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综述(3篇)

城市景观设计综述(3篇)

第一篇:城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现代城市建设失控而盲目,导致千城一面,城市文脉断档,城市性格缺失,城市形象雷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中的一些历史街区因为设施陈旧,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逐渐被遗忘,成为城市中的失落空间。文章以汉口同兴里街区为例,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设计的分析,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此作为依据,介绍对其再塑造的策略,对同兴里街区进行改造设计。充分考虑利用同兴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组织活动,结合街区缺乏公共空间的实际现状,建立社区范围的城市公共交流中心。打破社区封闭的围墙,将城市景观引入街区。改善街区居住环境,提升人居质量。使此类典型街区在保留独特文化气质的同时,恢复街区活力,深入挖掘里分文化,通过保留历史文脉探索城市特色形象和文化。

关键词:历史街区;里分建筑;公共空间;文化景观

一、概述

(一)选题背景

1.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独特气质和自我辨识度在城市整体面貌中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一方面来讲,一个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是这座城市精神和内涵的核心变现。而作为这样一种精神的存在,历史街区展现着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内涵,呈现着它自身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城市在千城一面的现状中突出自我,提高自我辨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如今日益趋于大同化的城市建设中是一块珍宝。

2.武汉历史街区选址的分析

里弄和四合院,存在于上海和北京,它们作为这些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为城市延续了一脉传统的香火,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在武汉这样的市民聚集建筑体被当地居民称为“里分”。里分承载着老武汉人的喜怒哀乐,记载着大武汉的历史兴衰,镌刻着一定历史时期武汉的城市发展轨迹。同兴里是典型的里分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且街区保存相对良好。改造再设计的针对性更加明显,因此作为方案设计的基地选址。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现代城市的建设失控而盲目,造成城市整体风貌正逐渐消失。对城市层面的保护与研究显得力不从心和空泛。如今只能以小见大,通过对城市历史街区公共交流空间的改造设计,探讨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护性改造利用时出现的共性问题及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

2.研究的意义

武汉作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模和经济地位在中国内陆城市十分抢眼。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保护与再表达,以一定的方法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独特功能对城市空间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汉口同兴里街区的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景观方面的规划重塑进行了方案设计,恢复与创造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发展轨迹相统一,在武汉完成汉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综合改造项目推进与实施进程中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二、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实践研究

(一)德国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的实践

德国西北部位于威悉河的布莱梅施诺尔地区是除汉堡港之外的第二大城市。施诺尔区是老城区,传统的居住区建于15-16世纪,该地区是休闲旅游的著名景点,手艺作坊、商店、咖啡馆和小餐馆列布其中。传统住区的更新与保护是在“整体性保护”的指导思想下,传统住宅同时都得到保护。街区的尺度一直保持原样,现今居民仍然使用部分空间。对原有住房进行维修工作,几乎没有任何清拆行动,但是在街区尺度和建筑风格都保持原样,富有生命力。使街区在城市快速更新的浪潮中格外与众不同。

(二)上海新天地传统住区的更新实践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当地历史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现代建筑在老城区的上海石库门建筑符号,改变了石库门的功能,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使之成为集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文化娱乐中心。“新天地”是从一片失去活力的历史居住区中发掘其文化资源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激活了整个地段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使上海的里弄特色和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历史街区更新实践的思考

1.整体性保护

在德国的传统住区中,商业区与居民区融合的现象十分常见,使建筑以及居民原有的生活得到整体性的保留。居民更好地参与和使用空间,将城市的传统生活得以呈现至今。“整体性”存在于生活中并不断适应现代生活习惯而自主衍生。

2.原真性保护

德国不莱梅街区在重生恢复活力中既保护历史建筑,又保留片区居住者。一方面强调保护这些要素的完整性,保证历史建筑的特色符号不受到任何形式的再修缮。另一方面,强调历史街区文化、生活方式、观念等精神层次的保留。包括街区的人们的交往习惯、生活特色及精神风貌。

3.动态性保护

通过对上海新天地的案例分析,在历史街区的改造设计中,我们为使历史建筑以新的内涵重新焕发活力,可以采取一种积极变换角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更新设计中对街区的历史背景、空间结构、交通系统、区位条件等现实状况进行具体考量,在历史街区的设计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痕迹抒发空间情感,两者相互统一,然后选取相应的设计模式对历史街区进行更新。

