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和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和对策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通过熟练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去了解社会、服务群众、提高能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自从1982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学生利用寒假进行“百村调查”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历了三十六个年头。到如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现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将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特长去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并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但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也逐渐体现了出来。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体意识不强

现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体意识不强,主要存在以下情况:有的学生托父母或亲戚在单位盖个章,再随便拍几张照片,自己并没有真的去参加实践,就开始编造社会实践报告;有的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是抱着修满学分的态度,全程被动参与,实践过程马马虎虎;有的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把实践当成一种旅游参观。

1.2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由于经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多以参观工厂企业为主,也有社区、养老院服务等。而且这类活动多由团委组织,并没有专业教师地参与和指导。但是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项目、基地、内容、技术等方面出发,都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缺乏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多数流于表面,社会实践报告多为象征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缺乏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更没有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3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是通过提交实践报告和证明材料的形式来完成。这种形式不够客观:有的学生报告写得好,却没有在实践活动中让自己得到真正的锻炼;有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让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却无法写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由此可见,目前的社会实践考核制度并不完善。

2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生成的原因分析

2.1课堂所学专业知识陈旧过时

有的大学生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书本知识相对陈旧,学生很难将书本知识快速且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这会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兴趣的下降,不利于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2.2学校和家庭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清

造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热情减退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重视。许多高校没有自己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并不清晰,误认为社会实践只是参观和劳动,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内涵。而活动组织者也未能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策划的活动方案往往目标不明确,没有深远的意义。此外,许多家庭也对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关心和关注。他们普遍认为孩子只要认真学习就好,有的家长甚至觉得社会实践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3.1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实际的效果。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媒体,对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宣传报道,使学生提前了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采集学生意见的方式来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实施方式和成果汇报方式等。如果学生自己的创意得到了采纳并能由自己去付诸实施,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2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了解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有效地开展相关活动。在组织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学生意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来确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此外,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并动员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担任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常常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运用,因此吸纳经验丰富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非常有必要。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加入,采取联合指导制度,经常开展交流、学习和研究,解决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3.3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

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势在必行。在评价考核的时候,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成果,做好实践活动的评价反馈,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单位的沟通,与所在单位负责人进行时时联系,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管理,以便切实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状况,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和实践单位三者间的互动和沟通。

3.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实践基地为学生将来顺利适应社会提供了重要平台。高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与城市街道、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等的联系,探索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的合作方式,建立一批有法律保障的、稳定地、可持续的社会实践基地。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优秀教师共同参与,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群,张建荣.从社会实践看大学生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4.

[2]赵书颖,陈永华,郭鑫瑶,等.冮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J].湘潮,2014,6.

[3]马德峰,唐文跃,马琴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J].青少年研究,2004,4.

作者:熊瑛 单位:南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