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新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创新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创新论文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1

摘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密相连。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协同创新是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创新行为。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基础,多个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行为是协同的根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活力。文章通过对蒙阴县蜜桃产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进行总结,结合蒙阴县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乡村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这就需要加强高层次的宏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策略;整合中观层面的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品牌化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生产型农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新型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政府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对知识、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同步优化、知识互惠分享和绩效系统优化的过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不仅包含创新主体内外的协同创新,还涵盖产学研一体化和单项的协同创新。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根本,多主体的创新驱动及其合作机制是协同的重中之重。相较独自创新而言,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人、财、物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共享,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基于此,本文在剖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处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动力机制

1.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构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是指参加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过程的机构和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是指应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主要生产资料,包括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

1.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体现在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方面。内生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三类动力因素。由内生动力驱动的农业协同创新意愿可以归纳为取得外部资源,实现成本平摊、风险分担,提高技艺革新的收益和产出。从资源出发点看,各主体合作创新是为了达到资源需求目的,协同的动力在于获取技术、设备、资本、知识、网络、政策等资源,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资源交换、聚合和共享的协同创新,促进“新资源”的产生、形成知识溢出收益和“剩余价值”。从成本分摊和风险共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各方协同创新可以通过成本分摊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利用外部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互补资产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科技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意味着创新本身即具有风险的存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降低或分散创新风险,通过风险共担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从产出和绩效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间合作可以加速信息、技术、知识的流动和积累,通过资源的溢出效益来提高产出和绩效,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由外生动力驱动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要由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三类动力因素组成。市场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是由市场竞争或市场需要产生的。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在面临高强度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旺盛需求,压力与需求并重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双重市场驱动力。政府驱动是指政府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和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活力引导创新方向,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政府的科技经费资助和优惠政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催化剂。协同平台驱动创新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平台的革新体系和鼓励办法,调和多种产学研要素,帮助整合资源,激发创新动力和提高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

1.3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创新要素聚合、创新初衷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产生创新行为的过程,是聚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能源要素和驱动力、主体要素,实现知识互利共享、资源完善配置以及行动同步优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一体化、契约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和科技中介等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主要是指农业科技公司、高校和研发院所等农业科研创新机构,通过改变自身组织管理结构,整合资源成为一个综合性组织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企业资助或校企合作,打造高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发挥资源聚合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契约合作主要是指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等主体,以协议的方式建立收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模式。该模式目的是通过农业科技研发与合作、科技共享与转移、联合研发等形式,解决农业技术突破的核心问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是指经过科研实体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在现实中,政府主要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和推动者。其主要任务包括规划入门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综合服务,同时农业类大学、科研院所、农业工程公司和农业工程服务技术中心实现创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服务推广模式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其典型代表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该模式中,农业科技领域各协同创新单位主要采用免费咨询、技术签约、技术参与等方式开展技术应用推广。科技中介模式是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论证、评价及市场预估等信息,为有合作意愿的组织搭建合作平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公司和农业企业可以利用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供需信息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高转化率。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省蒙阴县蜜桃产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2.1蒙阴县蜜桃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蒙阴县蜜桃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6年,全国蜜桃种植面积1258万亩,年产量1350万吨,是我国六大年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果之一,在全国水果的生产与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蜜桃产业的稳健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沂蒙山区是我国传统优势果区。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突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果业,生态果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量11.75亿千克,其蜜桃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首位。同时,蒙阴县成立了蒙阴桃业研究所,该研究所由蒙阴果业协会出资,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主要从事蜜桃产业发展的设计规划研究,提供蜜桃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收集、保护及研发利用蜜桃种植资源,设计、维护、宣传与推广蒙阴蜜桃品牌,引进、研发和推广蜜桃先进管理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检验检测蜜桃产品,为全县蜜桃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不断延伸蜜桃产业链条,努力提高蜜桃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2蒙阴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2.2.1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制度、保障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考评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完善与优化设计应包括:

(1)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制度,如蜜桃创新团队建设专门资金管控制度、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

(2)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地方财政科技资金增长制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等;

(3)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监管制度,如农业创新投资信息备案制度、异常信用记录制度、科技评估及公众监督机制、科技创新指标监测体系等;

(4)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制度,包括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5)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奖惩体制,如“黑名单”制度、奖惩问责制度、复查落实和考核评比制度等;

(6)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风险防控制度,如协同防控联动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2.2.2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品牌化

首先,果品的质量是蜜桃产业的根基,应加强蜜桃的质量监管,严格把控蜜桃质量,使其品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品牌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当下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基建”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化建设需要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升级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科学规划品牌建设,综合运用声、光、色等多媒体与现代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宣传力度,比如建立蒙阴蜜桃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并借助宣传片,提高蒙阴蜜桃的知名度。还需要结合蒙阴地方特色,融入地域优秀文化,丰富品牌内涵与价值。其次,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保证蜜桃网上销售的新鲜度与果品质量;加强培训与管理,提高人才素质,培育电商平台服务人员,以提高蜜桃网上销售服务质量与水平。再次,“要想富先修路”,信息网络与物流交通的便利是水果电商发展之“路”。要解决制约电商发展的信息网络与物流交通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各村镇道路的资金投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保证村镇与外界的联通性,为蜜桃的销售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促进水果电商的健康发展。

2.2.3优化协同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主体间不断实现知识共享与积累,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知识的高效转移,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创新成本。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为参与知识共享的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降低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成本和风险,让知识在共享中不断更新和扩充,以保证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协同创新的力量不仅需要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沟通和良好的协调机制,还需要合理的利润分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建立专职协调服务,规范横向和纵向协同创新,发挥核心作用,通过简化流程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当的利润分配机制,坚持“权利、义务、利益、风险平等”的原则,通过“双赢”公平解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课题的利益和矛盾。

作者:李斌 冯丽蓉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篇2

一、引言

农业科技创新关系着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农业现代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的必然选择。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迭代更新,传统独自为战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正逐步被多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模式所替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主体基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对知识、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知识互惠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绩效系统优化的过程[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既包括创新主体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创新,也包括单项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其中,创新要素是协同的基础,多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机制是协同的根本。相较独自创新而言,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人、财、物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共享,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2]。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便在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性。基于此,本文在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动力机制

(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特点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部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是指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过程的机构与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3]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供给主体,一般根据市场、政策和自身的需求,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和理论、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需求者和应用者,能够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改良,反向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是实现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媒介,主要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提供金融支持、技术培训、物资供应等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发展;政府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引导者和宏观环境供给者,主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进行创新方向的政策引导和氛围营造,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适宜的宏观环境。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是指应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主要生产资料,包括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其中,资金要素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等创新活动过程的经费投入,产品要素是指应用于技术创新生产过程的良种、工艺、设备及设施等,环境是指影响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政策、市场及法律法规等,技术要素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理论、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核心技术等,知识需要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的技术信息、应用推广信息以及知识产权信息等。而这些资源要素主要基于信任、沟通、地理接近性、机制环境等因素进行聚合。其中,信任是实现资源聚合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与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实现知识高效流动和协同创新行为的重要基础;沟通是影响资源聚合进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加强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也能够对矛盾的化解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地理接近性是实现资源聚合的催化剂,能够促进协同创新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转移,有利于集体创新;机制环境是实现资源聚合的主要保障,政府的宏观政策环境对推动资源聚合和加强协同创新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

(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方面。内生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因素等三类动力因素。由内生动力驱动的协同创新意愿可以归纳为获取外部资源,实现成本共担、风险共享以及提高科技创新的产出和绩效等[4]。从资源层面来讲,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为了满足各自的资源需求,协同的驱动力在于获取技术、设备、资本、知识、网络、政策等资源,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资源互换、聚合、共享等方式的协同创新,有利于产生“新资源”,形成知识溢出效益和产生“价值剩余”。从成本共担和风险共享的层面来看,一方面,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通过成本共担的方式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借助外部的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互补性资产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另一方面,科技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意味着创新本身即具有风险的存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降低或分散创新风险,通过风险共享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从产出和绩效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间合作可以加速信息、技术、知识的流动和积累,通过资源的溢出效益来提高产出和绩效,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由外生动力驱动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因素等三类动力因素[5]。市场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产生于市场竞争压力或市场需求。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在面临着高强度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旺盛需求,压力与需求并重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双重市场驱动力。政府驱动是指政府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和宏观环境,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创新方向,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政府的科技经费资助和优惠政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协同创新平台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平台化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措施,能够协调融合多种生产要素,产生资源聚集效应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体系,有助于整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

(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创新要素聚合、创新动机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产生创新行为的过程,是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驱动力,实现知识互惠分享、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行动最优同步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一体化、契约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和科技中介等模式[6]。产学研一体化主要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多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改变自身组织经营架构,以组织一体化的融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产学研的整合,以企业出资或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高效的建立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发挥资源聚集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契约合作主要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等主体,以契约的方式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模式。这一模式意在通过农业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共享与转移、联合培养与研发等方式,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是指通过科研实体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现实运行中,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和推动者多为政府,其主要工作包括规划入园项目、制定优惠政策、提供综合服务等,而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等主要创新主体,则主要借助科技中心实现创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服务推广模式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制度,其典型代表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这种模式中,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主要采用无偿指导、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或合作经营等方式,开展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工作。科技中介模式是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论证、评价及市场预估等信息,为有合作意愿的组织搭建合作平台。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借助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发布的需求与供给信息,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高转化率。综上所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不同创新主体及其所拥有的知识、平台、资金、技术、制度、产业等多种资源要素的支撑,在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明确的目标和共同愿景,通过一体化协同、契约型合作、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科技中介及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的寻求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点在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其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创新主体的活力,并建立系统、有效、可控、可持续的协同创新秩序。这需要从宏观的政策层面、中观的资源层面和微观的机制层面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完善和优化。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整合来自不同机构与单位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关系,打破组织边界、制度壁垒和小团体意识,防范创新的“负协同效应”。这些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系统完备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政策体系,让政策在经得起“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考验的同时,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驱动力。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制度、保障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考评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完善与优化设计应包括:

