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字媒介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建设

谈数字媒介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建设

摘要:现代化的平面设计除了利用传统的纸媒来呈现之外,还在广泛使用数字媒体的呈现方式,纸媒下的平面广告具有静态性的特点。基于数字媒体的动态平面设计以视频、音频相配合的形式来呈现设计结果。因而平面设计课程也应该加以调整和优化,形成动态平面设计课程体系,适应数字媒介环境,研究构建此类课程体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数字媒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0引言

构建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是适应数字媒介环境的重要举措,传统的平面设计方法在信息化时代受到一定的冲击,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平面设计方法和工具逐渐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在培养平面设计人才时,应积极构建动态平面设计课程体系,使学生们尽快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形成竞争力。学校应从设计思想、设计工具、呈现方式等方面重新定位平面设计,构建符合数字媒体特点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充分认识动态化平面设计对图像、声音以及文字的综合运用。

1动态平面设计的特点

传统的平面设计依靠海报、纸张等媒介来承载相应的设计信息,而这种平面设计结果呈现出静态化的特点,设计完成后,显示效果不会发生改变。但在信息化时代,平面设计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海报,数字化媒介成为新的信息载体,平面设计效果能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消费者通过手机、电脑以及其它电子化的终端显示设备观看这些动态化的平面设计效果。从信心呈现的方式上看,动态化平面设计结果更加立体、多元,其效果比静态化展示更为突出。动态化平面设计和静态化平面设计在思路、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用的工具、设计要点、用到的元素等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充分认识这些变化,构建起符合数字媒体环境的课程体系[1]。具体要掌握数字媒体设计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1视觉宣传任务多元化

传统的平面设计方法受到信息承载媒介的限制,只能表现静态化的信息,进而造成宣传效果相对单一,无法完成多元化的任务,其中传递的信息量相对较小。在动态化的平面设计中,广告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广告画面中蕴含的元素也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变化,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多次画面的切换,因而其信息量更大,宣传角度更多,能承载多元化的宣传任务;

1.2交互性

基于数字媒体的平面广告设计为受众提供多元化、层次性的信息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平面设计信息和用户产生了交互作用,并不同于静态化的平面信息,在动态展示的情况下,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动态信息的展示顺序、考虑相关信息对受众造成的影响以及受众的反馈;

1.3多媒体性

传统的平面设计只包含视觉化的信息,但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图像、声音、文字等全部都纳入设计范围中,因而呈现出多媒体的特点,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开展数字媒体的平面广告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媒体形式间的配合效果。

2动态平面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2.1课程设立的基本原则

2.1.1科学性

基于数字媒介的动态平面设计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这种平面设计还要考虑到市场接受程度、受众的反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跟随市场潮流,而是要从学生就业以及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业组织机构,应具备足够的前瞻性,能准确把握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向,这些就是科学性原则的深刻内涵[2];

2.1.2特色性

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独具特色的平面设计人才,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避免人才培养工作流于平庸。突出课程特色,那就应做好基础性地调研工作,一方面了解同类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则是紧跟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发挥自身在办学条件方面的优势,最终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3];

2.1.3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指在动态化的平面设计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平面设计教学重在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虽然理论也非常重要,但具体的操作方法才是决定学生设计能力的关键因素,实践性课程内容相对较灵活,为学生创造自我表达的空间;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也要达到足够的灵活性,主干课程以必选的形式推进,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与动态化平面设计相关的选修课,满足学生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4];

2.1.4创新性

数字媒体技术可承载的信息具有多种形式,且技术更迭的速度也非常快,动态化的信息中涵盖运动图像、动画等,相关的课程内容既要关注当前的主流技术,还要分析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并将技术和内容间的结合关系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以创新性的思维和态度组织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不能墨守传统,技术只是工具,创意才是根本。富有原创新的平面广告设计方案通常能带来新鲜的体验。

2.2明确课程目标

2.2.1人才培养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只会造成教学方向模糊,难以实现高效课堂。课程目标中要明确体现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应用方法;其二是学生要达到怎样的能力以及养成怎样的行为习惯(专业技能)。动态化平面设计的信息媒介、设计理念、设计工具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还与其它专业产生广泛的联系与交叉。例如,动态化平面设计采用数字媒体平台呈现最终的设计结果,这一定与动画影视专业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而这两个学科专业在技能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相互参考的价值。又如,信息单位为帧,运动效果通过一帧画面的组合呈现。和传统的平面设计方法完全不同,学生在动态化平面设计中除掌握美学、艺术学方面的理论和技巧外,还要学习活动画面的剪辑方法,对画面的观察视角理论也要熟练运用[5]。

2.2.2动态化平面设计呈现出的信息是多元化的,调动人体视觉、听觉感官系统,相应的设计结果中既包括动态化的视频信息,同时具有语音信息传递功能。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处理语音元素和视频元素的能力,一般要用到专业的设计软件。这点与基于传统新刷技术的静态化平面设计完全不同,因为静态化设计中,平面设计的图形是不变的,也不存在声音上的要素。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强调工具、方法、理念、呈现方式上的差异。