三、同兴里历史街区景观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一)同兴里的资源遗产分析

1.优秀建筑遗产

同兴里原是清朝大买办李子敬的私人花园。大约在1928年,由生意大户徐、沪、刘等16家在此建楼,形成了居民区。同兴里属近代里分式住宅群,是那一时期房地产运动之后的新兴产物。在1993年被认定为首批优秀历史建筑。在武汉市公布的169处保护历史建筑中属二级保护居住建筑群。与同兴里一墙之隔的原法国领事馆也属二级保护等级优秀建筑,是不可忽视的优秀建筑资源。

2.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同兴里街区作为洞庭街区原租界的典型代表,反映了汉口原租界区的市民社会特征和殖民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见证,同兴里街区作为带有历史片段的存在在未来的更新保护中是有价值的。与此同时,同兴里街区也是武汉市井文化的代表性存在,在文化遗产的探索中,同兴里包含着多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二)同兴里在城市发展中暴露的问题

1.同兴里街区现状及问题

城市的变化进程日新月异,历史街区在被信息化社会所同化的同时,自身暴露的问题愈发明显:老街区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被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顺应时展,居民生活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同兴里街区而论,老街区的公共空间进一步萎缩,居民的休闲生活在街区甚至社区层次得不到满足。社区绿地逐渐消失,居民户外休闲场所和公共交流中心被剥夺。巷弄作为供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如今在不断的破坏与遗忘中场所感越来越迷糊。历史氛围和场所感被割裂,里分的特色逐渐消亡,街区的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

2.同兴里街区居民需求及设计目标

在对同兴里街区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居民普遍认为里分的空间结构尺度宜人,给人亲切感。因此在对同兴里街区的更新设计中,不仅须尽力维护街区原有的空间形态的环境特征。在保留历史街区历史信息的同时,注重历史街区建筑以及公共交流空间在功能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同兴里街区的更新中,一方面要加强对里分建筑群及单体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力度整治居住环境、提高片区居住质量,建设历史街区周边配套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历史街区中注入新的活力,以非商业性的手段焕发街区热度。为街区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同时利用公共交流中心的不断互动还可以激发全社会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内涵的建设,在不断的交流活动中延续传统居住生活形态,从而继承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片段,将武汉的城市特色着重凸显。

四、同兴里街区公共交流空间景观设计实施方案

(一)同兴里街区改造范围界定

同兴里街区公共交流空间的景观设计要与周边的城市设计以及街区的发展建设相协调,因此要把对街区层面的整合任务放在首位。在方案前期的规划中,将对里分住宅周边建筑做功能组团的整合。同兴里同兴里街区交通现状,可分为三个等级的交通类型。包括城市主干线、次干线以及街区巷道。在改造中将做街区交通系统的整合。结合现有的公共空间进行景观改造。本设计方案对同兴里街区的改造范围定为同兴里住宅往南到黎黄陂路为止,北至胜利街,南抵洞庭街。同兴里街区位于江汉路商圈边缘,比邻江滩公园,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二)同兴里街区改造设计方案

1.功能分区

在对同兴里街区的改造设计中,经过实地调研,从功能入手,在规划改造中分为三个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娱乐区以及公共休闲区。(图1)(1)同兴里街区属原法租界历史街区,分布着许多优秀历史建筑。在方案前期的规划设计中将里分住宅区与片区东侧及西侧的多层集合住宅共同组成片区居住组团。整体性的保留同兴里的住宅功能特点,保护街区里分建筑特色,还原武汉原法租界住区特点。(2)与同兴里一墙之隔的建筑是省老干部休养中心,原为法国大使馆。前后有两片面积较大的空地,目前该区域被大量废弃的建筑垃圾充斥,是一个临时停车场。因此在改造更新设计中拆除空地内的临时建筑,清理建筑垃圾,将片区划分为城市公共休闲区进行景观设计,打造街区公园。既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还可以成为片区居民休闲、娱乐、交流的公共平台,改造成为景色优美满足功能的城市公共交流空间。在新引入设计中的公共交流空间中,为保障不同的行为需求,在功能组团上也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原法国领事馆属优秀历史建筑,在本设计中将其作为文物保护重点进行保留,并将其作为中心组织活动。在靠近洞庭街的法领事馆前院进行市民广场的改造,左侧通道作为绿化缓冲区及绿地组团。在法领事馆旧址后方开辟城市公共绿地及活动广场。满足街区甚至片区市民的基本活动空间以及交流空间。(3)黎黄陂路沿街分布着这大量的艺术馆、咖啡厅、酒吧、会所等文化娱乐场所,具有浓郁的小资情调。在对其的改造设计中保留它街头博物馆特色,作为街区商业娱乐中心存在,不做大规模改变。

