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发展对休闲农业创新的启示

休闲农业发展对休闲农业创新的启示

引言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紧张忙碌的城市生活节奏,开始向往回归自然、体验田园生活。正是在这种社会需求背景之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

一、休闲农业概念及特征

休闲农业是基于整合区域内整体资源,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及其他环境资源,结合农家生活、农村文化及农业经营活动,为大众提供休闲体验,促进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休闲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由初级产业转型为三级服务产业,结合农业与观光休闲,促进了农业经营的精致化,提高了农业的附加价值,增强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休闲农业区有别于一般游乐区,其必须结合特有乡土文化、乡土生活和风土民情发展,建立在乡村性、地方性、生态性与体验性等产业特性与休闲价值基础上。其在注重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时,以体验活动、解说教育、民俗文化节事活动等营造整个休闲农业的空间系统。

二、台湾休闲农业常见经营类型

(一)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指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水塘、山溪、果树和小型动物养殖示范舍等动植物景观。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自然教室、农园体验、农庄民宿、童玩活动和乡土民俗活动等。

(二)休闲林场

休闲林场具优美的树林、山谷、小溪和奇石等景观并结合多变的地形。在独特的环境里,人们能够倾听流水潺潺和鸟唱的自然音响。此外,休闲林场可提供的游憩设施还有体能训练场、森林步道和森林小木屋等,能够使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真正达到身心放松。

(三)休闲渔场

休闲渔场利用天然海域或陆地水域,从事高经济价值水产品养殖,并应用水域资源发展相关游憩活动。

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启示

(一)产业创新融合

台湾休闲农业以特色创新、多元经营为特点,产品设计多样,既有食品等有形产品,还有很多情景消费、体验活动等无形产品。农业产业链应该尽量向后延伸,将生产+加工+营销融合。从注重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提升到注重农产品的精细加工环节,再利用营销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最终使农民的利益最大化。农业已经向精致化、具高附值的食品产业及特色休闲农业方向转型融合。例如,青梅是信义乡传统的农产品,在“梅子梦工厂”成立之前,梅子产品只有紫苏梅、脆梅、梅酒和酒醋等。但自从将青梅产品延伸到加工业、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后,梅子就不仅仅是梅子了,它开始向消费者“讲述”不同的故事、“塑造”生命,而且管理人员在管理上采用以“梅子梦工厂”为企业品牌主体的现代管理体系和品牌架构。除此之外,每年定期举办“踏雪寻梅”活动、“梅子节”系列活动,举办制梅DIY、梅姿容颜摄影展及梅产品展销等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大众眼球,引来了媒体关注,更为信义乡休闲观光产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二)绿色经营理念

休闲农场尽可能避免向一般游乐区开发模式发展,避免有些经营项目与农业资源无关,而造成与休闲农业发展理念不合,造成资源浪费。休闲农业经营主不能以短期营收为着眼点,而忽略休闲农业的资源维护、环境保育及教育功能,也不能背离农业永续经营与发展休闲农业政策。大部分台湾的休闲农庄坚持“把游客当家人”的经营理念,会让游客知道在休闲农业当中,游客和农庄是伙伴关系。而且都要和大自然维持一个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在休闲农业领域,要共同融入、敬爱自然,真正做到环保永续。

(三)农会组织功能强大

台湾农会是农村基层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协助者,在现代农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台湾农业生产经营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其全方位为休闲农业企业服务。农会组织是经済实体,看重利益,追求效益,自负盈亏。会员是农民,农民是股东。农会是营销桥梁,创建品牌,建立农产品直销站和区域农业旅游服务中心。农会是耕读学堂,建活动中心,办社区大学,设假日课程,提升会员种养加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每年会拿出利润的60%用于教育培训、品牌创建和能力提升。农会是服务平台,既负责组织协调产品研发、推广、加工和营销,又负责产地品牌商标和食品安全国际认证的申报、组织和维护。

(四)重视人才培育

台湾非常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建立农业研究机构,培养大量农业科技人オ,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相应休闲农业协会长期致力于休闲农业培训;重视农业职业业教育,主要以传授农业生产、经営、销售技能为主,培养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人オ。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接受实践教学的时间占70%。台湾农政单位通过鼓励青年返农,使整体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得到了提升。

四、天津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近年来,天津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超过3000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人数28万人。2015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但天津休闲农业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开发创意不足、设施配套不完善、长远规划缺乏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笔者总结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结合天津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文创引领休闲农业体验提升

文创农业是继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后,新兴起的一种农业产业模式,它将文化与农业相融合,提升、丰富传统农业附加价值。其中,主题农庄大有可为,农庄可围绕一个特色主题,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体验、农业文化欣赏、游乐、休闲、居住和养生等服务,全面带动文创农业景观观赏,文创农产品、文创工艺品的品尝、购买,文创节事活动深度参与体验。例如,亲子休闲农庄,是提供亲子家庭游乐、体验的一种农业乐园,其以生态农业景观观赏为基础,以农作物种植、禽畜动物养殖、农事活动等为元素,为孩子充分提供接触自然的环境,并寓教于乐。再如,结合天津王朝酒堡优势开发文创酒庄,打破原有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为主的传播理念,注重红酒文化体验,并辅以休闲度假功能。

(二)创新经营模式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热点经济现象。共享农庄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对于农村闲置住房,相关人员可以进行个性化改造,根据游客需求,将其改造形成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农舍,使其具备田园生活、度假养生等多种功能,并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东风打开市场。共享农庄具有灵活度高、适用性强、开发操作模式多样的特性,既可以单纯出租土地给游客,又可以跳脱传统采摘共享农产品的种植与产销,还可以融入田园综合体。

(三)充分发挥天津市休闲农业协会作用

协会是休闲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因此应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培训交流、活动展示和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开展农产品升级转型、农业技术创新、休闲农业发展趋势和电子商务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大数据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培训,服务全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京津冀休闲农业一体化发展。

(四)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适应休闲农业发展发展需要,加紧培养专门人才。研究制定休闲农业人才职业标准;鼓励高校根据业态发展,设置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加强与相关产业部门合作,推进休闲农业人才开发。

作者:张颖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