1.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制度,如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支持机制等;

2.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地方财政科技资金增长制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地方农业配套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等;

3.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监管制度,如农业创新投资信息备案制度、异常信用记录制度、科技评估及公众监督机制、科技创新指标监测体系等;

4.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制度,包括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5.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奖惩体制,如科学奖励制度、“黑名单”制度、奖惩问责制度、复查落实和考核评比制度等;

6.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风险防控制度,如防控协商制度、协同防控联动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二)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可持续性的关键。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需要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各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并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自身优势,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集约化[7]。在当下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基建”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化建设需要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升级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建设省、市、县、乡(镇)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智能化建设,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纽带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基于战略、知识和组织的协同,通过高效对接农业产学研需求,形成系统性协同组织体制和一体化智慧创新平台。其次,需要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提升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8]。政府可以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的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建设,建立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大力推广新技术在农业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共享与转移中应用的新模式,有助于通过供需主体信息的智慧匹配,为有共同愿景的创新主体搭建合作平台,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三)优化协同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政策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还需进一步激发不同创新主体的合作动力,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这主要包括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和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一是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主体间不断实现知识共享与积累,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知识的高效转移,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创新成本。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为参与知识共享的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降低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成本和风险,让知识在共享中不断更新和扩充,以保证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9]。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建设。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创新的协同动力不仅需要合作主体间的信任、沟通和良好协调机制,也需要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创新主体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建设,设立专职协调部门来规范横向与纵向的协同创新,通过简化流程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核心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权责利险对等”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协调好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与矛盾,通过“共赢”来有效地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作者:崔锐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篇3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国家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吸引更多投资者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本研究从协同理论视角,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联动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两大政策节奏,合理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时间和力度,构建相互促进、关联、协调的运行平台,并提出包括组织保障、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内容的配套机制,从而探索破解这些年我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和深层次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起到支撑和助力作用,走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乡村振兴与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道路。

一、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

我省大多数农业科研团队和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主要从事粮食、棉花、石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技术创新。尽管多年来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创新力量的布局和学科结构仍以传统产业和传统学科为重点,以优质农业发展技术、大健康等特色农业技术的供给为重点,农业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术、新业态及新产业开发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等方面创新不足,难以对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二)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滞后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学科的划分,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的成果大多由单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所主导。虽然随着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产业集成创新政策的实施,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仍被细化为单一的小群体,产业技术创新的集成化和系统化程度仍然不高,产业技术的单位分工、产业链分工和学科分工不明确,在产业集成创新方面,技术集成转化和协同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值得关注的是,我省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效果明显,在未来可能对推动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传统

我省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的主要方式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或者以科技成果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更多的要考虑科技成果的应用对象,农户或者农业企业,要适合分散农户的技术需求,即在农业区域建立“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农业示范田;目前,较为普遍的转化方式是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现场进行技术推广,效果较好,但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进行大规模集成应用的需要来说,这些方式不能实现相关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目的。

(四)科技创新要素配置错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要素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科技创新机构和人力资源要素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不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向优势地区高度集中集群发展的要求。科技要素只有与产业资本、资源、市场等发展要素相协调、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发挥技术优势。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突破“城市创新”到“农村转化”的道路,打破城乡分割,引导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向农村发展核心领域推进,在产业集群优势领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国家创新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力量的融合,加快研究领域的整合与转型,在转型中发现创新需求,加快有针对性成果的创新应用。

二、乡村振兴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分析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下,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新时代智能依附型农业推进,由对产量的要求转变为对质量的严格管控。面对新要求新趋势,农业科技创新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绿色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农业发展的社会需求、经营模式、产业路径、要素配置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日益明显。在品牌的引导下,农业生产正在从产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同时要引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第二,农业竞争正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竞争,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第三,农业产业发展正在摆脱传统农业资源的局限,向农村资源综合开发方向发展,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和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进产村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五,区域农业开始从综合产业向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有选择性的发展,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集中,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高地。

(一)技术层次化和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和多样化的农业休闲服务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温饱阶段的大宗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很多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阶段有了非常大的推广和发展,如食用菌、种苗、中药材、花卉产业,同时,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此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类型、质量、功能和目标不断丰富,对农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层次化、多样化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的供给,还要提供特色产业的开发技术;不仅要提供农业增量技术,还要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

(二)技术高度集成和体系化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正朝着与产业链紧密相连的纵向联合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经济、资源循环的生态循环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不再像传统的小农经济那样只满足单一技术的需要,而是需要生产环节的良种与规律的匹配,还需要农艺与机械化、生产与资源生态建设等技术的匹配。根据产业整合、循环利用和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追求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为农业绿色化、综合化、循环化、一体化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三)成果转化应用的精准化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导下,我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水平全面提高。为了满足农产品层次化、多样化的需求,大多数经营主体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优势,实施特色优质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营销,通过订单和电商物流实现精准供应,农产品供应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技术供给也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要素的整合集聚化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在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牧区和特色小镇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地产业格局进一步分化,产业特色优势区相继形成,产业集群高地不断涌现。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将进一步引导需求、信息、资源、科技等要素的集聚。各种要素集聚发展的结果是,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功能将从产业发展中心向市场交易物流中心、产业人才与技术交流中心、产业资本形成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扩展和提升,这必将打破现有农业资源均衡配置的局面。科技创新主体进入产业集聚区,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有针对性地创新和技术推广活动,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技术等多要素协同化

跨界和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特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城乡、产村和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从农业资源开发到农村资源开发、从传统农业生产到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的过程,从单一生产价值增长到生产、生态、生活价值同步提升。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不仅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农村建设、环境美化等综合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规划创新、文化创新和环境创美,还需要农业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联系,以及科学技术、文化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是对现有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改革,需要有强大、持续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推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培养农业新型农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构建思路。

1.内部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他们在某种目标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创新基础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行为。

2.外部动力市场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不断创新。这种外部政策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和财政支持,以及外部市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形成了外部环境激励,可以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协同联动的实现路径

1.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

要改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局面,推动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效手段和路径。科技供给侧改革应坚持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和结构,提升优势,弥补劣势,在不断增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供给,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技术协同创新

打破现有技术创新学科和部门的划分,按照农业产业全过程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加快围绕产业现代化建设创新链、技术链和支撑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不仅要在生产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集成,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合作,而且要创新和构建各环节技术相互匹配、整合、支撑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为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现代高水平技术支持。

3.加快创新农业成果转化推广方式

传统小规模农户只有进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必须从新型经营主体出发,对传统技术模式进行改革,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来完成。生产具有高水平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只有在现代农业体系中才能真正满足其技术需求,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再创新”,技术得到改进、再整合和再成熟。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形成符合其特定生产条件的稳定的有效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精准化供给和高效化应用。

4.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农业创新人才同乡村创业人才紧密合作,形成自上而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体系,搭建创新与产业的桥梁。

5.加快打造科技振兴乡村示范样板

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乡镇、村为重点,强化先进技术集成,并以规划为先导,充分挖掘乡村建筑、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推动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和产村城融合,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生态景观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科普康养农业,要突破单项技术供给思维,将多学科技术进行有效集成、软科学与硬科学相结合、技术支持与文化创意相衔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和技术辐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一,杜俊娟.政策投入·商业信贷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04):227-231.

[2]董明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02):53-58.

[3]陈振,郑锐,李佩华,黄松.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03):464-469+484.

[4]赵连明.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07):92-98.

[5]周柯,李嘉雯.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河南省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66-73.

[6]杨阳.构建“100+N”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J].中国农村科技,2021(05):2-7.

[7]王博,毛锦凰.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21(02):82-89.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2

1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

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为一个信息全球化的信息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各行各业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也逐渐的在实施信息化的方针。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虽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农业整体的状态有所改善,但是我国还面临着新科技技术的挑战。因此,我国应该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对农业经济管理实行信息化的管理。

2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农业经济产生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落后造成的。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我国农业在科技技术环节还比较薄弱。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拓宽农业资金的来源,如果单单依靠国家的农业科研资金来发展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农业部门要扩大农业资金的来源,确保有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先进的科研设备,为更好的研发农业新产品创造条件,通过研究出来的作品,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农业的科研,实现农业科研资金的可持续战略,达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目的。

3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要想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就要树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意识,客观的对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以往传统模式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新技术的实施中,有的农民因为受到了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还是按照原来的施肥方法对所种植的农作物施肥,对新推出的科学技术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因此,要注重对农民思想的教育,帮助农民实现思想的转变,让农民接受新的科学思想,正确的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种植农作物。

4结语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3

(1)从2010年至今,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先后与中粮集团、温氏集团、天津宝迪集团、北京德青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河北万雉园农牧有限公司等6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畜牧生产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开设“订单培养班”,学生在校内学习2年后,即将“教室”搬到畜牧生产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边学边做、学工交替”直至毕业,开创了具有畜牧兽医专业特色的“厂中校”。

(2)非订单培养班实行2.5+0.5的学年分配

即在校内学习2.5年,剩下0.5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自己将来毕业后要去的企业“顶岗实习”。全系学生都要有至少一次暑期“顶岗实习”经历,即利用暑假时间去企业实习。暑期“顶岗实习”的企业可以是系部推荐的,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

(3)通过创办“厂中校”,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训、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使企业由此得到了自己急需的人才,学校也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提前实现了预就业,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

2请进来、把工厂引入学校,建立“校中厂”

