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论文范例

社会新闻论文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1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5年2月,他在贵州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做法;2005年2月,清晰定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他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中,有以下原则:首先是以人为本,再有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能够看出坚持“党的领导”仍是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以人为本”也将对人的重视提高到一个高度,改革开放也是不变的主题。同时,“和谐社会”也更多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和睦、协调、统一”理念,在此之下,笔者试图从他的一些讲话中,对他的新闻、宣传理念进行总结。

坚持党性为核心坚持党性是同志新闻、宣传理念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一点,几乎所有的讲话中都有提到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新闻媒体必须为党服务。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就说到“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①在200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的时候也提到“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②坚持党的领导,培养忠实于党的媒体骨干,打造利于党发展的舆论氛围,是所有宣传和新闻工作的出发点。

尊重传播新闻规律同志坚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认为新闻、宣传都该依规律办事。例如他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他曾经说“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③;他要求新闻媒体重视时效性“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善于捕捉信息,进一步增强宣传报道的敏锐性和时效性”④;还说可以按照新闻价值来选定报道对象“如有新闻价值,均可由新闻媒体对海外和在我国新闻网站上自主报道”⑤。他还认为新闻传播要注意“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力风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⑥在他的讲话中他是肯定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应该真实、及时并且有价值,报道方式应该鲜活而不该老套。

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政治中他多次强调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在“新闻和宣传方面,则提出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⑦在视察《人民日报》的时候,他也提到了“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⑧他认为新闻传播应该尊重服务人民的要求,写人民爱看的、关心的东西,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贴近人民,吸引人民,服务人民。以引导为主“在200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⑨在互联网普及,传播方式急剧变革的时代,过去的传———受的宣传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所以在新的时期“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⑩以变革传播技巧的方式来引导舆论。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2

一、农村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现实矛盾与问题

干部在群众工作中不能发挥先锋作用,组织在处理社会问题的关键时候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的村党组织出现了家族化问题,村党支部成为宗族或利益集团控制村庄的工具;有的村党组织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村党支部要开一个支部大会都很困难,开一个村群众大会就根本开不起来。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并没有起到真正作用,出现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止步不前的局面。制度衔接不够。虽然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建立了民主决策监督、联系群众民意沟通、群众诉求反映,以及乡务、村务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但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干部执行的力度还不够,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还不够,尤其是缺乏对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导致社会管理工作和群众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社会管理工作推进的整体合力不强。公共权力缺乏有力监督。一些村干部之所以能够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为家庭、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和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关键在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农民群众应有的管理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不到保证。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不畅通。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庄内的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对于村务和自身利益,很多情况下,村民缺少的是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正是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才出现了一些农民在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的越级上访、甚至进京“告御状”的问题,给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中行政命令的彩色依然很浓,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主要是乡镇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往往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部署任务、安排工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不能很好地在领导方法上创新,公共服务上创优,为民办事上创先。

二、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社会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使命,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领导艺术,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与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相契合的有效途径。转变社会管理理念。领导艺术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转变,更加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工作方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负责向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一是通畅沟通对话渠道,完善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网络对话、基层夜话等制度,保障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二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完善群众合理诉求反映、矛盾预防调处等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三是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参政、民主决策等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加强社会管理队伍。一是选好群众工作领袖,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农村各级领导岗位。二是配强社管工作干部,让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具有相当说服和协调能力的干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大有作为。三是提升社管工作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多岗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社会管理合力。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把问题化解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二是坚持党政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三是切实加强领导,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形成社会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实际效果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五个结合”。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办实事、做好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交民友,连民心,聚民智,惜民力,排民忧,解民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做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打黑除恶,伸张正义,使老百姓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让老百姓有一个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安心生产、安全生活、安定发展。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乡、村干部开展增强群众观念、政策法制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的教育,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发挥广大农村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牢固树立为民执政的理念。强化乡村便民服务管理调处帮扶救助工作,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和“帮扶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和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制度,把村两委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取信于民。进一步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共铸诚信生产,诚信经营理念,铸造“诚信”金字招牌,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快富。进一步抓好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集体财产安全的管护,确保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并使村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快速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乡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乡村中小学校、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大建设。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部管理,彻底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期盼的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吃药难、转诊处置难的问题,农民吃穿、居住、养老的生存保障问题,真正实现农民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由城镇转移到农村。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乡村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着力纠正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陈规陋习,打造绿色生态、清新怡人的和谐乡村新环境;另一方面,把“打黑除恶”,“扫黄打非”机制引入乡村,使综治工作无盲点,法制建设无盲区,让外出务工者走得放心,干得安心,回得开心。倍加关注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首先要向外出务工者宣传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列法律法规,使外出务工者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好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维护好孤残、五保、低保、特困、定补以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尽享改革成果。

