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范例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范文1

 

1引言   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公园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等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城市的风景区相比,城市公园面积相对较小,在很多方面发展受限,但对于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仍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被称为“城市的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土地的利用可谓“寸土寸金”,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增强绿地、改善环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营造生态景观成为主流趋势,在设计上突出生态原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生态景观要素分析   2.1地形   掇山理水是传统中国园林的重要特征。在传统造园中,强调“师法自然”,地形设计体现出造园者的审美情趣和技艺,能够起到改善局部生态小环境的作用。例如颐和园的万寿山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的优秀代表。与传统园林相比,在现代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中,生态学理论得到更为主动和深切的应用。地形设计将生态原则放在首位,在生态科学的前提下确定景观美学特征。地形是公园内植物和野生动物生存最重要的基础,不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有效手段,更可以通过自身形状和高度的多样营造不同的生境。富于变化的地形,为丰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本土的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和生存场所。   2.2水   水是公园生态景观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城市公园中,水管理的好坏是评价生态景观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准。天然的小溪和湖使公园具备先天的优势,不仅增强公园的美感,还能够发挥良好的生态作用,有利于雨水下渗和洪涝保护,水体的缓冲地带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场所。在没有天然水体的公园,通过建设人工池塘和湿地,也可以提升公园的景观,改善小区域的生态环境。人工池塘和湿地在美学设计上所受的限制较少,但自我生态调节能力较差,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精心设计,以确保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很多经验说明,植物和微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工池塘和湿地能起到较好的净化水体作用[1]。除了直观的水体景观以外,水的利用也是生态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运用低影响开发设计手段可以将对水资源的影响降到最小,采用区域降水管理法,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雨水渗入地下[2]。这些设计包括减少不透水层的面积,提高铺装的透水性,或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和结构代替现有铺装,将水引入有植被的区域,建设雨水园等,其中雨水园是很常见且经济实用的手段。   2.3植物   植物由于美学和生态价值,是城市公园生态景观中宝贵的构成要素。除了给人丰富的感官享受外,植物还具有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营造生境、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作用。与多年前园林景观中过分追求“新、奇、特”不同,随着生态理性的回归,多应用乡土树种已经成为生态景观设计者们的共识。乡土树种由于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态效益高、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乡土植物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变迁,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文化特征,而现在对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应用还远远不够。在良好的生态景观中,应是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的综合应用,而以乡土植物为主。科学的植物配置是发挥植物生态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是对本区域生态适应后形成的,群落稳定并且功能良好,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物配置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综合的生态效益上,乔木的确好于灌木和地被,但这并不说明灌木和地被植物不重要。在城市公园中,灌木和地被植物往往营造出独特的生境,为公园创造美学价值,丰富生物多样性。   2.4野生动物   适度的野生动物可以提高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公园中的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等野生动物往往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在城市公园中,可以营造适合部分本土野生动物的生境。某些昆虫如萤火虫和蝴蝶对环境变化敏感[3,4],其中本土的种类可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动物。对整个区域来说,野生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补偿了生态环境。区域生态景观在设计上应该有意识的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首先要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的相关科学资料,包括本土的野生动物和迁徙的鸟类。在环境要素设计上,根据不同野生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特性,创造不同的生境。以鸟类为例,由于不同种类的鸟类筑巢的高度也不相同,所以丰富不同高度的灌木可以吸引各种鸟类筑巢。提高下层灌木的复杂性,还能够显著增加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5]。道路设置应尽可能避免从生境内部穿过,以保证野生动物栖息生境的完整性。在边缘的设计上,尽量与周围环境的绿地保持连通。   2.5景观风格特点   生态景观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其自然性的景观风格特点。在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自然性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游客、安全及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自然性的理解上,设计者要把握城市公园生态景观与原始生态景观的区别。城市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娱乐、观赏以及教育等服务,因此,自然的生态景观也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管理,来满足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而不能完全按照原始生态环境中自然演替的模式。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既要给人以优美自然的视觉享受,又要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除了植物外,某些材质也可以用于生态景观当中,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丰富生物多样性。例如,山石可以为喜欢阴凉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倒伏的枯木和死亡的树木也可以为鸟类和昆虫等野生动物提供优秀的繁衍场所。对于不同材料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生态景观的品质。   2.6管理   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的美学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发挥程度与管理密不可分。公园面积有大有小,生态景观基础也不尽相同,管理对公园生态系统有直接影响。以植物养护管理为例,处于胁迫状态下树木,往往需要更多的维护和管理,从而加大能源消耗和管理成本,维护植物的一系列工作还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管理应该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提高公园管理水平是维持生态景观的重要内容。由于公园承担的社会功能,使得公园内的生态景观不可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毫无人工痕迹。设计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其生态功能必定是有限的,管理应该在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寻求平衡。#p#分页标题#e#   2.7科普教育   在科普教育方面,城市公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游客所处的阶层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生活地域不同,对公园景观的感受和评价往往产生比较明显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生活区域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游客更多的偏爱野性自然的景观,相反,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生活区域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游客很多更喜欢整齐、规则的景观。生态景观在环境保护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应搭建公众参与和互动的平台,使他们深入了解并实践环境保护的理念。灵活的形式能够增强教育效果,可以通过科普牌示和画册向人们进行基本知识的宣传,也可以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对象的互动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和体验。   3结语   城市公园中的生态景观设计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能够实现并且发挥有效作用,需要精心的设计,细致的管理以及游客的自觉维护。设计者既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又要满足游客对景观的视觉享受,二者缺一不可。管理者在对生态景观进行管理和经营中要考虑周全,协调各个要素之间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对公众的教育方面,应使公众充分地了解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理念,并尽可能多地创造互动,激发公众的兴趣,自觉地维护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范文2

 

