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例6篇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1

1.1偏重理论轻开发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经过我们对软件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数量不少,但水平偏低,更重要的是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企业希望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软件开发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但很多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本身的问题,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这种现状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毕业生不能立即进入软件开发岗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开发工作。毕业生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的适应期和培训期,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需要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按照软件开发过程和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

1.2实践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各个高校的实验条件经过近几年,尤其是2013年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实验和实训的条件得到很大提高。校内软件工程的实验环节均能满足教学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实训基地尚摆脱不了之前知识教育体系下的实验模式,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课题多,实战课题少,参与建设实训基地的企业热情不高,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现有的机器数量、配置大部分还是以单台性质的设备和个人计算机为主,满足不了软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少真实的开发项目和项目开发指导组,难以营建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生产环境,不能满足基于软件产品开发过程对实训课程的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1.3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以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来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经过多年的师资建设,高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尤其是新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软件开发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老教师的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很难胜任新的软件工程应用开发类课程的教学。这就造成了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与软件工程专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培养软件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此外,不论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的高校评价教师的标准都是侧重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论文数量,使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几年后,原来即使具备有开发能力的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淘汰,无形中引导着教师队伍建设向学术型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工程实践水平的提高。

2CDIO与软件工程专业

从项目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知,工程项目、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基本都要经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样的阶段。工程项目或产品首先要根据需求进行构思,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项目或者产品开发的计划方案;再根据计划方案进行设计,确定实现工程实施或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等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项目的实施或者产品的生产实现;最后是完成项目的运行服务或生产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以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设计了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2011年,CDIO区域性国际会议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指出,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就是“四个更加重视”:一要更加重视高等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二要更加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三要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要更加重视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培养等诸多问题。此外,从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11条通用标准看,每个标准的实现都能够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体现,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卓越计划”中融合CDIO的教育理念必将为高质量实施“卓越计划”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根据用户的要求,按照按预算和进度实现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研究的对象是软件系统,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软件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软件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是工程应用的理论层面;而软件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包括科学方法在内的各种软件设计方法,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软件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去构建可靠、满足需求的软件产品。IEEE最新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分解成10个知识域,即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这些知识领域贯穿于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中,以软件产品的方案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的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将CDIO工程教育融合到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中是必要且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出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强的,具有软件工程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

3融合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3.1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综合培养理念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将软件工程教育与项目、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紧密结合,以项目或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引入校企合作机制,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前3年与传统的软件工程教育类似,完成软件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后面的1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为项目实训,以校外实习参观,校内讲座、实训的教学方式,用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或软件产品为例,模拟企业运作进行教学,熟悉项目工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将前3年学习的知识融合,在实训中掌握开发工具,以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接受软件工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第二个阶段,学生进入合作企业或者就业企业,参与到企业真正的项目开发中,以企业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在设计中锻炼职业能力。

3.2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理论教学体系

坚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今后成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保证,也是CDIO培养模式的基石。以软件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为目标倒推成为卓越软件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去组织理论教学体系。包括软件从业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数学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基础课程: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进行软件设计所需的软件开发类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构架、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工具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律法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团队激励与沟通及全校性选修课程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掌握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了解国际IT文化的外语应用能力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说、日语基础和专业英语。

3.3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设计软件产品能够实施和运行的关键。以产品的运行周期为主线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实现第一层次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以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为贯穿专业课程模块的线索,实现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培养;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实现第四层次的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综合能力培养。以此形成集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CDIO的“做中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和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双向聘任制”模式,使软件工程专业与软件企业更为紧密地结合。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联合建立项目开发小组,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研发,体验软件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从业人员角色。在项目研发中进行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和算法设计,编码实现,测试、投入运作等一系列工程实践。以此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教师项目开发锻炼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习惯的形成。“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采用“双向聘任制”模式驱动,专业教师与实践基地软件技术人员间角色转换;科研、技术研发项目与教学课题间的相互渗透。学校将工程实践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指标,甚至职称晋升的指标,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这将逐步解决困扰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实践、实训的难题。

3.4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

培养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个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现途径、评价方式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卓越工计划”中引入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将“卓越工计划”通用标准与软件工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标准规范人才培养是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顺序实施的有效保障。

4结语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软件工程;培养目标;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1.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Road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Zhang Lin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oftware engineering training objectives as well as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community capacity needs,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training effective way.

