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论文范例

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论文范文1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经济的上层建筑,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全球化的趋势。而文化作为历史传承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历经时代的洗礼与磨砺,自然存在其值得各民族国家彼此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先进和优秀的因素。关于这一点,从生活趣味到休闲方式,从政治制度到商业规则,从文学影视到服装音乐,无不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趋同特点即是明证。然而,仅仅不过数十年全球化过程毕竟不可能因此而消灭几千年以来人类活动所建立和产生的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的多样性,也不可能消除各文化体系之间根深蒂固的差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会加剧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显然,冲突与对抗并不是解决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更为合理的方式应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然而,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前提下,强权即真理的霸权主义亦不绝于世。在世界大国的博弈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中国自入世以后,根据承诺逐步开放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然而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为后盾的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先入市场的既成优势,中华文化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进一步加剧。如今,在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求实现文化繁荣,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2中华文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经济强国与文化弱国的双重性是当今中国的显著特征

当今之中国已跻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庞大市场,连续多年是吸引外资最多国家,并拥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如今又是美国的头号债主。从国庆大阅兵上展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批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到歼-20的成功试飞,到第一艘航母的试航,再到“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这一切在令世界咋舌的同时,无一不昭示着中国军力的飞速提升。如果就仅以经济和军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指标,中国显然是无可争议的强国。然而反观中国文化影响力却与其飞速提升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极为不相符合。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中国文化输出不足,而另一方面,中国却成了欧美日韩文化的进口大国。当今的中国文化市场上充斥着外国文化的产物。日本动漫,韩国肥皂剧在青年人中明显呈流行趋势,成为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于是“,哈韩”“、哈日”一族开始大行其道。

2.2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的趋势如一股飓风将全球所有的民族国家都卷入到了这一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纽约曼哈顿区的金融之都华尔街到非洲充满原始意味的草原和荒漠,无不有全球化的影子。然而全球化毕竟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一次“全球革命”,这一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强弱极不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发达国家固然也会有压力,也会有竞争风险,但是基本上大都处于受益者的地位。他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政治观与汹涌而来的商品捆绑在一起销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获得文化市场的占有,这种温和的方式所得到的效果甚至远超过了过去殖民者用采用的血腥战争手段。面对着以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经济为依托的发达国家,由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可以得知,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边缘化的地带,甚至有失去自主性的危险。当今,美式英语通行世界,可乐汉堡风靡全球,I-Phone引领数码时尚即是明证。中华文化曾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独领风骚,然而自鸦片战争后却逐渐失去其领跑世界的地位,不断萎缩。似乎可以因此而得出一个结论:民族文化固然会在某一个时期作为先进文化而处于中心地位,然而从辩证的角度,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永远领先,文化发展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便可以解释,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全球化信息时代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趋势。由于发达国家的既成优势,自然会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当然,融合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应该包含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而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式的文化引进。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化在带来民族文化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机遇。试想,曾经以中华为师的日本和韩国,何以能让韩剧、日本动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显然归根结底一句话:靠的正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日之中国应该在主动吸收世界先进民族的现代化成就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独立性。吸收是为了再创造,兼容并包,融会贯通,方能争取与西方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大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中心。高等教育应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职能。查阅西方科学技术史,从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到法国巴黎大学,再到英国牛津大学,自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正是大学的力量主导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而使西方世界逐渐超越东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社会服务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如今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大学基于自身性质而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传承创新的天然使命,这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大学教育责无旁贷。

3.1发挥大学科研职能,加强知识创新与理论创新,深度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

纵观人类历史,除去血雨腥风的战争与革命,任何一个科学技术创新活跃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代,都必然需要文化创新来激荡和引领。大学作为创造与培育新文化的中心,始终辐射和引领着社会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理应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和强大的知识贡献,以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拥有完全与西方的文化迥异的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维系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大学应当通过研究使之焕发应有的光彩,从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有效的贡献。如不对中华文化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领悟,自难吸收其中之精华。因而,大学应当深度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

3.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完成大学教育的文化使命

自中国加入WTO后,按照入世承诺,逐步开放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国际化办学已是中国诸多优秀大学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正呈现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一是要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与国外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并通过以上的这些措施充分地吸收与借鉴世界先进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求创新,引进中谋发展,在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同时也将向世界输出和传播中华文化。当今,在世界各国争相开办的孔子学院即是明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所认同和接受,从而形成了整个民族性的价值体系和文化理念,在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柔性力量。而中华文化之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如党在报告中所指出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正是要在其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地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这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

