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论文

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论文

1传统建筑文化

1.1直接应用

直接应用是指将特定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不做变化或根据设计与技术需求仅做微小的变化,进而直接运用到设计当中,使设计成果基本保持其原始面貌的设计手法,这种设计手法的使用条件比较局限,往往在特有的环境下,如古城的复原,一些特定的旅游景区的建筑,或是由于业主本身的需求,如一些中式的商业街区、度假疗养村等。例如大同东小城项目,大同作为北魏古都,底蕴深厚,东小城历史悠久,繁华古今,所以大同东小城具有两个特殊的身份:一座历史古城,一座商业新城,因此本着追寻与探索的原则,在对东小城进行整体规划时,结合古今不同时期东小城的市街图与大同现今存在的传统街巷,提炼其中共同的元素与形式,将其整合、重组、优化,作为整体规划的结构与肌理,以达到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传承与发扬的目的,将传承与延续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利用传统的灰砖灰瓦还有城墙砖作为东小城建筑主基调,同时将白色的片墙,玻璃幕墙与亚克力构架穿插于砖墙灰瓦之间,通过适当比例与手法进行设计与协调,使东小城整体的建筑形式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散发出了现代商业城的时尚与自由感,达到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继承与改革,延续与发扬的和谐统一。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这种直接的应用由于建筑形式本身的特点,以及建筑所在环境的特殊性,往往能够非常直观,并且最大限度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而且如果在其中能恰到好处的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作为配合,这类建筑作品同样能做到与时代同步,而不会显示出与周边环境的格格不入。因此,这种类型的项目,建筑师应该尽可能的对项目进行深入的剖析,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更好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1.2间接应用

间接应用是指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或元素进行变化或借用,形成具有一定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现代元素,并在设计中加以利用,此类应用可以在非指定建筑风格的项目广泛应用,并能够结合项目本身所处环境以及当地特有的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代表性。譬如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综合楼的设计,结合项目基地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设计时,求新意于古风,在山墙的处理上利用木质格栅将人字形山墙一分为二,形成了两个互成对比的梯形,同时将檐口处理成45°内切的形式,使当地传统的山墙样式有了全新的形象。并且将这一变化运用到建筑各个部位,令古朴与现代两种不同的效果在同一个项目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但是间接应用的设计手法需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入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同时对相应的传统元素与构件进行变化与借用时,对其在整个项目的尺度、体量、比例等均应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否则会出现弄巧成拙、不伦不类的设计结果。这就需要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重视自己的知识积累,才能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以更新、更好的形象展示出来。

2除建筑文化外的其他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将一些特殊类型的建筑(如展示类建筑、文化类建筑等)和与之所要传达的精神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加以体现,或是根据项目所处环境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对项目本身加以引导,使传统文化成为设计理念的来源与基础。但是这类传统文化往往具有较为抽象化与概念化的特点,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表达。如龙泉青瓷博物馆,结合其独特的设计背景———青瓷,我国传统名瓷之一,2009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场地,周围丘陵连绵、层峦叠嶂,一派田园美景。通过对传统青瓷文化与历史的深入探究,提出了单纯的以“形态概括语言”的简单做法,对与建筑本身“异质远源”的青瓷器物进行抽象转换,使作品本身步入到意境层面的境界,自然而然的展现出其所要传达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痕迹。综上所述,对这类非建筑类的传统文化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其通过具体的建筑形式表现在大众面前,这对于建筑师来讲,就需要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涉猎面,热爱生活,培养挖掘事物更深层次内涵的能力。

3结语

在当今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洋文化快餐”从世界各地涌入中国,在带来优秀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浮躁、盲目的不良社会风气。虽然王树、莫言以中国人的姿态问鼎的各自领域,中国的文化思想逐渐重回世界的视野中时,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重新去发现我们身边已经越来越被淡忘的传统文化与民族骄傲。在这全新的世界环境中,使“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有无相因”的、最为古老的建筑空间理论重新在世界的舞台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作者:张帆 单位:山西凯的建筑设计规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