Key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Training objectives;Practice

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中的软件行业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软件工程专业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涵盖了包括计划、分析、设计、测试、实现、交付、集成、维护等在内的软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作为软件技术人员,要掌握软件基本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的独立开发软件的方法,掌握并了解软件度量和管理的方法,要了解如何去安排项目的组织和进度,如何保证项目的质量,从而进行有效的项目策划和软件开发。目前,我国软件行业正遭遇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瓶颈,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软件人才,且人才规模不足以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软件架构、项目管理、文案管理、测试等方面的人才,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因此,有必要探讨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策略,为国家真正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

(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工程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管理及软件开发等计算机应用技术,能综合运用工程化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软件分析、开发、设计及维护等工作,具备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二)能力要求。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其培养的关键是强调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其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分析与设计能力。掌握用户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方法,能够将需求转换为系统的设计;掌握结构化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熟悉常用的软件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熟悉UML建模技术和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式;能够设计和定义软件构架、模块划分的接口协议;具备数据库结构设计能力;能够运用相关工具进行模块的详细设计;能够设计用户界面;具备用户需求说明书、软件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等软件开发文档的撰写能力。(2)软件测试能力。掌握常见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和回归测试技术;掌握常用的白盒与黑盒测试方法,具备测试用例的设计能力;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熟悉实际的软件测试流程,能够搭建测试环境;掌握软件测试管理技术,具备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报告等测试文档的撰写能力。(3)软件实现能力。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至少熟悉一门高级语言编程技术;熟悉常用的IDE开发工具,掌握软件的编辑、编译、运行和调试技术;能够运用开发工具的联机帮助来解决编码问题;能够运用打包工具制作产品的安装程序,能够编写用户使用手册、安装说明等文档;熟悉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编程、调试、部署技术;具备硬件驱动程序开发能力。(4)工程综合能力。掌握项目范围界定、计划制订及进度监控技术掌握软件配置技术,能够使用配置管理工具;掌握软件开发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掌握常用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能够基于用户的反馈情况进行软件产品的维护,并能对用户进行培训;具备软件开发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项目管理文档的撰写能力。

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广泛寻求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我们积极寻求与相关专业领域的企业合作,与人才实训基地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的平台。

(二)维护与企业的关系,除了实习基地和共建实验室以外,还应该与企业还开展相关的合作。首先联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双导师)。近几年,在企业实习和实训的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由实习单位拟定。部分实习单位的专家被聘请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这些做法提高了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其次与企业一起进行课程改革的合作,一方面从企业了解对人才的要求,获得教改信息,改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开展了与实训企业的课程互认的尝试。最后一起探索共建研究机构,利用双方的优势开展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使我们的学生“适销对路”,更使我们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方向,有了目标。

(三)迭代式的培养过程。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基础宽厚,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打好基础以后再联系实际应用。在四年的本科培养方案中,第一年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第二年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第三年主要是专业主干课,第四年主要是专业方向选修课和毕业设计。这类似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瀑布风格。在这样一个培养过程中,学生们在学习的最初几年往往很茫然,不知道学习哪些相应的课程,但讲课仍从教材出发,不能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讲授的知识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开设案例教学,在教学的实用性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致使所培养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直接导致了学生所受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因此,教师的培养是实施新型培养模式的关键。

三、结束语

我们在探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明确提出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面向职业,而实施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加强校企合作和教师的培养,从而加强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史志才,韩彦铎,葛斌等.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大连大学学报,2005,6:26-28

