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范例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1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主要是对人们的思想的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改造,并认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这都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文化思想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本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个任务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完成的。其次,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后发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回答,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上,“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对“阶级斗争为纲”范式的替代,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把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凸显了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上。邓小平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第四,精神文明理论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后发国家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跨越”思想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仅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还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理论在实际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典范。再次,精神文明理论促进了邓小平文化交往思想的形成。国内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国际文化交往,邓小平理论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占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的思想,在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坚持”,[4]从而顺应了民族史融入世界史的全球化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正是其文化交往理论的本质要求。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中,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文化理论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先进文化理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认识。一方面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向多方位、深层次、全领域的纵深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这对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面临新的考验。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和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成为时展的新的要求。“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纲领的出场,总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矛盾的解答”,[5]先进文化理论正是这种解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先进文化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法中看待文化的作用,它突出了先进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于政治的知识导航作用,通过“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主张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9]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邓小平文化交往理论,把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先进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了先进文化理论人民主体的思想,人民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先进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创造性地把文化的先进性赋予重要地位,在让人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在新的实践上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文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贡献。和谐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把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p#分页标题#e#

第一,和谐文化理论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文化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整合,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为和谐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和谐文化理论顺应了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张力。同时,实践和时代问题的出现也急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出新的解答,实现对原有文化理论的突破、发展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和文化的广泛交往,深刻影响国内社会思潮;人们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文化矛盾进入凸显期;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和谐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文化的和谐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和谐文化只是解决文化矛盾的最佳选择,它并不是指一种拒斥矛盾的文化,而是指在其内部的各种文化矛盾得到有效的制衡、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其次,和谐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差异性的统一,人们的各种价值追求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共识不断达成。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就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来引领社会各种思潮、统领各种价值目标、包容多样性,这就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它必然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内在尺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为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1]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主流文化;重要性;建设途径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文化市场依托科技的发展迅速壮大,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也应运而生。如何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加强主流文化的指导地位,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尤为重要。

一、主流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主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与文化的成功融合。主流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练。主流文化集中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特点和方向,是一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主流文化具有导向性、渗透性、动态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主流文化的特点,积极发挥对社会其他文化的正向作用,促进新时期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一)主流文化的含义。主流文化是指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在社会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被人民群众拥护的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比较,主流文化的政治性色彩浓厚。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凝聚社会共识,潜移默化影响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青年。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主流文化在文化领域中的核心性地位建设,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重要作用。

(二)主流文化的特点。1.导向性。主流文化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引领政治方向,保障其他文化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重要作用。主流文化要始终贯穿于非主流文化和其他文化产品中,以多种文化产品形式,对人们产生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在规范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认同感。因此,保证主流文化的科学性和政治性十分重要。2.渗透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日常的教育、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是如此。步入21世纪以来,文化的力量逐渐在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彰显,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文化的力量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主流文化可以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理论灌输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宣传,在社区定期开展讲座等形式,渗透性的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3.动态性。主流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在精神层面的反映,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基础各具特点,并由此相应形成了独特的主流文化。同时,主流文化也是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思想凝结,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主流文化具有科学的发展性,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调整更新,形成适应经济发展基础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4.包容性主流文化虽然集中体现了时展对人们的精神要求,但也不仅仅只是意识形态的反映。主流文化包罗万象,除了政治性,在经济生活方面、娱乐舆论方面,都有主流文化的缩影。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新兴文化,都以不同的形式融入主流文化的发展范围之中。主流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文化相互影响而长期共存,共同组成了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

二、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时代变迁带来文化飞跃式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各种不良倾向的文化产品。加强主流文化建设,才能解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受到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的挑战问题,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其他文化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一)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主流文化的价值体系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起着带头引领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的根本方向。主流意识形态铸造文化灵魂,推动文化创新,注重以文化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表现方式。做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行为,在制度的范围之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不再以战争为主,而是进入了意识形态输出领域争夺。意识形态的输出,更高级也更加残酷,意识形态领域虽然不同,但是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边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大融合是时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坚决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划清界限,在主流文化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人民五千年来对文化的探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然而,部分传统文化只能停留在历史时期,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有客观公正的辩证思维,摒弃腐朽落后的部分,着重发展传统精华。要利用主流文化衡量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与时代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包括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和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优秀思想。在革命时期,坚持不懈的战斗精神是主流文化,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在建设时期,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是主流文化,鼓励着广大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当展新时期,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是主流文化,激发着人民群众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流文化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三)引领社会其他文化发展。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共同组成文化这个大环境。主流文化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非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在生活中产生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非主流文化具有自发性、复杂性、开放性的特点,传播范围广,更新速度快,影响力度大。因此,在非主流文化的建设中,要坚持主流文化的引领和指导,积极正向发展。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如果非主流文化能够得到主流文化的有力引领,就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风气,增加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相反,如果任由非主流文化肆意发展,可能会出现反社会的言论,给社会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因此,发展主流文化极其重要,积极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更为迫切。

