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史料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探析

档案史料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探析

摘要: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章钜林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是新中国第一批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本文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阐述章钜林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揭示其体育教育思想对中国现当代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想;章钜林;档案

章钜林是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院校上海体育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是“”后上海体育学院复校后的首任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一、二、三届成员,我国首批体育博士生导师。先生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后担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期间,肩负拨乱反正、复校重建的重任,带领全院师生探寻新时期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研析,拟对章钜林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做一阐述,以揭示其体育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1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章钜林于1919年12月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市,1942年毕业于湖南国立兰田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夏到上海体育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章钜林先后在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任副教授。1952年8月,章钜林作为7人筹备组成员之一,参与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华东体育学院的创建工作。章钜林先后担任学院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球类系主任、体育系主任等职,长期在学校体育教育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受“”影响,1972年5月,上海体育学院被并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直至1978年5月得以重建,章钜林受命担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体育教育思想。

2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2.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观

章钜林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必然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只有把教育中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几个方面互相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因而体育已成为增进人的健康,促进人的体能的全面发展重要手段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1]。他还认为体育应该从“少年儿童抓起”,因为“少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与体力,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已“决不仅是体育战线的事,整个教育战线都应引起重视”[2]。他以发展的眼光看到“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全面地进入了人的生活领域”,并预见“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事业中,在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将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2“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体育教学观

章钜林主张体育教学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出应按照“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确立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特点,个别对待、因材施教,选择最有效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应按照“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将教学内容或教材系统、连贯地安排好,运动量须循序渐进或逐步增大[4]。面对当时体育教育无计划、不负责,或教员会什么就教什么那种“放羊式”的教学形式,他提出了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应制定教学大纲,改进体育科的组织结构和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系统连贯而有计划地来进行教学和对学生的全面身体训练[5]。他强调应“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结合国家的要求和地区、学校的特点,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精简教材,把普及与提高,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统一起来,改变目前课内课外脱节的状况”。并“充分运用游戏与竞赛法,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以激励少年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使之从小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6]

2.3“教师主导,全面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观

他认为,以教师为主,不断改进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他要求理论课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验课,增强教学直观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当时体育教师队伍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较差,专业理论水平不高的状况,他提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他指出,体育教学是很复杂的教育过程,有掌握与提高运动技术及其有关知识技能的问题;有培养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解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个根本任务。这些任务既矛盾又统一,统一于完成根本任务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这个矛盾运动,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他要求教师:体育既涉及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又涉及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应坚持理论与技术并重[7]。

2.4“一专多能,服务社会”的体育人才培养观

体育学院究竟应该培养哪些体育人才,人们看法不一。他指出,体育学院不仅应该继续培养体育师资,更要培养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与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因此,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有所专长,防止学生因“专”得过窄而不符合中学体育教师要求的现象。面对在培养人才方面长期存在的“重技术轻理论、重专修轻普修”的思想,他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正确处理基础理论课与运动实践课、“多能与一专”、“教学与训练”的关系。提出技术课达到“三基”“四会”要求,即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会做、会教、会组织竞赛、会做裁判[8]。

3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3.1实施教学改革,确立上体发展方向

刚复校时,章钜林就对学院未来发展做好设计和定位,主持制定了学院六五发展规划,确立复校阶段以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为指导思想,积极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和运动技术水平;确立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师资、教练员、科研人员、运动员等各科体育专门人才为目标,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中心的发展定位[9]。七五发展规划则提出要把学院办成多功能、开放型、高效率、有特色的体育大学。3.1.1大刀阔斧,改革教学行政体制。为更好地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按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日趋符合现代化办学要求,他领导上体开展大刀阔斧的教学体制改革。整顿机构,调整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行政体制,更好地解决了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一致、教师分工管理合理等问题[10]。教学方面,他主张优化教学规范,编写教材,改进教法,大力开展运动竞赛,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举办各种比赛,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竞赛制度,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把比赛与教学训练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3.1.2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他认为:“与生物科学及医学卫生学的关系和体育理论关系最密切的是解剖学和生理学,是体育学院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专门为体育服务的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医疗体育和医务监督、运动卫生学等独立的科目,无疑的,这些科目的建立,对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把体育这门科学推进到更高的科学水平上去。”[11]1980年,上海体育学院在《上海体育学院的任务、学制、规模以及重点学科的设想》[5]文件中确立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田径、重竞技为重点学科。同时增设研究生部,着眼高端人才培养,翌年获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三个硕士学位点授予权[12]。

3.2繁荣学术空气,积极倡导科学研究

他积极倡导开展科学研究。在他看来,当时的体育事业发展,科研是最薄弱的一环。他认为高等体育学校对开展体育科研负有主要责任,应大力开展科学研究[13]。他主持学校工作伊始,科研工作就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建立健全科研机构,恢复和建立了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小组,修订科研计划;复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和《译报》;1978年,首次科学论文报告会在校举行,反响热烈,掀起了学术研究的高潮。仅1979年上半年,各教研室和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学术报告会达70余次之多。开设研究生班;根据研究方向建立指导小组,订好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将科研作为考核教师业务水平内容之一,要求教师将科研和教学训练相结合,广泛开展科学研究。

3.3重视运动训练,打造优秀运动员训练基地

章钜林主张基础理论和运动训练不可偏废,并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学院的主要任务之一[14]。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复校后建立了竞赛委员会和各运动项目院代表队,改进竞赛制度,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尽力改善和保障运动队物质条件,调动教师与学生加强专项训练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积极性。经努力,学院在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0年,为更好地培养竞技性运动人才,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训练基地,成立了附属竞技体校,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

3.4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师资力量

他认为,大力培训培养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复校后,学校采取措施大力培养在职教师。重点抓好中年教师的进修工作,分期分批安排进修。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制定师资培养规划,组织好教师进修和提高工作。建立完善教师考核制度,高教学质量,经过几年努力,各学科都培养出了一批学术带头人[15]。章钜林的体育教育思想是结合中国社会和体育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演进发展,逐步形成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为上海体育学院成为国家一流高校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促进了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思想的完善和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努力,上海体育学院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学长期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在“软科学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曾5年蝉联全国第一,跻身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章钜林的一生为探索中国体育教育之路做出巨大努力和杰出贡献。他在长期的体育教育工作中始终深怀探索中国体育教育之路的历史使命。早在1958年,章钜林就曾在校报上发表《为建立我国的球类学派而奋斗》一文,提出要“树立我国自己的球类学派”[16]并努力践行,他的晚年也一直关注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可以说,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作者:贾颖华 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机关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