[2]王陆海,王忠民.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16-18

[3]施步洲.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J].培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6:6-10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4-8228-02

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

软件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可用Java,C++,Vb等工具开发编写代码),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专业人才。可在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文化娱乐产品和控制系统等)开发的需求调查、编码、测试、维护、营销售后服务及软件生产管理工作。因此,对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软件进行的工程化的开发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技能。然而,当前很多普通高校对于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

1 当前教育存在的现状

首先,很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基本定位不准确,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倾向于“科学家”式的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不断的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对工程的特色不够突出。在课程体系中,科目繁多,力求知识覆盖面的广而博,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却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实践时间大大缩减;而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理论灌输和技术描述,却忽视了工程应用。致使学生缺乏工程实践机会,不具备基本软件工程体系概念和工程实践能力,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很好结合。然而企业需要的是技术成熟、具备项目经验的、可以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工程师型的人才,而不是空有完备理论知识的科学家型的人才。这样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企业人才资源存在缺口,而学生却找不到工作的供需矛盾。

其次,很多高校的培养模式落后,仍滞留在所谓的“精英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于高精尖级的理论教育与研究,脱离实际应用与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发展,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等不能结合当前产业的需求,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严重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无法适应工作的实际需要,造成了就业必须进行再培训的尴尬局面。

2 软件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探索

2.1 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软件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市场、面向大中型企业,具有解决大型、复杂管理问题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基础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人才。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求系统扎实的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备应用编程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的能力;掌握常见的软件测试工具,胜任各类软件的测试工作。在工程应用方面,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大型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组织、管理,培养的是软件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1]。最终实现面向企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型人才的培养。

2.2 改革专业培养计划

在进行2年基础课程教育之后,应针对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对应的专业培养计划,引入计算机主流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学校中能够学到实用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为了使毕业班学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就业率,需要通过当前市场对软件技术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将最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来。增加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企业级的实践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及团队意识。以《软件工程》理论授课为基础,开展实践教学。通过来自企业的成熟案例,以项目为先导,学生分组实现为前提让学生充分熟悉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项目管理、软件测试、后期维护等完整环节。通过小组的周期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表达能力及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实施以“课程实训学期实训企业实习”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螺旋式提升能力的培养途径[1,2] 。

2.3 改变授课方法,培养工程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是主体,往往将教学的重点倾注在知识的传授中,强调理论教学,却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更多的是“被迫接受者”。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产生“断层”。随着专业发展,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多的改革意识是在教学中使学生为主体,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而客体为教师,仅为学生必要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重于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引入不同的教学形式,尽可能作到因人施教;并且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案例的选择上,将产业实际案例进行嵌入,模拟实际产业开发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缩短就业差距。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问题、案例、实物为中心,努力做到教、学、做的统一[3]。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于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发挥企业优势,探索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

为解决企业与毕业生之间日益严峻的供需矛盾,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高校的专业培养机制的改革指明了校企合作的方向。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让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转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与企业根据行业发展共同设计修订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研讨和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实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通过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将来自企业一线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培养方案中。对于高校来说,通过企业参与的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为企业拓展了业务,更有助于企业从培训学员中选择人才,有利于学生“提前”就业,从而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状态[4]。

3 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企业对工程类实用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解决目前软件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如何规避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是教育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探索“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式,探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面向企业需求,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工程化人才是工科院校培养的主要目标,对缩短专业学生就业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国平,戴长英,祁鑫.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S1).

