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论文范例

全球变化论文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1

1关于开放获取利弊分析的已有研究

目前,已有的关于开放获取的利弊分析多是基于成本(cost)和费用(fee)(广义的成本包括费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人们大多认为开放获取运动的直接原因与连续出版物危机(serialscrisis)有关,连续出版物危机给图书馆造成了财政困境,从长远来看,仅仅通过增加连续出版物预算是无法解决的[5,6],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开放获取[7].后来,随着文章处理费(articleprocessingcharge,APC)的引入,人们发现开放获取本身也需要投入,增加了一些新的成本,从而提出包括订阅成本、文章处理费和额外管理成本的总出版成本(totalcostofpublication)概念,并分析了23个英国机构在2007~2014年间的总出版成本数据[8].目前,在OA2020国际开放获取行动和S计划(PlanS)的推动下,人们希望可以把当前用于期刊订阅的经费转换为支持开放获取出版的资金,快速实现大规模开放获取出版的同时,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总出版成本.涉及收益的开放获取研究鲜有报道.2009年1月,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研究报告,尝试着分析替代学术出版模式的成本和潜在收益(替代学术出版主要指开放获取出版和自存档,即金色开放获取和绿色开放获取)[9].不过报告中关于潜在收益的分析,核心是成本的节约,关于可访问性的收益没有实质性展开,并且该报告后引起很大争议[10].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全世界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全部由作者自行存档(绿色开放获取),它将产生40倍收益/成本比[11].

2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提出

开放获取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究其源头仍还是以学术出版为代表的学术传播问题.为了搭建全新的分析开放获取利弊的框架,基于整个社会或某个特定国家的视角(类似宏观经济学的宏观视角),一个新概念被提出:学术传播净收益(net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NBSC).对应的两个概念为学术传播收益(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BSC)和学术传播成本(cos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CSC).学术传播净收益(NBSC)=学术传播收益(BSC)–学术传播成本(CSC).本概念基于以下常识.(1)学术传播有收益(benefit),比如:知识传承(教育角度)、成果转移转化(经济角度)、促进人类文明(社会角度)等.经济学中,收益通常指财富的增加.广义上的收益可以是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可以是精神上获得的满足;既有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也有不可直接用货币计量的.(2)学术传播有成本,无论传统的订阅成本还是文章处理费.为了简化处理,不再区分成本和费用,统称为成本.经济学中,成本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的代价.从图书期刊的产业链看很容易理解学术传播成本,编辑加工、排版、印刷、发行等均有实实在在的成本发生.(3)理性决策,对于开放获取利弊的分析,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收益的变化,也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成本的变化,而是应该测度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经济学中,净收益通常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用净收益的变化,而不是收益或成本的变化去评估目标对象(特定企业或项目等),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被普遍采用.这些概念并不复杂,只是将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收益、成本和净收益等概念与相关理念,简单移植到学术传播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此概念只基于宏观视角,不涉及微观的特定企业或机构的学术传播成本、收益和净收益分析.

3基于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开放获取利弊

分析新框架基于前文的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分析开放获取利弊,变成论证如果实施开放获取,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ΔNBSC是否大于零,大于零则开放获取有利于学术传播,反之则不利于学术传播.而ΔNBSC大于零,可能的实现路径有4种.路径1:ΔBSC>0,ΔCSC<0.这条路径最理想,即开放获取不仅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也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2:BSC不变,ΔCSC<0.这是目前讨论较多的路径:开放获取是否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3:CSC不变,ΔBSC>0,即开放获取后学术传播成本其实没有变化,但是学术传播收益增加了.路径4:ΔBSC>0,ΔCSC>0,但ΔBSC–ΔCSC>0,即开放获取既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又增加了学术传播成本,但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超过了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此分析框架非常简单,但这一理性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根本上思考开放获取的利弊得失.此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分析我国是否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开放获取很可能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根据大致的测算,由于历史上定价参照标准较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相对欧美国家较少等原因,我国目前支付给全球大型出版社的订阅费用,占全球大型出版社销售额的比率一般不超过10%.这个数据也可以从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的大型商业出版社的年报信息中得到一定的验证.如果简单化处理,假设我国学术研究成果全部金色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总额通常按照发文量计算,基于SCI数据库的简单统计,2019~2021年我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论文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0%且继续增长.因此,可以推测开放获取很可能会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但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很可能更大,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开放获取可以直接造福我国庞大的研发人员和学生,促成工程师红利和科学家红利.我国研发人员数量和研究生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7%,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12].2021年,我国招收研究生117.7万人,在校研究生总数增至333.2万人[13].如果我国和世界的科研成果是开放的,所有这些研发人员和研究生都可以立即从中受益.开放获取可以助力我国的经济转型.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继续追求增长质量而不仅仅是增长速度,以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持续过渡.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关注研究的大学和关注应用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通过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见性,促进对科学数据的公开访问,有助于促进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整体上判断,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额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因此我国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当然,对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准确度量非常困难,此结论尚需更加严密的测算和论证.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研究中.

4我国推行开放获取的可能行动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2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不断下降,人类生存的环境呈现出越来越脆弱的趋势。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因而成为资源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因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估、驱动机制研究及生态恢复重建工作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生态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数量、区域、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加强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研究,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际生态脆弱性研究动态   随着全球变化影响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及人地关系影响的深入,“生态脆弱性”、“脆弱生态区”、“脆弱性评估”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脆弱生态环境是由群落交错带演变而来。1905年,Elements将Ecotone这一术语引入生态学研究[4]。1987年1月,M.M.Holland对Ecotone提出生态环境过渡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且具有一组为空间和时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力所确定的特征,即抗干扰能力弱、界面变化速度快、可被代替的概率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等。在地学领域,Timmerman于1981年首先提出脆弱性的概念。脆弱性可分为人文系统的脆弱性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5]1-125。脆弱性最早是由脆弱带而引出的,但罗承平指出生态过渡带并非都是脆弱生态环境,它仅是敏感性环境的一个类型,只有具有退化趋势的敏感环境才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脆弱性是敏感性和环境退化趋势的统一[6]。敏感性反映扰动,环境退化趋势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受到外界扰动后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脆弱性的研究内容是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或者其子系统在面对压力或冲击时的潜在损失和敏感状态[7]。   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最早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对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的明显扩大和程度的明显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开始引起了普遍关注。随着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人类活动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有关生态脆弱性及其脆弱性评估等研究日趋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8]。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及80年代开始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都把生态脆弱性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9]。1992年,美国生态学会指出: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管理、已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等应是生态学研究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10]。除了有关脆弱性概念等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之外,目前国外脆弱性评估开始由单一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及区域内简单关系的研究逐渐趋向于跨区域的脆弱性评估和多变量多数据的系统研究。同时,随着研究的进展,脆弱性评估的方法不断改进,脆弱性评估的模型化和GIS等技术在脆弱性评估中的运用日趋广泛。至今,国外的生态脆弱性研究已较为成熟,不仅借助遥感、GIS、GPS技术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估研究,而且出现了与景观学相结合或针对特殊条件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其相关研究朝着更具针对性的方向发展。美国环保署正在实施的基于GIS的各种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系统,其宗旨是通过对中大西洋地区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作为国际区域脆弱性评估项目,它反映了国际脆弱性评估研究的趋势。   二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现状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我国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中科院在“八五”期间开展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拉开了大规模研究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整治的序幕,取得了一系列有关理论与方法上的初步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进展,有关脆弱性的研究开始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特征及区域评价体系及脆弱性评价方法和内容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系列生态脆弱性评估及其人地关系实证研究。本文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电子版为基础,通过www.cnki.net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生态脆弱性为题名进行初次检索,在此结果中再以GIS为题名进行二次检索,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分析、数量、区域、内容、方法五个方面对我国生态脆弱性进行研究,检索期间限定为1980~2010年。   以生态脆弱性为题最早的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是1994年苏维词发表的《贵州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的初步划分》,2003年以后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开始增加,当年发表7篇,2007年发表18篇,2010年达到25篇。核心期刊总共有114篇,期刊总论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总论文数的44%。   (二)从数量上分析研究   以生态脆弱性为题名,检索国内的期刊,有关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有309篇,初期研究评价单元常局限于县市单元或其他行政单元。最早发表的有关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是1993年苏维词写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该文以县市为单元对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之后,罗承平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分析,民对太湖生态脆弱性的研究都集中在指标体系概念方面。1996年出现了第二篇生态脆弱性实证研究的论文,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评价,1998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1999年吉林西部也开展了生态脆弱性的实证研究。以GIS和生态脆弱性为题名,检索到基于GIS的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有26篇,张佳华发表的《景观信息流及GIS对脆弱生态异质性制图的分析》是第一篇利用GIS技术进行分析的论文,主要是利用GIS进行制图。2004年,胡宝清发表的《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是首篇利用GIS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的论文,以县市为单元进行评价。2005年陈焕珍的《GIS支持下的山东大汶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对策》和覃小群的《基于GIS的广西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国内首次以影像为基础利用GIS技术进行评价的论文,突破了以往以行政单元进行评价的界限。之后,福州市、南极无冰区、江西省、青海湖环湖区也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生态脆弱性方面的博士论文有7篇,2004年1篇、2007年2篇、2010年4篇,集中在岷江上游、北方农牧交错带、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等。#p#分页标题#e#   由图1得知,我国从1993年开始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期刊论文总共有259篇,硕博论文总共有38篇。2000年以前期刊论文比较少,2005年急剧上升,2009年为45篇。2003年以前没有硕博论文,从2004年开始有硕博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顶峰,为8篇。   (三)从区域上分析研究   贵州是我国进行脆弱性评价最早的地域,之后,福建、塔里木、闽江、太湖、吉林西部、黄土高原、江汉平原、广州市、江西省、大别山、衡阳市、汶川、黄河流域也开展了脆弱性的实证研究,研究较多的实证区域主要是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和农牧交错地带以及南方的西南岩溶地区等典型脆弱地区。近年来,我国脆弱度评估研究发展较快,实证研究的区域范围扩大,并且将区域脆弱性评估与区域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基于GIS的各种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系统能直接为区域生态恢复建设提供政府决策服务。由图2得知,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最多,为84篇;西南石灰岩山地生态脆弱区次之,为65篇;再次是华北平原生态脆弱区,为53篇;北方半干旱-干旱生态脆弱区和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第四,分别为39篇、40篇;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最少,只有11篇。由图3得知,北方总共143篇,南方总共151篇,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数量相当,1999年后南方研究数量超过北方,2005年后南北方研究数量急剧增加。   (四)从内容上分析研究   在研究初期,有关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概念模型和定性分析仍占很大比例。随着“3S”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不断开发,我国有关脆弱性评估的研究从定性和定量研究向基于GIS技术和模型化方法的脆弱度评估方法发展。概念方面的研究有《塔里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与消除对策的初步探讨》、《塔里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西南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祁连山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重建措施初探》、《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福建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生态重建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实证方面的研究有《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基于RS/GIS的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从内容上分析,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有109篇,实证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2004年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等,2005年后,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如图4所示。   (五)从方法上分析研究   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单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面状的矢量评价单元,包括行政单元、流域和景观单元等;二是基于点状的栅格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选择主要根据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来确定。由图5得知,以县为研究单元的有135篇,以栅格为研究单元的有49篇。2000年没有以栅格作为研究单元的,从2005年起数量渐渐增多。2010年以县为单元和以栅格为单元的几乎相等,分别是19篇和18篇。   遥感可以为矢量面状评价方法提供丰富的数据源,GIS起到数据的管理和制图的作用。以下是以矢量面状单元进行研究的文献:《主成分分析及MAPINFO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重庆市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初探》、《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遥感、GIS技术可以为生态环境脆弱性提供丰富的数据源、建模基础和技术支持,实现数据的分析和表达。对比分析国内的文献,生态脆弱性的评估差异主要在于指标体系、单元选取和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对生态环境各因子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和外界环境胁迫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及其敏感程度的评价。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多元的复杂体系,影响生态脆弱性评价的诸多因素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评价因子与脆弱性等级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基于栅格的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3S技术支持下的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多源数据支持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遥感研究》、《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土地利用效应》、《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区划初探》、《基于GIS的广西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GIS支持下的山东大汶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对策》。   三结论与讨论   遥感与GIS技术能满足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众多需求,可在模型建立、技术支持、数据源提供和展示平台构建等方面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在遥感和GIS技术日益广泛应用到生态学领域的情况下,如何发挥遥感、GIS的技术优势,将其方法融入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开发区域尺度上兼备评价、预测与预警功能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将是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1980~2010年的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与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从景观的角度探讨生态脆弱性的论文比较少,还没有实现脆弱性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2.从重要文献主导原则上分析,核心期刊论文总共有114篇,期刊总论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44%。   3.从数量上分析,我国从1993年开始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我国生态脆弱性研究成为研究热点,2003年以前没有硕博论文,从2004年开始有硕博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顶峰。#p#分页标题#e#   4.从区域上分析,早期西南石灰岩山地生态脆弱区和华北平原生态脆弱区,北方半干旱-干旱生态脆弱区和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研究较多,后期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研究发展较快;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研究数量相当,1999年后南方研究数量多于北方,2005年后南北方研究数量急剧增加。   5.从内容上分析,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有109篇,实证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2004年理论研究数量和实证研究相等,2005后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   6.从方法上分析,在基于GIS技术的定量研究方法上,早期多以县为数据单元,2000年之后开始出现栅格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2005年起数量逐年增多。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3