作者:杨崇祥 单位:宿迁市社科联副研究员

第二篇

一、加强社会管理的法治理念

1.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在社会的所有构成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无论是宪法还是其他社会规则,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社会管理,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社会管理,就必须一切以人的正当利益为考量,根据人的需求来对社会管理进行科学设计,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依法管理。从根本上保障人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法治、保障公正司法等的法律制度。在这些法律制度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建设的核心价值,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是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在社会管理中兼顾“法理情”“法理情”是人类社会的规范要求和理性与情感的表达统一,体现了一定的道德水准和情感诉求。法律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由于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仅仅是严格依法管理也不一定达到法律所要求的最佳目的或效果。这时,就要求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中遵循法律规则的同时引入人性化因素,使社会在依法管理的同时兼顾情理。

3.依法行政,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前提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作为国家公权力的行政执法权对于社会来说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和专门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者,但其一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脱离法律的控制便会变为公民与社会最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完善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体系,加强司法监督、执法部门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尤其要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对社会公众公开行政执法情况,畅通社会监督的渠道,使民众的诉求能得到及时的回应。

二、培育完善法治语境下的公民社会

1.加强立法建设保障公民参与目前需要着重完善保障公民参与权的普通法律制度,加快信息公开立法,因为无足够的信息公开,公民参与就会因为缺少指导而变的没有方向感。当前我国信息公开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规范依据不足以及各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混乱,《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这三部法律法规在保密事项、公开程序等方面的关系没有理清。因此,我国应当尽快起草《信息公开法》,使其作为一部特别法来协调各个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达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的目的,为公民行使参与权参与社会管理创造制度条件。

2.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选举是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一个国家选举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一要逐步扩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确保选民能充分地了解候选人并拥有选择的余地,让选民能够真正的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出维护自己利益的代表。二要完善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制度。使人大代表能够与选民保持经常性地联系,以便其能及时反映选民的意愿和要求,更好地向选民负责,维护选民的利益。三要进一步落实选民对代表的监督制度。使代表能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制约。

三、依法规范虚拟世界的社会管理

1.加强科学民主立法,完善法律体系首先,我国的大部分网络立法都只片面地强调规范秩序、维护安全,而忽视各网络主体的权利保护。其次,我国的部分网络立法都只是由权威部门自己立法,而没有征求大部分网络主体的意见,缺乏民主性。立法也没有经过专家的质证论证,不符合信息网络固有的特点和发展模式,缺乏科学性。再次,要对问题法律进行清理,及时废止那些可操作性差、与《宪法》相违背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颁布《互联网管理法》,宣示我国互联网管理的立法原则与目标。

2.明确管理部门,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要解决多头管理问题,首先要避免多头立法,对同一具体的信息网络问题,要避免多个部门对其重复立法。其次,法律要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对于信息网络的管理职责,以避免因为部门利益而相互争抢或推诿对具体问题的管理。再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执法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可避免多头管理的尴尬。

3.严格执法,使法律能够真正得以实施法律不仅需要被制定,更要得以有效实行。现在的网络不法行为越来越多,网络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网络信息安全危机越来越严重。在这一情况下,虽然信息网络法规被大量的制定,但仍是网络谣言四起,“网络水军”大量出现,网络违法问题愈演愈烈,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法律法规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

作者:刘文静 刘俊娥 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第三篇

一、以社区为基础,夯实管理建设格局

通过建立网格管理组织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类界定、务实管用,灵活便捷、全面覆盖的要求,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社区干部分片包户的片区为基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其次是走访调查,明晰网格基本情况。全疆各街道社区制作了社区干部责任区划示意图、包户分布图网格图和工作流程图,通过社区包片干部和网格党支部书记共同开展调查摸排,进一步明晰网格基本情况,丰富网格图示内容。第三是整合资源,维护网格和谐稳定。新疆通过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整合“网格”内各类维稳资源,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热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做到小问题不出社区、一般问题不出片区、突出问题不出街道、老大难问题不出。第四是发挥作用,提升网格服务水平。强化同一社区各网格间的相互沟通,切实创新为民服务的方法、途径、载体,共同推进社区服务品牌打造提升。

二、以宗教为依托,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新疆民宗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通过建章立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新疆自治区在各市层面成立统战宗教事务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成立了统战宗教办公室,统战宗教干事全部进入乡镇党委班子,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对涉及宗教领域问题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其次强化措施,依法管理宗教人士,管好信教群众。严把宗教人士的“入口”关,将后备宗教人士的培养、使用制度化,确保新疆宗教人士队伍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教诣、品德上能服众。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管理原则,依法管理宗教活动。第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断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水平。深化宗教场所社会化管理,加强宗教场所管理民主化,将新疆所有的宗教场所民管会换届选举与村级换届工作相结合。

