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家庭农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1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性

家庭农场的发展是我国当前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村发展改革的一种尝试。结合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以及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发展家庭农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1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的生产资料、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实践证明,传统的农户家庭经营过于分散,不能最大限度地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相比而言,发展家庭农场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培养出一大批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1.2有利于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规模化经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经营方式逐渐暴露了弊端,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农民的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以适度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土地的有序流转,有利于克服传统农户经营的种种弊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1.3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生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便提上日程。发展家庭农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诸如:园艺、休闲、旅游观光等劳动密集型的家庭农场可以有效吸纳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家庭农场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几个环节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以及所生产出的农产品的加工、储存、销售等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这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2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滞后的农业科技体系

家庭农场作为新兴事物,它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然而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它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专业化和经营化发展方向的转变,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保障体系。但是当前我国滞后的农业科技体系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

2.1农业科技推广困难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农业科技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性环节,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然而,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的推广遇到很多问题:

2.1.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又比较落后,因此在实际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验和示范基地,再加上农业推广机制又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农民难以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2.1.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推广人员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其素质决定着推广工作的进程。然而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的更新水平有所差异,整体素质偏低,降低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使农业科技在推广的道路上充满坎坷。

2.1.3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到位

我国相关规定指出,政府应该全部负担农业科技推广所需资金。据财政部门的相关调查,用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经费是严重不足的。从1995~2012年的数据来看,农业总产值投入经费中,其中仅仅0.3%不到的比例是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没有被正确地应用,严重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行。

2.2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高

科技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投入大小的获得广泛共识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量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基本指标。农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学来解决问题。农业科技要创新,经费投入是关键。从2000~2008年,我国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始终低于0.5%,大部分年份在0.3%左右徘徊,充分说明了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农业财政支出无法保障农业科技经费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家庭农场的顺利开展,阻碍了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见农业科技转化成果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家庭农场能否顺利进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农业部科技司2000年的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转化周期较长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时间是2a,而我国则需要7a。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困难重重。

3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系,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3.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家庭农场发展的宏观环境

3.1.1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顺畅,因此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使农民能够更容易地接受专业培训与指导,使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家庭农场的发展。

3.1.2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

同志曾指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农田科技推广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提高推广人员的推广技能,使他们通过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素质。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选拔通过考试并取得农业科技推广资格证的人员来从事推广工作。

3.1.3合理配置农业科技推广经费

加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对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至关重要。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政府应该及时与农民沟通,向他们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家庭农场赢得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

3.2加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顺利进行

3.2.1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以及农业科研经费资源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切实保证农业科技研发的进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争取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之间的差距,保障家庭农场发展的资金来源。

3.2.2提高科学事业费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比例。

进行农业科研,资金是基础。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在普遍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基础上,提高科学事业费的比例,除保障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之外,还可保证农业科技研究正常进行。

3.2.3政府部门政制定一些鼓励企业单位投资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

农业科技的研究,离不开企业单位的支持。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制定鼓励企业单位投资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扩大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范围。

3.3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家庭农场发展的生产效率

3.3.1加强政府的引导与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宏观调节作用,制定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要改进和完善对农业技术产权的保护制度,严厉打击各种技术造假等现象,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铺平带路,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

3.3.2提高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

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转化的原因之一在于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实事求是地选择科研项目,在拟定科研项目之后,通过提供正确的市场信息与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很好地完成科研项目,使其成果符合家庭农场发展的市场需求。

3.3.3改进农业科技转化模式

关于农业科技转化模式,很多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概有以下几种:政府推广转化模式、“科研单位+企业”模式;市场型、基地型以及产业型转化模式等等,这些转化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笔者认为应该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创新,如国家应该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将政府、企业、学校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政+企+校”模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从而满足家庭农场发展的个性需求。

作者:任艳琴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