1数据论文与数据期刊的缘起

数据是科研成果重要的支撑材料,从长远来看,数据的价值甚至可能更高于其所产生的科研成果。科研人员越来越希望拥有访问基于期刊文章结果数据的权限,以对数据进行个人探索并大规模挖掘,正因为如此,数据共享已经成为科研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早在2003年的《柏林宣言》中就已经明确将科研数据作为学术知识的一部分;2012年英国皇家学会也认为“未来真正能够被利用的科学数据是以智能化开放数据为表现形式”,同时“敦促科研人员应该在合适的数据知识库里存储数据,让人使用和验证数据”;2017年7月,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要求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必须开放出版或在出版后存储到开放知识库。由此可见,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学术要求和趋势。在全球“数据共享与再利用”的大背景下,科研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对科研数据的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以下3种:1)数据(遵循版权协议的前提下将数据在网络或其他媒介上);2)数据资料(以论文附件形式或将论文相关数据存储在数据知识库中);3)数据论文(以正式的期刊论文形式对实验和观察数据集进行描述)。随着数据出版的发展,国际上有很多期刊都制订了“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数据期刊也应运而生。数据论文是正式的学术论文,遵从学术发表规范,接受严格的同行评议。数据论文与常规学术论文有很大不同:数据不是支持学术观点的辅助性材料,而是论文主体,它并不重点报道基于科学假设和科学问题的研究结果,而是重点描述科学数据本身;发表的是可被检索的元数据文件,用以描述单个或一组可在线访问的数据集,其内容主要是对数据采集、获取、处理等过程和方法的描述,不涉及对数据和研究结果的推论、发现以及假设论证,目的是让科研群体更好地发现、获取、理解、复用数据,并再次进行科研创新。数据期刊指那些致力于发表数据论文的期刊,其重在描述实验和观察数据,并有效整合传统学术论文的内容和结构,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数据重用,帮助用户进行检索和数据挖掘。数据期刊大致分为2种:一种是混合性数据期刊,出版数据论文的同时,也出版综述、研究论文、会议报告等类型的文章;另一种是纯粹数据期刊,其出版单元全部为数据论文。

2代表性数据期刊的特征分析

本文根据上述数据论文以及数据期刊的概念,对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数据出版的期刊进行调研,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6种数据期刊符合上述特征。发表描述软件以及其科学影响的软件论文,刊发实验过程中开发和使用的方法、材料的材料和方法论文的期刊,以及自创刊至今发表数据论文的数量小于5篇的混合性期刊均不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对象。由表1可见,按照WebofScience(WoS)对期刊学科领域的分类,调研的26种数据期刊涵盖了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10种)、综合性(6种)、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化学等5种)、应用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软件2种)、艺术与人文科学(1种)、社会科学(2种)等多个研究领域。从学科分布来看,包含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占比最高,有6种(23.08%),包括《F1000Re-search》《DatasetPapersinScience》《ScientificData》《DatainBrief》《中国科学数据》《Data》。地球科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的数据期刊数量排名第2位,有4种(15.38%),包括《EarthSystemScienceData》《GeoscienceDataJournal》《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全球变化数据学报》。生物化学、基因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有3种数据期刊,排第3位(11.54%),包括《HumanGenomics》《BMCResearchNotes》《GenomicsData》。其他为:植物科学、生物与医学、信息科学与机器人科学各2种;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化学、考古学、心理学艺术与人文科学各1种。在26种数据期刊中,有14种是纯粹的数据期刊,专门发表数据论文,另12种是以数据论文作为子栏目之一的期刊,也收录其他类型文章。目前对于数据论文的命名还未有统一的规定,各期刊根据自己的内容特点来选取名称,对于科研人员在检索数据期刊或论文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障碍。现有的数据期刊以Datapaper命名的最多,有13种;其次是以Datanote命名,有3种;以Dataset/数据集、Datadescriptor、Dataarticle命名的分别有2种;除此之外,还有Database、Genomedatabase、DatainBrief、Metapaper这几种命名方式。对数据论文的命名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据期刊发表数据论文的内容差异,例如:Pensoft出版的几种数据期刊发表的数据论文均被称为Datapaper,其内容是对大的数据集的描述;《BMCResearchNotes》《GigaScience》发表的Datanote文章主要描述生物学、医学、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数据集或数据库,并且可以从关联的数据库中获取发表的数据信息;《DatasetPapersinScience》发表的Dataset是对数据集进行描述的文章;《ScientificData》发表的Datadescriptor是对有科学价值的数据集进行概述的文章;《GenomicsData》发表的DatainBrief文章对基因组数据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包括对试验方法和质量控制分析的介绍;《HumanGenomics》发表的数据论文以GenomeDatabase命名,表明其文章内容均为基因组数据。本次调研的26种数据期刊均采取开放获取(OA)的方式出版,其中个别不属于全OA出版的期刊其发表的数据论文也可被在线免费获取。数据论文的文章处理费用(APC),除了《EarthSystemScienceData》等4刊目前是免费之外,其他数据期刊的APC为$127~3000。其中:≤$500的16种,占61.54%;$501~1000的3种,占11.54%;$1001~2000的4种,占15.38%;$2001~3000的3种,占11.54%。在出版周期方面,部分数据期刊打破了按照固定周期出版的模式,14种数据期刊只要数据论文通过同行评审,随时可以在线发表。在26种数据期刊中,有10种被SCIE收录,其中属于纯数据期刊的包括《GigaScience》等4种,2016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6.696、6.871、2.8和4.836,在10种数据期刊中分别排第1、2、5、8位,从影响因子指标的角度可见纯数据期刊的影响力比混合数据期刊好。