[2] 赵建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11(33).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4

(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文章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历史与基础;分析卓越工程师的能力结构,提出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将会成为软件工程领军人才,指出培养学生工程领导力是国内一流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领导力;基于项目的学习;领军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02-04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第38号(黑教高函[2013]331号)第一作者简介:李东,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Lee@hit.edu.cn

1 背景

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着力提升我国工科学生的工程素养。

作为教育部首批985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经过95年办学形成的“哈工大精神”,第一条就是: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因此,哈工大软件学院不仅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好“卓越计划”;而且要借“卓越计划”的东风,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软件工程师,为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工程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世界一流工科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把培养工程领导人”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使命。例如,美国最好的工科院校之一麻省理工学院( MIT)就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一项所谓的“Gordon工程领导力计划”,旨在把MIT的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美国乃至世界工程界的领袖。

哈工大在培养工程领军人才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我国的航天工程、材料工程、机器人、IT等领域都活跃着众多的哈工大毕业生。曾任江南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兼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的黄永勤少将、微软(中国)公司原总经理高群耀博士、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组主任研究员周明博士、百度公司副总裁王海峰博士等都是哈工大的毕业生。

2 卓越工程师的能力结构

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能力由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构成。

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程师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两种能力,就不能胜任“工程师”的称号;但是如果仅仅具备这两种能力,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工程师,一定会在解决复杂或疑难的工程问题中脱颖而出,成为卓越工程师,且具有工程创新能力。

经过培养与锻炼,这样的卓越工程师还是不少甚至很多的。以软件工程师为例,我国其实并不缺乏基础深厚、技艺精湛的软件工程师。如果给定他们一些高难的编程问题,他们会在让人满意的时间内,开发出很漂亮的程序。这些程序功能正确,占用空间小,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算法极其巧妙。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是被动地接受问题,没有引领技术发展、产业变革的胸怀和眼光。他们的才华并不能改变我国软件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状况。

在美国MIT的学者看来,上述工程师缺乏工程领导力。所谓工程领导力是指通过引领技术发明和创新,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项目、新材料、新分子、新软件、新系统的创新概念、设计和实现,以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可见,工程领导力强调的是引领创新并将创新从思路转换到产品的能力,包括面向团队(人)的沟通能力和面向工程(物)的项目管理能力等。

众所周知,成就IBM公司计算机领域霸主地位的是其1961年开始研发的大型计算机System360。其名字中的“360”来源于“一个圆是360度”的概念,表示这台大型计算机将为用户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任何计算要求。这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当时可是闻所未闻,甚至是骇人听闻的。IBM公司为整个计划投入了50亿美元,这在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不折不扣的大手笔。

System 360在硬件设计上有很多创新,以至IBM不得不自己动手设计制造芯片,但更大的困难却来自软件——其操作系统OS/3 60的研发。投入OS/360研发的IBM软件工程师达2 000人(要知道30年后Windows2000也只动用了1 700名工程师),研发预算为5亿美元,超过了硬件研发的费用,这在当时是匪夷所思的。这项艰苦卓绝的软件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是当时年仅30岁的F.Brooks博士。OS/360的研发用了5 000个人年,尽管开发过程曾一度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软件开发泥潭”,但Brooks博士最终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任务。通过完成OS/360研发项目,Brooks锻炼并提高了他的工程领导力,也因此于1999年获得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

可见,实现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必须依靠工程领军人才,即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

实现软件产业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为此,哈工大制定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精英式”的内涵就是具备工程领导力。

3 卓越工程师工程领导力的培养环节

为了适应哈工大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需要,2012年软件学院对原有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就是关注工程领导力的培养,力争使哈工大软件学院的毕业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高级人才。修订的内容包括:

(1)改造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内容;

(2)引入旨在培养工程领导力的“基于项目的学习”;

(3)对个别优秀学生设置“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3.1 改造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1)我们将原有课程“计算机职业道德”改造成“IT职业素质”。

除了涵盖职业道德的内容外,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卓越大学生素质、卓越工程师素质和企业家精神。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大学生工程师企业家”的思路展开。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对工程领导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还会树立起成为未来IT行业领军人才的远大志向。

2)为大一新生增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设置专业导论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专业是什么、为什么学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内容)、怎么学(学习方法指导)、做什么(就业规划)”等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专业及其支撑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科学技术体系。

