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范例6篇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范文1

(一)管理意识淡薄且不健全

就目前的生产经营现状来说,大部分的煤炭企业都是高度重视煤炭的生产部分,而对于管理部分则是疏于注重。对于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都是将目标放在加大生产增加收益方面,而没有将管理放入重视范畴之内,这样就使得管理被疏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就算有些煤炭企业的经营者注重了管理部分,但是管理工作做的并不完善,而且财务与人工成本的管理工作做的参差不齐,双方管理结果并没有被平衡,虽然大体趋势看上去比较可观,但对于企业内部来说管理工作还是没有达到市场的要求。而且人工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的系统工程,煤炭企业的煤炭生产、煤炭销售以及煤炭的财务核算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了它的影响。而在现如今实行的管理体制中,人工成本的实施以及执行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能力。

(二)基础薄弱

对于我国当前的煤炭生产业来说,很多煤炭企业的财务核算方式以及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都是落后于国际形势。主要是因为国家对煤炭企业管理不到位,使得煤炭企业的经营者对这两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正因为经营者的不够重视,就不会让企业的财务核算以及人工成本管理的相关人员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由于企业内部人员不会先进的核算以及管理方法,就仍然沿用老式的手工计算方法,这样就会浪费企业工作时间,拖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生产效率。在煤炭企业产量日趋增多的情况下,老式的核算以及管理方法会导致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真实信息失真,没有完全正确的反应出成本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对于成本管理无法正确的反应出来。

(三)认识和以及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对于原料分配等方面加大了关注,而对于人工成本以及财务核算的关注却不够,大部分的煤炭企业没有将人工成本纳入成本预算之内,相反则是以工资总额来代替。虽然很多煤炭企业也对财务核算和人工成本进行了调查分析活动,但这些调查分析并没有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影响,而只是纸面上的数据而已,这样就无法使得财务核算与人工成本的调节控制得当。

(四)结构不合理影响

由于煤炭自身的因素,使得煤炭企业对原料的用量十分大,这样就迫使煤炭企业必须得聘请大量的工作人员,很多企业在目前的情况下,都会拥有一些富余的工作人员,这样就会耗损企业的成本投入。这些原因都是由于企业的财务核算以及人工成本管理结构不合理引起的。所以企业应当对财务核算有所预计,而且对于企业的人工成本加强管理。

二、煤炭企业财务核算与人工成本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对制度的建设

制度的建设是各个工作单位各个部门必须的一个环节,而且对于各个部门来说,应当制定适合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如果制定的部门制度不符合各部门的要求,那么这些制度对于该部门来说就毫无意义。所以各煤炭企业应当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制定的制度对财务核算以及人工成本管理心里有数。而且完善制度、强化人工成本的管理的运行,首先就应当完善人工成本预算制度,而且人工成本的分析结果以及控制方法应当进行评估和评价。而且应当制定相应的人工成本预警制度,企业经营者应当设置合理的人工成本预警线,采取超前控制的方法,这样就能加强对制度的建设,保证煤炭企业的财务核算以及人工成本管理。

(二)实现成本管理现代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所以对于现代多样的且复杂的企业来说,原始的财务核算以及人工成本管理时无法满足现代化经济的要求,所以企业应当采取现代化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管理。煤炭企业的经营者应当拨出相应的款项来让企业相应的工作人员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样就可以减少成本且提高整个煤炭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分析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思维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综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由于后一问题的全面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在此仅指明这样一点:与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对于学生很好地把握相应的数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地说,学校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对学生经由日常生活所形成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适当重组、扩展和组织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由孤立的数学事实过渡到了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人类文化的必要继承。这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根普所指出的:"儿童来到学校虽然还未接受正式教导,但所具备的数学知识却比预料的多……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是从(学校教学)活动中组织和巩固他们的非正规知识,同时需扩展他们这种知识,使其与我们社会文化部分中的高度紧密的知识体系相结合。"