在“厂中校”基础上,畜牧兽医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变“走出去”为“请进来”,把个体经营场所引入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校中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采用“四路并进”的方式,探索建设“校中厂”式实训基地的新路子。

(1)自建的校内经营性教学实体—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宠物服务中心。

通过完成真实的宠物诊疗和美容任务,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接纳学生进行实训。

(2)“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经营性教学实体。

例如,沧州职院牧医系与学院周边的一些动物诊疗、生活场所—黑大夫动物医院、宠爱有家宠物医院、派多格宠物医院、同仁动物医院、沧县畜牧局动物医院等通过协商,约定学生课下时间可以随时去各大动物医院、门诊、美容院、生活馆等参观学习。这种形式已经成为畜牧兽医系建立实训基地最广泛的形式。

(3)畜牧兽医系专业教师个人对外承租的生产性教学实体—养鸡场。

沧州职院畜牧兽医系鼓励年轻教师要积极参与一线的生产实践,积累专业经验。为此,部分年轻教师对外承租起了养鸡场,亲自参与生产经营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实战意义的实习实训基地。

(4)远程同步传输实训室的建立。

2012年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耗资40多万元分别对河北民乐牧业有限公司下设的猪场、衡水赛科星澳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的牛场、河北泊头五谷蛋鸡优养基地的鸡场实施了远程同步传输。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亲临一线”,能够随时看到这三家养殖厂的真实养殖场景。创造了新概念“校中厂”。

3创新具有畜牧兽医系特色的“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

(1)畜牧兽医系依托“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产学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实训教学的“五合一”。

即“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合一,教室课堂与生产现场合一,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合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合一,教学评价与完成生产任务质量合一。”

(2)根据畜牧兽医的专业特点和合作企业的具体情况,紧扣“做中学、学中做”内涵,创新出了具体运行模式,形成了畜牧兽医的专业特色。

例如与中粮集团下设的养猪场开展深度合作,实施了“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的教学运行模式。并且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实施顶岗实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要求学生写出顶岗实习过程总结外,还要求开展生产技术革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环境条件改善等方面的研究,在企业管理者导师指导下写出创新论文。

4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畜牧兽医系坚持把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作为教育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全面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强调研,随时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强调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扣就业需求;例如,针对近年来的宠物热,2014年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组建了“宠物班”。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核心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就业、择业观念;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扩大学生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的有机结合面。

(2)畜牧兽医系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扶贫

一、引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在该实施方案中对职业教育给予充分肯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的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有一点是说要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自2019年开始,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职业院校在10个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中,就有一点是说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被认为是促进国家和组织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因素,也是劳动者不断丰富知识、更新和提高职业能力、提高人力资本、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培训还有助于缩小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差距,增加社会资本,增进社会福利与公平,降低犯罪率,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那么,如何利用企业和学院各自的优势,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本文就围绕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探索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

二、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

本论文以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一般课题(经费自筹)“提高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质量探索研究”的研究为基点针对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的问题,探索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1.“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实践性应用研究项目:

为发展建筑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指导下,落实学院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康乐县人民政府签定的康乐县教育扶贫三方协议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康乐县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协调和参与中建集团助力康乐县教育扶贫项目“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的各项工作,商定教学模式、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1)招生模式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用人需要,康乐县劳务办提供生源,以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占人数的3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8—40周岁之间,兼顾贫困人口当中有培训需求、身体健康的康乐籍有专业基础和相关从业经历的青壮年劳动力、两后生、大中专院校未就业毕业生。(2)培训模式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为期三个月技能人才培训班,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负责全体学员在校期间食宿和人身安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需求共同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根据教学计划,学员的实际操作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按照“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与中建集团共同组织实施。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使培训班学员们安心学习、乐于实践,降低就学成本,提升培训效果。加强学员在培训期间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进行严格的出勤和纪律考核,学员必须完成培训阶段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实习模式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为学员提供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学员通过顶岗实习将自己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业技能进行巩固和提升,以技能促进就业,争取部分培训成绩优异的学员到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岗位工作,帮扶康乐县实现稳定脱贫。

2.“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项目:

积极组织并参与我院精准扶贫培训工作,近年来,在我院扶贫联系点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开展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近年来,在我院扶贫联系点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开展了精准扶贫的劳动力培训工作,有168人参加了焊工、电工、砌筑工、测量放线工等工种的培训。在教学上,派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并派出班主任进行全程管理,培训取得了积极效果,受到了镇原县扶贫部门及孟坝镇受培训贫困户的高度评价。

(1)培训目标

旨在通过培训,使精准扶贫劳动力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脱贫致富本领。参加培训且通过测试的人员,取得建设行业中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2)招生范围

以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兼顾贫困人口当中有培训需求、身体健康的庆阳市孟坝镇塔李村、王山村、东庄村的有专业基础和相关从业经历的青壮年劳动力、两后生、大中专院校未就业毕业生。

(3)教学方式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资源,载着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采用送教上门的教学模式,分别到庆阳市孟坝镇塔李村、王山村、东庄村开展培训工作,让学员以最便捷、最直观的方式进行理论及实操的学习,及时掌握消化培训内容,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技能促进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3.实践性应用项目创新论点

(1)改善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法职业学校教师类型的多样性、层次的差异性、要求的异质性和目标的可能性,明确了实践方案的问题性导向和对象性要求;针对在实践教学中的盲目性及形式化,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研制方案。(2)企业和学校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专业水平制定实践方案,研制出符合企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等等一系列能帮助劳动者在该企业长期发展的实质性教学实践方案,让企业及劳动者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感和成就感。(3)将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企业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培训与使用结合的制度,实行“带薪培训”和经费保障制度,增强劳动者守望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员工终身学习的需求。(4)建立学员及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档案。

三、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劳动者自身而言,还是存在多多少少的强迫性,那么,如何提高建筑业劳动者自身的培训积极性,让劳动者深切的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是提高我们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工作的难题。建筑业劳动者主要是从建筑业劳动市场中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也决定着个人能够获得企业提供培训的机会的多少和个人对继续教育的投资能力。只有将这种概念灌输到建筑业企业领导及每位建筑业技术工人思想上,才能从本质上调动企业及建筑业技术工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1.在培训中,开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劳动者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爱岗精神,树立个人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大力倡导员工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进行职业责任的反省、对照、检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责任感,进行职业责任修养和教育,培养劳动者内在的、稳定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企业和学校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专业水平制定实践方案,研制出符让企合企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等等一系列能帮助劳动者在该企业长期发展的实质性教学实践方案。

3.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

(1)企业重视程度,依赖于企业内部宣传,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转化为福利性质,而非应付政策的无奈之举,通过企业自身的重视,渲染到劳动者自身,提高劳动者自身重视程度,形成有序的循环机制。有效调动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提高教师参与度和岗位对接能力,确保实践成效。(2)完善培训体制,强化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强化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纳入到单位的发展规划。(3)企业建立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档案企业建立工人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档案,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作为奖励机制、晋升机制、福利机制,劳动者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4.提高劳动者自身以及企业对职业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于劳动者自身而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学习是主动的,从培训到学习,不只是一个名词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更新,是提高工作能力,获得更高劳动报酬的有效途径;于企业而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获得利益的敲门砖,从培训到学习的转换,不只是一个名词的转换,是企业对人才的投资,是企业获取更大利润的投资,只有利润大于投资,培训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变革总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在国外70%的组织变革以失败告终,组织变革三个阶段,一是高水平的做“错误”的事情;而是低水平的做正确的事情;三是高水平的做正确的事情,引导培训变革创新可以试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蕊.影响成人参与继续教育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视角[J].教育研究,2013-4.

[2]吴慧娟.《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R].中国建筑业协会,2017-8-22.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5

关键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在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这是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和牢牢嘱托,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年同志成长和发展的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而在诸多教育内容中针对青年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其中的关键一环。长期以来,同志极为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非凡的智慧和魄力,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个人魅力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做好理论创新工作,众多学者开始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将在对现有文献和著作的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所表现出来的“两大素材来源,四个主要方面”的特点进行阐述和评析。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两大素材来源”

系列重要讲话和成长历程以及工作经历,是当前学者们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两大素材来源。

(一)重要系列讲话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主要素材

基于现存材料分析,当前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见。截止到2017年10月,通过知网搜索,以“”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章只有48篇,其中博硕士学位论文6篇,期刊42篇。根据对这些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这些文献大部分都是基于执政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的,学者们热衷于以这些重要讲话为蓝本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探究。学者们认为,系列重要讲话寓意深邃、内涵丰富,其中蕴藏着大量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资源,是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为重要的素材[2]。因此,他们将《谈治国理政》《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之江新语》等著作作为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素材库,抽丝剥茧,从中提取出有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从而梳理归纳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二)同志成长历程和工作经历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

古语有云:“言传不及身教”。多年来,同志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他的一言一行为广大国民特别是我国青年同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发挥着伟大的榜样力量。同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他青年时期扎根基层,敢于吃苦,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初心,锻炼意志品质。他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为当代青年成长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为今后更好的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诸多启发。所以很多学者以同志成长历程和工作经历作为研究的重要材料,他们通过对《的七年知青岁月》以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等著作的研究,深入挖掘同志成长和工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优良品德及其这些品德形成背景、方式、过程等要素,归纳总结,最终升华成为理论,用以指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

(一)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研究

在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发展形成的研究中,学者们多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其一,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学者主要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出发,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形势,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阐释[3]。例如毕研田认为,“高度重视新时期青年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青年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形成,致力于解决青年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符合中国实际和青年实际,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4]其二,形成的理论基础。学者们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教育思想、中共领袖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青年德育思想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5]例如王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历代领导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中构建起来。”[6]