病虫害及其控制是农业生产及其研究永远绕不开的一个主题。据估计,农作物受到超过100000种病毒、细菌、类支原体、真菌、藻类和寄生虫的危害,约1500种线虫、10000种昆虫、1800种杂草对粮食作物产量产生严重影响[1]。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的粮食每年因病虫害约损失1/3[2]。因此,长期以来病害虫防治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人类与害虫斗争的长期历史中,发展了一系列方法、技术措施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其中被广泛使用且成效最好的当属农药和生物防治。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药对于病虫害的控制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但是却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3]。从而使人们开始关注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但生物农药以及生物防治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往往针对某一种病虫害、不能起到综合的防治作用[4]。而景观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无疑为病虫害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首先简述农药、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的问题和局限,在此基础上,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病虫害防治的新思路,并从景观尺度、田块间和耕种管理措施上提供具体的农业景观生态建设建议,以期为病虫害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1控制病虫害的途径   病虫害控制的目的,在通常情况下,不是灭绝害虫,而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其不足以造成危害[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治虫害的新技术不断出现,例如转杀虫基因植物技术、信息激素和性激素诱剂、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方法[4]等,但使用最为广泛且效果最为明显的仍然是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   1.1农药的使用情况及其带来的问题   农药既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投入品,也是现代化植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药问世以来,在控制病虫草鼠害,保护农作物,提高粮、棉、油、果、蔬产量及品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使用农药来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每年挽回的粮食损失可达6500多万t,为人类的食品供应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我国是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每年农药施用量高达130万t,2005年我国农药使用面积总计达5.12亿hm2,全国平均用量为2.34kg•hm2[6]。农药也是一类有毒化学品,在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国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化学农药的单位面积平均用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5~5倍,随着使用量和使用年数的增加,农药残留逐渐增加,残留地域逐渐扩大,产生了立体式污染。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物面积约达800万hm2,其中污染严重的比例达40%,而蔬菜、水稻、果树和茶叶等农产品的农药用量和农药残留问题更为严重[7]。其次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针对性地杀死了主要有害生物,更杀伤或杀死了大量无辜的天敌及中性生物,使得次要和具抗性的有害生物大发生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天敌去抑制,往往导致其大爆发,逼迫人类使用更高毒力或更大用量的农药去压制,如此进入恶性循环。害虫越治越多,越多越治,农药用量越来越大,毒力越来越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8]。例如稻田施药杀死了叶蝉、飞虱的天敌,使近年来这两种害虫大发生。苹果上喷药杀死了红蜘蛛天敌,造成了红蜘蛛严重发生[4]。此外,农药还对农产品、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9],造成诸如面源污染等问题[10]。化学农药严重影响人畜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质量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共同关注[1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如何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食品安全性,减轻环境污染,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11]。生物农药防治是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控制病虫害的新途径[7,12]。   1.2生物农药及其局限   生物农药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农药,它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由生物产生的活性成分,以及化学合成的具天然化合物结构的物质,制备出的可防治植物病虫害和杂草及能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等优点。但生物农药的首要问题是它的防治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所以效果相对缓慢,不能像化学农药那样立即见效。二是它的生物活性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水分、光照、pH等),所以其货架期和田间活性保持也是阻碍其产生效果的一个因素。三是生物农药的批量生产往往通过工业发酵,或者是从生物体直接分离提取,对病毒类生物农药则依赖活体寄生进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产业化发展。另外,现在发现有些生物农药也会令靶标生物产生抗性,尤其是抗生素类[1213]。所以生物农药还不足以进行广泛的病虫害控制。   1.3生物防治及其局限   生物防治是有害生物治理中最成功、最节约和环境安全的方法,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草害的技术,它是害虫持续控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1888年在美国加州的柑橘园中大规模释放澳洲瓢虫成功控制吹绵蚧后,生物防治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害虫控制手段[14]。再如有20多种赤眼蜂被大量繁殖和释放,每年放蜂面积在3000万hm2以上,作物损失一般下降70%~90%[11]。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相比有很多独特的优点:第一,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避免化学农药产生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第二,生物防治不会使农业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避免反复使用农药的恶性循环。第三,人为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植物多样性,可以为天敌提供优良的栖息地和生活条件,从而保护了自然天敌资源,也有利于环境保护[11,15]。同样,生物防治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天敌的专一性较强,往往不能兼治多种害虫。例如用瓢虫防治蚜虫,放赤眼蜂防治棉铃虫,不能同时控制红蜘蛛、盲蝽、象鼻虫、红铃虫、大造桥虫的危害[4]。同时,生物防治往往靠外来天敌物种的引入,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例如一些脊椎动物被引入防治外来有害生物,但由于它们食性不专一,结果自己反倒成为有害物种。天敌物种的引入防治病虫害的成功率也很低,据统计,自1888年以来所进行的5000多次引种中,只有极个别种类产生明显的生物防治效果[16]。另外,生物防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往往滞后于害虫大发生期,影响防效。传统的人工繁殖方法费用高,远超过化学防治[17]。这些缺陷导致了生物防治不能完全替代化学农药,无法大面积推广使用。因此,尚需寻求新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病虫害控制途径。#p#分页标题#e#   1.4景观生态学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的新途径   景观层次上的农业生态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8]。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显示,作物的单一化种植所导致生境破碎化和景观结构变化已成为近代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1920],景观的空间格局对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1],病虫害的发生往往受到较大尺度上景观结构特征的复杂影响[2225]。因此,如何从景观角度控制农业景观病虫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9]。国内外十分重视农业生态景观结构及生境破碎化对害虫的防治和害虫天敌关系以及害虫治理的影响[2628]。在检验农田生态系统害虫治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时,大尺度农田景观结构的作用非常重要[29],大尺度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害虫综合控制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26]。一个多样化的农业景观镶嵌体能维持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其中的非作物半自然生境能为天敌提供替代食物和越冬、避难场所,有利于天敌迁移到附近的作物生境定居并对害虫起控制作用[30]。从农业景观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农田生境和半自然生境面积比例、组成成分、分布格局等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改变农田作物布局或大田周围非作物生境的植被组成及特征,并从景观水平上组织和安排农事活动,将会对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病虫害控制起积极作用[26,3031],从而通过农业景观建设来保护农田自然天敌,调节害虫种群数量,阻碍病虫害传播,为病虫害的综合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2通过农业生态景观建设控制农业病虫害   2.1从景观格局上控制农业病虫害   农业生态景观是指农田生境与非作物半自然生境(休耕地、草地、林地、防护林等)多种景观斑块及廊道的镶嵌体,包括了尺度、空间格局和镶嵌动态[19,26]。据此,可以把农业生态景观粗分为农田生境和半自然生境两个部分。农田生境是害虫及其天敌滋生繁衍的主要场所,而非作物半自然生境则是害虫及其天敌寻求替代寄主或补充营养以及在空间上逃避不良环境条件的主要场所,其中贮存着丰富的天敌资源,对农田生境中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节作用。因此,这两部分生境对害虫和天敌都是很重要的[21,30]。   在景观尺度上,首先应注重半自然生境的保护,并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其在景观中的比例。研究表明,半自然生境的比例越高,农业生态景观中天敌的多样性或者害虫的寄生率往往越高[29]。IOBC(国际生物防治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fBiologicalControl)建议农田景观中至少要有5%的半自然生境用地,当半自然生境面积接近15%时,才能充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农业景观中天敌的控制功能[32]。其次,在一定的半自然生境比例基础上,还应该注重保护多样的生境类型。因为天敌或寄主昆虫的生活史过程中往往需要不同的生境类型,需要为其提供轮换的寄主、食物以及栖息地等。同时,不同的生境类型往往能为不同的天敌昆虫提供栖息地,多样化的生境类型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天敌昆虫群落[33]。越来越多的试验表明,多样化的天敌群落比单一化的天敌群落更能够有效地调控植食性害虫的种群[30]。   同样,在景观尺度上,不同斑块的农田作物生境也应该尽量种植多样的作物类型,特别是增加永久性植被覆盖,可为增加整个系统稳定性提供更好的缓冲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景观组成成分异质性,增加整个农田景观综合防范病虫害的能力。构建农业生态景观生境多样性可采取水陆生态微系统、林地农田、草地农田等交织共存的策略,如在旱地条件下,通过挖塘贮水养鱼,创造水生环境,可以成倍增加蛙类,进而有效捕食作物田中的害虫,控制其大爆发;在农田一定范围内开辟林地,增加益鸟的数量可以减少害虫数量,能够有效控制农田害虫[8]。   第三,在保证景观组成成分异质性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提升农业生态景观的结构异质性。不同形状的斑块或廊道往往具有不同的周长面积比以及分维数等形状结构指标,即对应着不同的农业景观结构[33],表明斑块和廊道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同天敌昆虫、害虫和植物病菌迁移、传播的基础,或阻碍或促进[34]。如狭长地块产投比较高,有利于提高机械效率、益虫扩散和减少水土养分流失[35]。总的来说,较高的景观结构异质性,有助于天敌昆虫的迁移,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但过高的结构异质性可能导致核心区面积的减少,增加斑块的边缘效应,反而不利于天敌昆虫的存活以及躲避捕食、农药危害等。   