当然,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复归"的重要性。这正如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的力量源于它的普遍性。人们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集合进行计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量进行度量。……尽管运算(等)所涉及的方面十分丰富,但又始终是同一个运算──这即是借助于算法所表明的事实。作为计算者人们容易忘记其所涉及的数以及他所面对的文字题中的算术问题的来源。但是,为了真正理解这种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的简单性,在计算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能够由算法的简单性回到多样化的现实。”

总的来说,这就应当被看成"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涉及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另外,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而言,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数学化"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设置"与"纯数学研究"的意义。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于总的方法。"

一、凝聚:算术思维的基本形式

由以下关于算术思维基本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维的分析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而言并非某种外加的成分,而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地说,这正是现代关于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即指明了所谓的"凝聚",也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也就是说,在数学特别是算术和代数中有不少概念在最初是作为一个过程得到引进的,但最终却又转化成了一个对象──对此我们不仅可以具体地研究它们的性质,也可以此为直接对象去施行进一步的运算。

例如,加减法在最初都是作为一种过程得到引进的,即代表了这样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两个加数(被减数与减数)我们就可求得相应的和(差);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些运算又逐渐获得了新的意义:它们已不再仅仅被看成一个过程,而且也被认为是一个特定的数学对象,我们可具体地去指明它们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从而,就其心理表征而言,就已经历了一个"凝聚"的过程,即由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运作过程凝聚成了单一的数学对象。再如,有很多教师认为,分数应当定义为"两个整数相除的值"而不是"两个整数的比",这事实上也可被看成包括了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变,这就是说,就分数的掌握而言我们不应停留于整数的除法这样一种运算,而应将其直接看成一种数,我们可以此为对象去实施加减乘除等运算。

二、互补与整合: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上关于"过程-对象性思维"的论述显然已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互补与整合这一思维形式对于数学的特殊重要性。以下再以有理数的学习为例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我们应注意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间的互补与整合。

具体地说,与加减法一样,有理数的概念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商,算子或函数,度量,等等;但是,正如人们所已普遍认识到了的,就有理数的理解而言,关键恰又在于不应停留于某种特定的解释,更不能将各种解释看成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的;而应对有理数的各种解释(或者说,相应的心理建构)很好地加以整合,也即应当将所有这些解释都看成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并能根据情况与需要在这些解释之间灵活地作出必要的转换。

其次,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及其互补关系。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范文3

论纲部分

第一,人性由人的天性发展而来,诸如人的七情六欲,爱憎好恶,都是人的天性的直接表现。人性如果不发展为一种文化属性,就与动物的天性没有什么两样。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人性呢?

第二,当人有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安全需求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人性才得以形成。可以设想,在人无法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极端饥饿、生命难以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人与其他杂食性动物,例如大猩猩或灰熊一样显示出贪婪和残忍的一面,直到同类残杀、互为鱼肉,而通常意义上的人性,就无法显现出来。

第三,群居是人的文化产生的第一步。在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还没有分野时,就已经是群居生存了。只不过,那时群居的规模很小,只有一代直系血亲在一起生活,这是由于受制于食物采集的困难,因而不能发展为大群的“社会”。

第四,人类以多代血亲为纽带组成一个社会,造成了多种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有这么几点:一是使得人口得以增加,先决条件是人类开始有了比动物高明的生活手段,如发明了以工具进行狩猎,创造了原始的农业手段。二是当这个人群的首领不以蛮力而以“威严”产生时,人类才得以彻底脱离动物界,那种“威严”产生时,萌芽状态的史前文化得以成型。史前文化的最主要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特殊的民性。三是造成人的寿命的延长,简单说是由于那个最高辈分的长辈一直有优先权生育后代,人类寿命的延长是扩大种群和人类早期社会能够得到萌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五,人类种群的扩大,有着非凡的意义。小的种群被消灭或者成为大的种群的依附或奴仆,组成人类的纽带开始突破了血缘这一原则,此时,活人权威或者宗教权威的意志开始成为“天条”,把这些已经被固化的“规矩”定为生活的准则,天长日久,也就让民性相对地固定成那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了。文明社会的定型文化体系也就此产生。定型的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相对完备的社会制度。

第六,民性产生的最主要的依据,是这个种群的谋生方式,农业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商贸民族,以及后来才产生的工业化民族等都有自己与他人迥异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这些是形成一整套社会制度的基石。