(二)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

目前,针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研究学者们倾向于将其归纳为四方面。第一,理想信念教育。有些学者认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不仅坚持把以往领导人一贯倡导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顺应时代要求适时将“中国梦”教育加入其中并赋予其核心地位,做到了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7]例如骆郁廷就认为,“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主力军,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个人的理想信念中融入国家理想,在个人梦中浸入国家梦。”[8]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者们认为,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引导当代青年在多元价值观环境中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对青年同志形成社会所倡导的自觉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教育意义[9]。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者们认为倡导的传统文化观是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中国的时代特点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关键所在,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思想[10]。同时,学者们还认为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宝贵的养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道路,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1]。第四,生态文明教育。学者们认为在青年人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12]。自执政以来,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山论”“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等著名论断,对培养当代青年生态文明意识以及落实环保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基本原则的研究

关于基本原则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政治性原则、人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以及差异性原则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注重政治性原则。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13]。其次是注重人民性原则。我们所说的人民性原则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即以青年人为本,从广大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出发,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不逃避、不回避,对于青年的利益诉求及时回应、及时解决。[14]再次是注重渗透性原则。强调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细致入微,将其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关注受教育者的需求,同时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增强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15]最后是注重差异性原则。非常关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类指导问题,强调对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到其差异性,根据其特殊性实施教育。

(四)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方法运用的研究

当前,虽然学术界还未出现针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方法运用方面的系统化的理论成果,但是已经有了一些涉及这个问题的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典型示范、制度保障、实践育人、教育指引、舆论传播、文化熏陶等方面。[16]例如陈桂花认为,“多次论述到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提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13]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简要评述与展望

通过对该领域已发表文献和著作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前学术界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的研究状态以及发展趋势,以上“两个素材料来源,四个主要方面”都从某一角度、某一层面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了探索、分析、归纳、整理,这对我们学习和贯彻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帮助与启发。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一领域研究还存在着欠缺,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着重关注那些鲜有研究的领域,补齐短板,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1.研究视野比较单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者们多是以系列重要讲话及其成长历程和工作经历为视野,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理论探索,学者们很少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研究,与以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进行纵向比较研究,与其他国家和政党的德育理论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这就缺乏应有的历史联系和比较研究,容易造成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边界把握的偏差,缺失个性,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发生混淆。理论研究从不同中发掘特殊性、差异性的东西可能更深刻更容易被人接受,同时,拓展研究视野以及开展相应的比较研究也更能体现其继承与创新[17]。

2.研究内容较为分散。“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它包括工作对象、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手段、队伍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18]然而,目前学术界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大多还处在孤立的、分散的状态,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整体性的理论成果,未完成对其思想体系的完整构建。通过对现存文献和著作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学者们所研究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子系统、子系统间的联系及子系统内部的研究都存在缺失与断层。就子系统研究而言,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话语体系、教育载体、教育效果评估方法等研究明显不足;就子系统的联系而言,大多是就某个二级系统孤立式分散性研究,必要的关联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就子系统内部而言,对每个二级系统包含的丰富内涵多数只是进行了浅显的粗略的研究,研究缺乏深度;就子系统内的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研究,缺乏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研究。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展望

1.开阔研究视野。虽然系列重要讲话和他的成长经历两大研究视野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提供了主要理论素材,但是要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工作做好,单单以这两个视角为切入点作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阔研究视野。一方面,加强对比研究。“所谓对比研究,就是用历史辩证法或纵向比较来研究,对不同时期领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17]通过对比研究,把已经产生的无产阶级青年思想教育理论作为切入点,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学说、中共领袖人物的青年教育思想等理论资源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为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奠定基础。此外,必要的对比研究还可以明确其理论界限,为个性研究提供有力条件。另一方面,深化个性研究。同志是一位卓越的极具人格魅力的领导人,他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背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必然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我们要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个性研究,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时代特征和现实特点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加强对话语体系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可以为今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提供重要启示。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6

1.校园网络文化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力的有效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以极快的速度走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通过为在校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络服务和网络教育平台,帮助大学生形成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途径。

(1)学习理念的更新。

校园网络文化更新了传统教学理念,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提出了挑战。互联网加速了知识的“裂变”,大学生抱着质疑、批判的精神去领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成果集成了校内各种优秀资源,校园BBS论坛、人人网、博客等,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在讨论交流中体会浓郁的学术气氛,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此外,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多以班级授课为主,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培养人才,但这种方式容易产生“模式化”人才,即过分注重共性而忽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形式从学生的主观意愿和主观喜好出发,注重学生的志趣培养。通过网上获取信息及网络教学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教育渠道,大学生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内容,在完成学校规定的专业课学习任务之余,丰富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在关于选择你最喜欢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问卷调查中,有42%的大学生选择师生论著(人物专访、成果推介、科创心得),有66.2%的大学生选择影视作品(视频新闻、校园DV),有59.2%的学生选择文艺原创(小说、随笔、摄影),有52%的学生选择高教集萃(大学讲坛、名家新论、高教研究),选择动态信息(新闻消息、通知公告)的占64.8%。可见,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个性化选择是丰富多样的,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颠覆了高校传统学习理念。

(2)学习途径的变革。

传统的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纸介书本,而在当今社会,网络则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新途径。首先,丰富、详实的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学习资料查询提供方便快捷的便利条件。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中下载文献、报告、考试真题的形式,直接、快速地获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在关于毕业论文参考资料的选择上,有65.8%的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的网络文献资料,有25.8%的人选择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6.8%的大学生会自己积累书面资料,1.6%的学生由他人提供资料。这足以说明校园网络对大学生学习资料的查询帮助是巨大的,其所承载资源的广泛性、丰富性,及查找资料的便捷性,节省了大学生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网络博客的广泛使用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有效形式,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博客发表学术言论,总结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内容丰富的大学生博客已经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互通博客,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调查博客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时,有42.6%的大学生认为博客对提高写作能力有较大帮助,62.2%的学生认为博客能够促进个人对某些领域的不断学习与思考;65.2%的学生认为博客能够共享学习资料和交流学习方法;认为博客能够记录收获,促进个人进步的占60.2%,还有14.6%的人选择其他意义。可见,网络博客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重要途径。最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网上查询浏览提供了便利条件。教育系统方便学生及时查询课程设置情况;考务系统的成绩查询功能,方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考试信息;图书馆的中国知网系统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资料。调查显示,有83.8%的大学生会自觉主动地登录考务系统查询成绩,经常登录考务教务系统的学生也高达67.8%。可见经常关注、浏览校园网络文化的服务系统已成为现时期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手段,这种学习途径的变革在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2.“网络成瘾症”是现时期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主要障碍

青年大学生具有思想前卫、思维敏捷、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优秀品格。网络具有开放性,它不受宗教、地域、身份、国界的限制,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迅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和新闻趣事,实现信息的跨时空连接。同时,网络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其承载的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画面色彩亮丽。这对于好奇心强的青年大学生极具诱惑力,以至部分大学生面对良莠不齐的文化资源缺乏对信息的价值评价和理智选择,产生思想上的困惑,耽误学业,精神萎靡,甚至改变性情,发展到人格分裂的程度。还有部分学生对网络极度迷恋,每天花大量时间玩网络游戏,身心受损,学业荒废,患上“网络成瘾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中国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游戏的达到77.2%,高于整体网民。华中师范大学曾对因网络成瘾无法自拔而严重影响学业的13名学生做出勒令退学,34人降级学习的处分。可见,校园网络文化的丰富资源存在着引诱、误导学生思想行为的风险与隐患,这就需要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培养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坚毅品格,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对校园网络文化中优质信息的辨识力。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1.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的新选择。除了选择实体创业形式外,大学生网上开店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网络的操作熟练、透彻;二是网上开店方便、快捷,不需东奔西走,大大节省了开店的房租成本;三是当代大学生多是张扬个性的群体,他们更希望能够自由、自主地选择网店的设计风格、商品的种类和销售方式。校园网能够实现各高校间信息的互通、协调,为大学生提供许多可供选择的、适合大学生谋求创业发展的信息源。同时,各高校间通过网络链接共享资源,方便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创业心得体会,为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精神财富。此外,校园网还经常登载立志故事,上传创业视频,宣传创业典范,通过正能量的传递鼓励大学生在艰辛的创业路途上拼搏奋进,永不言败。

2.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来进行文化内容建构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即学生的基本需求是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就业是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向社会人身份转变,得到社会认可的根本方法。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实现有效就业面临两难困境,一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名牌高校情节严重,这种固化的模式仅注重学校的品牌(如“211院校”,“985院校”)而忽视求职者个人的学识素养;二是毕业生专业本位思想严重,就业收入心理预期值较高,多选择环境好、名声好、待遇好的“三好单位”。此外,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不对称,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障碍。面对此种形势,许多高校开设了就业信息网,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困难设置了许多栏目,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如:“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随时更新全国的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就业形势;“校内、校外招聘会”,及时、快捷地通告学生全国各地召开招聘会的信息,帮助大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位;“热点信息”,往往公告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求职资源,如用人单位招聘指南、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等,为大学生如何谋职指点迷津,提升大学生就业成功率。此外,有的高校还设置了就业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渠道,增强各高校间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了解。可见,校园网络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方式,打破了大学生奔赴各种招聘会现场忙碌、紧张的传统模式。校园网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孵化器,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