3国内外数据期刊发展的现状及出版政策

1999年美国生态学会(ESA)出版的学术期刊《Ecology》首次刊发数据论文,2001、2003、2008年OA出版商BiomedCentral先后创办了《BMCPlantBiology》《HumanGenomics》《BMCResearchNotes》3种数据期刊,2008年Pensoft创办了《ZooKeys》,但这5种均为混合数据期刊,只是将“数据论文”作为一个子栏目。2009年Copernicus创办了一种纯数据期刊《EarthSystemScienceData》,自此每年都有新的数据期刊创立。从2012年开始,数据期刊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2—2014年间创刊的数量剧增,3年间共创办了13种,占目前数据期刊总量的50%。我国第一种数据期刊是2014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行的《地理学报增刊》,该刊介绍有重要共享价值的科研数据,同时配合“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的运行。2016年,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创办了《中国科学数据》数据期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2017年创办了《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从数据论文的发表数量来看,自2012年开始,数据数量平均每年以115.42%的比例增加,至2016年发表数量达到最高,为1616篇。从发表数据论文的总量(表1)来看,截至2017年《DatainBrief》发文量最大,为1553篇。为了实现数据的可利用,必须制定合适的数据共享政策及机制,以促使科研人员能够有效地共享并利用数据。目前国际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社纷纷对科研数据的存储以及传播提出明确政策,几个典型数据期刊出版社的数据出版政策详见表2。

3.1数据存储位置

数据期刊或数据论文的核心是数据,因此,数据存储位置是期刊数据出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有2种数据存储方式。1)要求作者将数据按照特定类型提交并存储在适当的第三方公共仓储中。大部分数据期刊属此类情况,如BMC、Springer-Nature、Elesvier均为每种数据类型推荐相应的数据仓储清单(Genbank、DDBJ等)。如果某些特殊数据类型找不到合适的存储位置,可选择通用仓储进行存储(Figshare、Dryad等),作者提交数据论文时提供注册号或检索地址。公共数据仓储使数据更易被发现和获取,并提供数据的格式化存储,支持特殊领域的数据发表标准。2)数据期刊有自身的数据库,允许将数据直接提交到期刊的数据库中。如《Ecology》发表的数据论文要求作者将数据提交至ESA官方数据仓储EcologyArchives中,BMC出版的《GigaScience》有自己的数据存储库GigaDB。

3.2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的质量控制涉及数据的格式、内容与注释的完整性、同行评议等,精确、规范的数据是保证数据论文质量的前提。Springer-Nature出版的《ScientificData》对其发表的数据论文进行结构化和规范化,要求提交的稿件包含题名、摘要、方法、数据记录、技术验证、用法说明、图和表等要素,并符合对应的格式要求,这有利于信息检索、分析挖掘以及相关利用。那些存储在公共数据仓储库的数据,应该遵循不同数据仓储库的存缴、出版和共享政策,例如Pensoft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联合启动了数据论文示范项目,作者提交数据论文时需遵从GBIF的元数据规范。Springer-Nature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对于数据描述符的内容信息是否符合规范进行审核;对于数据及产生流程的科学性进行专家评审。不同学科类别会成立专门的编委会来对数据进行评审,编辑和审稿人会评估数据描述的完整性以及与现有共同标准的匹配度、数据收集过程的技术严谨性、数据集的重用价值、用于存储数据的知识库是否合适。

3.3作者权益管理

政府、基金资助组织、科研机构和期刊出版界近年来陆续研究和制定了科学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政策,大多数出版社和期刊都鼓励甚至强制规定作者采用知识共享署名协议(CC-BY)。除ESA出版的《Ecology》的数据论文未提及作者版权归属外,其余的数据期刊均提到作者保留对其数据论文的著作权合法利用。对引用权限和创作许可的规定,不仅能够保证对数据论文的合理使用,更是对作者数据贡献的一种承认,同时也有助于跟踪数据重用和科学家的数据分享活动。Springer-Nature出版的《ScientificData》和Elsevier出版的《GenomicsData》规定他人在使用作者提供的数据时,可自行选择遵循CC-BY4.0或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使用(CC-BY-NC4.0)或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使用以共同方式共享(CC-BY-NCSA4.0)许可协议。Pensoft出版社采用开放数据共享署名(ODC-BY)作为数据发表的首要和默认协议,此外也强烈推荐作者采用知识共享豁免(CC-Zero)和开放数据共享公有领域的贡献与许可协议(PDDL)。所有数据期刊都有明确的引用要求,并给出了引用示例。因为同时涉及数据和论文引用,所以对数据论文的引用与传统的文献引用有所不同。《ScientificData》建议,其他人引用数据论文时用传统的参考文献格式引用数据描述符,引用格式包含:作者、题名、刊名、卷、文章号、数据对象标识符(DOI)、年份。Pensoft期刊有分别针对文中和文后数据和论文引用标准的示例,内容包括作者、年份、数据/论文题名、数据存储平台/期刊、数据标识符/卷页码DOI。

4我国数据期刊出版发展的建议

我国数据期刊出版起步较晚,在科研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发表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从“十一五”开始已经陆续建设领域数据存储平台;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数据提交政策,仍然缺乏广泛影响力的科学数据存储平台。同时数据的质量控制也是当前数据期刊还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数据质量不仅包括数据集的真实性、可靠性,也要求数据集的元数据符合领域或者相关标准,以便增加数据复用的便利程度。另外,对于衍生数据和加工数据的发表标准也还在进一步的探讨中。我国学术期刊大多欢迎作者提供可编辑的原始数据,但并未建立严格的科学数据审查机制,要求作者负责数据内容的精准和完整。此外,国内期刊对数据共享和传播的态度较为保守,限制数据复用会阻碍数据期刊的持续性发展。目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都将数据存储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其中,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网站提供了基础的共享政策和作者投稿政策,但作者服务政策、数据保藏政策和同行专家评审政策还没有公布。其网站的技术文档中提供了详细的数据论文出版格式、元数据标准、同行评议表、出版流程和DOI注册编码和规则。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出版的《中国科学数据》有明晰的投稿指南,详细规定了出版条件、投稿要求、写作要求、投稿方法和评审过程,但没有具体的同行评审和数据引用标准,采用CC-BY4.0共享许可协议。随着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有关科学数据的共享、安全、传播等问题必将受到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出版界等多方人员更大重视。基于国内外科学数据出版和数据期刊的调研,本文建议从以下3方面加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与传播工作。

1)建立数据仓储并加强期刊与数据库的关联。目前我国的数据期刊仅是通过自建的数据库相关联,建议参照国外经验,对于专业性强的期刊,可以按公共数据仓储的要求建立专业数据仓储(如生物学、地球科学、医学等),供相关专业数据期刊集中进行数据出版;对于综合性期刊,可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仓储。此外,建议加强与国外数据库的关联,共同推进科学的数据管理、、共享、复用数据生态体系。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外流;政策导向;期刊改革

2016年,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这使得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科技论文的外流现象上来,更有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科技论文外流现象的原因。如,刘丽英等认为我国110个学科论文外流造成的文献经济总损失量为7.33亿元,其中农业工程领域论文外流导致文献经济损失总计为667万元[2]。董建军对我国学术论文的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优质稿源流失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对策[3]。王泽蘅研究发现中国论文外流数量比日本多、两国间数量差异逐年增大[4]。刘彩娥研究分析了我国科研论文外流的数量、质量和学科分布,并提出了防止科研成果外流的措施[5]。本文简要分析科技论文的外流现象的原因,并分析政策导向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论文外流现象及损失

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但是,中国SCI收录期刊仅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1.72%。2010—2019年间,中国作者发表了SCI论文275.5万余篇,其中只有2.2万余篇发表在中国SCI收录期刊上,仅占8.10%[6]。科技论文的外流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论文质量也都较高。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2.83,同期全球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4.11[6]。其中被SCI收录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学科、应用科学等,而这些学科大多数涉及我国的高尖端技术领域,国家在这些领域往往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成本、科研经费,这不仅可能危害到科技信息安全问题,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国有资源外流。

二、科技论文外流的原因

国内大量优质论文外流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学术评价导向。由于历史原因,起初我国自己创办且被国际学术界公认的SCI学术期刊较少,我国学者在SCI,尤其是国外的SCI期刊的发文量也很少。为鼓励我国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推出了鼓励和激励措施,使得学术界出现了唯SCI论,形成了科研评价体系基本完全依托于SCI的现象。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科研奖励,甚至硕士、博士毕业要求的主要指标中都有SCI的身影。“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励”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优质稿源大量向SCI、EI倾斜,最终影响了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