4结论

全球化论文范文2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世界文化的总潮流,只有面向世界的未来发展,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在对于人类发展未来的种种预测中,科技全球化无疑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指示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2001年和2006年,美国兰德公司分别发表了《全球技术革命:2015年生物/纳米/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简称《GTR2015》)和《2020年全球技术革命》(简称《GTR2020》)的技术预测报告《。GTR2015》的主要结论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正在加速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材料科技与信息科技的融合过程《。GTR2020》在《GTR2015》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分析,从应用角度提出了到2020年可能形成的技术系统和产品的56项技术,并对排在前16位的技术进行了评估。这些技术将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V.巴尔诺也有类似的定义:“一种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awayoflife)。在科技文明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文化创新的理论建构应当密切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并以之作为决策的实践依据。《GTR2020》报告中所列举的任何一项技术都将为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重要技术排序前10位的无线射频技术、无线通讯、数据传送技术以及无处不在的信息访问技术的发展,将创造一个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装置,透过无线网路与他人沟通,随处可进行各式各样的资料获取、处理的全新形态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经由各种资讯方式而建立的“虚拟”关系。虽然,人们早已开始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但是,当信息通讯科技与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等高新技术体系产生融合与互动后,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并通过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力量影响社会运作模式,这一巨大的变化正在发展之中。在文化领域,这种新科技的发展趋势,透过多元化的产业应用,必将影响各国文化政策的总体取向,并在文化艺术的表现内容、传播形式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第三代行动通讯系统(3G)、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技术(WIMAX)以及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高科技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欧盟正在全方位推动“无间隙网络社会”(UbiquitousSociety),“Ubiquitous”是从拉丁文演化成的英文单词,有“everywhere,anywhere”的意思,在早期欧美所代表的是一种“神无所不在”的宗教观。而如今所指的“ubiquitous”指的是一种服务(service)、网络(network)无所不在、可随时取得的概念。在欧盟“i2010计划”(i2010-AEuropeanInformationSocietyforgrowthandemployment)中,欧盟执行委员会将提供“全面性、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与生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致力于通过高科技的普及化,考量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提供立足点平等与创造发展能力的机会,最终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美国更是将高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贯穿在文化内容中,以两部在2010年受到全球瞩目的电影《阿凡达》和《盗梦空间》为例《,阿凡达》集中呈现了当今世界顶尖技术研发的未来前景“,可穿戴计算机”“、军事机器人技术”、“大脑中植入芯片”“、无所不在的传感器”、“智能系统”、“迅速生物测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影片中都得到了集中的展示。这部建立在世界先进影像制作技术基础上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绝佳的公众科学素养教材,提高了人们对这些将要投入社会应用的高新科技的认知度。同时,影片也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的态度,在剧情中融入了对科技与人文之间矛盾的思考。如果说《阿凡达》所展示的科技类型是人类向外拓展自然空间所依托的技术系统,而另一部影片《盗梦空间》则展示了当今科技前沿领域对于人类内在空间的探索,表中所列举的“靶向给药技术”、“影响人类记忆力的药物”等生物、医疗技术是支持影片情节成立的依据,影片结尾将这种对于人类心理空间探索的思考留给了观众,引发人们对于科技是否能够改变人类意识的无限遐想。在美国,杰出的作家、导演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精英会被诸如美国宇航局这样纯粹的科技部门请去当科学传播顾问,依靠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家在推动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文化艺术界与科技领域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居于全球第一的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也使得美国的文化艺术创作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高科技趋势,对于科技发展前景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亦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

2理解转型中的国家创新体系

在新科技革命对于现代社会的变革中,科学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为突出的意识形态,与之相伴而来的各种风险和道德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和突出。正如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贝克所说“科学技术是造成当代风险的主要来源”。早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关于科技发展是否败坏了道德的问题,就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卢梭认为,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的根源都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论述由新技术发展所实现的新工业革命时就提出警告“: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刀,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的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发展到这一地步。”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什么负面结果,它的潜在危险是什么,事前人们可能并不知道,或者认识不足。农药DDT是在使用了二三十年后,人们才知道它会在生物体内残留聚集,最终危及生命,并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和破坏,才停止使用。如果一项高科技的应用,要等到它的负效应完全显露出来之后,人们才去制止它,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目前,西方国家的政策界已经开始为扭转科技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失衡做出努力。美国在2000年的《科学与工程指标》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转型期美国科学政策”的框架。这一报告强调科学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功能,并强调要达成促进科学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协调发展的目标。科技为社会服务的政策转向,意味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开始转向重视“以人为目标”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这一新时期的科学政策,不仅标志着美国今后的科技发展导向,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各国的科技政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域和途径。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我国也开始了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国家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2007年8月召开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面临一系列转型:即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在全社会的确立。这一转型是在反思传统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新范式,体现了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进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已经证实: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应对新技术变革的文化政策取向

在科技发展的双刃剑面前,文化发展面临着既要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实力,同时也要用自身具有超越性的人文精神约束绝对理性发展这一双重悖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曾说“:文化是这样一种去蔽的方式,它不只是为了我们的目的而安排对象,即自然和社会,它也促进对象本性的发展;与技术的去蔽相反,文化的去蔽要将其副作用一并考虑进去。”面对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与理性的二元矛盾,结合我国将要面对的生态文明转型,文化政策的制定应当通过扬弃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文化模式及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利弊,在推进理性与价值、科学与人文融合统一的进程中,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真正和谐的文化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对于文化政策的考量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应当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弗里曼认为“:对工业革命最有影响的是科学文化的兴起。英国对待牛顿的态度与意大利对待伽利略的态度最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培根(1605)早在17世纪初就提出实施一种科学、探险、发明与技术的综合性政策。在英国,科学、文化和技术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契合,这使得它能够大规模地将科学,包括牛顿式机械学,应用于各种新工具、机器、运河、桥梁等的发明与设计中。”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文化和企业家这四个亚系统的积极相互作用构成了英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这四个社会亚系统的契合也扩大到政治亚系统之中,而它又促进了这一切。”“中华帝国就是因为没有在这些亚系统之间保持契合才导致了中国在维持其世界技术领先地位方面的失败。”“由于在心灵深处觉得企业命运与自己不直接相关,于是缺乏创新的动力,缺乏提高技术水平的热望,诸如在经营管理上的不负责任、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违背技术规律的决策等弊端,其深层原因往往由此而来。”虽然,人们接受新观念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人们一旦树立了创新的意识,这些新观念就会对创新者产生激励作用,鼓励创新者以一种执着精神和奋发进取的品质最终实现创新。文化的创新、演化与变革,是借助一个有生命力的构架模式来取代传统构架模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当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应当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解和修正,才能更好地维持和促进创新实践的发展,并最终体现出较传统文化模式更为明显的进化。这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也是文化创新的存在基础。