2.交通整合

(1)在同兴里住宅之间设置人行通道及非机动车道,在城市干道上的人行道设置非机动车位。一方面阻止非机动车进入住宅区影响通行及整体环境容貌,另一方面,鼓励进行非机动车的使用,减少机动车进入原本就相对狭窄的城市旧城区。(图2)(2)打破同兴里西侧两处围墙,设置园路直接通向城市的公共休闲空间(原法国大使馆周边的空地),加强居住组团内部与城市公园之间的联系。拆除临时建筑及有选择性地改变现有居住建筑,扩宽加院和街巷拐角一起形成巷道内的小型缓冲活动空间。恢复老武汉特色里分街巷环境。(3)商业区的人流主要集中在黎黄陂路沿线,作为城市街头博物馆,黎黄陂路作为线状空间存在于同兴里街区。人流方向单一,也相对不会大范围集中,使游客在这里无法长时间停留,缺乏休憩空间。在交通改造设计中,在黎黄陂路设置小型集散入口及标识,打开黎黄陂路向片区公共休闲空间的通道,将三面围合的城市公共交流中心向游客开放,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附属休憩空间,也将特色里分文化作为城市文脉向外传承,提升商业区的空间品质。

3.公共交流空间的景观设计

对拆除临时建筑后的原法国领事馆前后两片空地进行景观设计,一方面丰富片区的景观界面,另一方面将其作为社区与城市的过渡空间,丰富片区的空间层次。抽取同兴里所在的法租界的法国园林元素进行景观手法的运用,尽可能地还原历史街区原有的法式风貌。在设计中抽离了法国古典因素结合几何形进行组合、变形、排列、分割,丰富广场边界。加入抽象阵列式的绿化方式,变化而不繁复。以现代的手法恢复法式园林的优雅和含蓄,设计后形成带状绿化形式。同时,带有历史形式的景观也能作为另一种文化导向语言,诉说同兴里街区的历史故事。在市民活动场地则进行大面积绿化处理。考虑到街区整体缺乏大面积绿地,未能形成面状的城市绿肺系统。因此在设计中加入大面积绿化,一方面不仅能柔化整齐古板的建筑边缘,另一方面,绿地系统形成的微气候环境改善历史街区的环境面貌,丰富空间品质。考虑到街区年龄不同的市民需求,在城市公共交流中心的设计中运用相对现代的手法进行功能分区的划分。设置儿童游乐区、公共休闲区、集中绿化区、带状步行空间等形式,丰富街区市民的娱乐生活。(图3)在社区巷道内采用院前绿化、巷道内“见缝插针”式绿化方式改善社区景观环境。在平均4米的街巷左右两侧设置宅前绿植及座椅,完善街区设施,提供休憩空间。原法国大使馆周边空地进行整体景观设计后,片区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系统。

(三)文化景观节点细节分析

在对同兴里街区的景观设计中,文化景观的思考作为同兴里特色文化的展现是本方案设计的重点及特色所在。如今,景观设计已不仅仅只是对户外空间的设计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大程度上,现代景观设计作为不孤立存在的城市片段,在精神层面也需要建立起与人的联系,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包括文化的传承、精神的发扬以及风格的凸显。具体在设计中结合武汉里分住宅特色,在景观节点突出体现细节设计。包括在宜人的巷道中创造更多的休憩空间,作为老武汉记忆的承载,竹床是最具代表的存在。它作为武汉人的最朴实的纳凉方式如今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今,也仅仅在像同兴里这样的传统住宅区的老住户家中有所保留。在设计中利用最传统的竹床营造休憩空间,用最原始的文化符号建立起与空间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区别于新元素的贸然出现,竹床的气质与风格特征与整个街区相吻合,不仅创造出亲切感。传统符号的出现,焕发人们关于历史文化的记忆,激发人们关于文化资源遗产的关注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关宇.城市形象中历史街区文化的营造——中国六个城市的历史街区调查的比较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10-11.

[2]李军.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5-6

[3]黄琛.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22-23

[4]王腾飞.生态城街区尺度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控制策略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4:30-31

[5]高涵.认识城市化及其衍生的问题[J].创新科技,2010(09):28-29.

[6]董雪妮.基于城市记忆的历史街区空间重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9):2713-2714.