第四,景观异质性越高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病虫害的控制,但是过度的生境破碎化也会导致景观的高度异质性,这反而不利于天敌的生存和繁衍[20,36]。研究表明:农田生境的破碎化严重地影响了天敌群落的建立,生境破碎片段维护着一个不健康的自然天敌群落,导致对害虫生物控制力的降低,害虫暴发的可能性增大。破碎景观干扰了捕食者和寄生者的觅食行为,降低了捕食率和寄生率,造成寄主昆虫的大发生[26]。这涉及斑块大小的问题,不同类群的生物,往往对最小生存斑块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无脊椎动物等生存和繁殖所需要的最小生境面积约为4.6m2[37],所以几乎任何小型的半自然生境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田间试验得出,大于100m的斑块隔离才会影响昆虫功能团组成和种间关系[26],这些都是设计斑块大小时应该考虑的内容。   第五,景观的连接度和生态学过程密切相关[38],其中廊道结构对昆虫的迁移扩散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善廊道通透性、增加踏脚石和补充新廊道等途径提高景观连接度,促进步甲等捕食性昆虫的迁移扩散,同样廊道结构也对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具有重要的作用[34]。因此,在提升景观连接度的同时,也应注意病虫害随着廊道扩散的风险。   最后,还应提高半自然生境斑块的质量[34],如林地,现在北京农业生态景观的林地往往由单一的杨树构成,生物多样性较低,不仅不能为天敌昆虫群落提供栖息环境,还存在病虫害危险。增强斑块的质量,即抗病能力和生境植被质量,增加斑块内的生物多样性,并成为天敌昆虫的栖息或者觅食场所。主要可以从植被搭配和管理措施上进行提升,如选择本土植物,种植多样化的乔木,进行乔灌草搭配,不施用农药、化肥,禁止放牧等。#p#分页标题#e#   2.2田块间控制农业病虫   特定作物田块的植被类型和结构可影响农田害虫及其天敌种类、数量和迁居时间。因此,可通过改变田块间非作物生境的植被组成及特征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的关系,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能[26,3940]。田块间的病虫害控制主要从保留原有的农田边界和新建农田植被缓冲带两方面进行。   农田边界可定义为农田(作物田块)间过渡带。它可能包括的景观要素有植物篱、防护林、草带、石墙、沟渠、休耕地和草地等,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异质化景观,可以为捕食性和寄生性节肢动物提供越冬或避难场所和适宜的花粉、花蜜等资源以及其他替代猎物[41]。农田边界作为农田生物扩散的运动廊道连接栖息地,提高个体扩散和稳定群体,保护农田中下降种群,对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许多害虫天敌如节肢动物益虫有赖于农田边界作为生境和活动、扩散的廊道[4244],因此,农田边界有利于自然天敌的栖息和繁衍,也有利于它们迁入邻近的作物生境中对害虫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21]。在美国乔治亚州南部,周围是豌豆和杂草的大豆田,捕食者的数量多于周围是窄旷地的大豆田,大豆田里的捕食者数量从田边到田中间逐渐减少,说明这些捕食者是从周围的农田边界非作物生境迁入的,其数量分布与迁移距离呈反比[45]。因此在景观建设中,应该尽量保留农田边界。   许多农业生态学家认为,可以通过重建植被来增加和强化生物多样性,恢复群落的动态平衡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9],从而提高农业生态景观自身的病虫害防治能力。其中农田植被缓冲带的建设在欧美国家被广泛使用。农田缓冲带是指缓冲农作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植被条带或廊道,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面源污染、减少土壤侵蚀、美化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病虫害控制[37]。其通过提升景观连通性,增加半自然生境面积,为害虫天敌提供避难所、越冬地、食物来源,为寄生天敌提供轮换寄主,能较好地控制农田中病虫害;农田缓冲带的类型比较复杂,其中最常见的农田缓冲带类型有:防护林、植物篱、野花带、甲虫堤、草带、一年生植物带、多年生植物带、田埂、渠道、路旁、保护行等。缓冲带的建设要注重与其他半自然生境的整合,形成缓冲带系统。构建多样的缓冲带类型,并注重利用现有的农田边角废弃地等,尽量少占用耕地。同时,农田缓冲带间的间隔太近,会占用更大比例的耕地,而间隔太远,又不能起到病虫害控制的作用,欧洲的研究表明:农田缓冲带间的间隔最好在100~300m以内比较合适[37]。农田缓冲带的宽度对其功能也有重要影响,如有研究表明在耕地边缘引入人工播种的农田缓冲带时,边界宽度≥3m才能够有效地为生物创建新的栖息地进而控制农田中的病虫害[46]。   应特别注重植物的搭配和后期管理,可以依据农田种植作物和景观需求确定缓冲带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组合构建农田缓冲带。尽量选择本土植物、多年生开花植物和连续开花植物组合提供花粉蜜源等食物;同时还应该注意时空色泽等景观效果;选吸引益虫的植物和趋避害虫的植物合理组合,以及豆科植物和伴随植物;建设中用到的主要植物类群包括:功能植物(例如欧洲防风可以吸引捕食性天敌、控制苹果小卷蛾等害虫,其根有毒,对果蝇、家蝇、红蜘蛛有害),伴随植物(亚麻分泌的油脂有助于其他植物生长)、趋避植物(青蒿和香葱可以驱赶蚊蝇)[47]。最后要注重杂草的控制,后期管理,如剪割方式:轮换式割草或镶嵌斑块的剪割或进行截枝;剪割高度:割草时要注意保护根,可以适当割高一些;剪割频率:每年1次,最多两次,尽量减少干扰;剪割时间:只能在10月1日至5月15日进行减割,最好是秋末种子成熟后;剪下的部分应该留在原地或者移走用于降解。原则上禁止喷洒农药或杀虫剂及耕作。不要施用化肥,因为一些野生花草适合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生长[48]。   在欧洲开展了广泛的农田缓冲带建设实践,如甘蓝地里种三叶草多年生豆科植物带,为捕食性天敌(步行虫、蜘蛛)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地,有翅蚜迁入的数量大大减少。由于步行虫的增加,根蛆的数量也大为降低,同时提高了菜青虫的被捕食率,对3种害虫都起到了控制作用[4]。在国内,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在新疆通过引导棉农在部分棉田周围种植苜蓿,保护了天敌——瓢虫,有效地控制了棉蚜[49]。   2.3耕种管理措施上控制病虫害   在景观水平安排农事活动,采取不同作物或同作物不同品种的混种或间套作种植方式,改变单一的作物种植模式,提高田块的物种多样性,促进有害生物、寄主及天敌的多样化,使任何一种有害生物都达不到大规模流行的条件,从而达到有效持续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持久稳定[2,8,19,26,50]。   间作、套作、混作、轮作多样化种植方式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控制土壤病菌群落,创造微环境,提高天敌繁殖力和生存力,减少植食性昆虫入侵定殖,使得多作系统中害虫的种类数量比单一种植的少,天敌种类数量增多。在多作系统中病原群体结构复杂,优势病原种不明显,从而减少病虫害,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2,19,51]。目前,中国间套种面积约有0.2亿hm2[51],是中国农业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朱有勇等[52]在云南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间作试验,通过与数千农民的合作,成功验证了大尺度上不同品种的混作对于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已成为大尺度上通过间套作成功控制病虫害的经典案例。   多样化种植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作物的多样性,也在时间和空间上提高了农田景观多样性。多样化的种植首先通过根际效应、边缘效应等提升了作物利用养分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生理和物理机能,从而增加了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也减少了被食或寄主植物的密度,或通过其他植物的遮挡、驱避视觉嗅觉作用,减少了植食性昆虫的迁入或定殖,及病虫害的传播和进化速度;再次植物间的联合抗性也有利于降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危害;另外,多样化的种植创造的相对复杂的生境有利于天敌的活动;最后多样化种植引起的田间小气候也不利于某些害虫的繁殖以及杂草生长[53]。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有效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进一步促进农田病虫害的控制[51,5455]。#p#分页标题#e#   除多样化种植方式外,作物覆盖、农林间作、稻田养鱼、稻田养鸭[54,56]等技术体系,以及有机肥施用、保护性耕作、深耕、适宜时间耕犁[21]等技术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在农业生态景观建设中,要注重这些技术与多样化种植方式相结合。   2.4综合控制病虫害的农业生态景观构建   在农业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以上3个层次的融合,使病虫害的控制效果达到最大化。云南哈尼梯田是以上3层次融合的典范。哈尼梯田分布于海拔144~2000m之间,连片面积多达千亩、万亩,论层数,一坡可达3000余层,形成了十分壮观和独特的农业景观[57]。位于山顶的森林,作为自然或半自然生境,蕴含了丰富的天敌物种,是整个景观的生物多样性源泉。靠近箐沟边的坡地保留着野生植物的灌木丛,可视为农田边界。60°以上的坡地虽然开成梯地,但只种旱地作物,以套种玉米和瓜豆蔬菜为主,水源欠佳的空地用来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姜等蔬菜,边缘区套种玉米、高粱、小米、芝麻等高秆作物,形成了多样性化的作物种植体系。梯田因其海拔差异种植了100多个稻谷品种(混种),并且结合其他技术体系如稻田养鱼,饲养了鲤鱼、鲫壳鱼、江鳅等生物。梯田间田埂厚实,宽20~100cm,在宽厚的田埂坝上播种黄豆、小绿豆、老鼠豆等豆科植物,起到类似农田缓冲带的功能。在海拔1200m以下的河谷田坝种植棉花,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种植布局。这样优化的景观格局保留的大量农田边界及多样化的种植体系,使得1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族梯田几乎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水稻病虫害[58]。   3总结与展望   通过农业生态景观建设,控制农田病虫害不仅是作物病虫害防灾减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的需要[59]。在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和滥用农药的局面必须改变[4],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又有一定局限的情况下,农业生态景观建设是一条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新途径。农业生态景观的病虫害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从景观上着眼,通过景观格局的优化、农田边界或缓冲带的建立与多样化种植,并结合耕种管理措施,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生物群落的内部稳定与平衡,限制有害生物的大爆发,实现农业生态景观中病虫害的综合控制。病虫害控制实质上是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的一部分[60],只有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保护,实现了不同生物类群间的动态平衡,方能有效地发挥病虫害控制的功能。因此在进行景观建设时必需注意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19,26,30]。   农业生态景观建设并不反对合理的施用农药或者生物防治,农田景观建设只是为自然天敌的生存繁殖、阻碍病虫害的传播打下了一个生态基础设施的底子,只是病虫害控制的其中一种途径,多种途径的结合往往可以使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和持久。在综合的病虫害防治中,我们同样建议在农业生态景观建设的基础上,尽量避免或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同时引进害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安全、有效、持久地把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造成危害的水平之下,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2,7,11,15]。   本文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层次上的病虫害控制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提出了3个层级上通过农业生态景观控制病虫害的措施和建议,但农业生态景观格局与天敌昆虫、害虫以及治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生态学过程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如多大范围内多大半自然生境比例对天敌或害虫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景观连通度和景观异质性是否存在适合的中值、值是多少,不同作物适合的植被缓冲带类型及其建设要求,农田缓冲带的植被演替等。今后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景观格局对农田害虫和天敌分布与丰度的影响,探讨景观格局变化如何影响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种间关系,测定种间关系变化与相应的生境破碎化的关系对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探讨害虫与天敌在大尺度空间的分布和扩散特性[19,26],研究致病菌、害虫、天敌等组分在不同斑块之间的转移过程和变化规律,揭示害虫在较大尺度和具有异质性空间范围内的灾变机理[30]等等。只有更清晰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过程,才能为病虫害的控制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建议。

