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初探

摘要:运用用户驱动的产品设计理念,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及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要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以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的基本原则。据此提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路径,实行分年级、分专题、分对象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课堂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共性心理问题集中辅导与个别特殊心理问题咨询相结合,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更有效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成长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设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需求分析

人类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心理冲突、生活环境变化如生活事件影响、家庭环境改变等方面。从中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现状来看,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根据一项对中国12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0.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只有少数学生获得了心理咨询方面专业帮助,而绝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被忽视或者轻视,这也从侧面表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2]目前高校多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通过课程教学、讲座、测试、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危机干预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河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依次是:人际关系、职业规划、情绪管理、学业压力、爱情困扰、挫折应对等。近30%的大学生会遭遇个人心理问题,而在遇到心理困扰时,60%以上的学生渴望寻求“一对一辅导”。但是调研发现,却只有40%的大学生“很清楚”和“听说过”能进行“一对一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具体位置。这表明,大学所提供的条件与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期待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通过对河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大学生对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有很高的支持度,8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希望在该课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对课程实训环节比较认同。但也有42%的学生对当前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满意,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单一,基本还是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不能完全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刚入校的大一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应问题,其他问题如学习、交友、恋爱以及就业等要到高年级以后才会有更深体会。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所有专题都是放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其他年级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除被动接受外别无选择,这种课程安排未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时期的个人需要,缺乏针对性,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3]

(二)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重知识传授、轻心理体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很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过于注重专业性和理论性,仍以集体授课和专项讲座为主,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的现象,课堂教学不生动,学生参加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机会十分有限,这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体验性很强的科目,不能脱离学生的主体感受和体验而存在,学生的主体经验既具有统一性,也具有个体差异。如果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愿望,又忽视了个体差异,教学效果就无法保证。

(三)课程考查形式单调,缺乏创新

目前心理健康课程考查形式通常仍是传统的试卷和论文,形式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未能真实反映课程目标要求的教学效果。学业成绩的评估应基于自身心理素质或实践能力的变化,除了以日常的表现和考试作为评估学业成绩的方法外,评估还应包括: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为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并评价学生自我完善程度、学生心理素质等,既要考查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要了解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面向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以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

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导,在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要认识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关注点,做好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真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组织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地吸引学生,得到学生认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为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4]

(二)以大学生为心理健康课程活动的主体

作为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充分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会,心理健康教育才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应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与课外活动,让每名大学生都能时时感受到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力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到心理育人的目的。

(三)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要更加注重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满足等这类他们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理应时常出现的良好主观感受,帮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愿望,积极引导,在必要时进行危机干预,力争让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目标。

四、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实现路径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没有任何手段和方法能像课程一样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达到全程覆盖、全面讲解的效果。为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向前发展,实现教育部党组《纲要》中提出的总体目标,首先要“推进知识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大力倡导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和辅修课,全面覆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1]此外,要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比重,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的一部分,原则上应不低于2个学分、不少于32到36个学时。鉴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过于专业性和理论化,缺乏针对性,课堂教学不生动,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等现实问题,本文以大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提出以下课程设计的实现路径。

(一)课程结构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专业的工作,它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需求,开设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课程及专题。具体而言,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课程内容及专题,必修课程内容分配到相应年级开设,选修课程及专题面向全校开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和现状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另外,选修专题等可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在选修次数和选修与否的问题上让学生自主决定。这样的课程结构既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覆盖面,又能够兼顾对不同心理发展需求学生的针对性,是课程设置方面系统性与适需性的有机结合。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对于学生可能存在的各类发展性问题,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分专题教学,且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心理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对于新生要强调“适应教育”“培养教育”“学习规划”,以适应提高和培养为主;大二及大三年级要强调“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情感教育”“素质拓展训练”,重点是培育健全人格;大四要注重考研、择业和就业等关键节点上心理的调适;研究生则扩展到学术探讨、婚姻、家庭等现实问题的心理辅导,目的是解决具体问题。不仅如此,专题必修内容的确定应当听从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学生辅导员的建议。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通过日常与学生的接触,及时总结本校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惑,归纳整理后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专题必修与选修模块。当然,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依据结果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形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实用课程,应将理论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和团体心理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创设特定的生活情景,融合大学生喜爱的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活动游戏法、讨论法、绘画自我分析法等。[5]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课堂教学不能达到持续深入解决特殊心理问题的效果。因为课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侧重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共性、一般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的各类补充辅导形式必不可少。在多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河南科技大学组织了数量众多的学生心理互助小组,通过学生自愿报名、老师或心理咨询师推荐等多种渠道,筛选出具有共性心理问题或困惑的学生组成特定的成长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这种形式有效扩大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能够帮助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持续、深入地解决其心理问题。

(四)评估和反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是一个难点,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其实时互动、匿名性的特点,建立更加及时、客观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咨询工作向前发展。在评价中,要摒弃单一评价方式,坚持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兼顾长、短期目标,探索出一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新模式。本文将用户驱动的产品设计思想创新性地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领域,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中,以大学生成长需求为出发点,提出面向学生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新思路,以期形成合乎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除了开展课堂教学外,高校也要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这一平台,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辅导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范围,而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使每个大学生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主体,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快捷、高效、实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8-7-6)

[2]刘敏芳.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168-169.

[3]石彩霞,宋效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2):126-129.

[4]于海波,胡霞,陈艳玲,等.学生本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思考: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J].教育管理,2018(6):121-122.

[5]邓希泉.以制度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8-07-21(02).

作者:崔洛霞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