作者:刘萌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第二篇:现代城市花园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关注显然越来越重要,现代城市景观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欢迎。城市景观不仅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自然,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注意利用中国景观,促使景观更符合民族审美,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城市花园景观设计原则的总结和探讨,分析中国景观概念在现代城市花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建设发展。

关键词:城市花园;城市建设;景观设计;探讨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我们的建设过程是以大自然的损失作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气污染、河流污染、水资源短缺、森林减少、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等问题愈发严重,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严重的挑战。此时此刻,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至关重要,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必须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花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传统的中国景观和现代城市景观的基础上,将城市景观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既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在此观念中,整个城区是实现整个城区园林化和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载体。新型园林的宗旨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良好,和谐生活。其突出特点是城有镇,镇中有郊,镇内有森林,简言之就是“你有我,我有你,相互渗透,共同进步”。

1城市花园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大量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水平的提高,还表现在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城市的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举措。景观设计的结合不仅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让人直观感受到视觉美,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确实是造福于民的举措。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和绿色理念,城市的花园景观建设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景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风格和面貌,在城市里打造一个李白所描述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而且很有可能成为现实。景观构成了城市美丽的风景,作为城市景观的一张名片,景观环境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还会对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决定着人们的居住心情和生活体验。

2城市花园景观设计原则

1)城市景观设计应该满足环境的整体要求。园林景观是生活在城市园林环境中的艺术,自身的特点也影响了外界的环境。在建设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景观自身的美,还需要与整体的环境布局相互结合,在突出单体特点的同时符合整体的风格,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融合。景观设计不仅需要分析外界环境对景观的潜在影响,还需要了解内部的人工环境以及景观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定位,在满足自身特点的同时塑造整体形象。这就要求景观设计的形象、空间尺度、色彩等因素应与周围环境相吻合,“环境”的客观存在和“意义”的主观性概念相协调。2)城市景观设计要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景观不仅要具有艺术性,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景观设计可以体现一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通过景观设计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与精神风貌。例如,中国的绘画艺术与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民情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在景观设计的时候,可以把绘画、建筑、历史故事等文化融合其中,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城市景观的设计也应该尽可能地反映当地和全国大众的文化特征,以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3)城市景观设计要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住宅景观对居民生理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提高或者降低居民的生理感受。例如在炎热的夏天,花园里的树荫会降低环境的温度,让人觉得凉爽舒适。又如,植物和花草能改善人的生理指标,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稳定人的情绪。因此,景观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将两者相互结合,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3城市花园景观设计建议

1)城市花园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景观设计首先要明确住宅区的特点,在适应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的需求,避免一味追随模仿潮流。要综合历史、技术、文化等因素,充分结合与利用,把人作为主体,在固定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首先要尊重地形地势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布局。鉴于山高堆积,湖底低矮,土地适宜,花园地势等可能发生变化,在实际的设计中,应该做到实地考察,认真分析空间结构与布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与其他园林元素的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惬意空间景观,以满足人们休息、观赏、进行其他各种活动的需要。2)城市花园景观设计要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在中国城市景观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景观显然能很好地反映我国各个城市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点。在传统的中国景观设计中,“诗情画意”属于古代文化遗产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文化更加兼容并包,越来越倾向开放、和谐、独特的理念和风格。因此,为了确保景观设计更加完美,主题更加深刻,内涵更加丰富,风格更能反映城市的风貌以及历史文化特点,需要将现代城市文化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使现代社会文明氛围融合在整个现代城市景观的情调中,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3)城市花园景观设计要以“经济,绿色”为主。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在景观建设的时候需要节约物力财力,不能追求奢侈,争取用最少的经济成本达到最好的建设效果。目前,把大规模的花园和森林建成西方国家的花园城市是不可能的。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改善居住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保障居民健康,在绿色的基础上实现多方位美化效果。景观设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绿地地形和周边环境进科学合理的美化,既要节约经济,又要保持节奏平稳,既要纵向发展,又要保证绿化效果,避免单一乏味。

4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花园景观建设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城市绿化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花园景观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景观设计的具体原则,以提高城市生态建设为宗旨,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发展进程,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蓉.“体验式”消费背景下的城市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

作者:张玲 单位:驻马店市置地公园

第三篇: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

摘要:在城市水体景观的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设计更加具有灵动之美,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可以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环节中,应该完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更好地展现出人文价值,从而更加能体现出审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并且进一步分析茶文化元素应用呈现出的美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城市水体景观设计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城市水体景观;设计;茶文化;美学意义

城市水体景观指的是在城市的区域内,借助各类设计方法和艺术手段,结合当地的地形、植物和园艺等对城市进行再次改造的环节,使城市更加具有生命力,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城市水体景观设计,要对景观进行布局,并且结合城市的空间结构等方面,使城市水体景观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城市的生态条件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城市建设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形成的新的价值取向的体现。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景观的审美性和实用性,体现出深层次的价值。茶文化元素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效果突出,可以展现出美学意义。