三、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的途径

加强主流文化建设是应对新时期文化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可以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丰富主流文化形式,能够提高主流文化吸引力;大力抓好文化产品监管,努力形成正向的文化环境。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客观辩证的分析情况。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大方向,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虽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也因此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杜绝“拿来主义”“教条主义”,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一切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用辩证的方法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壤上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而且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进步发展。

(二)丰富主流文化形式,提高主流文化吸引力。主流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以理论灌输的形式出现在课堂里。理论灌输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主流文化的精髓,但纯粹的理论教学略显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课程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本质效用。主流文化可以利用新媒体,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在人们的休闲时间,往往是玩手机,通过手机获得外界的新动态,发生的各种大事也在网上迅速传播。主流文化应该深入到网络,在大事发生后,进行正确的主流文化引导,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在娱乐项目上,例如拍摄红色电影,传唱红色歌曲等活动,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接受到主流文化的教育。主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基,主流文化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化,正相反,要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抓好文化产品监管,形成正向的文化环境。文化市场环境复杂,给监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现代小说出版简单,在网上投稿就有可能被上万人传阅。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软件,更是一个全民的娱乐平台,一条视频可能观看量过亿,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评论。但是,开放的平台环境,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找寻监管空隙,传播恶俗、不良内容,甚至宣传一些反社会言论,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加强文化产品监管,势在必行。严格审查网络用户的内容,从体系制度上规范文化市场;对于查处到的违反公共秩序良俗的不良文化产品,要予以严格的处罚;要成立专门的审查监管部门,加强文化作品的监督管理。文化产品虽然监管困难,但其也是主流文化传播的良好平台。把主流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文化产品建设中,就能够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内化为自己的良好意识,外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总之,文化建设是当代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主流文化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面对国家间意识形态的斗争,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明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刻认识到主流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主流文化建设,提高我国的文化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3

1.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具体研究的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

观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代表有白淑英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及其理论意义》和陈志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两个作者都认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网络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实践的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观点2: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网络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利于揭示网络文化与人在互动中的规律。主要代表有宋元林主著的《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陶侃主编的《我们都是网中人——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以及佐斌等人主编的《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发展研究》。陶侃通过对一些生活化的案例与情景进行剖析和点评,即学术论述、观点与生活化描述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影响之方方面面。佐斌等人认为和谐的网络文化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1.2建设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方向。

观点1:网络文化建设要突出“中国特色”。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适应我国国情,彰显党的先进性,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李娟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中指出,网络文化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为突出民族性、彰显先进性和注重服务性。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议。观点1: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代表作有课题专家组发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对策建议》等。观点2:增加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量,提高供应能力。魏苏伟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指出,当前能给人带来立体享受的网络文化产品数量还很有限,并且海量的网络文化资源没有合理的分类整理,使得广大网民在输入关键词查找时找不到相关内容,难以满足其需求。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存在两大中心:一是虚拟社区,二是在线身份。观点1:虚拟社区。睿音高得的《虚拟社区》是其研究网络文化的代表作,书中他也详细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对现今社会的种种影响。他认为虚拟社区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忽略面对面,以网络为媒介做各种事情,但他们所做之事与现实社会中聚集到一起面对面的群体所做的事完全一样,只不过通过了网络传达,把身体留在电脑后面。观点2:在线身份。雪丽.特科尔(SherryTurkle)在《屏幕生活:因特网时代的身份》中提出了在线身份这一观念。她指出,“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地狱,它是一双筏子、一架梯子、一个过渡空间、一种延期偿付,到达更加自由的境界之后就被丟弃了。我们不必过绝屏幕生活,但我们也不必把它当做另外一种生活对待”。这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内容深刻广泛,视野开阔,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已有研究现状评论

1.优点。

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研究拓宽了网络文化的内涵,指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意义和途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2.缺点。

尽管有众多学者已经研究过或者正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内容,但在某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上缺乏深入地、有针对性地研究,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网络立法方面。