3.2重视先进的科技文化模式的引领作用。

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文化模式对于人类而言,即是一个给定的“第二自然”和外在于个体的文化软环境。一定社会的进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各民族自身对于文化模式的建构。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进行改造,创造人工自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观念是对物质生产方式和精神生产方式的反映,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文化世界逐渐被建构,人们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及其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更新。从这一意义上说,科技文化不仅成为各种不同类型、模式的文化得以互动的基础,而且也是推动诸多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走向现代化的出发点和依托。

3.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促进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

全球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闻英语;语篇特征;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一直以来,英语作为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和交往的重要手段,十分受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新闻英语的不断发展,成为沟通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桥梁的重要媒介,也是促进国家外交关系稳健提升的重要准绳。然而,英语和汉语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新闻英语有着自身的特性,翻译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和代号,其所连接的,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融(黄燕平,2017)。所以,值此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大潮流,新闻语篇的相关策略和方法值得人们探究。

1新闻英语语篇特征分析

对新闻英语语篇进行系统的考察之后,研究其特定的翻译策略,可以促进信息的有效保护和完美传播。在英语新闻中,语篇的整体感知,具体语篇的词汇筛选、语段交汇、语篇衔接和修辞表达都会对语篇整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成效,需要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需要对此进行特别的调整和规范。

1.1新闻英语语篇词汇特征

新闻英语语篇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词汇的文化特征,传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词汇通常给人前沿的时髦感,并且通过假借、引申等特殊形式,突出新闻英语的语篇特色。例如,一些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创造的新词,或者随着特定的时代环境,而进行的“旧词新意”等,都会推衍出新的时代内涵。(陈绍新,2017)新闻英语在词汇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首先,新闻英语善于使用短效精悍的词汇,由于篇幅有限,利用短小的词汇,可以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将新闻英语表现清楚,不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新闻英语善于利用缩略词的特殊功能,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等,节省新闻英语使用面积,在有限的空间里传达更多的信息,表现更多的新闻价值。与此同时,在新闻英语的语篇词汇上,运用一些相对新颖的热门词汇和流行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闻英语的有效推进和有效传播。虽然新闻语言具有灵活的特征,但这并不背离其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准则,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宣传特色。最后,由于新闻英语的词汇存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新闻英语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也是特定时期的证明,需要随着社会的推进而不断改变,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的词汇,还会借用许多很多外来的词汇,不断适应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加强新闻英语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体现新闻英语对各国文化的包容性。

1.2新闻英语语篇衔接特征

在语篇衔接方面,英语新闻语篇的呈现与汉语新闻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英语语篇的衔接具有显现和外露的成分,虽然在一定情况下的衔接表达是隐形的,但是这不同于汉语的新闻特点,这是由于中文与英文本身的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产生的问题,虽然不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属于形合的语言,语篇中断句的规则十分严格,任意性极小。

1.3新闻英语语篇修辞特征

新闻英语语篇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促进新闻英语的趣味性和生动程度,确保新闻英语以一种灵活、开放、生动的形象传播出去。常常运用隐喻、拟人、典故、仿拟和双关语等传统修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theopenbarndoor”本意为“敞开的谷仓大门”,喻指“美国科技情报容易获取”;“ahouseintwoparts”本意为“两个部分拼凑成的房子”,喻指“英语加拿大和法语加拿大之间缺乏牢靠的关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还常常使用典故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比如:“heapcoalsoffire”,中文翻译:为以德报怨;“awolfinsheep’sclothing”,中文的解释为“伪君子”。这些具有特色的表达往往来源于圣经典故。以上修辞的使用可以增强新闻英语的灵活度和活跃度,吸引读者进行阅读。(陈凯,2015)

2新闻英语语篇翻译策略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怎样才能有效筛选出最精准的词汇,怎样才能通过有效的衔接和特殊的修辞加以修饰,从而使人一目了然,进行有效的翻译行为,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扩展信息的交流和传播途径,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信息的合理运行。本文将从形合与意合、静态和动态、复合与简约三个方面进行新闻英语的语篇翻译,寻找其中的翻译策略与翻译途径。

2.1形合与意合

在英语新闻中,运用句法和语义进行信息的沟通时,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形合”,而在对不同语言进行沟通时,采用词汇的手段加以交流,我们将之称为“意合”。在汉语的表达中,我们往往采用“意合”的途径,即采用隐性连贯的方法,注重功能,以神统形。而在英语的表达中,我们更多情况下采用“形合”,注重“形合”,即显性的逻辑与连接,表达多种多样的逻辑关系。在新闻语篇翻译作品中,我们往往发现有比较严重的翻译痕迹,这对于许多本地语言的读者而言,会带来不适的效果和感觉。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原文本身的束缚,在过于纠结原文文体的情况下,就会具有很明显的翻译痕迹,就很难具备汉语上富有节奏、自然流畅的语言特征,也就不利于读者进行阅读。比如英语新闻报道“Theunitednationshasconsid-eredsendingalargepeace-keepingforcewithnearly12thousandsoldierstoCroatia”,在很多记者的常规翻译中,往往会翻译为“联合国已考虑向克罗地亚派遣一支约由1.2万士兵组成的大型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这很显然具有乏味无趣的特征,生硬机械的语言亦步亦趋,不能够给人以汉语中“意合”的体验。故而,在面对这段新闻表达时,应该在身体力行上向“译合”的方向加以靠拢,形成转变。在翻译的进程中,可以或多或少地去掉过多的逻辑性的表达,融入对于英语语感的整体感知,对于句子的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对于句子的整体感觉进行重新地安排和统筹,加以系统地组织,尽可能地做到符合汉语的表达与认知。(黎姿,2017)