第七,不同的文化形式决定了这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管理制度。因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一种社会管理形式无所谓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如果一个民族想改变自己的社会管理形式,其前提是改变自己的文化形式或生活方式。没有文化形式或生活方式的充分的转变,直接转化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方式就像建立一个空中楼阁。

第八,人的社会形态虽然有多种类型,但是依据某种社会形态的成熟与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自然的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形态和理想的社会形态。(1)自然的社会形态是一个民族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形态,它几乎没有经过雕琢,是其生活方式的展现。所有民族文化形成的初期,都经历过这样的原始形态阶段。(2)现实的社会形态是这个民族的自然的社会形态,经过民族英雄、“圣人”、哲人或大政治家改造而创立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诸如中国的封建社会,古代希腊的城邦社会、古罗马社会等。(3)理想的社会形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现达国家基于高度理性而创建的现代文明社会,另一种是一个后开放社会的民族心目中,希望自己的将来能建立的、类似那些文明高度发达民族的社会形态。再有一种则是宗教信条所标榜的“天堂般的”描述,其实只是存在于信众心中的理想。对于一个连自身基本生活环境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民族来说,理想的社会形态只是一张激发民族自强的蓝图。这张蓝图可能对改造原来的社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但是如果这个理想不从这个民族的文化现状出发,进行审慎的设计,极有可能欲速则不达。

第九,建立起中国人新的生活方式并努力把它巩固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进而逐渐改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实现中国顺利社会转型的基础工作。说得直接一些,就是为了让多数中国人从“农人心态”转化为公民心态,需要一段时间的“训政期”。在这段时间里,应当有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作为社会中坚进行组织、宣讲和掌控,这是一个必要的较长时间的过程。中国人一方面要维护它的权威,让它能对整个社会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又要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阻止它变成一个只为自身谋取好处的利益集团,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两大难点。还要特别地强调一点,此时切不能引进西方的议会制度,因为那种制度在中国现在的土壤上只能产生纷繁甚至混乱。

论述部分

社会是什么?社会就是一群共同生活的人。严复在开始时就曾经把西方人所说的“社会”,翻译成“群”。一群人之所以能和平地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理念,这是一个社会之所以凝成一个整体的基础。这个作为基础的共同的生活理念,就是“民性”。民性不是偶然产生的,它又来源于人性,是因为人类发展到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能逐步持久地解决自己的生活与生存问题时,才有人性产生。我以为,研究人性、民性是解决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社会形态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现在世界上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国家在闹“内乱”,从埃及、利比亚到也门,现在闹得最凶的是叙利亚、南苏丹、马里。我认为出现这个现象都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的民性与社会管理制度之间存在剧烈的冲突。也可以这样说,那些国家的民性环境不容忍现在的社会管理制度,至少是不满意现行的社会管理制度,才产生这些不和谐社会动荡。如果从更宽泛的角度看,则是这个社会环境不允许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存在那么多的人口,因而要以某种方式残酷地淘汰一部分人口,通过惨烈的淘汰来达到将来的(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平衡。

有了上述国家的先例,我们中国人就更应当珍惜现在相对和谐的社会环境,抓住时机着手对中国人的民性进行改造。在没有改变民性的时候,如果对国家的制度设计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在没有政府有效控制的条件下,让各个利益阶层的人们以西方人的方式提出无边界、无限制地诉求,则肯定会引发出不同阶层人们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动乱的产生。

一个社会应当采取什么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应当建立怎样的政治制度,不能是谁有权力谁说了算,也不取决于理想主义者们的好恶,其中最主要的考虑应当是这个民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个文化传统的历史有多悠久,也就是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大多数人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里显示出怎样的人性特征。比如,这个民族更多地表现为松散的社会组织性,还是在长期的生存危机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组织性和团结一致,就应当有很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有不同的政治理念,这样,社会管理机构的组建,或者国家政权的构建,就应当由这样一种管理方式进行制度设计。举个明显的例子,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巨型农业国,跟以色列那样小巧的、长期处于动荡流离状态、而内部非常团结的民族,就不应当取同样的社会管理模式。因此我们从以色列(经由前南斯拉夫这个中间环节)那里学来的“农业合作社”这样的基层经济组织就不可能持久地维持下去。