三、以法制为保障,化解社会进程管理矛盾

新疆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建立“诉调对接”联动工作机制,大胆实践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新举措、新模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首先,以民事纠纷、案件为突破,搭建诉调平台,倾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全疆推进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诉前引导调解,人民调解纠纷化解,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新机制,采用人员衔接、程序衔接、效力对接确诉调对接工作长效开展。其次,在刑事审判中拓展工作思路,延伸审判活动,注重宽严相济,推行刑事和解制度,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突出刑罚预防犯罪、改造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质功能。第三,在行政审判中努力探索建立化解行政争议、劳动争议新机制,力争把矛盾消灭在原发状态。充分利用联系会议制度,搭建行政案件协调处理平台,主动开展行政案件协调处理工作,促进行政纠纷的案结事了,实现了新收案件的“零上访”,达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四、以督导为底线,推动维稳工作常态化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新疆政法委(综治办)突出抓基层,着力打基础,建立长效机制寻求突破,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探索创新,不断推动维稳工作的常态化。首先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断推动维稳长效机制建设。新疆进一步提高维稳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在基层综合目标考核中的分值,将综合治理年终奖的发放审批权力逐级下放,既提高了基层组织落实责任的积极性,也树立了基层组织工作的权威性。其次依托人财物保障机制,不断夯实维护稳定的基层基础。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3

其一,开展教育型社会实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教育型社会实践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充分、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例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和革命历史纪念馆等,让大学生从中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观看和倾听革命阶段的历史故事,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组织大学生开展“续家谱、写家史、传家训”活动,让大学生在家庭故事中诠释幸福内涵,感受、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其二,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意识,渴望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做出贡献。通过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弘扬,就必须熟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大学生巩固知识、理解创新奠定基础。例如,组织大学生宣讲团,利用假期或节假日深入基层、社区、农村、民族地区,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基础上,结合地区、民族特点,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宣讲路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其三,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辨别主流和支流,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例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开展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等。

2.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

其一,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要求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实际,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信仰。例如,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停等实践活动,培育公正、法治等精神;环境保护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参与环境监测与评估、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等实践活动,培育文明、和谐等精神,既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又在检验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二,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实践活动必须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突破口,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组织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针对区域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实践,切实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动中。其三,与新媒体相结合。当前,新媒体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等产生深刻影响。有效利用新媒体,可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发微信、转微博等方式,沟通实践动态,交流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及时处理各种难题,可以分享知识、引发思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现互动性和即时性。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记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3.完善社会实践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范化。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4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理上对社会的自觉认同、归属和在行为上对社会、对他人的伦理关怀、责任担当。社会并不是纯粹独立的无数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由无数个相对独立个人组合形成的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于社会整体,不与他人交往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确立集体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勇于担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这样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也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精彩。

二、青少年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局势动荡此起彼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日新月异化等都极大地促进各国加速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在国内,我国正经历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必然给整个社会带来激烈凸显的社会矛盾和集中棘手的社会难题,这一切都给当代青少年提出了严峻挑战。时代呼唤英才,青年强则国强。

(一)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

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要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因此,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青少年总是要面临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历史使命不同于一般的个人情感和个人追求,而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一个灵魂性精神准则。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自觉地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能够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能够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并在追求这一崇高价值目标过程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改进完善自身,提高战胜困难、克服挫折、成就事业的能力和素养。相反,不负责任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其人生往往庸碌无为,颓废不前,甚至最后还会落得个受人嫌恶、唾弃的下场。对于这一道理,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早就说过:“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

(二)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投身社会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前进要发展,就会面临挑战,就会需求有思想、有能力、有责任感并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的建设者和拓路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化、人民需求日益丰富日益舒适化等国内外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正处于复杂国际环境和激烈社会变革风口浪尖的当代青少年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历史使命,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方能清楚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价值追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满腔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以推动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世界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它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成为引领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价值导向亦即价值目标,它是指作为社会成员个体通过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么活着才有意义”等一系列有关人生问题进行思考、确认并自觉选择的人生路线、价值追求,是人生行动的指南,在人生观、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是各族人民行动的根本指南。在历史上,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始终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始终真正反映和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起“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价值目标,自觉肩负起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振兴中华的实践中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乎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在人生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人生发展发挥着“定方向、促动力、取成效”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去塑造和成就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阶层、各领域劳动者、爱国者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有利于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广泛认可和接受,从而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共克艰难,推动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发展。因此,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就离不开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社会使命,自觉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的社会实践中成为于国于家有用之才。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追求层面的体现和反映,也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基本行为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形成和社会道德风尚的营造具有导向和调节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要造就什么样品格的国民,形成什么样风气的社会风尚。一个人只有知荣辱、辨善恶,才能分清礼义廉耻,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思想行为选择;一个社会只有其成员知荣辱、辨善恶,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为基础,采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形式指出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判断、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也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自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始终以“八荣八耻”为座右铭,知耻明荣,弃耻扬荣,时时处处注重自我反省、自我批判,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激励、自我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纪观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5