2.2静态与动态

英语和汉语在静态与动态上有很大的差异。英文不怎么使用动词,而汉语通常会采用大量的动词,直接对动作加以意义的阐释和表达。因而,在新闻英语语篇中,我们会常常看到动词的“名词化”,这样不仅能够将一个动词巧妙而自然地加以表达,也可以简单便捷地化“静”为“动”。译者要适应英语名词化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掌握其中的规律,更好地强调和突出原文的动态色彩,将英语新闻语篇原文中晦涩难懂的抽象名词用动作的表达介绍清楚,充分利用汉语动词的特征,以“动”代“静”。例如,“Hehadsurfacedwithlessvisibili-tyinthepolicydecisions.”可译为“在决策过程中,他已经不那么抛头露面了”。(李小龙,2016)除此之外,英语中经常有一系列名词代替动词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以“-er”或“-or”结尾的名词既可以作为动作的施事者,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表达动作的意义,向动态化的方向加以表达。因为汉语是一种独具动态色彩的语言,我们就应该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动态化语言的特征优势,在翻译过程中也要进行动态化处理。比如“Heisagoodeaterandagoodsleeper”,应将其主旨表达为:“他能吃能睡”。

2.3复合与简约

全球化论文范文4

一、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发展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分析和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价值观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利己”与“利人”两种价值取向。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从经济生产方式到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此也导致了多种价值观的出现,多元化成为了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建立一种价值体系来作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路,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从人的本质上就奠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揭示劳动是人的本质,为人的劳动价值观奠定了基础,证明它的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接着,又说明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价值现象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以是否能够走在时代潮流前列,推动历史前进;以能否成为书写历史的创造者,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和处理好这些问题。而列宁时期的价值观,扬弃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体现了价值观的广泛性,同时列宁在晚年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不断进行新探索、尝试,并强调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建设。上述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实践探索的方法,在我们进行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具有明确方向的指导性意义。   (二)对西方社会意识观念的借鉴与批判西方社会意识观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增多,西方大量社会思潮的涌入,带了价值观的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标榜“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其为人权的体现,并不断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抨击,试图利用价值观对我国的价值体系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西方经济思潮中的热点———新自由主义为例来进行分析,新自由主义作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在新形势下的回归,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当透过现象来看本质,它在根本上还是维护资本主义的制度的,实际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推行其扩张政策,是在掩饰其最大限度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的目的,通过对民众的剥削来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新自由主义模式下遭受重创。这与我国所强调的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相结合,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方针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西方的新自由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辨。再者就是在西方社会产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我们要对其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在明辨其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民主社会主义所宣扬的一种包含民主、自由、平等、团结以及和平在内的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知。民主社会主义将“实现自由、社会公正和团结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1]272,表面上看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际上只是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转换,只是在西方经典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良,核心价值观所延伸出的关于社会公平的政策,实际上只是一种改良的价值观的表现,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仍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同科学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理论,它的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在对待这些西方社会思潮时,我们要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进行对待与分析,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加以借鉴,消除西方价值观所带来的冲击和消极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断进行完善,以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内核   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逻辑核心应当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当今思想文化呈现全球性特点之下,面对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发展趋向,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具有严密性、完整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思想的理论,是表现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理论,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继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各个阶段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列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根据中国在建设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情况,将思想理论与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分析,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面对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我们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对呈现差异性和多样化特点的社会思潮,能够给予尊重和包容,这是我们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维护社会和谐因素的保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混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2]55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作为根本而存在的,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且严密的科学体系,在不断地实践和发展着。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日益复杂,经济组织在形式上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这种状况下,收入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社会意识多样化也日趋明显。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最根本的任务,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就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统一全国人民的步调的纽带。”[3]117-118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不断地进行扩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受到严重挑战,我国在处理国际和国内事务中还存在着不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就必须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共同理想的提出为我们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确立了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共同理想的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题。   (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使得中西方思想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在这风险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文化软实力。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时代精神,明确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核心这一要点,使时代精神与时展的大局相统一,明确其对时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纵观当今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结合时展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惟此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局势变化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构建价值体系的整体框架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奠定国家生存发展的思想基础。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撑,它与时代精神是紧密联系的,而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的结合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支持。   (四)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多元思想文化碰撞所带来的冲击,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引领道德风尚,凝聚思想,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规范准则,是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反映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坚持做到从实际中来,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发挥各自的特点,结合自身的规律和作用方式,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五)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同时对于西方社会思潮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和理解的深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科学的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31-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概括性总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其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独立存在。当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客观发展趋势,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所产生的问题日益增多,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适应时代,应对国际、国内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比较完整地建构,同核心价值观所打下的现实基础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对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现实性的反映,因此我们要明确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三、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归宿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在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组成部分,共同形成一个包含多方面、融合多视角又具有统一性的整体。它是一个包含最高价值、核心价值、基本价值以及具体价值在内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并最终实现最高价值理想。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归宿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它是指一个完整的人,应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物质及生存的需要的迫切性在逐渐下降,精神层面的需要在不断提升,人们不论是在处理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不断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过程中,或是在不断进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人的需求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日益增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它是贯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线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36他们重点强调人们对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将共同的社会生产方面的能力视为是自由个性,放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这种观点是对理想社会的最终目标的突出和强调。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需要相结合,使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具有时代特色,突出强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党的领导集体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的具体实际,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和邓小平主要注重从人的思想文化层面来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论述。以为代表的领导集体,领导广大群众不断探索与总结,将最终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判断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深刻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运动和理论制度的最高目标以及根本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社会历史发展相一致的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本质,提出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本”这个基本要求,科学地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在当今思想观念大活跃、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作者:马思维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信息学院