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对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客观上互联网也为网络信息污染和网络犯罪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网络谣言、网络虚假广告、网络黄色信息、网络迷信等遍布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但学者们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2.2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安全方面。

网络文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建设安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宣传体系,实现我国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政策和信息的宣传,让我国本土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加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大网络技术投入和进行网络技术创新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意义重大,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甚少。

2.3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应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但我国目前的网络文化对不同的人群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网络平台上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音乐、游戏、视频、网站等,不仅不利于信息的检索查询,而且对那些法律观念淡薄、自制力不强的人危害更大,尤其是青少年,严重影响和谐网络环境的建设。基于群体差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建设是当前所忽略的研究领域。

三、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4

1.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来源的群众性特点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下,很多群众文化均来自群众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优秀的群众文化都是根据群众自身的一些经历进行改编和创作出来的,因此说社会主义社会下的群众文化植根于基层,来源于民间,而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的一大特点便是基层性和群众性。也正是由于群众文化具有这样的特点,反映了现实中很多群众文化的基本生活,才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并成为国人雅俗共赏的一项艺术。

2.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参与的广泛性特点

在现实的群众文化发展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社会下的群众文化展示出参与的广泛性。首先参与的广泛性体现在,参与群众的数量和行业相对广泛,由于很多群众文化来自于民,因此,备受群众欢迎,使得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非常喜欢这种文化活动,使得现实社会中参与群众文化的人群较多;再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参与的广泛性还体现在群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所在地方地域、民族和气候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进行优秀的文化传播与演出的过程中,均会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因此说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参与的广泛性的特点。

3.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内容的通俗性特点

在现实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数的文化内容均来自于普通群众,因此,群众文化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展示在世人面前。让群众文化经久不衰,备受国人爱戴的另一个原因便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内容具有通俗性的特点,由于其内容通俗易懂,即使没有上过学不具备学科知识的老百姓依然能够明白其中的内容,由于是群众创造,于是其在说话内容,言语表达,内容选择上均贴近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因此通俗性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的另一大特点。

二、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的功能分析

1.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反映国家意志进行整治教育的功能

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对国人具有整治教育作用,首先表现在群众文化可以有效的传递国家的意志,反映国家建设的一些主张,并利用群众文化自身备受世人喜爱,以及蕴藏丰富教育资源的特点,对国人进行必要的政治教育。再就是很多群众文化蕴藏的朴素的民族情感在里面,也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如端午节的龙舟和吃粽子便是对屈原精神文化的歌颂,无形中也倡导国人要爱国,也传递了国家的一些阶级意志。以上两点都说明了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下,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群众文化发展的一定因素,便是群众文化具有反映国家意志进行整治教育的功能,在群众文化的传递过程中也将国家的一部分主张和意志传递给更多人,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其表现出的功能和作用有很多,其中丰富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自身所喜爱的文艺节目,增加老百姓的精神修养和诉求,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发展。再就是现实的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在娱乐群众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消费,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群众在进行必要的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无论是一次消费所需要的服装、道具、交通运输以及后勤保障等均需要花钱购买,即使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仍然存有二次消费,如饮料、香烟等等,这些物质的购买必然会促进地方消费的进行,使得地方税收得以充盈,经济得以发展。

3.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在群众文化中存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其便是节日文化。由于我国古代文化相对繁荣,因此,流于后世的节日文化也非常厚重。如中秋节、元旦、农历新年、元宵节等等,每到节日都会举国欢庆,举行大型的文化活动,每家每户都沉寂在幸福和欢乐之中。这无形中推动了民族爱国心和凝聚力的扩散和宣传,有利于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5

(一)群众文化是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基础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发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文化需求。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仅仅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一样重要,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群众文化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对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进行挖掘,利用群众文化生活建设,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群众文化是保障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坚强后盾

群众文化促进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共同协调和发展,才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群众文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加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努力提高群众的社会文明素质及文化素质。

二、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方向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先进的群众文化方向

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不乏腐朽、陈旧的东西夹杂其中,因此发展群众文化,也必须要切记发展的先进性,也就是要从根本上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且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现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更应当发展积极向上、健康科学、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一方面这是时代的呼唤,另一方面也是群众的心声。

(二)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方向

发展群众文化要把握城乡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要统筹安排、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工作,会同其他部门,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

(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群众文化方向

群众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都离不开时代性和民族性,尤其是民俗和民间文化艺术方面,表现得尤为显著。比如说,民族节俗、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都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既是一种历史沉淀,又是对国人价值观念和艺术观念的重要体现。群众文化来源于群众,也要服务于群众,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开展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群众文化方向。

