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摘要:为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文章深入研究当前校园环境设计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在校园文化设计产品中的渗透性表达,分析环境设计与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联系及其实践价值。综合环境设计在文化传承分析、产品视觉要素分析上特点,探索和总结出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致力于传承中华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性表达;策略方法

引言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1]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爱国主义硬核力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校园生活时间占据了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应当重视校园环境设计中爱国主义的融入性表达,使得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在校园文化环境产品的方方面面,营造出爱国教育的良好环境氛围,通过环境设计的实体构造,创新和丰富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发挥场景育人的重要作用,使得其从内容认知到情感认同,再到主体意识、主动践行,真正实现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ASTUDYONINTEGRATINGPATRIOTISMEDUCATIONINTOTHEDESIGNOFCAMPUSCULTURALENVIRONMENT

一、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心课题就是协调人与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人与之和谐统一。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个体是环境的主体和服务的目标,最终实现个体的人与环境的和谐。但这又区别于产品设计创造空间中的要素,它是通过设计营造符合主观要求的舒适氛围,来满足个体主观的需要。简言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原有的自然的、社会的环境为出发点,以科学的、艺术的方法协调自然、社会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以专业的设计语言创造适合的环境空间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作过程。校园环境的设计就是利用一定的教育设施和选定的环境来教育学生,使之在营造的场景氛围之中,通过感染熏陶,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使之在长期的影响教育下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文艺创作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环境艺术设计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是紧密联系的,与其最终的目的具有契合性,因此这是提出要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之一。

(二)体现学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青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3]。当前,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西方不良思潮的冲击以及互联网的拓展性带来的弊病,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亟需重视的问题。因此,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所处的环境紧密联系,深切契合,使之更接地气,可使得其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说,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在不同国家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话语权利冲击对撞下,处于个人价值塑造期的青少年对互联网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容易在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对祖国忠诚度降低的现象,甚至导致危害国家利益的间谍行为出现,对国家的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性。在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也强调,要“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5]因此,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要加强“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的家国主义情怀,有报国志和爱国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强大精神动力。

(三)体现学校良好德育环境营造的现实需要

“围绕在一定主体周围并对主体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客观事物和条件即所谓环境。校园环境作为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6]校园环境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实在可以看到的,可称之为硬环境,一种是由硬环境中衍生出的,在无形中产生着影响,可称之为软环境。二者一显一隐,相辅相成。所谓“硬”即是指校园活动以物质载体为基础而存在,是指实体的客观存在,是学校的一切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实体载体,如校园整体布局、校内的人文景观、校园绿化、各类建筑外立面、各种宣传展板、文化长廊等,通过图文展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口号等,赋予其生命的灵性,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自然和谐的美感,营造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硬环境。通过富有艺术设计的硬环境,可以在无形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一些寓意深刻的雕像,色彩冲击的海报宣传栏,循序渐进的走廊宣传语,营造出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塑造着人,凡此种种无不凸显出软环境的重要作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同时也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随着,社会开放性的增强,提倡开门办学,面临着外界繁杂的信息流,如何进行校园环境的艺术设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我们既要关注硬环境的艺术性构造,也要考虑其构造过程中营造出德育氛围。在校园环境的艺术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既可以满足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以及国家民族认同感的社会现实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营造学校良好的德育环境的学校现实需要,因此这也是提出要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之一。

二、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

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是校园建设的细节,校园环境设计要以满足师生为主体的校园生活以及满足行为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校园环境空间和构造是由现时的需求所决定的,校园景观设施设计与校园内主体对象密切相关,运用构造得当,可以极大地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也对提高校园的服务功能、教育质量、校园文化内涵和特色起到重要作用。

(一)把握学校育人主题与环境内容设计的整体协调性

思想观念在行为上具备先导性作用,所以校园文化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当对传统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进行转变,以全新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性的艺术设计构造。每一个校园应该呈现出特色的文化气质和人文情怀,整体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又是校园整体文化的集中表现。所关注的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环境的设计,因此,设计师的落脚点的不仅只限于方便师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校园的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气质传递给青少年学生。在提升文化内涵和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们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以及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和素养。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设计人员应当转变自身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思维。如某校园文化角的设计案例,从室内设计角度分析,该设计转变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通过混搭风格、现代元素打造全新的室内空间,一定程度上满足“90”和“00”后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张扬个性的同时给予教育内涵的寄托,并且有效联合设计理念,确保形式与功能更好地融合于周边校园环境[7]。

(二)注重爱国传统的现代弘扬与体现本土特色的融合

“和合文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备受关注的,在校园环境的整体构造中首先是要从宏观层面把握设计主题与内涵,再进一步考究细节,使得整体与细节相互照应,整体凸显细节的样貌,细节体现整体的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环境,这也就要求在整体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构造中,整体把握,重点凸显。比如,在表达友爱主题时,设计出两个小人手牵手的造型;在表达尊师的主题,可以采用古代学生跪拜老师的元素与现代艺术融合等。在选择运用图形符号元素时,要充分了解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中。在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结合具体的地域特色文化,筛选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素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这样有利于受众产生认同感。比如,学校校门处,设计出醒目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艺术作品,可展现出整个学校积极向上的风貌。在设计文化走廊时,突出重点特色,将地方特色的爱国感恩精神融入其中。可以拉近与受众学生的心理距离,更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产生家国情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举例来说,宁波地区的“宁波帮”爱国爱乡的感恩文化,就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打造出“感恩文化园”“宁波地方爱国名人事迹展”等地方特色的爱国文化教育的物质载体,比宣传一些距离受众远的典型模范更具实际效用。