全球化论文范文5

(一)国际经济法中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规范。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经济法不仅仅只是指国际经济关系,其中还包括了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规范势必也会使国际经济法中的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经济全球化的一大标志就是“WTO”组织的建立,WTO的建立让一些原本属于国内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归置于WTO的管理之下,国际经济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其次,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发展与规范尽量能够保持一致,其中就要求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尽量的能够达到基本一体化,努力使全球的经济法都处在步调一致、目标一致的要求上,使全球的经济发展也趋同化,从而能够使经济全球化做到更好。第三,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目前,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各国的大力支持与发展,WTO的建立也使得经济全球化有了保障,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与WTO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二)国际经济法各部门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受到了关注与支持,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提倡经济自由化,促进了各国各种经济交易与活动相互融合、作用、甚至相互促进,从而有效的刺激了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为各种形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自由的交流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国际经济法也必须顺应发展,相互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以确保各类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贸易与投资措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贸易与投资措施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投资作为向市场提供货物与服务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的影响着贸易的规模以及构成,还能够决定着贸易的发展方向。同时,贸易的发展也能够反过来影响投资的规模与方向等。其次,金融服务、服务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目前,金融业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服务作为服务贸易当中的一种,是金融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向,金融服务涉及的领域较广,例如银行、保险、证券等等,这些领域都与投资贸易有着紧密的关系,金融服务采取的相关措施与政策和投资贸易的发展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三,投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的问题,现如今,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务必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目前,环境问题已经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绑在了一起,WTO也将环境问题作为了讨论的一大重要议题。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能由于其发展导致资源开发过度或资源滥用加速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投资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目前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执行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之前,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法规范往往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法的作用越来越具有实践意义,这就要求国际经济法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有关规则的实施。

(一)WTO规则的实施方式

WTO组织的建立对于协调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之间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其规定的一些规则就可见一斑,特别是WTO对其规则的实施方式,WTO要求各国的经济法措施不得与其规则相冲突,以此来保证其他国家的利益。同时,WTO要求也必须秉承“统一、公正、合适”的原则来实施其规则。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实现不同国家的经济交流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不同的国家法律不同、信仰不同、习惯不同,这些差异通常容易使各国在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产生争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WTO建立了强有力的解决争端机制。这个解决争端机制的建立是国际经济法发展当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在解决争端机制的监督之下,那些违反国际经济法的国家无疑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还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制裁。

三、结语

全球化论文范文6

(一)经营特点

1、零售形式以大型超市等为主。

来到中国的跨国公司避开了我国当时发展基本成熟的百货市场形式,以中国缺乏的连锁经营形式的超级购物市场、大型家具建材市场、便利店等为主要发展形式,实现了快速扩张与快速占领制高点的目的。面前,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行业中外资成分超过了六层,基本上成为国外企业的江山。例如:宜家家居、家乐福、沃尔玛等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城市中的零售界超级标杆。

2、经营形式逐步走向独资发展。

国外零售企业刚进入中国初期以合资形式为主,当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成熟以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的2004至2005年先后取消了对零售外资企业的数量、地域及股权限制,这些企业逐步向独资方向发展,独资、并购和已经成为外商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中的主导经营方式。2004年,英国TESCO收购乐购50%股权;2005年,英国翠丰集团收购“欧倍德”的中国业务;2006年,美国百思买控股江苏五星电器51%股权、家得宝以1亿美元收购家世界、TESCO增购乐购40%股权;百盛收购输出管理百货店;沃尔玛收购好又多;摩根斯坦利收购20个大型购物中心。这些并购案例已经举不胜举。

3、扩张趋势越来越明显。

经过初期的扩张以后,跨国零售企业站稳脚跟以后,已经迅速地在内陆地区的中小城市进行大幅度扩张。这种扩张是受到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发展潜力的影响,但是也带有着跑马圈地的色彩。2010年世界巨头家乐福收购了河北保龙仓法,在国内大卖场已超过100家;另一个巨头沃尔玛仅2009年就在中国开出了55家分店,分店总量已经达到了178家。大润发门店突破100家门店,直追家乐福、沃尔玛。百安居、宜家、易初莲花等也都对自己的拓展计划毫不掩饰。而且这些零售巨头在中国的业绩报告非常吸引眼球,成为这些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一枝独秀。

(二)未来发展趋势

1、国外零售企业将向高端市场进军。

一些跨国商业集团开始尝试开拓中国的高端服务市场。排名亚洲零售业第一位的乐天百货将在天津市开始其营业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在海外首家全资分店。新店将全面引入乐天百货将最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包括私人导购陪购、“节点营销”等。一些专业的零售兼生产企业也逐步在我国建立高端市场如意大利LuxotticaGroupS.p.A.收购我国高档眼镜连锁企业————雪亮眼镜有限公司;而在化妆品行业与洗涤化学品行业,外资如宝洁等公司几乎控制了我国绝大部分的一线零售市场。