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

1.校园网络文化密切了同窗之情,加深了师生之义

利用校园网络的互动和交流,为同窗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提升开辟了便捷途径。网络的空间距离使同学间的交流产生神秘感,通过网络连接,同学间可以畅所欲言,分享快乐,还可以宣泄情感,吐露心声,在网络的互动下,形成和谐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通过QQ交往群、人人网、微博,大学生还可以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拓人脉资源,增进友谊。此外,网络的空间距离也为师生间建立了彼此信任、理解的信息化平台,有些高校专门设立网络心理咨询教师,通过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和学生建立心灵交流的桥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的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还有的学校建立心灵辅导聊天室,由专职辅导员轮岗值班,通过聊天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困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进行心灵安抚和精神慰藉,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困难,在与大学生真实思想情感的交流中,实现真实可信的思想教育。

2.校园网络文化丰富的课外文化生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在校园网上交往过程中,由于交往对象的广泛性,大学生可以进入任何论坛及聊天室,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对自己热衷的话题发表观点和意见,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这种匿名参与的方式,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认识,尤其是对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可以充分培养其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弥补了大学生高教体系缺少现实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的不足。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课余活动,如E-mail交友、BBS版面活动、游戏、音乐、影视等,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对黑龙江省5所高校进行网络社交的调查显示:有35%的大学生认为运用学校网络进行交流可以增强竞争意识;74.6%的大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有利于学习交流;59.6%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可以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49.2%的大学生认为可以锻炼反应能力,并开发智力。可见,校园网络文化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交观念,提高了大学生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无形中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社交恐惧症”等负面效应成为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羁绊

大学生的生活与校园网息息相关,他们运用网络进行购物、交友、学习等各种活动,他们是信息化浪潮的弄潮儿,但由于网络社交的隐匿性特点,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覆盖上神秘的面纱,安全性没有保障,加上网络社交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道德约束力减弱。一些自制力弱的大学生出于好奇心在网络中搜集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以此宣泄自己压抑的情感。还有些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盗取他人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增加了网络交往的非安全性。此外,网络社交还容易产生避世心理。随着大学生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其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人-人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导致生活中的现实交往减少,群体意识减弱,人际关系淡化。这种行为长期发展下去会造成过分眷恋网络和依赖网络,造成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困难,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有的大学生甚至还患上了社交恐惧症,逃避现实生活,否定现实社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稳定因素。

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影响

1.先进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引领大学生思想文化的主流模式

首先,先进的校园网络文化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服务“”育人”两个层面。“服务”功能是指大学生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实现网络学习,浏览信息,查找资料,结交新友,娱乐身心的目的。“育人”功能是由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的主旨目标决定的。人才的培养,一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由于校园网络与社会网络的互通性与兼容性,社会网络不断蔓延的污浊之气加剧了各种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容易使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在多样化中陷入混乱。网络的不良信息之所以能够较容易地侵染大学生,一方面因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处于成型的关键时期,意志力薄弱,更重要的是它利用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将低俗的文化隐藏在新鲜刺激的表现形式中,诱导大学生误入歧途。因此,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让先进的校园文化占据网络主流。例如,可以通过大学生廉政文化在高校校园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宣传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而为祖国未来培育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先进的校园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受到大学优秀文化成果的熏陶和感染。“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知识传承和思想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大学特质的文化,是社会文化中较高层次的文化”。大学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大学里的积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利用网络工具向大学生传播大学文化,传递大学精神而凝结成的一种网络意蕴。因此,它是大学文化的一种网络表现形式,它具有传承性和辐射性。传承性表现为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通过网络手段一代一代地永续传承。这些成果与精华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在校的每位大学生,使大学生以坚守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将其不断地发扬光大。辐射性表现为将大学文化气息与意蕴向大学的每个领域扩散、传播和渗透,使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中感受大学优秀文化成果的熏陶,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然而,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各种文化都可以把这里作为呈现的舞台,一些糟粕文化趁机混淆大学生的文化取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塑造成型阶段,网络文化的价值引导对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调查显示,有4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友观最受网络的引导,28.6%的大学生认为学习观受网络影响较大,17%的大学生觉得个人的金钱观受网络影响较大,也有7.6%的大学生觉得婚姻观受网络影响较大。可见,校园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积极发扬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做到对糟粕文化的有效防控,唱响校园网络优秀文化的主旋律。

2.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的滋生蔓延消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文化

随着大学的开放式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愈加紧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空前增多,网络成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连结的纽带。校园网络文化难免受到社会消极、腐朽文化的侵染,在校园文化的广泛传播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认识产生某种程度的不利影响。“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网络化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从狭义看,校园网络文化仅指与网络使用直接相关,内容不属于传统校园文化范围的‘新生’文化部分”。这些“新生”文化成为大学生追求的对象,并形成一种网络时尚在网上广泛流传。然而,并非所有的“新生”文化都是优质的,例如某些敌对势力往往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这些国际社会认同、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美丽字眼作招牌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全球化则为敌对势力渗透提供了便捷通畅的渠道,引诱大学生沾染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这种明显带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话语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并受到认同,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提出挑战。此外,大学生具有热情敏感的特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以及善于创造和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他们在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逐渐构建出不同于传统校园网络文化的“新生”文化,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一些专门的网络话语对“新生”文化进行诠释,这些网络话语不仅成为网上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成为亚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由于网络文化孕育出的网络话语体系具有多样化、不规范、娱乐性强的特点,因此,这些网络话语更新、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甚至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另类表现,从而引起大学生内心深处对网络话语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强烈冲突,混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主流文化的正确认识。

五、结语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7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新型工业化城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具有培育新型工业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统一的作用。东营市位居黄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黄河口湿地生态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东营市由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的重要选择。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城市生态文化理论政策研究、科学制定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开发历史文化中的题材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以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文化产业;新型工业化城市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文化产业迅速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并呈现出集群式、跨越式发展态势。在中国,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就确定:将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利用文化产业增强山东省的核心竞争力。[1]《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确定“十三五”发展的目标时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文化产业品牌”[2]。因此,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对生态文化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研究,但生态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在百度中甚至就没有“生态文化产业”这一词条,知网中相关主题的论文不足30篇。对于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只能从“生态文化—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的逻辑来理解。生态文化是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为了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3]关于文化产业的内涵,大众化的认识是指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及相关产业的总称,其涉及九个行业三个层次,包括新闻、出版、影视、艺术服务的核心层,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及其他文化服务的外围层,文化产品、设备的生产及销售等的相关层。[1]关于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邓显超[4]、张文娜[5]、江泽慧[6]等认为,生态文化产业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内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森林(竹、花、茶等)文化产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等为表现形式,以提供多样化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的文化产业。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将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文化产业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引导下,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以生态文化为创意来源,体现生态文化理念,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形态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和可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为主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活动,具有文化创意、绿色生态、产业经营、融合发展的特征。这一内涵的概括,一是确定了生态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二是界定了生态文化产业的范围,即它是众多文化产业中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部分,体现出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主旨;三是阐述了生态文化产业的保护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意识、增加生态消费的功能;四是阐明了生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独有的特点,即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可参与性、对自然生态的友好性及对人类道德情操的陶冶性等。目前,中国以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为题材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产品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很好地启发了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网络、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等新兴生态文化服务活动在各地普遍开展,相关的文化产品、生产设备的开发销售也极大扩展了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对此可以从生态型和产业型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生态角度来看,生态型文化产业虽然在形式上属于文化产业,但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例如以自然生态文化为题材、传递生态关怀和生态责任意识的广播影视作品《森林之歌》《山林的呼唤》,以传播生态文化信息为题材的生态网络和动漫产品《天堂飞鸟》,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演艺产品《印象云南》以及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景观设计等,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观察、思考、摹仿及生态型艺术作品和工艺产品的再创造。从产业形态来看,生态文化产业内容上虽具有生态文化属性,但它不同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在其生产上仍属于产业,具有直接的生态经济效益,具有经营的属性。文化产业主要是由市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按市场机制自负盈亏,靠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生存发展。[1]例如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文化的生态旅游、生态休闲养生、茶文化产业等,都是通过自然生态景观游览、相关的生态文化艺术品营销、生态动植物科普知识展览、饮食、住宿等一系列生态文化产业来服务的,都是以共同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文化效益来生存发展的。

二、生态文化产业对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作用

新型工业化城市是指摆脱了资源依赖和生态环境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知识技术密集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城市。生态文化产业是一种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对接、自然演进与人类进步相统一的最佳产业,是既能实现经济文化发展又能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对于新型工业化城市来说,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可以走出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不同的道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人们的生态理念,为最终建成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和实现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一)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传统工业化城市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逐步脱离资源依赖和高污染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困境。在实现传统工业化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的道路问题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质量,是实现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通过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可以克服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更多的关联产业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中,发挥后发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可以实现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经济发展

生态文化产业是以绿色、创新理念为引导的。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所谓的生态经济正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7]。生态经济具有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基本特征。生态文化产业正是以绿色、创新理念引领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新兴产业。

(三)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可以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化产业的最大特点和优点就是能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很好地统一起来。在将生态价值产业化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兴盛,既可充分挖掘生态系统的精神价值,彰显生态文明理念,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生态文化生活,又可赢取经济价值,实现服务社会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三、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过程中东营市生态

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黄河三角洲是全国自然生态保护最好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被列为国家级战略,这是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基础。同时,东营市地处黄河口,拥有广阔的湿地生态自然资源,具有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东营市在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东营市“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实现资源城市转型的战略,指出要“推动由资源依赖向创新引领的转变”,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8]。但是,人们观念中的文化事业的公益属性,弱化了生态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性,使生态文化产业的经营性、市场化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发展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必须转变观念,正视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一)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化产业还是一个新兴文化产业,其创新发展是在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系统中进行的,包括生态文化产业理论政策、生态经济发展基础、生态文化产业核心技术、生态艺术创新等多个领域,因此,东营市的生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区域生态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东营市是伴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资源型城市,其建市较晚,高等院校数量少,区域文化产业的研究机构相对也较少,因此,对生态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成果储备不足,缺乏对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对生态文化产业规划发展定位和态势把握不到位,对区域生态文化产品的研发缺乏理论的支撑。由此导致生态文化产业经营机制落后、产业链条和产品生产不系统、文化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和运作能力弱等问题。