(二)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不足。我国虽然已经是期刊大国,但是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数量却不多。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科睿唯安的202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显示,国内SCI期刊数的基数较小,SCI期刊总数为9356本,而中国SCI期刊数为241本,仅占2.5%。从影响因子上来看,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较弱,《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以292.278的影响因子,高居首位。《NATURE》《SCIENCE》《CELL》三大国际顶级刊物的影响因子分别为42.778、41.845、38.637。中国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CELLRESEARCH》也只有20.507,国内期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这使得作者在SCI平台中可选择的国内期刊较少,且会为了高被引和高传播速度作者更倾向于优先选择影响力更高的期刊。

三、政策导向的改变及亮点

为体现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掌握学术话语权,构建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学术期刊建设,防止科技论文过度外流,最终到达科技论文在祖国的大地上发表的目的。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励”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准确评价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9年由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意见》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推动中外科技期刊同质等效。发挥全国学会同行评议功能和相关研究机构作用,分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2020年10月,党的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公报中提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追求影响因子的情况,对作者而言可以踏实做学问,对期刊而言可以更好地迎接挑战。

四、期刊如何迎接挑战

政策导向的变化对国内大量优质论文的外流现象无疑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同时期刊自身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变现状,迎接挑战。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创新办刊模式,提高社会影响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加强人才培养。

(一)创新办刊模式。第一,根据办刊宗旨及学术领域,明确期刊所在分类。《意见》中提出,要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要“做强优势学科”。因此,我们要根据办刊宗旨和期刊定位,参照“重点建设期刊目录”,有效整合资源,转变办刊思路,寻求适合的办刊模式。第二,抢抓新兴交叉学科,探索协同办刊。因全球学科的不断发展,新兴及交叉学科越来越多,期刊应该要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的社会功能,探索“高校+企业+期刊”或“科研机构+企业+期刊”等产学协同发展,在稳定自身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内的竞争力,提升科技期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第三,搭建新型传播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期刊的传播方式受到了极大地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纸质期刊的阅读,期刊要积极应对科技的变革,进行数字化出版。而大数据的应用使“出版平台”变得尤为重要,国家建设大型的、优质的“出版平台”已成为必然趋势,期刊应要参与到各类平台中去,抓住战略机遇,为推动期刊发展共同搭建新型传播平台,有效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提高社会影响力,扩大国际影响力。我们要实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国际影响力,最终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中提到,我国期刊刊均总被引频次2018年达到的2255.6次,相较于2014年的2111.52次增加了6.38%。2018年,被国际论文引用频次不低于10次且国际他引影响因子大于0的中文科技期刊有2913种,相较于2014年,评价年增长率为13.81%,这表明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6]。《意见》中提出的中外科技期刊同质等效政策将会引导优秀论文回归国内期刊,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也会使科学家们会愿意将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祖国的大地上,而由持续的、优质的文章组成的科技期刊也将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这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人才培养。要实现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不可少的便是一流人才的培养和编辑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优质论文的产出者,科技期刊的编辑人才是优质论文的策划者。因此,世界一流期刊必须培养优质的编辑。优秀的编辑应该具备政治认知能力、较强的学术水平、出色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首先,要培养编辑的政治认知能力。编辑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要有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导向意识,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坚持马列主义等相关的理论学习,要提升政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紧跟指导思想,保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其次,要提升编辑的学术水平。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学科前沿,捕捉学术动态和进展。高水平的学术编辑往往也具有更强的学术表达力和学术交流力,这使得编辑在日常的组稿约稿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准确把握学科的变化趋势,科学客观的判断学术价值,提高期刊的学术引领力,最终可以更好地建立期刊的学术品牌。最后,要培养编辑的策划能力。在选题策划、组稿约稿时能把握行业的引领性内容建设和瞄准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更要关注科技的前沿问题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可以更好地吸引高水平的作者投稿。高水平的学术编辑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与作者、读者的学术交流中,更好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作者、读者队伍,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编辑的策划能力在市场营销策划、期刊形象宣传策划时能抓住市场热点和读者心理,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总结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5

1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络出版平台的快速反馈

1.1快速响应,免费开放相关优质学术期刊,为肺炎防控提供学术支撑

为确保中国医护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遴选了包括《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在内的刊登肺炎防治相关内容的期刊,自2020年1月31日起,先后开放41种期刊全部文献供读者免费阅读、下载,为肺炎防控提供学术支撑,开放期刊最早可追溯至1915年,预计开放全文阅读的文献总数超过30万篇。读者可以通过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各期刊的官方网站以及中华医学期刊APP访问下载。表1说明了本次疫情期间开放的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发起《关于在中国知网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学术论文OA出版的倡议》,号召国内期刊以最快的速度将科研成果用于战胜疫情,向全国、全球广泛传播[1]。

1.2高效应对,开通肺炎相关稿件的绿色服务通道

2020年2月1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了《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征集“病毒肺炎”论文的通知》,号召系列杂志通过各种媒体(杂志、网站、微信、微博等)广泛开展肺炎专题论文征集活动。肺炎专题论文全部开通“快速审稿”通道,并免收所有稿件处理费用。全系列期刊启动稿件快速处理程序完成同行评议,杂志社总编室及社领导对各期刊上报文章在24小时内完成审核,新媒体部在收到稿件24小时内完成文章的在线。

1.3高效联动,开展入选稿件的优先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数字系统已经历了5年多的发展,完成了3次重大版本的迭代[2],充分体现了其在数字出版和内容传播中的中枢地位。在2020年1月30日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字出版部门已开始对平台的优先出版服务进行部署和调试,逐渐为100多家期刊官网开通了优先出版的模块,并协调多部门和下游企业组成联动服务保障团队,7×24小时确保响应。总编室对接各期刊编辑部,数字出版部对接总编室,一旦稿件通过总编室和社领导终审,即刻通过邮件和微信双通道快速反馈给相应编辑部负责人或供稿编辑,再通过微信的一对一方式接受编辑部的修后发排稿,进入稿件文档规范审查、数据加工流程,待稿件加工回后,经由系统完成快速格式审查完成预,之后进入知识标引系统完成价格设置,最后审核后对外。疫情前期,为追求稿件的时效性,基本做到了发稿后12小时内上线,最快的文章1小时内上线。前期的统计数据显示,收稿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仅为6.22天,可见协同作业机制的高效运作水平。所有论文在数据加工中,我们同时制备了DOI注册和PubMed注册的XML文档,在平台的同时,向中文DOI总部进行注册,并将数据上传至PubMed数据管理后台。此部分笔者获得经验是——将DOI注册权和PubMed的上传权控制在出版社自己手中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还借助于以往的由数据库运营方注册DOI,会有相当长时间的滞后,且不能指向到我们的平台,会延误向全球推广科研成果的“战机”。

1.4快速迭代,实现平台的升级改造

疫情初期,为高效地向一线医护工作者“输送弹药”,我们于2020年1月31日在中华医学期刊网开设了“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专栏,将平台优先出版的文献收录到专栏中,并按照文献的类型进行归类,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专栏的初衷是确保及时汇聚与肺炎相关的研究和诊治经验,为疫情防控和临床诊治发挥指导和参考作用。为适应移动端的阅读需求,同时研发了专栏的手机端页面。该专栏上线后,很快受到上级部门及相关媒体的高度关注。2月15日,为贯彻落实关于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华医学会开设专题学术交流平台[4],并指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进一步完善、运行中华医学期刊网(图2)供科技人员成果、发表观点、参与讨论、开展述评。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肺炎科研应急攻关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研究论文、实验数据、临床病例、重要进展等,通过这一专业性平台共享、交流探讨。2月22日,中国科协参与成为平台建设的共建机构。自此,“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专栏重装上阵,升级为“病毒肺炎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随着平台的使命日益加强,平台的文献也越来越丰富,读者阅读体验也越加复杂,之前专栏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最新的需求,由中华医学会领导亲自指导,开始新平台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从确定原型、美工设计、前后端研发、系统部署、测试到所有数据的迁移,经过10天的紧张工作,新平台于3月5日完成所有升级优化工作,于3月7日正式上线(图3、4)[4]。新平台同样兼顾电脑端和手机端,升级改造的平台有以下几个特点:

1.4.1组建学术委员会,保障平台文献学术质量

为确保平台收录文献的学术质量,中华医学会组建了交流平台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院士领衔,同时汇聚了相关学科的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主编及编委会成员,以及中华护理学会等相关专家。为进一步加强读者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杂志社还以党员为骨干,组成平台专栏编辑组,及时与专家联系,对专栏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解读,回答读者的关切,为平台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

1.4.2科学分类,实现文献快速定位和检索

鉴于肺炎相关学术成果的爆发式增长,为改善平台查阅体验,进一步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文献,升级版平台依据疾病流程、学科方向、文献类型3个维度对文献进行了科学分类,同时辅助有重要性排序、出版日期排序和点击量排序。此外,平台改进了查询功能,可满足用户通过文题、作者和期刊名称搜索平台内的相关文献。通过上述调整,丰富了用户的文献查询服务,得到了读者和编辑部的一致好评。

1.4.3图形化方式播报平台数据,让读者快速了解平台动态

平台新增的“今日概览”栏目以数据和报表形式每日播报平台文献的整体情况和变化情况,包括平台收录期刊和文献的总数,平台所有文献的阅读总量,以及每日新增的论文数和阅读数。图形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比较直观的汇总信息体现。此外,栏目编辑每天从最新发表的文献中挑选最具份量和潜在影响力的文章推荐至“今日推荐”,以吸引读者第一时间关注和阅读。