2、扩张并购将进一步演绎。

随着近来韩国乐天并购江苏时代、家乐福收购保龙仓,一些跨国巨头近阶段将连续以并购的形式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进行快速的扩张推进。同时,这些企业以其强大的实力将人才、市场、顾客甚至包括一些优良的本土零售企业吸走。除了增设店面、扩大版图以外,外资还玩弄股权规则。斯坦福大学基金认购1818万股苏宁电器股票,包括贝恩投资、摩根大通、大摩、华平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已经占据了超过30%的股权。

3、国内外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随着跨国零售企业的急速发展,本土零售企业也在快速地联合,如联华收购华联、重庆百货收购新世纪百货,银座收购东购、新华都收购闽南小超市、合肥百货收购省内四家企业等,许多本土零售业的“小舢板”已经开始成为实力强大的“联合舰队”。但是在国外企业的优势之下,我国国内本土的零售企业的生存空间将逐步被压缩,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国外跨国公司在市场圈地运动结束以后,他们之间也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市场经营竞争。

二.跨国零售企业扩张对于我国经济与零售业的影响

(一)外资扩张过快导致本土零售业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传统零售业集中度低,100强的市场占有率只有一层。企业经营分散导致企业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上没有一家零售企业都够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较或者抗衡。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本土零售企业仅为10家。而现有前11位外资连锁超市在华零售额均超过200亿元;沃尔玛、家乐福的全球营业额达上千亿美元。跨国零售企业依靠其品牌、技术、物流与管理优势,大量吸引优质人才,拉走大量客源,依靠其强大市场搞交叉补贴、压价倾销。很多地方政府对于这些品牌外资企业持过于积极的态度,给予了很多本土企业无法享受到的优惠政策,给予了很多黄金地段、优惠地价与优先贷款等。这使得本土企业在他们的竞争面前危机四伏。在不平等的竞争格局之下,本土零售企业受到极大压制。上千家外资零售店开业,意味着数十万家民间小商店倒闭。上海9家外资大卖场占全市126家连锁门店数的53%,销售额的72%(2005)。“家乐福在上海开出第二家分店,方圆5公里之内,3家国有商业企业相继破产(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一些国内企业为求自保,纷纷谋求与外资合作。

(二)零售外资扩张过快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外资零售企业的绝对优势压制了国内的零售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对经济安全产生影响。物资流通行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一旦外资控制我国零售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必将进一步控制整个流通行业。不仅使得本土流通企业失去了话语权,游戏规则将逐步控制在外资手中。导致整个国家经济经常震荡,金融危机频繁出现。其次,一旦外资形成更大气候,独家垄断虽然不会出现,但是联合垄断行为的发生是非常可能的,遇到突发性危机事件,如果零售业大多控制在外商手中,国家的物资调动就会很被动。现代流通业正形成控制市场、决定生产、影响金融的能力,谁掌握了流通主渠道,实际上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外资零售商占据终端采购渠道的有利地位,可以凭借其相对垄断的地位,通过全球采购,能够间接或直接控制工业发展。再次,外资巨头对上游厂商的控制。我国轻工业行业竞争激烈,外资零售企业控制了我国主要的零售业制高点以后,通过其自身市场优势对国内供应商进行压制,使得国内轻工业厂商对品种、价格、质量、结算方式、供货条件等没有任何还价能力。一些大的零售企业还向供货商收促销费、进店费、店庆费等,把经营风险转嫁到供货商头上,进一步压榨广大普通加工业厂商的利润和工资,恶化工业生存状态。

三.国内本土零售企业的SWOT分析

(一)国内零售企业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

1、本土企业对于文化习惯差异的理解更加深刻。

零售企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其与消费者接触比较直接,受到销售行为以及销售人员的影响比较大。我国文化基础深厚而又独特,地广人多,文化差异又很大,不同的习俗与不同的习惯形成不同的特色。例如:食品的不同口味差异非常大,同样的食品烟酒在不同的地方销售差异巨大,销售情况迥异。在这些方面,我国的企业对于国内消费趋向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更能够形成更好的销售战略。在文化上与外资零售企业展开一拼。同时,本土企业在对价格弹性的把握上、在对人际管理的理解上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在竞争中充分利用。

2、具有本土人才的优势。

外资来到中国以后,他们都是实行了人才的本土化战略,让中国人去实行适合中国市场的经营管理战略。但是其高层管理人员还是以国外背景居多,与国内相比,国内的高层管理者更加了解中国市场与中国文化、习惯等,对于市场的反应更加有经验,有深度。国外的一些大企业进入中国以后,都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市场调查分析,而这一点本土企业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其多元化的人员背景导致沟通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在本土的企业中可以避免,形成更加通畅的交流机制。但是这些优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否则不一定形成优势。

3、本土企业有着国家政策优势。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亲睐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来地方投资并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档次上升。但是,随着国外零售企业垄断性格局的可能性产生,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将会产生并对于本土零售企业带来政策利好,这是可以预期的结果。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扶植。最终,国内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会尽全力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采取如:给予本土优秀企业税收减免,低价租地优惠,鼓励银行向民族“朝阳”企业提供长期贷款或者提高外国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等措施,以缓解本土超市的竞争压力。

(二)国内零售企业目前的主要压力

1、规模压力太大。

我国的零售企业规模小,集中程度低,优质资源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一般来讲,国际公认的平均拥有14家分店才能盈利的最低标准。而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在10家分店以下,少的就更少。规模效应对于企业的影响巨大,尤其是采购成本高、讨价还价的能力差,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当前资金问题严重,扩张能力不足,难以与大的跨国公司竞争。