2.生态文化产业开发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较弱

由于生态文化长期被视作一种社会事业,缺乏市场机制,因此,东营市大多数生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缺乏市场经营意识,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生态文化产业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除了黄河口文化的品牌效应比较强以外,其他能在全国产生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几乎没有,而且缺乏生态文化产品的研发论证和产品营销工作机构,对生态文化产品的开发仍停留在传统的发掘、整理和欣赏层面。例如对孙子文化品牌的塑造,虽然设立了“孙子国际文化节”,但对这一在历史上和世界上影响巨大的文化品牌,还缺乏国际化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创新,文化产业化能力较弱。

3.生态文化产业链条不完整

东营市现有的生态文化产业主要是以中小企业和文化个体户形式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9],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如黄河口文化品牌缺乏产业化的经营运作(包括文化论坛、科普、影视、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开发销售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开发),多数生态文化企业还处在自发性状态。

4.生态型文化产业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少

东营市的生态文化产业专业创意人才严重缺乏,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弱。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多是通过家庭作坊式企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如目前宣传东营区域生态文化特点的动漫和影视作品几乎没有。自2015年开始举办的“芦月节”还局限在低级的模仿、复制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生态文化产业不仅是一种生态环保型产业,更重要的是一种依赖技术的高科技产业。相关技术和创意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加强生态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引进工作

为了解决区域生态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偏弱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一是由政府牵头或委托区内高校与省内外其他学术组织组成协同研发团队,以联合研究、委托研究的形式,对东营地区的生态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二是积极举办“生态文化产业论坛”等研讨活动,让更多的外部专家以灵活的形式参与到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的研究中来。三是积极引进和委托培养生态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生态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化产业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在科研力量较强、科研成果较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布局、不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机构的建立与科研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这一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

2.制定发展战略,提高生态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优化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布局:一是整合黄河特色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黄河口文化品牌,积极提升黄河口湿地文化和水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将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发挥文化与生态的叠加效应,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与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科普等密切结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三是积极推动生态文化产品的开发,发挥市场机制,形成产业链,挖掘黄河口湿地生态文化、水文化、古文化等的内在价值,提高生态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批量建设示范效应强的重点生态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生态农业和园林养生休闲产业建设工程、湿地生态旅游与文化产品开发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的生态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强生态文化与科技、资本的融合,培养新兴产业,提高集约化,形成产业链,扩大市场化,培养示范生态文化企业,发挥其引领作用。

3.挖掘开发历史文化中的题材资源

东营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广饶的兵家文化资源、黄河入海口的湿地生态资源、移民和民俗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以及石油文化资源,[10]可从中挖掘、开发题材资源以促进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一,开发以黄河口生态资源、生态故事、生态民俗为主题的文化精品,注重生态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传播渠道,提升生态文化产业竞争力。要做好黄河口特色生态文化品牌资源的开发、创新与产业化,在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方面寻求大的突破。如2015年东营市首部大型原创舞台剧《黄河口奇缘———天鹅》,以黄河口湿地作为原生态景观,以天鹅为剧情主角,突出东营湿地景观特色。这部舞台剧对东营生态文化产品的制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生态观念与生态文化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对这类题材的文化作品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大胆与国内外的影视公司、演出公司结合,扩大影响,进而打造湿地生态文化品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第二,积极发展民风民俗演出业。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孙子军事文化、吕剧、短穗花鼓、霸王鞭等进行再度创新,推出各种形式的、观众喜爱的作品,如孙子兵法智慧中的战略布局与现代的沙盘战争推演相结合的动漫、微电影、游戏等创新产品,体现黄河口民俗文化的民间服饰、用品、饮食、礼仪等的实物展示与戏剧演出等,通过深入挖掘黄河口民俗文化题材,做大做强这一民俗文化产业。第三,扶持小微民间工艺产业发展。可积极投资和开发“齐笔、黑陶、刺绣、剪纸”民间技艺,生产一批具有黄河口特色的民俗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对各类民间艺术品制作进行创意引导和科技工艺的扶持,使小产品、小作坊式经营逐步走向特色化和产业化,培养出具有地理标志的工艺精品。

4.将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精品

黄河口有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又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将生态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能够打造出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一是建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各地专业人才共同打造黄河口文化精品。二是做好旅游文化演出。可结合黄河口民俗资源打造消费者可参与的旅游演艺项目,提高演出的娱乐性、趣味性和游客对黄河口生态文化的认知体验度,做到“寓教于游”,使游客“游有所获”。三是做好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赛事。结合已经初具影响力的“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黄河口文化艺术节、黄河口大闸蟹美食文化节、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十大文化旅游节活动”[11],塑造“黄河水城”的旅游形象,积极宣传黄河口文化。四是积极制作文化旅游影视作品。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打造类似《庐山恋》《云南映象》那样的经典作品。五是做好博物馆旅游。博物馆是将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最好形式之一,是承载一个城市文化资源、让游客在短时间内能够直观了解当地文化的圣地。因此,要使“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地质公园博物馆”“黄河口湿地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黄河古韵博物馆”“东营市吕剧博物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石油科技馆”等几所博物馆联动,打造博物馆旅游路线,形成东营市生态文化名片。

5.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

现代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文化与科技、资本的高度融合。东营市应充分利用黄河口湿地生态和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与科技、资本的融合,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在文化产业园区内重点扶持和培育“现代传媒、演艺娱乐、广告会展、出版发行”等产业,将“数字设计、文化创意、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影视制作、数据库”等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产业进行整合,提升创意水平,使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链,创造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像“大熊猫生态文化产业链”那样[12],以东营市的黄河水城、黄河口湿地为特色,围绕黄河口文化品牌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形成以黄河口文化旅游、黄河口生态美食、黄河口养生休闲、黄河口文学作品、湿地候鸟芦花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黄河口特色旅游纪念品等为链条的生态文化产业链。

综上所述,生态文化产业是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唯一能够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完美结合起来的产业,不仅成为新型工业化城市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类似于东营市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在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培育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中探索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之路。

作者:梁敬升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的通知[EB/OL].(2008-01-18)[2016-08-10].

[2]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5-12-02)[2016-08-10].

[3]庞昌伟,龚昌菊.中西生态文化视域下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转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4.

[4]邓显超,袁亚平,幺翔宇.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路径[J].经济导刊,2013(4):70.

[5]张文娜,史亚军.北京山区生态文化产业SWOT分析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0):151.

[6]江泽慧.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00.

[7]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89.

[8]中共东营市委.关于制定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5-12-10)[2016-06-20].

[9]东营市统计局.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EB/OL].(2011-09-21)[2016-08-10]

[10]江华.现代旅游视域下东营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8

引言法伦理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如今,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学界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研究对象以及价值立场等基本范畴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①,渐趋形成诸多研究热点。就此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此来大致勾勒出学科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轨迹,同时审视问题,直面困境,展望未来,于此,应该不只是学科理论研究的自觉,更重要的是以期在此基础之上,全面审视学科的基本命题,恰当地评价学科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能力。

一、关于学科的名称、性质与地位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学科名称、性质与地位的确立与认同,事关学科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同时,也是标识并坚守自身研究阵地的首要命题。就法伦理学而言,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更需直面它。

(一)名称的源与流自1984年“法学伦理学”名称诞生以来,曾出现过“法律伦理学、制度伦理学、法制伦理学、伦理法、社会主义法伦理学”等诸多流变形式。无论名称各异,实为只是研究的视角不同而已。因为从研究成果的内容来看,无论是探讨当下法律制度的正义价值诉求与道德品性、还是追溯我国古代法律的固有伦理属性,抑或是为了突出学科的交叉之特性,甚至也并不排除研究者为了从自身理论研究的需要(如以示区别等)出发,而为此冠于多样的名称,但始终没有改变学科以“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为理论特质的基本属性,名称的流变经过近三十年的论争,在学科名称上,学界基本趋向统一的称谓:法伦理学。其间,无论论证的视角存在何种殊异,还是理论内容结构上存在多大的不同,但至少在形式上学科名称的统一,让学科研究阵营犹如一支获得了统一番号的战斗部队,客观上为学科研究起到了统一思想、树立旗帜的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维系学科研究的“第一推动力”。