(2)专业及其支撑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历史、现状和动态,包括标志性成果、重要事件、人物、目前热点问题、知名研究机构、所面向行业和知名企业等。

(3)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领域、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

(4)校本专业的历史沿革、师资队伍(重点介绍著名教授)和著名校友。

在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的课堂上,学生认识了一个又一个的哈工大计算机学科著名教授和著名校友,了解到这些“IT工程领军人才”是怎样炼成的,树立起成为未来“IT工程领军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2014年底,该课程已开课4期,其中有3期是由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软件工程学科带头人徐晓飞教授亲自授课,深受学生好评。目前,徐教授正在将此课程建设成慕课( MOOCs),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热爱软件工程专业。

3)将原有的必修课“IT企业管理”和选修课“IT创业管理”合并成新的必修课“IT企业创业与管理”。

原先,只是有志创业的部分学生选修“IT创业管理”,其他学生对IT创业不了解,也不关心。即便个别学生有IT创业的念头,也往往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放弃。新课程的设立使每个学生对IT企业创业与管理的所有环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创业团队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得团队合力最大化。

3.2 引入“基于项目的学习”

所谓“基于项目的学习( project basedlearning,Pj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型学习方式;它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是一种新型探究性学习模式。

学生通过项目构思与设计、组建团队动手与实现、探索研究与创新等一系列活动,自主地获得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组核心人员的工程领导力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事实上,很多杰出校友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在哈工大受到的教育,也得益于毕业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得益于实际项目的训练和培养。因此,把“完成实际项目”——这个培养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必不可少的环节提前到大学的教学中来,在大学里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培养和造就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卓越计划”明确要求的“学生在企业‘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就是基于项目学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哈工大软件学院在本科培养体系中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的课程,具体内容见表1。

3.3 开设“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给少数优秀拔尖的学生(不超过学生数的5%)创造成为未来IT工程领军人才的条件,在哈工大本科生院的统一部署下,软件学院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了“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的要点就是,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在高水平的校内导师和高级别的基地导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培养基地顶岗实习一年,实习内容同时包括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两部分。

培养基地的遴选标准为:世界500强的IT企业,国内排名前10名的IT企业或者教育部认定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校内导师负责给学生在学业、生活、心理上进行指导;基地导师负责在技术、职业规划、领导力提高等方面,给学生“工业型、个性化、精英式”的指导。

进入培养基地前,学生必须担任一次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人,并至少选修2门哈工大管理学院的高水平师资开设的领导力培养相关课程,如“项目管理”“组织行为与团队建设”“领导力与沟通”“领导力理论与实务等”。

首批“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基地”有IBM中国研发中心、中软国际和东软集团。2014年,腾讯公司也成为“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已有1名学生在培养基地完成了导师安排的系列专题学习和全部实习环节,经导师鉴定合格,并最终通过学院组织的毕业答辩,顺利完成了领军人才培养,进入哈工大软件学院继续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另外,还有3名学生正在培养之中。

4 工程领导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在专业教育之外,学院还积极开展面向工程领导力培养的第二课堂。具体活动包括:

(1)企业家论坛。为了让学生领略工程领军人才风采,培养学生立志成为工程领军人才的愿望,学院邀请知名IT企业高管来校给学生做报告,使学生领略企业文化和创业经验,了解IT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哈工大校友、亿阳集团总裁邓伟博士、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等著名企业家先后做客软件学院企业家论坛。

(2)青年校友论坛。针对学生中存在“工程领军人才高不可攀”的顾虑,学院邀请软件学院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的心得和毕业后的成长经历。通过与优秀校友的交流,同学们感觉到“工程领军人才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同学就是未来的工程领军人才。”

(3) IT企业行。每年暑假,学院组织部分优秀学生走访一些著名IT企业,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IT产业,激发他们成为工程领军人才和产业报国的愿望。

5 结语

自2000年12月创办以来,哈工大软件学院坚持“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关注工程领导力的卓越软件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11月,在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软件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上,2004届硕士毕业生、北京积木创联科技有限公司雷勇总经理当选“十佳软件工程硕士”。2009届本科毕业生、烟台寒武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王士博当选“十佳软件工程本科生”。

我们相信,秉承“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哈工大软件学院毕业生一定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IT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在他们中间,一定会不断涌现出IT行业中的领军人才,铸就哈工大“卓越工程师摇篮”的美名!