生态景观范文3

 

抚仙湖是中国最深的高原淡水湖,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物资源,而且蕴藏着珍贵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2]。抚仙湖流域每年都吸引着数10万旅客,使得抚仙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水质都受到破坏[3-4],特别是抚仙湖近面山区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极大地削弱了其旅游景观价值[5-6],因此,对抚仙湖周边区域进行生态修复迫在眉睫。笔者选择澄江县抚仙湖近面山区域(图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景观的生态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案,以优化、美化澄江县生态旅游环境,从而实现打造自然—人文和谐发展的园林式生态县目标。   1研究区概况   澄江县位于滇中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2°47'~103°04',北纬24°29'~24°55',南北长47.5km,东西宽26km。澄江县共辖6镇以及1个风景区管理委员会,40个村民委员会。全县国土总面积为75677hm2,地质地貌复杂,河流湖泊众多,气候宜人,植被类型丰富。抚仙湖是国内第二深水湖泊,总面积为21200hm2,湖长31.5km,宽11.5km,湖岸总长90.6km。澄江县属中北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加之又有梁王山作屏障,以及抚仙湖与阳宗海水体的调节作用,具有“阳光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光温不同步”的气候特征。特殊的地貌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2规划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有5个要素必不可少:时空背景、整体景观、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区域的生态特性和空间属性[7]。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模型是一种最佳生态土地组合模式,其中包括7种景观生态属性(类型)———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粒度、风险扩散、基因多样性、交错带、小型自然植被斑块与廊道[8]。基于上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充分分析澄江县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在不改变原有植被及植物种类组成的基础上,改变景观色彩,使抚仙湖周围植物景观在色彩上和季相上有所改观,使景色更加吸引人,并与湖泊景色相协调,特提出以下规划原则。   2.1“青山绿水”—自然性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的外貌、结构和功能往往与环境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其“原生性”是生物进化和历史演变的自然结果,生物生产力水平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也是区域气候条件下最高的,植物组合方式与环境协调,景观规模与尺度上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自然风物。因此,在规划区域内要尊重和维护现有生态体系的自然性,并采用人工手段加以抚育,使受损生态系统的“干扰性”向“自然性”转变,重建原生性的植被斑块,联通分散斑块。所选植的树种必须能够很好地适应抚仙湖当地气候,因此最好为当地的原生植物,若是外来植物,则必须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2.2“天地合一”—和谐性原则   澄江县以抚仙湖、梁王山、帽天山等自然景观来打造旅游产业,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势必要在现有的生态体系中嵌入人工建筑物,人工建设的异化景观需与自然山体水系保持和谐,以人为景观与周围景观的自然过渡的“空间语言”体现自然—人文—生态的和谐之美。选择出的植物及在种植时必须与周围的景观格局相和谐,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改善现有的景观格局。   2.3“远近结合”—纵深性原则   要考虑人的视觉、感觉,展现主要的远景并形成多层次框景,建立和美化城市的交通干道,美化公路沿线走廊带,激活景观亮点;消除视觉污染,限制路旁广告招牌;通过对道路断面和小规模的地形局部改造与造林绿化,调整和创造新的景观;打通朝向湖面、滨水和重叠山峦的视窗,扩展视觉多样性。   2.4“春花秋实”—时序性原则   景观优化配置还应遵循景观季相变化的时序美,绿化树种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和色彩变化,草木催春与秋色斑斓,有时万绿丛中一点红更有画龙点睛之妙。现有的抚仙湖周围植被目前均以绿色为主,因此所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季相变化及色泽变化。为满足这一要求,除原生裸地生态恢复树种外,湖岸、道路及旅游景点绿化树种应重点考虑落叶树种和彩叶树种。   3规划目标   坚持林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优化、美化澄江生态旅游环境,花10~15年的时间打造为自然—人文和谐发展的园林式生态县。具体目标为:①抚仙湖近面山的绿化、美化和彩化;②抚仙湖周边景点的美学观光价值提升;③公路干道的绿化、美化和彩化;④抚仙湖滨水带的绿化与湿地恢复;⑤帽天山磷矿废矿区的植被修复;⑥抚仙湖东岸石灰山山地的植被恢复;⑦乡村生态旅游农田景观的优化与配置;⑧“农家乐”农户生态旅游的景观资源优化。围绕时空背景、整体景观,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区域的生态特性和空间属性5个方面展开规划设计,具体设计路线见图2所示。   4规划方案   4.1抚仙湖环湖近面山景观优化   近面山森林覆盖率为40.97%,环湖公路沿线可视域内森林覆盖率仅为21.92%,同时林地质量参差不齐,景观价值低下,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景观特色不显著。抚仙湖东岸石灰岩山地是植树造林的难点区域,已有的人工林以干香柏(Cupressusduclouxiana)等为主,结构单一,管护较差,存在岩石地表裸露地段,水土流失严重且污染物易直接入湖等问题。   4.1.1优化方案   在海拔较低且土层较深厚的区域考虑用杨梅(Myricarubra)、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进行绿化。在石灰山用清香木(Pistaciaweinmannifolia)、迎春花(Jasminumnudiflorum)、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红叶小檗(Berberisthunber-giivar.atropurpurea)、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进行绿化。在栽培时,不改变现有植被,而是在空隙地区种植色叶灌木如清香木、黄连木。在种植时,清香木及黄连木用种子或小苗种植,红叶小檗、南天竹、迎春花、爬山虎移苗种植。红叶小檗、南天竹、迎春花应相对集中成片,而爬山虎则栽培在陡峭的面坡基部。#p#分页标题#e#   4.1.2重点实施工程   1)退耕还林工程   对坡度25°以上旱地实施退耕还林,面积为372.04hm2,具体措施见表1所示。坡耕地的耕作伴随着森林景观的破碎化,坡旱地的植被重建是退化森林景观的恢复过程,使碎小的旱地缀块转变成较大规模的森林缀块,优化景观格局,降低景观破碎度。   2)西岸面山森林抚育工程   对坡度25°以下的山地植被进行生态优化和抚育,面积为10413.26hm2,具体措施见表2。为了提高环湖路沿线可视域区域森林郁闭度,通过人工抚育的手段减少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石灰山灌丛、半湿润常绿阔叶灌丛的面积,使其向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灌丛和暖温性针叶林转变。   3)东岸石灰岩山地植被生态修复工程   对石灰山山地植被难恢复区域,选用乡土树种抚育现状植被,对荒草地应强化植树造林及管护,规划面积为1686.39hm2。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增加难利用地的植被覆盖度。树种应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乡土植物如旱冬瓜、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清香木、黄连木、滇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oides)、石楠等,辅以种植一些石灰山地适生的灌木如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盐肤木(Rhuschinensis)、浆果楝(Cipadessabaccifera)等。从而增加植被盖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石灰石山地的景观特色。   4)北岸农田景观树营造工程   抚仙湖北岸是澄江县城及村寨农田分布的区域,城乡二元景观突出。结合新农村建设,在科学引导农户规划作物种植,形成规模化特色作物为背景的乡村农田景观的同时,在农田景观体系中,适当种植景观乔木,以营造远近结合的视觉景观效应,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景观乔木植树面积达3780hm2,规划植树400株。树种选用滇朴、黄葛榕、黄连木、胡桃(Juglansregia)等。   4.2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澄江县境内公路绿化缺口较大,行道树地方特色不显著,无规模化景观效应。   4.2.1优化方案   1)环湖公路绿化   环湖公路由于离城区、抚仙湖各景区较近,因此在考虑绿化树种时,除绿化外,还应考虑季相变化,因此,在本规划中主要考虑使用色叶树种。具体栽培时可选用银杏(Ginkgobiloba)、樟树(Cinnamo-mumcamphora)、椤木石楠、水杉(Metasequoaglyp-tostroboides)、冬樱花(Prunusmajestica)、枫香(Liqui-dambaformosana)、清香木、黄连木8个树种,并根据各路段的生态环境及土壤状况分段栽培。由于这8个树种均为乔木树种,生长稍慢,因此在栽培时应选用高度在2m以上的大苗。由于冬樱花需要一定的荫蔽,因此在选用冬樱花绿化的路段,可考虑用樟树和冬樱花间隔种植。银杏、水杉、枫香最好种植成纯林,以充分体现其秋叶的华丽和优美。清香木、黄连木、椤木石楠3个树种最好采用间隔种植。   2)澄江至帽天山公路绿化   与环湖公路相比,澄江至帽天山公路大部分是山路,游客相对较少,且在接近山顶处海拔较高,年均温较低,因此在选择绿化树种时主要应考虑树种的适应性及管理的便捷性。建议选用枫香、椤木石楠、樟树、柿树(Diospyroskaki)、波斯菊(Cosmosbip-innatus)、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迎春花、冬樱花、绵竹(Bambusaintermedia)进行立体绿化。在接近山顶路段种植枫香,在乔木树种空隙种植常春藤及迎春花;在公路下段种植樟树;在中段种植冬樱花及椤木石楠;在视野所及的零星空地上插缺补空地种植波斯菊;在村寨附近地段可考虑用绵竹和柿树进行绿化。   3)澄江至阳宗海公路绿化   该路段的特点是游客较少,路段长。因此绿化时应主要考虑绿化成本。本规划拟采用绵竹、柿树、樟树、爬山虎、黄槐(Cassiasurattensis)和迎春花进行绿化。   4)环湖岸绿化   环湖公路下方的湖岸是抚仙湖旅游景观的重点区域,其特点是湿度较大,海拔相对较低。建议在离湖较近区域用黄葛榕(Ficusvirensvar.sublanceola-ta)、水杉及垂柳(Salixbabylonica)进行绿化;在离湖稍远、土层较深区域选用银杏和滇朴(Celtisyun-nanensis)绿化,以增加美感,突出抚仙湖的自然风光和山野风韵。   4.2.2重点建设工程   1)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5条交通要道分别采用不同树种进行绿化,种植合适的树种,形成既有特色,又有美感的“绿色通道”。5条大道分别选用樱花、银杏、枫香、香樟和黄槐作为优势行道树(表3),形成别具特色的景观,创造良好、多样的植被景观,使之提供环境和美学的功能。表3绿色通道重点建设工程Tab.3keyconstructionprojectsofgreenchannel绿化工程项目公路名称长度/km主要行道树种植株数澄马樱花大道澄江—马金铺14.33冬樱花1440澄阳香樟大道澄江—阳宗海28.18樟树2820澄川银杏大道澄江—江川26.44银杏2650澄华黄槐大道澄江—华宁24.68黄槐2470澄帽枫香大道澄江—帽天山12.71枫香1270下层地被选择免修剪,耐干旱、瘠薄、高温,花期长、艳丽程度适中的植物如: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狗芽根(Cynodondactylon)、朝天罐(Os-beckiaopipara)、千里光(Senecioscandens)等。边坡植物应选择根系深、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耐粗放管理、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及景观效果好的草本植物或当地野生的低矮灌木和藤本植物,最终使低矮灌木和藤本植物逐步演变为稳定的、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群落类型,如万寿菊(Tageteserecta)。绿篱类隔离栅的植物选择,除了应具备边坡绿化植物的特点外,还要具有带刺、枝叶密实等特点,如火棘、悬钩子、叶子花(Bougainvilleaspectabilis)等。#p#分页标题#e#   2)环湖岸绿化工程   以适宜当地环境的黄葛榕为优选树种,主要集中在西岸和北岸实施,东岸土层贫瘠不适宜种植。   4.3帽天山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   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周边废弃矿区是次生裸地主要分布区,其特点是土壤瘠薄、干旱、日照强烈,植被破坏严重。矿山迹地地表裸露,造林困难,是区域内最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极大地削弱了周边旅游景观价值。   4.3.1优化方案   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矿山迹地是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其中人工林地、无立木林地和非林地面积153.18hm2,选用樟树、楠木(Phoebezhennan)等树种进行种植;荒山和灌木林地118.84hm2,规划进行植被抚育,对其中的矿山迹地次生裸地进行重点生态修复。   4.3.2重点建设工程   1)矿山迹地次生裸地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选择坡柳(Dodonaeaviscosa)、戟叶酸模(Rumexhastatus)、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旱冬瓜(Alnusnepalensis)、爬山虎、迎春花作为绿化树种。具体措施:先将种植地大致平整,在中心地带混合播种坡柳、戟叶酸模和旱冬瓜种子,次年将旱冬瓜树苗从较稠密区域移栽至稀疏区域,使旱冬瓜树苗在整个地段上分布大致均匀。由于坡柳及戟叶酸模为强阳性植物,待旱冬瓜树苗长至第三年时,大部分坡柳及戟叶酸模植株由于光线竞争而死亡,此时应适时补植锦绣杜鹃苗木。在公路边及裸地边缘种植迎春花;在陡坡坡脚种植爬山虎,并让其植株攀援在裸岩上。根据实地调查,采用GPS现场勾绘,实施矿山迹地生态修复的面积为19.49hm2。   2)帽天山造林工程   对无立木林地和非林地开展植树造林,实施面积为83.14hm2。   3)帽天山植被抚育工程   对荒山和灌木林地进行植被抚育,适当间植阔叶树种如旱冬瓜、楠木、樟树等,或播种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如滇青冈、高山栲(Castanopsisdela-vayi)、黄毛青冈(Cyclobalanopsisdelavayi)、滇石栎(Lithocarpuskerrii)等的种子,以促进荒山、灌林地向地带性的原生植被类型转变。抚育实施面积达118.85hm2。