2、企业管理水平低。

大型零售企业最大的问题规范化管理能力。我国的大多数零售企业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信息技术管理平台缺乏。从小企业发展过来的企业更是只注重市场与价格,内部管理不明确、缺乏公司发展的规划与企业鲜明的管理文化,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顾客满意度较低。人才匮乏,政策盲目,拍脑袋决策现象非常严重。

3、经营缺乏差异。

产品经营缺乏特色,产品结构类似。本土企业的文化优势没有发挥,一味模仿国外超市的经营模式,消费者偏好体现不显著。缺乏自己经营特色的本土零售企业在跨国巨头的竞争面前是没有出路的。

四.本土零售企业应对跨国零售巨头的策略分析

(一)快速形成规模效应

1、兼并联合。

快速地进行扩张是本土零售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快速扩张成本较低的一种是强强联合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当前很多企业的兼并是被动的,其实我们应该加强脚步,形成主动兼并重组,才能掌握好扩张的主动权。面前,国内的很多零售企业已经在国外企业的压力下进行了主动重组战略。如上海华联、北京西单、北京超市发三强共组北京西单华联超市;上海一百、华联、友谊和上海市物资总公司归并整合成百联集团等。

2、连锁经营。

进行扩张的另一种形式是实行当前比较成熟的连锁经营战略,充分利用企业的管理优势以及物流优势,吸引各方面的社会资金参与到品牌的构建及扩张之中。不仅解决了资金的压力,而且能够得到较快的扩张效果。而且这种经营方式成功率高,速度快。但是特许经营的模式需要成熟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

3、全面融资。

本土零售企业扩张中最大的问题是融资。国家不仅要加大对于民营零售企业的支持,培养品牌企业,加大贷款等支持力度。同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对重要的商业基础设施如重要商品的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性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加大投资力度。将流通基础设施列入各级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骨干零售企业建设。

(二)学习与创新管理模式

1、认真学习国外超市成功经验。

学习跨国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模式,以及其从采购、物流到服务保障等各方面的成功做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这是本土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可以通过参考创新其模式,吸引其优质人才资源进入民营企业等方式,缩小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赢得消费者。

2、与生产商联手。

学习外资零售企业出资帮助生产商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本土企业要与生产企业利用人际与文化优势,形成共赢格局,减免供货商的入场费和上架费,与供货商、制造商保持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大计算机联网的投入费用,及时掌握连锁网络内部所有加盟商店的库存、销售和上架情况,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实施走出去战略。

国外的企业能够走进中国,我们自己的一些优势企业也要逐步学会走出国门,到世界上还处于发展期间的一些市场中,寻求新的机遇。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学习、创新、成长。中国零售企业可把目标锁定在印度、俄罗斯、越南、巴西等零售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市场竞争不太激烈的国家,成长成为自己的国有品牌。

(三)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

1、定位差异。

我国企业的规模小,管理成本较高,发展滞后于跨国企业,所以在定位上要避免与跨国公司形成正面冲突,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或者市场空白点,实现自己的特色扩张。当前,百货店、超级市场、精品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业态模式上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本土企业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锁定客户群体,了解消费者的偏好抢占这些消费群体。例如,上海联华对1000平方米、1500平方米、3000平方米的标准超市分别向生鲜超市、食品加强型超市、社区店转型。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反映了产品、价格、便利、服务等。

2、区域差异。

中国地域广阔复杂,市场巨大,跨国巨头虽然正在进行中西部中小城市的扩张,但是其触角不可能伸遍各个角落,本土化也将使跨国零售企业面临一段适应期,这些都为本土零售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本土零售业生在本土、长在本土具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因此,选择市场缝隙,在外资不能快速进入的城市快速扩张,是未来本土零售企业市场地域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所在。当前,外资没有进入到农村市场,国内企业要紧紧做好农村市场的文章,巩固这一片阵地。

(四)打造本土特色品牌

1、提高本土品牌的知名度。

实行区域渗透战略,立足于稳打稳扎,做好区域市场并逐步扩散延伸。这样做的好处是减低物流成本与供应成本,而且可以培养品牌区域知名度,巩固现有的市场空间,减少竞争对手的空间。如果配合优质的服务水平,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竞争力。

2、加大创意力度,提高顾客满意度。

要提高经营管理的创意能力,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尽全力突出销售产品的“卖点”,吸引消费者,使其乐于购买,加大消费。本土零售企业要提高购物环境的舒适度,让消费者开心消费。借鉴会员制等销售方式,巩固大顾客与老顾客的忠诚度。全力打造企业文化,充分利用中西传统节日,深度挖掘节日内涵,创造消费者购物欲望。

全球化论文范文7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就是根据国有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环境相适应、既具有全局性和动态性,又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企业战略管理计划和布局。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政企分开、股份重组等改革,改革效果显著,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HH公司仍需要把握时代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构建科学战略管理体系的改革。如何提升HH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不仅关乎HH公司自身的发展,对其他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分析发现,当前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1.1科学性

我国国有企业逐步改革,已经基本形成科学化的战略管理体系,但我国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仍存在一些不科学的方面。因此,要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科学分析,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自身所处行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环境,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1.2前瞻性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前瞻性要求不同于一般私营企业,国有企业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科学制订战略管理体系发展规划,拒绝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要时刻掌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动态,特别是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动态。保证自身战略管理体系的前瞻性,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1.3全局性

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与其他企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必须具有高度的全局性。在我国,国有企业通常是所在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其战略管理体系也会深深地影响同行业企业。国有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全局观念,从全行业角度出发,深刻认识自身在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2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