1.5不辱使命,勇担部级学术交流平台重任

为了尽快集中展示更多的肺炎科研成果、诊治防控经验,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治一线,2月25日中华医学会、中国期刊协会联合向全国生物医药卫生期刊发出倡议,欢迎相关期刊出版单位将拟发表的肺炎相关论文通过“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进行网上集中优先。疫情防控期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提供平台服务并承担稿件处理相关费用。自此,平台优先出版内容不仅限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旗下的期刊,还发表国内其他期刊的论文,截至3月16日,共有15种期刊向平台投稿,中华医学期刊网充分发挥了部级学术交流平台作用,聚集了国内一批优质的科研成果。

2平台收录文献和期刊统计

2.1平台收录文献和文献统计

1月25日,《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收到了第一篇由中国科学家联合完成的病毒病原发现和鉴定论文。经多方协调、共同配合,1月27日该文新闻稿上线,1月29日全文实现在线优先出版,该刊成为国内针对肺炎研究的首发期刊。自此中华医学期刊网旗下期刊陆续在线发表更多肺炎相关的文献,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时,平台共收录文献总量为713篇,其中19篇来自国内外的卫生机构,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的重大指导类文献;48篇来源自国外的学术期刊;646篇自中华医学期刊网的数字出版平台。图5显示了自1月29日后平台发表文献、收录期刊、被PUBMED收录论文数量的变化情况。

2.2平台在线出版期刊统计

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时点,累计97种杂志利用中华医学期刊网的在线出版平台实现网络优先。其中82种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15种为国内的其他期刊,这些文献也通过中华医学期刊网的数字出版平台进行了优先发表,数字出版流程与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无异。如图6所示,从发文量统计,最多的期刊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5篇)、《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7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5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3篇)、《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2篇)、《中华放射学杂志》(20篇),其他期刊分布见图6。专栏创建伊始,优先出版文献均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为主,2月23日,平台第一次接收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以外的期刊《协和医学期刊》并上线成功。2月25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中国期刊协会向全社会倡议后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兄弟期刊的来稿,截至3月16日,已有63篇文献论文通过该平台优先出版,占到发文总量的9.7%。表3显示了国内其他生物医药卫生期刊的发文情况。

2.3平台在线出版文献的阅读量统计

自专栏上线后,每天我们对文献的阅读量进行记录(图7),由于无法获取通过外链形式收录的文献数据,系统仅记录了平台优先发表文献的阅读量。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时,中华医学期刊网平台在线文献的总阅读量超过215.9万次。从阅读量的走势来看,一开始平台的声音比较微弱,访问量不大,但随着平台的宣传的扩大和优质论文的不断涌现,平台的阅读量出现了快速增长,在2月10日左右随着几本期刊同时了重要的专家述评和指南,单日的阅读量超过了16万,之后平台的流量一直处于高位,篇均阅读量超过了5000次。进入到3月中旬,疫情逐渐好转,关注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篇均阅读量下降至3200次。总体来说,相比中华医学期刊网之前的文献访问量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从中华医学网数字出版平台的第三方统计工具来观察,也可以验证数字出版平台整体的阅读量增长趋势与我们监控的趋势基本一致(图8)。

2.4发表文献作者和文献类型统计

截至3月15日24时,平台已经发表的文献中,作者均来自疫区(湖北省)的共计109篇,占总发文的16.9%,均来自非疫区的稿件共432篇(66.9%),合作稿件共105篇(16.3%)。从文献的类型来看,发表最多的是述评/专论类文献(200篇,31.0%),在疫情的防控和诊治过程中将一线医生,尤其是专家的声音和经验快速传播出去是最为紧迫的要务。其次是论著(164篇,25.4%)。第三为指南共识类文献(137篇,21.2%),这是在疫情的防控过程中的总结出来的集体经验,非常有利于指导他们开展肺炎的防控、诊疗、预后、心理辅导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这些文献都是一线战士最核心的“武器”。其他为综述(86篇,13.3%)、病例报告(50篇,7.7%)、资讯(9篇,1.4%)。

3全面学术运营,让优质学术成果服务中国与全世界

基于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一直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近些年不断重视的议题,我们不断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疫情期间,中华医学杂志社有效地利用多种学术推广技术/工具让内容广为传播,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仅探讨笔者认为中国科技期刊普遍薄弱或容易忽略的运营手段。

3.1主动掌控在线出版文献的DOI注册流程

中文科技期刊的DOI注册非常依赖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二家数据库运营公司,导致很多期刊编辑部对于DOI的注册流程及其后续的应用知之甚少,最终忽略了DOI对期刊内容快速高效传播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纸刊出版后的在线出版大部分由上述公司完成,并由他们进行DOI注册,这可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数据的在线发表速度变慢,期刊的在线需要经过纸刊寄送、数据加工、数据标引,其上线明显滞后于纸刊的出版时间;二是DOI的生效时间滞后,虽然在纸刊出版前已经赋予了文献的DOI,但如果数据库运营商不将数据加工完成上线是没有办法提前注册DOI的,这就好比论文的“身份证号”虽早已确定,但“身份证”迟迟没有,论文“身份”自然也无法确认。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2019年底主动收回了DOI数据注册的权利,改由数字出版部门上传,虽然为之需支付长期的费用,但在本次疫情中,我们发现该权利的重要性,在数据上线的同时即刻完成中文DOI注册,这个决策的转换为后续的期刊论文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打下了非常重要的物理基础。

3.2完成向国际生物医学题录数据库PubMed的数据上传

为向全世界推送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在优先发表的同时,我们也同时将数据上传至PubMed,后者提供了经由DOI规则的链出机制(LinkOut)直接跳转访问中华医学期刊网的全文页。由于我们第一时间进行DOI注册,使得该机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全球读者可以通过DOI跳转至中华医学期刊网的全文页。从PubMed提供的访问月报来看,2月份的总访问量比平时增长了2倍,倘若DOI的注册稍有延误,那读者在PubMed只能看到题录信息,优先出版的文献就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为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论文的曝光度,我们要求所有的文献尽可能在优先出版前配备英文文题、作者和摘要。

3.3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冠状病毒病出版物数据库的组成部分

随着武汉市方舱医院的全部休舱,中国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逐步走向全面胜利。在肺炎全球暴发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正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中国经验”开始进入全球学习时。3月3日至4日,钟南山院士受邀通过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分享了中国抗击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3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分享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上,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此次应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在科学出版领域,中国期刊发表的相关学术内容正逐步被全球各大数据库收录,不断为全球科研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及公众提供及时、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世界卫生组织(WHO)特别建立了冠状病毒病出版物数据库(DatabaseofPublicationsonCoronavirusDisease)[5],每天通过书目数据库搜索、相关期刊目录检索等方式从全球收集更新有关肺炎的最新科学发现和知识。截至3月16日,已有20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超过150篇文章被该数据库收录,充分发挥了中国科研成果在全球的价值。此外,我们也获悉,近期一些国际学术机构在制订本地区的诊疗方案时,也将中国的原创性研究和指南类文献作为他们的参考文献之一。

3.4启动应急共享机制,为国内行业性网站、新闻媒体提供内容和数据支持

为加快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除通过自营的100多个网站、中华医学期刊APP和官方微信矩阵(40多个微信公众号)不断和推送最新论文和平台相关讯息外,也将部分内容授权给医学媒体使用,比如丁香园、医脉通、医师报等。中国知网在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OA)的显要位置展示了本平台,引导用户阅读更多的文献[6]。此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向疫情相关的内容聚合平台定期提供一手数据,比如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肺炎(COVID-19)知识与数据信息系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易阅通”平台提供每日新增的题录信息。鉴于公众需要及时获悉肺炎相关专业科普知识,包括疾病的防控知识、流行病学数据、诊治技术进展等,一些重磅论文在上线后立即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包括新华社、科学网、凤凰网、健康报等,有效地促进了这些科学信息在公众间的传播,为科学防治提供了及时的科普支持。

4科技期刊在突发公共事件下数字出版的思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得到控制,国内肺炎相关研究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平台阶段性地完成了其使命,在经历这一个半月的“战斗”后,笔者将一些在实践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与同仁共享。

4.1强化科技期刊的文化自觉,勇担社会责任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在任何时刻都要以社会效益优先,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科技期刊更应发挥其公开信息、传播科学、交流技术、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为一线的抗疫战士提供最需要的学术交流服务。不论处于哪个行业,不管传播平台是否完备,我们理应向一线的同志一样,与疫情展开搏斗,只不过我们手中拿的不是医疗设备,而是我们的笔和电脑。

4.2抓住机遇、身体力行探索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早日打造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认可,中国的成功经验成为国际社会学习的模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集中精力办大事。随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9年四部委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各项措施正在逐步落实中,中国科技期刊理应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疫情期间,恰逢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通知》中强调了中国科技期刊的重要地位,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这些政策的落实给予了中国科技期刊人极大的动力。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人应责无旁贷,发挥主观能力性,确立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在数字出版平台,需要群策群力,发挥中国社会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优势,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不喊口号、不要空谈、撸起袖子闯出去,把先进的出版理念与中国的期刊实践融合起来,早日建成几家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出版集团,打造一批具备国际话语权的英文期刊。