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向及问题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需要确定群众文化向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群众文化工作方向和市场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得以提高,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然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人们对于消费需求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包括环境意识、教育意识、审美意识、文化意识等。单一的群众文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人们需要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更加丰富的群众文化。在内容上,既要“新”,又要“美”;形式上,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层次化发展。这就造成群众文化的全民化、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是和市场经济有着重要关系。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群众文化提供重要物质条件,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和其有关,这种心理上对群众文化的标准和要求,仅仅是一种愿望,如果不能实现那就是一种幻想,而唯一实现方法是发展生产力,富裕人民,让人民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实现愿望。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向社会化发展,也是迎合了物质基础的需求,理论上分析群众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市场经济是经济基础范畴。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乃至于物质基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市场经济发展是多层次、多元化、社会性,这一点上是和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相匹配的。

(二)群众文化工作方向和经济体制改革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重大变革,使得我国国民经济从弱变强,同时也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以前群众文化是官办主义,形式比较单一,内容匮乏,也无法形成广泛性和社会学。随着体制改革,群众文化得以重视,群众文化变为集体办、个人办、联合办的形式,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群众文化也不仅仅是教育型、娱乐性,也可以是有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文化活动和经济效益两手抓。这种局面主要是迎合了人民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需求,更加适合广泛开展的大文化,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给群众文化方向提供重要条件。

(三)群众文化工作方向和其本身特点

群众文化,换句话说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和娱乐生活,其功能有两种,学习教育功能和消遣娱乐功能。群众文化为大众提供最为基本的文化选择,活动形式,涵盖大部分领域,具有一定的群众性、社会性,这是群众文化自身的特点。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认清群众文化的功能及其重要性,要发挥其学习教育功能及消遣娱乐功能,让群众文化成为人民群众娱乐、消遣及享受的阵地。

(四)群众文化工作方向和人民群众文化心理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变化,其中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已经从被动地接受和欣赏,转变为主动选择和配置花纹,注重参与和体检,在自我表现中展示群众自身的价值。这种从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使得群众文化又有了新的特征,比如以自我为主体的参与和体验感。比如说KTV、广场舞、上网热等,都证实了这一点。人民群众心理变化从以往单纯的娱乐功能向服务性转化。人们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不仅仅是娱乐自己和他人,这个特点在企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个体文化中也是这样,一部分人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活动和经济利益两不误。企业文化中群众文化也同样重要,企业家们利用其艺术魅力进行外交,按照文化特点增强企业凝聚力,以此促进职工技能的提高,利用文化形式,促进企业声誉的扩大,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开阔视野,从而达到名利双收。总而言之,群众关于文化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实际上是由低向高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社会进步的需求,使得群众文化不断向社会化发展成为事实。

四、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对建设活动进行创造

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基础设施、基地、工作人员,甚至一些地区建设文化室,群众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此激发其文化领域活跃性。基层群众文化要对其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比如著书、灯谜会等活动,利用在活动中的创新,保持其生命力。

(二)加大工作投入量

群众文化事业是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实际上也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政府要加强群众文化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群众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建设经费进行监管,建设具有吸引力的文化设施。同时,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提高文化活动的持续性,政府还可以作为活动指导,建立群众文化性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队伍建设

现代社会最重视的就是人力资源,发展群众文化也不例外。群众文化要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责任感的队伍,群众文化干部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技巧、组织能力及对市场的洞察力,而且要有为群众文化奉献的精神。人民群众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当然也不能例外,要积极参与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享受群众文化带来的快乐。

(四)协调开展,争取社会力量

群众文化事业应当协调发展,争取社会力量,要和民间其他企事业单位、团体保持联系,群众文化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许多群众主动参与,以此提升自我文化熏陶,在活动过程中享受文化乐趣。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得到陶冶情操,愉悦生活,提升品位。

(五)拓展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6

关键词: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弘扬

徽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它独特的地域特色以及鲜明的精神价值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诸多参照和借鉴价值。

一、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

(一)徽州及徽文化

徽州,古称新安,歙州。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宋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为徽州。”[1]此后,徽州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稳定管辖现在地跨两省三市的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婺源(今属江西上饶)、绩溪(宣城市)六县。中国政区史上“一府六县”的建制,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一直相对稳定,虽极为罕见,但却使徽州这片区域完整而系统地保留下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民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确保徽州地区文化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最终形成内涵深邃广博的徽文化。可以说,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和缩影。2001年5月,视察黄山时对博大精深的文化赞叹不已:“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2]给予一个地方文化这么高的评价及肯定,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既是徽文化的荣耀,更是对徽州历史的肯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时正式提出的,其内容涉及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道德伦理和文化价值观的制高点。其中,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础,展现出个人道德伦理的价值准则;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依托,展现出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最终凝聚成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文化价值观的最高目标追求。