1城市水体景观设计在茶文化元素的应用

1.1茶文化元素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的传承

如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实现了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非常大,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也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进行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将茶文化应用其中,可以使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重温,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的理解。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环节中,要对茶文化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展示。城市水体景观设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需要各个部门付出努力,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对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在茶文化的传承中,应该充分采用这一契机,从而使文化传承在这个环节中更好的体现,使茶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使茶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2茶文化元素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得到升华

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城市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通过城市的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生活可以展现出来。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可以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进行展现,可以展现城市的主要面貌。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应该借助茶文化元素,使茶文化的内涵充分的展现。茶文化元素不仅仅代表着民族的特色,同时也具有社会意义,使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展示。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可以体现在城市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从而可以使茶文化元素得到发扬。

1.3茶文化元素与城市水体景观设计

茶文化元素与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城市水体景观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类常见的现象。在文化的发展中,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繁荣和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要结合茶文化的熏陶,二者相互贯通,在不断融合中形成新的城市面貌。

1.4城市水体景观设计和茶文化元素融合呈现出艺术感和社会价值

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结合茶文化元素,可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元素结合,但是二者一般都是独立存在,都与其他的社会元素产生深刻的联系。在社会实践中,文化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展现出价值。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其与茶文化元素紧密的结合,使设计成果展现出文化的魅力,茶文化元素的现实意义也不断强化,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也能对人们价值观的革新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将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与茶文化元素的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美学意义,可以使社会活动产生更大的价值。

2城市水体景观设计茶文化元素应用的美学意义

在进行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一项社会性质的生产和实践活动,而且也能呈现出浓厚的美学意义。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很多元素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生动的体现。城市水体景观设计要有真善美的统一,而且还应该遵守各类准则,使人们在这些艺术创造中,感受到自然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茶文化元素应用的环节中,不仅仅强调社会伦理道德,而且也涉及到大量的自然景观,通过自然景观的设计,可以将道德等抽象地表达出来,使道德伦理的宣扬具有物质载体。城市水体景观可以结合植物的设计,运用松柏可以体现人们坚强的意志,运用竹子可以体现人们的谦逊等,这些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主题更加的明确。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可以结合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为陪衬,从而使儒家学派诚信和坚韧等品质体现出来,采用道德伦理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并且在自然景观的设计中,使人们可以更好地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尽管在自然界中,花鸟等事物没有自身的思想意识,但是人们在设计中可以赋予他们深刻的内涵,体现出社会价值,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在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方面,通过城市水体景观空间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在设计中,要完善合理的空间划分,并且带给人们愉悦的享受。城市水体景观的功能不仅仅是供人们观赏,而且也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场所,可以更好的建立各项社会关系,使社会关系更加的稳固。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要展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将情感、观念和思维方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进行城市水体景观欣赏的环节中,不仅仅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同时也是满足人们社会体验的重要方式。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要遵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念,其一,人与人之间要实现和谐的局面,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二,人与自然之间要保持和谐的基调,要对历史和规律抱有敬畏的心理,对待一些自然事物要保中立的态度。其三,要对生命个体非常尊重和爱戴,追求本心的真挚和纯洁,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往往以各类制度为主,最典型的就是古代的社会制度,要求各个社会群体要对各项社会制度严格遵守。现代美学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应用,则展现出设计的层次感,形成规则意识。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要遵循普遍的价值准则,采用中庸的思想,在设计中,要不偏不倚,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在设计中,应该追求恬静和闲淡的态度,表达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协调的,并且可以以最佳的状态呈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的欲望产生,所以,在设计中,要宣传一种中庸的思想,从而可以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减压,确保事物之间的协调,在合适的时机开展合适的生产活动,确保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环节中,应该完善自然景观之间的协调,确保自然景观的统一。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要完善审美情趣,在设计中,要遵循融情入景的方式,在设计中发现美,带给人们更好的审美享受,通过茶文化元素的不断挖掘,可以完善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继承性,其设计更加具有创造性,体现强大的社会价值和审美情趣。

3结语

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环节中,合理地采用茶文化元素,实现对茶文化的传承,并且实现茶文化的升华,在设计中提升审美品质,促进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仅推动了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浓厚的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罗军.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及美学意义[J].福建茶叶,2016,38(01):213-214.

[2]王利,赵亮.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2):122-123.

[3]罗珊,李志鹏.浅谈地域文化在闽北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5,(14):38-39.

作者:杨圆圆 单位: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