生态景观范文4

由于此段采矿活动频繁,将原有地形地貌破坏的满目疮痍,原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缺林少绿;该项目地紧邻黄河,为人工水体的建设和植物灌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能够对景观水系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因此,根据现状,将台地景观区分为三段进行分析与设计。

1.1地形平缓

自5号至6号漫水坝前端318m,是本项目所涉及范围中地势相对平缓地带,总绿化面积38.0亩,最高海拔1158.07m,最低海拔1150.22m,地形高差约7.85m。依托现有坡体,进行缓坡处理,可以就地进行植物种植。

1.2梯田式景观

该区域为6号漫水坝前端318m至6号漫水坝,绿化面积35.7亩,最高海拔1165.55m,最低海拔1149.96m,地形高差约15.59m,是沟壑纵横、峭壁陡立地块,设计应充分考虑现有自然地形,将现有梯田式台地与绿化模式相结合。

1.3错落有致的大台地景观

该景观位于6号至9号漫水坝南边,绿化面积276.71亩。总体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呈狭长状形成层层台地,每层之间地形起伏较大,最高海拔达1185.45m,最低海拔达1153.09m,最大地形高差约32.36m;在宽度1.5m至最宽处不及15m逐层升高的台地上,分为6级主要阶梯,上下高差近30m。通过对土地进行坡度分类分析,其中适宜设计用地即自然坡度小于10%的有8.37公顷,基本适宜设计用地即自然坡度介于10%至20%之间的有12.08公顷,采取一定措施改造可用作开发用地即自然坡度介于20%至25%之间的有18.54公顷,在自然坡度大于25%的用地中,通过较大力度改造能够被利用的用地有28.87公顷,不宜建设用地有1.88公顷。所以,结合地形现状,针对不同坡度进行多级化台地的划分,总体强化空间的层次性,采用退台、错落等处理手法,形成随山势层层叠落,参差变化的台地景观。

1.4平缓地块景观设计

该区域涉及范围为6号至9号漫水坝北边,靠近S103省道,总绿化面积300.85亩,最高海拔达1186.89m,最低海拔1172.79m,最大地形高差约14.1m。在园林景观绿地内合理布设园路、广场、廊架、观景平台等,使绿地功能更趋多样化。

2台地造景设计原则

2.1尊重现状,因地制宜

在此区域的设计中,其现状地形以西北地区特色的丘陵沟壑为主,地形地貌复杂,所以在尊重原始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减少土方量,增加土地利用率。

2.2植物种植注重竖向景观效果

重点突出彩叶植物与观花植物,形成大流线、大色块的组团,充分体现因势造型的竖向台地景观效果。

2.3植物造景与水景相融合

依据立地条件,与已设计的景观水系相结合,营造生态水系与道路绿化景观有机衔接、相得益彰的生态景观 长廊。

2.4适地适树,采用节水耐旱植物

项目区在植物造景上,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配植相应的植物品种。利用黄河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绿化养护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与未来管理的合理性。

3台地景观规划设计

3.1地势相对平缓区

缓坡体,以凤凰作为节点,体现金凤呈祥的寓意,也为进入水洞沟的人们留下银川凤凰之都的印象,体现浓浓的地域特色。凤凰以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镶边,柽柳(Tamarix gallica)填充,透漏结合,黄绿搭配,季相分明。

3.2梯田景观区

设计中充分考虑现有自然地形,台地陡峭,将现有梯田式台地与绿化模式相结合,将山体与水系相结合,利用观花小乔木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山桃(Prunus davidiana Franch.)和秋季观叶的火炬树(Rhus Typhina Nutt)成片种植,营造春季山花烂漫,秋季层林尽染的景观效果,结合桧柏(Sabina chinensis (L.) Ant.)、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 mongholica Litv.)等针叶树营造冬季常绿景观,达到四季皆有景可观的绿化效果 。

3.3错落有致的大台地景观

3.3.1台地景观设计

错落有致的台地景观位于6号漫水坝与9号漫水坝之间,现状两边地形以丘陵沟壑为主,现状绿化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现状中山体有大面积红胶泥土,山体整体换土可操作性不强,所以要充分认识、把握用地条件且利用的合理得体。 在布局上能够做到顺应自然,灵活造景,并且不拘泥于特定的模式。该段设计借鉴台地园林的造景模式,按照现状中现有的地势因势造型,层级划分为6级台阶,用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火炬树(Rhus Typhina Nutt)、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 成层种植,高低错落而又花开似锦,从青银高速观赏,不同于小江南的隽秀之气,展现大西北的粗犷而又不失典雅。台地化处理有利于景观空间层次的立体化,本项目地就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势,尽量避免建设性破坏,以带状形式,逐级向上形成竖向空间,并且将项目的中的漫水坝,S103省道以及青银高速公路作为大背景,再通过对每块台地进行植物配置,打造出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流动”性景观,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绿化空间,建立和谐的绿化生态景观,从而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 

3.3.2边坡的处理

项目地中大面积裸露坡地,既破坏了原始植被,有损生态平衡,又极易受风雨等的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随着人们环保及审美意识的提高,需对裸露的坡面进行绿化处理,以防止坡面的侵蚀和风化,从而达到护坡作用。当坡面边坡坡度大于30度,属于极易形成崩塌、滑坡等危险的高边坡。对于本工程施工的边坡,根据边坡坡度的不同,拟采用不同的边坡护坡处理方式:(1)如边坡坡度小于30度,土坡则直接播种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与山体长草区植物一致;(2)如边坡坡度大于30度,对不同地质条件的边坡均采用客土喷播生态护坡技术;(3)当边坡坡度大于30度,可选用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强的重力式挡土墙,对高边坡的填方边坡,由于填方深度大,施工中应结合现场条件考虑重力挡土墙。

3.4平缓地块景观设计

该段设计中因势造型,整体构建乔灌草结合的复层园林景观。依托预留观景平台,将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柽柳(Tamarix gallica) 等耐旱灌木作为护坡植物,遮挡黄土露天的弊端,形成良好的植被覆盖度,减少该区域的沙尘,为过往行人营造山花烂漫、山坡绿色幽幽、水系繁花似锦的道路和水系景观带,实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透漏景观效果。并设计观景平台、休闲广场和景观亭,通过园路连接各个广场、平台和园林小品,园路宽2-3米,布设尽量平缓、曲线优美、圆滑,铺装材质以水泥压花路面及透水砖为主;广场和观景平台以花岗岩为主,能有效分割空间,与周边景观、建筑风格、园路协调一致;园林小品有廊架、亭子、坐凳、花坛等,对宁夏水洞沟生态景观长廊建设项目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台地植物种植设计

4.1设计构思

本案在植物造景上,根据主题立意,整体上体现出生态、自然两大特点,在树种选择上以节水耐旱树种为主,由于其所处位置为高速路,考虑到行车速度,故植物配置采用大色块种植方式,在局部景点上重点设计。设计原则遵从:适地适树(选用乡土树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以乔木树种为骨架,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结构);绿化与美化(彩化、香花)并重。

4.2种植设计构图

总体布局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基本结构,即在总体构思上,以宁夏的历史文脉为线索,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把宁夏凤城文化及黄河文化有机融入其中,布局“金凤腾飞”的图案,保留峭壁陡立的自然原始地貌,彰显沧桑与浑厚;植物布置近水面种植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Trin. ex Steud)等水生植物,整体以彩叶植物作为主体,局部穿插特色规则式大尺度的特色地形,通过彩叶树种的种植,加深空间感与通透性,体现大色块的流线感。

5效益分析

5.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区中地形最复杂的是梯田景观区和台地景观区,与平原相比,其工程复杂性客观上增加了开发难度。通过计算,该区域种植土回填26.8万m3,坡面整理14.0万m3,绿化地整理及渣土清除分别为54.9万m2和1.3万m3。其中,梯田景观区绿化面积共计2.3万m2,其中机械结合人工整理绿化用地共计2.1万m2;但原有地形复杂,大部分区域不符合种植要求,为达到种植要求,场内土方转运产生量共计35.7万m3;台地景观区场内土方转运产生量共计190.4万m3。所以,通过台地多级化处理,不仅减少了挖方而且使填挖土方量基本保持平衡、节约投资,为加快工程进度到积极的作用。

5.2生态效益分析

该区域进行台地式处理,不仅为行人及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而且栽植的林带在吸收汽车尾气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生的废气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项目建设实施后,可形成有效的林地防护体系,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可以使该地区的小气候逐渐改变,净化空气,消除噪音,提高植被覆盖率,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