4.3大胆改革,标准先行,让期刊数字出版符合真实世界的发展规律

欣喜和畏惧是业界对于数字出版的两大主流情感,由于数字出版为传统出版带来了很多红利,使得科技期刊出版人热情拥抱之;但由于其技术壁垒和商业模式的困顿又让很多科技期刊人限于被动。很多情形下,编辑部不能抵达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的核心区域,在从事数字出版工作时就陷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现状。我们需要直面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勇于做出改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做好优先出版,通过杂志社学术和专家委员会的集体讨论,修订了2项编排规范:其一是DOI的命名机制,确定在3月15日之后出版文献全部实施新的DOI编排方案,调整后的DOI不再使用发表年、发表期、文章在该期中的次序来组织,而取代以采编系统的稿号作为主要命名的方式,这样发排前就确定DOI,使得优先出版与正式出版的DOI同号,避免了后续潜在的同文被引频次的累计问题。其二是制定了优先出版的引用格式规范,由于国内对于中文优先出版文献的著录规范不适用真实使用场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6

1研究方法

SWOT分析,S(strengths)为优势,W(weaknesses)为劣势,O(opportunities)为机会,T(threats)为威胁。该分析方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关联的内部优势因素、弱势因素和外部机会因素、威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列举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的形式罗列,之后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种因素相互比较匹配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到关于研究对象的相应的结论。其中,SO是一种理想的竞争态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对象内部优势并充分利用外部机会;WO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使研究对象的劣势地位有所改变;ST是利用被研究对象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或风险,通过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自身优势将外部威胁对研究对象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WT是一种应付研究对象危机的战略,当被研究对象内忧外患、时时面临危险时,需要克服内在劣势同时回避外在威胁。

2《世界地理研究》的SWOT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下方面的研究成果:世界政治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全球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空间运动规律,世界各国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等。期刊主要针对世界范围内的国别研究。

2.1期刊优势分析

2.1.1政策环境优势

2016-01,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表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部级口岸、边境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重点地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地理学中的“边境、周边国家”主题研究提供了便利。2016-10,国防科工局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要联合开展地球综合观测相关领域科技攻关。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地球空间信息与技术的需求,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挑战,这正是地理学主要的研究主题。此外,中国还出台了多个对非洲、波兰、伊拉克、阿塞拜疆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文件,包含税收优惠、国家支持等内容,在为中国企业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经济地理学者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文件,更为《世界地理研究》专栏相关主题论文提供了研究热点。

2.1.2历史优势

《世界地理研究》始终坚持“从中国的视角研究世界,从全球视野研究中国”的办刊特色,是中国唯一的以刊发全球性地理现象和世界区域地理研究成果的地理学术期刊。期刊的绝大多数成果也是专门的世界地理的成果,对国外的研究成为期刊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刚好契合“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发点,走出去研究国外,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世界地理研究》期刊的定位使得期刊更容易获得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研究成果。

2.1.3平台优势

《世界地理研究》中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栏目专门刊发国别研究稿件。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梳理近年来有关世界地理的参考文献数据,统计各个地理期刊中研究世界地理的文章,发现《世界地理研究》期刊为世界地理的中坚力量,发文数占到大约50%。由此可见,期刊的外国地理发表平台广阔,“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将会引发大量的关于外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研究;《世界地理研究》作为优质的传播平台,将会对这其中的地理学科研究者有巨大的吸引力。

2.2期刊劣势分析

2.2.1期刊影响因子有待提升

据中国知网统计,期刊2013年、2014年、2015年的综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522,0.718,0.948,近年来的影响因子在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大,但不论是与其他学科的期刊对比,还是与本学科的其他期刊对比,影响因子都还有待提升,发文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期刊被中国中文核心期刊(2014版)收录,也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收录,被收录的核心数据库不够多,导致学科影响力不足。在内容为王的年代,期刊的文章是期刊的第一要义,所以提升期刊的文章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

2.2.2国际影响力不足

目前,《世界地理研究》的发行地区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为数不多的杂志通过学术会议交流等形式流入国外,海外订购数量很少,只有通过一些发行公司才有寥寥几个海外的订户,虽然杂志也被多家海外图书馆和数据库收录,但期刊的海外影响力等同于无。国外地理的研究需要有国际视野,期刊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2.3期刊机会分析

2.3.1主题研究文章增多,稿源质量更好

“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以来,《世界地理研究》期刊收到并发表有关其主题及沿线国家的研究逐渐增多,如探讨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前景与对策,梳理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缅甸段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解析美国东亚地缘战略与美菲军事同盟关系,解读伊朗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等,给世界地理的研究增砖添瓦。

2.3.2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前一年即2012年,《世界地理研究》就开始主办了“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那时关注世界地理学科的研究者还不多,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数量甚少。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诸如地缘政治、世界地理等的主题研究如雨后春笋,研究数量越来越多。就地理学而言,相关主题类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也不断增多。通过登录中国地理学会网站发现,2013年之前,只有“地理学高层论坛”讨论了关于世界地理、外国地理类的学术研究,而2013年之后,以此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逐渐增多,比如“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征集、2017年自然地理学与“一带一路”地缘环境学术研讨会、域资源环境与“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2018年的“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高级研修班”等。

2.4期刊威胁分析

2.4.1期刊间竞争激烈

“一带一路”政策以来,新创办的期刊如雨后春笋,比如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外文期刊《丝路?望》杂志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了首发式。《一带一路报道》杂志由四川期刊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创办。也有期刊开始推出“一带一路”专栏、特刊等,除了上述期刊争夺稿源外,学术类的地理类期刊、经济类期刊等也纷纷开始接受“一带一路”等外国地理、经济、社会人文类的相关文章,并开始重视这类文章,这加剧了稿源竞争态势。

2.4.2主题论文“昙花一现”

近几年,由于政府一直在推广“一带一路”,不论是政府工作会议还是各种论坛,“一带一路”的呼声高涨,学者对此的关注度也一直有增无减。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带一路”政策开始进入常态,学术界对此研究的关注度是否会下降还不得而知。“一带一路”的学术热度刚刚形成,主题论文数量繁多,但这些论文是否能够真正地戳到痛处,为政策和研究带来突破之处?优秀论文是否只会在这段时间流行,论文半衰期是否会过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之后期刊的稿源和影响因子该走向何处?这些问题都是“一带一路”相关主题杂志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数据挖掘;专刊策划;期刊影响

近年来,多家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表明,专刊出版可促进行业发展、扩大期刊影响、拓展期刊稿源和提高期刊引证指标[1-6],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品牌的重要途径,其中专刊策划是关键[7]。数据挖掘在专刊策划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部对相关学者和稿件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期刊在学者选择、专题策划、稿件筛选时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依据,期刊学术影响力逐年提升[8]。蒋学东等[9]针对科技期刊传统选题策划面临的数据有限、信息精准度不高和以编辑经验为主等问题,探究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选题策划优化方法。董晶等[10]利用互联网中医学论文信息并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发现这些信息背后的知识和趋势,从而帮助医学期刊管理者及时发现领域内的热点方向及潜在作者。本文以《大气科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近5年围绕热点方向策划的2期专刊(2016年第6期和2019年第1期)为例,对数据挖掘在专刊出版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12期专刊策划方式及影响力分析

1.1专刊主题及策划方式。《学报》2016年第6期策划出版了主题为“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与气候异常”的专刊(以下简称“厄尔尼诺”专刊);策划方式为:2016年5月召开编委会,由主编和编委拟定专刊主题和约稿对象。《学报》2019年第1期策划出版了主题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的专刊(以下简称“极端事件”专刊);策划方式为:编辑预先进行数据挖掘,拟定当前热点和相关约稿对象,提出专刊方案;2018年9月召开编委会,主编和编委根据专刊方案确定专刊主题和约稿对象。

1.2影响力分析。1.2.1数据采集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采集日期为2020年7月11日。1.2.2结果与分析通过专刊与同年度其他期的论文数据比较可知:2016年《学报》全年被引522次,“厄尔尼诺”专刊被引67次,未达到2016年的期均被引次数87次,仅占全年被引的12.84%,下载次数为2153次,略超期均下载次数2147.17次;2019年《学报》全年被引84次,“极端事件”专刊被引47次,远超2019年的期均被引次数14次,占全年被引的60.00%,下载次数为2651次,超过期均下载次数1507.33次。考虑到发表时间对计量学指标的影响,又对2期专刊前后出版的2期论文的数据进行比较(表1),可见“厄尔尼诺”专刊及其前后出版的2期发文量为13~15篇,被引量等指标基本随时间增长而增长,即2016年第4期指标最高,“厄尔尼诺”专刊篇被引次数、下载量、篇下载次数和被引率略高于5期平均,其中前5篇高被引、高下载频次论文均只有1篇来自专刊;“极端事件”专刊及其前后出版的2期发文量为13~15篇,除专刊外的4期指标随时间增长而增长,专刊指标在5期中均为最高,且大大高于5期平均,其中前5篇高被引、高下载频次论文有3篇来自专刊。综上可见,“厄尔尼诺”专刊的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与正常刊期的水平相当,专刊应有的提升读者认可度、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积极作用体现得不够充分;而“极端事件”专刊的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则大大超过了正常刊期,专刊应有的特色和优势得到较好体现。