参考文献:

[1]雷环,爱德华·克劳利.培养工程领导力引领世界发展:麻省理工学院Gordon工程领导力计划概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77-83.

[2]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1): 18-22.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5

记者: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邱钦伦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的《2008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统计了一些数据。2007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为5834亿元,增长21.5%。其中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102.4亿美元,增长69%。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7.1%上升到2007年的8.4%,全球排名第四。

2007年,全国共有10个省市软件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北京、广东软件规模突破千亿元,作为“软件之都”的北京排名第一,达到了1259亿元。

2007年,全国新认定软件企业3087家,全国共有软件企业1.8万家,其中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62家,有94家企业规模过亿元;软件从业人员148万人,新增38万人,增长幅度达到历年最高(前三年增长分别为10万、18万、20万)。

从以上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到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速度之快,可以说,软件产业已经成为今天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记者:软件人才教育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软件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那么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软件人才的供需处于什么样的状况,高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

邱钦伦秘书长: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软件外包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软件人才需求。“招聘难”是软件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它制约了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也同样困扰着高等学校。

高等教育是软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我国软件人才教育培训事业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2007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909所,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院校超过1000所,从总量上来说,高校对软件人才的供应,是基本能够满足的。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各高校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有124298万人,在校生人数超过了51万人次,其中本科生占了绝大多数。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2007年分别为专科397475、本科316713,专科毕业生略多于本科毕业生。

总的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大了对软件人才培养的投入,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软件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记者:政府相关部门确实在我国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立。它不仅是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新探索,更为全国高校的软件学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举措,它在这些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邱钦伦秘书长: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是我国软件人才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尝试。教育部和发改委先后批准建立了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主要致力于探索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软件产业中的高端人才。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示范性软件学院为国家和软件产业输送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为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2007年国家示范软件学院在校研究生24247人,在校本科生30398人;毕业研究生6727人,毕业本科生7337人,但这个量相对与需求量来说还是比较小的。

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社会各界也对软件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纷纷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为促进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CSTP),先后在北京、广州、大连等软件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建立了14个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实训)基地,并与30余所大中专院校合作在高校中建立软件专业人才职业训练基地。作为各地软件企业聚居的高新区、软件园,同样在软件人才培训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软件企业从自身需要出发,积极地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比如说文思大学、中软计算机培训中心等。另外,商业化运作的社会培训机构,以其灵活的机制、资源的优势以及快速的市场服务应变能力,为软件人才的培养输送也做出了贡献。

记者:您所谈到我国的软件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一种政府与行业组织引导,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及社会团体等广泛参与合作的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个多方参与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比较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我国目前软件产业的校企合作是什么样的情况?

邱钦伦秘书长:相对于传统行业的校企合作,软件产业的校企合作显得比较特殊。传统行业的校企合作通常由企业提供设备、实训场地和环境等偏“硬”的要素,而且只要硬件环境具备,大多数学校都可以完成很好的实训,对师资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或者相对而言可以比较容易获得这类师资,而且学校还有实力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这种情况下的校企合作互补性高,因而比较容易达成。反观软件产业,企业的核心是人,实训环境更多的是案例、软件、工程师、团队合作等“软”要素,其中人的作用和成本所占比例太大,硬件环境的作用很小,很多软件企业的硬件环境反而不如高校。在我国“重硬轻软”的观念和管理体制下,校企合作中高校要获得自己最需要的“软”环境十分困难。首先,高校要能认识到“软”环境的价值从而有动力去获取,这需要观念的转变;其次,高校还得有办法在双赢的基础上获得这些“软”环境,这并不容易。

记者:软件产业目前的校企合作主要有哪些形式?