(三)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自身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自身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自身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3]徽文化折射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其精神内核直指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在这种理念的熏陶下,许多徽州人都有一种社会担当,自觉把个人、家族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以义取利、诚信无欺、乐善好施、报国爱乡……在长时间中积淀出传统的道德伦理和核心价值体系———“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更是千百年来无数徽州人恪守的人生信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怎样维系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核,体现的是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价值要求的逻辑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徽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相契合的。传承和弘扬徽文化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抓住机遇,主动融入。让徽文化的核心理念积极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而推动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徽文化真正能够世代相传,薪火不息。再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作用、让人们自觉遵循价值准则,就需要传统文化的涵养。徽文化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保留了传统文化优秀的道德伦理与核心价值体系,这种道德价值观深深植根在人们的内心,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二、徽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大意义

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地位。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大力传承与弘扬徽文化的意义进一步突显出来。

(一)有助于“去粗取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提是正确处理好“扬”与“弃”的关系。对那些与当代主流文化观相契合以及和现代社会价值观相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加大传承和弘扬;对那些具有某些历史局限性的文化我们要坚决摒弃。朱熹所开创的新安理学是徽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凡事皆依《文公家礼》,凡书皆读朱子所注,已成为徽州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4]。但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下,要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如在《朱子家训》中“君之所贵者,仁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损人而利已,勿妒贤而嫉能”“见不义之财勿取,不合理之事勿从”等这些都讲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要传承弘扬,而对待“存天理,灭人欲”、凡事皆依《文公家礼》、凡书皆读朱子所注这样有悖常理的告诫要坚决摒弃。只有对徽文化去粗取精,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徽文化的精华才能被充分挖掘,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

(二)有助于“崇文重教”,发扬优良传统

徽文化中有许多制度文化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光大。如徽州的教育制度,古代徽州人特别注重教育,笃信“富而教不可缓”的信条。自宋以来,徽州各地“文风昌盛”,可以说,“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便是对古代徽州崇文重教的教育制度的精练概括。当然,在这种崇文重教的社会背景下,古徽州的教育成效是显著的,形成了“天下之学,新安为盛”的历史局面。道光《徽州府志》记载:“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5]徽州在这种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风气下,催生出大批社会精英,呈现“代不乏人”的局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教育上下功夫,徽州发展了近千年的教育有诸多可借鉴性和传承性,“促进徽州教育和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6],这样才有助于“崇文重教”优良传统的发扬。

(三)有助于“诚信贾道”职业道德的回归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诚信更是每个人所要遵循的价值准则。明清时期,徽商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能创造辉煌的业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徽商对“诚信重义”的践行。徽商经商的过程中,看中的是“以诚待人”“以义取利”,很多徽商因为诚信享誉商界,如歙县商人许宪“惟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7]。徽商洪辑五,“轻货财,重然诺,义所当为,毅然为之,……推为群商领袖”[8]。徽商黄龙孙,“贸易无二价,不求赢余,取给朝夕而已。诚信笃实,孚于远近”[9]。当前,在社会转型时期,诚信缺失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传承徽商的诚信价值观,有助于徽商这种“诚信贾道”的职业道德的回归。

三、徽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来看,徽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的价值观将个人修养、宗族社会治理以及国家情怀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出巨大的正能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层面、社会价值层面和国家价值层面的重要文化源泉。徽文化的积极融入将极大助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正己修身”滋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正己修身”即修养个人品性,是做事的先决条件。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准则首先倡导个人修为,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认为道德高尚者才能承担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都可以从徽商精神中溯源。徽商是“正己修身”的典型代表。如爱国,徽州人深知个人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国家的安定统一密不可分,许多徽州人都能在国家社会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翻开徽州历史文献,历朝历代都有为国捐输奉献的众多事例。谈到敬业,徽商创业,常常是几代人前仆后继,从小本经营开始,不懈努力,一次不成接着再干,二次失利仍不罢手,第三次再求翻身。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也是徽商的内在品质。再说诚信,多数徽商经商不仅仅为了生意场上的成功,而是要通过经商的磨炼,践行儒家“正己修身”的理念,把“做个好人”作为经商的价值准则,一代一代的徽商如此接替形成了中国徽商“重义诚信、贾而好儒”的精神特色,徽商正是以这种“贾而好儒”的人格魅力成为古今商界的楷模。至于友善,徽商乐善好施,大多数人都能致富思源。放眼今日的徽州大地,留下的牌坊林立,祠堂巍峨,学堂遍地,民居精致,道桥通达,这些都是古代徽商用行商赚来的钱造福家乡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要借助徽商精神与时俱进,给予当下个人价值准则以精神滋养。

