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文明观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思考

谈生态文明观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思考

摘要:环保和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将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相结合[1],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生态文明观,坚持生态性、适度性等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等,实现现代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观的相关内容、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然后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展开探究。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中,融入了许多现代化元素,而生态文明观的融入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生态文明观主要倡导的是遵循自然规律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形势,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良好状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基于生态文明观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既满足了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符合,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1]。

一、生态文明观相关概述

生态文明观的出现源自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这也是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发展起来的对人类与环境的重新认识,在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的变化,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观可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其二,重视环境污染的问题,最大程度控制能源的消耗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对土壤、水的污染,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其三,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使用生态技术等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升,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其四,国家与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宏观调控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防止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其五,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科研人才,全面贯彻生态文明观,使用先进的技术有效落实环保政策,从而保障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

(一)生态文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得到飞速提升,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野蛮生长这一问题,甚至部分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竟不惜破坏环境、污染环境,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占比大大提升。在这样的状况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态问题极为严峻,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一个目标。

(二)环境艺术设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在无形中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想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就需要完善环境艺术设计,做好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所以,想要共同建造美丽的中国、完成环境保护这一目标,就应该借助环境艺术设计,从源头上进行控制,提高设计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生态文明观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环境保护为核心,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其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不破坏生态环境,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应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已存在的生态问题,确保环境工程建设的秩序化。统筹协调是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保障环境、保护工作规范性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出发,一定要把控好环境保护的力度。如果环境保护力度过度化,既影响环境设计的美观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造成影响;如果环境艺术设计过度化,那么也会对生态平衡产生较大破坏。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遵循适度性原则,找准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本性原则

在生态文明观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人本性原则,这也是对生态文明的一种尊重与顺从,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其核心价值便是满足人们的精神层次以及物质层次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一定是为人民而服务和设计的。不过,虽然人本性原则主要是以人为主,但其设计的背景还是自然,毕竟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将人本性、自然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达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

(三)生态性原则

生态文明不仅代表着生态环境,还表示人们创造物质的意识性过程,当人们对自我的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之后,很可能出现无序开发的现象,从而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所以,在生态文明观下,想要实现人类的延续,就应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遵循生态性原则。目前世界环境组织提出了减量、再利用、循环、可再生四个原则,即“4R”原则,这不仅监督着人类自然系统的运行过程,还为环境艺术设计明确标准。设计的前提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逐渐从消费型人工环境创造转变为可循环型。

四、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一)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第一,应用节能型材料。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不合格以及有害气体超标的装修材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一定要注重使用环保型、污染较小且质量达标的装修材料,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在室内装修之前应该加强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及时检查材料质量以及相应的环保系数,确保符合国家要求,严格杜绝不合格材料的出现和使用,从根本上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室内环境。在以往的室内环境设计中,装饰材料一般分为木质、石材、塑料这几类,且很容易产生室内污染,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态观念的影响,应用环保型材料十分有必要,其初衷是有效规避传统材料带来的污染。首先,装饰材料应保证安全,例如木质地板,最好选择原木,或者经过科学处理的材料,这样不仅能够防止化学污染残留在上面,还能够减少使用原始的自然资源。其次,注重材料使用之后的二次污染,最好选择一些高分子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室内设计需求,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目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有很多,超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等特点,并且没有污染,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智能材料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结构,以最优的方式呈现出来;高密度复合材料能够缓解木材需求紧张这一问题,并且对人体没有危害;转化材料具有将有害物质转为无害物质功能。在生态文明观下,应用环保节能型材料能够有效解决空气质量问题以及能源消耗问题。

第二,节省装修材料。在生态文明观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摒弃传统的装修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坚持人性化以及绿色环保设计理念,构建适宜的室内环境。在以往的室内装饰中,装修材料十分复杂、烦琐,不仅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有一定冲突,还会消耗一些木材等自然资源,并且材料所产生的气味对人体有较大危害。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简约风格十分盛行。一方面,简约的造型不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可以在长时间内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简约风格与生态文明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设计精神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通过简洁的造型设计,尽可能使用较少的材料,合理控制装修材料的损耗,减少金属、木材、油漆等材料的使用量,防止出现环境污染等情况,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因此,在现代化室内环境设计中,应坚持简约、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构建一个简约、大方的室内空间,并加入一些生态元素,防止出现审美疲劳,从而构造和谐舒适的室内环境。