在对社会体育组织研究文献的检索中,依据研究的需要,将与“社会体育组织”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条“体育组织”“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基金会”等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网络版)收录的CSSCI和核心期刊文献中进行篇名项的精确检索,不设远端时限,以2013年12月31日为时限近端,经逐条查看检索结果,排除掉重合项以及无关的大量文献条目,最终获得321条与社会体育组织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999年前总体研究数量较少,到1999年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幅,从2000年到2007年,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文献数量一直处于平稳上升趋势,2008年出现爆发式增长,2009年、2010年微幅下调并逐渐趋稳,直到2013年,研究数量再次明显增长。除北京奥运会举办后2009年、2010年出现下滑外,整体曲线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非常活跃,仍处于当前体育学界研究的热点范畴。从图1的曲线中还可以看出有2个年度属于增长高点,分别是2008年和2013年。2008年相对于2007年文献数量增加了19篇,这与我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直接的关系。在2008年,国家组织了一系列科研论文报告会,在宣传力度、重视程度、资助程度等方面都较以往高出很多,因而大大地激发了体育研究领域学者的科研热情,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时间涌现出来,于是出现了文献研究数量“喷涌式”增长的现象。这其中不仅包括“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其他体育类的研究文献也都在这一时期迅猛增长。从文献增长的研究领域来看,主要增加的是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学校体育社团以及赛事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的领域明显得到拓宽,出现了对体育组织进一步细化研究的趋势。另外,组织发展、组织现状、国际体育的研究篇数也略有增长。2013年与2012年相比,研究文献数量也增加了6篇,其增长明显的是现状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覆盖的领域也有所扩大。纵观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文献,其增长的领域和成果出现的时间完全契合我国政策热点和重要体育事件,如“奥运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共服务建设”等。总体来看,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社会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社会体育组织与公共服务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比较明显,且管理和发展方面的研究总量都比较大,研究的面也在不断地拓宽和细化。当前,国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这必将成为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新热点。

2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追溯

从文献检索的结果来看,体育组织研究的早期,方瑸对苏联的体育组织进行介绍,该文发表于当年《苏联问题参考资料》第2期,文中描述“苏联管理体育运动的最高机构是全苏体育运动委员会,它是属部长会议管辖的……除了各级体委行使职能之外,在开展体育工作上,苏联的社会体育组织确实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苏联的社会体育组织主要是志愿体育协会和单项运动协会。”并且方瑸从40个志愿者体协中的10个行业系统志愿体协选取了7个影响最大的做了简单描述,包括了公安系统、工业系统、大学生、中小学和技校、铁路、水运系统等。1987年上海体育学院葛利等翻译了美国人W•H•弗里曼发表于《PhysicalEducationinChangingSociety》的《美国社会体育组织简况》一文,介绍了美国存在的社会体育组织及其构成的基本概况。从总体情况上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对体育组织的研究均停留在对美苏体育组织的构成内容。对国内社会体育组织研究首见于报端的是李存章对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其在1991年《体育文史》第6期刊登了《艰苦创业六十载———记我国近代民间体育组织“广东梅县强民体育会”》,文中叙述了“强民体育会”的创立与发展历程,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这篇文章对于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开创了历史性的先河,为组织和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了建设性参考依据,也为各地学习和创建体育组织提供了史料借鉴。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有关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逐渐加速,起初的研究还主要是建国早期以及历史上体育组织的研究,直到1996年起,我国才出现了对新兴体育组织的一些研究,如续川于1996年在《体育文史》发表的《关于我国体育组织体系改革的思考》,吴世英于1998年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中国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分析》,刘明生于1999年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上海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李建国于1999年在《体育科学》发表的《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小型化”探索》等。这一时期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出现了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研究视角多样化的趋势和特点,而也在此时,“社区体育组织”研究出现了第一波热潮。

3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内容分析

从体育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注该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3大方面。

3.1社会体育组织的基本理论研究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相关提法全部采用了“社会组织”这一称谓。社会组织国际上通常称为“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第三部门等,“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社会体育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用社会体育组织总称以上这些提法更为合适;因为这样的称谓不仅可以代表以上组织的所有特征,而且更具有现代的意义,也与国家相关文件保持一致。体育界学者对西方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公益性、服务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的讨论上,并与我国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对比。弗里曼等对美国的社会体育组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潘铁军、张龙针对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可以建立以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中心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实行民办官助、自营自治的组织管理形式,半公益半消费式的经营模式。凌平等对意大利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剖析发现,意大利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属于社会自我协调管理体制。体育界学者就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呈现多维理论视角,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代表性的研究视角有马志和、黄亚玲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视角,魏来等、卢元镇等的法团主义视角,肖林鹏、仇军等、黄汉升的治理理论视角,汪流、王凯珍等的合法性理论视角。他们分别就制度、体系、地位、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3.2社会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探讨