2.3课程内容中要正确讲解动态化平面设计的方法、理论和工具

2.3.1重视平面设计的艺术理论

无论采用怎样的设计工具和信息载体,平面设计的受众始终是消费者,并且其主要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要遵循艺术化的理念。将平面设计和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匹配与融合,在设计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追求复杂而绚丽的技巧,而是应结合设计需求,做好技术和艺术效果的深度融合。学生的设计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课程内容要加强对设计思路的训练;

2.3.2在课程内容中要加强数字化技巧的训练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软件能制作出复杂的动态化视频,同时配合以音频效果,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思维最终都要通过数字化技巧呈现。因而在动态化平面设计课程体系中,要将数字化技巧的训练作为重点内容,设计软件的功能特点要符合教学要求,并与市场上的主流设计工具保持基本一致[4];

2.3.3体现出软件教学的规律性

市场上可用于动态化平面设计的软件具有多种类型,并且这些软件系统都有不断地迭代、更新的功能,对其原有的设计方法和效果加以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此类软件的特点,重点是教导学生掌握其使用规律,软件上都设计有各种导航栏、按钮、下拉框以及选项,内置有大量的绘图、制图模板、工具以及组件,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础性的操作,剩下的功能则需自己不断去尝试和体会;

2.3.4重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

动态化平面设计中有大量的课程内容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特定的设计任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积极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录屏的方式向学生详细的展示软件制图技巧,并将相关的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这些视频资料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动态化平面设计的技巧和规律。

2.4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生长性”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如离开教师的指导活动,很多学生将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动态化的平面设计课程具有大量的实践性内容,并利用软件呈现自己的设计思路,本身就需大量的自主练习作为基础。“生长性”教学理论起源自国外,其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不应以生硬的灌输来推进,而是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设定学生的成长方向。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完全一样,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路径,这是其自我成长的关键环节。课程内容大多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特点,前后阶段的教学内容间存在一定的连贯性,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后一阶段的教学基础,教师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要重视突出连贯性,将前后内容串接,形成逻辑清晰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相互割裂的局部性教学内容。为使“生长性”的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动态化平面设计课程中,应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是将课程内容细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间既相互独立,又构成统一的整体,共同服务于动态平面设计的教学需求。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在教学内容的集中度较突出,与每个模块内的课程内容高度相关,生长性的教学理念能充分地融合于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中,避免传统授课模式所造成的零碎感。模块化课程的设计方法如下:

2.4.1设置动态图形与影像设计课程模块

动态平面设计自然离不开动态化的图形和影像,这种设计元素既包括动画,又包括实物或者真实的人物图像,这一部分主要学习如何设计版面、字体、图案以及颜色等内容,有时还要将委托人的企业Logo设计进去,除视频及图像类的信息外,还包括语音信息;

2.4.2视觉信息与交互

平面设计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并且主要通过视觉方式呈现相关内容,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视觉信息交互方面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而是要在满足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消费者的观赏体验、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2.4.3设置数字绘画与概念设计的课程模块

平面设计中要准确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概念,这是广告宣传的需求。而动态化平面设计中要广泛使用数字绘画的技巧。在模块化课程中将这部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5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具体的项目为依托,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成员构成一个工作室,然后大家围绕相同的目标完成设计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形成设计思路,并在相互配合之下完成各种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的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较,工作室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得到更加充分的训练。教师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要设计出类型多样、训练效果显著的项目,使其与模块化课程体系保持一致,每个模块结束后,都要组织专门的训练内容,等到全部内容结束后,再组织综合性的训练项目。要构建有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点:

2.5.1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动态平面设计的理论课程,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不足。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封闭的空间,而是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既可在教室内授课,也可在其它的环境下授课,学生们可充分参与讨论;

2.5.2对话性

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关键、价值倾向等片面地灌输给学生,工作室教学中还要体现出对话性的特点,也就是学生和教师间不再是单方向的信息流动为主,而是采用平等对话的模式,实现充分的交流,教师也会从学生身上获取教学的灵感和新方向;

2.5.3体验性

在工作室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个工作室中包括多名成员,共同学习和讨论动态平面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实际上体验性也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

2.5.4自组织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逐渐被弱化,学生们通过自行组织的方式开展动态平面设计的各类学习活动,而不是受到教学制度的强制作用,兴趣以及团队成员的相互鼓励和约束是促进学习的主要动力。

2.6创造广泛的实践机会

在动态化的平面课程体系中要为学生创造出足够的实践机会,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授课中发挥出引导作用即可,学生应积极参与动态化的平面设计实践,通过大量的训练体会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工具,进而以此为基础形成方法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采用如下策略:

2.6.1设计翻转课堂

在课前预习阶段将每节课的主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下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深入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成果,在课堂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们开展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然后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创意理念,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们的思考结果加以点评。这种教学模式转化传统课堂的模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2.6.2组织院校内平面设计创意比赛

平面设计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院校内部可定期举办平面设计比赛,甚至和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商业化的、接近实际的创意环境,对学生的思维开展拓展训练。

3结束语

平面广告、平面宣传信息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海报和纸质媒介,数字媒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应尽快适应这种客观变化。相关院校要构建出动态平面设计课程体系,重点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视觉信息与交互、动态图形与影像等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应充分研究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动态平面设计特点,构建模块化、生长性的课程内容,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借助“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范晓芸 单位: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