第三,利用房屋构造构建合理的室内环境。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房屋构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不仅对房屋的整体装修风格有很大影响,还会影响室内家具等物体的布置。在生态文明观下,房屋构造应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融入生态文明观,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装修环境,满足住户的居住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住户的生活质量。所以,在现代化房屋构造上,通过使用非粘土砖砌墙,降低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减轻建筑自重,从而起到良好的隔音隔热作用。同时,门窗的安装应使用双层中空玻璃,能有效起到隔音作用;借助风能、太阳能等技术手段,合理利用环保能源,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并将其用于生活垃圾的降解,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装修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还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的作用,从而为构建合理的室内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第四,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结合房间的具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元素,改善室内的环境质量,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居住环境。例如,合理规划房屋的朝向,并利用窗户等引进自然光线和空气,减少设备的使用,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并借助建筑物的墙体以及开窗的热传递效应,确保室内与室外的温差处于合理范围内,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同时,合理利用绿植进行装饰,通过绿植吸收室内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体系,为室内环境注入一定的活力。

第五,注重材料的二次利用。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要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注重材料的二次利用,有效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比如,充分利用节水装置,加强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可以用来给绿植浇水,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借助太阳能和风能,在能量转换下供水供电,有效改善室内环境。同时,合理利用废弃材料,将其应用于景观铺地、景观小品、植物造景中。例如,在景观道路等一些硬地的铺装上,使用废旧的砖瓦、石材、椰子壳等材料,铺砌成趣味性的纹样;在景观小品等一些小型的建筑设施中,使用建筑工程遗留的一些废旧钢材,将其进行切割与重组,塑造成机器人、汽车等各种形象,或者使用一些碎石、玻璃晶体等废弃材料,将其填充在金属网架中,组成一个石笼墙;在植物造景中,即使是枯死的植物也够充分利用,使用枯死的树墩子制作成具有原生态气息的桌椅,或者在腐朽的木头上挖出一些洞,种植各种类型的多肉植物,使其焕发新生。

(二)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第一,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动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活轨迹和方式,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避免大规模改造,利用自然景观,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色。例如,花草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必备植物,不过,大多数植物都是在后期进行栽培的,若是自然生长的植物,可以结合其生长态势设计景观,使其与绿化融为一体。一些中国传统的特色建筑都是依山傍水,与外界环境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室外环境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房屋的室外实际情况来设计,站在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全方面考虑,有效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为绿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维持原有的自然景观,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添一部分人工景观,提升室外环境质量。

第二,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中,绿地资源占据重要作用,是保障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将湿地当作地球的肺,那么,绿地便是城市的肺。绿地除了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自然空间之外,还能够对周边小环境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进而对城市环境产生重要作用。不过,在钢筋混凝土时代,城市现存的绿地非常少,所以,在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建筑空地带进行绿地打造,确保室外的绿地面积,设计高价值的室外景观,从而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比如,在房屋建筑的室外部分设计一块休闲绿地,充分利用建筑的边角位置,以供居民休闲娱乐。既保证了室外生态环境的平衡,还能够有效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或者,充分利用室外已有的绿植、山石和水系等资源组成绿地系统,从而使生态环境和室外环境有效结合起来,给人们提供亲近自然、感受田园风光的场地。

第三,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提升室外环境质量。从生态学原理中可知,单一化的植物以及人工化的绿化形式,其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普遍较低,所以,在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应注重植物的多样化、本土化,借助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并在本土化基础上开展多样化,最好使用本土植物,减少一些从外地购买植物的计划,防止出现移植生存困难等问题。在具体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利用各种绿色植物,结合其多样化,促进室外环境质量的提升,有效控制室外景观的成本,改善室外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的投入。随着现代化房屋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出现一些占地面积较大且耗费较大的景观,不仅对室外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还大大增加了室外景观的成本投入。所以,对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合理规划景观的形式,控制景观建造成本,提升景观的使用价值,注重营造舒适的室外环境。比如,对水系景观的设计应该结合小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水池的规模以及用水量,节约水资源,减少建造成本,保证室外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

五、结语

生态文明观是保证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文明观对其提出了较高要求,设计的核心是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人性化原则、适度性原则、人本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注重使用节能型材料、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利用房屋构造构建合理的室内环境、节省装修材料、注重材料的二次利用等;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的投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提升室外环境质量等。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面,将生态文明观与环境艺术设计互相结合在一起,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参考文献:

[1]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228-229.

[2]孟凯.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管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4):30-31.

[3]朱金英.刍议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问题[J].地产,2019(19):53+55.

作者:陈旭林 单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