5.2.1储备碳汇

在该区域进行植物种植,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对释放氧气及负离子等有一定的作用。

5.2.2吸收有害气体

在本区域大量选用对有害气体抵抗性较强的树种,如臭椿、白蜡等,有利于吸收有害气体,对减轻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造成的大气污染意义巨大。

5.2.3减弱噪音

该区域进行台地式处理,形成随山势层层叠落,参差变化的带状绿色长廊,对降低高速路车辆噪音具有明显的作用,将成为市民生活的天然隔音屏障。

5.2.4防风固沙,减轻自然灾害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使项目区沙源得到治理,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有效控制和减轻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植被覆盖率,水土得到保持,沙暴和沙尘暴的沙源物质减少,沙尘暴危害降低,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6总结

生态景观范文5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

基于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若能对其中的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加以思考,实施好相应的设计内容,则能提高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的利用效率,确保其优化配置的有效性,同时能提升农田防护林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需要结合土地整治要求及农田防护林的功能特性,给予其生态景观设计更多的关注,并对其设计方案形成过程加以控制,促使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更加合理、科学。

1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概述

在对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方面进行研究时,需要明确其相关内容。具体表现为:(1)开展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工作时,应对设计理念、方法等要素进行充分理解,使这方面的设计工作更具合理性,更好地完成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工作;(2)通过完善、优化生态景观配置的设计方案,可为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应用价值提升、功能特性保持等提供更多的保障,且能增加其应用中的生态效益。

2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根据土地整治的要求,在进行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工作时,为了得到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则需要了解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的设计要点。

2.1合理运用设计理念

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是否良好,关系到设计效果及设计方案的实用价值。因此,需要注重设计理念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设计方面的合理运用。具体表现为:(1)将有效的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到位,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为这方面的科学设计提供支持;(2)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应考虑精细化设计理念的合理运用,使相应的设计工作更加合理,降低施工过程中生态景观设计变更发生率。

2.2设计中生态化过程的思考

为了使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方案有着良好的适用性,满足其设计质量可靠性要求,则需要对设计中的生态化过程加以思考。具体表现为:(1)通过农田防护林带树种冠幅、树高、胸径等属性的考虑,确定当前防护林疏透度,从而为不同树种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影响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的设计效率及其应用效果;(2)加强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使用。在设计过程中,运用计算机三维空间对农田防护林的生态化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不断完善这方面的设计效果,实现设计方案的科学应用。同时,在了解农田防护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强化其林带有效防护距离设置中的控制意识,且在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支持下,将针对性强的生态景观设计落实到位,实现对农田防护林的有效设计。

2.3其他方面的设计要点

(1)考虑设计中的景观化过程。为了得到应用价值良好的农田防护林方面的生态景观设计方案,需要设计人员对景观化过程加以考虑。具体表现为:通过识别项目区醒目及具有吸引力的景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观、视线节点景观等特殊场所景观,确定优势景观空间和重要景观节点,并由此确定重要的景观轴线,满足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方面的设计要求;注重对农田防护林所在区域景观优势空间、轴线及节点等要素的整合利用,完成景观功能划分工作,确定实践中所需的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方案。(2)注重综合化设计。在了解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要求、实际情况及形势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景观功能区的划分、景观轴线的确定、不同树种的选择及利用等,实现生态景观的综合化设计,且将相应的设计内容落到实处,促使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能够处于稳定、高效的应用状态,逐渐实现其生态景观的科学设计目标。

3提升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策略

3.1强化设计方案形成中的控制意识

为了使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则需要不断强化生态景观设计方案形成中的控制意识。具体表现为:(1)将切实有效的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过程方面的控制计划实施到位,及时消除其设计中存在的影响因素,避免影响生态景观设计效果,从而为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2)根据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方面的具体情况,强化其设计方案形成中的控制意识,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控制机制,促使生态景观设计方案有良好的适用性,满足其设计水平提升方面的要求。

3.2提高信息化设计方式利用效率

在开展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信息化设计方式在其生态景观设计方面的利用效率,为相应的设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具体表现为:(1)设计人员应不断强化信息化意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中,为其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实现对信息化设计方式的高效利用,不断提升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方面的设计水平;(2)基于信息化设计方式的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可增加其设计中的技术优势,使设计方案质量更加可靠,最终达到其生态景观设计水平提升的目的。

3.3其他方面的策略

在提升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这些策略的科学使用:(1)充分发挥设计人员拥有的实践经验丰富、基本素质良好的专业优势,促使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更具针对性,逐渐提升这方面的专业化设计水平,避免引发质量问题;(2)通过对设计方面专业理论知识、精细化及创新设计理念等要素的考虑及充分利用,不断加大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力度,获取这方面的丰富研究成果,使得其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3)注重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应用,并从成本经济性、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入手,对最终得到的设计方案应用价值、作用效果等进行探索、总结,为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田防护林中生态景观设计要点的明确及策略的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效率及质量,且能提升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因此,未来在提升土地整治水平、保持其农田防护林良好功能特性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其生态景观设计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设计工作,促使生态景观设计效果更加显著,满足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形成方面的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宗亮,丁志宏.水工结构与景观、生态融合设计工作实例分析[J].海河水利,2019(3):27-28.

[2]杨佳一,史宝胜.浅谈植物景观在滨河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6):73-74.

[3]李良涛.农田边界和居民庭院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植被营建[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4]尤龙辉.沿海道路建设对防护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植被恢复效应[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生态景观范文6

景观设计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内涵和美感,生态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美学原则,将环境因素融入到文化和美感之中,充分体现出景观设计的价值。现代的景观设计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还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发展的重要责任。应当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承担保护场地生态的责任,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种植多样绿色植物。这些绿色的资源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为此,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再生发展平台。

2把湿地建设引入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旅游休闲是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当下的“旅游热”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原来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旅游项目在开发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对景区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降低了相关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应在湿地建设中引入生态景观设计概念,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某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推进湿地生态建设,主要的目标是建设适宜居住、适宜从商、适宜学习和适宜旅游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建设以湖泊为中心进行景观设计,建设成规模宏大,具有鲜明的风景人文特色。在湿地建设中,种植着大量的植物,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些生态景观不仅可以提供氧气,补充营养水分,还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建设和发展生态景观建设中,引入湿地建设,可使整个景区的自然环境达到最佳的状态,完善整个景区的生态系统,促使景区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当地湿地景区引入生态景观设计,首先要保存好湿地地貌,使其独特优美的风光得以保留,增加连贯性的经典,多采用环保材料打造桥梁、亭台,打造良好的背景环境。充分利用湿地的旅游资源,把湿地打造成一个可供旅游、观赏、休息的好地方,给游客以惬意的享受。另外,利用湿地资源可举办各项湖泊类大型赛事活动,让游客对这个城市有深刻的影响,了解生态景观,了解湿地的作用,增强湿地旅游的品牌效应。生态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还给观众一个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给游客创造一个放松的休闲空间。还可以通过生态科技的手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向观众展示环境保护和湿地、生态景观之间的关系,加深人们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主动性。

3把湿地建设引入生态景观设计的条件

3.1突出旅游景区的地域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每一处都有自身的特色景观,展现出这个地方的人文特点,一些生态景观的独特之处能够成为景区的卖点,吸引很多游客。因此,在景区生态景观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景区设计的对策和方法,尽可能地结合地域的特色。通过文化和自然的互动,积累相关的生态景观设计的知识和经验,凸显本民族的风格特色,体现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从一方湿地和生态景观的设计风格,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自然条件因素也会影响生态景观的设计,湿地建设应该结合自然生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带有区域性特征的自然因素,融入到生态景观设计中,根据自然生态的演进程度来调整设计方案。比如,在湿地中,荷花、莲蓬、水生物、飞鸟较多,这些植物与动物有的可以食用,同时兼具观赏功能。首先要了解乡土物种的特点,乡土物种是经过植物长期的发展淘汰保留下来的,特别依赖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果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培育,能大大减少生态建设的投资、管理成本,促进场地环境的更新、养护,并且有效降低外来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在自然景观中,所创造的景观形象也应当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应该结合该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格,例如引用当地的名人故事和神话传说、名人轶事来增加文化底蕴。还要结合现代景区发展的需求,将现代特色与传统文化特点结合起来,促使生态景观形成人文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和谐。

3.2建立完善的景区生态系统

不同地区的湿地在逐步演变的过程中,都会长出水藻、芦苇、鱼虫、珍稀鸟类等。这些生物自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它以湿地为核心,其生物链群落作为一个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湿地的自然生态平衡。在湿地的建设中,还需充分发挥湿地景观的生态系统建设功能,尽量避免人工设计,达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同时,适当增加人工辅助自然生态的设计,比如修建喷泉,建设引水湖,不但能减少湿地每年的水分流失、保存水量,还能形成一道人文景观。可见,在景区生态景观的设计中,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护当地的生物,维持生态环境的原始美。如果想要改造生态环境,必须考虑到当地自然环境的承受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大自然系统的调节作用。

3.3提高对湖泊、湿地周边景区的开发力度

在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特点不同;生态系统因为所在地域的不同,其产出的物种也不同,产出能力也不同。处于优良的生态环境中,物种的产出能力自然更高,能实现湿地景区的物种丰富性,提供更为完善的生态服务。湿地不仅有调节气候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水生物种的产量,既有自然保护的作用,又有休闲观赏的功能,不妨多栽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从地理位置来看,很多旅游景区生存的环境都是多物种栖息的地方。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处于边缘地带的优势,采用保留、恢复、再生等方法,促进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3.4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湿地生态环境

