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研究期刊发展形势

世界地理研究期刊发展形势

期刊以固定周期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最新的知识、时事、观点等,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学术期刊则面向特定人群,如研究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传播该学科的前沿知识,并成为研究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各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本学科学术期刊上发表成果,才能及时地将该学科学者的最新研究展现给同行,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学者们也可从学术期刊获取相应的信息,补充自己的研究。因此,学术期刊最能响应学科前沿和创新研究,是科技工作者展示自己和学习他人的不可或缺的平台。当然,学术期刊本身也应当顺应时势,紧跟时代潮流,当今,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也对科技期刊的变革发展有了新要求。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倡议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些政策措施看似与学术期刊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中文期刊一般在国内发行,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传播,缺乏国际影响力,这并不符合我国目前走出去的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期刊在国际上发声提供了一扇门窗,国家政策的支持会使期刊发展更加繁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势必会引来学术界的探讨。“一带一路”为新的发展机遇,相关学术期刊应当怎样调整自己去扬长避短?“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也是一把双刃剑?新形式下的期刊变革需要什么样的策略?基于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模型,分析《世界地理研究》期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以理清期刊的发展思路。

1研究方法

SWOT分析,S(strengths)为优势,W(weaknesses)为劣势,O(opportunities)为机会,T(threats)为威胁。该分析方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关联的内部优势因素、弱势因素和外部机会因素、威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列举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的形式罗列,之后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种因素相互比较匹配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到关于研究对象的相应的结论。其中,SO是一种理想的竞争态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对象内部优势并充分利用外部机会;WO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使研究对象的劣势地位有所改变;ST是利用被研究对象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或风险,通过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自身优势将外部威胁对研究对象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WT是一种应付研究对象危机的战略,当被研究对象内忧外患、时时面临危险时,需要克服内在劣势同时回避外在威胁。

2《世界地理研究》的SWOT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下方面的研究成果:世界政治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全球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空间运动规律,世界各国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等。期刊主要针对世界范围内的国别研究。

2.1期刊优势分析

2.1.1政策环境优势

2016-01,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表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部级口岸、边境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重点地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地理学中的“边境、周边国家”主题研究提供了便利。2016-10,国防科工局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要联合开展地球综合观测相关领域科技攻关。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地球空间信息与技术的需求,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挑战,这正是地理学主要的研究主题。此外,中国还出台了多个对非洲、波兰、伊拉克、阿塞拜疆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文件,包含税收优惠、国家支持等内容,在为中国企业提供支持的同时,也为经济地理学者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文件,更为《世界地理研究》专栏相关主题论文提供了研究热点。

2.1.2历史优势

《世界地理研究》始终坚持“从中国的视角研究世界,从全球视野研究中国”的办刊特色,是中国唯一的以刊发全球性地理现象和世界区域地理研究成果的地理学术期刊。期刊的绝大多数成果也是专门的世界地理的成果,对国外的研究成为期刊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刚好契合“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发点,走出去研究国外,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世界地理研究》期刊的定位使得期刊更容易获得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研究成果。

2.1.3平台优势

《世界地理研究》中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栏目专门刊发国别研究稿件。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梳理近年来有关世界地理的参考文献数据,统计各个地理期刊中研究世界地理的文章,发现《世界地理研究》期刊为世界地理的中坚力量,发文数占到大约50%。由此可见,期刊的外国地理发表平台广阔,“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将会引发大量的关于外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研究;《世界地理研究》作为优质的传播平台,将会对这其中的地理学科研究者有巨大的吸引力。

2.2期刊劣势分析

2.2.1期刊影响因子有待提升

据中国知网统计,期刊2013年、2014年、2015年的综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522,0.718,0.948,近年来的影响因子在不断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大,但不论是与其他学科的期刊对比,还是与本学科的其他期刊对比,影响因子都还有待提升,发文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期刊被中国中文核心期刊(2014版)收录,也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收录,被收录的核心数据库不够多,导致学科影响力不足。在内容为王的年代,期刊的文章是期刊的第一要义,所以提升期刊的文章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