22期专刊影响力差异的原因分析

2.1选题策划。2016年12月出版的“厄尔尼诺”专刊采用传统的选题策划方式,通过2016年5月召开编委会征求意见,拟定策划选题为“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与气候异常”。选题的背景为:2015/2016年发生了21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本次事件时间长、强度大,对全球天气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学报》主编王会军院士和编委都是大气科学学科的领军科学家,对热点问题的把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定位。然而,热点问题的“关节点”仅凭专家经验往往会有滞后性,“厄尔尼诺”专刊策划因没有占据时间上的优势,导致专刊的时效性不强。当时该选题是大气科学学科的聚焦热点问题,除《学报》策划出版专刊外,其他期刊也同时策划出版了专刊、专栏或特约稿等。谁能第一时间发表热点文章,谁就占得“先机”,较早吸引读者关注,有利于扩大期刊影响。《气象学报》2016年5月发表了《2015/2016年强厄尔尼诺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被引次数69,下载次数2280),《气象》2016年5月发表了《2014—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气候影响》(被引次数80,下载次数1391)。然而,《学报》2016年12月才出版专刊,因此该专刊未能抢占“先机”,其选题特色虽较鲜明独特但无“领跑”优势。如果在“厄尔尼诺”专刊选题策划前,编辑就精准挖掘数据、找准关键性时间节点或者及时更换策划选题,由此可能会策划出特色更加鲜明的选题,并取得“领跑”优势,从而有利于扩大期刊的影响。通过数据库获取丰富大数据信息是获取最新学术信息的重要途径[11]。2019年1月出版的“极端事件”专刊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策划方式。数据挖掘的属性包括检索条件、发文时间、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等。该专刊从数据挖掘到确定选题共分6个步骤:1)基于中国知网、WoS(Webof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2013年1月—2017年12月的大气科学高被引论文。对中国知网“基础学科”的“气象学”进行检索,按照被引次数由高至低排序,将被引次数超过40的论文视作高被引论文,共492篇;利用InCites数据库提供的大气科学期刊论文,包括《Nature》《Science》《PNAS》等综合性期刊发表的大气科学论文,在WoS数据库中逐一检索,获取这些论文中的ESI高被引论文,共835篇。2)对检索到的1327篇大气科学高被引论文的题名做主题词分析,发现涉及气候变化者最多(占13.41%),其次为暴雨和台风(占5.63%),再次为气溶胶(占4.97%)。据此,编辑部初拟3个研究选题: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因子、气候模式等);中小尺度气象(暴雨、台风等);大气物理(气溶胶等)。3)通过中国知网,对初拟选题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发现2013—2017年气候变化研究最多(5946篇),暴雨研究次之(4263篇),台风研究再次之(1974篇),而气溶胶研究最少(672篇)。其中,2013—2017年气候变化研究的逐年发文量分别为928、1230、1276、1341和1171篇,表明2014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受关注程度有明显提升,且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其他4类研究的年发文量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知网2013—2017年“气象学”高被引论文的前10篇中有8篇与“气候变化”主题密切相关。4)统计气候变化研究论文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发现“极端天气”的出现频次最高。据此,编辑积极走访相关领域专家、听取专家对专刊策划的宝贵建议;在此基础上,编辑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初步判断当前大气科学的研究热点应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5)基于上述数据挖掘结果,编辑部初步拟定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专刊选题方案,内容涉及研究选题、研究机构及相关学者等。6)2018年9月《学报》召开编委会,由主编和编委对编辑部拟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专刊选题进行论证。该选题最终得到主编和编委的高度认可。数据挖掘在保证《学报》专刊选题特色鲜明的同时,可有效避免与其他期刊主题“撞衫”。2019年1月“极端事件”专刊出版后,多次得到相关主题会议的关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2019年10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的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候研究计划———2019年极端气候事件与灾害风险管理高级讲习班,主办方主动联系编辑部,要求将该专刊作为国际培训教材,有力提升了《学报》的国际美誉度。

2.2组稿策划“厄尔尼诺”。专刊约稿专家名单是主编和编委根据其学术共同体及学术经验在编委会上当场拟定的,包括22位专家(其中2位院士)。“极端事件”专刊约稿专家名单则是基于大量数据挖掘工作拟定:利用中国知网和WoS等数据库,筛选出2013—2017年大气科学学科的高被引论文,在此基础上,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进行分析,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人员分布(主要统计通信地址在中国国内的科研人员,包括发文数降序排名前100名和被引数降序排名前100名)、论文信息等方面形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相关学者分析报告”,提交给编委会审定,最终形成以优秀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约稿名单(16位专家)。“厄尔尼诺”专刊约稿邮件回复率仅50%,即22位专家仅11位回复了约稿邮件,其中2位专家表示“目前不做此研究,没有相关稿件”。因此,“厄尔尼诺”专刊最终约稿仅有9篇(均审稿通过),且稿件撰写时间较长,多篇稿件迟至11月才完成。为弥补专刊版面不足,《学报》从自由来稿中选取4篇质量较高、主题相近的论文。“极端事件”专刊约稿邮件回复率高达93.75%,并且15篇约稿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均准时投达,从发约稿函到专刊出版前后不到4个月。由此可见,数据挖掘可有效提高《学报》专刊组稿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2.3运营策划“厄尔尼诺”。专刊的宣传推广主要依赖期刊网站、期刊微博以及期刊固定作者、读者和专家邮件推送进行常规推送。这种运营方式会导致专刊内容与读者需求的匹配度不够高、效果不佳。“极端事件”专刊的运营方式是利用数据挖掘做精准化、个性化推送。除常规推送外,在邮件推送中增加了约稿策划整理的发文数排名前100人、被引数排名前100人,推送工作精准高效。而且,利用《学报》微信公众号(2017年9月正式运营),在专刊出版前进行专刊预出版、宣传专刊内容,并梳理《学报》近10年有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主题论文,连续2周进行系列微信推送,并推广至微信群、QQ群和微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报》主题论文的显示度与关注度。专刊出版6个月后,编辑部又及时跟进专刊的受关注情况,并将论文的下载量、被引频次等信息告知约稿专家,让约稿专家了解专刊论文的积极影响,促其更加主动持续关注并推广专刊。由此可见,通过数据挖掘工作,《学报》“极端事件”专刊主题特色鲜明、组稿精准高效、运营彰显个性,有效地提升了专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3数据挖掘助力选题策划的效果和思考

由“极端事件”专刊的策划流程可见,数据挖掘从数据总结、分类、聚类、关联分析等方面助力专刊的主题选择、作者选择和推送选择。基于数据挖掘,专刊可实现特色化的选题策划、精准化的组稿策划和个性化的运营策划,有力提升专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受到“极端事件”专刊所取成绩的鼓舞,《学报》继续采用数据挖掘打造了2020年第1期“校庆特刊”,短短几个月内已有6篇文章被引用、多篇论文的下载频次超过300;同时,2020年第6期“气候与水循环、生态”专刊已完成精准化组稿策划,即通过大数据分析遴选了15位专家,约稿函全部得到“准时交稿”的回复,截至9月10日,《学报》网站或邮箱已收到10位专家的约稿。由4次专刊策划实践可知,通过数据挖掘策划专刊出版,应充分发挥编辑、编委(主编)、专家的作用和优势,并最终形成办刊合力。

3.1牢固树立编辑的数据挖掘思维。科技期刊要积极调动编辑挖掘数据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专刊策划中的“先锋官”作用。编辑要及时收集整理科技期刊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捕捉具有专业特色的前沿选题信息,发掘出优秀作者资源,评估组稿传播效果,做好科技期刊专刊的策划工作;同时,编辑须牢固树立数据挖掘思维,提高对科技期刊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积极学习数据挖掘工具,提升数据提取、数据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期刊出版工作技能,如借助CiteSpace等工具将数据挖掘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完善[12];利用数据库与移动媒体深度挖掘精准推送对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等[13]。

3.2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主导作用。数据挖掘结果是经过大量数据搜集和整理得到的,是对客观事实的全面准确描述,专家借此可以获得较丰富的专刊策划信息。《学报》的多次专刊实践也表明,数据挖掘的分析结果确实有助于编委会做出科学的专刊策划决策。但数据挖掘绝不能代替编委会在专刊策划中的作用,因为他们才是专刊策划的真正“主角”:主编是实现期刊宗旨的主体,是期刊的灵魂和核心[14];编委会在促进科技期刊发展中也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15]。