我认为,民性是决定一个社会采取哪种社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的依据,有什么民性,社会的决策人就应当以这样的民性为起点来设计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民性处于蒙昧期,就应当启发民智,民性处于混乱期,就应当首先进行民性的整合,启发民族团结,民性受到某种恶力量的长期压制从而处于病态,就应当深入研究民性中的各种病症。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得到那么多的民众的拥护,说明依照中国人的民性,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强有力的政府”正是针对“民性松散”的中国人的最有力的制度设计)多么地被中国人盼望,它与依照西方议会制度原则建立的“国民政府”在处理中国内部的事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生疏以及在对外反侵略的战争中的软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然,再后来这个强有力的政府也正是在这个方面犯了错误,把“强有力”用错了地方,这才有了后来的“反右”和“”这样的劫难。好在这个时期现在已经过去了,多亏了邓小平先生力挽狂澜,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中国人的民性曾经被许多思想家、批评家所揭露,诸如“东亚病夫”、“一盘散沙”等等,这样一种民性在未被充分地改造之前,就决定了中国根本就不适合采用西方的议会制度。中国人的那些毛病,是在两千多年里被封建专制统治者的愚民政策造就的,这样的民性很适合专制统治者的统治,民众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被专制”的身份,久而久之,中国人才养成了这个不争气的样子。面对这样的民众,两千年来都只能由一个强势的政府来“管制”――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客观的陈述和分析,承认这样的现实情况是解决这个难题的第一步。然后才是针对这样的民性来设计未来要为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做怎样的准备。我们不能因为世界上已经存在哪种形式的“好制度”就企图在中国建立哪样的制度,例如上个世纪曾经宣传的那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现在也不应当把今天美国的“好制度”当成我们设计未来社会的样板蓝图。

图解部分

下面是笔者做的一个分析图,借助它来表述出建立一个好的可行的社会形态的逻辑依据。也就是想说明,一个社会的管理模式与那个社会的民众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下面是对这个图示的补充解释。

这个示意图中,揭示出一个民族的民性形成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谋生手段。如果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变,光改动社会管理方式,那注定是要失败的。

最近,有一个新词突然多次出现在学术场合,这个词就是所谓的“顶层设计”。最新的例证是我一直尊敬的厉以宁先生的言论(见《新京报》2012-3-22),他说:“再也不能‘摸着石头过河’了。中国改革的前30年是自下而上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前30年主要的改革思路。现在水深了摸不着了,或是摸着摸着又回来了。所以需要顶层设计。”

这个“顶层设计”,谁都知道它包含着怎样的含义,但是没有人把它说透。我认为现在把这个词搬出来还为时过早。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文化理念和主导精神,一个国家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历史的规定,而不能像到商店里去挑选商品一样,拣着最好的拿回来使用。要想突破上面所说的“历史的规定”,需要时间,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我们民族虽然已经做了100年的准备工作,但是由于其间有外寇的入侵,内乱的干扰,真正有效的时间仅仅是最近的30年时间,即使是在这30年时间里,也还是有反复,也没有充分被利用上。我以为,适合进行决定性的顶层设计的时机并把它推向前台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是看中国多数人的民性转变进行得如何。现在看来,中国人的民性虽然与10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是没有“变”到火候,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100年前,例如在开启大众言论方面,许多属于“敏感话题”的疑惑还不便进行公开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一下子推出影响如此重大的论题呢?