(三)关注布局结构艺术理论与实践的联动

在整体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应重视环境认知理论的形成和位置感。校园环境设计中对应的主体是青少年,他们的思想跳脱活跃,不因循守旧,喜欢新鲜感与刺激感。因此,校园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要凸显出创新性,其中,强烈的认知和感染力非常重要。同时根据空间识别的程度,还需要塑造空间的位置感,因为位置感可以使青少年学生进入空间后感受到空间的品质和象征性的情感含义。[8]换言之,强烈的辨识度和感染力以及具有场所感的环境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青少年强烈的文化满足感与认同感,并由此产生自豪感、文化自信力。将环境感知理论与气氛创造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感知来感知环境中的各种感知刺激,并与他们以前的经验和认知相结合,形成环境感知的过程。正如上文所论述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时期,他们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自身缺乏辨识能力,在师长的灌输教育中获取爱国主义的教育,但可能仅仅限于认知,没有情感和主体意识,更不要说到具体践行。也正如此,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更能让青少年学生产生熟悉的认同感,使他们在顺理成章接受大量环境信息的同时,并逐渐加深理解,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增强对家国教育的认同与归属感。

(四)强调细节元素的使用与设计构造的考究

校园文化环境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强调细节元素的使用,其重要的一点是实际构造中注意色彩运用。一般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针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不仅需要遵循色彩配置结构原理,而且同时要考虑到运用的具体位置,以及受众的需要等因素,真正使色彩运用这一细节为校园文化环境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涵而服务。一方面,色彩具有隐喻性,在环境设计中,通过色彩可以准确表达出设计的内涵、价值取向。通过色彩的彰显给受众学生一种视觉新鲜感,使其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产生认同感。另一方面,色彩也具有象征性和情感性。举例来说,在我国传统色彩的运用上,多采用水泥灰色,黑瓦等,营造出一种质朴感。故宫的红色宫墙、汉白玉台阶、黄色琉璃瓦等,营造出庄重、神圣、独特和崇高的意境。因此,在考虑学校环境塑造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时,首先是关注如何运用色彩体现出“爱国”内涵主题。我国历史和传统认同中多用红色、黄色、金色表达出喜庆、圆满、和谐的文化特征,因此,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氛围,也可使用红色、黄色、金色等,但是也要注意,过度的颜色使用会造成压抑感。同时考虑到是学校的环境基础,使用蓝色、绿色等一些有青春活力、欢快的色彩。同时,学校是一个学习环境,为营造出学习氛围,运用白色这一基本色,打造整洁亮堂的校园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环境设计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进行艺术处理,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9]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环境中,更加突出了其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形式美的原则、整体设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创新性原则等八种原则。具体来说,关注青少年这一主体,凸显了其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关注其造型设计的外观,也关注其内涵的教育性,体现着重视形式美和整体性的原则。通过关注其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的研究,从特殊到一般,有利用总结出环境艺术设计针对性、实效性的一般方法,更好地推进艺术建构实践的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主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意行的协同

学校环境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潜隐性。著名教育家德里本曾说“儿童所学到的东西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交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10]青少年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环境氛围中,不自觉地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好的环境氛围使个人情操得到陶冶;个人意志得到锻炼;个人人格得以塑造。也正是学校环境具有潜隐性这一特征,在校园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宣传文化长廊的设计,校徽的设计,院徽的设计,文化广场的构建和命名等,包含着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展示,集融入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艺术设计,如爱国主义英雄人物的事迹展播、历史性含义的广场命名,例如“五四广场”、“有思广场”;富有美感与寓意的校园雕塑,如中小学校塑立的“雷锋像”,山东师范大学本部校区的“伟人像”;还有富有创意性的绿化,学校在国家纪念日期间的“五星红旗”鲜花造型、节日宣传造型;还有校园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地域性的文化特色。通过种种加深着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增强了其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接受。使青少年学生在认同的基础上,在情感熏陶中知、情、意、行协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三)有利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日常生活化

纲要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要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11],是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做到润物无声,注重落细落小落实,落到日常生活之中。简言之,就是要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富有生活化,在日常教育中,以生活化的视角不断加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之中,通过设计艺术的手法,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大胆采用结构化的语言、通过符号元素,装饰语言,在其中增加情感因素,使之富有感染力,此处无声胜有声,参照景观构造的原则,创造出更适合表达爱国精神的艺术存在物。有利于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青年学生更有兴趣地接受,比单纯的灌输说教更能促进学生主体的认同。通过感染感召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国家民族观,使之得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发挥环境的强化作用,在灌输教育中得到的价值观念、政治认同,通过环境氛围的参照,主体意识在环境中得到肯定的回应,更能使其加深印象,有助于更好地将其内化,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这一目标任务的落实。这种具有明显导向性的环境,从另一种层面上说,与学生心理的发展相一致,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校园文化环境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运用互感性和独特性,有利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加贴近青少年,更加生活化[12]。

四、结语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注重造型的美观、新颖,更重要的是凸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解决文艺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完成环境构造的过程,也可以凸显其浓重的人文价值。但同时要注意在校园文化环境氛围营造过程中,图片、符号、文字等元素在校园环境设计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在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的运用的基础上,在布局结构关注艺术理论与实践的联动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与校园文化创意环境设计融合,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提高其物质实体所表现出的思想性,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

作者:孔斌 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