优秀期刊“种子”。在英文期刊方面,中国科学院下大力气推动院属英文期刊国际化,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力争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择优支持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2016年SCI收录期刊数增加至78种,全国占比48%;全国Q1区期刊增加至22种,全国占比65%;同学科排名前10%的期刊由5种提高到7种。在中文期刊方面,中国科学院积极推动中文期刊主动适应新型学术交流环境,实现差异化发展,打造中文精品科技期刊,引导中文期刊真正实现服务于国内学术交流的核心功能,从根本上扭转了中文期刊逐步边缘化的被动局面。

3.2.4探索科技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新策略

面对国际期刊出版巨头的“包围”,中国科学院积极谋划,推动院属期刊优秀办刊人员提高国际化水平。一方面,探索建立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国际合作的运行机制、备案机制,推动院属期刊乃至期刊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探索实施与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共建共办英文期刊,派出优秀编辑访学,以期帮助编辑骨干有针对性地学习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出版机构的办刊理念与先进技术,在院内集中办刊单位进行专项“总装集成”实践,为中国科学院期刊的国际化发展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变奠定基础。

3.3保障措施

在保障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实践探索方面,中国科学院谋划了如下4个方面的举措。一是,充分发挥研究所办刊主体作用。按照院所两级管理结构,要求研究所充分发挥办刊主体作用,真重视、真支持、真投入,为期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参与院层面推动的科技期刊改革发展。二是,培育和凝聚期刊出版人才队伍。以引进和用好高层次期刊出版领军人才为核心,重点引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高水平、国际化的科学编辑和信息化人才等。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坚持产出目标导向和改革目标导向并重的资源配置原则,院层面统筹考虑与科技期刊发展相关的院内外各类资源,形成明确的引导性政策,对积极推进院层面多模式集中办刊和院属单位期刊编辑部整合工作的予以适度倾斜支持。四是,加强期刊规范管理和服务。通过院层面加强审读,保障科技期刊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全院期刊改革发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