谁都知道前苏联解体时,俄罗斯采取了所谓的“休克疗法”所引发的十年衰退,直到今天,作为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也没能够恢复到当年苏联经济实力的一半。况且比起中国来,苏联拥有那么多的有利条件:资源情况、人口密度、东正教会的社会凝聚作用、人民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等等,都是中国连现在都不具备的。如果没有充分的各方面的准备,直接把“顶层设计”付诸实施,那无疑就是要实行中国的“休克疗法”,其结果肯定是容易放、不容易收,后果不堪设想。窃以为这样的激进措施是不适合今天的中国现状的。

设计一个社会的管理制度,也就是它的社会形态必须要考虑民性的现状,还有许多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利比里亚的历史和现状都可以成为这方面的负面教训。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范文4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分析

合作无论在学习过程当中,还是在一个人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词汇。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与工作过程中,如果始终学不会与他人和合作,那么无论是成长还是后续发展都会受到阻碍。也正因如此,合作教学是当前教学领域中各个科目教学都在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英语这类语言课目的教学当中,更为重要。但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有待深入分析讨论,因此需要针对性展开分析。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分析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后续即将要面对高中阶段的高强度学习,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是确保学生能力提升,让学生紧跟教学进度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学生思维及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不仅决定着后续的学习,更决定着后续的社会发展,而合作精神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特别是在语言知识学习及应用过程中,合作有助于促进交流,加深学生e语言的理解,所以作为语言科目的教师,英语教师在这一阶段必须要更加注重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作意识,明白合作力量大的道理,这样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语言沟通的精髓,学会在于他人的合作当中解决问题、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当中,集合众人力量,解决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跨越更多难关。这样的成长,无论是从学生的角色来说、从家庭中的角色来说、还是从社会角色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可见合作学习方式的影响之广。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合作教学方式的应用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从知识角度来分析,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学习习惯的角度来分析,能够让学生学会不纠结于自身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共同商议解决问题,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能够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协调,在社会上依靠合作互助去跨越工作难关,无论从哪一角度来分析都是有利的。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

1.利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摆脱学习障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合作精神还并不具备深刻的理解,对于他人的思想也自然缺乏认知,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思想纠结于一点的钻牛角尖现象,这样的问题对英语的学习影响尤为严重。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开阔思想,在倾听他人意见的过程中,学会转换视角,学会发散思考,才能逐渐改善钻牛角尖的问题。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本地学生与外国学生的合作效果更为显著,在合作过程当中,国内本地学生,能够通过与外籍学生的互相了解及合作,了解外国学生的思考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受到对方的影响,自身的眼界也会更加开阔。例如我国学生受应试思想的影响,与他人问好普遍比较刻板,例如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等等,对于教师通常称呼为teacher,但如果与外籍学生合作学习,便会发现实际上外国人的英语应用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如同我们应用母语更加自由顺畅一样,外籍学生的语言应用更加灵活,问好时,可以用morning、hey buddy、hey guys等表达形式,对于教师也通常以Miss、Mrs、Mr等称呼或直呼昵称,而不是以teacher来称呼,见识更多,才能摆脱思想限制。

2.利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学生如果没有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不仅无法得到很好的学习成果,后续的社会发展也会受限,人类社会是十分重视相互合作的,团结协作也是各个领域、各个企业都在不断强调的主旨,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这样的习惯同样重要,所以教师应当更重视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好,并且得到更好的社会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布置成能够让学生分工合作去完成的项目,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在合作过程当中得到发挥,并且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当激励学生更多去和合作伙伴先进行讨论,再来探讨结论,不要第一时间来问老师,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合作习惯的养成。

3.利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思考与表达。在学习过程中,表达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整个过程都是为表达奠定基础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妥善利用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表达,教师与学生毕竟有着年龄的隔阂,所以学生的表达总会有一定顾忌,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表达却是自然而然的,而且是没有顾忌的,这是最好的表达氛围。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如讨论会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根据不同话题,以正反方进行分组,将相同论点的学生归为一组,合作与对手辩论,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表达会更加自由,不会因受到教师的限制而思考过多,导致不敢表达,这样的状态是最有利的。

三、结语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学生后续的思维模式、习惯以及知识应用都有着密切关联。作为当前社会人才必须要了解的语言知识,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利用合作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转变单一的思维模式,学会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互助,学会在合作当中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范文5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