该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职能、资源依赖、关系向度等角度。黄亚玲研究指出,体育社团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特质,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社团的3次发展高峰,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刘东锋等运用经济学理论,就我国政府对非政府体育组织的需求与社会体育组织供给的内容进行分析,其指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国外非政府组织供给上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经济上对政府依赖性太强。王乃英等、熊振强等从政府职能转移视角对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职能的分配做了探寻,分别指出我国政府管理方式应当由行政管理和全面包办转移到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合作型管理模式上来;冯欣欣等从资源依赖视角认为从中观层面探讨政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间的合作问题,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和资源互赖是促成政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合作的动因,从组织身份和资源依赖2个维度来看,当前我国政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形成权力失衡下的有限合作模式,应通过政府赋权和非营利体育组织增能,构建政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理想的合作模式。汪流提出了草根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向度应着眼于“合作”而不是“分离”,应当由“政府主导式合作”向“互补式合作”转变。

3.3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实践研究

该领域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性和人群性体育组织管理的现状调查上。王凯珍等对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吴树斌对澳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进行了探讨,周小林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探讨了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朱家新、姚磊等对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指出当前对社会体育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和协调,队伍薄弱,经费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综上所述,社会体育组织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国家管理背景下所做的一系列探讨,在新时期我国政府对社会组织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特别是中央政府在社会组织发展的激励和培育、规范发展机制、拓宽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这些制度和政策的改革与尝试对于新时期社会体育组织的建设以及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形成社会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服务合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对未来中国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发展变化具有新的涵义。

4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体育组织研究前瞻

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借用国外相关组织的发展经验,在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参与治理所需的条件都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

4.1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结合中外社会治理理论,以史实为线索,对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的出现、发展、演进进行历史描述,然后对现实状况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4.2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条件分析以国家政策、民族文化特色等为依托,从组织属性、管理模式、组织职能、组织制度、规模、机构设置、服务内容与实施路径、人员构成等多方面分析参与社会治理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4.3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与发展现状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构建

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与发展现状的研究范畴应包括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现状和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硬件供给(体育场地设施、机构、人员等)、软件支持(服务管理、相关政策、健身指导等)。基于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服务的现状调研,还应分别对社会体育组织的规模、投入、效率、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等方面效果做出评价,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

4.4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借鉴国内外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可以从社会人群对体育服务的不同需求出发,基于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探索其供给机制、动力机制、效率机制、激励机制、整合机制和互补关联机制等,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和实现路径。

4.5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在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伴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社会体育治理的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结合社会体育的现实需求,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不再局限于以往被动的接受任务、请示、汇报、审批等环节,其注册程序越来越简化,开展活动的灵活度和自由度都将明显提高,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体育组织的地位也将重新定位,其将以新的姿态活跃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加强大。这3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将是体育理论工作者新的研究范畴。

5结束语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6

1.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确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开辟农村公交线路,方便农民出行。截至目前,草尾镇拥有60台公交车,开辟了6条农村公交线路,有4条线路将草尾镇与其他乡镇区有机地连接起来。这些公交线路的开辟,给农民出行、学生上学等都带来了很多方便。进一步强化文体工程建设。草尾镇加大村、组图书阅览室、农民文化书屋等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投资扶持力度;加强村、组文艺队,竞技体育队、兴趣体育队等群众性文体活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小学、村文体活动场所的功能效应,使群众就近便捷地享受公共文体娱乐服务,在文体娱乐活动中,达到沟通思想,增进感情,加深友谊,提高政治思想综合素质,共同进步的目的;共铸彼此信赖,相互牵挂,相互依存的亲情关系。