邱钦伦秘书长:当前软件产业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订单式培养、共建实验室、课程置换、实习实训基地以及项目合作等。

订单式培养,就是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通俗点说就是用人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通知学校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一般情况下,订单式培养的应由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提供用人需求和接收学生实习和就业,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计划。同时,学校应将企业所需技术和企业文化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其中,理论课程主要由校方完成,实践课程、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践指导主要由公司完成。

共建实验室,一般是由企业捐赠自有硬件设备或软件产品,在高校建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联合实验室。企业对高校教师进行相关产品培训,有的企业还提供自己的资格证书认证。

课程置换,对于更新快和实用性强的课程,学校难以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专门开发此类课程,因此与专门进行课程课件开发的企业进行课程置换,将实践性强并带有证书培训性质的课程纳入学校正规教学计划,近年来成为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

实习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它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然而,去哪儿实训、实习乃至就业,却是高校比较棘手的问题。这类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寻找能够接收实习生的企业,在企业挂牌的形式。

项目合作,这类合作有两类,一般是高校承接了科研课题或横向项目,限于自身技术实力,寻找企业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另外一类是高校希望通过承接企业的项目,既利用了学校学生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又能达到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记者:这几种模式目前的实施情况如何?

邱钦伦秘书长:以上几种模式的校企合作,都非常有助于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在软件行业中这几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真正成功的比例并不高,大多数高校是要么找不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要么就是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近年来高校的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记者:您觉得这种情况内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邱钦伦秘书长:我们通过对企业调研和产业环境分析,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的软件企业规模都很小,自身盈利能力较弱,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在生命线上挣扎,要依赖这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其次,对中国的软件企业而言,因为自身规模上不去,他们能够接收的应届毕业生也相当有限,因此高校哪怕是做几十人的订单培养,可供选择的企业也是为数不多的。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不少学校有几百甚至上千的毕业生,而软件企业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也不是太高,即使能够接收,很多企业也就能要几个。可以粗略估算一下,如果你是负责学生实习的领导,你得找多少家企业?第三,任何合作都需要双赢才能长期进行,但软件行业的校企合作常常是高校“一头热”,软件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低,高校百思不得其解:“校企合作,企业能节约大量的招人成本,实习生这么廉价的劳动力企业为何不要”。这说明高校对软件企业了解还不够,需要加强沟通。最后,校企合作还存在体制障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思维,高校则属于计划经济思维。

记者:您分析了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吗?

邱钦伦秘书长: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使得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能够实现双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思考和探索。一是加强沟通、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让校企双方坐到一起就人才问题进行讨论。我们行业协会每年都通过举办会议,把企业、学校、培训机构召集到一起进行沟通。在加深了解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可以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而寻找到校企合作的共同点。也许一开始要找到双方都比较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较难,但如果大家能够有求同存异的心态,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二是,要敢于合作、深化合作。校企合作的问题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能不能深化下去,能不能推广下去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三是,要寻找规律,建立平台。我们看到有的学校找企业可能还会看这个企业够不够大,企业找学校也在挑选是否名校、本科还是专科、一本还是二本等,很多合作基于此就很难进行。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像软件园、行业协会这样的中间机构搭建平台来协调更多的资源参与,使得高校通过这个平台能与几十甚至几百家企业建立联系,企业通过这个平台也能与许多高校沟通合作,尤其是实力相对弱小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平台对其作用将更大。通过平台,我们希望能够切实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企业尝到甜头,就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从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合理化。

记者: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我国软件人才的教育培训事业,充分发挥了软件行业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请问行业协会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校企合作软件外包适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就业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出能够获得企业、市场认可的毕业生,已成为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作为重点面向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专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满足市场、企业对适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就必须解决好教育质量和特色的问题,使其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并着重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1着眼新兴行业,把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挂钩