(二)学科性质(派生来源学科)相对于学科名称而言,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上,学界的共识已成:法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1],只是存在“边缘交叉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分歧。不过,在学科派生来源学科上,学界观点各异。主流观点认为学科是法学与伦理学交叉形成。不过在主流之中,仍存在不同的声音。有学者认为法学与伦理学两门学科交叉不只是形成了法伦理学,而是“法律伦理学和伦理法学两门学科”,而且认为“‘伦理法学’的侧重点是法学,它是研究伦理现象中的法律问题,如伦理关系中的法定因素等;‘法律伦理学’虽然涉及这些问题,但其侧重点是法律现象中的伦理道德间题,诸如法的伦理蕴含等。”。主流观点之外,有人认为,虽可以将“法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或法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学科交叉角度而言,应该把“法伦理学”视为法学与伦理学(哲学)的一个交叉学科。[2]另外,有人认为在确立学科性质与地位的问题上,应超越法学与伦理学或者哲学学科的限制,因为客观上存在这样的困难:“在知识和学科高度分化的时代,而法学和伦理学分属于各自相对独立、封闭的体系内,加之从事法伦理学研究需要具备充分的法学和哲学的知识”,故应超越学科的限制,法伦理学应属于“一门跨越哲学和法学的新兴的交叉学科”[3]。可见,虽法伦理学属于一门交叉学科的学界共识已成,但在其派生来源学科问题上分歧犹在。这是因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固有特性之所在,更何况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整体性研究态势增强,各学科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互共生,呈现出一幅各科知识的网状勾连图景。[4]”因此,对于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出现不同的观点,完全在情理之中。不过,学界的共识,若从国家学科、专业部类规范的层面,仍值得甄别。据1997年国家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来看,伦理学属于一级学科哲学部类下的二级学科,而法学与哲学同属于一级学科层次,因此,学科由法学与伦理学交叉形成则存在此种错位:法学(一级学科)与伦理学(二级学科)在学科分类层面上不具有同等学科层次。尤其是国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学科的分类采取了大学科的分类模式,取消了既往关于一级和二级学科的划分,增强了学科的包容量,此举更是为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拓展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虽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倡导大学科的分类模式与导向,但伦理学属于哲学学科部类下的子学科以及法学与哲学同属同一学科层次的客观现实并没有改变,因此,上述错位并未因此而消除。交叉学科不仅仅只是一个学科概念,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回顾学科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学科研究范畴与价值立场、学科的理论资源,还是理论范式与核心概念,几乎都指向法理学与伦理学,因此,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应定位于此,而非其他,如此,才能符合国家学科、专业部类的规范,同时也可疏解学科交叉错位的尴尬。

(三)学科地位与归属法伦理学派生学科来源问题不仅衍生出交叉错位的尴尬,同样也面临着学科的身份归属问题。因为学科地位与派生来源学科并不是两个问题,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次。学界在学科是伦理学研究之下的应用伦理学研究,还是法学研究的分支学科上,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学科应归入法学(法哲学)研究范畴之列,属于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法哲学、法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并列[5]。因为“作为跨学科研究而言,就学科的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而言,应将法伦理学归入法学范畴。”相反,有人认为法伦理学应归入伦理学的研究领域[2]。因为“法律伦理学应是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如同经济伦理一样,法律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法律现象中的道德问题,其落脚点应在道德而非法律上。[6](P106)”所以,它既是广义的应用伦理学,又是狭义的应用伦理学[7]。客观而言,如果从研究队伍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研究平台来看(详述内容见后),现实则是法学界关注得少,伦理学学者关注得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学科至少成为了应用伦理学研究的热点,而非法学的。可见,在学科归属问题上,非常明显地存在学科研究“定疆划界”的阵地意识。如果“我们并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8]那么,学科归属于法学也好,伦理学也罢,这并不影响其存在的客观意义。学科交叉正确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创造性地进行学科间话语的迁移,即将一门或多门学科的学术话语,作为引领性或导向性的理性成果,向新的研究领域移植过去或嫁接过来,以解释研究中的新现象,并由此建构新体系[9],而不只简单的停留在“归谁所有”的初级命题的争论上,因为无论是从学科研究的孰先孰后的事实来看,还是从研究队伍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研究平台而言,都无法清楚地确定学科属于哪一个学科固有的领地,其本身就是学科科际整合的产物,具有交叉性、共融性与双栖型。如果局限于学科研究的阵地意识,对于学科的未来发展有害无益。毋庸讳言,法伦理学正是在学界关于学科名称、性质与地位的论争进程中,以一门交叉学科应有的姿态,稳步地向前开拓自身的研究进程及其领域,不断拓展法理学与伦理学的研究空间和方向。#p#分页标题#e#

二、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

一般一门学科是通过明晰研究对象来确立学科地位,形成自身的研究范式。因此,具有清晰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法伦理学而言,研究对象的确立则显得必要与紧迫。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学界的共识。但仍然存在对“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理解的多维面相。

一是“道德决定论”:对法律进行道德反思与批判。认为学科研究立法和执法过程中的各种道德难题,其基本视角则是将“伦理道德”作为“判官”,将法律进行“道德审判”,借此表达内心完美地道德愿景。如果将学科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法律进行道德的合法性论证和批判这一视点上,未免有失偏颇,而且一味将法律送上伦理道德的“审判席”,这不是法伦理学的“初衷与本意”,也缩小了学科的研究范围。因为“法伦理学不应当简单的理解为是以伦理学来研究法律现象或以法学方法来研究伦理学;它本身就是一种伦理学研究,同时也是一种法学研究[10](P180)。

二是“形而上论”:坚持道德与法律的哲学之向度,突出法律的人性价值。认为学科应该从处于最高层次的关于法与道德的哲学思考出发,逐步向下延伸,将与之相关的各项研究收归旗下,最终形成一个专门以法与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将现实社会中的法律与道德难题悉数纳入学科研究的视域范围之内。从而将学科定位于“研究法治的人性内涵与价值的学问。”

三是“实用论”。干脆搁置不谈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样态,认为如果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而来定义学科,则将“致病因子”植入学科躯体之中,促使学科成为一门“带病的学科”,因此,权当学科的研究作为一种思潮,拟走一条“先思想、后学科”[11]的实用主义的研究之路。

四是“以今释古、返本开新论”。从扬弃传统道德诸多观念的前提出发,在改造人们对道德的作用过分依赖的基础上,以期能够从中提炼出契合当下法治建设的道德因子。认为“在伦理道德和法律的相互关系上,应该首先用法律筛选和分析伦理道德而不是相反,因此,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现实存在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模式。”[12]虽然,因为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的模糊性导致了理论研究视点的多样化,但在学界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中,仍然大致可以提炼出三类命题: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两者的实践困境。且经由此的论争,将研究的触角延伸至法理学与伦理学的纵深层次,以一门交叉学科的姿态放大了两门学科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困惑。凸显这样的基本问题:两门学科在探讨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存在何种异同,此其一;其二,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模糊了两门学科在法律与道德问题上作力的边界,更是暴露出“法律是什么”以及“何谓伦理与道德”等一系列的元命题。

然而,在人文社科研究视野之下,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亚于“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学科将其揽入怀中倍加呵护,其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阈中历经几千年的“共生、分离与融合”之进程,至今仍仁者见仁。但是,如果学科将此拒之门外,那么,其作为的空间又何在?此其一;其二,如果将自身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此,则必将面临着与法理学与伦理学研究争夺阵地之嫌,为此,又“强迫”自身必须在该两门学科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然而,基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模糊与复杂性,又难以有所作为,所以,在此问题上,学界还只能在法理学与伦理学研究的领地中徘徊,进行重复性的工作,这已经成为学科研究必须突破的最大瓶颈。

三、关于学科研究的价值

学科研究的价值实际则是宣示立场与使命担当,否则将导致学科研究将是一种“无地自容”而“无所作为”的结局。从学科三十年的发展进程来看,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成就并汇聚了诸多问题集群,尤其是法治建设向纵深层面的探索与实践,更是为法学与伦理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其中,如何解决在法治建设中所建构的制度体系之正当性基础,则是需要法学界贡献理论支撑的课题之一,但客观上,法学研究所建构的话语系统及其自身被贴上了“拿来主义”的标签。因为“中国法学没有自己的问题,它的‘问题’是翻译来的;它不具备对‘法律是什么’与‘为什么要遵守法律’等法学元命题进行追问的能力,……它主动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语境割袍断义,成了离家出走的流浪儿童”[15]。所以,我们所拥有的不是“法学”,而是关于西方法学的知识[14](P6)。如此,法学研究变成了一场“没有中国主体性”的“西方法学知识贩卖运动”,为此急需“送法下乡”去发掘“本土资源”,建构中国法学研究的主体性。那么,如何消除法学研究中的“拿来主义”标签,凸显“中国主体性意识”,与自身文化传统相契合。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学科研究始终追求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寻求法律等制度体系的道德内涵与文化支撑,向某些法律所蕴含的道德困境发出质疑之声,突出“中国主体性意识”。于此之下,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渐趋清晰。虽步调一致,目标明确,但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与视角。姿态之一,从整个国家法治建设的高度上,认为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人类法律文化和科学体系的发展迫切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道德与法律这一永恒的主题;第二、学科研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选择和现实的呼唤。[15]该观点得到了积极响应,成为学界的主流声音,一直是学科研究价值立场,所以有学者认为学科的最大使命就在于对法律的道德批判。“因为现实法治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法治并不是规则的简单罗列,法治的制度设计离不开对人与人性的认识与思考。[16]”所以需要从宏观上弱化法律的强制性,如何使法律更加深刻体现人性,使法律具有充分的伦理基础,所以学科“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属于人学。”与此相反的姿态之二,认为学科的价值与使命并不在于对法律制度体系的道德审视与道德建构的努力,而是“探讨道德改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我国新时期的立法活动和执法活动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法理渊源和基础性法律原则。”可见,虽然学科责无旁贷地举起了“法律的道德批判”大旗,以期从文化传统中为当下的法治建设寻找一种“中国主体性要素”,但是,学界关于学科研究价值与意义的探索之主流工作仍然停留在为法律制度体系提供伦理道德论证的层次上,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这是否又是一次搬运甚至是“偷运”传统法理学的命题———法律的正当性和认同———的无效劳动?所以,学科是否存在自身的价值立场,是继续沿着“为法律寻找伦理道德性论证”的既有之路前行,为此提供“增量知识”,还是“知识变量”?这又是学界需要直面的一大困境。#p#分页标题#e#