2.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水平

农民自身的觉悟和水平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因素。而要提高农民的觉悟和水平,首先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草尾镇作为湖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和“新型城镇化试验镇”,采取了“四会一体”的管理模式。所谓“四会”是指:村支两会、村民监事会和村民理事会。村支两会由3人组成:村支书(村主任)、会计和妇女主任。监事会和理事会则是由党员或群众中选举出来的威望较高的人组成的,“四会一体”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加强民主监督。具体操作流程是:大小村务由村支部征求意见,由村民理事会做出决定,由村民委员会执行,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再向村民理事会汇报执行情况。3.建好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就地城镇化首先来了解一下集中居住的意义: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其核心就是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居住创业,变农民为居民。草尾实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后,农村产业经济和劳务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农民增收后进城镇居住创业的愿望越来越强,愿意进城镇的农民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基于老百姓自觉的城镇化意识。据调查,实施土地信托流转后,大部份30—45岁年龄段的户主大都想在外购房,大都有为留守在家的父母在城镇购房安度晚年的愿望。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节约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关健。据调查统计,全镇2万户农户共有宅基地11600多亩,户平0.58亩,有四旁闲置地2800多亩,户平0.14亩,户与户之间、组与组之间公私沟占地400多亩,户平0.02亩。全镇农民居住和四旁空隙地共计14800多亩。同时,全镇26个村共有闲置的学校占地(未办学了),村办企业占地(废弃了的)890多亩。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按户平占地90平方计算,全镇可复垦新增耕地13000多亩。新增耕地按亩平净收入800元计算,可增收1亿多元,按8万农村人口计算,每年人平增收120多元。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节约资源,改善民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唯一选择。目前农村居住现状可概括为“村庄星罗棋布,房屋天女散花”。由于农村居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大,成本高,难到位。导致农村设施落后,环境恶劣。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全镇重点建设“十点一区”(10个农民集中居住点,一个镇区),其建设投入大大减少,成本大大降低,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同时,还可以充分整合政策资源,加大“十点一区”建设。

二、总结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7

一、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物象的解蔽,发现了物象背后人与社会关系的本质,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对其进行批判。马克思批判了货币对个人自由的支配和压迫。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从表面上看,一切商品只要转化成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能解决。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困难的问题,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为普遍利益服务。”[4](P106)但从深层来看,货币的出现并没有解决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货币本来是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过渡的桥梁,而现在货币本身变成目的。任何商品如果无法转化成货币,商品内部的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毫无自由可言,必须屈从于货币价值的实现。“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设定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相联系的。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形式和手段则是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4](P106)马克思强烈批判了资本对劳动力的疯狂压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资本利用劳动力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压榨剩余价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3](P269)当资本出现之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资本的外部矛盾。任何商品如果不能转化为资本,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吮吸工人的活劳动,实现资本增值成为资本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目的。资本从此获得发展的主体地位,工人反而沦为资本发展的工具。为了资本的发展,工人的自由随时可以牺牲,资本与工人的自由平等是完全对立的。马克思强烈批判资本积累加深了工人的被剥削程度。在简单再生产中,生产的规模没有扩大,没有追加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相对于上次生产来说没有增加,这是不符合资本家最大限度吮吸工人活劳动的本性的。依据资本增殖的本性,资本家一定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入到下次再生产中,这样就能够扩大生产的规模,追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剩余价值的产量。“资本只要把工人阶级每年向它提供的各种年龄的追加劳动力同已经包含在年产品中的追加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3](P671)资本的积累导致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资本家的富有是建立在工人的普遍贫穷和放弃一切自由和享受的基础之上的。“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不是像货币贮藏者那样同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节约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别人的劳动力的程度和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3](P685)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竞争,资本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向少数资本家集中,生产却越来越社会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再次凸显。当这种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外壳达到不相容的地步,工人阶级必然因为“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3](P671)奋起反抗炸毁这个外壳。   二、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存在致使人与社会的物化、分离和对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消解这些弊端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马克思认为只有消解资本关系,才能恢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资本增殖在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即使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但只要交易过程不能实现价值增殖,这种交易行为也是无法成功的。可见,资本是撕裂个人与社会的元凶,资本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产物。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资本。“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2](P237)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的经济活动不再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而是以维持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为目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会因资本增殖而扭曲。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消灭了资本,而且消解了货币和商品存在的意义。商品交换的需要催生了货币,货币的产生把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了。矛盾的外化并不意味着矛盾的解决,相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货币和商品物化了。商品只有在市场上卖出去,蕴含在商品内部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无须交换,就直接具有了社会性,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转化无须中介环节过渡。“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5](P303)消除中介物的压迫,个人与社会都将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取消了货币就等于取消了市场,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按比例进行生产和分配。“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后果,将首先被消除。”[2](P241)按比例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平衡,个人劳动在向社会劳动转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浪费和损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过剩”将变成“生产不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资本本身,而不是人与社会的统一。由于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肯定少于工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即使工人拿出所有工资购买商品,也会有商品剩余。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相对于劳动者自由发展需要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人民购买力来说的过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的平衡。过剩的产品一方面被用来扩大再生产,刺激社会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向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复归,不断满足劳动者自由发展的需要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平衡。“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过剩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这种生产过剩将是新的进步的条件和刺激,它将实现这种进步,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因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2](P242)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再以“物”为中介,个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以个人劳动为基础。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社会是人与人结成的自由联合体。科技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给全社会带来大量的剩余产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物质基础。   三、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当时西欧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直接套用,尤其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在这方面我国曾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保留商品、货币、资本和市场经济。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其根本价值诉求。在利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力量来牵引和制约资本撕裂人与社会关系的负面作用,使其一直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避免犯“左”的错误:只要平等不要自由,没收民营企业家的私有财产,抹杀人与人之间合理的收入差距,由全体劳动者平均占有社会财富。这实际上又回到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粗陋的共产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没有差别和竞争的社会主义极大地压抑了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绝对平等是以人民普遍贫困和低效率发展为代价的。同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犯右的错误:只要自由不要平等,任凭资本无节制地发展,忽视贫富差距过大,片面地追求GDP。这势必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腐败现象不断,拜金主义横行,影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目前无法消除资本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的应用必然带来“生产过剩”。资本对“生产过剩”的分配是以资本增殖的最大化为依据,通过千方百计地压缩劳动者的工资以及资本家自身的消费,把尽可能多的“生产过剩”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以便下次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可以看出,在整个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增殖的最大化是其最高价值,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的平衡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需要资本不断制造“生产过剩”,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另一方面,对“生产过剩”的分配和使用要以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心。大部分应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公平地回归到劳动者手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正如所说:“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6](P30)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以劳动者和社会整体的利益为中心,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在意识范围内的冥思苦想,而是和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当今中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仍需要商品、货币和资本的中介,它们的存在对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个历史发展过程。“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P87)人与社会的关系必然突破物的依赖阶段,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直接统一的共产主义。   作者:吴楠 朱虹 单位:徐州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