3.3充分发挥专家论文撰写和专刊宣传的重要作用。专家在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品牌建设和学术影响力提升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6]。通过数据挖掘策划专刊出版,最终要凝聚专家力量、依靠专家撰写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稿件,彰显专刊的策划特色。为此,在专刊出版前,编辑应密切联系专家,主动与专家沟通交流,提请专家按时保质提交创新性稿件,促成稿件的高质量撰写及快速投达;提请专家把好稿件的学术质量关,为打造特色精品专刊提供有力保证。在专刊出版后,编辑应及时将专刊论文的相关信息推送给专家,提请专家利用自身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共同体积极宣传专刊,扩大专刊的影响。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8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的学术交往不断增加,反映科研成果、作为国际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的英文科技期刊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仅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批准了30种英文科技期刊的CN号[1]。一本英文科技期刊从创刊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发展,通常需要经过5到10年的艰苦努力。对于创办时间不久的新刊,由于其国际影响力还不够高,一般稿源相对不足,尤其是自由投稿的数量不多,质量偏低。而采用以策划专题的方式来组织稿件、集中反映热点研究方向的成果,是实现期刊顺利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国内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方法和路径。黄敏提出专题的特点要新、实、特。“新”是具有新意,探讨的内容应该是热点;“实”是说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特”是指专题应具有特色。丁筠归纳了通过学术会议组织英文科技期刊专题应注意的事项。张春丽探讨了发挥编委优势、建立优质论文作者数据库、跟踪学术会议和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组约稿的模式[4]。《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原为综合性英文科技期刊,创办于1996年。2011年,为提高该刊的国际竞争力和办刊水平,主办方清华大学将其改版为信息类专业化期刊。因为期刊所涉及的学术范围、读者群和作者群发生了重大变化,该刊实际上与创办一本新刊相差无几。在进行期刊定位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国际上,同类期刊已经有数百种,仅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数字平台Xplore中就有300余种同类期刊。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期刊出版环境,如何找到突破口和立足点?该刊主编,时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孙家广院士指出:信息领域的研究方向非常多,期刊一定要选择和跟踪热点研究领域做专题策划。主编团队和出版团队紧密配合,经过7年多的持续努力,策划和出版了近40期反映信息科学前沿发展的专题,内容涉及大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普适计算、生物计算以及信息安全等。由于专题时效性强、反映的内容集中,出版后迅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该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内还有不少英文科技期刊也高度重视专题策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中国通信》多年来坚持专题策划,每期出版一个FeatureTopic专栏,内含数篇热点研究方向的论文。《摩擦(英文)》自2013年创刊以来,连续5年策划了“Biotribology”、“Superlubrication”、“ScienceofFriction”、“ThinFilmLubrication”以及“6thWorldTribologyCongress”等5期专题,对《摩擦(英文)》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英文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主要来源

2.1主编团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自改版伊始,由主编孙家广院士在全球聘请了10位国际著名学者担任副主编和副编辑,组成了一个主编团队,它是期刊的学术核心。这些学者绝大多数为IEEE或ACM(美国计算机学会)的会士,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选择信息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专题策划,并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专题策划的特约编辑(GuestEditor)。该刊改版后第一个专题出版于2011年,是有关无线传感网这个热点研究方向,由副主编、IEEE/ACM会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刘云浩教授,副编辑、IEEE会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XiangyangLi教授和笔者经过多次研讨共同策划的。主编团队聘请了副编辑、IEEE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YuWang教授担任该专题的特约编辑团队负责人。5位特约编辑在全球组织了15篇稿件,通过严格评审,录用了其中的4篇。该专题的其余5篇稿件是通过约稿的形式组织的,其中包括笔者邀请的副主编、IEEE会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IvanStojmenovic的高质量论文。

2.2学校资源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4个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2个研究实体(信息技术研究院、微电子学研究所)、1个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组成,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重要的国家科技项目。清华大学在信息科学方面的雄厚研究基础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其中,一大批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众多教师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进行高水平的专题策划提供了浓郁的学术氛围。IEEE高级会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唐杰副教授与笔者共同策划了多期数据挖掘的专题,专题中包括IEEE/ACM会士、美国信息网络学术研究中心主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系韩家炜教授的2篇高水平的论文[7,8]。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任天令教授为该刊策划了多期微电子学专题,吸引了包括IEEE会士、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AlbertWang教授在内的众多优秀稿件,同时专题中也包含了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随着清华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众多的国际学者来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访问学者或短期讲学等。出版团队利用国际著名学者访问清华大学的机会,与科学家紧密合作,策划高水平的专题。笔者就曾与来访清华大学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滑铁卢大学ShermanShen教授一起策划了智能电网的专题,其中,ShermanShen教授课题组的论文[9]进入到2015年2月IEEEXplore百篇文献排行榜(每月在400万篇文献中按使用量高低顺序排列的前100篇),至今,该论文在WebofScience数据库中的引用量已达42次。

2.3校友团队

改革开放40年来,清华大学国际校友遍及全球各地,不少校友在学术上成绩斐然,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的出版团队积极与清华校友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策划热点研究方向的专题,成为期刊成长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该刊在2012年第1期出版了由副编委、IEEE/会士、清华校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BaochunLi教授策划的对等网络的专题。在BaochunLi教授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中总结了10年来对等网络发展的历程[10]。清华校友、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JingYang和AidongLu副教授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策划了计算机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专题。在这2期专题中,汇集了来自荷兰、德国、加拿大和美国计算机可视化研究领域一流科学家的论文,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在计算机可视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这些优秀论文的出版带动了计算机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研究在我国的普及与开展。2014年,我国在北京大学召开了首届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专题的策划者之一还应邀主持了数据可视专场的报告会。清华校友、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YiPan教授连续6年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策划出版了6期生物计算的专题,共刊发50余篇来自全球的高水平论文,国际论文比例超过80%。《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改版7年来,先后有10几位清华国际校友为期刊策划了近20期高水平的专题,为提高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2.4作者资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的作者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共同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信息科学国际交流平台。在与作者进行学术互动的过程中,出版团队主动联系国内外著名学者,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其中一些作者还主动提出策划专题的建议,经过与出版团队的多次交流与研讨,策划和出版了不少质量上乘的专题。美国佐治亚大学LimingCai教授是生物计算专题论文的一位作者,他在与编辑部联系的过程中提出策划一期参数复杂化专题的设想,计划出版的时间为6个月。在特约编辑团队和出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专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网络与印刷出版的全过程。其中,编辑部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参数复杂化国际创始人、澳大利亚达尔文大学MichaelRalphFellows教授的论文编辑工作。该专题顺利出版后,作为特约编辑之一的澳大利亚达尔文大学FrancesA.Rosamond教授还热情邀请出版团队访问澳大利亚。

2.5学术会议

国际会议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专题策划的又一重要来源。仅IEEE每年在国际上就要召开1800个信息类的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团队在与主编团队、校友团队和期刊作者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寻找和参与学术水平较高的国际会议,与国际会议的组织者一起策划相关专题。微软公司首席科学家JieLiu是清华校友、2014年第1期云计算与大数据专题的作者。笔者在通信中得知作者即将担任2015年国际网络物理信息系统大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yber-PhysicalSystems)的主席,就与JieLiu共同策划了该会议的专题,并聘请其担任专题的特约编辑。该网络物理信息专题于2015年第4期顺利出版。

2.6出版团队

出版团队在与信息科学领域科学家的长期交往中不断认识、学习和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捕捉最新的发展方向,自主设计和策划热点专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在2013年第1期策划了一个云计算的专题,当时云计算的研究在全球还处于早期阶段。专题中的一篇清华大学的论文在出版后的第1个月就位居IEEEXplore百篇文献排行榜的第2位。在随后的2年多时间里,该篇文献每月都进入到IEEEXplore的百篇文献排行榜,并取得了2次排名第一,2次排名第二和2次排名第三的高位,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云计算在全球的研究热潮,也扩大了该刊的国际影响。

3注重专题的后续开发

3.1热点专题的连续性出版

对于热点研究领域的专题进行跟踪和连续性的出版,是专题后续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先后策划出版了8期云计算和6期生物计算的专题,对这两个方向的国际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实质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2014年2月27日,党中央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亲自担任组长,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在会议上强调,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同年初,《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的出版团队开始策划信息安全专题,并在2014年第4期出版首期专题,现已策划和出版了5期反映国内外网络安全的专题,为促进我国信息安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的高端学术平台。

3.2基于成熟专题创办新刊

信息科学的进步永无止境,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策划的专题不断密切跟踪科技发展的动向,捕捉新的研究领域或交叉研究领域,待时机成熟时适时推出新的英文科技期刊。在云计算研究还没有达到顶峰时,科学家们又开启了大数据研究的热潮。自2013年起,《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策划和出版了10多期与大数据相关的专题。2015年2月,该刊有2篇大数据的研究论文进入到IEEE百篇文献排行榜。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成功申请到“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英文)》新刊,于2018年正式创刊。由于前期大数据专题的出版汇集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新刊《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英文)》在2018年6月底就完成了全年的出版计划,稿源充分,质量上乘。

3.3通过专题策划培育新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自改版以来,主要出版反映信息领域热点研究方向的专题,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不少科学家表示要在该刊出版专题,并希望通过专题的出版培育新刊。该刊的出版团队与科学家密切配合,已策划出版和正在策划的新专题包括网络空间、认知系统与计算、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以及社交计算等。

3.4特约编辑队伍的养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的发展得益于有一支高水平的特约编辑团队。这些特约编辑中,有着诸如IEEE/ACM会士等享誉国际学术界的著名科学家,也有活跃在学术研究一线的青年学者。7年来,累计有近100名国内外教授和研究者担任特约编辑,出版团队经常与这些特约编辑研讨学术新进展,牢牢把握信息科研热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期刊沿着高水平方向、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3.5专题形式的灵活呈现

专题根据论文数量的多少分为专辑和专栏二类。《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为双月刊,每期出版约10篇论文。如果10篇论文都属于同一研究领域,可形成一个专辑出版;不足10篇论文则为一个专栏。往往策划和组织专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时策划的一个专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稿件不足而最终以专栏的形式出版。但专栏的出版也为被录用的自由投稿提供了发表的空间,相得益彰。另外,也有相反的例子。2018年第5期策划的是信息安全的专栏,由于被录用的自由投稿中还有一些信息安全的稿件加入,最终出版了一个信息安全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