(二)“仁德齐家”支撑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齐家”即治家,这里的家不仅是家庭、家族更是宗族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稳定架构的中心环节。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就是治国先齐家,任何一个时期,“齐家”绝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国家稳定祥和与社会有序运转的重大问题。“仁德齐家”是徽州人的根本,强调以仁德调节家庭、家族和宗族社会的人际关系,其价值取向是引导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看似立足于新时代而产生,实则折射出“仁德齐家”的传统。“自由、平等”在传统社会难以实现,但在古代徽州却有着些许宽松的环境,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古代徽州教育具有平等的特点,徽州民众大多接受过教育,只是受教育的时间长短不一,这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而更能突出教育平等的则主要体现在女子求学方面,徽商“贾而好儒”,为家族女子亦提供了优越宽松的读书环境,如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汪道昆孙女不仅识文断字,更著有《?藻轩集》,在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中著录清朝徽州才女75名[10]。这在全国都是位列前茅的,这样先进的、平等的教育观历久弥新。而“公正、法治”的精髓在徽州这片土地上更是有着深厚土壤,现存大量的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正是徽州人依靠“契约”和“族规家法”来维护权益、协调社会公正、法治最原始的意识。“仁德齐家”是徽文化近千年演化发展的精髓,更是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践行的文化底蕴。

(三)“苟利国家”凝聚国家层面的目标追求

“苟利国家”简化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它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家国情怀的象征,是对国家文化认同的顽强保留,也是当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文化价值观的最终目标追求。“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都是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都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过程。”[11]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很多家族都是历经战乱避难迁徙到徽州的,他们深知国泰才能民安,始终保有并极力传承家国情怀。因此,徽州人极为重视文化环境的营造和传承,将所提倡的文化精神通过读书、楹联、刻书甚至族规制定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式传承下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聚国家层面的目标追求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富国强”的家国观的完美再现。当下,我们要借鉴、传承徽州人这种方式,才能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结语

十八大以来,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要求,引导我们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启文化追根溯源之旅。徽文化既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典型范本。从徽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掘徽文化借史咨政的重大意义,才能创造性地传承徽文化,并且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文化内涵与核心理念提供历史依据,真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歙县志:上册[M].黄山:黄山书社,2010.32.

[2]人民日报(海外版)[N].2001-09-15(2).

[3]中共中央宣传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4-211.

[4]卞利.徽州文化与徽学漫谈[J].文史知识,2001,(11):49-54.

[5]马步蟾,等.道光徽州府志卷三[M].道光七年(1827)刻本.

[6]周晓光.徽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N].安徽日报,2018-11-20.

[7]新安歙县许氏东支世谱.卷三.

[8]婺源.?煌洪氏统宗谱•卷五九•辑五先生传.

[9]吴鹗.婺源县志•卷三六•人物•义行[Z].刻本,1883.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内容;策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的讲话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1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分析

以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为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工作的内容主要是:负责组织本镇下属各个行政村农民群众的文化和体育运动,繁荣农民群众的文化和体育运动事业,搞好个层次的文化交流与作品选送,以及收集、整理并保护民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必须配合做好辖区内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设施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工作,并协调做好辖区内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

2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1)促进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观念等发生了剧烈的冲撞。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能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锤炼他们的意志,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能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2)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项建设的成果。通过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不但能增强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他们其他方面的素质,促使他们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从而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3)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根据我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战略,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小康社会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还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追求,从而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

3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设施落后且缺乏经费保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应建设的设施包括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场馆、场所以及基本的体育设施、器材。但当前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缺乏资金,导致部分农村地区体育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较为落后,远远无法满足农民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

3.2建设队伍人才较为匮乏

要想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必须拥有足够的建设人才,如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地区广大业余的文艺爱好者。但目前,因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乡镇政府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较少,而且对于农民群众具体的体育文化需求缺乏了解,同时,当前农村地区农民群众体育文化人才较少,当他们对于某一项体育文化活动感兴趣时,往往缺乏人才的指导,影响到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3.3农民群众的参与度较低