1、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例如,在几何题材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再例如,正整数加减法显然具有多种不同的现实原型,如加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聚合,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增加性变化,同样地,减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比较,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减少性变化;然而,在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中所说的现实意义、包括不同现实原型之间的区别(例如,这究竟表现了“二元的静态关系”还是“一元的动态变化”)则完全被忽视了:它们所对应的都是同一类型的表达式,如4+5=9、7-3=4等,而这事实上就包括了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过渡。

应当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的可说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后者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特点:数学可被定义为“模式的科学”,也就是说,在数学中我们并非是就各个特殊的现实情景从事研究的,而是由附属于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模型过渡到了更为普遍的“模式”。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由于后一问题的全面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在此仅指明这样一点:与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对于学生很好地把握相应的数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正是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所兴起的“民俗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尽管“日常数学”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优点,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如果仅仅依靠“自发的数学能力”,人们往往就不善于从反面去思考问题,与此相对照,通过学校中的学习,上述的情况就会有很大改变,这就是说,纯数学的研究“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逆运算来解决问题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另外,同样重要的是,如果局限于特定的现实情景,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可迁移性”方面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一般地说,学校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对学生经由日常生活所形成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适当重组、扩展和组织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由孤立的数学事实过渡到了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人类文化的必要继承。这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根普所指出的:“儿童来到学校虽然还未接受正式教导,但所具备的数学知识却比预料的多……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是从(学校教学)活动中组织和巩固他们的非正规知识,同时需扩展他们这种知识,使其与我们社会文化部分中的高度紧密的知识体系相结合。”

当然,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复归”的重要性。这正如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的力量源于它的普遍性。人们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集合进行计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量进行度量。……尽管运算(等)所涉及的方面十分丰富,但又始终是同一个运算――这即是借助于算法所表明的事实。作为计算者人们容易忘记其所涉及的数以及他所面对的文字题中的算术问题的来源。但是,为了真正理解这种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的简单性,在计算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能够由算法的简单性回到多样化的现实。”

总的来说,这就应当被看成“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涉及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另外,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而言,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数学化”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设置”与“纯数学研究”的意义。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于总的方法。”

2、互补与整合: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上关于“过程一对象性思维”的论述显然已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互补与整合这一思维形式对于数学的特殊重要性。以下再以有理数的学习为例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我们应注意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问的互补与整合。

具体地说,与加减法一样,有理数的概念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商,算子或函数,度量,等等;但是,正如人们所已普遍认识到了的,就有理数的理解而言,关键恰又在于不应停留于某种特定的解释,更不能将各种解释看成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的;而应对有理数的各种解释(或者说,相应的心理建构)很好地加以整合,也即应当将所有这些解释都看成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并能根据情况与需要在这些解释之间灵活地作出必要的转换。

例如,在教学中人们往往唯一地强调应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角度去理解有理数,特别是,分数常常被想象成“圆的一个部分”。然而,实践表明,局限于这一心理图像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甚至是严重的概念错误。例如,如果局限于上述的解释,就很难对以下算法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5/7)÷(3/4)=(5/7)×(4/3)=……

其次,我们应注意不同表述形式之间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作用。

这也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2)由于实践活动(包括感性经验)构成了数学认识活动的重要基础,合作交流显然应被看成学习活动社会性质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上述的主张就是完全合理的;然而,需要强调的是,除去对于各种学习方式与表述形式的直接肯定以外,我们应更加重视在不同学习方式或表述形式之间所存在的重要联系与必要互补。这正如美国学者莱许(R.Lesh)等所指出的:“实物操作只是数学概念发展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表述方式――如图像,书面语言、符号语言、现实情景等――同样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次,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及其互补关系。