生态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周边环境的多样化,完善自然生态系统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转。同时,湿地人文景观不仅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的主要材料。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发展生物多样性,以此为重点结合湿地建设,打造一个具有丰富物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比如,某湿地保护区内常见的水生植物多达36种,鸟类3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0种,昆虫200种,浮游动物180种。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生物的繁衍和生长。

4结语

生态景观范文7

1、乡村生态景观农业能够全面推动乡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的无人村。大量土地被废弃,农村资源利用率开始急剧下降,这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甚至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所以,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全面推动乡村区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并确保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环境

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更为棘手。通过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建设,解决农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打造和谐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农村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同步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3、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能够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景观建设的前提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确保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此为前提开展农业建设,将地方自然条件、人文条件进行有机结合,使之符合实际的生态景观,以此实现推动农业发展,提高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不管是农业生产,还是生态保护,或者是生态景观建设,三者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随着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差距日益加大,乡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生态问题。我国大城市周边的小型乡镇及农村,都普遍出现了无人村现象。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人居环境低下都是造成乡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所以,为了改善上述的不利局面,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不仅能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人居生活质量,而且有效推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保护与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挖掘乡村生态景观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营造良好的乡土文化氛围。全面开发建设乡村休闲度假经济,实现乡土风情浓厚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经验

1、美国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经验

PrairieCrossing是美国芝加哥背部非常有名的一个生态村,景观精心设计与开发建设后,它由一个非常简陋的村庄变为了个性、规范的美丽乡村。

(1)注重景观特色保护。

当PrairieCrossing珍贵资源被工业化建设逐步吞噬之时,自然环境保护着联合社会其他力量购买了这块土地。景观精心设计与规划,他们对PrairieCrossing进行了重建。出于保护土地的目的,他们将对村庄的整体位置、景观维护、交通线路等都进行了重新设定,最终将其建设成了一个干净、规范和美丽的乡村。在规划之初,为了避免乡村景观遭到破坏,设计者对车辆进出方向进行了调整,并建立了第二个火车站,这样不仅有效保护了原有的景观特色,而且有效利用乡村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2)坚持生态保护原则。

在PrairieCrossing的重新设计规划中充分彰显了环境保护理念,一方面,当地人通过栽植乡土植物和湿地植物来取代草坪,如此一来既减少了化学药剂污染,又增加了乡野气息。另一方面,人工湖的挖掘与洼地实现了完美融合,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储水系统,且具有非常强的净水功能,实现了景观特色与生态保护的统一。这也是PrairieCrossing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最大亮点,这一水循环系统不断收集天然雨水,然后将其传送到草原,再经过全面的过滤和存留之后,最后将其传送到人工湖、池塘或湿地,这样水就变得十分干净。为了取得良好的生态保护效果,当地村民还结合乡土植物、湿地植物的生长习性,在自家庭院建造了完全生态化的“水庭院”。

(3)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PrairieCrossing居民开发并利用风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的用电,同时在耕种施肥时以天然肥料为主,并且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充分提高了农村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对于PrairieCrossing这种主张采用清洁能源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国这种能源消耗大国学习和借鉴的,加大我国乡村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韩国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经验

(1)传承优秀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由于韩国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的国家,所以韩国人有着非常强的崇先拜祖的思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强烈的共鸣。而著名的安东和回村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得到了非常好的保存与传承。早在五年以前,韩国政府就想在安东和回村前的洛东江,建设一个大型水池作为休闲娱乐场所。但由于韩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和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一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当地民俗文化氛围,最终这项提议被政府废止。由此可见,韩国民众有着非常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发自本心的尊重与爱护。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上下文明五千年,具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中许多优秀文化需要传承,所以强化国内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意识就显得尤为关键。未来在开发我国古代村落时,一定要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做到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2)农业景观与节庆的有机融合。

随着社会发展演变,安东和回村的别神假面舞,由最初的神魔敬畏和祈祷丰收,逐渐转变为对古代统治阶层压迫底层民众的一种不满与泄愤,被抹上了一丝别样色彩。所以这种民间性极强的舞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此,自1997年起,韩国政府规定每年9月末以后的十天为安东国际假面舞节,这一著名的节庆主要由多国假面舞表演、观众假面舞竞赛、假面创作赛、特色民俗游戏、假面剧表演及游行等组成。作为假面文化的起源地,为了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安东和回村每年举办这样的节庆不仅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与,而且能够带动当地农业生产、农业加工、农业观光等诸多产业的发展。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韩国安东国际假面舞节的游客参与人数高达百万,节庆期间能够为安东带来近3亿元的收入。由此可见,将农村景观与节庆进行有机融合,无疑是乡村生态农业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3、以影视剧为载体进行国际化传播

安东和回村是享誉全球的乡村旅游胜地,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该村之所以叫和回村,主要是因为它被洛东江成S形紧紧环绕,有“河回于此”的意思。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六百多年来该村从来没有被战火波及,没有被外界侵扰,最终发展成为了今天极富盛名的“活着的朝鲜建筑博物馆”。而安东和回村之所以如此出名,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与推广。由于和回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许多影视剧的拍摄都在此取景,比如著名的《我的女孩儿》和《丑闻》。在韩流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和回村也被国内外游客熟知和向往。不得不承认,韩国地方政府在地方形象塑造与宣传方面做得非常到位。1999年4月21日,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受邀到该村访问,并在这里度过了她的七十三岁生日,这更加提高和回村的国际知名度。在地方政府的包装和宣传下,和回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到访。但反观我国的古代村落,其中有许多不论在自然景观还是文化特色方面都不亚于和回村,但却未能做到和回村的地步,因此地方政府要注重乡村生态景观的包装与宣传,不断提高地方特色乡村的知名度。

三、国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成功经验的启示

1、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属于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为了确保这项工程顺利、有序、合理地推进,就必须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其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管是乡村生态农业景观的战略布局,还是具体开发利用,或者是乡村人居文化的改造都必须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必须要由专门组织和机构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这种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转型顺利与否的重大项目,必须要有进行统一规划、全面管理和有力监督。所以,为了推动我国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鼓励民众以生态保护理念为指导,对乡村景观加以合理规划建设,构建乡村生态环保循环系统,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乡村生态农业景观。同时,对于各项条件都符合要求的开发项目,地方政府要提供全方位的扶持,而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项目则要及时叫停或予以相应处罚。

2、坚持贯彻生态保护理念与原则

借鉴国外乡村生态农业建设成功经验,都向我们证明了乡村生态经济的开发建设必须要坚持贯彻生态保护理念与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旦在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过程中打破了原生态系统的平衡,那么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得不偿失。美国芝加哥北部乡村PrairieCrossing的可再生资源利用,有效说明了生态、健康、绿色、无害等思想已经逐渐成为大众主流思想,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强化,对居住质量的关注日益提高。所以在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前提。以辽宁西北部地区为例,由于该地区处于我国东西部地域过渡地带,所有具有非常显著的生态敏感性,包括生物突变率非常高、物种非常丰富等。但同时也存在地带竞争较为激烈,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所以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敏感性非常强,但稳定性却整体偏低的特征。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过渡开发开采已经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性带来了严重影响,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也越来越明显。据权威数据显示,该地区气温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始终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在对该地区进行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时,一定要坚持贯彻生态保护理念与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传承传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乡村人文景观是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大核心要素,而地方人文景观必然包含着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以群居生活,所有部落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渊源,所有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无可复制的历史与文化特征,所以在对不同地区进行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时必须要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韩国安东和回村建设实例已经足以说明问题,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丰富地方民众的精神生活,进而推动地方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有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的甚至能够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这里有着无数历史典故,有着许多青史留名的人物,有的是因地理位置重要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进而留下了无数流传至今的经典战役,有的是因名家辈出,在无尽历史长河中摸下了传奇一笔。所以对于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蕴含的地区,在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的因素。

4、以人为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生态景观范文8

北京河流生态景观空间安全格局设计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北京河流自然形态、结构和功能,营造出自然、生态、野趣、可持续的河流景观,以有利于河流的自然支持系统形成且不影响河流的泄洪功能。主要包括河流自然河床的河滩地设计、水空间设计和边坡护岸设计。

1.1北京河流河床滩地设计

目前北京河流多处河段都进行了河床混凝土衬砌,这改变了原来河流的天然形态和走势,硬质化河床导致河流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造成大量河流生物的消失和河流生态功能的退化。(1)河流河床保持自然状态下的基质,既有利于河流水体内生物和滨水生物的生存及繁殖,同时也可使得河流水体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2)重构河床微地形,展现自然形态多样性。通过河床上中下游、点线面、表中底立体空间的综合塑造,重新展现自然河床的形态多样性。(3)河滩地要保留静水区和湿地,保护生物栖息地和生物群落。对一些季节性的河流,可以在河床内利用地势变化设计水系,使其低水位可以保持一个长期的水面,能够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1.2北京河流河床水空间设计

北京是重度缺水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致使境内降水减少,加之上游来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节水政策实施及河流水资源利用过度等导致北京多数河流长期处于干涸缺水状况。此外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导致河流面积急剧减少,加大了洪涝发生的机率。以上原因使水空间开发利用受到较大的约束。(1)河流水空间设计的关键是要营造一个能够常年有水的水系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流量的河床。在水源缺乏的河流,疏通小水子槽,使上下游贯通。通过疏挖小水主槽形成具有一定水深的过水断面,利于鱼类等水生生物活动。小水子槽根据河流动力学规律进行布设,通过人工措施形成初期子槽,当上游来水时将会对人工子槽进行重新塑造,这是自然河道动态自我调整的必然规律。人工子槽应充分考虑河流动力学规律,避免自然重塑时造成显著变化,保证其相对稳定性。(2)局部构建拦河跌水小坝,以扩大水面面积。通过拦河小坝处建设达到增加蓄水水面、形成深潭浅滩、自然跌水。小坝上游壅水形成深潭,坝顶及下游形成急流浅滩,卵石间隙适于生物栖息、繁育、避难。另外,在坝上设置形式不同的鱼道,利于上下游生物相互连通。(3)在水源丰富的河流内,可以根据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文景观活动需要把岸线自然延伸以营造广阔的水面。