由于历史沿革以及民风民俗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民群众对于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低,除了一些具有一定历史的体育文化活动,如秧歌或篮球运动等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外,其他活动都缺少参与的人,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4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4.1多方筹集资金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

针对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设备老旧资金匮乏的问题,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体育设施器材的更新换代,同时经常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以此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中,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向上级申请专门资金,专款专用,同时采用农民集资或向社会筹款的方式,保障资金的充足,并利用资金对于参与的农民群众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4.2加强体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人才比较匮乏的问题,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加强体育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培训教育的方式,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同时,针对农村地区的体育骨干人才进行一定的培训,提高当地农村农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4.3开展舆论宣传促进体育文化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对于体育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借助广播影视设施加强宣传,利用舆论宣传唤醒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文化运动的意识,促使他们转变思想,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当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4.4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还应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根据个农村地区的村风村俗以及区域文化,在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医院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体育文化活动,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应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舆论宣传并开展多样式的活动,以此加强农村地区体育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京杭.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4):36-39.

[2]李晓克.基于中国梦视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9(19):4+25.

社会主义文化范文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来源,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思路。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中要求我们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说明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并且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重大的价值。近年来,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到了高校文化建设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找到了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可一定的成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并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普及和大学生自觉践行的过程中,还缺乏科学学习方法、有效的途径和丰富的宣传载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认知不透彻,不知来源不懂根本,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肤浅,出现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状况。同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片面,少数同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有偏见,不懂历史不知本质,因此造成了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统一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模糊,只注重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进的步伐。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的相互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深刻认知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来源、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立于大学生内心,形成知行统一。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精髓从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囊括古今中外各家各派思想精华,但是从历代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来看,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

1.儒家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仁”比较宏观的意义为“仁乃爱人,推己及人”,这要求大学生如何爱护自己就要如何爱护别人,从四面八方去爱其他人,以人为本以建立和维护礼仪和谐社会。“义”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义”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涵义,在字面意义上为公正、道义,在表达情意上为义气,义的至上性被作为儒家文化的道德因素之一,在于它的至上性形成了儒学的义利观,并且义利观成为了评判是非的行为标准,这便有了孟子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也。”在《论语》中的“义”更多的是突出合理、道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观也成为了评判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标尺。儒家文化的“义”在中国有很深的影响,大学生要认真领会其中的深刻。“礼”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基础,是人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儒家文化的“礼”突出恭敬、谦让,有礼有节。传承儒家文化“礼”的精髓,一直强调中国是礼仪之邦,他还指出,“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他说:“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传承儒家“礼”文化,结合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指导实践。儒家文化中“智”的本义是明智、理智,明辨是非,是为社会和谐服务的。“智”在儒家文化的本义中更接近哲学中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智”者才对事对物有正确的解释,才能体会存在的真理。“信”乃诚信,讲信用。“信”在儒家文化中是核心价值的基础,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字。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信”既是人们立身处世、自我修养的品行基础,又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根基。当然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信才能实现个人、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才能有持续发展。“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的价值观理念通过传承和升华形成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继续倡导全社会互帮互助、公平正义、和谐友爱、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安身立命的基础,规范自己的行为道德,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家学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首先,“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在道家学说中“道”是指“阴阳”,是本源,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人们必须遵循的法则。以此“道”为标准将世间万物规划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才能形成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德”在道家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家思想的“德”主要应用于政治、伦理等方面。国家的繁荣发展需要人们修德、积德,更重要的是人们要将德修成自然无为的德,道家的德是自觉的大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道德高尚的常态,而不是教导与约束;再次,在道家文化中十分突出诚信的作用,道家理念中讲“信者,成万物之道也”。“信”是“道”的根本,只有信根深蒂固,“道”才能长久;最后,“和”也是道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道家的“和”确切的说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体现了人与天地、人与道、人与人和谐的人文情怀。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本质,在于世间万物的和谐,要达到这种多元的和谐,最关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友善、诚实守信。道家主张天地万物需要阴阳调和才能共生共存,和谐是一切生机的开始,世间万物都是天地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地克制私欲,顺应天道,才能最终实现天地融合、万物相生。也只有这样,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和谐共处。汲取道家文化“道”、“德”、“信”、“和”等精神基因,传承并挖掘道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升华道家思想,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根基。