社会新闻论文范文8

(一)有利于信用联合

信用联合的基础是联合管理,联合管理能大幅度提高管理效能。有效的联合管理,不仅需要高效的信息化系统作支撑,还必须应用信息化软件进行联合固化,力争做到有效、高效、长效。目前,大量的信息化管理生产库都集中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政府,这是在履职需求、实力、效率、具体业务熟知度等因素作用下的客观表现。但实际上,由于大量的管理工作在基层,所以基层最迫切需要联合管理。同时,基层的数据最完备,最需要建成联合管理。目前困扰基层政府的最大问题有:一是无法及时得到需要的数据;二是同层级政府间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的联合管理效率。

(二)有利于系统高效

信用管理系统应在管理效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实现行政损耗大幅度下降。最佳模式是全国集中统一建成一个信用管理生产、应用库。但是如果全国只建一个信息化库,网络带宽、动力的需求将呈几何倍数增长,而且这种消耗是长期的,直接影响到建设、运行的效率。通过我国十多年实践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管理生产库以建在第三层政府部门为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宁波、各地市等都属第三层政府部门,其履职需求和具体管理业务熟知度等不尽相同)。而应用库应全国统一建设,否则异地信用管理无法到位,应以第三层政府为依托建立分布式的全国虚拟应用库。

(三)有利于创新发展

信用管理系统的顶层设计应具有以下创新性:首先,应满足可扩并性。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调整,有些部门可能合并,有些管理职能可能会放权给社会,信息化技术架构及管理模式应满足这些需求,搭建组合式的底层技术架构。其次,应具备可完善性。没有看准就忙于固化容易扼杀基层的创新功能,主要指低成本、低时间周期的完善。最后,还应具备可积累性。科学的信用管理顶层架构,能不断积累我国社会管理中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二、社会信用管理顶层架构要素选择

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调整,大量行政事务社会化、市场化,在社会管理上势必会形成一个调整期。为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和体制,由政府牵头组织搭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顶层架构势在必行。为保证顶层架构畅行无阻,发挥科学高效的管理作用,应重点保证以下几项要素的科学选择:

(一)信息化建库定位

考虑到方便应用,数据生产库与应用库应分离。生产库是通过管理软件在管理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库,应用库则是在各类具体应用中进行数据整合、调用、抽取、比对、查询、统计、分析、预警等使用的数据库。综合考虑有利于数据生产、信用联合、系统高效、创新发展等因素,数据库应建在第三层政府。但考虑到目前第二层政府在行使职能中沉淀了大量的管理数据,且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主要采取了以第三层政府为主、第二层政府建设过渡生产库模式。如“信用宁波”,基于宁波市级各部门自有的业务生产库(新建或系统性不强的部门统一进入市级智慧云计算中心系统,降低建设成本),全市建立统一信用联合应用库,自动、实时、双向地和各部门数据共享;第二层政府的各县(市)、区也参照上级政府建立相同的系统,实现本级的数据共享,同时通过上下联动,将数据实时推送上去、接收下来;各共享单位根据管理需求在信用联合应用库中进行相关应用,从而极大地提高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综合效率。