众所周知,大力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也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当然,在大力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的必要性,这就是说,我们不应停留于对于不同方法在数量上的片面追求,而应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学会鉴别什么是较好的方法,包括如何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去应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显然,后者事实上也就从另一个角度更为清楚地表明了“互补与整合”确应被看成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在形式和直觉之间所存在的重要的互补关系。特别是,就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过渡而言,不应被看成对于学生原先所已发展起来的素朴直觉的彻底否定;毋宁说,在此所需要的就是如何通过学校的数学学习使之“精致化”,以及随着认识的深化不断发展起新的数学直觉。在笔者看来,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论述,这就是,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当努力“发展学生的数感”,而后者又并非仅仅是指各种相关的能力,如计算能力等,还包含“直觉”的含义,即对于客观事物和现象数量方面的某种敏感性,包括能对数的相对大小作出迅速、直接的判断,以及能够根据需要作出迅速的估算。当然,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又应明确地肯定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应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数量方面作出准确的刻画和计算,并能对运算的合理性作出适当的说明――显然,后者事实上已超出了“直觉”的范围,即主要代表了一种自觉的努力。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态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数学的教学要求和意义的: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应当说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实践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的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必须赖于我们小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就我们小学生而言,形成小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如何让我们的小学教学的课堂真正为我们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服务?又怎样使得小学生的良好情感态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呢?笔者在平时的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了这样的几个方面。

一、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人来看

提出这样的话题也许有许多人不予承认,我们有谁不把我们的学生当人了?我们不是学生的父母却胜似学生的父母。提出这样的话题也许要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我们那样的关心学生的学习,无论数学知识还是数学技能我们总是生怕学生搞不懂,一遍又一遍的讲,一遍又一遍的练,不就是为了加深印象让我们的学生去牢固掌握吗?这也可以说是理由充足且无懈可击的呀,就无懈可击了吗?回答应当是否定的。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教师仍然霸占着课堂,我们的学生可好累呀。试问一个个活活泼泼的生命体就这样被我们捆得他们动弹不得,整天在吃着我们咀嚼过的食物,他们是那样的无滋无味儿。但他们还要嚼着咽着,那跟叫我们学生捏着鼻子吃混菜有何两样?再说孩子应该是要玩的,可是我们的学生在校在家玩得多吗?玩得足吗?又玩够了吗?恐怕我们的回答又应当是否定的。为何就这样?我们有何必于此呢?还不是我们在做着许许多多的不尊重我们学生的事情所造成的吗?看来我们也不必去不承认了罢。事实是胜于雄辩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地不尊重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呢?这只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严重的不情愿的状态下学习,这种学习的结果是永远的恶性循环。所以笔者以为无论学生学习还是学生作业乃至于事关数学学习的一切实践性的活动多必须以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为根本原则,都必须考虑好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的相关问题。

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无论是第一学段还是第二学段其教材内容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有必要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盈着数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应当充分地肯定我们的数学课堂的教学也是也应当成为一块大好的思想阵地,你不种花,它就会长草。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好数学课堂上长花的相关问题。让数学课堂上长花甚至长出更多姹紫嫣红的花儿,我们则必须首先要以数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去启迪、感染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应当说数学内容中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方方面面都有利于我们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形成的因素,只要我们去做有心人,去做热心人,优秀的内容价值总能被我们点点滴滴地挖掘出来。但有一点我们还必须认真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流程趋向亦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应当让我们的学生去积极参与,每一个探索都应当有我们学生的份额。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教与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这本身就是在很好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

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的问题尤其要求我们数学老师经常考虑一些相关的话题,譬如要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儿;要考虑怎样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等。这应当说就是我们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定意义上讲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良好的情感态度支撑和演变而来的,而良好的情感态度有时又能够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极为理想的促进作用。所以平时的数学教学的一系列的活动我们都要十分关注我们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中,在尊重我们学生的大前提下,首先得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小学生写作先要做真情人,然后才能从一定意义上写出真情文。学生学数学、做数学也得首先做热爱数学的真情人,教数学书首先就要以教诲学数学的人为己任。我们无需去崇尚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但我们必须在点点滴滴的数学教学中去刻苦磨炼我们小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同时还必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去感染和影响我们的小学生,我们业已充分地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认真真听讲,能够充满积极性地思考,能够自觉而又细致地动手实践,能够赋予自觉习惯地探索,能够自愿而又积极地与学习的伙伴们进行交流。这些在相当的意义上都与我们老师的感染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单纯做到这些还未能达到理想的境界,笔者以为:我们还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善于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去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譬如我们在对第二学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教学的活动时,我们则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去让我们的学生初步形成这样的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我们将来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可能、而且也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那么我们现在则处于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学习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又要注重发挥数学在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