3.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通

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互融通的,首先,佛教思想以慈悲著名,慈悲作为成佛的必要条件,建立在“无我”的世界观之上。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悲,愿拔一切众生痛苦。佛教这种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传承至今,“友善”成为慈悲的接力棒,教育我们对待一切事物应慈悲为怀和悉心体贴;其次,佛教还特别强调众生平等。佛教的素食观意在尊重生命、众生平等,佛经中说心、佛、与众生相互融通,是平等无差的。佛教的平等是特别的,它不是片面的指出人与人的平等,人与动物、自然的平等而是众生的平等,是指在轮回说中,人与动物轮回转世是平等的,人可以转世为动物,动物也可以转世为人,众生在转世轮回的过程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平等的。佛教的平等又体现在善恶、因果的平等,佛教的平等观中隐含着对人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这也是体现佛教严格的“戒律”要求大学生不断反思,严格约束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再次,佛教主张启迪智慧,觉悟人生。佛教的“慧”并不突出人的聪慧而是引导人积极向善,懂得人生真理。佛教中讲究的“悟禅”就是去参透、感悟人生的大智慧,也就是崇德向善、修身律己,修得一副菩萨心。佛教的慈悲情怀、平等观、戒律以及大智慧,需要大学生不断地参透、感悟,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和意念。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融合,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大学生修身养性、严于律己从而实现心灵和素养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儒家、道家、佛家的联合下发展而来,成为当代中华文明发展的坚固基石。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维度

1.通过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氛围

环境氛围是实行一项工作的外在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目标的重要因素。以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陶冶大学生情操,触动大学生的心弦。在浓厚的氛围中,大学生内心澄澈、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仁爱”思想才能阐发“友善”理念,只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含义,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创新升华才能理解新时期社会“和谐”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会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才能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自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做了诸多努力探索出了新的载体和形式也逐渐形成常态化。如:在课堂教育中贯穿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在思政理论课中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来源,在课余活动中教导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各个高校还开展经典诵读、古诗词比赛、历史名著宣讲等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涵盖的道德论坛、传统诗歌征文、专题演讲、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学习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通过传统节日开展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如在教师节,组织感恩教师、感恩母校的纪念活动,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观看抗日战争纪录片,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学习和弘扬抗战精神,触动大学生的爱国情操等。以良好的氛围影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为,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

2.理论灌输,形成于“知”

首先,“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受教育者的头脑中扎根下来”。通过思政理论课、文学写作课、古典诗词赏析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在校园眼睛看得到、嘴里说得出、心里记得牢、脚下落得实;其次,要借助大学生当时的主要流行形式,在表达方式、流行载体上下功夫,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只有不断增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理解,才能古为今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只有着力挖掘阐发仁爱诚信、崇礼尚义、慈悲为怀、勤劳智慧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着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延续精神血脉、鼓舞民族斗志等优秀传统思想价值,着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才能鼓舞大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担当责任提升素养。只有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文明。

3.实践锻炼,形成“信”与“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理论的检验,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从而反思自己的错误,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品德。高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学校、学院、班级、课题小组为单位的各种活动,如宣讲会、座谈会、专题报告、课题研究等,在此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传统文化为传播载体帮助大学生深化认识、促进认同。有意识的组织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活动等,使大学生在活动切身体会“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爱国敬业”、“见义勇为”的中华优秀美德,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体验践行的价值。同时,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掌握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掌握道家思想“道、德、信、和”的文化底蕴,掌握佛家文化的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轮回的大智慧。才能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的历史脉络的认知,从而树立大学生对中华文明的敬仰和感叹。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对中华文化高度的敬仰和感叹的基础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才能形成统一。孔子曾用“耻其言而过其行”衡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也就教导我们不仅要约束自己的言语更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只有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善”。在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4.榜样模范,形成常态促成长效

模范榜样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养成具有示范引导的作用。榜样模范是大学生认知世界里、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仍运用这一方法教育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以保卫国家牺牲自己的爱国烈士为榜样,以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为榜样,以千金一诺、驷马难追的诚信人为榜样,以谦和友善、团结友爱的人为榜样,学习榜样、严于修身并以此影响后人,这样才能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完善国民素养的进步。重新学习屈原、钱学森的爱国情操,重新体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人合一的思想,重新认知孔融让梨、曾子烹彘的内涵,定能温故知新,有更深刻的领会。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汲取古人的修身思想,从《大学》中汲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以此为起点,启迪大学生自我修身、自我反思、自我约束,逐渐认知并掌握正确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其次,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形成培育和践行的常态。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作为老师长辈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能仅仅体现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不以完成为目的而以实现心灵素养的提升为结果,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本源,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践行自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