(二)管理部门的职责

政府各部门应找准各自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积极探索应用新理念、新技术,保障依法履职需求。一是建立管理业务信息化系统。所有信用数据都产生于履职过程的记录,各部门在履职过程中收集企业、个体户、个人等各类主体的信用数据,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二是建立本部门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根据被管理对象的行为及评定标准,实时自动生成以其负责人身份证代码为主,登记注册号、机构代码为辅的部门信用等级,并按照信用等级分类进行相应管理。对具备与其他部门或跨地域信用联合条件的,先将本部门产生的信用等级以及行为事实数据自动、实时地传送到信用联合应用库,合成综合信用等级,再按照综合信用等级进行信用等级分类去管理。三是不断做好部门内部系统优化。狠抓数据质量,使部门的业务管理软件、硬件环境、人员素质、业务规范度、全面执行全国数据标准能力达到标准规范。同时优化内部数据信息的纵横整合,优化技术架构使共享数据进出自如。

(三)各层级政府职责

各层级政府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做到定位准确、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努力构建信用联合管理架构。最基层政府部门的职责:具体实施信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不断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信用、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探寻解决途径。第二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不断收集、发现问题,向上级汇报并提出对策建议。有计划地进行创新试点并形成信息化软件,做好上升到第三层政府推广应用的准备。第三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一是建设各管理部门信用管理生产库及信用联合应用库,并不断优化系统、提高效率。二是不断收集信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解决、优化。三是支持、帮助第二层政府部门创新信用管理,将其成熟的并经过实践充分检验的信用管理软件上升整合到第三层政府部门的系统内以供使用。四是向上级反映本级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条件的进行信用立法。第四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一是开展适合本行政区域内的信用立法。二是出台相关信用管理政策和办法,指导下级政府具体实施。三是统筹协调所辖区域内信息化及信用系统建设,建立共享通道。国家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一是架构好科学高效的全国数据流通道,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统一建设一个信用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控制调配中心,不断增补数据共享目录,及时调整数据在各库的摆放标准。二是开展信用立法、制定数据标准,并根据管理的重点难点全国性信用管理号令。

(四)牵头、实施部门的职责

各级政府办公厅、发改委、经信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等部门都作为牵头部门,但是由于此项工作既要有足够的权威,使各部门信用数据共享,又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智慧管理应用,以及宽泛的管理实践经验总结传播,所以笔者建议,牵头部门、实施部门由两个各具优势的部门担任。具体实施部门的职能为:将各单位各种类型的信用管理数据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自动地收集、纠错、整合、返回,以及常规应用;不断把在信用和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的方法、经验、理念进行收集、传播和推广到其他部门,促使信用联合的单位越来越多。实施部门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备较宽泛的社会和市场经济管理职能。例如“信用宁波”目前信用联合管理目录有78类507项。二是具备一定的利用信息化进行社会和市场经济管理的实践。三是具备深入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最基层乡镇(街道)、站(所)是信用管理的前沿,大量的管理实践使其成为极其敏感的触角。四是具备掌握大量被管理主体户口信息的职能。在管理实践中,人工录入企业名称及基础数据(包括身份证号)内容多很容易出错。2007年,“信用宁波”利用工商经济户口全的优势,先将经济户口数据实时传到各单位,嵌入其管理软件,模糊查询一点击就行;而身份证采用了读卡器,大幅度提高各部门管理效率,准确率高,更增强了实施单位与各单位的凝聚力。

三、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认识

(一)以超前意识提高建设标准

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不仅应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更应深入社会了解实际情况。在总体思想理念、架构设计上有超前意识,内容设置上能够做到长期管用并逐步充实。避免目标定位较低、重复建设投入等问题,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尽快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注重更新思想理念

一是处理好信用管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信用就是诚信。笔者认为,信用是信息应用的管理,是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将我国政策、法律、法规有效、高效、长效地落实到位,将现有法律精神有侧重地陆续转化为能具体实施信用管理的办法。二是用智慧化标准建设社会信用管理系统。目前很多城市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其实质是集现代科技、先进理念、实际经验为一体,支持现代城市智慧发展的信息化系统。智慧化也是继信息化、数值化、自动化、智能化之后的更高层次,与智能化相比,考虑问题更全面、客观、长远、灵活。三是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建设是工作取得成败的关键所在,信用管理实践证明,我们需要的不是单一的信用经济管理,而是全面的社会信用管理。为此,应培养既有信息化专业技术知识,又有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践并懂得建设规律,既有管理知识,又有在基层一线的管理实践;既懂经济管理,又懂得社会管理的复合型信用管理人才。

(三)亟须统一规范的几个问题

一是信用管理的概念。我国目前“信用管理”常常被“信用经济”领域的研究所占据,但社会实践证明,信用管理决不仅局限于信用经济领域,而是应该建立于更宽泛的管理领域,因此应准确定义其概念,否则将影响信用管理的理论研究。二是数据的标准。国家工商总局经过多年努力,制定了3500项之多的数据标准,但有些部门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造成信用数据在跨区域、跨部门应用时产生极大的障碍。三是信用评价体系。应及早出台信用管理评价系统,并遵循客观公正、简捷适时、系统通用、可持续性原则。

(四)立足现有资源发挥建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