1.3北京河流生态护坡设计

北京河流治理工程中现存的硬质护岸较多,主要注重岸坡防洪、抗侵蚀的功能,采用抛石、砌石及混凝土护坡等工程技术措施,虽然满足了工程安全上的要求,但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环境。目前建设的生态护岸在技术措施、推广程度和效果上并未达到应有预期。根据欧洲、日本、韩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并结合北京本地特点和实践经验。构建3种适于不同结构河岸的生态护岸模式。(1)植被护岸:在水流弱、岸坡缓的地方采用植被护岸,以草坪、花灌木及水生植物为主。(2)驳石护岸:在浅水岸边,坡岸坡度比为(1:3)~(1:5),且水体流速缓慢的地方。采用自然石护岸,石材护坡表面粗糙,水面以下部位可以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水上部位可以在石块间隙种植草以及扦插柳条,结合植被护坡。用水生植物点缀坡脚,即自然美观又有护脚作用。(3)植草袋护岸:河岸部分坡度较为陡峭地段采用植草袋进行垂直绿化,可很好地解决景观协调性,改善景观环境,同时使上下部生物通道得以贯通,完善河流生态环境系统的连续性。

2北京河流生态系统设计

目前北京河流存在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不完整,河流生态环境不健康,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难以满足河流区域内各种生物活动需求,对北京大环境改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北京河流生态设计目的是恢复和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河流生态缓冲带、河流生物多样性、河流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

2.1北京河流湿地恢复与保护设计

由于北京河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缺水严重,导致北京天然河流湿地面积急剧削减和湿地功能的下降。目前北京河流湿地环境问题已十分严峻,严重影响到河流湿地的保护与利用。(1)河流湿地恢复与保护设计河流湿地恢复与保护设计是运用生态学与景观设计学原理和方法,建设、培育和恢复了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河流内拦蓄雨洪,储集水面,形成水系,同时构建植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和底泥相互作用的完善的湿地系统,以增强河流生态恢复功能,提高河流的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能力。此外,原有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构成的完整河流自然湿地内,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保留原始生境,如地形、水域、树林、大片的野生植物群落等。(2)湿地植物设计根据湿地内不同水深,培养适宜的湿地植物。植物配置上体现物种多样性,北京地区能够种植在水边和浅水的主要湿地植物有鸢尾、荷花、芦苇、香蒲、水葱、千屈菜、花蔺、花叶芦竹、菖蒲、慈菇、梭鱼草、石菖蒲、薏苡等挺水植物。能够种植在水深50-100厘米范围的有萍蓬草、睡莲、菱角、芡等飘浮植物。在较深水体(100厘米以上)中水底以种植苦草、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为主,其在水体净化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水体中飘浮植物有青萍、紫萍等。

2.2北京河流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设计

北京是水资源贫乏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不足300m3,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瓶颈。然而河流硬化浪费了大量雨水径流,导致雨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因此,河流雨水利用再度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河流雨水利用及收集方法和技术还未形成,河流水生态恢复措施有待探索。(1)设立分散的雨洪水源控制区。就是在雨洪水源发生地采取源头分散控制措施,将水源收集截留下来,并对水源进行初期水质净化处理。主要措施是在河流边坡的下凹式绿地内,设置卵石区和滞水区,收集雨洪水源,降低水流的流动速度,延长水流时间,对雨洪径流进行拦截、消纳、渗透,使得雨水中的污染物在边坡上得到充分的降解和滞留,减轻后续河流湿地系统的污染处理负荷和负荷波动,从而保证净化后的雨水才能进入河流。(2)下凹式绿地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在河流边坡绿地中因地制宜地设置起伏地形,竖向上营造低洼面。在河流边坡绿地的低洼面适当建设渗透管沟、入渗槽、入渗设施,以增加土壤入渗能力,消纳降水。渗透管沟可采用人工砾石等透水材料制成,汇集的雨水通过渗透管沟进入碎石层,然后再进一步向四周土壤渗透。下凹式绿地表层到底层结构通常为表层土、100mm碎石、无纺布、500mm碎石、150mm砂层及可渗透的底层土。

2.3北京河流生态缓冲区设计

北京水系流域基本上都建设了河流生态缓冲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河流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部分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并不完整,如有些地块缓冲带断裂,不能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树种单一,仅使用杨树和柳树等。另外生态缓冲区受到人工干扰与破坏严重,管理与保护措施不够。河流生态缓冲区一般设在水岸线以上20~50m范围内,是一道立体复合型的生态屏障,由乔、灌、草、花合理配置的植物绿带构成。河流生态缓冲区能够对河流内部生态环境形成有效保护,是理想的生物栖息地,是河流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流生态缓冲区利用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实现加固堤岸、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代谢土壤污染物、阻拦陆上固体垃圾、降温等生态作用。研究表明,河流生态缓冲区宽度大于30m时,生态保护作用更明显。

2.4北京河流生物多样性设计

目前北京河流生物栖息地保护与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科学系统的规划,在河流建设上也没有合理的体现,以及河流自然受损严重。这些导致河流植物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生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大幅度减少。难以形成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河流生态环境系统。(1)构建稳定的自然河流系统和多样化的河流生境。要创造河流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在河流里构筑浅滩和深潭,让河岸线忽宽忽窄地不规律变化,岸坡或陡峭或舒缓,呈现构造上的多样性时,形成丰富稳定的河流系统。保持河流自然过程存在,保持河岸和河底的浸蚀、冲刷和淤积等这些自然现象存在。河流水面忽宽忽窄,其贮水和流水功能也很强,能够构造多样性的河流,这样能够提供新的物种产生和生存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单调只能形成贫乏而又不稳定的河流系统。复杂稳定的河流环境,有利于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2)增加河流的连通性。在河流、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等主要生物栖息地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生态廊道连接,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有利于生物的引进、迁徙和生存。(3)综合考虑河流各种生物生态习性,通过河流生态环境系统恢复和合理营造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和多样食物来源。如生物利用滨水植物在河流两岸生存繁衍,各种昆虫和其他动物也依赖滨水环境生存,这使河流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增加了河流生态景观廊道景观的异质性。

3北京河流生态景观廊道规划设计

河流生态景观廊道是以河流为中心向外扩展,将生态河堤、生态隔离带、河流水系、湿地、河滩地、滨水景观、河流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区域景观等所有要素的建设、保护与利用包含在内,能够形成集生态功能带、人文景观带、绿化产业带为一体的完整的河流生态景观系统。北京河流生态景观廊道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北京河流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其更好为北京社会发展、居民和游客服务。由于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导致了北京部分河流生态景观廊道呈现破碎化,严重影响了整体河流水系生态景观廊道格局的构建。如一些河流水系的两岸没有建设足够宽度的绿带,在沿河两岸修建大体量建筑,严重破坏了河流作为生物通道的功能。另外,河流廊道与湖泊、林地、公园与风景区等的生物通道连接还不够畅通,没有与周围其他区域构成完整的绿道网络。对此,北京河流生态廊道的建设与规划设计仍有较多工作需要统筹完善。

3.1北京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空间体系设计

立体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空间设计是北京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空间体系设计的基础。目前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的设计是一种简单的模式,以渠道化的河道和堤岸、边坡绿化为主要形式。应加强亲水空间的营造、加强外部交通网络和绿道沟通与联系,使河流内部及附近水、生物、设施、植被、人等各景观要素互相交织,合理安排各种功能,形成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完善的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空间格局。

3.2北京河流生态景观廊道地域性设计

河流生态景观廊道是一个时空变化的生态景观系统。其流域所流经的各个地块的乡土风情、植被、地貌、水文有很大变化,在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系统长期的形成过程中,河流两岸形成了不同特点的地域性景观。因此结合不同的河流场地环境,设计变化的河流生态景观廊道,需要我们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河流生态景观形式,在河流生态景观廊道景观序列中,原则是保持其原有地方特点。根据不同主题和功能要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环境,使人们感受到不断变化的景观空间。如在不同的地段塑造不同的河流,丰富的河流形态、自然清澈的河流水系、多样性的生物群落等。如北京潮河生态景观廊道设计中,就将潮河生态景观划分为八处,每处设计巧妙利用潮河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突出各处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展现潮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色。

3.3北京河流生态景观廊道自然性设计

河流自然性设计要求尽可能恢复和保护河流自然形态。主要措施有尽可能恢复河流自然曲折的形态,保护原始形态河漫滩;合理开发河流空间,控制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干扰;拆除河流内各种构筑物;恢复自然河道的生态环境系统和天然的河流结构,完善自我调节功能,以此为基础允许洪水过程的自然发生,同时使河床避免破坏性的冲刷、减少淤泥产生等。

3.4北京河流生态景观廊道连续性设计

河流生态景观廊道应有一定的连续性才能体现其生态景观廊道的效果和生态功能。在设计上要求完整且有足够宽度和长度的水系、绿道、河漫滩、泛洪区、生物栖息地及滨水区用地等。只有系统完整并达到相应面积和长宽的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绿地才能具有完善的游憩、景观与生态功能。美国威斯康星洲东南区环境廊道的规划中规定了主次级生态廊道面积和长宽等基本数据。其中主要生态廊道的面积应至少162hm2,3.2km长,61m宽;次级生态廊道如果不和主廊道连接,应不小于41hm2,1.6km长;独立的自然资源区应至少达到2hm2,61m宽。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