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根本基础。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结构,橄榄中间就是本科毕业生,两头是高端开发人才和大批从事基础工作的低端技术人员。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处于热门时期,就业也相当不错,在各高校扩招计划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首选,从而形成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结构在今天呈现了所谓“橄榄型”,在各高校各个相关专业设置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基本雷同的情况下,这部分毕业生必然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随着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对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使用1-2门外语的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日本少子化和“团块世代”接近退休年龄,优秀软件开发人才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已经对日本的计算机和电子类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威胁,从而使日本软件开发企业将视线越发转向海外,通过外包的形式进行国际合作开发。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70.28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8.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2%。其中,仅只是对日软件外包服务产业分析,今后3-5年内,年增长率将保持在400%左右。而目前对日软件出口虽然占我国软件出口总额的60%左右,但我国企业所承担的项目在整个日本可承包项目中只占到1-2%。为了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熟练使用日语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更是成为企业争相追捧的人才。

正是认识到这一状况,以IT人才需求趋势为依据,由教育部批准,我校与日本京都计算机学院以及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联合创办了以日语为第一外语,兼修英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专业,并在2000年招收了第一批计划内本科生,迄今为止已有六届毕业生。而2001年教育部批准36所高等院校成立软件学院,于次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可以说,我校是在全国的本科院校中率先开展了对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

2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听取企业意见,促进教学改革

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环境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积极的听取企业意见和声音,这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有益处。

我院定期组织由院领导带队、教学负责人及专业老师参加的企业走访活动。先后走访了日立华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用人单位。

并且,先后邀请了日立华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NEC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人力资源部及技术部人员来校,通过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座谈,我们了解到,现阶段的我国软件人才培养方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软件外包产业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软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软件作为对于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处理后,再通过计算机软硬件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具体表征,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现实事物的抽象化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确立。为此,具有上述两方面能力的人才是软件产业所急需的。然而现阶段的软件人才培养对上述能力的养成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因此通过以下两点来促进本专业的教学改革:第

一、通过对从各企业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我们修改教学计划以及编制新教学计划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依据;第

二、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现在我院实施的在专业教学中嵌入企业部分必要的培训课程,就是通过几年的办学中获取的用人单位意见以及在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今天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3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

3.1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校企双方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合作的,为了使合作规范化进行,特别是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2008年6月我院与天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暑期实习协议、联合培训协议;9月曹小红校长代表我校与日本TIS株式会社以及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在我院联合成立IT人才教育培训中心;12月我校承接的天津滨海新区与IBM“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计划”在我院正式开班。在这些协议中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在我校现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嵌入企业必要的实训课程,以及在企业进行培训实习,对学校部分专业课可进行学分抵免。

3.3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

由我院提供场地、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企业提供教材、有实战经验的教师的派遣,以及实训基地的经费。充分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3.4公开选拔学生

本着公开、平等、自愿的原则,学校和企业共同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召开说明会,自愿报名,通过笔试、面试来择优录取参加校企联合实训课程的学生。

3.5保障学生就业

在学生完成实训课程后,根据企业录用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择优录用为企业正式员工。

截止2010年5月,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专业09、10两届毕业生中共有195名学生参加了校企培训计划,占本专业全体学生的85%。28人被神州数码通用软件公司录用;14人被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录用;13人成为北京日立华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正式员工;9人进入福州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还有多名同学进入多家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并有1名学生直接进入日本本土企业工作。全程参加校企培训的两届毕业生100%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多家用人单位在信息反馈中表示,他们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希望能够在今后继续招聘国际学院的毕业生。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办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建平.推动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

[2]吴如林.校企合作机制的三个向度[J].江苏教育,2009,(15).

[3]陆涵燕,李淑梅.校企携手共同培育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