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镇化发展论文

人的城镇化发展论文

一、人的城镇化涵义

自从中央提出人的城镇化这个概念,各方面的解读接踵而至。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人的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农民工在城里头就业、生活,但是没有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所谓的人的城镇化就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问题,解决农民工实名化的问题”。不难看出,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城镇化。这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将城乡居民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其核心是要着力解决农民和农民工这两类人的问题,使他们能够享受公平均等的公共服务,实现他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人的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人的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不到18%,到了2012年就达到了52%,这就意味着短短30多年时间,我国就有几亿人口从农村到了城市。但是,我们的城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半城镇化”。

这些人主要以农民工为主。我们统计现在的城镇化率是52%,但实际上城镇户籍人口是36%,现在有2亿多农民工没有城镇户籍,他们虽然在城市工作,日日夜夜奔波在城市建设的一线岗位,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他们在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却没有平等地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了城市的“边缘人”,甚至受到忽视、歧视或伤害。导致农民工对城市社会普遍怀有疏离感,缺乏责任意识,造成了不稳定隐患,累积很多社会矛盾。

2、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比如像河北的一个小县城户籍人口才8.9万,加上外来人口十几万,但是却规划了70平方公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的土地利用率是多么低,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少城市像这样,造出了一些新城,造出来以后没人去,造成了“空城”,甚至叫“鬼城”。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3、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素质难以和城镇接轨。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虽然进了城、上了楼,但是他们大部分人的文化素质却没有随着提高,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等,不适应城市就业和城市生活的要求,这就导致出现了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我们看到传统城镇化模式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所以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关头,也就是说我们的城镇化经过了这么多年以后,现在是要把重点,从造城转到怎么解决已经进城或即将进城的人安居乐业的问题上。人的城镇化正是将核心放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上,所以说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人的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1、规模城镇化发展已难以为继。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规模城镇化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2、人的城镇化能够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

有专家估算,未来十年将有两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大约2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约四亿。如此巨大规模的城镇化,将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的扩大,如果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这是扩大投资需求。从消费需求看,2011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为3.3:1,如果农村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随着他们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能力提高,消费意愿改变,必然会促进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三、结语

可以看出,推进人的城镇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未来的城镇化不能再走传统城镇化的道路,只是盲目地拉大城市框架,在发展中不顾环境、不顾人民,而是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把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放在第一位,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已经进城的农民和尚未进城的农民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养老、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帮助他们实现身份角色、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就业选择的重大转变,帮助广大农民实现他们的市民梦、创业梦、安居梦。

作者:杨全花 单位:中共寿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