四、关于研究队伍与平台

一门学科的发展、成熟并能够持续的展现回应现实的能力,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学科研究平台,如稳定的学术机构、适宜的学术交流机制与平台等;二是具备良好地人才培养与保障体制。如果说学科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范畴、概念以及范式是学科的价值体系与交流沟通的媒介,那么,研究队伍与研究平台则是前述范畴的“蓝图设计师与施工队”及其“安身立命栖息之地”。目前,在研究者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上,具有法学专业学科知识的研究者约占46%,哲学约占17%,伦理学约占30%,其他如社会学、思想政治等约占17%,如果从哲学大学科部类来看,也只有37%左右,与法学类的仍然相差17%左右,由此,可以确证学科研究“法学学者关注得多,伦理学学者关注得少”的事实。如果此种趋势发展下去,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种发展倾向与忧虑:“学科研究将沦为理论法学的一个分支,使得伦理学者在有关法律领域的道德问题上渐渐失语”,也必将稀释自身交叉学科的身份内涵。为此,有学者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法学知识更具有专业性,没有经过法学训练的伦理学者难以深入地理解法学知识、使用法学语言。[17]”另外,从学术交流运行机制与研究平台搭建情况来看,出现了相反的现象:伦理学学科搭建的学术交流机制持续性好、研究平台多,稳定性强。从统计的数据上来看,就研究平台而言,持续进行学科研究的平台多“栖身”于伦理学学科研究平台之下,如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这些研究平台的研究人员通过撰写专著、或者通过招收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位论文,对学科的研究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关切。而对学科研究的法学学科研究平台或机构,目前为止,只有于西南政法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与江西农业大学边缘法学研究中心两个。

从学术交流来看,自2000年6月开始至今每年一次的全国应用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均或多或少的就学科研究的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沟通与对话,集思广益探讨相关研究范畴,这种稳定的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无疑对学科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术研究中的总结、回顾和展望上,目前,仅有的7篇学科研究综述的撰写者也多来自于具有哲学(伦理学)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学者,而非法学。显见,法学学者虽然较哲学(伦理学)学者关注的多,但是往往是“单兵作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也没用相应的研究平台(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撑,更没有相应的学术交流机制和形式保障;而哲学(伦理学)学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平台以及对学科发展的总结与展望的研究意愿,但也许是囿于学科专业知识的特点,对法学的知识领域缺乏必要的、深度地关注与消化,哲学(伦理学)学者关注的视角却往往只是停留在“对法律的道德批判”层次上,这对于具有交叉、共融性的学科研究而言,未免不是一种遗憾。作为交叉学科研究,学科需要的是法理学与伦理学研究者相互间良性的沟通与交流。因此,需要具有多学科尤其是法理学与伦理学知识背景的人才队伍,而现实则是在沟通上明显存在障碍,造成了研究过程中各说各话、互不通约的局面,从而不能很好地将诸多问题转化为学科自身的研究话题。所以,从学科的发展基础来看,学科的研究平台、学术交流机制以及研究队伍不免令人忧虑。客观上,学科研究呈现出了一幅“方向不清、号召力不强、学科队伍层差次不齐”的图景,尤其是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仍然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事实,也难怪有学者的慨叹“这是一门带病的学科!”

五、关于学科的研究范畴、概念与范式

概念与范畴的形成,则是生成学科科学研究范式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科学研究的缘起与开展离不开系列概念、范畴以及范式的集成和运用。因为这是一门学科研究成熟程度的显著标志。更为重要的是,它支配着研究者看待问题的视角、研究的行为以及解释资料的方法[18]。因此,作为交叉学科研究的法伦理学,必然也必须形成自己的概念系统、研究范畴及其范式。然而,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界就学科的研究范畴、概念以及范式所作的探索与贡献,不客气的说,并未达到自觉并有所作为的层次,所做的仍然是“搬运和嫁接”其派生来源学科相关内容的工作,虽提出了诸如“问题范式、理想范式与实践范式”以及“权利或正义应该作为核心范畴”等观点,但是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如果与法理学和伦理学一样也以权利、正义为核心范畴,那么,学科的独立性就会受到实质性的威胁,因为“权利与正义”等范畴已经是法理学与伦理学学科的核心范畴。如果学科将它们作为自身研究的核心概念,然而学界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不过,学界的努力,的确为学科的研究范畴、概念以及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多视角、多层次的努力方向与空间,客观上,也初步确立了审视道德与法律关系的“世界观”,形成了学科研究可以共享的“价值追求与信仰”。然而,如果与其派生学科法理学以及伦理学相比较而言,实际上,并没有产生新的学科概念与范畴,更谈不上新的研究范式。

六、关于中外法伦理思想

对于中外法伦理思想的关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兴奋点和增长点,期望藉此来建构学科体系、提炼学科研究范畴以及确立研究范式,并不断拓展研究空间。目前而言,关注中外法伦理学思想的视角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对特定人物学术思想的解析,来探讨学科研究的相关命题;二是借助于“伦理法”的研究范式来反思和批判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相关社会现象以及法律制度。关于特定人物的法伦理思想研究。一般而言,对单一人物学术思想的管窥,往往受人物所处时代的局限,同时更深深地受制于其知识储备以及主观偏好,因此,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往往只是某种思想理论的某个碎片和横断面,而不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对此,学界的研究成果明显的具有这种倾向。无论研究对象在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比如马克思、富勒与哈特,也无论他的思想获得了学界的极大认同和赞赏,比如德沃金和王安石、以及理论体系构建的如何完美,比如黑格尔,毫无疑问始终都无法消除此种倾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对象是否正如研究者所述:都有丰富的法伦理思想,这是否是论者所贴的一个“装饰性的标签”?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因此,对特定人物法伦理思想的研究和阐释,客观上只是学科研究的一项“知识增量工作”而非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变量努力”。#p#分页标题#e#

关于“伦理法”的研究视角。传统往往可以为当下提供一种隐性的合法性支撑。因此,学科经由“伦理法”之进路来解读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经验性的支撑点与“思想酵母”,如此,不仅可以为学科的合法性提供必要的辩护,而且试图开辟一条“返本开新”重新赋予传统文化新意蕴之路。为此,学界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贡献出数量客观的研究成果。其切入点主要体现为两种:

一是以“伦理法”作为预设的理论前提,来反思和批判以“儒家或法家”为代表的“礼法”思想。其特点是以“伦理法”为切入点对中国宗法社会体制进行考察。站在同情理解传统文化的立场上,认为“这或许是克服当前学界的一种悲观主义意绪和盲目乐观的‘法学惰性’,以一种历史真实的并且真正亲切的态度深入传统文化内核的理论研究姿态!”[19]满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忧虑之心试图唤醒身陷“西方知识图景”中的学者群,为何忘却了具有“文化生态合理性、社会生态合理性以及现代意义的儒家伦理法”。[20]然而,与此针锋相对的是,认为以儒家为精神价值内涵的宗法思想将“泛道德主义同君权至上、皇权神圣的国家主义与重血缘家族情结结合在一起,……忽视人的正当需要和权利,漠视人的尊严和人格,更与民主平等精神相悖,导致权对法的吞噬、情对法的销融,形成官本位、讲身份等级的恶果”![21]客观地讲,作为在特定历史背景之下形成的国家治式———“礼入法、法尊礼”甚至“礼即法”的传统,我们只能将它置于其依存的历史境遇中进行忠实的理解,而不能随意地进行“时空置换”并穿越历史的区隔与当下来一番“对号入座”,并“以今批古”。因此,无论是同情也好,批判也罢,其实殊途同归:传统,不能盲从,更不能割裂!

二是诠释原典,以此来挖掘已经预设的理论内容,比如对封建伦理法的代表之作《唐律疏议》的解读。与第一种倾向不同的是,在诠释原典过程中,均是表现出一种积极肯定的姿态,而非相反,认为只要吸取、转化原典中的思想或许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22]。不可否认,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必要的法伦理思想元素,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学科研究的路径之一,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然存在可以商榷的问题。

问题之一,研究的准确定位。将研究的视点置于传统文化领域之中,必然面临如何定位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同情式的姿态,还是反思批判,均在这样一个理论假设与定位———传统文化孕育出了内容丰富的法伦理思想———下进行。那么,传统文化中是否蕴含着丰富的法伦理学思想元素,这个命题本身就需要认真的审视。

问题之二,解读与转化问题。对文化原典思想的研究,大多采用解读的方式,而解读存在诸多层级:一是“实谓层”即原典(作者)实际说了什么;二是“意谓层”,即原典(作者)想说什么;三是“蕴谓层”,即原典(作者)可能说什么;四是“当谓层”,即原典(作者)本应该说什么;五是“创谓层”,即为转化或活化原有思想,我必须创造性的表达什么。[23]解读的层级要求实际上需要原典解读者与原典及其作者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和互动,由此进入“照着讲”、“学着讲”、“接着讲”,然后“自己讲”的良性通道,才能真正达致思想活化的预期目标。不过,目前学界的脚步仍然停留在原典之中,因此,转化传统文化中的法伦理思想元素仍然任重而道远。

问题之三,“伦理法”的定性。如果将“伦理法”确定为一个规范意义上严格的学术概念,那么,必须明确其价值意蕴和研究对象。就目前的研究倾向而言,大多从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礼法合一”以及“宗法伦理性”特质来确信并运用这一概念审视包含儒家伦理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样的确证与应用的逻辑是否恰当,是否关切“伦理的法”与“伦理化的法”及其与“伦理法”之间的异同,及其在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中的演变轨迹:先秦(孕育与展开)———汉唐(抽象性发展)———宋明理学(原初儒家直至辩证综合),此期间是否是“伦理法”以一贯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这些理论命题却是“伦理法”无法回避的。余论学科研究即将跨越三十年,虽未成为一种“显学”,但也不再是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士”,其不仅以一门交叉学科姿态拓展并延伸了法理学与伦理学的研究疆域,而且也逐渐构筑并精心经营着自身的研究阵地。尤其是在伦理学研究范式之中,可与应用伦理学研究的“三驾马车”———生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并驾齐驱,成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引擎与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