进军海外是HH公司扩张升级的必由之路。加强对海外的工况、条件、环境认知,明晰海外施工风险因素,积极面对和科学应对机遇和挑战。国家、行业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其战略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做到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也是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第一发展方向。战略管理体系的国际化,不等于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管理体系与模式,而是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与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灵活、科学、有针对性的战略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应该重视以下方面。

2.1切实转变管理思想

国有企业想要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首先要转变自身战略管理思想,要具备国际化的战略管理视野。我国的国有企业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实际的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相关领导层并没有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而是根据以往经验,按照固有的战略管理套路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自身战略管理模式脱离国际先进水平,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管理效果。

2.2制定科学战略管理决策机制

要充分尊重企业战略管理规律,不盲目跟风,在制定科学战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要切实加强考核力度,通过对管理前后进行严格考核,以实践结果检验战略管理是否有效。要建立常态机制,不能朝令夕改,要禁得起国际国内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坚持自身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

2.3切实将战略管理体系的目标落到实处

全球化论文范文8

1.STP策划更加精细。

众多的实践表明,在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中,STP理论(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targeting、市场定位positioning)能够帮助只有有限的资源能力,相对较低的技术水平,竞争能力缺乏的中小型企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一定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准确地定位到目标市场中去。更主要地来讲,更精细化的STP策划可以协助中小型企业在一些大型企业无暇顾及的领域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集中资源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以赢得更好的市场利益。

2.注重营销传播的整合。

在传统的营销传播环中,品牌营销是营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往往受到渠道、价格、包装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因此企业需要开辟多种营销传播的途径,如“免费试用+在线营销”的整合,或者是“线上传播+线上营销”的整合等等,多种整合方式相结合有助于快速有效地在市场中占得先机,维持资金链和现金流通的良好运转。营销传播更注重的是使企业以最小的投资谋取最大的利益,传播是一种方式,选好媒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充分运用网络。

品牌传播与品牌营销整合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利用网络平台。中国的市场环境日渐趋向于成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媒介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媒介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价值日益得到体现。可以说网络媒介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品牌传播的平台。

4.建立伙伴关系。

目前市场竞争加剧,为了减少风险、增强竞争力和节约成本,大多数纷纷结盟,一起开展营销活动。这不失为避免经济风险同时又求得优势互补的好办法。中小型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底子不是很厚,自我发展的能力比较差,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看来,与其它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如果是与大企业结盟,甚至可以得到大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从而能够为中小型企业日后的技术进步和自身的发展铺平道路。

5.综合营销成本分析。

在当下的市场,供大于求,没有良好的消费环境。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伴随着劳动力资源面临短缺,供应环境日趋紧张。许多企业在成本上进行控制,主要控制的方面有:广告投资成本、产品原料成本、品牌投资。如在广告成本上,要对广告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适合的广告模式,以最少的广告投资取得最佳的广告效果,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转型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在提升社会就业率、满足客户多种消费需求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企业营销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也是促进中小型企业营销管理转型的重要途径。

1.营销观念的变化。

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由营销观念决定,某种程度上,营销观念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向。许多中小型企业认为企业营销只是简单的推销和广告,这其实是对营销的一个错误理解,而在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分析定位方面,一些企业的经验也不够充足。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应立足于消费者的需求上,不断追求产品或服务的进步与创新,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2.营销人员的变化。

营销人员的管理上出了问题会导致人员流失的现象。营销人员在企业中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手中把控着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信息以及其他公司销售资料,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需要对营销人员采取合理的激励政策,适当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加入业绩考核后的奖励政策、适当设立营销月额度目标等方式,同时奖励政策的全面执行,薪酬承诺的及时承兑,对提高营销人员忠诚度和归属感有着非常巨大的促动作用。

3.营销组织设置的变化。

企业的营销组织体系包含组织结构与制度两部分,健全的营销组织体系必须考虑到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要遵循“量身定做”的原则。从市场实践看来,中小型企业更适合采用集权制。中小型企业覆盖区域性市场的特点更有利于高层的决策,因此应由高层掌控决策权,以保证决策质量,做到营销的正规化,提高企业营销的运营效率。

4.品牌形象提升方面的变化。

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代表着企业品牌良好口碑的积累,可以提高客户的占有率,形成品牌优势。创立并发展名牌,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是必不可少的。要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就必须抓住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以此进行核心定位,紧抓消费者的心理,将品牌形象感性地描绘出来,与网络媒介的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

5.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变化。

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维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但在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的缺陷也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与大企业正面竞争抗衡。因此,中小型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能迅速融入市场的优势一面,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6.营销利益关注方面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费者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市场不断地扩大,企业之间也在不断地抢占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相比大企业而言,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所以营销利益的关注点应当放在更为细分的市场中,避开与大企业正面竞争,以产品的创新、产品的优质赢取品牌知名度,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企业不仅仅只是注重营销利益,更需要考虑到品牌口碑的积累,两者相辅相成。

7.渠道与促销方面的变化。

因经济理念落后、企业信用低,大多企业的营销渠道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扩展。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正从单一的销售渠道慢慢地向多种渠道扩展,并引进更多专业的营销人员进行更为精准的市场调查,从渠道的模式、中间商的数目、构建的条件出发,设计更为有利于市场拓展的销售渠道。

8.服务方面的变化。

现今,市场上更需要的是更为细化的服务,中小型企业应当抓住这点,拓展更多的服务渠道,打造更优质的服务。如果企业发展遇到瓶颈,也可以适当考虑服务方向的转变,以适应市场变化发展的方向。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