2.2.2国际影响力不足

目前,《世界地理研究》的发行地区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为数不多的杂志通过学术会议交流等形式流入国外,海外订购数量很少,只有通过一些发行公司才有寥寥几个海外的订户,虽然杂志也被多家海外图书馆和数据库收录,但期刊的海外影响力等同于无。国外地理的研究需要有国际视野,期刊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2.3期刊机会分析

2.3.1主题研究文章增多,稿源质量更好

“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以来,《世界地理研究》期刊收到并发表有关其主题及沿线国家的研究逐渐增多,如探讨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前景与对策,梳理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缅甸段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解析美国东亚地缘战略与美菲军事同盟关系,解读伊朗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等,给世界地理的研究增砖添瓦。

2.3.2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前一年即2012年,《世界地理研究》就开始主办了“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那时关注世界地理学科的研究者还不多,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数量甚少。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诸如地缘政治、世界地理等的主题研究如雨后春笋,研究数量越来越多。就地理学而言,相关主题类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也不断增多。通过登录中国地理学会网站发现,2013年之前,只有“地理学高层论坛”讨论了关于世界地理、外国地理类的学术研究,而2013年之后,以此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逐渐增多,比如“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征集、2017年自然地理学与“一带一路”地缘环境学术研讨会、域资源环境与“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2018年的“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高级研修班”等。

2.4期刊威胁分析

2.4.1期刊间竞争激烈

“一带一路”政策以来,新创办的期刊如雨后春笋,比如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外文期刊《丝路?望》杂志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了首发式。《一带一路报道》杂志由四川期刊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创办。也有期刊开始推出“一带一路”专栏、特刊等,除了上述期刊争夺稿源外,学术类的地理类期刊、经济类期刊等也纷纷开始接受“一带一路”等外国地理、经济、社会人文类的相关文章,并开始重视这类文章,这加剧了稿源竞争态势。

2.4.2主题论文“昙花一现”

近几年,由于政府一直在推广“一带一路”,不论是政府工作会议还是各种论坛,“一带一路”的呼声高涨,学者对此的关注度也一直有增无减。但随着时间推移,“一带一路”政策开始进入常态,学术界对此研究的关注度是否会下降还不得而知。“一带一路”的学术热度刚刚形成,主题论文数量繁多,但这些论文是否能够真正地戳到痛处,为政策和研究带来突破之处?优秀论文是否只会在这段时间流行,论文半衰期是否会过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之后期刊的稿源和影响因子该走向何处?这些问题都是“一带一路”相关主题杂志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结论与讨论

运用SWOT分析矩阵,结合《世界地理研究》的发文数量和影响数据,综合分析了其在“一带一路”新常态下发展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可以看出,政策环境、历史渊源、期刊定位都给期刊发表相关主题论文提供了充分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几乎横穿了整个欧亚大陆,沿线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合作,将会迸发出更多的学术火花。然而《世界地理研究》自身还存在影响因子较低、国际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发展陷入死循环——历史起点低—稿源差—影响因子低—稿源差,办刊以及历史因素使得很多学术期刊发展陷入以上泥淖,无法摆脱目前的现实环境,《世界地理研究》也存在相似的问题,突破发展瓶颈始终是一大难题。2013年以来,《世界地理研究》关于外国地理的稿件有上升之势,相关学术界的学者开始驻足停留,研究世界地理,关注全球地理。同时,国家举办了多个高层论坛,给研究周边国家提供了便利。学术界也开始举办“一带一路”主题的研究会议,学术交流频繁,这也给期刊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我们在思考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发展的强度和可持续性,期刊间的相互竞争白热化,不论是其他科普类、文化类的相关期刊,还是本学科的学术期刊,都纷纷开辟专栏和专题,对“一带一路”进行报道和研究,甚至针对此政策新创办了特定的期刊,稿源竞争问题不容小觑;对于后续此类主题研究的可持续性是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期刊论文是否会昙花一现,主题研究是否可持续,这些都将深刻影响期刊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